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苏芒在中国说家务是牢笼,在法国伺候婆家十几口还很快乐?
- 28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首先,在雌性眼里,只有不被废测困住的男性才算雄性,这是讨论男女问题的基本常识,只有当男性进入了雄性阶段,才有征服雌性的资格。为什么苏芒这类人对郭楠要pua说家务是牢笼,在法国就当贤妻良母?原因很简单,郭楠被默认不算雄性,故苏芒们始终处于未被征服的状态。
为什么会这样,就要涉及到春风以来中国社会对男性的去雄化pua。
一般来说,雄性也分左右两种。左派雄性有点像雄虎,无法选中无法束缚,不承担任何责任,完事就走,最接近的样本是刻板印象里的尼哥;右派雄性有点像雄狼,承担最终的责任,但是作为回报对一切事务拥有决定权,最接近的样本是牢董。
然而你会发现,这两种雄性都是被春风以来的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所唾弃的,春风女性既要雄虎位面的个人自由,又要雄狼位面的责任兜底。雄虎和雄狼在这个过程中被抛弃掉的东西,对雄性而言相当于精神层面的魔丸。
那么结果就是,郭楠经过两代人的改造,最终在由精神层面延伸而来的刻板印象层面失去了魔丸,失去了成为雄性的资格。
而冷战胜利国男性,伴随着冷战胜利,不仅守住了右派雄性的解释权,还夺取了红色阵营的左派雄性解释权(中国属于红色阵营的另类,红色中国的雄性构建因为四亿总保守不得不转向右派雄性)。这就是为什么西欧北美的白人黑人雄性在全世界既有做牢董的权利,又有做尼哥(形容词)的权利。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冷战胜利国雄性在本国做牢董时,就是文化习俗,在外国做尼哥时,就是开放自由。
还是那句话,双重标准的背后,是唯一标准。这个唯一标准是什么呢?就是他们以外的雄性,尤其是亚洲雄性,都要被去雄化。非拉阿雄性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及语言壁垒,欧美人的去雄攻势在这些地方并不奏效,但是在中国,情况截然相反。
80年代以来对河殇的放任和对英语教育的无意义普及,都是有目的的。
最终的结果,就是中国雄性被去雄化,很多郭楠在事实上已经失去了作为雄性的认同,乃至把雄性普遍的生理心理特征视作“西方”产物,然后跳到西方人设置好的去雄框架里,骂那些还在抵抗的雄性是“达利特领班”。
查看全文>>
凯岩城永不陷落 - 2503 个点赞 👍
我经常在网上刷到类似的跨国婚姻UP主。看了这么长时间,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如果UP主是中国小伙子,娶了个洋太太,那么账号的内容会相对丰富一些——主要是吃喝玩乐+到处旅游、或是生活中的趣事等等。
比方说我常看的一个UP主:贝加尔阿楠,也开始透过他的镜头,认识了他的俄罗斯亲戚们,也看到了不少新鲜的内容:比方说在俄罗斯乡下盖新房的全过程,或是俄罗斯学校毕业典礼是什么样的。
这样的视频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很俄罗斯,很青春,也很美好。 现在他的亲戚们也开始开设自己的账号,更新自己的生活日常,渐渐构建起了一个以阿楠为中心的俄罗斯乡村宇宙。
但如果UP主是中国姑娘嫁个了洋老公,很多账号的内容就比较局限了。基本上就是日常VLOG,把自己营造成一个专心照顾家庭,做做饭的人设。
比如说这一类账号,主题就是做饭,做饭,做饭。 就连苏芒也是这样,在国内怎么着也算是高端独立女性,有自己的事业了,连一天650的伙食费都看不上的主,在国外也是心甘情愿过这样的生活,而且还积极为之辩护。
在我学生时代的苏芒那是什么人设,是时尚大魔头啊,口口声声婚姻是女性的牢笼,结果人家转头带着亲妈一起去给老外一家15口人做饭,还任劳任怨毫无怨言,那别人就自然会质疑——原来你不是不喜欢婚姻,不是不喜欢做饭做家务,只是不喜欢给国男做而已。
之前我也看了一些女UP主在德国的账号,她们的日常视频题材我都可以概括出来:
一开始就是在厨房忙活做早饭,孩子坐在餐椅上咿咿呀呀,老公睡眼惺忪来到厨房,在媳妇的脸上亲一下,算是打个招呼。
吃完饭老公开车上班,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你看德国的幼儿园,多人性化。
送完孩子之后坐公交去超市——你看德国的公交月卡多好用啊,德国的交通多方便啊。是啊,你这时间点早高峰都过了,那交通能不方便么?
在超市就主要拍肉蛋奶,拍价格,(当然这两年这一类内容肉眼可见的少了)
买完了东西就回家做饭,干家务——哎呀你看德国的XX家用电器用着真方便啊,你看这双立人的刀质量是真好啊。(这一类内容主要是为了带货)
偶尔出门和邻居聊聊天,主动给邻居带吃的,重点拍老外的笑脸和夸赞,这都是常规操作了。
忙完了这些就该去接孩子了——人家都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孩子每天都没作业,哎呀当初来德国就是为了孩子,不像国内这么卷。
有时候UP主还会拍领福利日常——哎呀德国ZF又给咱们发钱了,这个月发了XX欧,折合人民币XXX,你看人家的福利多好啊。
基本上就是这些内容。
但是最近几年啊,海外自媒体也不好做,所以很多UP主也开始收缩战线,去掉收益率低的内容,只留下一条最能提高点击率的赛道——就是做中餐给发达国家的人吃(注意这个对象一定要是发达国家的,而且是白人),拍他们的Reaction。
还是做饭,做饭,做饭。 上面是我随手找的一个账号,内容其实都一样。
主打一个“中国媳妇/丈母娘做一桌子中国菜,吃得外国人两眼放光连连叫好”,一天到晚就是给各类白人做中餐测评…
视频的标题一般都很直白:“给英国老公吃火锅?”“德国公婆头回吃XX是什么反应?”等等,总之就是“外国老公” “外国公婆” “外国家人” “外国朋友”……
很多人当地语言都没学会,就忙着秀幸福了,谈何融入?有些UP到国外多少年了,到现在与人交流还是靠着半生不熟的英文+比划,她能做到和身边的老外无缝对接吗?
我们看到多少中国媳妇在自己账号里的形象,就是辛辛苦苦做一桌子菜,给男方吃,还盼望着男方一大家子都认同自己的手艺,能夸两句“very good! OK!”, 以此寻求他们对中餐的认同,寻求他们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正面评价……
这不就是家庭主妇吗?不就是女性过去的生活状态吗?现在的女孩们不想成为家庭主妇,因为家庭主妇的价值,是需要得到男方以及男方家人认可的,是做不成独立女性的。
而现在仅仅因为男方全家换了个肤色,换了个国籍,这些问题就都不存在了?
我写这么多,并不是想批评这些UP主,毕竟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倡导分享的平台,这些UP主主动分享自己的生活,这本身并没有错。
我也知道她们的辛苦是有回报的——虽然老外坐等着吃就行,但她们的粉丝数量在这摆着,一期视频可以有几十万、一百万的播放量,靠这个也能挣不少。
我可以肯定,这一类UP主的关注度不会少,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这条赛道。
因为这类视频的粉丝受众面很广,男女老少都可以是受众,
这些受众也不需要任何知识门槛,“跨国恋”是流量密码,“爱国”是流量密码,看“老外夸中国这个好那个好”是流量密码,“老外眼里的中国菜”自然也是流量密码……
但她们的视频内容,也在有意迎合欧洲人对中国女性的刻板印象,这也是事实。
还有一点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她们都喜欢强调国外的福利好?谁不知道欧洲的高福利都是建立在高税收上的?我在德国时认识的高知群体,没有人向我夸耀自己能享受到什么福利,都在吐槽自己要交的税多。
现在这些UP主喜欢晒福利,夸自己家每个月能领到的福利多,也是在说明自己老公是个德国屌丝男,这有什么好值得吹的呢?
更不用说欧洲现在日子也不好过,各个族群之间的矛盾明显比之前尖锐多了,而现行的福利政策更是谁都不满意,谁都有意见。现在这些UP主喜欢把领到的福利作为自己幸福生活的证明,如果老欧洲正白旗的观众看到了这些内容,他们又会怎么想?
所以说,要不是国家这两年逐步开放了免签政策,吸引了大量国外网红来东大打卡,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见到了真正的东大,恐怕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只会停留在过去。
而大量在国外的东大主妇们所开设的“xx在X国”,“xx宝妈在X国”,“中X宝妈xxx”,“中Xxx”,“混血宝妈xxx”一系列账号,只会帮助他们加深对东大的刻板印象,对她们自己在国外的生活也没有太大的好处。
这类UP主隔三岔五会做一期内容——今天我被歧视了。
家人们,今天我在外面的时候又被人喊秦腔穷了/被小伙子比眯眯眼了,我好难过,我明明都嫁过来XX年了,为什么还会经历这些,嘤嘤嘤……
然后过两天,再做一期内容——德国到底排不排外?
家人们,就我来德国XX年的经验来看吧,不能说完全没有歧视,但是这样的人只是社会当中极少数中的极少数,绝大多数德国人还是对咱们包容友善的……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琢磨先生 - 210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岑婴 - 1668 个点赞 👍
上一次这人引发舆论关注还是几年前吧,当时她在某节目上说一人一天伙食费650块不够用,引发了争议。
我当时心想:按这种消费水平,那这人平时在家里应该是有一众佣人伺候的,过着贵妇人姨太太式的生活。
结果闹了半天,她才是伺候别人的那个,笑嘻了。
查看全文>>
fiscal - 155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姜饼 - 148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羽縭 - 1464 个点赞 👍
1、讲一个故事:当年台湾有个女星叫孟广美,就是在综艺节目里说在北京天安门(划重点)上厕所“一个排水沟,延绵上公里,看过去上百个白花花的屁股”,引起轩然大波的那位。这位高贵的女模特谈了个意大利男朋友,是个珠宝商,叫科拉多,两人订婚后,孟广美把所有的资产,包括家人和亲戚朋友的钱都交给他打理,结果这哥们突然消失,把她的钱全给骗走了。不过幸运的是,孟小姐在43岁的时候,成功找到了一位身价十亿的富豪接盘,就是北京著名的世茂天阶董事长吉增和,现在每天在“上百个白花花屁股”的地方,感受岁月静好。
2、看看嫁老外的女明星,真没几个幸福的。包括李玟、离婚后整个人差点崩溃的龚琳娜、著名80后女诗人春树,都是嫁给老外然后离婚。没有离婚的那几个,基本也是男女分居的状态,老公待在国外,女方自己在国内拼事业,梁咏琪、莫文蔚、罗琦……都是,而且她们的老公搁在国外无一例外都是普通中产,无论从个人收入还是知名度来说,女方都远远胜于男方。有的甚至是靠着女方收入养着男方一家,简直就是女菩萨。
3、龚琳娜和前夫老锣,在电视节目和宣传上各种秀恩爱,仿佛神仙眷侣,然后几乎一夜之间,两人就离婚了。离婚的原因,据龚琳娜自己说,是老锣爱上了一个奥地利少妇,这少妇离异并带着两娃。
4、和国男不同,国男多少受着“糟糠之妻不下堂”这些儒家文化的束缚,老外那是说不爱就不爱了,直接给你扫地出门,一点道德包袱都没有。以龚琳娜的名声,至少经济独立,生活自由,但在接近50岁的时候离婚,还是带来重大打击。很多人被抛弃的时候,青春已逝,一无所有,生活孤苦。像现在独居德国的春树,从微博上透露的生活来着,也是相当拮据,被德国老公抛弃后,发的照片的房子内景,跟国内出租屋差不多,相当简陋,买的简易组装式衣柜,还要自己动手安装,完全没有了当初先锋叛逆女诗人的棱角。唯一看得出棱角的地方,就是只要看见国内有伤害女性的新闻,就振臂高呼,十分应激。
当然,这都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也许你觉得不可思议,人家弄不好还甘之若饴。所以吃吃瓜就行了,祝福并尊重他人命运吧。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树上的男爵 - 1354 个点赞 👍
哈弗大学刘X婷,出了一本书,专门讲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学习读不进去的时候,手握一块冰死不撒手!
结果,她的推荐信是在老白男家里住半年得到的。
那时候她还未成年,她妈一起陪着。
那个老白男经常去萝莉岛。
这下串起来了。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石二郎 - 1171 个点赞 👍
以前美国有个驻成都的总领事,这里几乎是国内明牌了的间谍驻点,这个领事馆最后一任总领事叫谷立言。谷立言有个对外宣传的“老婆”叫柯雅文,是个台湾人。她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认识了谷,两人恋爱后柯辞掉了工作开始全职照顾谷的饮食起居。
谷到中国不久就把柯接到了中国,柯到了中国以后开了一个半封闭的那种美食班,招募了很多的高学历女性跟她学烹饪,教她们怎么做迎合白人口味的饭菜以及怎么照顾白人的生活习惯。当时舆论战还没这么露骨,国内自媒体抓着这个事情一顿猛夸,说这个太太为了领悟美食的真谛照顾好家人情愿牺牲掉工作巴拉巴拉好伟大。搜2020年左右的知乎回答还可以搜到一大片夸她的软文。
但是好景不长,2020年7月因为中美关系闹僵了,驻成都总领事就被中国撤掉了。这个时候有意思的事情来了,按理来说柯雅文是大使家属,美国政府那边接人的时候是要一并接走的,结果美国那边派人来接谷立言的时候柯雅文没有随行,大家一下明白了这所谓的“高官太太”连名分都没有,只是一个女伴而已。更有意思的是,柯雅文手底好几个辞掉工作跟她学烹饪照顾白人的高学历女性,因为领事馆撤离直接失业了,再后来是疫情期,国外封闭+饭店倒了一大片,又给了这些女人一次暴击。
白人有了奴役黑人的经验后,一直致力于也把黄种人驯化成低等人,而且几乎成功了,看看美国的华人什么德行就知道了。
好消息是中国崛起以后有了几亿人开始从心理上开始平视白人,但似乎还有一大片人,依然把服侍白人当成一种荣幸,并且特别热衷于传递这种价值观。
苏芒、柯雅文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B站、抖音上还有一大波
查看全文>>
悠贰 - 1128 个点赞 👍
我觉得大家真的应该好好去想一些深层次的事情
不要总着眼在苏芒到了法国就变成伺候公婆的大丫头了这么个破事情上。
你们有没有发现,给白人生孩子,委身于昂撒、高卢贵族,可能是投名状呢?
苏芒是怎么起家的?
怎么在时尚行业的红海中得到那么多资源甚至更多看不见的资源?
你觉得是她双标?多少女星都这个样子?
在国内女拳,到国外丫鬟?
有没有可能,她的任务就是到国内去搞舆论战呢?她背后的支持力量给她的事业助力,事业发达了成为外部势力的喉舌。
这不正好就闭环了吗
补充一下,各位应该再想想,苏芒可能是什么情况呢?
她需要有什么能力吗?她完全可以是个演员,背后是法国强大的时尚背景,她只需要按照背后智囊团的指示去说去做就可以了。
再去想想时尚芭莎的起家史吧
舆论战,文化战早就开始了!
查看全文>>
皮揣子 - 1024 个点赞 👍
我对国内男性的建议就是
别太关注女性外嫁,或者找外国男友
看见视频,看见帖子,直接跳过,或者点不感兴趣
你们知道吗
国内相当一部分女性,如果找了外国男友,嫁了外国老公,哪怕是孟加拉的,也有一种“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错觉
男性越关注她们
越说你们怎么不跟老外要彩礼,怎么倒贴
她们越来劲,越爽,知道吧?
她们会把倒贴,乃至他人眼里的自贬,自虐行为当做一种对中国男性的报复
你越骂她们,越批评她们,她们越会痛快,还会带一帮姐妹发帖嘲讽,辱骂你们
为什么我说我让国内男性学会“无视”呢
因为你们的关注和评论,真的会让这些牛排“爽到的”好吗
真正厌恶一个人,一个群体,表现出来的不应该是辱骂,仇恨,而应该是彻底的漠视,无视,仿佛她们不存在
查看全文>>
只说实话 - 1024 个点赞 👍
说明即使苏芒这种在国内快混到最顶层的国女(最风光时候地位远高于哪些男女明星,啥明星都要拍她马屁,),嫁给洋人也愉快的做家务当女仆。
类似于毕习习故事。
发布于 2025-08-26 13:20・印度尼西亚查看全文>>
曹节 - 856 个点赞 👍
挺可怜的。
这类人其实本质上文化和认知很有限,在90年代,嫁一个老外,特别还是法国的老外,在他们那个圈子里还是可以吹牛逼的。
30年过去了,嫁的那个老外一家子估计靠他的积蓄过日子,啥时候花完了估计就把他踢走了。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责任心基本上是0。
我相信他现在是后悔的,他的同学、朋友里面很多不如他的,嫁一个中国男人,几十年下来,功成名就,膝下儿女承欢,反观自己孩子跟自己不亲,老公就是欧洲破落DS。但是面子必须要撑着,于是我就在微博上秀家庭和谐,可是这TMD又跟自己以前装的B有很大的冲突。
老女人挺难的。过的不好还得硬撑着。
查看全文>>
长安县陆有才 - 76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偷电瓶养十四亿人 - 612 个点赞 👍
一桌上坐了三位年近半百的整容女,个个都是填充过度的馒化脸;一位不知道干嘛的男士;另有我们这伙3个人属于同行去社交。苏芒坐在主位,呼唤她的女助理“来给我们泡茶!”
五分钟前这位小助理刚在楼下跟我咬耳朵说她要离职,还有另外一个大助理也要离职了,她俩都受不了苏芒了。(现在她们早就离职了)
在茶桌上,苏芒对着包括我在内的三波人同时社交,分别输出不同主题的言论。对我这波的主题是“婚姻”。
没错,聊婚姻。
起因是我们同行的97年艺术家最近在跟小女朋友闹矛盾,不知怎么被她知道了。她的输出洋洋洒洒,全是废话,没有任何实用性。就记得她胳膊一挥,对着97年小孩说“我24岁就嫁给我老公了”。
合着就是这个法国人啊?
茶会散场后,苏芒搂着被她呼喝泡茶的小助理咬耳朵,我们去楼下看展。
当时一楼大展厅做的女性主题的女艺术家的展览很不错,符合中女群体的品味。
过一会苏芒陪着一群客户来了,乌拉乌拉的讲解,也不知道卖出去没有。反正我听她说的那些,我判断她不懂艺术。
认识的几位北京的大藏家都跟我不约而同的表明过收到了那张展览的邀请函,并都不打算买。过了好久后我卖画给一个香港藏家,当面交易的时候他也跟我聊起了苏芒,还给我看了苏芒刚给他发的微信,也是邀请函。他也没打算捧场。都是他们自己主动聊的,我可没问。
我对她没什么恶意,但也没有什么好感。她的品味令人发指。比如她的画廊一楼有面墙,贴的全是她跟明星合影,跟烧烤店一样。所以她会说不准穿秋裤这种话。太土了。
后来她在节目上皱着眉头说出650不够吃早餐这种屁话我一点不惊讶,她喝茶时就这么说话的,那个胳膊一挥的姿态就是肌肉记忆。剥开那些标签和噱头,她就是个庸俗的中老年妇女,给老公一家子做饭太正常了。
查看全文>>
施露 - 43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空舟 - 392 个点赞 👍
按过去的传统标准来说伺候法国婆家十几口子这个行为算是“贤惠”的女人
按现在抖音最近给她的封号是“法兰西第一女仆”
按未来她如果把法国的法律玩清楚了,反手爆了法国男人的金币,那在XHS封号可能就是忍辱负重的“大女主”了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momo - 38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蔡龙 - 36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寇次 - 34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疯狂的肥肉 - 20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指头 - 19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求生之路 - 196 个点赞 👍
社交媒体导向
并不是说给中国婆家和外国婆家做家务,在工作量上并无差别。
但是给外国婆家做家务,做完可以美美发小红书或票圈,引来一群xxn实名羡慕,公婆给不了的情绪价值,陌生网友给足。
给中国婆家做家务,做完发小红书,要被各路xxn喷死。
查看全文>>
红烧大排 - 190 个点赞 👍
因为金发碧眼的老公不管是48岁还是88岁,她但凡有一点不听话,不管是on bed还是in kitchen,是真的敢揍她,而且那边没有姐们儿团结起来上街支持她。
查看全文>>
cuijianbuo - 15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不亦 - 14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印度航母救火队长 - 11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海边的奥利奥 - 11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独立思考 - 1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绝对忠诚 - 96 个点赞 👍
苏芒在国内某娱乐节目说,一个人一天650元人民币的伙食费不够,所以她法国那十几口人每天伙食费至少要700元人民币吧。
按1人民币对0.12欧元计算,700人民币计84欧元。
按照苏芒法国10个家人,每人每天84欧元计算,苏芒每个月做饭开销2.5万欧元,每年做饭开销30.66万欧元。
苏芒每年要花近300万人民币采购食材给她的法国家人做饭,所以她应该会很快乐吧。
PS:关于苏芒650块伙食费不够的补充内容
查看全文>>
控油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