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芯片部门获准每周工作 64 小时,成韩国首家延长工时企业,能提高竞争力吗?员工权益能否得到保障?
- 390 个点赞 👍
三星这个每周64小时,主要看点是合法化了,不在于是不是真上那么久班。
中国现在的规定是在不加班的情况下:每周最多44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加班则是每天最多加3小时,每月最多加36小时。
也就是说,满打满算,一周上班时间为6×(8+3)=66小时。
但这个不可持续,如果把36个小时按一个月30天,上班26天计算,平均一天加班不到1.40小时,工作时间算起来大概56小时。
从条文规定上看,三星这个确实突破非常大。
在现实中,不管是韩国还是中国,都有很多996和007的,超过韩国三星64小时的大有人在。
真正三星内部有没有这么卷?按网络上说法是没有。
三星这个本来也是特例,主要针对研发部门。
三星这么做,是因为三星的半导体业务目前行情不理想,三星李在镕表示这是生死存亡的时刻,需要员工“向死而生”。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
2025年1季度,全球DRAM市场老大为SK海力士,市场份额为 36%,超过三星电子(34%)和美光(25%)。
同时,SK海力士和美光两家技术水平与三星已经不相上下,三星竞争优势越来越小。
在芯片领域,三星的代工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20%大降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9.3%。
2024年3季度,最大竞争对手台积电的市场份额为64.9%。
根据三星内部的预计,代工部门2024年营业亏损约4万亿韩元,2025年亏损将进一步扩大至5万亿韩元以上。
在先进制程上,台积电遥遥领先,苹果、高通、英伟达、联发科等芯片的订单都倾向于给台积电。
三星3nm工艺良率仅为10%-20%,台积电的表现则好得多。
在成熟制程上,中国国内有大量的生产厂商。
代工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三星半导体越来越没有领先优势。
特别是在2024年3季度,前10代工厂商,只有三星一家的营收下滑,可想而知其现任掌门人李在镕有多担忧。
3月底,李在镕来到中国,拜访了小米雷军,还拜访了深圳坪山比亚迪。
在中国的李在镕,可比那个在韩国的财阀面目可亲多了。
很明显,李在镕希望能够从这两家中国目前的明星企业身上,学习到一些精髓,并且从这两家拿到一些合作机会。
这下回到韩国首先就是延长上班时间,也许这就是李在镕在小米和比亚迪所学习到的一大精髓。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Saka财经 - 82 个点赞 👍
首先要说明下,韩国是有“工作时间储蓄账户”制度,劳动者可将积攒的加班时间换算成带薪休假,当初出台允许长时间加班制度时也是为了让员工有更长假期,促进旅游和养娃。
当然后面韩国政府也承认,这个时间储蓄没几个人用,你敢请年假公司就找茬敢开了你。
然后说说韩国的法定劳动时间折腾。
这事前传是2023年3月,韩国雇佣劳动部日前制定劳动法修正案,将每周最多工作时间从52小时延长到69小时。
韩国政府还很温馨的分解了时间,一周干五天那每天要工作13.8个小时,干六天要11.5个小时,干7天要9.8个小时。
当时韩国就闹翻了,各个工会都上街抗议。最后韩国政府协调了个每周工作最多60小时的方案,算是得到了社会接受。
这事的前前传这是在2018年,文在寅当政期间,当时韩国人日常996,不生孩子。于是文在寅提出了新法规,雇主必须将员工每周加班的时间限制在12小时以内,以确保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52小时。
这规则一出,并没有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样,不让加班企业就多雇人。反而是企业开始了财裁员。
2018年6月到2019年2月,八个月时间里韩国300以上企业雇佣人数减少了10.6万人。
韩国大企业纷纷表示不让员工卷那我就砍业务,业务少了自然需要劳动力就少了。
于是韩国又把每周工作时间上限改为60小时,部分特殊岗位可以延长到69小时。
查看全文>>
飞跃本屯 - 40 个点赞 👍
韩国这个地方,集体荣誉感向来很强,可能和文化上不自信有关,什么都喜欢和人争,比如,早些年的端午节、泡菜发源地、甚至屈原等...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的「捐金救国应该让大家印象深刻,当时,韩国面临国家破产风险,外汇储备几近枯竭。总统号召民众捐献黄金以补充外汇储备,挽救经济,几百万民众排队向银行捐赠金饰、金条等。韩国社会的凝聚力让人吃惊,在关键时刻,大家有意识牺牲。
我在这里并不是「讴歌」,我只是表达一种现象。
三星提议延长工时的申请在咱们有的大厂「赶员工下班」的强烈对比背景下,竟然被政府通过了,而韩国的劳动法目前对加班有严格限制,超过52小时的企业可能面临罚款甚至刑事责任。
这是怎么回事?......
政府当然要考虑到经济增长,三星是国家经济支柱,半导体业务贡献了韩国出口的相当大比例,三星也是韩国市值最高的企业,在政府有影响力,它的优势在于技术上,但是,有被竞争对手超越的趋势。
都知道半导体芯片领域技术迭代快,巨头们如台积电、英特尔都在拼命缩短研发周期,谁先突破制程工艺,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
在芯片技术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时间就是优势」。
三星为什么这么着急要延长工时?说白了,就是竞争压力太大。
三星把以上「痛点」拿出来,说服政府是有力度的,适当调整工时政策,被政府理解为国家层面的一种产业保护策略。
...
美国的硅谷科技巨头们,名义上在推崇「工作与生活平衡」,像亚马逊、特斯拉等企业都被批评过「加班文化」。不过,在项目冲刺阶段,很多工程师是自愿加班的,换取公司给钱、股权激励的承诺。
制度的好和坏,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答案,喜欢加班的的人会说出加班的很多好处,加班的工程师大有人在。
有人就认为现行的「52小时工作制」限制了工程师的灵活性和专注力,有的时候,需要连续工作时间来调试和优化工艺参数,这个不同于普通制造业,工程师需要灵感迸发,强行中断会误事。
这些比较「立体」的信息汇集到政府,政府决策的过程就是妥协和平衡各方的过程。
...
「52小时工作制」虽然保障了员工权益,但在极端竞争环境下就显得过于刚性,这是一方面。如果有一套更灵活的工时体系,比如允许研发人员在关键项目期间自愿延长工作时间,让他更自由地安排工作节奏,企业在非高峰期给予补偿休假。并且这些能够得到政府有效监督。确保延长工时不会演变成强制加班或变相压榨。
这就能统一多数人的诉求。实现了效率与员工待遇的双赢。
...
于是,这就是每周64小时的「特别加班」制度,而且是通过员工协议达成的。
在一般人的认知中,延长工时就等同于「血汗工厂」。企业当然要顾及到社会影响,于是又推出一些人为关怀配套,比如半年体检一次,心理健康辅导,优化工作环境等。
...
韩国的这个改革,不能简单地站在道德角度去评论,这个可能是韩国半导体行业的一次重要变革,我们所熟悉的「传统的工时制度」诞生于工业时代,而现代科技研发更注重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单纯用「工作时间」来衡量产出已经过时,这个需要摸索。
因此,中国的华为、字节等企业重新定义「人才」和「效率」,我们应该理性一点看,不能「愤青式」的「指点人家的江山」。
三星的案例会成为其他国家类似行业的参考,会引发连锁反应......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大成职场 - 36 个点赞 👍
先说明一下,我是坚决抵制加班的,加班效率低下,而且绝大多数加班时间都在摸鱼,除了增加打工者的不满,资本家只不过是全世界同行交流以后以为这个方案有用。
现在的世界线,全世界范围内每个国家、地区的平均工作时间都在拉长,除了欧洲以外,所以欧洲的竞争力在下降,这个世界就是这么魔幻,虽然都希望科技解脱劳动力,但是现实世界科技含量越高的公司、产业加班越严重。
芯片业就是典型的,一面是台积电、三星的科学家工程师三班倒,一面是摩尔系数越来越低,科技不但没有解放人类,反倒是实现了赛博2077宇宙,每个人的工作越来越累
航空业更是典型,马斯克的空x,员工每周平均工作100-120小时,常需连续24小时加班。特斯拉则直接取消了工会,员工因为加班出现600多起未公开的工伤事故,
同时三星现在做的,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韩国右翼、独裁、军政府,为什么在韩国中老年那一代那么有市场,因为韩国中老年大多数经历过汉江奇迹,体验过财阀给朴卡卡、全小将当狗的日子。希望复刻朴卡卡、全小将汉江奇迹时代,财阀当狗,减少贫富差距。
而韩国财阀通过因为害怕军政府,财阀普遍不支持右翼,年轻一代韩国人已经彻底抛弃韩国右翼了,亲近左翼,因为没体验过那个时代,现在韩国右翼势力正在逐渐老去,韩国财阀更加肆无忌惮了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鸿雁复北翔 - 6 个点赞 👍
未来世界就两条路。
要么卷,要么死。
韩国社会躺平时间不长,还有一点卷起来的基础。
日本就不行,躺平两代人,卷不起来了。
欧美更没希望,躺平几十年,必定被淘汰。
人类社会下一个发展阶段,996只是起点,不是终点。
查看全文>>
l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