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是为了照顾南方商人们的信仰才不得不如此。
这不扯淡嘛,什么叫南方商人拜关公?全国各地商人,拜关二爷的数不胜数。
中国的财神既分文武,也分南北。
文的,比干、范蠡;武的,关二爷。
南财神,朱熹;北财神,关二爷。
问题是,你日常里见过几家公司在前台摆上比干朱熹范蠡的神像,点上香烛?
我当初还在做照明的时候,去朋友公司喝茶。他那的神龛里,右边摆着关二爷,左边摆着爱迪生画像。
没错,我们做LED照明的,认的行业祖师爷就是爱迪生。
我确实没有见过供奉着比干范蠡朱熹他哥仨的。
至于谈信仰,那就更扯淡了。谈风水还差不多。粤商拜的是关公,敬的是二爷义薄云天,求的是二爷保佑生意兴隆。结果这里树一个吕蒙,那不是犯冲,自绝财路?
反正过来投资,哪里不行,非要选个不吉利的地方?
生意人重利,求的是财。能够诚信经营就是讲道义了。他们又不是古惑仔,没那么多信仰可以讲。就是觉得不吉利罢了。
……
关于招商引资砸雕像这个问题,我举个例子吧。
明清事情徽商崛起。徽商在北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便是已经打拼了几百年的老牌商帮,晋商。
徽商把南方盛产的茶叶,丝绸,药材,盐糖等商品,交易晋商从北边带来的皮毛,肉干等商品。
双方每年在安徽的亳州,也就是现在的药材之都那里,举办一场非常大的交易集会。每次交易结束,双方为了庆祝,会在亳州的花戏楼举办一场七天七夜的大戏。
前三天徽商唱,后三天晋商唱。最后一天一起唱。
结果呢,晋商每次都要在花戏楼唱一出山西梆子的《击鼓骂曹》。这个故事是真事的,浮雕就刻在花戏楼石台上
在别的地方也就罢了,问题是,亳州是曹操老家。这在曹操老家骂曹操,纯粹打脸。
徽商不干了,闹到知府那里。知府只能出来和稀泥。
但是稀泥和得不成功,晋商不买账,说,不让我们击鼓骂曹,我们就搬去苏州交易。
徽商没办法,只能忍了这一步。
所以,这个故事是说明徽商重利,轻视自己的文化传统?
……
只是因为拳头没人家大,没人家有钱,打落牙齿吞肚子里。
而且,这都九十年代的事情了,怎么还扣一个民众短视的帽子在上面。
写在最后。
……玩三国杀,拿吕蒙的上来就会被砍一刀,扁一顿,一波集火带走。
没办法啊,长着一张内奸的脸,两边都不待见。
现在吕蒙的塑像都被砸了…游戏代入感太强?
虽然三国杀这游戏里,关公也不怎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