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明朝和清朝的顺序调换一下,中国的近代史会不会不那么耻辱?
- 2 个点赞 👍
如果单论皇帝勤政,清朝和明朝是上限和下限。
查看全文>>
铭铭 - 0 个点赞 👍
明朝南方的资本官僚小团体,还不如满清呢,其他不知道,西藏新疆他们肯定是不要的。
大明郑和下西洋以后,船都没了,图纸也没了,安南朝廷里一帮官员也不想要。
大明的核心班底吧,其实和老蒋有点像的,都是南方财阀和官僚为主。
查看全文>>
沈文 - 0 个点赞 👍
虽然但是,明朝是真的缺乏对领土的控制,或者说是缺乏对边疆领土的归属感,清对新疆西藏及北部部分西伯利亚的巩固是以前任何一个朝代做不到的(虽然后期也赔了不少,但还是要比原来明的实际控制区域多),清的一个好活就是让人从心里接受这三个边疆是属于中国的这一认知。
查看全文>>
Dinxabec - 0 个点赞 👍
关于如果明清顺序调换是否会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假设性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尽管历史无法假设,但通过对比两个朝代的特点、外部环境及历史逻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 一、两朝的统治特征与对外政策
1. **明朝的特点**
- **内向性**:明朝初期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后期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限制民间对外交流,形成封闭性特征。
- **技术停滞**:明朝中后期火器技术逐渐落后于西方,官僚体系僵化,未能有效应对白银危机和土地兼并问题。
- **民族意识**:明朝以汉文化为中心,对外部威胁(如倭寇、蒙古)采取防御姿态,但缺乏系统性改革动力。
2. **清朝的特点**
- **扩张与整合**:清朝通过军事手段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的基础,但后期因“天朝上国”心态导致闭关锁国。
- **满汉矛盾**:清朝统治者始终面临民族治理难题,对西方技术的接受度有限(如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 **制度僵化**:八旗制度、科举腐败等问题削弱了国家应对危机的能力。
---
### 二、关键变量: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的冲击
无论明清顺序如何调换,**19世纪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是决定中国近代命运的核心外部因素。
- **时间窗口**:假设清朝(1644-1912)提前至明朝之前(如14世纪建立),则其衰落期可能对应更早的西方扩张(如大航海时代),但工业革命的全球性冲击仍会在18-19世纪到来。
- **技术代差**:无论哪个朝代统治,若未主动推动工业化,面对西方坚船利炮时仍会处于劣势。例如,明朝的火器在16世纪尚能与西方持平,但至17世纪已显落后。
---
### 三、假设调换后的可能性分析
1. **若“清先明后”(清朝14-16世纪,明朝17-19世纪)**
- **清朝的早期扩张**:可能更早奠定疆域,但面对西方殖民者(如葡萄牙、荷兰)时,其封闭政策可能导致类似“广州一口通商”的局限性。
- **明朝的“晚期”应对**:若明朝在19世纪遭遇鸦片战争,其汉人政权可能更早尝试“师夷长技”(如仿照明末徐光启引进西方科技),但受限于小农经济与官僚腐败,改革效果未必优于清朝洋务运动。
2. **若“明先清后”(历史原顺序)**
- 实际历史中,明朝的崩溃源于内部矛盾(流民、财政崩溃),而非外部侵略。即使清朝不存在,新王朝仍可能面临类似困境。
---
### 四、历史局限性的根本原因
中国近代的屈辱并非单一朝代的责任,而是多重结构性问题的结果:
- **农耕文明的制度惯性**:重农抑商、中央集权与科举制难以适应工业革命需求。
- **地缘政治压力**:中国的地理封闭性(东面大海、西面高原)使对外交流被动,而欧洲列强则通过海洋霸权主动扩张。
- **社会变革阻力**: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士大夫阶层对技术变革和制度改革的抵触具有共性。
---
### 五、结论:单纯调换朝代顺序难以改变历史轨迹
1. **技术代差与制度惰性是核心问题**:若无主动工业化和社会变革,任何朝代都难以抵御列强冲击。
2. **外部环境的不可逆性**:19世纪的全球化浪潮注定将中国卷入殖民体系,调换朝代无法改变这一趋势。
3. **历史偶然性与必然性**:即使某一政权(如明朝)更早接触西方,若缺乏系统性改革(如日本明治维新),仍可能重蹈覆辙。
因此,**调换明清顺序大概率不会显著改变中国近代史的总体轨迹**。近代化的成功需要突破传统体制、主动拥抱变革,而这取决于统治集团的前瞻性而非单纯朝代更迭。
查看全文>>
似酒醉人嫣然笑 - 4423 个点赞 👍
抖个机灵吧
如果明朝和清朝调换,清朝从入关算起 国祚267年,如果假定其它事件发生顺序都不变,那么相当于明朝所有的事件发生时间,人物生卒时间都顺延267年。
那么请问,1840年鸦片战争时,明朝首辅是谁?
答案是: 张!居!正!
按照真实历史上张居正在1572年担任首辅,也就是他47岁当上大明首辅,架空历史里他1839年成为首辅,当时的皇帝正是刚刚登基的万历。
1840年英国的鸦片贩子们面对的是 万历+张居正组合。
这一年戚继光44岁,李如松 24岁,这一年年近70岁的俞大猷依然可以带兵打仗。
万历在位时间特别长,长达48年,他能经历完整的日本明治维新日本崛起阶段,我们都知道万历对日本是打赢过的。
这个就比较有趣了。
查看全文>>
姚冬 - 848 个点赞 👍
至少不会像满大人吸着英国正宗进口鸦片,然后戴着西伯利亚正宗的绿瓜皮帽,来一句,真是盖了帽了,我的老baby。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5bLeHi - 733 个点赞 👍
任何一个熟悉近代史的人都不能回避,19,20世纪是民族主义的世纪。
民族主义这个大杀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凝聚力量,抵抗外辱。
抗日战争即是明证。为国而死,为民族而战是抗战的核心价值观。
清末危机不断加重的主因,是因为清朝根本无法利用民族主义这个大杀器,导致我们混到连非洲祖鲁人都不如。
所以,倘若明末洋人携坚船利炮扣关,以明末已经开始出现的新思想萌芽和发达的商品经济,我国大概率会上走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道路。
但是,倘若元亡之后,由清入主三百年,那么南北分裂,甚至是华夏灭族是有极大可能性的。
元末,北方已经开始胡化,讲胡语,起胡名,胡风盛行。若此时,再满洲化三百年,恐怕华夏文脉将断,南北分裂,甚至四分五裂之局面会形成。
因此,幸好是明朝夹在中间支撑300年,完成了对西南和岭南的教化,同时掌控辽东,西北,燕云,阻止了北方的胡化之风,方能在满清入主近300之后,有孙文先生喊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稷亦寒星 - 626 个点赞 👍
我写这个回答,只是为了吐槽一下下面的这个回答:
这个回答,生动形象地表明了什么叫“史料全靠编”
=======================
最先让我开始怀疑的是这个:

因为我手头就有《翻译官手记》,但是八里桥之战的记录,好像根本就没有这一段。
为了保险起见,我重新去翻了一遍。

首先,人家叫“埃利松”,“德里松”是哪个平行世界的?
我把《翻译官手记》中,八里桥之战的章节重新看了一遍。然而,根本没有他说的那一段。

于是,我直接去搜索了他写的那段文字:
哦,原来他是从某个地摊百家号里扒过来的,连“德里松伯爵”都原封不动地复制了。
根据古斯塔夫答主的说法,原来这个是属于营销号抄书抄错了,然后他照搬了过去了
另一段是翻译问题,那就删去好了。
=============
再接着是这一段:
因为我手上也有《中华大帝国史》的epub版电子书,印象里也根本没有这些内容。
于是我决定把他说的这些,重新在书里去搜索一遍。结果如下:
鞑靼人的搜索结果倒是有,但根本对不上。
于是,我再次去搜索了他写的那段文字:
哦,原来也是从某个地摊文里扒过来的。
结论:
===============
其他部分,我懒得再去一个个验证了。
不过就凭上面这些,我是不会相信他写的其他部分的。
=======更新========
看起来这位同学非常喜欢《中华大帝国史》(虽然他连这本书的名字都搞不对),觉得这本书说的大明很客观。
那就按《中华大帝国史》来看看呗。
但凡看过这本书的,都知道此书基本是全篇狂吹明朝的彩虹屁的。想拿此书来黑明朝,图样图森破。
我随随便便就能摘录出一大片:
明朝人勤劳智慧,各行各业发展极为迅速,是世界上最富足的国家。
明朝是世界最富有、最肥沃、东西最便宜的国家。
大明皇帝司法公正,鞑靼人都想称臣
大明的智慧伟大,超越古代和现代历史
中国率先发明火炮
明朝火炮比欧洲还好
===================
这类彩虹屁,《中华大帝国史》里还能摘录出非常多。
想拿此书来黑明朝,还是洗洗睡吧。
编辑于 2022-08-16 12:19・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君山银针 - 558 个点赞 👍
卧槽,别。元朝近百年,清朝二百七十多年,先不说汉人在三百七十年内翻不翻身,汉人肯定分裂成汉人和南人两个民族,和普鲁士人和奥地利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一样。
这已经不是耻辱不耻辱的问题了,这都是“自古汉南不两立”和“北朝数乱为胡领”的汉人和南人之间的老死不相往来的矛盾。汉人对南人喊出“隋唐再兴,清算偏安”?南人对汉人喊出“北虏变节,南朝当立”?
其实,南北朝时期就已经矛盾很大了。南朝人骂北朝人“索虏”,北朝人骂南朝人“岛夷”。这要不是孝文帝积极汉化改革,南北朝各自争正统而不是互相分裂。到隋朝时,杨坚都拉不回来。
然后打得头破血流?
你想看到这个?非得要这样?
你为什么会期待这样的一个悲惨世界?
如果元朝之后是清朝,按架空历史我随便模拟一下:元朝末年全中国大起义,蒙金,蒙汉矛盾爆发,女真人建州部努尔哈赤率先在辽阳行省起义;而后传位至皇太极,皇太极抓住蒙金和蒙汉的共同矛盾,极力拉拢幽辽晋等地的汉人世侯,建立清朝;这时候北汉属于被连统阶级,而南汉并不属于被连统阶级而是被剥削压迫阶级,汉南矛盾进一步加深加剧,进一步分裂成两个民族。而后几百年清朝在1660年已腐朽不堪,全国大起义,数年内,朱元璋击败陈友谅建立明朝,李自成建立后唐,击败溥仪后又改国号为顺。
然后随即而来的就是顺明混战。。。这么重的隔阂,自然而然会导致以下情况:
李自成自称李唐后人,以复兴唐朝为荣;并称朱元璋为朱温后人,扣锅给朱元璋,称其为毁灭天下的罪人之后代;朱元璋质疑李自成的出身,称其为北虏鲜卑篡位,自己才是正统等等。
如果这样,从上到下都是对立的。真打起来,屠起城来可真没思想包袱,屠得也更狠。一方把另一方把你屠成白地,在历史书上记录的是一方统一了另一方这个非正统的叛徒,屠另一方那是因为你非正义非正统,你活该。而不是像扬州十日那样直接记录的屠城。至于同族之间流了多少血,谁管呢?都不是同一民族了谁会管这个?互相把对方视为民族叛徒,变节者,下手只会更黑更狠。也就导致无论汉人还是南人,不被刀子砍,就得拿刀子砍别人。
你期待这个?
现在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这俩熊大熊二互殴,不管键盘侠拿的身份是鹅毛还是乌贼,本质上都是另一国家的吃瓜群众。死伤的都是毛子,跟某东方大国一点关系没有。说穿了,网上的鹅毛和乌贼丢的是口水,赌谁赢,和逗蛐蛐一样没区别。罗斯人可丢的真的是命。
你非得希望以这种方式自己和自己打起来?
真想不懂那些“不会那么耻辱”的脑回路是怎么长的。
编辑于 2023-01-10 15:58・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龟虽兽 - 505 个点赞 👍
虽然我是明粉,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如果真的这样,中国的局面将会更加不堪入目,晚清最大的功劳,就是保持了中国的版图,如果换了别人,就算是唐朝,实控也不可能做到这么好,版图,发展,应当版图优先,发展落后,有机会的话可以再发展,可是如果版图在近代缩水了,几乎不可能再扩张回来,参考奥斯曼土耳其,尤其是列强瓜分中国,一旦缩水无法想象,在近现代如果还想扩张版图,对于中国来说,痴人说梦。中国不是俄罗斯,可以在近代持续扩张。明朝对于版图的扩张与维护远远比不上满清,自古以来,唯独大清,实控面积最强,虽然我也吐槽大清,但是中国近代以大清来迎接挑战,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还有,不要说清朝非中国了,中国的发展历程真的不能离开他,否则中国何来版图自信?
发布于 2022-05-08 22:58・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灵明 - 46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吴大老板 - 401 个点赞 👍
民国这么烂的政权,面对军阀割据的局面,在内耗中各种卖国,下台时候依然给了中国一个四大常任理事国的名头,37年。
满清大一统的王朝,比民国权力高度统一,比新中国又继承了朝贡体系的那么多小弟。从第1次鸦片战争开始遭遇西方冒险者算,纳贡割地不说,租界教会不说,死的时候民生凋敝,还给下任政府留了那么多条约和欠款。72年。
72年啊,整整72年。不说成就,新中国成立8个月的时候已经敢兵出鸭绿江了,72年的时候刚和美国打完了贸易战,现在才74年。你特么的整整七十二年砍死了几个洋鬼子,个位数加个位数,72年加起来都没有同期非洲祖鲁人一次战役砍的多,丢人!
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当然有好的,鲜卑的北魏收复洛阳后多少人称颂!满清不是蠢,是坏!主体民族建立的政权可以灭亡受人唾弃,但没有能力把坏事儿做到满清这个高度!
你们说啥了,惹怒了系统大神,悠着点儿评论啊
编辑于 2023-03-04 12:32・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走吧 - 141 个点赞 👍
为什么连西方人来明朝和来清朝的记载都不看?
明朝人在传教士的记载之中,皮肤白,有文明,士大夫好学,有缺点但是善大于弊。
清朝人在传教士记载之中,哪怕是大清狂吹的康乾盛世西方人来了都调侃,乞丐成群,他们发型和衣服很丑,人民眼神麻木。
你说西方人喜欢明朝讨厌清朝,抛开西方支持满清打压太平天国不谈,就谈朝鲜日本东南亚怎么看明朝和清朝的。
一个是中央王朝,属于是东亚文明的核心,受到边陲小国的朝贡。
一个是朝鲜人恨得要死,自家史书大骂清朝蛮夷,日本人来华直接懵逼,老子骂元朝人是元蛮夷的时候他们至少穿着交领,怎么现在中国蛮夷丑陋无比了?
还有,中国在世界上享受人人唾弃鄙视为蛮的朝代,就是你大清这个反人类组织。
明朝是有很多缺点,但它缺点再多都不代表满清能因为明朝的缺点而洗白,如果有地狱,满清的杀人犯们就该被钉死在地狱之中,被无数惨死在他们杀人放火强奸屠刀下的人民咬的粉身碎骨。
发布于 2023-02-26 17:32・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汤神君 - 138 个点赞 👍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元朝后直接承接清朝意味着什么?自宋朝灭亡到十七世界中叶将不存在汉人王朝,北方地区从唐末起便置于异族统治。
你猜会不会分化出汉人和南人两个民族?
假设朱元璋于清末起兵成功并打下清朝全盛版图,是不是意味着另一种异族征服呢?
怕不是提起“中国”会被认为是一个地区和印度并列……真就是被征服湮灭的古文明了
查看全文>>
睡卧沙场君莫笑 - 130 个点赞 👍
我们不做假设,我们看现实。
民国烂不烂?一个38年间不断变换中央政府,绝大部分时间在内战,后期上层全部都是买办,领导人军事能力菜的发指,背后的几大家族宁可打败仗也要忙于吸血。军队上下腐败贪污到极点,把人民当炮灰用。
这样一个垃圾政权足够烂了吧?
人家在日本全面侵华的时候,也能做到全面抗战,虽打了很多耻辱丢人的仗(毕竟是垃圾政权)但最终没有全面屈服签条约卖地赔款。你大清呢?
人家在大清连尼泊尔都可以当爸爸的基础上,34年后跻身五大国拿回了部分你大清当年割出去的岛,虽然是靠站队,虽然是靠人命填,虽然里面的过程说起来也挺耻辱的,毕竟是一个垃圾政权。然而你大清呢?
就不提49年以后了,那是降维打击。好比你拿韦世豪跟梅西比球坛地位,那是给我大清拔高高度了。
明末打荷兰葡萄牙能打赢,打日本能打赢;民国打日本能靠耗和站队打成战胜国。
就你大清的时候从来没赢过。
最后你跟我说,不是我大清的问题,是你们明朝的问题,是你们汉人的问题,是你们封建的问题,是你们儒家的问题。
要点脸吧,一些辫子还没剪掉的人士们。
发布于 2023-03-05 14:09・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慈洵 - 105 个点赞 👍

这是高赞回答。
李如松和俞大猷,其实完全可以类比清朝名将杨芳、奕山。杨芳、奕山在平定张格尔之乱和七和卓之乱时的军事胜利,可比李如松和俞大猷打日本鬼子干脆利落多了,简直如同降维打击。
然而杨芳和奕山在对付英军后啥表现?全是丢人表现,耻辱到一提到他俩就是笑话。
其实如果换个思维,如果把清朝换成明朝,在对抗近代列强时会有什么变数,其实反而可能比清朝要好的一点就是。清朝能长期保持死而不僵,而明朝可能就撑不过太平天国起义,估计早就灭亡了。
做个类比就是,很多人嘲讽太平天国北伐兵力不足,是送死行为。你要换明朝看看,如果太平军北伐的对象,是万历、天启、崇祯,那北伐的太平军还会是送死吗?
发布于 2024-12-07 13:00・IP 属地甘肃查看全文>>
关毛 - 76 个点赞 👍
最公平的比法就是推时间线了。
明朝建国是1368年,清朝建国是1636年。但是1644年之前的清朝只是一个割据势力,取入关时间1644年更为恰当(我汉人大气,为了防止满遗抬杠,两个时间我下面都会列出来)。
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大明勋贵集团损失惨重,自此北方边事开始被动。此时大明建国81年。
1673年,康熙逼反吴三桂,三藩之乱爆发。三藩之乱的直接后果是自明朝以来中国政府在西南地区设立军镇的传统被破坏。自此中国政府正式与东南亚华侨失联,明朝经略东南亚两百年的努力毁于一旦。此时大清建国37年。如果取入关时间,则是29年。
比作死效率,大清完胜。
1565年,戚继光与俞大猷会师,歼灭广东的倭寇。自此东南沿海倭患完全解除。此时明朝建国197年。
1804年,持续了9年,让大清耗费了4亿两白银的川陕白莲教起义被镇压,此时大清建国168年。如果取入关时间,则是160年。
也就是说,很多人印象里处于大明中期的倭寇之乱,实际上是比印象中大清后期的白莲教之乱更晚发生的。入关不过151年就发生这种规模的农民起义,大清的民政可见一斑。这是满遗无论鼓吹多少次大清的赈灾力度,妖魔化多少次明朝的所谓“藩王养猪“都无法抹消的事情。要知道,明朝可是从头到尾都处于小冰期,而清朝在乾隆中期开始就进入了温暖期。
论民政,明朝>清朝。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此时大清建国204年。两年后,南京条约签订。
参照上一条时间线,在明朝建国200年左右,英国人会遇到戚继光。至少不会像满清一样打出比祖鲁人还离谱的战绩。
1876年,两万清军进入新疆,1778年,清军彻底收复新疆。此时大清建国242年。入关234年。
1588年,李如松统领4万大军抗倭援朝,取得平壤大捷。1595年,战争第一阶段基本结束。此时大明建国220年。
1597年,七万明军再次介入日朝战争,同年丰臣秀吉病死,战争结束,此时大明建国222年。
1596年,播州土司杨应龙谋反,1600年,杨应龙兵败自杀。此时明朝建国225年。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同样是王朝后期,清朝在鸦片战争时期的动员力是非常拉胯的,左宗棠在英国人赫德的关税支持下,尚且需要和英国人借款才有钱打新疆,可见清朝后期战争能力有多差。而同期明朝的动员力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万历三大征+缅甸,四线大战说打就打。
论后期动员力,明朝>清朝。
1619年,努尔哈赤起兵反明,萨尔浒之战爆发。同年明军战败。此时大明建国251年。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次年大清宣布投降。此时清朝建国259年,入关251年(这时间巧了)。
两个事件的时间几乎相当,区别在于明朝在此战后尚有战争能力,而清朝直接选择了投。
论后期战争潜力,明朝>清朝。
1627年李自成起义爆发,此时明朝建国259年。1644年,李自成告破北京,此时明朝建国276年。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此时大清建国215年,入关207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此时大清建国275年,入关267年。
注意这个时间线!
很多清粉否定清朝民族压迫的属性,口称“封建王朝都一样”,但不可否认的是,哪怕明朝是遇到了小冰期,全国性农民起义发生的时间,也足足比处于温暖期的清朝晚了半个世纪!这就是满清具备民族和阶级双重压迫的最直观的证据!
————————
更新:
评论区喜闻乐见“满清再差也是被列强打败,其他封建王朝都是输给农民起义和游牧民族”。
这种老掉牙的满遗话术真的是看一次笑一次。
比如说:美国刚刚从伊拉克退兵
证明了什么?是美国不如19世纪的大英帝国呢?还是伊拉克远胜大清呢?
说白了,西方列强就是来求财的,如果侵略的结果是得不偿失,就会打退堂鼓。毕竟隔着半个地球打仗是很贵的。反过来如果像打大清一样一直打一直赚钱,就会爽到停不下来。
西方列强没必要在远东经营太大的地盘,他可以直接选择跟清朝要钱要资源要港口要特权。甚至列强还会为了利益帮清朝解决内乱,毕竟和平的环境对列强而言更有利。列强帮清政府打太平天国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的不多说,此外左宗棠收复新疆也是跟英国人借的钱。
你以为列强是满清统治者的敌人,其实他们是满清统治者的爸爸。是和满清统治者一直吸老百姓血的又一层剥削者。列强和满清的关系,是境外反动派和境内反动派的关系,两者合作大过竞争,共识大过分歧。
美国打败西班牙以后,接收了西班牙的印度尼西亚殖民地,却放了印度尼西亚独立。
美国二战打败日本之后,先后归还了部分日本领土。
资本主义时代玩的是经济吸血,中世纪那种对土地的直接占领,又麻烦又不赚钱,也就俄国这种陆权国和日本这种穷鬼资本主义还在玩。
编辑于 2022-07-05 21:34・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吴广 - 49 个点赞 👍
其实我觉得如果把宋和清调换一下效果会更好。
如果1840年版大宋被一波打崩了,直接进入全国吃鸡,四五十年以后统一了还可以赶得上1894年打甲午。
编辑于 2023-03-06 18:2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谢流远 - 47 个点赞 👍
现实已经给出答案了,满清从1840开眼到1911玩完,七十年从一个爹认到八个爹,连小日本都能弯道超车,结果换了汉人政权,北洋一战站队正确,光头二战再次中标,接着兔子痛打十六国,把八个爹的盘不到五十年又玩成了五流氓,这还用多说吗?
编辑于 2023-02-28 20:09・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威武的南极熊 - 47 个点赞 👍
元朝末年,蒙古四大汗国互相攻伐,从东欧到汉地,起义不断。
黄河河工袁慰亭,段祺瑞等人从河中淤泥里挖出了一个独眼石人,以此为昭,宣布日月重开大金国。
袁慰亭自称金哀宗四世孙,但是不久就死于元军手中,他的副手段祺瑞扶持了他的儿子袁克定,建立了袁金政权。
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起义打响了推翻元王朝的战争,天下群雄都尊小金王袁克定为帝,国号大金,年号洪宪。
而在中东,小亚细亚诸国联军于克塞山战役大败蒙古波斯军,斩杀拜柱,随后光复巴格达,罗姆苏丹凯库巴德尊哈里发而壤蒙古,并在之后光复波斯。
东欧、罗斯诸国联军也大破蒙古西征军,忠心耿耿的莫斯科大公带着拔都幼子术赤播迁,不久,蒙古大军从西方全线撤退,一路东逃。
而元末农民起义军在袁金政权的领导下势如破竹,虽然此刻蒙古帝国神风庇护,统治日本的镰仓幕府和日本国王,派出了数十万大军从前往中原勤王。
但最后一任元朝皇帝忽必烈还是放弃了中原天子之称号,只称蒙古大汗。
而他的弟弟,蒙古大汗蒙哥在钓鱼城之战后得到所有人承认,终于统一了四大汗国。
然而天命在金,不可强也,袁金北伐,势如破竹,一路攻打到了高丽王国的首都开京。
但是因为蒙古人的垂死挣扎和其它农民军的背信弃义,袁金政权的精兵良将都在北伐中消耗殆尽。
最后,处于北方的爱新觉罗.溥仪吞并了其他几个农民军势力,攻克了奉天,袁克定封其为满洲国主。
但之后段祺瑞战死,小金王蒙难,溥仪接回小金王与奉天安置,但随后溥仪击败天下群雄,准备迎小金王还大都,但小金王莫名其妙的在大凌河中淹死。
世人传言,是溥仪下令在大凌河中淹死了小金王,蒙古人记载:“溥仪弑其主袁克定,伪金亡。”
溥仪改年号宣统,继皇帝位,定国号为大清,清军南渡,江南传檄而定,蒙古西南诸王投降,天下归一。
宣统皇帝北伐蒙古,同波斯的花剌子模以及中亚的契丹人一同击败了蒙古人。
末代蒙古大汗铁木真退回了蒙古高原,诸蒙古部落彻底分裂。
随后咸丰盛世把清王朝带入鼎盛,击败了诸多海上蛮族的入侵,但是,清王朝在道光和嘉庆皇帝的统治结束后不久就陷入僵局。
西方的准格尔人开始强大起来,威胁帝国的统治,乾隆皇帝开创的短暂中兴也很快就步入了衰退。
雍正皇帝被士绅架空,国家财政开始步入危机,到了康熙年代,南方进入了军镇混乱时代,有军阀甚至自立为大周皇帝,清王朝迫不得已封他们为异姓王,世袭罔替,永镇南方,才稳定局势,但是准格尔人进一步寇边,迫使清王朝放弃了对于西域的统治。
到了清朝末年,顺治皇帝被权臣多尔衮架空,南方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南方的军阀和异姓王也在农民起义军的进攻下节节败退。
大批清军投降农民军,在无力回天的情况下,清王朝北逃满洲,中原各地的农民军开始聊血腥撕杀。
同清军一同镇压农民军起家的士绅朱由崧统一了江南,建立了明王朝,年号弘光,大肆追封了其先祖,接下来他们发动了北伐中原的战争,大顺大西两个农民军政权和明军爆发了激烈战斗。
最终大顺皇帝李自成败退,丢失了首都北京,明军统帅朱由检在景山外的一颗老歪脖子树旁边捡到了传国玉玺,于是他派人杀害了自己的君主,谋篡了皇位,并且在此祭天称帝自立
明王朝正式成为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残存的清军也试图浑水摸鱼但都被明军击败。
最终大顺政权在西安战败,并且最终消亡,中原统一。
在天启皇帝统治时期,明军先后击败了残存清军的多次入侵,成功的迫使朝鲜王国弃清投明,最终让清顺帝皇太极放弃了大清帝国的国号,降为后金国大汗。
皇太极的儿子,努尔哈赤最终接受明朝册封,日后,即使是他的子孙被明军误杀后,爱新觉罗家的六世孙猛哥帖木儿也都对明朝忠心耿耿。
明王朝极盛之后步入了衰退,在万历皇帝的统治时期,先是在朝鲜大败给了日军,朝鲜军民付出大量牺牲才自己驱逐了日军,丧失了威信,西南的土司之乱也让国家失去了这里的控制力。
而后的变法更是让国体不稳,在帝国衰退的过程中,虽然有土木堡大捷的回光返照,造就了明王朝最后一波中兴,但都无济于事。
接下来的永乐皇帝派出的船队带回了大量金银财宝,但是很快消耗在了自己的享受中了,导致了大量不满。
最终南方的吴王发动了靖难之战,宣布清君侧,可是在吴王攻克了北京后,永乐皇帝不知所踪,吴王称帝,改元建文,建文帝迁都南京。
不久,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明王朝的统治越发不稳,建文皇帝的太子朱标死后,他也在内忧外患中去世。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洪武帝的统治也很快就被终结了,人民高呼自由于独立,把明王朝的皇冠砸碎。
革命军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了新的革命共和国,明王朝的末代皇帝改名换姓为朱八八,逃出南京,进入皇觉寺为僧,从此不问世事。
但皇觉寺因为政府主导的扫盲运动和革命思想,礼佛者越来越少,和尚断了香火,只能各自回家。
可是末代皇帝因为养尊处优,不懂生活常识,居然最后只能靠乞讨为生,最后被人民政府收容,培训了劳动知识,决定让他自力更生。
朱八八激动的说:“今天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不再是封建王朝的皇帝了!”
朱八八最后经过土改分到了田地,而且因为积极改造,表现良好,最终被大家接受,在风阳当地娶了一名姓马的老婆。
他们的儿子朱五四还在后来得到了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耀。
编辑于 2023-03-06 20:59・IP 属地江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树大师 - 1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硅基生物 - 11 个点赞 👍
大概率带萌作为最后一个亡于农民起义的主要政权的地位不会变。
于是乎大鹅入关,罗曼诺夫被考证发现系颛顼之孙祝融氏之后裔,
靠着种花之物力,罗曼诺夫的鹅朝顺利苟到小胡子巴巴罗萨,灰色黄牲口被打崩,
时光流转,我们打开平行世界的抖音快手:
咱们老莫斯科大清早儿起来就是这么一出,这罗宋汤,转着碗边儿喝,嘿,真地道!
臭外地的跑西伯利亚要饭来了?奶奶是正留里克,屁股上有通天纹!
平行世界破乎问题:如果把明朝和清朝的顺序调换一下,沙皇俄国的二战史会不会不那么耻辱?
编辑于 2023-03-09 00:28・IP 属地海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风提 - 3 个点赞 👍
那你可以参考一下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
四等人制度的废除与八旗制度的建立
元朝统治结束以后就是满清,然后满清可能会废除了四等人制度,改为八旗制度。这样一来,南漢和北漢的矛盾与裂痕或许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都是奴才也别分二等三等了。
之所以废除四等人改为八旗制度,是因为蒙元打天下主要依靠的是漢人世侯,所以给予了他们很多特权。最先被征服的民族,蒙古可汗会给他们一些权利,让他们帮助可汗管理被征服地区,同时为可汗征服其他地区,而在这些仆从军征服其他地区以后,可汗也会让他们留在当地继续享有特权作为鼓励,这种先被征服者有特权的制度便是四等人制的由来。也正是因为这种制度,使得被蒙古征服的地区都迫不及待的想征服其他地区,好让自己摆脱最低等的存在,这也是蒙古帝国之所以能扩张那么快的一个原因。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蒙古帝国未尝也不是被这些被征服民族推着征服其他地区的,一旦他们扩展到了他们的边界,那么往往就意味着他们衰退的开始。
而且不仅仅蒙元有四等人,在波斯的伊尔汗国也有,不过漢人在伊尔汗国成了二等人,仅次于蒙古,原先的波斯人则成为了三等人。
八藩之乱
严格来说,蒙元朝廷还是一个典型的游牧民族的朝廷,所以没有建立一个体系将被征服民族吸纳进来,在满清,这个体系就是八旗,在奥斯曼帝国,这个体系是米勒特。有这种各民族都可以加入的体系才可以维持其长久统治。没有这种体系的话,那么各地豪强自然就只能手握兵权财权不放了,你现在拉拢我是因为我有钱有兵,那我没钱没兵了你岂不是要把我一脚踢开?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地漢人豪强的独立自主性很强,差不多个个都是吴三桂那种人。满清自然会吸取蒙元因为豪强而亡的教训,在打天下以后势必会采取各种手段,将各地漢人豪强削弱乃至消灭,同时利用八旗体系来笼络一部分漢人豪强,最终将他们改造成旗民二元制的社会,当然,满洲八旗绝对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当然,这个过程是很困难和曲折的,一不小心就会翻车的。满清入关之所以才封了三个汉人王,是因为那时候明朝,因为中央集权的缘故,使得整个国家差不多算得上是一盘散沙,所以才那么容易被满清夺取天下,但即使是这样,面对福建郑家和大西,这两个有实力的割据政权的时候,满清打得仍然十分艰难,最后还是得靠三藩把他们打下来。倘若没有郑家和大西的话,那么那三个人多半也不会封王的,更不可能让他们独占一省。
但是元末差不多全国都是割据军阀。如果满清入关面对的是这种情况,那真的是要头疼死的。上一个面对这种情况的契丹,最后选择扶植一个豪强(北漢)当傀儡,然后自己灰溜溜的走了。很显然,满清不想当第二个契丹的,那他就必须给汉人封更多的王候,最大限度的拉拢汉人豪强才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到时候可能就不是只有三个藩王了,搞不好会有七八个藩王。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江西,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可能都是汉人藩王坐镇的,甚至于满清八旗自己都得和这些漢人豪强联姻才可以。再这样的背景下,贸然削藩可就不是三藩之乱了,是八藩之乱了,只有把这个处理完以后,剃发易服和文字狱才可能实施。
诸色目人
毕竟满清也是征服者王朝,所以对色目人也是会拉拢使用的,甚至可能会把他们编入八旗。历史上满清就把一部分俄罗斯人编入八旗了。这样一来,诸色目人,他们在中原的社区和习俗会得到保留,但是,要注意一点,满清不会像蒙元一样让这些人从事大范围的商业活动,更不可能允许他们到其他国家进行商贸。满清这种国家恨不得闭关锁国到完蛋,怎么会允许不受自己控制的民间力量进行对外交流呢?万一交流出什么不好的东西然后造反可怎么办?(拜上帝教)而且,这些色目人的忠心程度也得打个问号,他们大都是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的家伙,所以走私商品给北元汗廷,出卖情报给蒙古人,大规模无节制放高利贷导致民众起义,和不同地区的色目人串联意图谋反等等事情他们多半都干得出来。因此,满清对色目人的态度应该是一种边拉边打的情况,利用色目人监视漢官,经营生意,而且,色目人很适合用来充当满城和周围漢人之间沟通的一个通道,满清朝廷是不希望满城八旗和周围漢人有什么交集的,所以依靠色目人来与周围漢人进行交流贸易会成为他们的常态。
另外一方面,严厉限制色目人的出行和聚集,对边疆地区的贸易,例如对蒙古贸易不会让他们插手而是让相对可靠的晋商等皇商进行。不过,根据二鬼子比鬼子更可恶的原则,这些色目人在后面八藩之乱和大规模起义中,都会是首要消灭屠杀的对象,满城好歹有坚城保护,这些借着满城八旗作威作福的色目人可什么都没有!所以这种起义多来几次,中原的色目人数量会大大减少。
北元汗庭
我其实不认为满清可以解决北元汗庭,原因在于,北元汗比本位面满清面对的林丹汗要强太多了。满清能当上蒙古大汗,一方面是干掉林丹汗以后获得的蒙古法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控制了雪域高原,利用大和尚给蒙古部落施加影响。但在14世纪,这些都不具备,雪域教廷对蒙古部落的影响力有,但根本没有那么强,当时的蒙古主要还是看库里台大会选举的,你不是黄金家族的人还想选上?笑话。当时大蒙古帝国的影响力还存在,所以不是黄金家族的人很难当上蒙古大汗。当年土木堡之变的也先太师为什么只是个太师,不是蒙古大汗,就是因为他不是黄金家族的人,是卫特拉人,所以只能当太师,当不了大汗。至于为什么也先可以取代黄金家族崛起,这就得问朱棣了。
而且,本身满清可以彻底击败准噶尔汗,也是靠了两点,一是耐寒耐旱作物的传入,使得准噶尔开始趋向定居化,不仅在准噶尔盆地是这样,在漠北草原也出现了这种情况。定居化的部落比完全游牧的部落好控制吧!二是俄罗斯帝国的崛起,以釜底抽薪的形式,断绝了蒙古人逃亡西伯利亚和中亚的道路。哈萨克斯坦,布里亚特,西伯利亚汗国等游牧汗国均被其所控制。难道蒙古人不想当清廷的奴才,然后会愿意跑去当沙皇的奴才吗?三是火药火炮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游牧民族越来越难以制作,即使制作了,产量也不高,很难和农耕地区抗衡。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游牧汗国得到了充分的火器供应,那么他们的战斗力是很惊人的。像是奥斯曼帝国征讨维也纳,莫卧儿帝国征服印度都是如此,满清当年也是在孔有德带着火炮部队加入以后才如虎添翼的。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满清对蒙古会更加被动。没有法统,拉拢不了大多数蒙古人,而且火器与北元还没有明显差距,西伯利亚还是一片沃土,可以让这些蒙古人随意逃窜。而且,满清还有一个相比于明朝的劣势,他们需要防备漢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很难像明朝那样全力北伐蒙古,成功了还好,万一败了,那八藩岂不是要起兵造反。康熙征蒙古都是在三藩之乱结束以后的事情。如果过了这个风口,让北元得以整合漠北和西域,卫藏三个板块,那么满清面对的会是比准噶尔更加可怕的对手。连东北龙兴之地都会暴露在北元的弯刀下。
东北问题
历史上的满清敢在东北设立柳条边,就是因为李氏朝鲜已经完全驯服,日本德川幕府闭国锁国,漠北喀尔喀蒙古不成气候的基础上的。但在14世纪,高丽王朝对辽东仍旧垂涎三尺,如果满清继续实行柳条边,那么高丽势必会不断对辽东进行渗透,同时和北元保持联系。只要满清一天没有打掉北元汗廷,那么高丽就会一直和北元勾结。高丽这关过了以后,还有丰臣秀吉呢!满清这种征服王朝,上升空间很窄的。他们所依靠的八旗在乾隆年间就已经不堪大用,当年川楚白莲教起义,乾隆都得把八旗和绿营分隔开,避免绿营看到八旗过烂生出不臣之心。而且,算算时间,这时候满清差不多已经有鸦片战争(倭寇侵扰)和太平天国运动了。所以满清怕是真的会打不过日本吧!
明朝取代清朝以后,要面临的问题有很多,无论是北元汗国还是占领朝鲜半岛并且不断往东北渗透的丰臣幕府,都是大问题。但至于把这些解决了,按照正常的发展,参考我下面的回答
假如明朝之后也是汉族王朝,那么中国能否拥有现在(960万平方公里)这样的面积? - 迷失在一六二九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018994/answer/2492171889
如果李自成能够建立起一个延续200年以上的王朝,那么近代中国的情况会不会好一些? - 迷失在一六二九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93491/answer/2481971746发布于 2022-06-07 17:16・IP 属地海南查看全文>>
迷失在一六二九 - 3 个点赞 👍
我认为好处和坏处都有,好处就是中国将会衍生出资本主义萌芽和更近代化的手工业经济,清朝不用再为近代落后背锅。坏处就是汉文化将会遭到巨大破坏,会出现大量胡人和胡汉混血的局面,搞不好的话长城以北将会从明朝独立出去或者被沙俄吞并。
首先说好处,如果明朝和清朝顺序互换那么清朝将会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开始对汉人采用比较温和的手段管理国家。比如摊丁入亩,利用汉人官员来管理汉人等等。随后清朝将开始进行大规模扩张,把蒙古,新疆,西藏会在15世纪的时候被纳入中国版图,土木堡事变将不复存在,再加上这个时候俄罗斯也不过是个欧洲大陆的一个公国。清朝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不用再为近代中国落后背锅。
而明朝将会在17-18世纪衍生出君主立宪和议会民主制,发展出海上贸易,派遣使团去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论。经济方面由于海上贸易往来的增多,中国沿海地区将衍生出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发展出更为先进的手工业经济,中国将会提前步入近代社会。而中国的发展重心将会由陆权转为海权,此时的东南亚地区,朝鲜日本将会纳入明朝版图,南海将会成为明朝的内海。中国也将成为黄种人的代名词,所有黄种人都将学汉语说汉字,中国版图的法理就变成了东亚和东南亚,中国近代的海上威胁将得到解除。民国时代的乱世,日本侵华,金三角毒枭等等历史统统不复存在。
而坏处就是汉文化遭到巨大破坏,中国将出现大量胡人和胡汉混血的局面。首先北方地区被金朝,元朝,清朝统治510-530年,南方被元朝和清朝统治360-380年,可想而知这样的统治力度对古代中国文化破坏有多大。可能古代中国只发展到清朝就戛然而止了,跟其他三大文明古国一样要消失在历史底蕴尘埃之中。同时由于明朝侧重于发展海权的原因无暇顾及大后方,这就容易让北方游牧民族从明朝独立出去或者游牧民族加入沙俄攻打明朝。这样一来北方游牧民族和沙俄就成了明朝的最大威胁。
发布于 2023-10-30 16:12・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二次元twosteps酱 - 3 个点赞 👍
清朝最大的问题就是防汉甚于防洋,,镇江战役里,鞑子在英军没来前先图了城里汉人,玩不了民族主义的,19世纪的二鸦里,带英用的还是前装枪,军事科技也就那样,被布尔人,祖鲁黑叔叔,阿富汗义军暴打过,只要是汉人王朝,但凡统治者有常凯申那样的水平,也不会屈辱成那样,毕竟光头是真领导过积贫积弱的汉人,抗过世界第五强国日本的灭国战争,鞑子领导不了汉人的
发布于 2024-11-11 18:27・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利卡多因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湖海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