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个回答

在东南亚地区人的眼里,中国是什么样的?

花西
7689个点赞 👍

感谢大家,这是我第一次得到5000+赞,读者的评论(除无脑喷和拉仇恨的)我都会仔细看并尽量回复,我不太喜欢讨论政治历史话题,无意冒犯。

评论区有不少观众对我提到的“儒教(孔教)”很感兴趣,受限于篇幅我把回答写在评论区并置顶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看。

--------------------分割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资企业员工,派驻印尼雅加达三年,日前刚刚回国。

我们办公室在RDTX Tower, 中国大使馆附近

仅限于自己在印尼所见所闻,不具有全东南亚代表性:对待中国,印尼人民抱以羡慕、渴望学习的心情,同时也夹杂着各种酸溜溜的苦楚,和自古以来的防备。同时我也要泼盆泼盆冷水,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目共睹,但若想全面取代美、日、韩在该地区经济、文化上的主流影响力,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到的。

因为工作关系,在过去的三年内,我和印尼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打过交道:上至名企高管、企业主、政府官员,中至政府机关小公务员、公司职员、小个体户,下至底层操作工、摩托车司机、农民,甚至是最最底层的流浪歌手。由于样本容量狭小,妄下结论未免有些管中窥豹,仅作参考。

政治:印尼的社会中产、精英阶层人士,经常会拿中国政府作为评价印尼政府的参考物。目前印尼政府存在的两个显著影响民生的问题分别是:高度腐败和低效管理。我很诧异,印尼很多人竟然对朱总理提出的“100口棺材”理论如数家珍,他们羡慕中国政府的铁血反腐,也感叹本国政府工作人员贪得无厌。不是我耸人听闻,在印尼,“有理走遍天下”是让位于“有钱走遍天下”的,我举三个栗子:

1,我管理的园区发生员工内盗行为,报警后警察隔了一晚才姗姗来迟,站在门口磨磨蹭蹭不肯逮捕嫌疑人,气得我们安保部经理把小偷关在茶水间打了一顿,给警察又封了个红包,警察才将人带走,尔后,他们还每天过来打秋风。事后我还埋怨安保部,早知道这样,直接给丫打一顿开除就得了么,害我又浪费了好几千还得赔笑脸。

2,跟一位华裔朋友闲聊时,他提到之前跟一个土人(华人称呼土著)干架,让人家卯了。他有点气不过(我都替他丢人),然后他花了100条(100million,四五万吧),让警察把那个人抓起来丢拘留所好几天,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亲自去拘留所给丫淦了一顿(听的我都心惊胆战)

3,公司准备自建仓库,我代替老大陪着投资人去买地。平时铁定四小时的路程,我们只用了1.5H ,因为投资人直接叫来了配枪巡警全程鸣笛开路。

以小见大,印尼最基本保护人民的暴力机关,都可以沦为资本的奴隶,逐利的蚊蝇,可见印尼普通人对中国政府的强力、高效、廉洁有多么无比倾慕和艳羡(也许特权阶层对现状反而暗爽)。印尼人热切期盼印尼再出现一位像Pak Ahok(前雅京省长钟万学)这样的铁腕强人来改善政治生态。当然,由于一些历史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不能和本地人聊太多政治问题,但我看得出,印尼很多人是渴望以中国政府的管理模式作为样板的。

另:近期公司论证是否需要投资自动化设备,结论是印尼人力便宜,不值得投设备。鉴于此我有点明白为什么在印尼有这么多“脱裤子放屁”的奇怪流程,以及数不清的临时工、保安、流浪歌手,因为失业率(2022年5月数据为5.8%)太高了,要引入外商、提高效率,势必会导致更多人失业从而引发社会矛盾,索性设置很多奇怪工序把简单事情搞复杂。

经济:如果你不是一个深山远岛中与世隔绝的人,我相信你的生活中少不了“Made in China”这个元素。无论是近处的爪哇,加里曼丹,苏门答腊,还是远处的苏拉威西,马鲁古,一方面聚居着数量庞大的华裔群体(而且大多处于社会中产以上),另一方面开立着影响印尼人民衣食住行各领域的华立/华资公司(比如lazada, JD.id, Go-jek,OPPO, Vivo, Mi)。印尼人也逐渐意识到,过去的20年里,欧美、日韩是东亚的扛把子,现在恐怕武林盟主的宝座要由中国人来坐。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本地越来越多的华裔家庭在将孩子送到中国留学,然后回印尼优先到中资企业工作,而不是10年前的“留美”、“留欧”。“中国标准”在创造行业生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最优秀的两个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和京东,分别在印尼创立了Lazada和JD.id,而且这两家公司输出的都是最前沿的管理标准。腾讯大大在印尼投资了Toko,每日优鲜原团队高管投资了Hatata,更不用说字节这样享誉全球的企业拓展了Tiktok业务,可谓百花齐放。

然而之所以我说中国暂时还没有全面取代美日韩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是因为我们还在很多领域,特别是制造业领域还没有做大做强,导致印尼人仍旧认为中国制造并非“高端”的代名词,最显著的就是汽车制造业。如果某个周末,你在街边的咖啡店观察来往车辆,你会发现,几乎满大街的日本车和欧美系豪车。事实是,日本已经垄断了印尼的民用车市场(三巨头Daihatsu,Toyota, Honda),市场份额占据90%(2017年数据);高端车则是美(Ford,Jeep)、德(BBA)、日(Lexus,PAJERO)三分天下。由于长期处于垄断地位,这些车企表现的十分傲慢,一辆10-20W的车,竟然连液晶屏和倒车影像都没有。不过近几年比较可喜的现象是,中国的民用车凭借质优价廉的优势在大举进攻印尼市场,最著名的是五菱(约占1.5%份额,甚至有宏光Mini),BYD(主要是出租车,国产十来万的车,同价位吊打本地生产的日系小辣鸡),吉利汽车。相信过不了多久,中国在汽车制造业的影响力也会赶上欧美日的步伐。

这种七座车在印尼是主流家庭车型。印尼没有计划生育,户均人数较高。

硬实力是拳脚,软实力则是内功。中国人民曾经历的“韩流”,“日流”,在印尼一个也没落下,特别是韩剧、化妆品,在当代年轻人(女生尤甚)中广有拥趸。然而可喜的一个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在慢慢把视角投向了中国电视剧,特别是张翰(印尼女孩子很吃“这片鱼塘我包了”这样的霸道总裁梗)等人主演的青春偶像剧,中文、中国文化的普及度也越来越高。举一个比较冷门的例子,我经常被问到:甘肃距离你的家乡有多远?中国有MSL吗?我就贼纳闷儿了,印尼人怎么对甘肃还门儿清啦?后来我才了解到,甘肃有座“彩虹山”,在穆斯林群体中知名度颇高,很多人梦想去参拜,反而是我浅薄无知了,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总归也是件好事,这也极大提高了印尼人民了解中国的兴趣。同时在印尼分布着数量庞大的华语学校(大华中文学院)和中国宗教(道教,儒教,你没看错,儒教是印尼官方六大宗教之一,但是本地华裔信奉天主教和佛教居多),中国很多传统的民生习俗也融入了本地生态(比如春节,中秋节,可惜都只放一天假T.T),雅加达的PIK2和Kelapa Gading更是修建了两条颇为出名的中华美食街,华裔群体在推广中国文化方面功不可没。

印尼华裔青年婚礼,右侧为本地青年以及身穿的Batik 衫。答主为右八

我同期外派期的朋友也去过泰国,新加坡,柬埔寨等国,高赞答主诚不我欺,现在中国人出国受到的尊重和礼遇已经是今非昔比。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虽已被尊重,我们的祖国在亚洲大陆跺跺脚,东南亚颤三颤,我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在东南亚地区,美日韩仍然是我们最强有力的对手,我们很多同胞在很多东南亚国家入关时候还会被索要小费(我曾在印尼海关怒斥工作人员向我前面的中国旅客要小费)。我是个普通人,对国际时势和国际政治涉猎较少,不敢妄夸海口,也没有地区霸权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倾向,我只是固执地认为,中国作为亚洲最强的存在,必然要有对应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与之相匹配,这不是谋求地区霸权主义,而是历史的必然。

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未来的10-15年内,在东南亚地区再提起中国二字,没人再敢质疑、摇摆,而是被尊称为“灯塔”。

在北京站遇到的印尼老年团

15年后见!

编辑于 2023-10-25 12:33・IP 属地北京
辞楚以楚辞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