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亚地区人的眼里,中国是什么样的?
如今中国在东南亚看来是啥样儿的?
- 1709 个点赞 👍
中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东南亚: Vocal, 你啥时候衰退过啊, 数千年接受朝贡的天朝上国, 闭关锁国几十年最后还能雄起来, 近代一人怼退八国联军, 一家干过所有五常, 政权交替数千年从未落到真正的底谷, 现在你还说你要再复兴???
查看全文>>
Arvin.an - 112 个点赞 👍
在越南的各种文艺作品,以及一些以越南历史为背景的游戏中,必然会出现的两个大BOSS:马援和张辅。
马援是汉朝的伏波将军,谥号“忠成”。张辅是明朝的英国公,定兴郡王,谥号“忠烈”。
在古代,东南亚国家因为开化程度低,很多还处在母系文明的进程中,很多主要的社会活动,比如打仗之类,都是以女人为主。
汉武帝攻灭南越国,在越南境内设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派太守管理。
但是天高皇帝远,太守横征暴敛,租赋劳役繁重。
当地人不堪其苦,做主的女人们,在征侧、征倪姐妹的带领下,揭竿而起反抗。
汉朝派出“伏波将军”马援前来镇压,到了地方,马援考虑天气炎热,地方潮湿,敌人大部分是女人等作战条件,在对敌作战的时候,出人意料的让汉军全部脱光后上阵搏杀。
二征姐妹率领的女人军团,面对赤条条的汉军猛男们,完全是被碾压式的打败。
二征姐妹经历轮番鏖战后战死,今天越南各地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娘娘们的原型,就是二征手下的几十名女将。
马援率领汉军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大获全胜后,立两根铜柱以为大汉南部边界,表功而还。
据《横州志》,铜柱上有
查看全文>>
紫芒果 - 31 个点赞 👍
逐鹿中原失败的表示:“打不了洋人我还打不了你?”远的不说,就说国民党跑到越南缅甸的那些残兵,那不都摁着当地正规军打。
查看全文>>
大耳朵屠屠 - 13 个点赞 👍
不只是东南亚地区,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全世界的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几乎都是负面和贬低的,因此在其他国家,对中国持正面看法的基本都是高学历/富裕家庭背景出身。
我是英国的国际学校出身,身边人就算没有那么racist,基本也对中国持负面看法,没办法,在他们眼里,中国就是有social credit + 毫无自由 + 暗无天日的工作。
我对大部分西方人+东南亚人的评价是“又蠢又坏”,基本是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我认为墙的作用真的是保护了白皮和猴子们,但凡中国网民能自由出入ins/X等平台,大部分喜欢开嘴炮的都会销声匿迹。
为什么?说实在的,他们所谓的自由,民主,平等和各种所谓的公平公正权利,都是用来规范中国的,规范他人的,而永远不是规范自己的。天天嚷嚷着各种口号,说着要保护地球,反对这反对那,要求民主自由,人人平等,结果上厕所不冲水。说真的,我真的不知道那些个厕所不冲水,饭堂吃饭插队,team assignment人就不见的,有什么资格谈这些。
其实真别说日本人如何,人家不论怎么说,小礼基
查看全文>>
Nanoda - 13 个点赞 👍
看过越南人反华的言论。
我只能说,蛮夷畏威不怀德。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我希望世界各国人民坚决拥护中华民族大家庭,紧密团结在以汉族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周围,引领人类文明更加繁荣昌盛。
朝贡体系相当于现在的一国两制。相当于中世纪的教皇给欧洲各国国王加冕。本质上还是一家人。越南人身体里都流着炎黄子孙的血。他们这么反华,典型的是数典忘祖,叛乱分子。越南完全属于中华大家庭1000多年,间接统治900多年。这2000多年时间可是很长的北越吞并南越300年不到。如果我们对越南这2000多年统治不合理,那么北越吞并南越这不到300年更不合理(到封建王朝结束)。看下面这张图,越南人身体里流着我们华夏的血。越南语里面70%汉越字。声调也是从这边学过去的。越南所有古书都是用汉字书写的。
查看全文>>
小飞 - 13 个点赞 👍
去过东南亚几个国家,总之就是中国厉害,非常羡慕!
包括导游司机各种普通人。
你感觉没啥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就是牛逼,意不意外?!
查看全文>>
龙牙打个盹 - 10 个点赞 👍
当了上千年附属国又当了上百年殖民地。
看古代史或者近代史很容易发现:
那些东南亚国家的治国策略就是找爸爸。
但是老中的思路是当大哥。
大概就是我可以罩着你,但是你自己得玩的转。
这就导致菲律宾泰国越南之流两边摇摆。
老中在这充大哥,老美也不方便过来当爸爸。
只能自降身份过来抢大哥的椅子。
但是那些小国就变成没头苍蝇了。
今天回家的是中大哥,放下点钱叮嘱两句走了。
昨天回家的是美大哥,放下点钱叮嘱两句走了。
俩大哥都惹不起,只能是谁来就听谁的。
现在他们就盼着俩大哥干一仗,赢了的晋升为爸爸,从此家里的事就让他一手操持。
缅甸老挝这几年倒是有点适应留守儿童的生活了。
查看全文>>
皇家浪漫 - 9 个点赞 👍
可能以为我们要统治他们吧?
所以有反华情绪
但我寻思就算中国真派兵去统治他们
这不还便宜他们了
中国共产党不比他们的政府强多了
在不对外掠夺的情况下,1998年到2022年,gdp翻了120倍,从任人欺辱的国家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展是有目共睹
而且如果算的是PPP指数(平均购买力总值),那增数更快,中国早在14年就是世界经济第一大了
去东南亚旅游,总是会想
当地人是怎么活下来的?
消费水平完全是对标北上广深,工资却跟十八线小县城一样
拿泰国举例,我家在曼谷开了个公司,8000泰铢一个月就能招到保洁、厨师,相当于1600人民币
文员也就1.5万到2.5万这个区间,相当月薪3000人民币,业绩好能5000人民币
5000人民币在中国能过,但在曼谷是见不到15人民币的猪脚饭
查看全文>>
白童 - 8 个点赞 👍
西到马达加斯加,南到新西兰,东到复活节岛夏威夷,北到台湾菲律宾,如此广袤的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岛上,生活着一个叫南岛人的族群。
经研究,这些人是很早以前从台湾出发,慢慢扩张到这些海岛上的,香蕉的培育驯化据说就是这些人完成的。本来南岛人是有文明的,后来海平面上升导致他们的农业被毁得差不多了,文明几乎丧尽,只有语言和血脉流传了下来,直到殖民时代西方殖民者到来。
再然后,发现台湾也不是南岛人的起源地,而是更早以前,公元前3000年,从我国华南地区出发,到达台湾岛以后,通过台湾岛为跳板逐步扩散到其他海岛上的。
继续研究,发现这些南岛人就是当初东夷的一支。
在大路上不断被汉藏人群打击往南跑,最终定居在海岛上。
相对的,还有西南夷,被赶到我国西南山区,成了现在一些少数民族的祖先。
而继续往南跑的,对中南半岛原住民进行了人口置换,成了现在中南半岛上的主体民族。
所以在这些人眼中,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不用猜都想得出来。
查看全文>>
紫川v流风 - 8 个点赞 👍
2025年1月13日返回这个问题
答案是按人头算一个三万,每年绑七万人,已知统计被绑架贩卖者70万人,报告完毕。
总价210亿人民币,比一个重裝合成旅便宜十亿。
是21世纪东南亚最畅销的商品之一
查看全文>>
奚水溪流西 - 3 个点赞 👍
待宰肥羊咯
这不是又一个被电诈抓去了么
查看全文>>
九月初一 - 2 个点赞 👍
在东南亚人眼里,中国像一锅五味杂陈的火锅——有人馋得流口水,有人被辣得直跳脚。
经济上,中国是财大气粗的“金主爸爸”。从越南的工业园区到印尼的高铁,中国投资遍地开花,东南亚人一边数着就业岗位和基建红利,一边嘀咕“这钱会不会烫手”。泰国夜市小贩能对着中国游客喊出十级中文砍价话术,菲律宾渔民却盯着南海的渔船愁眉苦脸。
文化上,中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老邻居。越南年轻人刷着TikTok追中国古装剧,嘴里哼《孤勇者》,转头又为足球踢赢中国欢呼——仿佛赢了世界杯。老一辈人则对“被统治一千年”的历史耿耿于怀,就像总翻旧账的亲戚。
政治层面,中国像坐在前排的学霸。新加坡、马来西亚乐得抄作业搞合作,越南、菲律宾却总担心被抢了橡皮擦(比如南海岛礁)。不过当疫情来袭或经济寒冬时,大家又默契地把作业本往中国这边推了推。
说到底,东南亚人对中国的态度就像对待榴莲——有人迷上这口“东方味道”,有人捏着鼻子躲老远,但谁都绕不开这颗扎手又诱人的果实
查看全文>>
关大仙 - 1 个点赞 👍
可能是长相原因,我在国外经常被阿里嘎多私密马赛,也有日本人会问我是不是基本银
但在东南亚红灯区跟我打招呼的一定用的是普通话
查看全文>>
牛大春 - 1 个点赞 👍
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东南亚许多国家的第一反应可能不是欧美!
查看全文>>
独孤 - 1 个点赞 👍
中国历史上凡是大一统的王朝,经过前两代创业者休养生息,都会想着开疆拓土,为种花家争取更多的耕地资源(没办法就是热爱种地)。因此先有秦皇南征百越,设桂林、象郡,后有汉武灭南越,设置交趾县。对了著名的大文豪王勃就是去探望任职交趾县令的父亲,渡海落水惊吓去世的。明朝朱棣五年征安南设交趾。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也爆发了清缅之战。对于东南亚来说,中华五千年的奋斗史就是他们的血泪史,对了新中国建立也差不多快百年了,我们喊着恢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东南亚民族又在瑟瑟发抖 。
查看全文>>
虚空漫步者 - 1 个点赞 👍
周围国家习惯被中国领导
古代没有联合国,跟中国作对那是要掉脑袋的。
曾经说韩国是美国殖民地,韩国人说以前还不是你们的殖民地。
韩国人当殖民地已经成了习惯,刻在民族性格里。
南洋原来有些湿婆小佛教國,还被郑和那个死太监生生给变成伊斯兰国。
查看全文>>
zhihuyonghu - 0 个点赞 👍
生平不好斗,唯好解斗。
查看全文>>
BBGunman - 0 个点赞 👍
欺负在我们头上,几千年
→_→
不反无法立国,
查看全文>>
魏王煮酒 - 0 个点赞 👍
中国人是行走的十万元
查看全文>>
冰镐永不入脑 - 0 个点赞 👍
在东南亚朋友的眼里,中国啊,就像那个在汽车行业里的特斯拉,既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又在现代科技上不断创新,引领潮流。你看,中国的高铁,就像东南亚人眼中的“速度与激情”,快速、便捷,让距离不再是问题。至于文化嘛,就像中国的火锅,丰富多样,辣的、不辣的,总有一款适合你。
说到批判性,我得说,虽然中国的发展让世界瞩目,但就像任何快速发展的事物一样,也伴随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环境问题,就像汽车尾气,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得关注对环境的影响。不过,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就像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正在逐步改善这些问题。
查看全文>>
Qqqqq - 0 个点赞 👍
作为在东南亚打工多年的一个洋漂还是可以稍微谈谈的。
首先中国可能是与东南亚实现对账的国家,不像前不久的美国,一个小红书给整破防了,哪里的打工人都是扯淡的压力上身,但我们至少不用卖血。
查看全文>>
您好妖妖灵 - 0 个点赞 👍
在墨西哥人的眼中,美国是什么样的?
查看全文>>
xkay09 - 0 个点赞 👍
在这个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时代,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交流愈发频繁。那么,在东南亚地区人的眼中,中国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一、经济上的强大引擎
从经济层面来看,中国在东南亚人眼中就像是一个强大的引擎。中国如今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事实在东南亚地区广为人知。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额连年递增。例如,中越贸易额在过去十年间增长了数倍,大量的中国商品涌入越南市场,从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到先进的电子设备。许多东南亚商人都依赖与中国的贸易往来维持生计或者赚取丰厚的利润。一位在泰国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商人就曾表示:“中国市场巨大,和中国做生意就等于抓住了机会的尾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在东南亚地区掀起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像中老铁路的建成,不仅大大缩短了老挝的交通时间,还带动了沿线的经济发展。这让东南亚人民看到了中国在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中的强大实力和积极影响力。
二、文化上的魅力源泉
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东南亚人眼中的中国文化就像是一座宝藏。以儒家文化为例,它所倡导的仁
查看全文>>
陌上春色 - 0 个点赞 👍
在东南亚地区的视角中,中国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存在,其形象因国家、历史背景、经济利益和政治立场的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东南亚对中国的普遍看法:
一、经济伙伴与竞争对手
1. 关键经济引擎
中国连续多年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超9700亿美元,东南亚国家普遍将中国视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例如,越南的电子产品出口、泰国的农产品(如榴莲)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推进了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标志性项目,被视为改善基础设施的机遇,但也引发对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如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曾重新谈判)。
2. 产业竞争与转移
中国制造业升级促使部分低端产业链向越南、柬埔寨转移,东南亚国家在吸引外资时既受益于中国的产业外溢,也面临同质化竞争压力。
二、地缘政治与安全议题
1. 南海争端与战略博弈
菲律宾、越南等国与中国在南海存在主权争议,这些国家对中国军事化岛礁和海警执法行动持警惕态度,但同时也寻求对话(如《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部分国家在中美间采取“对冲策略”:新
查看全文>>
寒流 - 0 个点赞 👍
以下是在东南亚各个国家的人眼中对中国的一些普遍看法,这些看法可能因个人观点和经历而有所不同:
1. 新加坡:中国被视为一个经济强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投资机会。中国文化和美食也在新加坡受到欢迎。
2. 马来西亚:中国在马来西亚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中国游客在马来西亚旅游也相当常见。
3. 泰国:中国在泰国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投资伙伴。中国游客在泰国的旅游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4. 菲律宾:中国在菲律宾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日益增加。
5. 印度尼西亚:中国在印度尼西亚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中国文化也在印度尼西亚受到一定程度的欢迎。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看法只代表一部分人的观点,不代表所有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形象还受到个人经历、媒体报道和政治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查看全文>>
木衍斋 - 0 个点赞 👍
中国通过投资、贸易和基建合作,深度重塑东南亚经济生态,成为区域发展的关键变量。
2022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6.52万亿元人民币,连续3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东南亚直接投资存量超1600亿美元,涵盖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和交通基建等领域。中老铁路开通首年货运量突破200万吨,雅万高铁将雅加达至万隆通勤时间从3小时缩至40分钟,区域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
“中国不仅是投资者,更是技术伙伴。”印尼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指出,“雅万高铁推动印尼进入高铁时代,带动沿线就业增长12%。”泰国正大集团首席执行官谢镕仁表示:“RCEP生效后,中泰农产品贸易额年增24%,中国市场的开放为东南亚企业创造新机遇。”
然而,部分国家对过度依赖中国存有疑虑。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学者吴木銮分析:“东南亚需平衡多方关系,但中国提供的基建效率和市场规模难以替代。”
中国在东南亚的角色已超越单纯的经济合作。从“一带一路”项目到数字经济出海,从减贫经验共享到气候合作,中国正以多元方式嵌入区域发展脉络,成为东南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这一互动模式既为区域增长注入动能,也重塑着地缘经济格局。
查看全文>>
羊羊记录单 - 13092 个点赞 👍

一条巨龙
一条咳个嗽都能把东南亚单个国家震死的巨龙
一条肺容量大到能把周围的空气给吸光的巨龙
因此我们(东南亚)必须联合
一起缓解中国带来的震动
守住属于我们自己的空气
可是中国不能倒
倒了尸体会压死我们整个东南亚
-------------李光耀
查看全文>>
彼岸花的化身 - 10884 个点赞 👍
十几年前去柬埔寨,去过的人都知道就不啰嗦了。
一句话,全程感觉就是一爱国主义教育。
妈的祖国幸亏是强大了,不然我要是本地华人后裔这情况……
记忆最深刻,是本地华人导游唠唠叨叨讲各种古迹历史啊,很自然就提到了……越南,各位自己复习吧,我就不提那骨节了。
然后,导游下意识就说,“越南老厉害了,那是老大哥啊!”
我艹,我只记得有个苏联老大哥的说法,越南是什么东西?一时之间一向低调的我忍不住,“越南都老大哥了,那中国算什么?”
导游笑笑,“中国是大老板啊,大哥再厉害,也得看大老板给不给饭吃,不然一样饿死。”
我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
为自己内心狭隘而羞惭,本来我以为导游会说,“越南是大哥,见了中国也得叫爸爸……”
还是人家本地人说法比较合理。
查看全文>>
茶哥反鸡娃 - 822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DownUp子 - 7689 个点赞 👍
感谢大家,这是我第一次得到5000+赞,读者的评论(除无脑喷和拉仇恨的)我都会仔细看并尽量回复,我不太喜欢讨论政治历史话题,无意冒犯。
评论区有不少观众对我提到的“儒教(孔教)”很感兴趣,受限于篇幅我把回答写在评论区并置顶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看。
--------------------分割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资企业员工,派驻印尼雅加达三年,日前刚刚回国。

我们办公室在RDTX Tower, 中国大使馆附近 仅限于自己在印尼所见所闻,不具有全东南亚代表性:对待中国,印尼人民抱以羡慕、渴望学习的心情,同时也夹杂着各种酸溜溜的苦楚,和自古以来的防备。同时我也要泼盆泼盆冷水,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目共睹,但若想全面取代美、日、韩在该地区经济、文化上的主流影响力,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到的。
因为工作关系,在过去的三年内,我和印尼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打过交道:上至名企高管、企业主、政府官员,中至政府机关小公务员、公司职员、小个体户,下至底层操作工、摩托车司机、农民,甚至是最最底层的流浪歌手。由于样本容量狭小,妄下结论未免有些管中窥豹,仅作参考。
政治:印尼的社会中产、精英阶层人士,经常会拿中国政府作为评价印尼政府的参考物。目前印尼政府存在的两个显著影响民生的问题分别是:高度腐败和低效管理。我很诧异,印尼很多人竟然对朱总理提出的“100口棺材”理论如数家珍,他们羡慕中国政府的铁血反腐,也感叹本国政府工作人员贪得无厌。不是我耸人听闻,在印尼,“有理走遍天下”是让位于“有钱走遍天下”的,我举三个栗子:
1,我管理的园区发生员工内盗行为,报警后警察隔了一晚才姗姗来迟,站在门口磨磨蹭蹭不肯逮捕嫌疑人,气得我们安保部经理把小偷关在茶水间打了一顿,给警察又封了个红包,警察才将人带走,尔后,他们还每天过来打秋风。事后我还埋怨安保部,早知道这样,直接给丫打一顿开除就得了么,害我又浪费了好几千还得赔笑脸。
2,跟一位华裔朋友闲聊时,他提到之前跟一个土人(华人称呼土著)干架,让人家卯了。他有点气不过(我都替他丢人),然后他花了100条(100million,四五万吧),让警察把那个人抓起来丢拘留所好几天,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亲自去拘留所给丫淦了一顿(听的我都心惊胆战)
3,公司准备自建仓库,我代替老大陪着投资人去买地。平时铁定四小时的路程,我们只用了1.5H ,因为投资人直接叫来了配枪巡警全程鸣笛开路。
以小见大,印尼最基本保护人民的暴力机关,都可以沦为资本的奴隶,逐利的蚊蝇,可见印尼普通人对中国政府的强力、高效、廉洁有多么无比倾慕和艳羡(也许特权阶层对现状反而暗爽)。印尼人热切期盼印尼再出现一位像Pak Ahok(前雅京省长钟万学)这样的铁腕强人来改善政治生态。当然,由于一些历史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不能和本地人聊太多政治问题,但我看得出,印尼很多人是渴望以中国政府的管理模式作为样板的。
另:近期公司论证是否需要投资自动化设备,结论是印尼人力便宜,不值得投设备。鉴于此我有点明白为什么在印尼有这么多“脱裤子放屁”的奇怪流程,以及数不清的临时工、保安、流浪歌手,因为失业率(2022年5月数据为5.8%)太高了,要引入外商、提高效率,势必会导致更多人失业从而引发社会矛盾,索性设置很多奇怪工序把简单事情搞复杂。
经济:如果你不是一个深山远岛中与世隔绝的人,我相信你的生活中少不了“Made in China”这个元素。无论是近处的爪哇,加里曼丹,苏门答腊,还是远处的苏拉威西,马鲁古,一方面聚居着数量庞大的华裔群体(而且大多处于社会中产以上),另一方面开立着影响印尼人民衣食住行各领域的华立/华资公司(比如lazada, JD.id, Go-jek,OPPO, Vivo, Mi)。印尼人也逐渐意识到,过去的20年里,欧美、日韩是东亚的扛把子,现在恐怕武林盟主的宝座要由中国人来坐。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本地越来越多的华裔家庭在将孩子送到中国留学,然后回印尼优先到中资企业工作,而不是10年前的“留美”、“留欧”。“中国标准”在创造行业生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最优秀的两个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和京东,分别在印尼创立了Lazada和JD.id,而且这两家公司输出的都是最前沿的管理标准。腾讯大大在印尼投资了Toko,每日优鲜原团队高管投资了Hatata,更不用说字节这样享誉全球的企业拓展了Tiktok业务,可谓百花齐放。
然而之所以我说中国暂时还没有全面取代美日韩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是因为我们还在很多领域,特别是制造业领域还没有做大做强,导致印尼人仍旧认为中国制造并非“高端”的代名词,最显著的就是汽车制造业。如果某个周末,你在街边的咖啡店观察来往车辆,你会发现,几乎满大街的日本车和欧美系豪车。事实是,日本已经垄断了印尼的民用车市场(三巨头:Daihatsu,Toyota, Honda),市场份额占据90%(2017年数据);高端车则是美(Ford,Jeep)、德(BBA)、日(Lexus,PAJERO)三分天下。由于长期处于垄断地位,这些车企表现的十分傲慢,一辆10-20W的车,竟然连液晶屏和倒车影像都没有。不过近几年比较可喜的现象是,中国的民用车凭借质优价廉的优势在大举进攻印尼市场,最著名的是五菱(约占1.5%份额,甚至有宏光Mini),BYD(主要是出租车,国产十来万的车,同价位吊打本地生产的日系小辣鸡),吉利汽车。相信过不了多久,中国在汽车制造业的影响力也会赶上欧美日的步伐。
这种七座车在印尼是主流家庭车型。印尼没有计划生育,户均人数较高。 硬实力是拳脚,软实力则是内功。中国人民曾经历的“韩流”,“日流”,在印尼一个也没落下,特别是韩剧、化妆品,在当代年轻人(女生尤甚)中广有拥趸。然而可喜的一个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在慢慢把视角投向了中国电视剧,特别是张翰(印尼女孩子很吃“这片鱼塘我包了”这样的霸道总裁梗)等人主演的青春偶像剧,中文、中国文化的普及度也越来越高。举一个比较冷门的例子,我经常被问到:甘肃距离你的家乡有多远?中国有MSL吗?我就贼纳闷儿了,印尼人怎么对甘肃还门儿清啦?后来我才了解到,甘肃有座“彩虹山”,在穆斯林群体中知名度颇高,很多人梦想去参拜,反而是我浅薄无知了,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总归也是件好事,这也极大提高了印尼人民了解中国的兴趣。同时在印尼分布着数量庞大的华语学校(大华中文学院)和中国宗教(道教,儒教,你没看错,儒教是印尼官方六大宗教之一,但是本地华裔信奉天主教和佛教居多),中国很多传统的民生习俗也融入了本地生态(比如春节,中秋节,可惜都只放一天假T.T),雅加达的PIK2和Kelapa Gading更是修建了两条颇为出名的中华美食街,华裔群体在推广中国文化方面功不可没。
印尼华裔青年婚礼,右侧为本地青年以及身穿的Batik 衫。答主为右八 我同期外派期的朋友也去过泰国,新加坡,柬埔寨等国,高赞答主诚不我欺,现在中国人出国受到的尊重和礼遇已经是今非昔比。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虽已被尊重,我们的祖国在亚洲大陆跺跺脚,东南亚颤三颤,我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在东南亚地区,美日韩仍然是我们最强有力的对手,我们很多同胞在很多东南亚国家入关时候还会被索要小费(我曾在印尼海关怒斥工作人员向我前面的中国旅客要小费)。我是个普通人,对国际时势和国际政治涉猎较少,不敢妄夸海口,也没有地区霸权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倾向,我只是固执地认为,中国作为亚洲最强的存在,必然要有对应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与之相匹配,这不是谋求地区霸权主义,而是历史的必然。
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未来的10-15年内,在东南亚地区再提起中国二字,没人再敢质疑、摇摆,而是被尊称为“灯塔”。
在北京站遇到的印尼老年团 15年后见!
编辑于 2023-10-25 12:3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辞楚以楚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