天然气从业人员来解释一下:
现在有四条新闻:
1.天然气期货价格已经变成负数。
2.天然气仓储满了。
3.美国的天然气以四倍价格卖给欧洲。
4.英国天然气库存只能用9天。
这几条新闻怎么看,怎么都看不懂吧?
怎么一下天然气价格不值钱了变成负数,美国还能卖四倍价格。
怎么仓储都满了,天然气只够用9天?
互相矛盾。
—————————————————
先解释一下:天然气卖价翻四倍,期货价格负数和仓储满了。
你可以想象一下天然气是香蕉,英国生活的都不是人类,而是动物园里的猴子。
猴子一天不吃香蕉就会焦躁不安,所以要大量的香蕉。然后花大价钱从漂亮国进口了四倍价格的香蕉。因为买香蕉要实打实的付出,所以漂亮国的香蕉坐地涨价,涨到了四倍。
但是呢,欧洲的冷库就那么点大,存不了那么多。那些买香蕉的商人,一船船香蕉都在海上飘着等着卸货。
卸货得有猴子帮忙吧?猴子都累到罢工了,冷库又不够。迟早烂在自己手里,所以这时候香蕉的期货价格一直降。
但是你租船,船油,人工,仓库得要钱吧?所以期货价格就变成了负数。
—————————————————
不是说仓库都90%都满了么?
为什么天然气还会只能用9天?之前不都是说能用好几个月撑过冬天?
还是利用之前的回答。
政府所说的够多少天,基本是说把工商业都停了,只保居民用气。国内是这样,我不觉得国外就会不同。
之前国内搞城市运行三年专项整治活动,其中有一条就是,各市要建LNG仓库,为年度用气量的5%+7天(也就意味着365*0.05+7=18+7天),事实上7天保供就已经很难了,就别说那5%了。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家都默认忽视掉那个5%。只保7天全运行的量,5%也是居民用气的量。
这个7天,是实打实的7天,各省市都在建。也就和英国的这个8天差不多。
所以我的结论是,只报居民,能过冬。要保工商业,铁定死翘翘。
—————————————————
顺便普及一下冷知识:一个大工业企业一天用气量,可能是欧盟国家一个国家居民的用气,如果这个国家是以重工业为支柱的话(比如德国)。所以之前德腿子都在吹德国的储量都满了,不用担心冬天。
而实际是居民用气这点毛毛雨,真影响不了,也不值得燃气公司涨价。但是工商业会!所以经常会看到工商业抱怨高气价,而老百姓觉得气价没什么变化。
————————————————
为什么一开始,欧盟吹的那么厉害?
因为他们以为底下来的数据是能够保好几个月的。
但是现在为什么叫苦?
因为战争一直拖,燃气公司亏不起了。
德国索性直接将能源公司国有化,直接插针头输血了。
有些大工业,直接搬到美国和中国了。
————————————————
再讲一些关于燃气输配的事。
LNG的船,都在港口停着,如果把欧洲各国的码头装卸工人都集中力量卸货,可不可行?
答案是也不可行。
LNG是零下160℃!而且还是带压状态,而且还是易燃易爆物品,必须通过专用码头卸货。
同一卸货燃气管道,长时间卸货的话。管道连接处会结冰。对输送管道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LNG卸下来了,到了LNG的储罐,也不是想进去燃气管道就进去。
要先把LNG汽化从常温次高压/中压状态下的天然气。这中间需要有大量的气化器。国内很多企业也有这个毛病,就是LNG储罐够了,但是气化器不足。
LNG汽化过程要吸热吧,长时间吸热就会导致气化器翅片结冰,影响LNG吸热汽化。
如果说大量建气化器呢?
但是咱拍拍良心,你凭什么短时间内建大量气化器?
———————————————
英国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可以让新上台的印裔首相和印度商量一下,从印度大量进口牛粪。
————————————————
再补充一下,如果管道燃气有的选择的话。LNG永远都是用来应急的。因为LNG量小,不方便。
——————————————————
再补充一下,LNG大概是工况状态下的天然气体积的600倍左右,和温度气质有关。
但是这个量吧,也就燃气管道多开几分钟的事情。
所以不要觉得LNG储罐满了,能有多大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