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大家没有意识到,是现在的人或者年轻人,真的很烦去4S店砍价,这种一口价的,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确实能俘获很多人,特别是女性。
去4S店买个车太累了,套路太多了
我觉得大家没有意识到,是现在的人或者年轻人,真的很烦去4S店砍价,这种一口价的,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确实能俘获很多人,特别是女性。
去4S店买个车太累了,套路太多了
查看全文>>
想起了我之前的购车经历,有辆车,驾驶感受在同价位里,我还挺满意的,但是有一个让我非常无语的点,就是主副驾的配置。主驾只有一个座椅加热,,副驾的配置拉满,并起了个名字叫做女王副驾。就有些车企跟有什么大病一样,副驾坐的是人,主驾位子上的是个牲口吗。
至少在这一刻科技平权了吧。
搞女王副驾的车企,好好学好好看。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后排放倒+小米毯子+ai眼镜+磁吸纸巾盒+可变光天幕+后备箱导轨挂dv……
我愿称之为基于某省su7事件的最强热度闭环。
你不是要在车里制片吗?我雷总不支持但却无比贴心……
查看全文>>
感觉就是疯了,这种奇葩数字,真的感觉不是二三十万的车,是在卖两三千块的小米手机。
这车的实力和价格其实没有突破想象,但是这个大定数量的确突破想象了。
之前SU7的时候。
4分钟突破1万。
27分钟突破5万。
24小时突破8.88万。
SU7花费了一周大定突破20万。
现在YU7三分钟就大定突破20万。
感觉这不是精神小伙在买车,这是神经小伙在买车了。
感觉Model Y 没啥活路了……
看下5月的SUV销量排行榜。
销量榜前二十,要么是便宜,如星越L,长安CS75 PLUS,都是10万-15万级别的。
要么就是传统老牌合资的油车,如RAV4荣放,本田CR-V,途观L。
如果是新能源,价格贵一点的,销量好的就是带油箱的,如理想L6,问界M9,宋L DM之类的。
20-30万区间的纯电SUV,有且只有特斯拉modelY 卖得好,没有其他任何品牌月销过万的,甚至过六七千的都少。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价位纯电车的消费者圈子,实际很小。之前智己LS6刚出来的时候,月销6K,就可以称作20万以上国产纯电SUV的销冠了。
而特斯拉Model Y一直 独霸了这个圈子核心,才会一个月有好几万的销量。
而一旦YU7成了这个小圈子的核心位置,那意味着消费者就是二选一,买了YU7的,肯定不会买Model Y。
而YU7一旦量起来了,抢的肯定就是Model Y的市场。
2024年,Model Y国内卖了48万辆。
如果小米YU7 在下半年生产12万辆,那么今年Model Y 的销量可能会跌到40万辆以下。
如果2026年小米YU7全年卖50万辆,Model Y 如果不大幅降价,有可能会跌到20万辆以下。从SUV的销量第一名跌出前十,因为这个纯电小圈子(20-30万级别)有且只能有一个核心。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汽车圈没有公司睡得着。
如果睡得着,那一定是昏过去了。
这个成绩已经不是科学不科学了,而是科幻。
科幻到让人觉得有种平静地疯感。
我甚至觉得漫威需要重启宇宙。
阿斯加德那个是假的。
真正的雷神在这呢。
好像一看25.35,27.99,32.99也不是很便宜。
是,和老头乐比什么都贵。
但是这玩意性价比有多高,消费者自己最清楚啊。
先是入门版本续航800+。
三体人看了都傻。
在保命和保水之间,人类选择保续航。
然后顶配零百加速奔着3秒使劲。
而且这还是个SUV。
群众直呼AUV。
八年前,你去4S店想要27.99万买个bba入门,4S店让你想省钱坐地铁。
就算是年初,火星车刚焕新,增加了续航和内饰。
但4.797米的车长多少还是差点意思。
更别提你想买一辆零百3秒的SUV。
地球上未必有这东西。
哪怕有,也得百分之一个小目标起。
结果小米告诉你,有。
我把你能想到的关于车的一切,都塞进一个5米长身体里。
售价25-33万。
梦想的密码就在小米商城app里。
大家抢去吧。
今天,正式开始了大航米时代。
至于友商,就是一片哀嚎。
这价格,你拿给蒙娜丽莎,她都不微,直接笑了。
这销量,你拿给三体人,他都不玩,直接投了。
更何况是真正每天都在开车的老司机。
直接开抢了。
谁都知道这个价格和他的配置,到底有多离谱。
之前想过会打五折,但没想到,出手就是打骨折。
猜猜打的是谁的?
我就知道小米不仅没给别人留活路。
也没给自己留退路。
真的谁都不在乎了。
野心全在脸上。
哪怕对自家产品有冲击都不在乎。
他已经,沉浸自己的艺术里了。
不知岁月为何物。
为什么要这么猛?
因为背后有多个小米工厂在开工。
这些工厂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足够的订单流转。
为了这些工厂能顺利支持下去,哪怕不赚钱,也要有销量。
失去利润,失去很多。
失去销量,失去一切。
所以,小米要背水一战。
只不过现在看,好像出了点问题。
因为背水的是友商。
小米只负责【战吗?战啊!】
小米没留退路,也不给友商留。
之前轿跑是小众,SU7卷来卷去很多企业不当回事。
而SUV几乎就是家用车的终点。
今天YU7一出现,直接给SUV市场重新划线。
当拿不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价格的时候,雷神的锤子就来了。
关键是,这个雷神很聪明。
曾经网上都说雷军老师脑子里带系统重生,我还觉得扯。
现在我只想问,他的系统是在哪刷机的,我也想整一个。
就,用SUV跑“勒芒”这种活是谁教的?
拿车给地图描边是怎么想的?
说好了不会太便宜,结果25的价格是怎么搞出来的?
只能说过去的人类还是太缺乏想象力了。
我觉得真相只能是赛博坦人了。
擎天柱找小米代工生产自家兄弟。
成本低不说,功能还齐全。
配件还丰富。
宇宙魔方简直不值一提。
若干年后,等马老师上了火星。
小米已经在赛博坦和他招手了。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别说竞争对手睡不着了,我一个对SUV不感兴趣的人看到这个数字都要睡不着了,第一眼看到宣传海报,3分钟2万?之前su7用了7分钟呢,过一会一看热搜标题3分钟20万?!!!
不是,你们都这么有钱的吗?
此刻我一个打工族都要怀疑是身边的人装穷,还是真穷了,这是车啊,不是2535元的手机。。。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太恐怖了,这是卖车还是卖手机?
其实论产品力,yu7绝对是很强的,但肯定没有断崖领先,真的有比友商领先很多吗?
我想差不多可以下结论了:小米汽车品牌的心理优势已经基本建立。
从今往后,友商们会发现原来的阵地上出现了一个巨怪,按不倒打不死赢不了的巨怪。是你往后在自家产品上使尽花活,堆满配置,塞足技术也打不赢的巨怪。因为它对你始终具有居高临下的心理优势。
此刻的车圈,恰如一零年、一一年左右的苹果,用现象级的成功和火爆,奠定了未来对其他所有手机品牌的碾压之势。
当然,你要说高端成了,自然也没错,但我想说的是,这不只是高端成了这么简单。
高端这事,你能成他也能成,甚至别人还可以拿均价比你高、车比你贵这些事自诩比你更高端。你小米最贵的车也不过八十几万嘛,还卖不了多少,人家可是四五十万市场销量冠军,上百万的车也有,不比你高端?
不,我要说的是心理优势。米现在的车是没你贵,但米在广大消费者心里已经建立起了对你的绝对心理优势。
高端是可以借品牌优势以高打低的,可是,不管什么界,尽管上,二三十万的市场,你随便出,来一辆米能给你干趴一辆,你想以高打低,打不了。相反,未来米还可以往上打,你自以为是四五十万高端市场无敌手,米会告诉你那是幻觉,他打你,从车价上是以低打高,但心理上实际是以高打低。你守不住,认知度差太远了。
赢不了。su7梦幻开局,开始在广大消费者心里树立印象,yu7终结比赛,以史诗级的巨大成功让消费者确认了,未来的赢家,市场的主角,就是米儿了。这种心理验证一但在消费者心中确立,就会开始卷入一个自实现的螺旋,消费者对其认同会在此心理自验的螺旋中不断强化,最终造就的,会是一个车圈苹果。
雷军说要用二十年成为世界五大车企之一,原先我是不敢信的,现在我知道,可能性已经显现了。这场自实现的螺旋,能量是极其恐怖的,它会将无数的技术人才和资本卷到他那里,不断填充自己。
心理优势,是比技术优势更难以磨灭的优势,技术可以追赶,心理优势是极难打破的。你想逆转亿万人的心理认同,难如登天。
黑子不用妄图在“心理认同”这个概念上较劲,我这里所谓的认同,不完全是指喜欢和认可,而是对“大多数人就是认他”这个事实的承认,你可能恨米,看不起米,但一旦你承认现实,承认“大多数人就是认可米”这件事,你实际上也是在给所有人对米的“心理认可”这件事添砖加瓦。这个心理认可会逐步变成社会共识,不可撼动的事实,届时米就是所有人所有品牌心中的一座大山。
不过,米现在还欠一个维度,他还没有把审美霸权牢牢抓住,真到那一步,他就真成车圈苹果,有定义审美潮流的能力了。现在公众对其普遍认知仍停留在车好看的程度上,这也是友商的机会,他们在未来还会继续不停给公众强化米子外观全靠抄的印象。
好在,友商的认知战也不算很成功,米尽管深陷外观抄袭的舆论,但他至少相比其他新势力保持了足够的独特性,没有踩进各种大鼠标 眯眯眼之类审美巨坑。新势力试图在电车时代探索出一套新的审美体系,结果却不约而同掉进同一个坑,反而陷入另一种同质化。米最晚入场却靠审美上的保守赢麻了。
雷军这个人,是战略上激进战术上却保守,可以相信未来在车的审美这一块他不至于为了创新而头昏脑热,米车一惯的颜值在线致敬经典应该是可以保证的,随着经验的迭代,探索出一套自己的东西。时间一长,友商帮着找的爹一多,公众也就脱敏了,那个时候大家才会开始审视米的审美,并在米与用户之间共同塑造出一套米自己的审美体系。
别的不说了,3分钟20万,一小时近30万,这个史无前例的恐怖数字,已经为未来揭开幕布了。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真他妈的疯了。
在过去的一年,我已经无数次的贷款yu7的热销了。
我说SUV是更主流的市场,更家用的市场。天然受众就更多。
我说su7的首批用户基本上都是天使用户。很多人他不知道小米造车会造成什么样。
经过过去一年的验证,现在小米造车的质量也好,技术也罢,都得到了更多的信任。
我说yu7是特斯拉真正的挑战者,无论是产品力,性价比还是品牌力,都能掰手腕,是真正的六边形战士。
我说yu7稳态交付可以到5万左右,加上su7,两款车月销8万,年销售90万。
我说yu7的订单不用愁,只要它标准版比特斯拉便宜,一天的订单绝对能够相比su7翻倍,至少20万起步。
我说yu7当天的锁单起码能有5到10万,这是其他任何车企想都不敢想,无法企及的数字。
哪怕特斯拉Modely上市的时候,也不过只有10小时10万订单而已。他那个大定才1000块钱。
我以为我已经是最激进最激进的米粉了。
但是现实给了我沉重的一击:
我小看了小米
3分钟20万大定。
你说不给7天的犹豫期,行吗?
他妈的,下了单的7天都排不到试驾呢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只能说强者为所欲为。
什么叫3分钟超越发达国家呀。
只不过是因为4个内饰颜色都不喜欢,所以犹豫了几分钟。
然后26年我都无缘提车了。
哈哈哈哈哈 。
抱歉了知友们,此车与我无缘,天意呀。
查看全文>>
很简单,当其他车企在卷车的时候(用料,价格,安全),小米汽车不仅卷车,他还卷人……
浓浓的,乔布斯时代的苹果的人机工程味道!
我相信,这20万的订单里面,至少一半的人是没有看过今天的发布会的,而小米Yu7最可怕的,就是如果他们没有看过发布会,那么他们在开上这台车后,会有太多的“惊喜”在他们意料之外
【他们意料之中的】
也就是其他车企都在卷的,比如车身强度,车身材料
比如配置高低,比如性能高低
这些,都在正常消费者的意料之中,你买一台车,他就是一台车,卷配置,卷价格,卷舒适,大家都习惯了,代步工具嘛……
而小米汽车真正可怕的是:
【小米Yu7照顾到了老人和晕车易感人群的需要】
因电车性能过强,在非老司机的操作下,高性能带来的加速度容易让人晕车,于是就有了:
当然,这个打从蔚来ES8上市那一刻起,就受到了业内的重视,也不是没有类似的方案,但Yu7有。
【小米Yu7没有忘记提供情绪价值,她甚至考虑了车里的孩子……】
你可以说“萌宠这东西有什么技术含量,别人实体会动的都有啊”,我说,没错,我也觉得有车企做的也很好,但不是比谁的技术牛,别忘了比的是,谁照顾到人的需求更多……值得庆幸的是Yu7也有,而且不收费哦
5个区域的小爱语音独立交流,对于后排孩子与小爱沟通,聊天,问题,逗AI都是其次……关键让父母有短暂的但更多的“两人时光”,这种如此细节的使用场景下的需求,小米这个造车仅4年的车企是如何想到的,为什么其他车企想不到……这点我真的好想采访一下《湖南日报》
【小米Yu7还考虑到了好奇宝宝们】
还是那句话,小米的产品经理,到底是怎么知道我开车的时候,尤其自驾到非自己家乡的地方旅游或者出差,我对沿路的风景和建筑就会特别好奇,哪怕是个发电厂我都想问一问……
最关键的是,这个功能将给无聊的驾驶旅程带来多少聊资啊,聊资啊喂,带着爱恋对象的直男们,谈情说爱的情侣们,步入中年的夫妻们,在长途旅程上,除了感觉累、抱怨和无聊,你们终于可能会多很多旅途的风景,更多快乐和兴奋,发觉对方更多美好的地方,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啊喂!
(老司机们一定知道我在说什么)
【女性和男性都需要的“助攻”也有哦】
在这个停车厂都有车辆查询功能的时代,这个功能是否鸡肋?我跟你说不鸡肋:
如果你是个丈夫,你一定曾经自以为自己找得到车,然后带着老婆孩子甚至老丈人一通跑后,尴尬的返回电梯口找车,对不对?
如果你是个追求心意对象的男生,你如果和女朋友吃完饭,带着人家在停车厂一通乱走找不到车,尴尬不尴尬,关键人家女生还穿着高!跟!鞋!
我就问你,这个可以告诉你车停哪里的功能要不要?!
她甚至贴心告诉你车边上的墙是什么颜色,附近有什么牌子——商场停车位是按照颜色划分的,即便地下定位不准,如此也能助你人生一臂之力!
【强迫症患者有救了!小米来救我们了……】
在Su7上给你在避开头碰区域地方,设置了第三方配件的固定接口,这已经很人性化了,这次,这个接口还带了充电功能……
我就问、多少人和我一样不喜欢导航时候手机下面一根充电线挡在那里、有时候还会妨碍驾驶,在屏幕前晃来晃去,驾驶中打到东西还有异响,每次用好还要收纳好,才能保持车内整洁……
嗯,如今有救了——带充电功能的螺纹接口!
技术依旧不稀奇,但稀奇的是她又想到了你的需要!
【最后技术最不稀奇,但另乘客惊喜最多的功能】
磁铁,稀奇吗?
不稀奇,但小米Yu7强的不是会在内饰里面布置磁铁,而是同时在为你开发对应的用品!
比如:不再会到处跑,掉地上,让你觉得纸巾已经“脏了”的纸巾盒,顺带还提醒你一句,家里冰箱上也能吸哟
不占用任何储物位置,可以吸在“墙壁”上的眼镜盒,当然这个位置也可以放,水壶,雨伞,安全警示牌
是的,我不止一次的建议过身边的朋友,如果遇到车辆在高速上停车、到后备箱取安全警示牌的那一刻,是你离死神最近的一刻!
因为你眼睛看着后备箱,脑子集中在想“那个从没用过的东西在哪里”,这个时候任何一辆后车高速接近,你都不易察觉,很可能导致惨剧发生!
而如果这种长期不用的东西,可以不占用正常储物空间的情况下放在驾驶员拿得到的地方,哪怕只是一个mini版,也能先放好,再为你在后备箱取标准版三角反光牌时提供保障!(希望小米参考,并开发相关产品 )
以及这个,吸上去就可以让后排的“老板”控制前排座椅的“可拆卸”的磁吸按键——究竟是怎么想到并这个的……
试想,有老板键的车型,司机最怕就是后排不管谁,尤其是小朋友,去随意倒腾这个按钮、折腾座椅上的人不说,即便没人都会让驾驶者分心,唯一办法就是去中控屏上临时关掉这个功能……
现在这个功能变成了一个配件,你可以不要这项功能不买这个按钮,但哪天你要了,别说临时装上去,哪怕是临时去买都来得及,就好像你预先把这个功能存在了小米那边一样,选择困难症患者福音……
就和当年苹果首次使用触摸屏一样、他给开发者无限的操作空间,小米车生态虽然在Yu7的基础配置上还远没达到触摸屏之余键盘手机那么大的平台宽容度的差别
但是,座舱内提供的这些供电接口,预埋的磁吸位置,多路独立的声控硬件,以及各种类似滑板底盘上的无线控制端口……
这些可以很明显感受到开发者在努力为Yu7打造平台的宽裕度,这为未来内外部第三方硬件的开发者给Yu7打造更多更人性化产品创造了可能性……
查看全文>>
这事离谱的点其实不是YU7,3分钟卖20W。。。
而是锁单没到交车阶段还是什么阶段的订单可以在三天内转单。。。
有没有可能现在买车的客户和转了订单的客户,等到明年了又出了个新的,然后又转订单。。。
就这么轮回下去,一直没得车开。。。哈哈哈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我发现了,越是真买车的用户,越不会在网络上bb,越是不买车,越是兜里没子儿的,越爱在网上bb。
真买车用户:直接甩出订单截图,期待自己成为首批车主。
虚假买车用户:龙晶大定,风味机盖大定,累总又累了!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现在让雷总 卢总 王腾去打螺丝已经没有用了
现在应该让他们赶紧去建厂
我要是某地的主官,现在肯定连夜把负责招商引资的干部扔到北京去谈引进小米的工厂
毕竟明年还有个六座增程suv这种超级走量的产品等着呢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数字水分很大。只是很多人不愿意说,毕竟花果山的战斗力是出了名会挠人。
反正产能憋着,交付不了几台,想注多少水还不是随便加。
车子这么好,消费者们纷纷拿出手机下单,好家伙排队排到2026年底去了。
这是一个诚心卖车的态度吗?这炒作倒是很诚心呢。
之前不是吹76秒下线一台su7吗?按照这个说法,一个月起码3.4万台的产能。结果20万订单就排到26年去了?糊弄谁呢?
但凡他提前1个月哪怕量产个1万台,发布就能先交付1万台,我就信他这20万的数据。
别家车企都是发布即量产,量产即交付。不玩儿这些骚操作。
小米从发布第一部手机时就这么玩儿,路径依赖了属于是。
米粉一茬又一茬,是真的记吃不记打。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