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
FICC的从业者如何评价他的宏观框架和逻辑?
- 252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如果你从几年前就看到付鹏,且听懂他说的什么,按照他说的做,你的资产翻 3 倍都不止
付鹏从疫情后开始唱空地产,那时候各地房产交易量还是可以的,结果现在房地产什么样大家都知道
付鹏从大几年前唱多美股,假如你听了,即便是买指数也赚一倍多了
很多人说“付鹏交易水平差”,先不说这是不是事实。说出这种话的人现实中一定没什么钱,也不是付鹏的针对群体。
首先付鹏针对的那批人根本不做交易,也不研究所谓的交易(实话说,不排除有个别大佬,但做交易的 99% 都是穷逼),他们需要研究的是如何让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避险避免财富缩水,都不用多 ,5-15% 对那些人来说就完全足够。
付鹏对宏观的理解和家庭资产管理绝对吊打中国 99% 的砖家,当然也不排除是有些人不愿意说实话
我不说虚的东西,如果你几年前就受付鹏影响,你会得到:
1.你避免了 30-40% 的房产缩水
2.即便买美股指数你也实现了 1-1.5 倍的资产增值
3.你对宏观和国内经济整体情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财富管理也能总结出一套自己的规划模型
为什么付鹏分析的准,一句话,调查研究。在最近的 HSBC 的讲话里有一个细节,付鹏没有任何投资交易群,但他加了无数个外卖小哥,美容医疗,做小生意等等的群,你统计部门拿到所有的数据信息都是滞后的,但付鹏基本能在最快的时间里拿到最准确的第一手信息,这种调查研究的能力 99% 的人都没有。
付鹏在演讲里也透露,中国房价的本质就是找有钱的年轻韭菜接盘,100万的房子150万卖给下一个年轻的蠢货。但是这个游戏在中国已经快玩不下去了。立d 和付鹏都表示,增量增长的经济模式在中国已经结束,西方联合绞杀中国企业出海,做大蛋糕不太可能,剩下的就是如何分蛋糕
另外《我可能明年把我们家小儿子送到日本去…》这段话被某些人嘲讽
傻子看到的是字面意思,nb看到的是隐喻。你听了嫁儿子去日本这段以后,想到的是未来20年,财富的增长靠的不是卖劳动力,而是借力。付鹏的演讲非常值得一听,主要是中产,哪怕你在海外,富人当然可以无视
编辑于 2024-12-03 12:16・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evol - 80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谢邀。
我花了三个小时认真总结了付鹏老师 HSBC 私人财富(HSBC私人财富的客户,银行资产需要在1300万RMB以上)分享会上的一小时演讲。总结为了 15 个关于中国经济和投资的问题。
也强烈建议大家看看原文,这是普通人能拿到的最有价值、尺度最大经济分析读物。
1.站在巨人(巴菲特)的肩膀上
巴菲特、索罗斯2011年就开始去日本投资了。这主要因为日本上一代的老人正在成批死亡,社会财富终于开始了再分配。走出了日本经济停滞的30年。
2.整个经济金字塔的结构
最底层是所有的资产和市场,中层是宏观经济,上层是政治,而顶层是意识形态。整个世界政治从左到右的转向,才是世界经济周期最大的变动。全球化已经结束。
3. 中国和日本的同与不同
中国和日本相同之处在于,居民部门会复刻日本的老路,先经历失去的几十年,直到上一代人死亡,发生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不同之处在于,日本当时可以靠出海获得海外收益,当前的国际环境,我们很难。
4. 中国今年9月份的政策大转向
如今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变了,爱国是主旋律。但如果大家都不去讲问题,最后信息反馈到决策层,作出错误判断,就完蛋了。
因此8月27日,国家就开始让大家敞开了讲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第二天易主席就讲话指出通缩风险了。
5. 中国经济当前最大的问题
有效需求从2019年开始就下降了,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麻烦的事情。到今年,中产阶级也没钱了,这不是消费降级,这是大周期的结束。
6. 中国经济增长2002-2018的本质
有外部全球化的需求和内部城镇化的需求。而内部城镇化的需求本质就是,有庞大的,可以掏空六个钱包的八零后。2016年出生率的下降就是拐点。
7. 中国今后如何化债?
“内债不是债,只要人还在,万税万税万万税。”化债要么增加人口,要么增加税率。对我们来说,只有可能增加税率和税源。
第二种征税方式,就是出海,出海本质上是在向海外征税。
8.出海的问题
制造业过剩产能严重,只有出海可以解决。30年前的日本可以通过三井、三菱、伊藤忠出海。但当今我们的大环境很难。
9.参与中国的财富代际分配,是年轻人最好的机会。
没有经济增量,现在只能靠分配了。而中国的分配问题是老大难问题,普通人不可能有参与财富分配的机会。中国的股票和房子不创造价值,都是泡沫。
最好的机会是年轻人把自己捣腾帅一点去做萧山赘婿,参与财富代际分配。
10. 中国的居民杠杆率也到头了
中国的居民杠杆率比发达国家低,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高。从各个角度观察,中国的居民杠杆率也到头了。
11.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巨变,出清所有年轻人不喜欢的投资品。
茶饼、白酒、邮票、木头未来没有任何价值。年轻人都在喝东方树叶、RIO、玩电竞、潮玩。老一辈的投资品未来没有价值。
12. 中国产业的投资逻辑——明白看得见的手
中国的产业投资从来是遵循一个模式:大力砸钱-竞争内卷-产业过剩。中国的产业赚钱的时候是不向市场开放的,当普通人可以投的时候,往往是已经不具备基本面了(普通人休想赚到政府的钱)。
比如新能源,现在已经产业过剩了;当前只有半导体行业还在大力砸钱期。
13.过剩产能最后会怎么办?
参考2000年初,国企下岗潮。上一次2003年经济就恢复了,当时是因为“只要人还在,啥债都能化”。当前只能提高税率和出海了。
14.我们要差于日本的失去30年
日本通过出海获取了海外财富,用海外财富支撑了日本政府的债务,补偿了日本人的教育医疗养老。他们没有增长,所以内心是痛苦的,因此会抑郁、自杀。
而放在中国,我们是衰退,人是肉体上痛苦的,所以会杀别人。
15.当今中国还有哪些结构性的行业机会?
放弃中产,要么做穷的,要么做富的。做年轻人的生意,老年人的生意(ICU)。
做国家让你干的行业,如今就是半导体。而且一定要早干完早跑,(国家主义的产业投资)后期一定产业过剩。
发布于 2024-12-02 08:03・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智珠在睿 - 64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这里总结下付老师的不久前的汇丰演讲:
一.东大的资产负债表st元年不是很多人(包括我)以为的2022年,而是2019年;
1.1 理论依据是扣除了能源和食品价格后的通胀率(也就是米帝的核心通胀率概念)。这个数字2019年出现了第一次变成负数的情况;但信号传导需要时间,不幸的是赶上了疫情,让很多人产生了错误的归因,等反映过来时已经2023-2024了;
出于大家都明白的原因,他用了“有效需求不足”这个词来替代资产负债表st
1.2 关于和日本的比较,gov部门和企业部门的演变路径不一样,外部环境也不一样(显然东大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假恶劣)。但家庭部门的变化逻辑是一样的,核心就是社会中产坍塌(大前研一的《M型社会》)。同时还提供了两个数据:新增了2k万网约车司机,以及杭州现在有500家美容院转让。这都是中产坍塌的表现;
1.2.1 由于东大家庭部门的资产基本集中在房产上,住房价格暴跌导致他们资产负债表受损,这些家庭减少消费;证明:过去一年半的社零,CPI(尤其是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率),M1。
1.2.2 然后就是我强调过很多次的,现代经济体里一个人的消费,是另一个人的收入。中产不消费,那么就会形成资产下跌->减少消费->社会收入下降->进一步资产下跌和收入减少的恶性循环。
1.2.3 更麻烦的是,出生人口的数据,搭配上面的问题,未来几十年里东大的资产前途暗淡。因为你内需彻底完犊子了,这是cn历史上从没有过的。
1.2.4 基于上述结论,面向中产的生意萎缩,做富人和基层的生意还不错。这是PDD大行其道的原因。
二.为什么会有9月底的刺激:
一图解释:
三.日本市场好转的原因:
3.1 核心:掌握大量资产的昭和时代老人不断去世,资产逐渐转移到更年轻人口的手上,分配的变化改善了需求。
平常我们说的分配问题,一般指的是贫富差距问题,其实也存在世代问题,人老了花钱的欲望是没法和年轻时比的。
付老师还讲了一个段子,把小儿子送去应庆大学念书,娶一个日本old money家族的女孩,其实讲的就是上面这个逻辑。
另外我我在这里还额外提一点:虽然日本股市表现很好,但过去几年,日本的普通人收入,按美元计价是下滑的。原因很简单,需求和产业两头在外,你在本土怎么能好过呢,而这也是中国企业和中国年轻人的未来:
四.东大企业发展,年轻人职业生涯和中老年养老的希望在海外。
早在2022年,我就知乎说过,未来年轻人的路子就三个:服务还能拿出钱的体制内,服务真正的有钱人,服务外需。
第一条的意思是,土地财政完蛋+地方债缠身后,很多体制内发工资是成问题的;
第二天的意思是,发生资产负债表st后,大量中产和小富坍塌,消费也会消失,只有最顶层的那部分才能维持,付老师也在讲话里说了,除了爱马仕外,什么古奇LV香奈儿,在东大的销售都崩了
第三条的原因,在第一小节里说的很明白了,内需完了,你不靠外需靠什么?
需要说明的是:
4.1 外需不仅包括出口,还包括出海建厂。毕竟别人不会看着你倾销(八十年代的日本就是例子),但这也意味着GDP税收出口外流。加剧问题。
4.2 付老师也着重说了现在全球的右翼化问题。在这个情况下,外部的环境比当年日本恶劣得多,如果想要未来,远赴他乡对企业和年轻人来说无法再避免。
4.3 资产也一样,未来东大利率水平会持续下行,接近零利率。房子和股票都是shit。想保护自己财产体面养老,希望也在境外(理直气壮推荐叫兽指数)。
五.
付老师同样提到了,停滞让很多日本人精神痛苦,导致大量自杀。但如果是肉体痛苦,那就不是自杀而是杀人。
编辑于 2024-12-01 00:5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Deep Van - 63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他总体来说是按调研后发出的言论。
总体意思就是:
1、大家都在说谎,明明再衰落,就是不让说,愚民。
2、以后东土的钱会越来越难赚,税落到每个人的头上还会越来越多,老百姓必须为基建,城投债买单;(内债是债,而且是非常重的债),因为以后买单的人会越来越少,而且原先买单那波人老了,新出的还得还债,还得养之前那波人,贫民。
3、中产阶级在萎缩,在慢慢消失,贫富两级分化会更严重,非常贫穷的人会越来越多,而且各种债务等着你这大部分贫穷的底层来买单。
4、读书、学历、竞争、在这土地没用了。因为大部分的非常贫穷的人,没钱、买不起这些高学历,高端产品等等。
5、日本的核心是再分配不是增长,目前大部分人还没发现这个问题。
6、未来东土没有增长,他自己也把小孩送去外国了。这里没有未来,阶级固化,穷人的后代永远回是穷人,即使你有高学历的后代,也没人为你的后代买单。
7、买房子就是把自己套里面,你把自己套牢了让人剥削,因为以后已经没有增长,你别想着,现在买房便宜,以后更贵,不可能了。因为没有年轻人给你接手了,没有年轻人把青春套牢给你了。
8、消费会一步步降级下去,你只能从开奔驰到开摩托,只能从50元咖啡到9.9元咖啡到6元咖啡。lv会带到掉皮,以后的街上背的名牌包包肯定是假的越来越多。
9、炒股的人以后肯定会被套牢,并亏钱。
10、行业的周期缩短,这些缩短的代价,全部由老百姓买单。(譬如:电动车)
11、海外:海外在向好,本土资本在外跑。
12、唯一的出路是走出去。
发布于 2024-12-04 19:09・IP 属地海南查看全文>>
唯快不破 - 49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最近推上爆料,付鹏自己带着他的VVIP客户们全球投资,投日本,空黄金,已经亏得不成人形。
你听付鹏讲宏观对冲逻辑没问题,有时候还有大开眼界、恍然大悟之感,但其实没什么的,这些东西等你接触到圈子一看,都是海外玩剩下的。国内普罗大众对所谓宏观对冲的理解大概只有5分,国内专业机构大概在30分,付鹏可能有个50分的水平,跑过来跟你讲日本,讲印度,你当然觉得他牛逼了,因为你都说不出日本典型的十个个股,印度可能一个都说不出来。
但是他仍然是50分的不及格水平,跑去交易就是纯纯被割韭菜。之前海通姜超下场管钱,还不是被怒套30%多?
说到底,逻辑追求的是模糊的正确,交易却是很精确的东西,什么时间买卖,成交在什么价格。不同的人,在同样的逻辑指导下,交易结果都是千差万别的。
他建议有钱的出海对不对呢?对。但是你自己在这个逻辑指导下去交易,怕不是连怎么出海都搞不明白。千万不要有听完他一套大道理后觉得自己上也行的想法,全球资产配置如何落地,还是交给专业的基金管理人。
发布于 2024-12-04 22:0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三只乌鸦 - 12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看付首席的演讲越多,反而焦虑越少了。
就像某些观点你第一次听说,会觉得很吓人很焦虑;但如果接下来的2年还是听同样的观点,又或者只是换个不同的角度来叙述相同的观点,那对这些观点就会逐渐脱敏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你从2年前开始留意付首席的各种演讲、访谈、视频节目,不难发现他的观点是高度类似的。而且这些观点没有太强的时效性,所以如果你把他1年前的演讲放到现在,又或者把现在火的演讲放到1年前,其实并没有什么违和与分别。
然而对于一个经济学家来说,时效性不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需要你来验证原有的判断是否正确,采取的政策是否有效,环境是趋向恶化还是有所缓解。
如果观点跟一年前也没什么两样,也没有加入什么最新经济环境的解读,那对于花钱请首席出台演讲的主办方来说,作用是什么呢?那还不如直接放录像。
付首席反复提及的主要观点,概况起来有这么几条:
- 谈论国内主要围绕债务率与老龄化展开,由此将出现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寄希望于出海。
- 谈论日本主要围绕巴菲特,海外资产,债务率减轻展开。
- 谈论美国会谈到科技创新,金融定价权,低利率一去不复返,未来会呈现出高利率、高通胀、高增长。
有些说的不错,像谈国内房价问题的时候,说是老一辈用房产置换了年轻一辈的未来,这都很能引起共鸣。但无论是债务率还是老龄化,这些都属于已知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看这些问题是否会加剧,政策是否有效等等。而总是围绕原有的问题去论述,除了引发焦虑,对于未来并没有多少帮助。
况且,一个人能正确指出问题,那是否意味着他给出的方案与结论就是正确的呢?参考柴静的《穹顶之下》,问题都是客观存在,描述问题时我忧虑愤恨、痛心疾首;而说解决方案,那就是国企问题,市场化不够。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吗?描述问题是容易的,也不难找到共情点,但怎么解决问题,反映的不一定是问题,而是演讲者的价值观。
目前,正因为从居民到地方政府的高杠杆,所以长期来看,利率下行是一种必然。同时我们作为制造业最大国家,在产能满足全球的同时,市场却面临西方封锁,所以通缩的压力也是长期存在的。而低增长相对于当下的经济体量与过去的高增长来说,放缓也是情理之中。“三低”的说法在我看来并没有太大问题,只是说这个低增长是相对于过去的自己,还是相对于其他国家,看多与看空中国会有不同的解读。
而看好日本和美国,这就是我认为有分歧的地方了。像比较逆天的,在最近这次火了的演讲当中,付鹏说的是日本老一代死去,让代际之间的分配好转,仅仅靠存量也能过得不错;所以他安排自己的儿子去日本读书,准备给日本富人当上门女婿。
老人消费能力不行,得靠年轻人,这个说法乍一看没问题。但仔细想想,老一辈去世并不是把财富分配给普通的年轻人,更不会是外国人,而是给了自己的儿子、孙子,财富还是在家族内部。王思聪这个年轻人再怎么比王健林这个老人会消费,那终究也只不过是一个人,能多出多少消费吗?这种财富分配的变化,对于整体的经济有什么促进呢?这种分配还不如遗传税,居然成了看好日本的理由。
至于美国,目前也能看到降利率并没有那么顺利,究其原因是对于通胀的担忧和目前就业数据还不错。但这并不是说美国不想降息,无论是为了降低庞大国债的利息开支,还是为了吸引制造业回流,防止资金躺在银行吃利息,又或者为了股市的估值上涨,美国都不会希望把利率长期维持在高位,这对于高增长是一个巨大的阻力。
为什么说对于付鹏看的越多反而焦虑越少,因为他的观点来来回回还是那些,没有新的论点与论证,一切情绪都已经price-in了;更何况不少观点在细究之下还太符合逻辑。
其实这类经济学家或者财经博主的内容看多了,还是能总结出一些规律。
如果你看多中国,那就谈科技创新,产业突破;
如果你看空中国,那就谈债务率,老龄化。
如果你看多日本,那就谈巴菲特投资,海外资产;
如果你看空日本,那就谈产业停滞,巨额国债。
如果你看多美国,那就谈科技垄断,金融霸权,AI与马斯克;
如果你看空美国,那就谈制造业空心化,治安与民粹,巨额国债。
每个国家都可以说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相信什么完全取决于你选择什么样的侧面。
如果一个人只给你看一面而隐藏另一面,甚至说另一面根本不重要,那至少你应该意识到这样的观点更多是为了宣传,而不是为了告诉你全部的事实。
编辑于 2024-12-04 12:17・IP 属地湖北继续追问
由知乎直答提供查看全文>>
明铭GearLife - 3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不妨实在一点看这个人。
他现在的职务是什么?是东北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
这个岗位是干什么的?是三个:
1、市场沟通。直白一点说是为自己公司拉客户。
2、深度研究。就是为公司提供投资大方向。
3、建言献策。就是为公司提供业务和策略方面的优化建议。
那么,这些东西做的效果怎么样呢?不妨也实际一点来看。
付鹏是2020年2月入职东北证券的。东北证券在付鹏入职后的业绩水平及与之前的变化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数据来说明:
1、营业收入:
- 2019年:79.69亿元,为近年高点。
- 2020年:受多种因素影响,营收出现明显下滑。
- 2022年:受证券市场震荡回调影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2.10%至50.77亿元。
- 2023年:在证券自营业务及期货经纪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带动下,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53%至64.75亿元。
- 2024年上半年,受期货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等板块收入下降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至26.07亿元。
结论:在付鹏入职前一年,东北证券业绩最好。入职之后,业绩忽高忽低,总体大幅下滑。
2、净利润:
- 2019年至2021年:东北证券业绩增长较为稳健,2021年净利润达到17.06亿元。
- 2022年:公司经历了一次断崖式下滑,净利润仅为2.72亿元,同比骤降84.03%。
- 2023年:虽有增长,但仍不足2021年时的一半。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4.74亿元,同比降17.78%。
结论:在付鹏入职后一年,东北证券净利润最好。这两年,大幅下滑,一年不如一年。
我相信这个人的干货都会为自己受聘的公司服务,如果没有似的方面的小九九,自己的雇主是最受益的。事实是:这个幸运的雇主并没有因为这个首席经济学家的加盟转运,而是运气更坏了。
有的人可能归因于大环境不好。那么我们从行业的角度来比对一下。所有的证券公司都是在一个市场环境里的吧?行业排名可以说明这个公司发展水平的高下。
根据未来智库的数据,东北证券在行业中的排名大致在第30名左右。
在付鹏入职后这个排名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021年末东北证券的净资产排名行业第37位,净利润排名行业第31位;
2022年上半年,东北证券的净资产排名行业第36位,净利润排名也进一步下滑至行业第46位。
结论:在付鹏入职后,东北证券行业排名在下降,一年不如一年。
这也许不能说明什么,毕竟首席经济学家只是提意见的。公司的实际发展水平主要在于经营管理和实操层面。
但至少说明一点:付鹏并没有给东北证券带来正向的收益。
从入职到现在四年的时间,东北证券没有因为这个人的加持获得先发优势或者影响力的上升。
那么,这个人的名声又这么大,很多人又很推崇。难道是为了帮助小散特意忽略了公司和行业的利益?
不得而知。
发布于 2024-12-05 12:50・IP 属地海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三昧 - 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他明知道势不可为,把势讲清楚。这样懂的人能尽力自救一下子。
但是这么说肯定也是给自己加了上限了。
他基本上不会被系统重用了。你说爱惜羽毛也好说不差钱也好。
我觉得他还是有良知和底线的。
很多人说全国真正的牛人都在体系里面。我一直不这么认为。
在我的行业里接触到的体系。哪怕是到了顶都是为了顶的利益。和整体利益那是真不相关。
他们压根不是真正的牛人。天天想的还是位子和安全。
所以说我特别不相信那句话。
你的岁月静好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你瞎操啥心,系统大拿们不比你牛逼?
这些都是青蛙们说的话。
发布于 2024-12-02 19:55・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自认一个好人 - 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付鹏讲的东西,很实在,很容易懂,而且也讲出了基本的实际状况。
考虑到很多话,需要讲的委婉才能让我们听到。
实际的情况,要更加恶劣。
总之,对于普通人,降低杠杆,好好存钱,准备过冬吧。
发布于 2024-12-03 14:5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hansvast - 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这几天付鹏跟汇丰银行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付鹏的观点深刻剖析了中产滑坡之后的一地鸡毛,因为35岁裁员的威胁,很多人不敢结婚生孩子,然后就是无穷尽的内卷,但是再怎么卷,也总有年轻的人替代。
而大额的支出一旦赶上中年危机,负债过多,可能就会出现一夜返贫的情况。
所以付鹏最后的观点是希望大家身体和金钱,总有一个要出海。
去国外寻求更多的机会。
但这个其实对普通人来说非常的困难。
就比如炒美股这个事儿,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找到途径去找,最后退而求其次去买支付宝上的各种纳指100和标普500的基金。
从付鹏手撕汇丰,但是并没有被封杀来看,我们应该能感觉到一点大的动向变化,那就是大家长不再一味的捂大家的嘴,不再只允许大家说好的,而是允许说一些悲观的东西,这背后的逻辑其实也是为了应对复杂局势的变化,更好的在未来引导预期。
特朗普上来之前,我们就要做好充足的后手,而为了冲抵后房地产时代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损伤,现在也强行开始拉动牛市。
之前疯狂发新股的阶段,一下把所有的悲观预期全打满,后面风向一变,新股不再有那么大的压力,而金融行业在2024年也不像估计那样被疯狂踩了。
你多久没听到金融行业限薪的事儿了?
当然寒冬来的时候,底层依旧很惨,但是风向确实变了。
鼓励大家敢闯敢干。
这种闯劲不仅是大家努力奋斗搞钱,还可以变通一下思路换法子搞钱,前一阵上海松江法院判的案子,个人持有加密货币是合法的。
这里面其实就是现在的caizheng困境之下,不得不放开大家赚钱的法子,但最后肯定肯定是肉要烂在锅里。
这一轮股市的发动,也有刺激内循环的目的在,归根到底,大家不敢消费,还是预期差,比较悲观,那么如果对于一些人来说,股市是提款机,那会不会不一样呢?
方向已经有了,筹划的思路也在慢慢落地,你赚了钱会去消费么?
也许你买东西时不犹豫,那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发布于 2024-12-03 14:55・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牛顿师兄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牛世克 - 199 个点赞 👍
我想了想,这次付鹏的私享会发言之所以传播很广,原因有以下三点:
1、人因
付鹏本人口才确实好,话讲得明白,不需要具备太专业的金融和经济相关储备,这使得他的话天然具备传播属性;
2、内容
这次发言有点像天南海北地阔聊,涉及很多大众议题,如预制菜、学业、游戏、汽车、美容等等,且一些大家心里清楚却主观回避的问题本质,他也秃噜出来了,就让人很“解气”。
3、场合
据说汇丰这次撮合的私享会,大概只有200人听,门槛是资产1300万。这些人可能不怎么懂经济,但他们一定很聪明,也很焦虑。他们的时间很值钱,所以给他们讲事情又是封闭的场合,得讲点他们别处听不到的,不一定多么精髓,至少让这帮人听完,觉得自己的时间没有白白浪费。所以付鹏的讲话中一部分是在制造焦虑(比如他说的中产幻灭,说的就是这些有资产但没到权贵的人),讲得比较重,另外还有一小部分话,也确实给这些高净值客户提供了方向指引。
与其分析原因,我思考更多的是风向的转变。到目前为止,似乎没有特别严格地掐灭付鹏这些发言的传播,稍稍发力就可以找到原文,这在以前
查看全文>>
凯凯 - 158 个点赞 👍
冲他是第一波敢说中国紧缩的,我就高看他一眼
查看全文>>
Fremy - 68 个点赞 👍
付鹏先生,何时会推进到
【华人,朝鲜人 与 旅鸽】?
他已经进到人口这一步了,
进到人口一段时间,就会进到【大部分华人 & 南部朝鲜人 新生儿60年下跌70%】
到这一步,离了解旅鸽就不远了。
到旅鸽这步,就会反过来明白遭遇环境变迁后,南部朝鲜人头胎产妇平均33.0岁,已经逼近人亚科(黑猩猩属&人属)800万年来的演化极限。
查看全文>>
林虚谷 - 45 个点赞 👍
他的小儿子真的会在日本娶到个日本传统贵族的姑娘。对方是日本一个世家大族丰川,当年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两家的后代。
小儿子入赘后改姓丰川,生了个女儿。本来到这很好,结果股票投资砸了,连带女儿被赶出家门,穷困潦倒。
啊对她女儿家教也不好,是女同性恋。
查看全文>>
西木野支持向量姬 - 27 个点赞 👍
原来还挺喜欢他的东西,这一次的演讲实在辣耳朵。
把经济和意识形态强行拉扯到一起,不是不行,是你没那个资格。
你是公众人物,你确定你说的东西是正确的吗?不知道要考虑影响吗?
突然想起一句台词,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有些话不能说是有道理的。
你知道你的任性发挥会带来什么后果吗?
还有再分配问题,全世界都犯愁的问题,真有你说的那么简单吗?
这些问题,平头百姓讨论一下没事,你站在台上跟相信你的人说这些,哪来的底气?你有啥野心啊。
感觉跟那个卢麒元类似。满嘴说的都是大家想听的,却没一句是能禁得住推敲的。不像是经济学家,像是演说家。
看起来是敢说真话,敢为m请愿,实际上是蛊惑民心,吸引眼球。
好像实事求是,实际是既不能确定是实事,就更谈不上求是。
思考全都停留在概念层面,我还想马上实现gczy,按需分配呢,我还想去美国解放那些水深火热的wc者呢。
倒退50年,那四个人一定喜欢他。
查看全文>>
偷着乐 - 21 个点赞 👍
假如东大是一辆高速往前开的小汽车的话,最迟到了18-19年贸易战的时候,车上的人就在车的正前方看到有个大坑。
这个大坑就是热搜里付鹏老师这两天讲的问题:
工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居民消费能力严重不足,在地产经济熄火的背景下导致失业率不断升高,通缩倾向越发严重,最终将整个社会拖进类似日本“失去三十年”衰退循环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