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22 年 1 月 4 日美国 25 小时新增新冠确诊 102 万例?
- 178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抛开段子(我早就被榨干了),还是来说点正经的。
这说明奥米克戎(Omicron)的传播能力非常强,致死率实际上仍可能维持在1%以上(大于H1N1流感10倍),而且能反复感染已经打过疫苗的人群,这是一个重大隐患。
下面来看一下数据,不论是一亩三分地还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都显示,最近一个月以来,新增确诊的激增
约翰霍普金斯数据 一亩三分地数据 虽然由于一亩三分地独特的统计时区机制,美国每日新增甚至还大于全球每日新增,但可以看到的是,欧美这波贡献了半壁江山(以上)。用福奇博士的话来说,这是”垂直增长“,或者说芜湖起飞。说明Omicron的传播能力相比它的前辈们有了本质的提升。考虑到欧美同学跟我交流的信息,大多数人是没有明显症状不去检测,没有病到喘不上气要挂了(重症)不住院(居家)的”规律“,无论是确诊人数还是重症率实际上可以说是低估了的。
大家关注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这波Omicron是真的大号流感吗?先说结论,不是,而且真实致死率可能没有降低太多。
由于新冠确诊当天不会立刻死,所以估算死亡率和重症率需要滞后2-4周的数据来比较
近期死亡人数 近期确诊人数 可以看到,最近一周7日平均的死亡人数是非常平稳的,大约在1,500人左右,而实际上2-4周以前的每日平均确诊人数也是非常平稳的,大约在110,000左右。把两数一除可估算得真实死亡率约~1.4%,相较于上一个毒王Delta(~2%)略有降低,比季节性流感(~0.1%)高10多倍。
所以说Omicron的真实死亡率可能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低,而且考虑到现在美国检测能力大约在1~2百万每日,现在日增近百万(阳性率接近50%)实际上检测能力是严重偏低的(WHO官方意见是阳性率低于2%属于充分检测),所以实际感染人数应该比100万还高不少。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估算的结果,没有严格的论证,仅供参考。
另外这次有不少确诊患者是以前得过新冠或者打过2剂甚至3剂疫苗的,Omicron不愧是点了免疫逃逸天赋的,所以大面积打过疫苗的国家如果对Omicron直接放开就是一个灾难,没错,我说的就是我们中国,还好没开。而且美国的接种率一直卡在60%左右上不去,为啥?因为有一部分人始终不愿意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情况 而这会导致美国实际上是个混合培养皿,既培养进化对没接种过疫苗的变种,也能培养进化出Omicron的继承者,哪天搞出个混合毒王我都不觉得奇怪。最离谱的其实是Omicron可以反复感染,也就是说所有人可以当很多遍培养变种的容器,直接掀掉了以前的变异上限。
讲完科学的事情我还想讲讲政治的事情。
我老婆一直在问我,所以Omicron到底是不是流感水平啊,为什么到现在没有一个大国的科学家出来讲这个呢?我的回答是:因为他们都知道Omicron不是流感水平,但是没人愿意出来背这个锅。
另一个就是最近又开始的共存论抬头和清零代价论。现在学乖了,不是找大V硬带节奏了,而是由各种人分享自己身边的故事,所谓我身边也有全家感染的啊,也都没死啊,这就是个大号流感而已好不好。
这其实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我先不说我在美国的同学他就有身边的同学最近感染新冠去世的例子。先来做个简单的数学题,已知死亡率是1.4%,那么你身边有一家四口都感染,他们一个人都没死的机率是多少呢?(1-0.014)^4,大约是95%,也就是说平均你认识20家四口之家,他们全都全家感染,才会有一个家庭出现有人死于新冠(计算不严谨,仅估算)。实际上现在大家的交际圈并没有这么大,看到身边有一两家全家感染一个都没死太正常了。但是,如果从所有人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个死亡率1.4%的,比流感死亡率高100多倍的,传播性极强的肺炎。
说到最后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中国此时宣布直接学欧美躺平会是什么结果,考虑到中美国土面积相似,人口总量是美国4倍左右,人口密度是美国4倍左右,实际上每日感染人数会是美国的16倍,也就是日增1600万,而巅峰时期死亡人数每日22.4万,这是什么人间地狱?这就是知乎上yygq的人想看到的结果吗?也许真的是吧,希望他们只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罢了。
查看全文>>
NeoLuShen - 120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人真在美国,7天前刚感染完。我来说一个别的角度吧,美国的下一代完了。
Omicron的传染性极强,不是强,是极强!但现在我都不知道从哪儿得的,推测是加油站买水的时候小伙伴买完没洗手消毒中招直接导致我们十二人团队火速被感染。
Omicron发病就三天,表现不一。我就是高烧,幸运的是没有任何后遗症。我们这有三个丧失味觉嗅觉。主要有一点是我们十二人里有十人出现了38.5以上的高烧,而且不是烧一次是两天内反复烧。Omicron对于所有年龄段通杀,对于幼儿而言,持续的高烧对大脑几乎是不可逆的伤害,这一下子对美国二十年后的一代有了重大隐患。还有就是新冠极大增加了抑郁症几率,我们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失眠头疼等,对于本来就心理脆弱的美国人,嗯,我只能说越来越难教了。
Omicron目前我们人肉测试,两针灭活加两针Mrna效果很好,好几个这么混打的超级密接都没事。说实话,这东西已经没有密接了,一碰就有。这都能没事说明混打是真的有用的,但三针Mrna或者四针的效果一般,该得还是得只是所谓的轻症,也没多大区别。
Omicron给年轻一代的美国人思维习惯的改变是不可逆的。就我观察而言,社会性心理障碍的会越来越多,孤僻,极端,厌世等思想会越发突出,本来教美国人就难,上学期真的是更难了。更不要提,本来社会的割裂就很严重了这下只会埋下更大的炸弹。懒惰和自私会更加腐化美国的下一代,网课根本学不了东西,这一代的本科生算是毁了。加毒品问题,我根本看不到美国下一代的希望。
查看全文>>
爱读书的老混子 - 109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上帝说:怎么得到的,就会怎么失去;怎么失去的,也会怎么回来。
我觉得老美疫情就这么下去,也许2024年,懂王回白宫的事就稳了。
懂王当政四年,大家只觉得他不靠谱的大嘴巴带来了很多魔幻般的欢乐,其实,现在倒过来看,懂王每句话大都是基于事实发乎内心的。
美国疫情一开始,才几千、万把例时,懂王说,如果美国最后感染二百万,死亡10-20万人的话,那就表明我们是good job,当时舆论哗然,一片嘲讽,现在看看,没错吧。
拜登把希望寄托在疫苗上,但美国三支疫苗都是在川总手上飞速出炉的吧,拜登召开民主峰会,川总说这纯粹花活没用,拜登倡议抵制冬奥,川总说抵制无用,还丢我大美面子,你应该设法去多拿金牌才对,主持人采访挖坑说中国学生戴专制口罩,川总说人家中国的教育体系可好了……
哎,不说啦,想你了川宝……
查看全文>>
猪小哼 - 51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1941年6月22日,我早晨一起来,女房东就告诉我,德国同苏联已经开了火。我的日记上写道:“这一着早就料到,却没想到这样快。”这本来应该说是一件天大的事,但是德国人谁也不紧张。原因大概是,最近几年来,几乎每年两次出现这样的事,“司空见惯浑无事”了。我当然更不会紧张。前两天约好同德国朋友苹可斯(Pinks)和格洛斯(Gross)去郊游,照行不误。整整一天,我们乘车坐船,几次渡过小河,在旷野绿林中,步行了几十公里,唱歌,拉手风琴,野餐,玩了个不亦乐乎,尽欢而归,在灯火管制、街灯尽熄的情况下,在黑暗中摸索着走回了家。无论是对我,还是对德国朋友来说,今天早晨德苏宣战的消息,给我们没有留下任何印象。
——季羡林《第二次世界大战》
今日无事。
查看全文>>
Persona - 28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给大家讲个笑话:美国最注重人权和平民的国家。
不知道Ross说这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一天。
最近回顾了一部老片,极度恐慌,也被译成恐怖地带。
恐怖地带_百度百科说的是美国病毒专家奉命调查非洲的扎伊尔莫他巴河谷神秘致命病菌,并防止病毒扩散的故事。
这种来自非洲的神秘致命病毒来到美国迅速扩散,美利坚政府第一时间派出军队封锁病毒传播地松湾镇。
其实这种神秘病毒美国政府早已知晓,并且将该病毒改造成致命性生物武器。然而,昔日病毒也随之进化,可以用过空气传播,在松湾镇大肆传播。
当年参与生化武器研发的副手比利将军出于良心发现,调拨了一部分解毒机前往松湾镇,可惜为时已晚,这种解毒剂已经对进化后的病毒无效。
无论是CDC还是陆军医疗传染病机构,都对这种新型病毒束手无策。白宫做出决定,用氧气炸弹摧毁松湾镇,这样通过火烧灭病毒,但是会牺牲近两千名居民。
白宫幕僚长下令所有参与决策的人员,必须无条件力挺这一决定,否则等待他们的是解雇。
当年研发生物武器的项目主管唐纳德中将告诉比利少将,这些居民牺牲的非常值得。
当然我们的主角山姆少校并不相信,他历尽艰辛找到零号病毒携带者,制作出了对抗进化后的病毒的解毒剂。并且还阻止了对松湾镇的轰炸,挽救了全镇居民。
看到这部片子我就在想,电影中美国政府的动员力为什么现在就没有了?
片子中美国政府异常敏杰的动员,在判断松湾镇是感染地之后,迅速派出军队实行军管。
为什么在新冠疫情中就不见了?看来是好莱坞美化太多,现在的美利坚政府才是真的政府样子,电影骗了我们。
不过,电影也没有骗我们,在看到病毒无法被控制,为了不扩散到全美,居然动用氧气炸弹轰炸松湾镇。这很盎匪,这很美利坚,控制不了就全突突死得了,和拜登前不久宣布联邦政府无法控制,要求州一级自行寻求解决办法一样。毕竟干啥啥不行,甩锅第一名。
看到片子中松湾镇居民乖乖带上口罩,再想想现在居然还有美国人认为带口罩是对自由的侵犯。
那些睿智的美国人都哪去了?看来好莱坞还是在骗我。
查看全文>>
前燕吴王慕容垂 - 17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美国的新年是不是也是休息3天,然后1月4号上班,所以一下子确诊量爆发了?
不过,这也再次凸显出美国的宣传媒体的成功。
想当初,美国日增感染上1000,大新闻,大热度各种段子手登场。后来,美国日增感染上10000,大新闻,大热度,我们也觉得美国药丸,美国照样宣传歌舞升平。10W,20W,50W.........100W,死亡人数80W,美国有恐慌过吗?没有,美国人甚至嫌政府管太多......眼看着美国每日新增100万,还是这样歌舞升平,不戴口罩的不戴口罩,抗议的继续抗议,感觉啥事都没
慢慢的,反而到我们的某些人开始质疑,这是不是个大感冒了的错觉。但很明显,这不是,已知数据美国3亿人的体量至少死了80万人了,但在美国的淡定宣传下,给我们的感觉就是美国好像没什么事而已
除非病毒向致死性和严重后遗症转变,否则欧美还会继续这么躺着,躺到最后的胜利
查看全文>>
Niya leung - 15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搭梯子谷歌可知,美国上次单日感染峰值出现在2021年1月8日,为300777人。
单日死亡峰值出现在一个多月之后的2021年2月12日,死亡5463人。
死亡峰值/感染峰值时间差为一个月零4天,峰值死亡/峰值感染比率为1.81%。
这次,25小时感染102万,但谁知道是不是峰值?
假如是峰值,假如还是这个死亡率,那么死亡峰值参考值为1.84万。
呵呵,不着急,慢慢看戏。
查看全文>>
凯二七 - 14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死亡来临的时候,
不是跟好莱坞里演的一样,换上最美的衣服,带着些许的遗憾,闭上双眼,头上多个光环,
一道金光闪闪的阶梯从天而降,天使们簇拥着你,嬉笑着,打闹着,给你戴上花环,手拉手带你走上天国,
一路上,你会见到曾经的自己,过去的人,错过的人,思念的人,他们会对你微笑,无论你今生做错了什么,主都会原谅你,
真实的死亡,
肺部感染导致的窒息感非常强烈,像淹水般难受,你喘不过气,想喊却喊不出来,只能发出哼哼的痛苦声,
脏器衰竭后,大小便会失禁,四肢动不了,但求生欲又会让你挣扎,不顾一切向医护求助,如此反复,
虚弱的你躺在床上,脑子却格外清醒,死神会把时间调得特别漫长,你会清楚感觉到生命在一秒一秒流失,没有希望,没有奇迹,只有恐惧,空洞和虚无,
没有神会原谅你,因为死神根本不在乎你,你的一生冰冷,孤寂,没有意义,毫无价值,
所以不要美化死亡,
人活着,编“大号流感”骗人,
人死了,还要编“不过是个数字”骗死人,
唯物主义者不敬神,所以他们比谁都在乎别人的生命。
查看全文>>
猫浪 - 13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1月2日,美国总统拜登的首席医疗顾问福奇在接受采访时称:“如果你看一下现在的上升趋势,就能发现实际上几乎是垂直增长……毫无疑问,我们所看到的病例加速增长确实是前所未有的,远远超出了我们以前见过的任何情况”。
福奇表示,尽管研究表明该病毒可能具有 "较低的内在致病性",但仍然可能会给医院系统带来压力和负担。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月4日报道称,据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的最新数据,目前美国共有超过103000人因患新冠肺炎而住院治疗,这是近四个月以来首次有超过10万人住院。此前,美国新冠患者住院数的高峰出现在2021年1月14日,当时有超过142000人住院。此后,美国曾又在9月11日有超过10万人住院。
CNN报道截图
在如今的美国,总计713家设有ICU的医院中,有四分之一ICU占用率达到95%以上。根据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数据,2021年12月30日此前一周内,全美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占用率已高达77%。
《纽约时报》制作的图表显示,ICU超负荷运转的医院在全美超过40家,位于华盛顿特区的一家医院的ICU占用率高达166%。其中,纽约医院的ICU占用率达到72%,最高达102%。
但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纽约时报》称,一个人从感染到住院治疗之间要经过数天的时间,加之假期可能加剧了报告的滞后性,即此次公布的数据可能还未捕捉到假期聚会和旅行对于美国重症病例数量的影响。因此,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预计1月10日公布的数据,真实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清晰。
数据显示,美国超40家医院ICU超负荷运转
CNN称,自2021年11月以来,住院新冠患者总数正不断增加,并在2021年末开始飙涨。即便对于被相当一部分西方人认为“受新冠病毒影响较小”的儿童群体而言,其新冠住院人数同样开始激增。美国疾控中心称,在2021年12月21日至28日,美国平均每天有378名儿童因新冠肺炎而住院治疗,这打破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记录,并且比之前一周增加了三分之二。美国疾控中心还表示,未接种疫苗的成年人感染新冠后的住院几率比接种者高出约8倍,而对12岁至17岁青少年来说更是高出了10倍。
美国疫情急速反弹,严重打击了此前对于抗疫“信心满满”的美国总统拜登。对此,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发表声明,对拜登的“防疫不力”大加指责,批评其近期所谓“联邦政府没辙,各州自己抗疫”的言论,与竞选时期所承诺的截然相反。
查看全文>>
观察者网 - 13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单纯从段子的角度出发,总会有人洗地,干脆换个角度来问问熟悉美国也熟悉中国的人(注意,请真正熟悉美国也熟悉中国的人来回答,切勿把“我听说”,“我朋友”,“网上说”之类的信息当作论据来回答问题)
1、美国现在日增百万,其防疫政策是否存在问题?
疫情初期,在中国、武汉、春运这种超级buff叠加下,中国短期内产生了八万例确诊病例。
在2020年的2月份,我自己分析了一下,中国与美国还有较大一段距离,美国地广人稀,医疗发达,没有人口集中迁移的高峰,更没有措手不及的突然打击。按照非典时期积累下的经验看,美国可能只会有几千人感染,再多也不会超过5万。
2020年3月28日,美国确诊人数10万,美股连续4次熔断。我想的是美国成为世界霸主这么久了,全民动员起来一定很可怕,封闭边境,全民筛查然后集中治理这种流程,美国还不是手拿把攥。再不济也会把确诊人数遏制在50万以下。
一个月后的2020年4月28日,美国确诊人数累积达100万,每300人里就有一人确诊。病毒不看政治倾向也不看国籍。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知道,美国已经无法管控疫情了。只能在有限的检测数量下“控制”新增确诊人数
2022年1月4日,美国终于达到了25小时新增100万的里程碑。回头看一下,疫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美国的防疫政策是否存在问题?
这里我不想跟人探讨什么美国文化,美式自由或者大选之类的东西。就单纯的分析一个聚集群体,在明确了解另一个聚集群体刚刚应对完一场灾难时,该如何调整自身的应对措施以确保群体利益不受损?这种应对措施是否存在错误?如果存在错误,那么这个群体是否意识到这种错误?
请了解美国的同学回答一下相关问题。
2、美国的防疫政策,有哪些优点?
因为我自诩不了解美国,所以我也不评论美国的政策,请了解美国的同学回答一下相关问题。
3、中国的“不放开”与美国的“全面开放”相比,对普通国民的影响究竟在哪?
我自己在中国,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
吃喝方面。在封控管理期间,超市都是正常营业的,吃喝没有问题。
出行上班方面,由于我妻子在外企工作,在20年初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也要求到岗上班,所以在封控期间我也有每天接送她上下班,后续我自己上班工作也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另外,城市的基建工程照常进行,地铁该开照开。
购物穿衣方面,一些大型商场什么的也没有倒闭。只有部分假期因为单位要求,没有回家看望父母,但是在后面的小长假里也回去补上了。
旅游和远途出行方面,旅游方面也借着年假和小长假的时间错峰出游,保持了年均一次旅游的频率。另外,我自己的工作也属于常年出差的类型,20、21年出差时长合并有260余天,碰到封控就减少出差,不封控照常出差就行,没有耽误工期进度。
那么,如果和美国一样“全面开放”,开放后的社会对我有什么额外影响吗?
是可以让我的饮食更丰富还是可以让我的出行更方便?
中国的“不放开”与“动态清零”政策,到底对普通国民产生了哪些影响?
这种“不放开”的政策,应该主要是对外贸,进出口,出国留学,出国旅游等行业产生了影响,那是行业问题,不是全民问题。全民问题应该是对第一、第二产业产生巨大冲击的问题,是影响到所有人民生计的问题。事实上,中国截至2019年底共颁发了约2亿本护照,例如我自己的护照办下来之后完全没用上,按这个比例来说,14亿中国人最多也只有1/7的人有或者曾经有过出国需求。中国这两年也没有完全封死出国的口子,该出国做项目务工的一样放行,这方面真的对全民影响那么大吗?
请同时了解中国和美国的同学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4、中国有必要着急学其他国家“全面放开”吗?
请认为有必要的同学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查看全文>>
BOBO - 11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做了一个统计表,得出来以下几个有意思的结论,大家评鉴一下:
1.奥密克戎极大可能是在美国先发现的,只不过美国政府没有通报。跟2020年武汉最先报道的病毒株一模一样。
我们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都知道新冠是RNA病毒,传播的越多,就越容易变异。结果很奇怪,确诊人数第2,3,4的国家都有变异种,你美国没有?
奥密克戎是11月9日最先在南非报道发现的,美国也第一时间关闭了南非航班,结果这才过去两个月,美国就炸成这样了,到底是奥密克戎真的有那么恐怖,还是一早就开始在美国出现,美国不报道?
2020年年初,中国通报了COVID-19,美国一样也迅速就关闭了赴美航班,结果也是两三个月后,美国疫情失控。离中国这么近,人口这么密集,经济,医疗条件这么落后的菲律宾都没失控到那个地步,美国直接炸成这个样子?你们不觉得很奇怪吗?
2.印度,巴西,南非,包括其他非洲,南美洲等国家存在着大量的新冠确诊未统计人数
我们都知道奥密克戎很恐怖,传染很快。美国现在已经确诊日确诊百万,英国这些国家都日确诊十几万,二十几万。印度,巴西,非洲,中南美洲国家的疫情不会好得到哪里去,主要是因为新年假期,以及检测能力的问题,这些国家应该有大量的未统计确诊人数。
3.美国政府这种不粘锅,甚至甩锅式防疫,全世界疫情可能短时间内很难结束。
有了新病毒不通报,自己先捂着,等别人通报,偷偷的研究疫苗,想着用疫苗收割全世界。
政府完全不承担防疫不利的责任。却又想控制疫情,简直是痴人说梦。权利和责任是相生的,你想使用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你美国政府想做好防疫,想催着民众打疫苗,自己又不承担任何责任,没有一个官员因为防疫被处置,甚至还有一堆奇葩阻挠抗疫都没事。打个疫苗一堆免责协议。如果你啥责任都不想担,你又哪里来的权利去做任何抗疫相关的安排呢?即便是你有权利这么去做,民众能信任你么?
以前我不理解为啥那些美国人为啥天天上街搞游行,为啥这么不信任美国政府,现在我算是明白了,感情美国政府这就跟渣男一样搞防疫啊,啥责任义务都不想承担,出了事就甩锅,又想指手画脚,教民众做事,这谁能服气。
4.新冠溯源脏水泼中国头上,根本就站不住脚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新冠都不可能起源于武汉,起源于中国。
为什么,因为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多!中国的城镇人口是美国总人口的两倍多!中国的大城市人口加起来就能超过美国人口!人口接近或者超过千万的大城市就超过十个。中国的人口远比美国密集,再加上中国更多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还有共餐的饮食习惯中国才是更适合病毒传播的那个国家。
你想想像武汉这样的城市,地铁都有三四百公里,你想想那些挤得满满当当的地铁,公交,火车,电影院,教室,工厂,如果没有防护,那是多么容易传染。真的是在中国起源的话,确诊人数觉得不是那么一点!
这种能通过飞沫传播的病毒,对中国的威胁,远大于美国。如果一旦失控,或者完全放开,我们的结果会比美国还要差的多得多。
从这个角度讲,对我们中国人来讲,不管新冠是不是美国投的毒,我们都要好好防疫。
70年前我们跨国鸭绿江,跟美国干了一仗,御敌于国内之外,那是真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而我们的这次防疫成功的意义,不亚于另外一次抗美援朝。我们只有有这种御病毒于国门之外的能力,能够快速应对各种不好局面的能力,才能打消那些宵小的阴邪伎俩。
如果我们这次疫情防得不好,展现出来没有这种能力,即便这次不是美国,也会引来美国后续往基因战,往投毒这个方向去攻击我们,更不要忘了,还有日本。我们不要高估他们那些政客和军工集团,医药集团的道德感。
所以不管美国确诊多少,我们都需要做好我们的防疫工作,因为我们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一旦放松,如此大的人口密度,如此密集的城市人口,我们将会非常惨。对这一点我们不应该轻易动摇。
查看全文>>
令狐冲啊 - 11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了一下美国的温度曲线图,美国一月的温度最低,今天才1月4日,一直到4月最低温度还是7℃。
之前是凛冬将至,现在身在凛冬正当时。
今年2022开年就是25小时102万例,今年开春如果美帝防疫措施开春还是这么拉胯。
那。。。
美国截止至2022.1.4累计确诊高到5713万例,美国人口3.3亿人,相当于每6个美国人就有一个确诊新冠。
这数据简直是吊打全球,直冲宇宙了。
这还是在美国检测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如果能每天检测1亿例,每天确诊数值后面加个0的都不稀奇。
查看全文>>
弹吉他的胖达 - 8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看日死亡人数,还在一千多,即使考虑延后因素,也就三千左右。所以放心,至少目前这个状态丑国还扛得住。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未来半个月,丑国日新增能不能翻倍,或者达到300万?然后被迫大规模封锁?
别怪我太冷血。美国人吃相太难看了,他们死点人,全世界可以少死10倍的人。
其实还有一个点,打过疫苗的重症率死亡率下降不少。所以,发达国家这一波,其实还有的救。几个月后的发展中国家那一波,恐怕会更可怕。去年好像也是先欧洲,再美国,然后再发展中国家的吧?
查看全文>>
啤酒肚子大 - 8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不如对新冠病毒进行征税?IRS早点上场没准还有打赢的机会。
查看全文>>
一袋米要扛几楼 - 7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很多人或许会对此很惊讶,但惊讶的还在后头——这只是到检测点统计的数字,家庭用快速检测的还没有算进去,还有很多无症状无检测的肯定也没有算进去,真实的数字就是超过200万也不奇怪。
圣诞之前大约20万,圣诞之后超过100万,不到两周之内涨了5倍,这还只是已统计的部分。
依这个速度发展,估计不用到1月末就能在美国实现饱和(能感染的估计都会被感染),真的实现人人有份。
这种传播速度真的太惊人了,保守估计每个患者至少能感染20~30人以上,不管是检测系统还是医疗系统都不可能追得上这样的速度,崩溃是难免的。
查看全文>>
alexention - 6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刚回答了知友的问题——
既然相关,不妨把我年前的【警告】再警告一次:
奥密克戎毒性也许不及 Delta那么夸张,
尤其是在嗅觉味觉方面。
但如果这样就认为奥密克戎的毒性降低到了流感的程度,就有点盲目自信了。
虽然目前很多报告一再强调住院率降低,
但是这些报告都有一个局限性,或者说缺陷——
人口的免疫力差异性。
就像我上面说的,大部分人的抵抗力在加强。
但是,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做到像中国这样,
长期控制住疫情,感染率只有 0.009%。
美国 16.5%,每 6个人就有一个被感染。
而 Omicron的出现,再感染风险急剧上升,
群体免疫在日新月异的新冠突变面前不值一提。
但被感染过后的康复个体,体内免疫力是有的,
如果无法排除“再感染”这个重要因素,
只看表面的住院情况是很难说明问题的。
比如早就前几周南非某医院的住院情况报告,
表明 70%的患者轻症——
福奇称奥密克戎毒性可能偏低 ,南非报告显示大多数患者不需要依赖氧气治疗,这意味着什么?当时我也说了,样本量太少,不如让子弹再飞会儿。
而如今很多报告最大的局限,
就是忽略了“再感染”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重要?看下面这张图你就明白了——
两针疫苗在Omicron面前毫无招架之力[1],
而超级免疫个体的血清中和能力状态最佳。
超级免疫个体:感染后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感染。
所以现在的情况会不会更倾向于——
超级免疫个体(疫苗+突破)>加强针个体>感染后康复个体≈两针疫苗个体(6个月内)>两针疫苗个体(6个月后)>未接种疫苗个体
所以最近我发现挺多在国外的朋友开始打疫苗,第三针第四针(甚至混打)不在话下。
而我过目打加强针的有多少?恐怕大部分还是处于两针疫苗个体(6个月后)吧。
而且,别忘了和开放的欧美国家不一样,我们可是有 99.99%没被感染,更不用提超级免疫个体了。
这种情况下,还能以其他国家的住院率为参考吗?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既然无法排除再感染案例,
是不是可以看看全都是突破案例的呢?
比如以下同样是南非的一份报告,
也可以得出类似的“轻症”结论——
这份报告的病例均来自参与 Sisonke 3B期 Ad26.COV2.S疫苗试验(强生的一款疫苗)。
数据收集于 2021年 2月 17日至 12月 15日。
研究中每个疫情时期的持续时间为 Beta(89天)、Delta(180天)、Omicron(30天)。研究结果显示[2]:
① 总共发现 40,538个突破病例,其中 Beta期间为 609个,Delta期间为 22,279个,Omicron期间为 17,650个;
② 截至 12月 15日,Omicron期间的每日感染人数是 Delta期间观察到的高峰期间的 3倍。
Omicron期间与 Delta期间,每日病例数和住院人数的对比 ③ 但是,与 Delta时期相比,在 Omicron期间,每日病例数和住院人数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步(脱钩)。
这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呢?真的是 Omicron导致轻症吗?
不急,我们先来看看突破案例的住院情况——
与突破性案例相关的住院人数为 1,914人,分别为 77(Beta期间)、1 429(Delta期间)和 408 人(Omicron期间)。
在 Omicron期间,住院的病例 91%是普通病房护理、6%是高级护理、3%是重症监护、16%需要吸氧、0.2%需要呼吸机。
Delta期间,89%是普通病房护理、4%是高级护理、7%是重症监护、42%需要吸氧、7%需要呼吸机;
Beta 期间,78%是普通护理、7%是高级护理、16%是重症监护、43%需要吸氧、8%需要呼吸机。而且,与 Beta和 Delta相比(5-6天),Omicron的中位住院时间(3天)显着缩短。
这么看下来,Omicron好像真的有导致轻症的可能?
但是……
这份研究有一些不容忽视的因素——
① 病例年龄段的影响
与 55岁以上年龄组相比,Omicron显著感染了 31-54岁年龄组的人,整体年龄也有年轻化趋势。年轻人得重症的几率相比老年人要小。
如果 Omicron来了,我们大部分老人等易感人群该如何保护?况且奥密克戎一旦进来,儿童感染是个大问题。
② 病例基础病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基础病对新冠的重症影响极大,而从年龄段的年轻化大概可以猜出来——Omicron病例的基础病比例相比 Beta和 Delta都是比较低的(emm~除了 HIV)。
所以去除了基础病这个导致重症的关键因素,轻症的可能性就大了。
③ 别忘了我们的大前提——突破案例。
虽然突破案例不是再感染案例,但疫苗的免疫某种程度上可能和康复后的自然免疫相比较。
如果接种疫苗之后,体内的免疫力相比未接种的普通人,是不是得重症的几率变小了呢?
我之所以举这个典型的报告,是因为我们目前看到的“轻症”报告确实忽略了很多因素,比如——
年龄、基础病、疫苗(突破案例)、再感染等等~
我们看到了一个表面的轻症,却忽略了 Omicron可能暂时被“压制”的内在毒性。
以 Omicron爆棚的感染性和优秀的免疫逃避机制,感染人数会指数级增长(已经是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疫苗的有效性减弱,大部分易感人群被真正触达,那时候我们也许会说——
我们都被新冠骗了,Omicron一点儿也没变弱。
我想,这个结论至今仍适用于中国大部分未被感染的人群。
我是 @39健康网 (公众号同名),如果你想了解最新的疫情&疫苗科普,可以持续关注我【也可以关注下面的疫情&疫苗】专栏。
1 月 3 日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5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19 例,目前当地情况如何?
12 月 31 日河南洛阳发现 4 例无症状感染者,目前情况如何?
西安少部分新冠感染者有间歇性排毒现象,这一发现意味着什么?对疫情防控会带来哪些影响?
西安疫情源头锁定境外输入,病毒隐匿传播了 11 天,感染是如何发生的?
查看全文>>
39健康网 - 6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给明天新增150万贡献两个
按照CDC新政策, 退烧或者症状减轻5天之后就可以戴着口罩出去浪了, 我12月26号嗓子开始痒痒,1月3号还是阳性,已经可以出门大吃大喝。
日增250万走起
查看全文>>
2-20滑膛枪等96人 - 5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国内的躺平党继续鼓吹躺平放开呢,他们会告诉你:现在的新冠就是大号流感,美国人人不戴口罩,自由又舒适。中国这种过度防疫不可持续,马上就要民不聊生了,到时候还不是开放。我大美利坚早就赢麻了。
查看全文>>
hx430 - 4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截至2021年,美国人口的统计数据是3.3亿。以这一数据为基准,日增102W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这意味着美国疫情的彻底失控,仅需要一个月,美国新增病例的数量就能达到总人口数的十分之一。只能说美国不愧是曾经的山巅之国,各方面数据都很突出。
而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还是疫情带来的死亡。目前新冠疫情在灯塔的死亡率和死亡人数并不十分突出,这一方面是由于疫情死亡本身的滞后性,另一方面其作为老牌大国足以称得上雄厚的医疗体系在苦苦维持。但被很多人忽略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疫情相关死亡。我们知道,仅去年一年,美国人均寿命就足足下降了1.7岁,这其中并非完全是新冠肺炎带来的死亡病例。事实上,新冠肺炎带来的医疗资源挤兑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更为致命的问题。
有相关统计学数据显示,美国成年人当中,慢性病患者大约有50%,仅哮喘这一种疾病,在美国成年人当中的发病率就达到了8.3%。慢性病作为临床当中最为常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病种,其实很多时候需要相当严格且完善的医疗管理。新冠疫情的出现,占据了大量医疗资源,而在总量不变(实际上由于医护人员感染的存在,美国的可用医疗资源甚至还在减少)的情况下,对于存在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等需要在专业医疗人员指导下进行长期管理的慢性病患者,其日常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
与我们一般的认知不同,慢性病的管理并非是给予患者一份生活指南和一张药品服用时间表就能完全实现的,患者依从性问题从古至今都是医疗行业的老大难问题(华佗有话要说)。而慢性病由于缺乏明显且快速的症状反馈,在这种情况下,慢性病患者疾病的进展风险会显而易见的增加。
而当慢性病患者由于缺乏管理而不得不住院时,疫情带来的院内感染风险和医疗资源挤兑又会使得院内管理变成一个并不安全且相当难以实现的选择。最终,在有意无意的选择下,必然会有一部分原本可以实现长期管理、长期生存的患者,提前因为慢性病的进展走向生命的终点。
而与美国不同,我国的医疗资源相对更为紧张,且社会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慢性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一旦出现疫情的爆发,我们会在更短的时间内面临上述问题,其带来的人道灾难也许更为严重。因此,“动态清零”在当前的条件下,或许是保证每个人最大生命权利的最好方式。
查看全文>>
全科学苑 - 3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在1月3日最新的视频中,福奇形容病例数量几乎是“垂直增加”。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统计,全美2021年12月30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高达692215例。1月4日的25小时中,更是增加了102万例。 但在12月26日的采访中,记者问美国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是否准备好了(面对奥密克戎到来的感染潮)?哈里斯的回答是“准备好了”,那么这是准备了些什么?
查看全文>>
那时风雨 - 2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看见有些人总是纠结于这些无聊的小问题,我就想说:老这样干就没劲了!美国人民这么忙,做为礼仪之邦,咱们怎么还能用这些无足轻重的小事烦人家呢?
很多人不知道塔国人民在忙什么,这里我简单科普一下:
首先,跨年懂吧,这么大的热闹美国人民怎么可能会不参与呢?
就在上周末,纽约市民无视疫情禁令,蜂拥至街头不戴口罩、相互拥抱、人山人海场景相当魔幻,与此同时该市当日新增75000病例。
尽管奥米克龙变异病毒在纽约肆虐,但数以万计市民依然聚集在时代广场参加庆典。
纽约市长白思豪宣布观众的安全准则,包括下午3点前禁止入场,以及接种疫苗和戴了口罩的官方认证,然而活动现场几乎没有人认真去遵守。其他美国都市如费城、波士顿和维加斯也发动了万人庆祝活动,尽管周四晚单日出现67.4万新病例。找了几张现场照片,请瓜友们品鉴:
戴不戴口罩基本靠自觉 晕,来自中国河南省的艺术家们,为了让美国人民领略中原文化的美,顶着病毒也是拼了……
其次,美国人民怎么可能只过新年呢,还有圣诞节、平安夜、感恩节……这些都是西方人的传统节日,也是美国人民的最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不愧是自由女神安家的国度,为了自由,为了欢乐,美国人民看上去坚守了他们的信仰。而美国政府最大限度的尊重了人民的信仰。
真是伟大的国度呀!
最后,众所周知能文能武才是美国人民平凡而伟大的民族性!节日临近美国进入“零元购”旺季,年货缺啥直接去抢。
美国的“零元购”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新的行业,参与者已经总结了之前的经验教训,越来越熟练,找准目标,选好时间,然后仗着人多,冲进去,大家自由发挥,至于能“买”多少,能不能逃脱,那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对了这里还有一个冷知识,在美国抢劫是要交税的,不然很容易把牢底坐穿。
美国政府发布的“2021年联邦所得税指南”中明确指出:
“如果你偷窃了财产,你必须在偷窃的那一年在你的收入中报告它的公允市场价值,除非你在同年将它归还给它的合法所有者。”
换言之,美国已经以政府的名义、以法律的名义承认了偷窃、贿赂、回扣的合法权。
如上,病例的激增并没有阻止美国人民的各种作死行为,因为人们相信新冠病毒将在未来的一年里……变成流感。据说美国有一项很科学的研究表明:足够多的人被感染,病毒的毒性将大幅减弱…”
由于新冠的潜伏期是3-10天,现在效果就显现出来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在医院再次相见,然后被告知——得了大号的流感!
我劝大家还是不要纠结所谓80万的数字了,没什么意义。美国一年光是枪击意外就能死四万人,也就是四万人毫无征兆的突然间就挂了,你指望他们能有啥感觉?
还有他们那个两党制,本质上其实也有轮流背锅的意思。川普干的不好不是还有拜登吗,拜登再干不好,都不用他们那个议会和大法官出来主持正义,美国屁民们自己就打起来了,最后华尔街总能选出个代理人拨乱反正……
西方人治国像开公司,没有人托底,自己给自己做主,老百姓想做国家的主太难了。那些政客虽然都是人民选出来的,但办不成事,搅屎棍子一门灵。
美国大家都懂的,强大不是因为四大霸权,不是因为虹吸世界人才,不是因为武力值第一,而是有一套先进的的制度。
按照专家的说法好像是什么“聪明人设计的制度,傻子也可以用……”
制度是好的,只是老百姓指望不上而已!
由于全球化红利被顶层资本家攫取,底层只承担了成本,但是没有分享到好处。精英不把底层当人看,表面看似平等,结果却是严重的两级分化。资本家用过程平等忽悠低层P民,二者的差距已经比人和狗还大了。
还是上文说的,在美国人死了是自己点儿背,不是国家的事。抗疫也是这个道理,基本上靠自觉。
总之,在美国就要习惯“社会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参考:万人狂欢?纽约市民无视疫情禁令蜂拥至街头不戴口罩、相互拥抱、人山人海场景打脸白市长……该市单日新增75000病例 星系花园秘境
查看全文>>
王小板儿 - 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No pain, no gain.
说明你只要努力,一定会有结果,
不戴口罩,不打疫苗,疫情一定大爆发,
阿美力卡人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还不戴口罩!赶紧戴口罩!
查看全文>>
张艾菲 - 8 个点赞 👍
是要压西安的热搜吧,下次别做得这么明显,明眼人都看出来了
查看全文>>
嘟嘟果蔬保鲜库 - 0 个点赞 👍
很自由!
查看全文>>
ajakbej - 709 个点赞 👍
1、“新型冠状病毒在纽约登陆。”
2、“不可明说的可怕病毒向华盛顿州逼近。”
3、“卑鄙无耻的中国病毒在美国蔓延。”
4、“大号流感占领美国。”
5、“因新冠而死的人可以上天堂。”
6、“每日百万确诊新冠者将迎来他们的福音。”
查看全文>>
水陌轻寒 - 422 个点赞 👍
元旦前,民主党顶流AOC和男友在佛罗里达度假,俩人在咖啡馆的照片传出来,被佛罗里达州长,代表共和党出战2024大选呼声很高的德桑蒂斯挤兑了一顿。
AOC所在的纽约和德桑蒂斯所在的佛罗里达人口一个19M一个21M,总感染数一个3.7M一个4.2M,死亡病例都是6万出头,属实半斤八两。考虑到佛罗里达是著名养老州,纽约是美国年轻人的卷都,似乎佛罗里达强点,但是再看纽约跟北京差不多的纬度冬天冰天雪地,佛罗里达是美国大三亚,这俩是真心大哥别笑二哥。
但是佛罗里达管的松啊~德桑蒂斯说欢迎来自防疫最严格的纽约的AOC阁下来佛罗里达享受自由的空气,我知道你们民主党人就爱前脚在自己地盘上发口罩令,后脚往我们不管口罩的共和党州跑。“我很高兴佛罗里达是一个人们知道他们可以来,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可以自己做决定的地方,欢迎你们,亲爱的民主党人”
到这里还都是正常的执政方法与绩效之争,但是一个前川普幕僚突然进来插了一杠子,于是整个画风突然就变了。这哥们抓着AOC男朋友脚上的凉拖说事,自己画圈给标了出来:
“AOC的男人,在公共场所而不是浴室海滩,展示着他那双苍白的男性脚和丑陋的拖鞋”
本来被怼得没啥脾气的AOC可算抓到机会了,一顿输出:如果你们共和党人因为不能和我约会很不爽那大可以直接说出来,没必要把你的性挫败发泄到我男朋友的脚上。
嗯,性挫败(sexual frustrations),学会新词了。
AOC跟着补刀:共和党人对我和妇女、LGBTQ人群的性挫败感已经司空见惯但一直被忽视,这些人真的有病得治,但他们却拿政治作为自己的发泄口,It’s really weird。
共和党这边应该和大多数正常人一样,觉得AOC这种弗洛伊德式的泛性论打法很离谱,但是他们的回应方式更离谱——一群共和党人挨个跑去推上喊话,说AOC我他妈才不想睡你。
“睡不睡AOC”的话题撕扯了好几轮,福克斯都看不下去了,拉出一个黑人女评论家来说AOC扯得这个犊子太不着调,完全不是一个国会议员该做的事。
你问我这跟美国单日新增新冠102万有什么关系?
艹,这个国家的国会大楼里最热门的议题是要不要睡AOC,你还指望这帮人把这个国家搞成什么B样?
查看全文>>
盘缸先生 - 297 个点赞 👍
谢邀
两周前,马上要退休的美国国家卫生院NIH主任Francis Collins在NPR上警告过,如果不对Omicron变种有更强力的控制,美国马上就会有每天100万感染病例
言出法随,一语成谶。
所以美国不是没有明白人,这个人还是NIH主任。
但为什么明知道会发生,还是无法改变这个事实的出现呢?
因为拜登政府在急着和跳反的民主党议员Manchin沟通Build Back Better法案的内容;
因为国会两院在休假,等着年后讨论如何把Filibuster取消掉;
因为福奇博士还是在各种节目里做着各种警告,但又告诉大家只要带着口罩就可以正常生活;
因为第四权媒体们在忙着鼓吹“与新冠共存”,顺便攻击东方大国的“动态清零”不“科学”。
就是没有人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也没有任何人负责。
弗朗西斯福山在他的历史终结论修订版里,把政府执政能力建设作为民主、法制同等重要的存在,认为只有共同作用才能真正的“历史终结”。
西方目前欠缺的问题,可能远不止这一点;但执政能力的欠缺,是他们最大的问题之一了。
查看全文>>
任幻想 - 281 个点赞 👍
我对灯塔国只有感恩…
啊,不是,是只有俩建议,一个是说了好多次的,尽快将新冠病毒合法化,我那个回答的评论里已经有朋友想好了该法案的大致方向。
不过今天呢,我又有了一个新建议。
把新冠病毒宗教化,最好与上帝联系到一起,那样可能比合法化还要合理。
再说一句,别说我扯蛋,对于美国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称之为扯蛋了。
干人事的国家能如此这般的放任病毒肆虐?扯蛋吧。
查看全文>>
李哪托 - 221 个点赞 👍
我不是学医的,但是因为家里有好几个医生,平时跟他们也聊了不少,所以还是想说两句。
首先,美国最新的数字是98了,这个完全取决于美国检测试剂的供应量和是否节假日,但是大爆发毋庸置疑。
其次,看到英国最新的数字,新增死亡不到50例,感到很魔幻。毕竟已经单日18万了(00:06 财联社1月5日电,英国报告新增21872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48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这个死亡率,流感都不如吧。
要么,毒性真的下降,还下降的很快(不太可能);要么,死亡峰值还没到,大概10—14天左右(有可能);要么,西方国家在暗暗修改死亡统计标准,为的是给全面放开和共存政策找背书(有可能)。
我觉得我们姑且需要观察下,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第三,不少海外华人开始鼓吹共存理论,纷纷贴出自己的例子,说新冠轻症,发个烧,没啥影响。
我想说的是,要么是幸存者偏差(好心的),要么是刻意为之(坏心的)。
一个数据推导一下,感染后肺炎率是多少?10%?5%?肺炎后重症率是多少?(不会低于20%,你在医院,检查是肺炎,立马就得让你点滴,怎么会让你吃药回家忍着?)重症肺炎后死亡率是多少?(没有介入的情况下,中老年死亡率不会低,婴幼儿也不见得好到哪去)。
用这个逻辑去推一下,如果开发,按照人口比例,我们国家一天要300万以上的确诊,可能15—30万人转化为肺部炎症需要就医(注意,这是每天哦)。然后每天可能有1—2万人重症需要急救(看看这个比例,300才1—2万重症,我觉得我估计都保守了)。你设想一下,上海这个地方,一天有500—700人需要重症抢救,一周就是5000多人,其他患者怎么办?其他ICU的人还住不住?
接着而来的就是医疗挤兑。以我们国人的风格,能去医院的肯定都去医院了,别说肺炎才给你挂点滴,发烧两三天要求挂点滴的人绝对不会少(为啥我们国家之前抗生素滥用,而北美止疼药滥用。因为这俩国家医疗习惯完全不一样,我们头疼脑热就去医院开药,老外直接扑热息痛,阿司匹林搞下去,自己忍着)。
武汉是活生生的例子,西安这次又是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鼓吹全面开放,现在根本不可取,而且鼓吹的人也根本没有预案来应对大概率的医疗挤兑。
第四,你以为O病毒是终极版?别忘了,欧米茄还没出来呢。病毒还在变异,早着呢。印度不是出现了D+O病毒么,法国这边也有新消息了。
当然,我这不贩卖焦虑,那边有个拍照不好的贩卖焦虑帮主,你们可以找他
说这么多,核心一点,国情不同,人的习惯不同,密度不同,价值观不同。你不可能放着家里老人孩子,自己出去浪,然后回来传染给他们把,这在中国叫“不孝”。但是人家美国可以;你看着自己父母孩子烧成那样,你不带他们去医院?但是人家美国人可以,因为人家是分级医疗,你去了也没位子,得预约,所以只能头铁自己忍。
所以,各位好好干活,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别管美帝怎么了。他们是生活在天堂还是地狱,和咱们没关系。咱们的终极目标,还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是么
查看全文>>
伊利里亚的马库斯 - 191 个点赞 👍
我非常的困惑。
朋友圈里的美国师兄师姐同学们刚过完圣诞,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大家都跟我说美国很好,不要管那些数据。
佛罗里达度假的姑娘们穿着比基尼,笑容灿烂。卖房子的继续买房子,炒股的继续炒股,上班的继续上班,生孩子的该生照样生,旅游的继续全美乱转。
大家其乐融融地在圣诞树下合影,抱着新生儿旧生儿,倚靠着远渡重洋奔波过来的爹妈,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快乐。
大概半个月以前我在群里说还挺好奇新冠持续这么久,大家被感染的少之又少,是怎么躲过去的。一师兄很淡定地说:美国条件好,出门回来换衣服洗澡,中产很容易躲过去。我说,哦哦,独门独户确实可能好些。
前几天我说美国日新增50W,你们怎么看?师兄们纷纷说,这个数据不要太相信,我们好着呢。圣诞之前只有12个州检测云云,现在过完圣诞了。人的适应能力很强的。没那么夸张,淡定。末了来了一句“每个人早晚都会轮到的”。
元旦那天我聊起我们家的邻居有个来历不明的儿子,那个娃不仅长得像墨西哥人,眼睛大皮肤白嘴唇厚头发棕卷,而且从生下来就没见过妈及一切母系亲属,从小喝水奶长大。由姑姑、爹和爷爷抚养。据说妈在国外工作。我说了一句,疫情期间但凡驻外工作的人,都千方百计回国,哪能抛下刚出生的孩子不管呢?
这时候跳出来一个潜水多时的学姐发言了。这个学姐的故事我之前讲过了,大致就是2020年初在湾区小厂工作的就率先被感染,然后沾沾自喜自己有抗体,还盛赞约翰逊的群体免疫政策。
这学姐说:我认识个谁谁谁,在美国驻外工作了三年,爽到飞起,最后只是因为父母才回国的。
这学姐平时忙着带她的俩娃,估计没什么功夫水群聊。一发言,就是抬杠。我留言了一句,大元旦的,不想抬杠。我退群了,顺手把她删掉了。这也算是2022年第一件断舍离。
所以我现在有点看不懂了。也许我在美国生活的话,也会感觉日子很好。
就像以前在芝加哥留学,中国这边的亲属每天看见枪击案新闻都以为我们命悬一线,我们在那边却感觉每天岁月静好?
或者像电影失控玩家里那样,NPC们每天面对抢银行和当街杀戮,以为整个世界就是这样的。跟他们说有一个真实的世界,几乎没有人抢银行,他们会觉得匪夷所思?
师兄们说,人的适应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很强的,要比想象得强大很多。
也许我看到和听到的,是在美华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吧。
查看全文>>
玫花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