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啥消息吗,为啥突然这么多人卖房?
- 444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汉魏王曹孟德 - 263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血靖中华 - 224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忞百 - 166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战狼出征寸草不生 - 162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潘航 - 1505 个点赞 👍
很多人说东北大街上已经没人了,实际上我是在江西省会南昌,我这边最热闹的步行街,也基本上空空如也了,基本上清一色全部倒闭了。
真的很夸张,比你们想的夸张,全是倒闭状态,一半以上门店倒闭,剩下的一半,部分半死不活的在开业,部分已经贴了转让,半死不活的坚持着。
然后一切以低消费为主,消费怎么低怎么来。
查看全文>>
坚决反对 - 1455 个点赞 👍
一样的套路,最后实在没钱了,上面会达成共识,叠加下面所有人都知道确实没钱了,房产税这种东西就会出来。
早了有其他来钱手段,上下人群都阻力太大出不来。只有最后形式倒逼的时候,反对的声音微乎其微的时候出来。
查看全文>>
山间听雨 - 120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飞熊 - 109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QAQ - 941 个点赞 👍
懒人包输出几样东西,领悟多少各凭本事:
1、近期地方财困,中央也无暇他顾根本救不过来,谁家孩子谁抱走;
2、以往靠转移支付,但前提是沿海几个上缴省份得挑大梁,可现在他们也穷得揭不开锅了;
3、房产税是地方税,按现行规则,不需要给中央分税;
4、湿鞋法则。意思是,穿着干净的鞋子你会很小心,可一旦不小心踩进坑洼,脏了就脏了,就算一个劲往臭水沟心态也坦然,反正鞋子都要洗,或者丢弃。
5、接上一条,之前不不开征房产税,是怕房价扛不住。但现在哪怕你不征它都哗啦啦往下来跌了,犹如湿鞋法则,那还管它干嘛,蚊子肉也是肉,赶紧灭蚊,否则税基持续下移,迟了连蚊子都飞走了。
7月9日晚更新:
想不到随便写写也有那么多人点赞感谢了,今晚多喝两杯上头了多写几句,也顺带回应评论区几个槽点,若不妥当说不定明天我酒醒过来就删掉了:
6、房子真实价值取决于现金收益。
一开始admin试图用学区、户籍等进行骑劫,但随着人口、婚育崩塌,这些叙事都不复存在了,在没有新的锚定物出来之前,大家开始醒悟过来,房子价值回归现金流估值模型,也就是租金产出。
但是,上面的1、2、3、4、5反复提到,还有一项潜在风险会影响房子现金收益的变量,就是潜在的房产税风险,直接增加持有成本,使得现金收益缩水,进一步导致房子估值下降。
7、除此以外,还有一些额外的变量:
7.1:例如居民杠杆率无以为继,必须通过强制出清的手段修复家庭资产负债表,也就是斩仓;
7.2:以及政策导向发生变化,又例如大规模增加保障房的供应,等同变相劫掠存量房租金收益市场,使得存量房估值进一步下降。
查看全文>>
爱做爱做的事 - 84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青山不语 - 66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雕飞鸽 - 62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哈哈 - 61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柳林风声 - 589 个点赞 👍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当下快速卖房,其实说白了就是所有人都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共识,大家都不看好房地产了就这么简单。
这两年的房地产,全国二三线以及一线,平均降幅在25%左右,这是距离最高点的价格,当然所有人都不一定买在最高点。但是,19、20、21、22是买房最多的时候,这部分人群目前基本上亏损在20%左右。而我们一般的首付是30%,也就是说,目前抢楼的那批人,房子下来了,但是基本上快亏掉首付了。
这些人群当下目前还在犹豫,而且觉得国家会出救市政策,他们可以趁机出掉少亏点。但是看看,当下地方的负债和银行的让利,基本上已经快走到头了。银行坏账已经飙升,看看四大行的利润已经开始下降了,还能让多少?
今年也就随着美国再降息25-40个基点就撑死了。但是降完之后呢?
而且要知道,当下整个市场已经处于买方市场了,新房和旧房是竞争关系。这也就是说,散户和大游资是对手盘了。而大庄家需要和游资合作来买地保庄家的收益。所以你觉得,他们要吃谁的肉。
外加近期万科都快撑不住了,深圳地铁都不一定顶得住,你觉得其他的呢?而且摩根给出的底部是,未来每年的销量在500万套,5万亿左右。去年9万亿多点,今年8万亿左右,直接跌回了15年,这就意味着,市场销售额还得降低30%左右。那你觉得,地方和房地产企业扛得住吗?
更为重要的是,当下有可能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的。看看柳州债务,看看万科艰难,再看看跌破30%,首付直接炸没了,你还会犹豫直接把账平了,认输立场。但是等你亏损达到40%-50%的时候,你可就不是这想法了。因为卖不出了,那就只能断供了,折价卖。保信用和亏钱只能二选一。
要知道,国家的若着陆是扶着老太太下楼梯,而当下已经从五层下到了第三层,所以快到了,最后到底谁活很难说。
而且你要知道,房地产是金融资产,所以把他当金融项目看就对了。当下美联储不降息,我们只能等着,但是特朗普等不了,所以美国降息的节奏有可能会加快。等到这一步,我们必然是大放水,快速触底。让债务和资产出清。
所以当下最后一点余粮,谁抢跑,谁活着,这就看谁先动了。以前不让降价其实就是想用市场换空间,不想浮亏变实亏,当下估计是没办法了。可能要一起抢市场了。
对于房地产来说,底层有地方债务,因为地方过去都是土地财政,所以地方债务和经济这个不能全崩溃。而另外一个就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如何化解。过去三年都在化解。去年光关闭和合并的银行就100多家,所以债务的雷已经在排了。但是总有极限,不可能救所有人。
成都和西安这两年是比较坚挺走的慢的,当下要进入快车道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当下整个市场要进入踩踏环节了。
地方化债要收税的,到底如何收,很难说。现在水电煤气涨价以及非法创收已经增长了很多了。但是相比较债务空间依然太大了,所以如何化解呢?
接下来就是踩踏空间,这个不用想象。而且接下来的房地产和之前的将是两种东西,所以质量完全干碎你,地理位置以及空间等等,而且价格也在不断降低。就问你二手的市场在哪里呢?
债务从来不会消失只会转移,而当下转移给谁呢?所以接下来将是,地方,房地产公司以及小散户一起抢跑的阶段了。活着才有下一场。至于很多人说,断供,之前又不是没有,断么,断了国家发行十万亿的国债,直接从银行买过来,或者市场打对折买过来,当廉租房。同时将房租打包成金融资产再卖出去,不就行了。而且最近北京已经出台了,二房东租房十套以上要报备了。那未来呢?消防安全不过关,不许出租,出租的房子需要安全年审,交钱!
继续追问
由知乎直答提供查看全文>>
思考的苇草 - 577 个点赞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查看全文>>
仰之 - 49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沉默之丘 - 454 个点赞 👍
可能和房产税关系不大,鉴于现在的政策导向,十年内都未必能全面落地房地产税,就是单纯的成都比别人慢一拍罢了,且某一天的挂牌量增加没有长期意义,真正的高峰是2023年和2024年两年,总挂牌量一度突破26万,很多新闻用词是全国第一,对比来看,你会发现这几千套的波动其实也并不是什么大事情,就是房地产出清周期的基本特征之一,无非就是以前投资的房子,回归市场的过程,且成都比别人慢半拍。
之前写房地产很多,两个经常被拿出来讨论的城市,一个是南京,另一个就是成都,南京的特点是跌非常早,大家还沉溺在房价永远涨的时候,南京的房价就开始跌了,也就是2022年初,而成都不同,就连所有一线城市都开始转跌的时候,成都硬生生的多抗了几个月,也就是说,成都是我国房地产最后一批下跌的,抛售也往往慢半拍,别的城市早就从2022年底就挂牌量激增了,而成都要到2023年中下旬,一直延续至今,不是突然有那么多人买房子,而是早就开始抛售了,能现在才根据某一天的数据得到“突然”那么多人卖房子,确实有点后知后觉了,根据最新的数据来看,2025年成都的总挂牌量反而下降了一些。
所以干啥事,都要做一步看三步,等你现在才看到房地产抛售,黄花菜都凉了,且根据一般规律,二手房越限制,则出清周期越长,比如以前的限售政策,现在也逐渐放开了,甚至鼓励二手房的成交,以此争取一些置换和改善群体,如果仅从实际生活面积改善来看,其实房价下跌对于置换群体也没有那么大的损失,旧房子是卖便宜了,但新房子也更便宜了,相当于额外面积部分是低价买的,损失毕竟不是纯投资那么大,二手房供给越多,结合需求下降,价格自然继续往下走,总有扛不住资产负债压力的拿出来抛售,这是一般的经济规律罢了。
至于房地产税,宁可打破地方政府债务上限,也不愿意征收房地产为主的市政税,有时候和养老金改革一样,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阻力问题,中产一套房享受一套公共福利,交一套市政税(主要用于教育和公共基础设施),其实也不亏,越买不起房子的,孩子同样可以享受基础教育资源,而拥有几十套房的人那就亏损大了,真正的削峰填谷,占用的城市土地资源越多,交税越多是很正常的,租售比在收入水平下只有1~3%,地段越好反而租售比越低,不是租金低而是房价太高了,甚至覆盖不了房地产税,你想转嫁到租客身上,你怎么不把现在几十万百万跌的亏损转嫁到租客身上,反而租金普遍下降了,这是收入决定的。
房地产税是唯一一个可以替代土地出让金维系城市基础设施和教育等支出的税源,且与房地产价值挂钩,你不能又想卖时候越贵越好,还希望交税的时候估值越低越好,技术层面早就不是问题了,且信息时代,征税成本没有那么高,万事俱备,只是阻力太大了,掌握资产越多的群体,对于资产税的阻力越大,这是必然的,且房地产税一出,持有成本剧增,收入水平又决定了房租上限,会继续增加市场供给,降低价格和降低空置率,从而实现资源的更合理利用,只是十年内估计都很难推出,调控价格和供给,从而实现泡沫出清也只能靠市场了。
继续追问
由知乎直答提供查看全文>>
王克丹 - 41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零零零 - 40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红根菠菜真补铁 - 37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吐槽仙人 - 376 个点赞 👍
三年前,我一个专精经济的客户卖了房(博士学历,无敌)
两年前,我的一个房地产客户卖了房(业内人士,果然看得清)
去年,我的一个高收入客户卖了房(再怎么还是有敏感度)
这三年,让我感受到,信息差真的太厉害了。
三年前我这儿有个楼盘还在刚开始微跌,今年已经跌去2000左右一平了。
查看全文>>
空靈 - 293 个点赞 👍
因为有一个人,在6月27日那天挂牌了2000套,就这么简单。
所以并不是成都那么多人卖房,而是成都那几个人挂牌了90%的房。
这种事情在上海就不会发生,所以你们现在知道其他地方跟上海比有多黑暗了吧,咱们的国家还是得靠上海。
查看全文>>
白狗 - 288 个点赞 👍
解读国内政策其实并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推理数据,你按照最短视,短期效益最高的方式去考虑就可以了。因为上面能把别人踩过的坑一个不落的全踩一遍,就说明上面要么就是压根没想解决,因为没有好处捞(坏),要么就是没那个能力解决不了(蠢)。
所以他接下来要推出什么政策,基本上完全可以看哪种政策更利于上面,而推出什么的时间点基本也可以比对别人的时间表来。
因为战报可以瞎几把吹,反正又没有人敢质疑,但是内部利益受损要逼出一部分人做牺牲时,那么总有不甘心的人会搞动作。
查看全文>>
苍穹 - 264 个点赞 👍
要看这个时间点,
2025.06.23,二十届中央第五轮巡视组撤离,
2025.06.27,成都二手房挂牌量猛增,
答案就是,官员熬到巡视组走后转移财产,
查看全文>>
咩咩咩 - 197 个点赞 👍
看了些评论,自我总结下,当然一切是猜测,鉴于最近五六年有可能更长,挂牌二手房量从来没出现这么大的增量,即使房价已经事实下跌好几年了,这种情况也没有出现过,只能有一种结论,应该是政府最新要出台某条房产政策会导致房价严重下跌并且落地可能性很大,不是空穴来风,导致提前知晓政策的“相关人士”不得已必须赶在政策出台前速清手头多余房产,一旦政策出台,说不准可能是新增上万套的量,到时候互相践踏,不知道有多少人体验跳楼机
查看全文>>
宇涵zzz - 19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GBFYHHNN - 17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行走尘都 - 15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ummer - 14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ao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