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多博主质疑懂车帝智驾评测”?
- 1219 个点赞 👍
他愿意花几大千万,真金白银去买车撞,
包一条高速公路去做测试,这种大手笔,
提醒你,不管哪一家智驾做不到百分百安全(没有车企吹得那么牛逼),
论迹不论心,这已非常值得钦佩,尤其是各车主。
不像某为造车,连迈巴赫都舍不得买几辆。
查看全文>>
李青年 - 73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akes - 43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失败 - 40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xioxin - 38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正面无敌 - 38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uo Bing - 37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梅狸猫 - 282 个点赞 👍
这个测试,不但是各品牌智驾的测试,也是各品牌粉丝的智力测试。
测试结果:只有一家遥遥领先。
同时,也测试出了,各汽车品牌中,谁在网上豢养了最多的野鸡水军汽车营销号。
测试结果:只有一家遥遥领先。
这些数量庞大的野鸡号,搅得整个汽车市场乌烟瘴气。
辨别野鸡号特征之一:
“这种跟车距离都不一样的……”我在这里,建议大家拉黑所有发无脑吹捧文恰钱为主业的“汽车博主”。无论他服务于哪个品牌。
这些都是些搞信息污染的肉喇叭,不是什么“媒体”。我目测,至少有80%以上的博主都符合此拉黑标准。
我建议,目前各家的Noa的功能都不要用。包括所谓稍好的特斯拉。
新能源车上,所谓智能化确实是个优势。因为有更好的汽车电子配套,带来很多便捷舒服的体验。
但目前,不要对“智能驾驶”寄予多高的期望。除了几乎每家都能搞定的自动泊车等基础功能外,只有一些安全提升功能是有用的,比如:
1,一是对压线、疲劳驾驶、超车并线等的提醒功能。
2,二是更好的自动刹车等防碰撞功能。
激光雷达毫米波等,理论上在这方面也有用。
除此之外,就不要有更多幻想了。话说,连城市低速行驶的车道保持和自动跟车,我都不用。因为经常看到它的处理方式并不怎么合理。
至于其他的,应该多研究下它给用户提供的便利性功能。是不是够多够合理,以及相关的软硬件配置——
一块品质好的显示屏、好用的导航功能、常用的音乐等配套软件,甚至有没有足够的usb插口,都比什么“高级自动驾驶”有用。
当然,各项选车的基础指标,设计和用料,电池电机底盘空间座椅乃至玻璃车漆等,更远比什么“高级智驾”更重要。
记住: 无人驾驶是个好东西,但现在还没有能用的。
从国家角度看,一直都是认为目前获得发展成就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而不是什么“智驾”。智能驾驶尚处于实验阶段,并没有成熟的技术,也没有形成什么产业。
这个认知是清醒的。
我觉得,这次测试的背景,应该是个别大嘴品牌毫无顾忌进行欺诈营销,鼓励用户用“实验品阶段”的辅助驾驶技术当“自动驾驶”鲁莽行驶,用用户的生命风险来挣钱。
这给主管交通的公安部(也许还有交通部)带来巨大压力,实在忍无可忍了,不得不出手干预。
鉴于某品牌暧昧不明的背景,一贯谁都不敢惹它的特性——这干预的后面,甚至可能有更高层的肯定支持。
查看全文>>
天涯麦克 - 20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罗小萌 - 159 个点赞 👍
1,盲猜这多位博主只为一个品牌鸣不平。
2,测了几十个品牌,只有这个品牌最输不起。
3,但是官方背书,评测本身虽不完美也比较公正,没啥大问题,因此输不起也得输。
查看全文>>
普通的知乎用户 - 12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品饲养员 - 9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KY - 91 个点赞 👍
简单啊,
这么多博主可以去试试包一段15公里的高速,再做一次“公正透明”的测试啊,
看看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让不让他们封路
去吧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青山布衣 - 9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聆听 - 53 个点赞 👍
小米智驾可以不太行,有机械素质和纽北成绩做背书,人家不靠智驾这一个卖点
小鹏智驾可以不太行,有全系标配便宜大碗做背书,还有优秀的能耗控制,现在还搞了量产的图灵芯片,人家可以不依赖智驾这一个卖点
理想智驾可以不太行,有最早期“移动的家”定位家庭奶爸车,也可以不依赖智驾这个卖点
蔚来更不用说了,换电独一份,就算经营不下去了,这些固定资产也会有人接盘,完全不依赖智驾
极氪更无所谓,001已经把智能化口碑砸完了,但是底盘调教和驾驶质感还是独一份,摆烂了
零跑压根不关注,便宜量大管饱,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没人为了智驾买他们家的产品
比亚迪的技术家底殷实,有定价权,智驾做不做意义都不大,销量第一爱咋咋地
其他一众品牌产品线多线开花,新能源都是子品牌,主品牌几乎不可能倒
而某家,智驾是从入场以来唯一的卖点啊,一直无脑吹的也是这一个卖点,比亚迪全系智驾的时候差点疯了,现在被央视联合打假,这可是短命根子的事啊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泡面君 - 1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Terminus - 1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不吃牛肉古天乐 - 11 个点赞 👍
这几天看下来,很多说DCD测试造假的谣言已经被澄清了,华为公关了好几天发现背后是国家确实没法OTA,只好给出一句“不予置评”
然后就发动190,开始带节奏说什么国家有关部门和央媒都被DCD耍了,丢人丢到国外去了之类的话术,反正脏水总要泼出去一点
这群人也不动动脑子,要是公安部、央媒没审核过视频内容,你们以为DCD能把这些视频发出来?都没上过班吗?甲方没拍板通过之前乙方能结项?DCD的视频发出来之前估计修改过几十版了,汇报会可能都开过十几场了
其实这次的事情清清楚楚,就是国家在动用行政力量,明确提醒所有车企,不要在智驾宣传上再踩红线了;同时也是给所有普通老百姓看清楚,再厉害的智驾,目前和人类驾驶员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就不说晚上撞卡车之类的了,连进个环岛都进不明白,还好意思宣传“开车睡觉”?这不是草菅人命是啥?
查看全文>>
八识神通 - 10 个点赞 👍
懂车帝的测试一出街,某些车企的雇俑水军和自来水(铁粉)开始反扑了。我想说的是:你们还是省省吧!
2000年时,万钢从德国回来,提出了汽车产业应该走以电动车弯道超车的路子,然后中国就逐渐开始了对电动车补贴扶持之路。中国新能源汽车(实际上就只是电动车)的转折点在2020年,在这之前,社会上是可以公开讨论甚至是批评电动车的,2012年B企业的车子出了重大交通事故,媒体予以报道,导致社会影响不好,逼得深圳一把手把自己的公务车从奥迪换成了B企业电动车以示支持。而2020年后,风气为之一变,所有的官媒都只准赞扬新能源汽车不能批评,凡是对新能源汽车有负面影响的消息不许上官媒。2024年国庆节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大量电动车挤在繁忙高速公路路段的服务区充电,导致车子大排长龙,等五六个小时才充上电是小菜一碟,不少地方发生了因争抢充电桩而打架的事件。这些当时在网上有大量文字和照片、视频展示,而官方是如何做的?央视新闻也报导了,两个主持人在没视频的情况下口头讲述,说的是某些地方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满负荷工作,同比增长了多少倍,总之是当作成绩喜报,至于电动车主超长时间排队这种负情绪新闻就不提了!充电尚且如此,交通事故更不用说了,你上百度搜索“××电动车交通事故(或自燃)”就会出来一大堆东西,但持负面报道的都是自媒体,官媒甚少出现,即使是出现也是站厂家那边的。即如果只采用政府官方媒体和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和新闻来判断的话,那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质量是好得不得了,而且是所用主流品牌都好!
中国官方在这几年算得上是无底线地为新能源汽车匿丑了,但是2024年底,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
2024年11月22日《国家消防救援局就近期消防安全形势和当前消防救援工作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一级指挥长王天瑞:从近几年来新能源火灾中,我们有两点突出的矛盾:第一,锂电池的热失控不可避免;第二,灭火救援的难题还没有有效解决。
国家消防救援局森林草原灭火和航空救援司一级指挥长 马玉春:针对近年来新能源火灾高发的现状,我们组织研发了系列火灾防控新技术、新产品。
从上述两位消防部门官员的发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1、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高发,不知道某些销量惊人的车企如何和这个割裂?
2、到2024年11月为止,电池在技术上根本就做不到消除自燃风险,所有说自己不会自燃的车企都是在撒谎吹牛!
3、现在是灭不了新能源汽车起火的,地下停车场的传统消防设施毫无作用。
2020年3月29日下午14:30,B企业公开发布了全新的电池,老板在直播中说:“最重要的是*片电池体现了B企业彻底终结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的决心,它将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搭载*片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将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中彻底抹掉。同时呢,兼具长寿命、长续航里程的优势。”
紧接着,主管电池的副老总说他们的电池经过针刺、挤压、捂温、过充四大测试都不会起火(即不会热失控。注意,挤压测试模拟的是汽车在极端碰撞的情况下,造成的电池的一种形变,即企业在承诺电池在被石头和汽车碰撞下都不会起火)。
B企业在承诺车子永不自燃后大卖,随后有几家车企业跟风说自己的车子不会自燃。
但是消防发布会至今八个月了,包括B在内的车企无一发声,无人自证清白!它们再也不敢说自家现用的电池零自燃了!
2025年7月23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据我们了解,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这些“智驾”系统都还暂时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也就是说是由系统辅助驾驶人来去执行一些动态驾驶的任务,车辆还是需要人来操控,驾驶人才是最终的责任主体。
这一番否定现在智驾技术的发言出来五天了,没有一家企业敢出面说话,连“懂车帝”这次明显是由公安部委派的测试它们也不予置评!
现在各路人马纷纷下场为某为提供技术的车子找回面子,其实大可不必。消防局和车管局都是吃财政饭的部门,它们的任务是减灾而不是创利,扶持新能源汽车是工信部的事,消防和车管本来是没必要蹚新能源这一浑水的,两个部门最终忍不住要发声,那原因只能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自燃和智驾出事的问题很多很严重,再不管就捅出大娄子了!而且近几个月针对新能源的严管措施不断出台,可见最高层已经对新能源产业的乱象无法容忍了!由于消防局和车管局手中握有真实数据,平时靠官方帮忙遮瞒事故、和在网上网下烧钱消除负面影响的厂家,这下都沉默了!
查看全文>>
天地交泰 - 6 个点赞 👍
爱华不爱中,为华不要命。
这场测试明显就是中央拉着懂车帝来示警的同时敲打现在智驾乱象的。某些私企的粉丝群体在这次事件中,已经彻底扒下了他们“爱国”的伪装。
他们在爱国和支持私业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抛开客观的测试结果,开始胡搅蛮缠的为私企洗地。
要不是这次有上层背书,马上懂车帝就变成了懂米殖合流了。
查看全文>>
仙人球 - 2 个点赞 👍
清一色的都是花系KOC/KOL,我只能说你们真的挺牛逼的,其他车企都知道,这是国家下达的文件,是公安部的警告,但是你们还在跳。人民网发布了好几次相关的文章,直指宣传诱导,你们不听是吧?
还都在说懂车帝作弊,都在说自己厉害被冤枉,说人工介入干预作弊,真的是这样!?
下图是这是当时测试的场景,白色模型车后面的是问界,旁边有两台有活人的车辆,是为了模拟高速真实场景,开过车的都明白这样子的具体是没有变道空间的。
问界三台的汽车,当时的车速都很快,毕竟这是高速,109km/h的车速1秒就能开25米以上的距离,但是智驾决策就想着变道,要真的变道过去,必然会产生严重撞击,无论是问界里的还是旁边车里的工作人员,都有可能产生车毁人亡的事故!
是不是到时候又要说和车子没关系是开的人的关系???
你要说懂车帝黑问界,那么为什么在第二项测试面,懂车帝不但夸了问界,还夸了同为华为智驾的阿维塔?懂车帝的原话可是AEB介入非常及时!
怎么都闭口不谈这个,在你们眼里充值是可以单个项目充值的?还是只要没过就都是抹黑?!
同样的,说懂车帝收了特斯拉钱, 我就不说特斯拉本身是不屑做这个的了,光是懂车帝原话它想硬切入旁边车道,就可以知道特斯拉犯了和问界第一项测试一样的问题,请问特斯拉好在哪里?
合着特斯拉说自己好,你们就说懂车帝收钱了,那懂车帝说特斯拉查的时候你们怎么又闭口不谈了!?
但凡完整看过这个测试的,就都知道无论什么品牌,在测试里面都是半斤八两,有表现优秀的地方就有表现差的地方。
第一项测试里面完美通过的蔚来ES6和魏牌蓝山,在第二项修车路况就没有通过,而且表现的也很不好。具体的可以看我这个答案,都有截图。
可以说,但凡你真的看全了视频,你就会发现懂车帝的这个测试,从头到尾说的就是辅助驾驶不是企业宣传的那样遥遥领先,更不是可以闭眼脱手开!
但是就在花系自己和KOC/KOL的引导下,直接变成了懂车帝抹黑中国车企捧高国外车企,简直可笑至极。
至于车企,要告肯定是告懂车帝,不可能会告公安部和央视,但是我也认为即便告也不会赢,毕竟人民网已经下发头条了,公安部要加强智驾管理。
所以不管是你境外势力,还是故意引导境外势力舆论,反正啊,也跳不了多久了,接下去有的热闹看咯。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刘三姐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半岛钢盒 - 1 个点赞 👍
说车人赚钱真简单,这个质疑那个质疑,你们就不能去买辆车,然后全程直播接着测十次,最后把结果爆出来吗?你们这些搞测评的不去测评只知道打字是怎么回事?
你们说哪有这个道理,搞测评的不去找车测,而是打字。。。?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陆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