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吕蒙塑像被自己家乡的民众砸烂?
吕蒙为阜阳市阜南人,当地有一塑像当做文化地标,后因民意问题被迫迁走,最终不知所踪。同时当地民众亦设立关帝庙,甚至有村以庙为名。据说是为了照顾南方商人们的信仰才不...
- 11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如果现在PLA的北部战区司令趁俄罗斯大军都在乌克兰的时候,趁夜带装甲部队渡过乌苏里江(经评论区提醒,是把装甲部队藏在货船的集装箱里渡过乌苏里江),一举攻克海参崴和伯力,收复外东北100万平方公里土地,斩杀俄罗斯远东军区司令,立下不世之功
代价是中国和俄罗斯都在几十年后被美国灭国……
这位司令在几百年后的中国人眼里就是吕蒙的待遇
编辑于 2023-07-05 16:3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www84662 - 2 个点赞 👍
因为吕蒙干的事还不如条狗啊!
我就是阜阳人,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绝对支持捣烂他的塑像(如果有的话)。
查看全文>>
徒有羡鱼情 - 0 个点赞 👍
底下吴粉是真的急 你再急人家关公还是威震华夏 你大魏吴王有什么惊世之才 不会是杀功臣吧 对了 没小孙 张辽还真进不了武庙 吴国除了陆抗 鲁肃 周瑜 陆逊 其他纯小人
查看全文>>
帝师 - 6550 个点赞 👍
君以此兴 必以此亡
两千年来都没有吕蒙雕像,说明当地人对吕蒙压根就没啥感情。
上世纪九十年代立了像,目的是什么?无非当地是搜索枯肠掘地三尺终于找到一个历史人物。然后借吕蒙的名气,或是为了发展旅游业,或是为了方便招商引资。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赚钱。
可惜,吕蒙虽然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但在中国文化上压根就不是什么正面人物,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是个阻碍季汉复兴,害了关二爷的背刺小人。
本来是为了赚钱才建的雕像,现在又成了招商引资的阻碍,那么拆了雕像不也是顺理成章的吗。赚钱嘛,不寒碜。
评论区有争议吕蒙属于各为其主,这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普罗大众的喜好哪里有什么标准或正确答案?为吕蒙鸣不平的要怪就怪罗贯中吧,但在三国演义之前 从民间到官方尊刘贬孙吴的气氛与对关二爷的崇拜也早已形成,你能说这和孙权背刺一点关系没有?
补充:当地人真的不在乎吕蒙 中国人对吕蒙也真没多深的感情。哪怕是九十年代,如果一群商人想拆了武侯祠或岳王庙,成都杭州政府能答应?当地群众不把你骨灰给扬咯,全国人民都也都不会同意。再看这座吕蒙像,什么时候拆的本地人都不知道,这有一点很重要的样子吗?
查看全文>>
托洛茨基之冠 - 4230 个点赞 👍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有钱人是真的信,我认识的南方老板当中,很多在自己公司要供关羽,初一十五要换供果,每天都要焚香祷告。
尤其是90 00年代那群爆发的人,痴迷关公到执着的地步。
很多事情,不问对错,只问利弊。
假如我是个商人来到阜阳,看到铜像,问是谁?
是我们村的名人啊!三国名将,吕蒙。
就是杀关羽那个?晦气晦气,赶紧走。
你们要对错,但是当地的人要饭碗。
查看全文>>
白茶 - 3842 个点赞 👍
很多人的第一想法都是商人因为拜武财神关公,因此反感吕蒙。
我觉得不无道理。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另一个原因。
吕蒙白衣渡江这件事。
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舳舻中,使白衣 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
白衣渡江这事,可理解为吕蒙假扮商人骗取守军信任,偷袭成功的事情。
这事我觉得对当时还是有点影响的。
本来三国鼎立,但是不影响商贸。
所以北方的人可以买到蜀锦,南方的人也能买到北方的特产。
因为大家都有一个默契,就是打仗归打仗,但是商业是商业。
吕蒙这一手,军事上是不是高招先不说,它可能直接导致商人这个群体,在当时成了小心严查的对象。
所以,我觉得商人不喜欢吕蒙,简直太正常了。
查看全文>>
范臻 - 3276 个点赞 👍
中国几千年来,兵法研究案例中,有几个将领把白衣渡江作为范本了?这不是偶然,中国上下五千年,以背刺盟友作为战争手段的,仅此一例,所以吕蒙有啥好吹的?本来就是反面教材。关羽治理荆州的时候,没有任何叛乱的记载,东吴拿过去后,叛乱就没停过,以至于当地很多人投奔到刘备要打回老家去,东吴果然杠杠的,不黑你黑谁?出卖朋友,哪个朝代都是为人所不齿的,这是老百姓爱憎分明的价值取向。
查看全文>>
马略的百夫长 - 2908 个点赞 👍
我来到南湖公园,本想见他一面,门口大爷告诉我:你说那个像吗,十年前就让风刮倒了,烂了。
如今公园也很少有人去了。
吕将军雕像,我再也没没见过,我想他只埋葬在上一代人的记忆中。
2021.8.15摄于阜南县南湖公园
原回答:
吕蒙像不就在我家门口么?让谁砸了???????????确实是迁走了(迁到了南湖公园),不过是因为 妨 碍 交 通 !
被砸这事纯属胡言乱语,粤商考察后见像愤怒离去则更是无稽之谈。
然后我看看高赞的言论?????
吕蒙也配有雕像!?吴粉战斗力不行啊,速速出资帮忙再建一个吧;当地人愚昧无知,为了钱财竟然和雕像过不去;省省吧,当地知道这个像的人我估计都没知乎上的多。
当地人对吕蒙像的看法:那人是谁?
没错,我们吕蒙故里的人,和吕将军确实不熟。当地并没有传唱吕将军的英勇事迹,也没有拜吕将军这一习俗。我也是在学习《孙权劝学》这一课文后才听老师说我们阜南是吕蒙老家。
为吕将军树立雕像,多半是要增加阜南的文化底蕴,并不是为了旅游宣传:名人效应,名人故里这一说法出现并不是很早,我记得初中时电视里才铺天盖地的播放名人故里的广告,所以相比几十年前的吕蒙雕像,这并不是在东施效颦。
吕将军倘若知道自己千年前的事迹为同乡招来耻笑,心中或有几分不甘吧。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u2s09e - 2751 个点赞 👍
在白衣渡江前商人跑商:
“啊,做买卖的是吧?这要检查一下啊......(收一点钱)嗯,懂规矩,看来是常客,放行放行!”
之后:
“那可不行,必须严格盘查,你这商船里面要是夹带了私货我们可要掉脑袋的。什么?东西怕烂?那也不行!你看那个卖鲍鱼的商队在关口驻扎三天了还没轮到盘查,不是也得等着?赶紧滚过去摇号排队!”
“白衣”原本是乱世中商人养家糊口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方便,然后突然有人给你砸了,天下商人没把始作俑者刻木头人沉粪坑不错了,你还想树碑立庙?钥匙你配不?你配几把?
查看全文>>
丹莫迪德拉猎手 - 2558 个点赞 👍
哈哈哈哈先让我笑一下。
然后说正经的:你市搞这个吕蒙雕像,本质是为了搞“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搞个文化名人,吸引旅游和产业投资。但是很明显旅游是拉不动的,产业投资得看老板们是否愿意投钱——而想让老板投钱,首先不能隔应老板不是么……
说起来,我去年才知道孙权墓也是个景点,而且就在明孝陵那个地方,但招揽游客的小车司机都是喊去明孝陵多少多少钱一位,没人喊去孙权墓。孙权都拉不动自己的旅游流量,何况吕蒙呢……
都怪吴粉不争气,(。・ω・。)ノ♡
再添一句,文化旅游流量拉不起来没啥太可惜的,整个三国旅游的流量大头都在诸葛亮的武侯祠,其他人的相关景点属于菜上的浇头,不说他魏他吴,季汉这边,昭烈自己的老家现在也还不是什么出名的大景点呢,其他的蒋琬墓啊诸葛双忠祠啊,知道的人也不算多。
像关帝庙、武侯祠、岳王庙,我个人觉得已经超越了旅游景点这个范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祠堂庙宇承载着群众对于忠义智慧和付出的朴素崇拜,成为中华古典文明精神崇拜中的一部分,不会随着时间而消退。
查看全文>>
李合 - 189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碎雪 - 1732 个点赞 👍
5月28号更新:当时在去健身房的路上随手答的没想到火了,谢谢各位错爱。可以的话大家能关注下B站和抖音的:嘉然今天吃什么https://b23.tv/kxIU9g 吗?是一个很可爱的虚拟偶像!谢谢大佬们!!!
评论区有人说商人行间谍之事,古来有之、兵不厌诈什么的。我个人觉得吧,有把商人当间谍防的,但真很少有把商人当军队防的,还是经常通商的盟友的商队。不然难道禁止所以大型商队的往来,商船货船一律不得靠近?那还怎么通商,无人机吗? 还有就是兵不厌诈真不是指背刺盟友的……扬州刺史死时,孙十万进攻合肥,别驾蒋济蒋子通写了一封诈书给扬州城内,称汝南张喜的数万援军已经抵达,需派人迎接,并作好内外夹击的准备。故意让吴军把信缴获,孙权信以为真,放了一把火作为掩护就撤退了,这叫兵不厌诈。
我们两个是朋友合作了十几年,你来我家说你最近资金短缺找我救急,我带你来我金库准备给你拿钱救你,结果你从背后咔的给我一刀,然后把我人杀了钱抢了房子烧了,这叫背信弃义道德素质败坏,真不叫兵不厌诈
以下原答
都知道吕蒙白衣渡江,听起来挺好听的,但他是怎么渡的?装作商人,说晚上风大船上商品太重,害怕船翻了希望能让靠岸停泊。蜀国这边岸防的心想都是盟友,通商的商人遇到紧急情况帮一下很正常,就让停了,结果谁知道是吕蒙这老阴比想出的缺德计。他这一手操作,直接让当时商人的信誉几乎报废,往后几百年还把商人当贼防。
而且以后真有商人遇到上述情况了,向岸防军求救,你猜出了荆州这档子时以后,岸防军还会不会救了?吕蒙拿商人的信用换军功,然后被商人厌恶也算合理。
查看全文>>
雪风 - 159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安静地吹牛 - 1422 个点赞 👍
吕蒙杀关羽是一回事。
你们有没有想过。
吕蒙白衣过江就是假扮商旅。
吕蒙是爽了,以后这条线上的商旅还过不过了。
你觉得商人会喜欢吕蒙吗?
对家关羽还是民间的武财神。
用这个当文化名人拉动经济,这波在大气层。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将息报飞琼 - 1037 个点赞 👍
一招白衣渡江拉低了整个东吴的风评。
陈寿三国志写到孙权直接就是“孙权字仲谋”,懂古代礼法的都知道这基本就相当于指着鼻子开喷了。一般史学家写人物都会力求公正,不偏不倚,但是看三国志东吴这边可以明显感觉到作者憋着一肚子火。
发布于 2023-10-13 23:0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熔火 - 931 个点赞 👍
三国时期中国政治道德滑坡有两件大事,一是东吴背盟,对盟友不宣而战;二是司马家毁誓,追杀落败的政治对手进而篡位。
这两件事一个是使对外条约的效力接近于无,一个是使内部斗争进入刀山血海的地步。
固然拥护者可以从厚黑学角度说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的话来,但是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了其违背人伦道义的一面。
所以我不喜欢白衣渡江吕子明和司马家。
再者破坏雕塑要赔钱,要承担法律责任。
追加一句,刘备入川也是有道德争议的,但是论具体过程,规模,后果以及后世影响都是东吴背盟更甚。
具体我说一下不然还是被骂。一个是帮盟友抵抗外敌后翻脸,一个是盟友和敌决战时候翻脸,一个是在数重关隘外开始作战,一个是假扮商人沟通卧底反叛献城,一个是定下三足鼎立局面,一个是二弱相争皆被一强横扫。
最后加一句,我说了一些我的看法,指教我的评论我也认真读了,但是开始有骂我的了,还是中医生骂我读书少,服了。我这人脸薄就把评论关了。
查看全文>>
向各位学习 - 73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秦风 - 696 个点赞 👍
这事还真的要说道说道。
吕蒙的像拆不拆暂且放放,我很想知道这座像能竖多久?
辽宁铁岭金兀术(完颜宗弼)像 补充一下:
有人误解答主有歧视,其实并没有。答主觉得完颜宗弼不适合立像原因有二:
1、金军南下过程中,对南方百姓造成了重大灾难,人口锐减。
2、宗弼的功绩和标榜的地位不相称。如果比同时期与宗弼相似的金将,完颜娄室、完颜宗翰不应该排在他前面?
稍微补充一下,我认为金朝哪些人应该立像:
1、完颜陈和尚。答主最喜欢的金朝将领,以弱抗强,末世孤忠,名动天下,真英雄也!
2、完颜雍(金世宗)。一代名君,创造了南北和平局面。
(本来就跑题了,这回跑更远了 -_-||)
最后,不能因为那时宋朝皇帝挫,金兵杀人的锅就全丢宋朝百姓头上。
这些年有股奇怪的风尚,就是想方设法蹭名人的流量,不管是真是假是好是坏。
2010年,曾经有件事引发全国热议,那就是山东阳谷、山东临清和安徽黄山三地争夺“西门庆故里”的闹剧。
为了创收,真的是连脸都不顾了。
还好文化部随后出了通知:
通知指出,目前各地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和不良的现象:一是打着传承名人文化的旗号争夺名人故里,表面看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实际上是竞相争抢经济利益,名人故里之争中对于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已然将文化遗产商品化。二是兴建假文物,对文化遗产进行不恰当的商业利用和运营,过度的商业炒作和破坏性开发,使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三是盲目举办祭拜活动,缺乏严肃性,造成传统文化内涵被严重扭曲。四是有的地方肆意炒作一些负面的文化现象、历史人物和文艺形象,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历史文化遗产要进行科学甄别,对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故居、重要文物所在地的认定,要本着积极有益、少而精的原则,由权威的学术机构和专家参与进行认定。对于有争议的、未经认定的,不宜命名或宣传。严禁利用历史或文学作品中反面或负面的人物形象建设主题文化公园、举办主题文化活动等。为保证命名的严肃性,各地不宜对一些负面的文化现象、历史人物和文艺形象、文艺作品中虚构的人物进行命名故里等活动。这场闹剧才告一段落。
但是这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类似的情况存在于更大的范围。
比如襄阳的郭靖黄蓉像,虽说是人们喜爱的正面人物,可是把两个现代小说虚构人物塑个像来衬托历史名城,总觉得怪怪的。
答主还曾经看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武术的著作,说着说着开始讲金庸小说里是怎么怎么写的,看得尴尬癌都犯了。
至于张家界的“哈利路亚山”,云南的“香格里拉县”,我知道风景很好,但它们名字不改回去,我是一点去旅游的兴致都没有。
为了经济发展,就要恰烂钱吗?
吕蒙像的倒掉对不对,先反思一下竖这座像的目的是什么?真正能屹立到今天的历史人物塑像,都是经过千百年的文化考验,承载着人们的敬仰之心的。随便造几个新偶像就想让万民拥戴招徕生意,去演艺圈可以,不要蹭历史文化圈的流量。
查看全文>>
游荡天下 - 69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燕还君 - 67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且归去 - 57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石二郎 - 542 个点赞 👍
以下内容基于该消息真实准确的前提下。
《吕蒙传》: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冓鹿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
假如你是一个做跨国(势力)生意的商人,看到有人冒充你这行当的去搞死盟友,本来社会地位就不高,现在又莫名其妙的多了一口黑锅不说,还导致你这条线的生意搁置了好些年……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那些做生意的,可能因此有些共情吧。
至于有些神仙在知乎义愤填膺上纲上线就很没意思了,你们这神仙圈子整天抱团凑一块商量着怎么对历史人物阴阳谩骂泼脏水,已经是日常操作了,现在在这摆出一副正义嘴脸打抱不平给谁看呢?
查看全文>>
西罗帝尔冠军 - 515 个点赞 👍
那个时候吕蒙搞的这一出!可以类比现在战争你穿红十字会的救援人员衣服去搞偷袭!这换谁都能偷袭成功的……不是吕蒙聪明,是大家没这下限!这损招都能想出来,直接把商人群体搞没了……
发布于 2022-12-18 12:36・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余知鱼 - 505 个点赞 👍
据说是为了照顾南方商人们的信仰才不得不如此。
这不扯淡嘛,什么叫南方商人拜关公?全国各地商人,拜关二爷的数不胜数。
中国的财神既分文武,也分南北。
文的,比干、范蠡;武的,关二爷。
南财神,朱熹;北财神,关二爷。
问题是,你日常里见过几家公司在前台摆上比干朱熹范蠡的神像,点上香烛?
我当初还在做照明的时候,去朋友公司喝茶。他那的神龛里,右边摆着关二爷,左边摆着爱迪生画像。
没错,我们做LED照明的,认的行业祖师爷就是爱迪生。
我确实没有见过供奉着比干范蠡朱熹他哥仨的。
至于谈信仰,那就更扯淡了。谈风水还差不多。粤商拜的是关公,敬的是二爷义薄云天,求的是二爷保佑生意兴隆。结果这里树一个吕蒙,那不是犯冲,自绝财路?
反正过来投资,哪里不行,非要选个不吉利的地方?
生意人重利,求的是财。能够诚信经营就是讲道义了。他们又不是古惑仔,没那么多信仰可以讲。就是觉得不吉利罢了。
……
关于招商引资砸雕像这个问题,我举个例子吧。
明清事情徽商崛起。徽商在北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便是已经打拼了几百年的老牌商帮,晋商。
徽商把南方盛产的茶叶,丝绸,药材,盐糖等商品,交易晋商从北边带来的皮毛,肉干等商品。
双方每年在安徽的亳州,也就是现在的药材之都那里,举办一场非常大的交易集会。每次交易结束,双方为了庆祝,会在亳州的花戏楼举办一场七天七夜的大戏。
前三天徽商唱,后三天晋商唱。最后一天一起唱。
结果呢,晋商每次都要在花戏楼唱一出山西梆子的《击鼓骂曹》。这个故事是真事的,浮雕就刻在花戏楼石台上
在别的地方也就罢了,问题是,亳州是曹操老家。这在曹操老家骂曹操,纯粹打脸。
徽商不干了,闹到知府那里。知府只能出来和稀泥。
但是稀泥和得不成功,晋商不买账,说,不让我们击鼓骂曹,我们就搬去苏州交易。
徽商没办法,只能忍了这一步。
所以,这个故事是说明徽商重利,轻视自己的文化传统?
……
只是因为拳头没人家大,没人家有钱,打落牙齿吞肚子里。
而且,这都九十年代的事情了,怎么还扣一个民众短视的帽子在上面。
写在最后。
……玩三国杀,拿吕蒙的上来就会被砍一刀,扁一顿,一波集火带走。
没办法啊,长着一张内奸的脸,两边都不待见。
现在吕蒙的塑像都被砸了…游戏代入感太强?
虽然三国杀这游戏里,关公也不怎么受欢迎。
查看全文>>
Alfred大老虎 - 446 个点赞 👍
白衣渡江是一种绝户计。
即,破坏公共信誉,却由平民埋单的行为。。。本来上层打出狗脑子也不影响下层正常交流。结果你来这么一出,所有来往的平民都有了被当成间谍、伏兵的风险。
如果他偷袭的是曹操,最后被曹操打回来,那他的行为就是给曹操送屠城的理由。
发布于 2023-05-22 18:06・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小镇电话 - 442 个点赞 👍
想起读书时候在宿舍玩三国杀。
有一把一个同学内奸吕蒙,到决胜时刻大喊“我如果是内奸,我就是狗!不得好死!”
主公信了他,把另一个忠臣干掉了。
从此把把变成发誓局,很快没人玩了。
历史上的吕蒙也是这样,不讲武德,用不计后果的诈术,背锅的却是老百姓,白衣渡江,军队假装成老百姓,最后的恶果就是东吴商人绝户,再也做不了生意,甚至影响整个华夏的通商。
还导致孙刘破裂,江东危急,且夷陵之战唯一赢家是曹魏。
更别说赌气杀了关羽,这被后世尊为“商人保护神”的武圣(粤商对关羽的态度,已经是信仰层面了),那不是晦气到家了么?
这么看吕蒙,真是商人的天敌啊。
发布于 2023-06-02 15:04・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帆大 - 42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IMBA丶小路 - 407 个点赞 👍
现在中俄关系挺好的,不算盟友的盟友。
假如现在俄国快要打下基辅了。我遣一上将,伪装成红十字车队,趁乱突袭海参崴,拿下伊尔库茨克,切断西伯利亚铁路。题主以为如何?
发布于 2023-07-17 12:0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八爪鱼 - 40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Ely - 39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狸花胖了就是猞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