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大鹏编剧执导的电影《长安的荔枝》?
- 278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就这还天天赢 - 2501 个点赞 👍
周末陪老妈看了这部电影,不知道是不是她在体制内干久了,看完电影的第一个感想是:“小人物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领导的指示,值得你我学习。”
这句话和电影相比,不好说哪个更让我震撼。
查看全文>>
咸鱼咸鱼咸 - 2349 个点赞 👍
不夸张的说,大鹏已经是把脑袋栓裤腰带上了的。《长安的荔枝》可以说近几年商业片中尺度最大的政治讽刺电影,除了拍的好,还需要有勇气,甚至还需要有人脉。
不要认为《长安的荔枝》过审了,能上大银幕就绝对安全了,电影上映之后的舆论风向也非常重要。如果舆论风向很不好,对导演后期的电影拍摄过审等等肯定都会有负面影响。但是就目前来看,《长安的荔枝》的借古讽今是真的给的很直白,很冲击,很有力量,到电影最后甚至都可以称之为直谏了。几乎所有观众看完电影之后,都会联想到今日而非仅仅沉入唐代。就像这个知乎提问之下的回答一般,就这个回答的内容,尺度已经大到怕是连热榜都不太敢上的程度了。
而这一切的后果,大鹏在拍片之初,应该是完全能预料到的。只能说即便知道有风险,他依然这样拍了,这已经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了,更是勇气的问题。
另外以我在内容行业的多年经验来看,《长安的荔枝》的尺度甚至大到了不太像能上映的程度。即便是将所有讽刺包装上了一个古代的面子,但是其里子依然暴露得过于直白,和现代的元素、段子结合得过于紧密,联想空间太大了。再加上电影中的讽刺批判远远超过了普通华语电影对某个坏人的批判,直接上升到了对由上至下的权力体系、体制的批判,直接上升到了对最上层的批判,已经超过了绝大多少大银幕电影能够接受的尺度范围。
并且整部电影甚至在结尾也并没有给出一个光明的结局,虽然安史之乱看上去让腐败的制度的崩塌,但是在电影整体的主题之下,这种崩塌并没有预示着光明的到来。反而更像是一种命运轮回的开启,一个权力自上而下的朝代到下的,不过时一个新的同样的朝代的开始。而主角最终坐在荔枝树下,疯狂吃过去牺牲了几百上千人的生活才难得的长安荔枝,起内核与其说是安慰不如说是一种讽刺。
所以整体上来说大鹏的《长安的荔枝》,可以说是这几商业电影中尺度最大的一部。并且由于其很多讽刺都非常直白,用力,甚至说有很强的冲击力,其政治批评力度甚至比起多数艺术电影都不逞多让。
这样的电影能在当前上映,可能不得不“归功于”当下电影市场无比冷淡的急需救市的环境,亦或是大鹏背后真的有什么不错的能网开一面的关系。
不过不管其背后的事实是如何,就凭这种勇气,和为民请命的直谏,都值得为大鹏鼓掌。
从《保你平安》到《年会不能停》,再到《长安的荔枝》,在电影导演对于现实表达集体失语的当下,真的没想到中国最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还要考演导两开花的大鹏来撑着。
大鹏,respect。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姜来 - 163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好养活 - 144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呵呵呵 - 131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哈利波特大 - 111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郭敬 - 94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真实姓名 - 92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躺平解决一切 - 892 个点赞 👍
我在想,如果唐朝有宣传部,把荔枝使动员各部门的片段,加上万马奔腾、前赴后继、翻山过江运荔枝的画面,配上一个很燃的bgm,底下是厉害了我的唐,唐朝的老百姓看到,一定会很骄傲吧。
查看全文>>
蒋森碟 - 75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只小虎鲨 - 74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齐霖漫品 - 55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五行缺木 - 51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钱先生 - 483 个点赞 👍
今天刚看完,特别注意了一个场景。
就是刘德华演的右相每次出场的那个寺庙。
第一次出场是与众人在佛前拜佛,看起来非常虔诚。
第二次秘密召见我们大傻子老李时那个屋子是与佛平齐,说明他压根不信佛,是个彻彻底底佛口蛇心的虚伪人。
第三次是从佛眼直接探出了头,说明他不仅不信佛,而且妄想取代佛祖接受众人的跪拜。
真是非常有层次地塑造了右相这个人物的心理。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Camellia - 46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于勒 - 428 个点赞 👍
这么说吧:
如果大鹏版《长安的荔枝》只是一部搞笑效果尚可的作品,那么至少它不会让你看完破口大骂。
但问题在于,它还是一部非常有艺术追求和拔高主题野心的作品。
如果大鹏版《长安的荔枝》的拔高主题意图只讲欺压百姓,那么在现行语境下至少他已经是一部“敢拍”的作品。
但问题在于,他想讲的甚至是“乱自上作”。
如果大鹏版《长安的荔枝》讲述的乱自上作把锅甩给杨国忠和鱼朝恩,那么它已经是一部有态度的好片子。
但问题在于,它讲述的乱自上作,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制度性顽疾。
如果大鹏版《长安的荔枝》讲述的制度性顽疾是官员之间的抱团结党、和光同尘,那么它已经是一部黑色喜剧版的《大宋提刑官》,已经非常有勇气了。
但问题在于,它甚至以非常直白的方式揭示了封建社会官僚体系下,唯一让官员恐惧的只会是他们权力的来源。非常清晰的指出了封建社会制度下,皇帝内心的一粒脑洞沙子都足以在政治斗争的操弄和责任义务的层层下压下,变成压垮一个个平民家庭的五指山。当“层层下派层层加码”的戏份以悲哀而荒诞的景象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每一个观众都足以敬佩大鹏团队的胆魄和决心,但是:
即便到了这一层,《长安的荔枝》的创作野心都没有到达最高峰。大鹏版《长安的荔枝》真正让我大呼牛逼,感叹中国黑色喜剧类型作品取得了可贵的突破的,是它居然还在故事的结尾,讲述这样一个令人感到深思的故事,一场封建社会体制下的化债悲歌——
转运荔枝的经费,朝廷不出右相不出,为防商人涉政也不让生意人出。于是怎么办?就让老百姓出。提前加征半年的荔枝摊派,便可让驿站的附户要么被盘剥到一无所有,要么逃驿沦为带罪之身。横竖都是死,无论怎么选都只能被朝廷吃干抹净。这样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制度设计,又是何等残酷的阶级压迫和骇人的歹毒?
当社会的资源被绝对的权力而不是按劳分配的原则所支配的时候,内债就不再是债,购买劳动和资源的方式也随之从金钱变为了权力。朝廷只支付权力动员,便可一文不出白嫖无量百姓的付出和血汗。故事的创作结论到这儿也就不再是呼之欲出而是从荧屏之中嘶吼出来,封建社会必然灭亡,动员体制必须被改变。
这个发生在千年前平行时空的故事,穿越到现代的荧幕中依然熠熠生辉,它足以让我们的观众感到无比的共情和无上的感动。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句话近年来颇有种让观众一听就ptsd的趋势,悲剧内核的喜剧创作难度素来是整个业界真正的老大难,无数自以为有情怀有诉求的电影人都在这条赛道上摔得浑身血污落得一地鸡毛。但这一次:
荧幕中那个满头白发,双眼血红的大鹏,骑上那批冲向长安的黑骏马,以一种令人大户牛逼,不可阻挡的态势冲到了这条艺术路径的终点线上,彻底的震撼了观看本片的每一个观众,令我百感交集,内心潮涌久久不能平息。
大鹏版《长安的荔枝》,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不仅出色的,而且可以称之为近乎伟大的,我们国家近年来少见的优秀黑色喜剧作品。
让我们彻底忘掉墨迹死人不偿命的曹盾,忘掉传奇高考人那尓娜茜。
让大鹏版的《长安的荔枝》彻底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成为我们多年后,依旧难以忘怀的喜剧传奇吧。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继续追问
由知乎直答提供查看全文>>
烈焰双雄 - 42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流浪滴球 - 39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无名 - 383 个点赞 👍
这片儿让大鹏成为了我心目中没有争议的国内最强导演,依据如下:
- 影片快结尾时,李善德飞身救荔枝即将掉下悬崖摔个稀碎,奴隶哥玩儿命伸出援手,最终极限救命成功。
都2025年了,这种已经俗到某音可能都不稀得拍了的老套路戏,我看的时候在已经坚信李善德活定了的前提下全程都不敢使劲儿喘气,李善德被拽上来那一瞬间电影院里起码有20个人发出了清晰可辨的长出一口气的声儿。
- 影片中场阶段,荔枝园其乐融融欢天喜地篝火晚会,这种戏在巅峰时期的好莱坞也只能拍成平平无奇的不拍不行的凑数过场,能拍到不让观众们闹心就可以算成功。
结果在2025年的一部中国电影里,这种约等于是垃圾时间的戏竟然能让我看得还挺仅仅有味儿,甚至黑屏的时候都还稍微有点儿意犹未尽。
- 杨幂竟然演得挺好。
这三件事儿能办成一件都已经可以算是T1级别的导演了,大鹏把三件事儿都办得贼圆满,说他是国内商业片儿导演中的goat一点儿都不夸张。
并且人家在包了这么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饺子的同时还酿了一坛特级品质的醋(我不知道实体醋是咋分级的,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
不但醋的品质特级,而且醋味儿还贼冲,酿这种醋的风险很大,很可能会让品醋师们尝了之后觉得太酸了而摔坛子。
要知道大鹏是个半路出家的导演,没拿过国外的啥艺术大奖,在圈内的最大后台是之前不知道为啥闭关了好几年的赵本山,自己也不是任何方向的二代,论江湖地位师承人脉之类的他只能跟宝强和帆子坐一桌。
这么一位没啥背景的纯草根导演,就敢把这坛醋酿得这么酸这么提神醒脑,勇气和热情是缺一不可的。
相比之下另一位现在包饺子包得都频频漏了馅儿的酿醋大师,明明自己是个有丹书铁券的爷,却每次都只敢兑一坛子绝不会被砸的纯甜红糖水伪装成醋。
我当然知道酿醋大师当初酿真醋被砸过坛子,被砸过坛子之后认怂完全可以理解,但既然认怂就认得坦荡点儿,兑红糖水就敞亮的说自己现在改行兑糖水了,不要明明卖的是红糖水还假装是醋,并且还老是摆出一副随时准备挨砸的悲壮样子,太丢人了。
而且人家大鹏根本就不吹自己酿醋水平多高醋有多酸,更不会发出“不喝红糖水味儿的醋就别来我这吃饺子”的暴言,人家每次出来都只跟大家唠自己的饺子,做人的境界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总之这部影版荔枝是今年第一部我愿意给满分的电影,只想吃饺子和愿意喝真醋的观众们都可以无脑冲,而只喝得下红糖水却还成天高频嚷嚷自己爱喝醋的观众最好还是谨慎购票,我觉得你们看完这片儿有可能会被触发PTSD。
查看全文>>
白鸦 - 影片快结尾时,李善德飞身救荔枝即将掉下悬崖摔个稀碎,奴隶哥玩儿命伸出援手,最终极限救命成功。
- 37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上海精神科李医生 - 351 个点赞 👍
电影版和上个月热播的「定向委培生那某某茜」主演的剧版,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剧版导演曹盾,只想以史为鉴,适度虚构,避免戏谑,寓教于乐,从而求得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曹盾不敢也不想试“审查尺度”。
但影版导演大鹏,却在深知「天尊地卑、不敢僭越」的基础之上,做了适度的探底,哪怕只是结尾处让观众感受到了冰山一角,其立意也远高于剧版,或者说更接近马亲王的原著内核。
这也说明,自导自演还是有好处的,他除了可以用导演身份,适当做一点“自我表达”。
也可以用核心主演身份,将自己饰演的李善德,从初入长安城进入体制内时的意气风发,到后续运荔枝过程中见证民不聊生时的义愤填膺,再到最终任务完成后质问杨国忠时的慷慨激昂...演绎的入木三分,甚至能令观众心疼这个可怜的倒霉蛋。
大鹏演绎的李善德,也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短篇小说,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写的,译名为《小公务员之死》。
故事很短,说一个小公务员,在剧院看戏时,不小心冲着身前一位将军的后背,打了一个喷嚏,他很担心自己冒犯了将军,于是不停的向将军道歉、说对不起...最后,他不厌其烦的致歉行为,彻底惹恼了将军,在遭到将军的呵斥之后,他回家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知友@小木 的文章中有原文(仅1900 字):
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内耗极致的人什么样?打个喷嚏愧疚致死契诃夫笔下,沙皇俄国统治下颤颤巍巍的一个小公务员,能自己把自己吓死。
那大唐盛世下,在京城长安任职的小公务员李善德,能有多么的胆小慎微呢?
剧版和影版,有一个细节上的区别,就能让大家一叶知秋、见微知著。
在导演曹盾的剧版中,雷佳音饰演的李善德,经人引荐,初见鱼内侍后,只是弯腰作揖,同时说了一句:「在下 上林署李善德,见过鱼常侍」。
而后,两人对话来去自如,李善德并无惶恐感,而摄影师给的正反打镜头,也让二者处于同一水平线,表示至少在李善德眼中,虽然权利不对等,但二人地位平等,更何况面对一个小宦官,李善德内心并没有特别卑微之感。
但在大鹏饰演的李善德眼里,鱼内侍那可是皇宫里的人,是能见到皇上的人。
所以初见鱼内侍时,李善德就好像见到了皇帝,只见他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脸贴着地板,头都没敢抬起来一次。
王迅饰演的刘署令,喊了好几次李善德的名字,他才反应过来。
李善德抬起头时,摄影师给了一个李善德主观视角的仰拍,此刻,常远饰演的鱼内侍,在镜头中高高在上,笑得甚是开心。
这场戏,奠定了影片的一个基调,也可以看作是本片的一个注脚。
在李善德卑微至极的认知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不容置疑的,所以当后来知道自己被刘署令和鱼内侍做局欺骗的真相后,虽然无奈也怕死,但没有太多的纠结,大鹏演出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视死如命感。
这一点和剧版中雷佳音饰演的李善德,有很大不同,不知是否因剧版 36 集注水太严重,所以雷佳音不得不演的十分纠结、磨叽、缓慢、磨蹭...以此拉伸电视剧的时长。
总之,大鹏饰演的李善德,明知是死局,也毫无废话和太多怨言,他在抵达岭南后,便开始迅速执行皇命。
这一整个过程推进的很快,大概在电影不到一半时,便用一组快速切换的连续蒙太奇镜头,交代完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荔枝运送试验。
而这也是李善德最后一次感受到「痛并快乐着」,因为之后的过程中,李善德的三观开始逐步被震碎,他内心剩下的,只有痛苦。
电影中,庄达菲饰演的阿僮,曾问过李善德,既然运荔枝是没有胜算的事情,你干嘛还执着的要干?面对阿僮,李善德第一次说出了原作中那句经典台词:
-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正式运送途中,当发现「黄草驿站」空无一人的逃驿现象时,李善德再次说出了这句话,这一次,他明白自己可能要失败了。
但白客饰演的苏谅,在千钧一发的危难之际,伸出了援手,再次拯救了李善德...这也是电影相较于原著,最大的改动之一。
原著中苏谅对李善德的恨意,始终没有解开,是李善德最大的遗憾和愧疚之一,电影弥补了这个缺憾。
但电影中的这一改动,很明显是为了加强普通人与朝廷之间的阶级矛盾,因为苏谅说之所以愿意再次帮助李善德,是因为岭南经略使何启光让他倾家荡产了,苏谅啥也没有了,他只有李善德这个生死之交,因此他想再助李善德一臂之力。
也正是因为这些细节的描述,让本片第三幕的高潮戏份,一场突如其来的「悬崖峭壁生死战」,虽然从剧情发展上看略显突兀(鱼常侍有胆拦贵妃的荔枝?那可是皇上下的命令)。
但抛去逻辑,从观影情绪上讲,那场突袭,会让观影体验更燃、更热血、也更惨烈和感人...
最后,经过前面这些所有出场人物情绪的铺垫、民不聊生的人间疾苦铺垫,才让结尾处,李善德敢于质问杨国忠的勇气,显得颇具说服力,也更难能可贵。
本文开头,我提到了李善德这个人物的“不敢僭越 ”,也说他有点像《小公务员之死》中被自我恐惧感作祟而“吓死自己 ”的那个公务员。
一开始的李善德,的确是这样一个人。
但是作为“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的第一亲历者、实际执行者,李善德在整个过程中,看到了太多果农和底层人民的血与泪,那些宁可被朝廷通缉也要「逃驿」的平民百姓之疾苦,李善德大可视而不见,但在电影中,却他被深深的共情了。他作为核心主角的共情,也就引发了银幕前观众的共情。
电影《血钻》中说:「每一颗钻石的背后,都蕴藏着无尽的罪恶与血泪。」
在电影《长安的荔枝》中,至少在李善德眼中,这些荔枝,又何尝不是「血荔枝」。
所以,当影片最后,被贬至岭南许久后的李善德,偶然间听闻长安城陷落的消息时,一个人坐在果园角落,不停的剥荔枝、吃荔枝的镜头,就显得十分意味深长了...
如果没看过原著,你真的很难相信,李善德,作为长安城中一个小小的公务员,却亲眼参与和见证了整个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
而作为导演的大鹏,也借助马伯庸笔下这个虚构人物的一段人生经历,再通过自己相对成熟的电影镜头和电影语言,去呈现了整个大唐盛世的悄然变化,还附带了一点点自我表达...
放在10年前,你似乎很难相信,那个拍完《屌丝男士》系列搞笑短剧后,又祭出《煎饼侠》这种烂俗喜剧片的大鹏,十年后,居然能拍出一部从小人物侧切面去展现中国大唐历史变迁的电影,而且质量还尚可。
当然,如果你仔细审视大鹏这个人,你会发现他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跟李善德一样,很懂得什么叫“不敢僭越 ”。
从2017年底,《缝纫机乐队》票房未达预期开始。
到2022年底,《保你平安》首次定档(后改档)为止。
五年多的时间里,除了由金马奖获奖短片《吉祥》发展而来的低成本文艺半纪录片《吉祥如意》外,大鹏没有执导过一部商业电影。
那可是中国电影热钱涌动的最后几年,别说大鹏这种拍过票房10亿+电影的成功导演,就是吴克群、李玉刚这类歌手,都有投资人跟在屁股后面,天天拿着钱盼着他们执导电影、拍啥都行。
但大鹏能沉淀下来,蛰伏五年只演戏不导戏,说明此人真的对自己够狠。
再次以导演身份出来时,重新执掌导筒的大鹏,迅速贡献了两部口碑不错的电影《保你平安》和《热烈》。
直到今年这部《长安的荔枝》,大鹏算是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又一次蜕变。
当然,这种蜕变只是相较于导演大鹏个人作品序列而言。
因为,这部影版《长安的荔枝》也有不少缺陷,比如对于没看过原著的人而言,部分内容会有跳跃感,你会感觉过度不自然,甚至对某些情节是否合理产生疑问。
另外,一些插科打诨的镜头,比如在荔枝园出没的两个拿着香蕉跳舞的演员,就很让人出戏。包括林雪演的岭南经略使何启光,虽然妆发造型代入了,但人物性格似乎未能融入整个电影剧情之中。
再比如张若昀饰演的杜少陵,虽然他这个角色,已经把原著中的韩十四一角也「兼并了」,可两个人物合二为一,却仍然显得十分工具人,张若昀每次念台词,就真的是在「念」,你感觉他能顺利背下来,用力「念」出来,就不易了。
可瑕不掩瑜,尤其是在电视剧版强烈的对比之下,影版就像一款全新升级后的历史策略游戏,玩家以李善德为主视角进入游戏,代入感更好,体验感更强,画面质感更真实....虽然这款游戏中难免还是有几个NPC令人反感,但整体你能给出好评。
- 撰文 / 彭飞
本文首发于知乎,未经许可不得引用或转载,违者必究。
查看全文>>
彭飞 - 313 个点赞 👍
刚出电影院。
我来描述一下这部电影的最后20分钟拍了些什么。
两个人的对话告诉观众,转运荔枝花了这么多钱、跑死这么多马、榨干这么多民夫、抽空这么多家庭是为什么?只是因为有人在圣上耳边说了一句,岭南的荔枝比四川的更好吃。圣上又随口说了一句,那就尝尝。
而转运荔枝多征收的那些钱呢?杨国忠贪了吗?不,钱进了圣上的大盈库。
口含天宪,自然有人帮你层层加码。圣上任何的小小要求,都可能压死一大片人,而且他并没有机会意识到这一切。
第二段,李善德的回忆。
他初到长安,当了个不入流的小官,辛苦打拼,只想在长安落户。和他一样漂泊在长安的人还有一大群,他们的想法都一样,在长安安家,过太平的小日子。李善德攒了15年的钱,凑够了房子的首付,好日子似乎终于要来了。
第三段,安禄山尼玛打进来了!
你们不是天天嚷嚷要打进长安吗?我就拍给你看!一把火下去,皇帝口含天宪?小市民辛苦求生?还不都被安禄山烧成灰?
至于为什么一和二就变成了三,就留给观众自己体会了。
不过如果就到这,那这部电影还只是一般的好。
最绝的是最后,李善德知道了这个消息,在树下一边吃荔枝一边流眼泪。
他是骂了圣人,他是骂了杨国忠,他是讨厌官场的蝇营狗苟,上行下效,层层盘剥,他是想改变这一切。就像现在所有喊着黄巢和大西王的年轻人一样。
但是内心深处,大家想要的真的是大西王吗?但凡有一点破局的可能,大家想的会是“贵贱同赴一口锅”吗?
又恨又爱,说不尽的复杂感情,最后都变成了一句:“荔枝吃多了。”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大大的仙贝 - 28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善人 - 279 个点赞 👍
不如拍个现实版的长安的荔枝,游客手表弄丢,两个环卫工人,高温天气,在封闭环境翻三个小时终于找到,游客找到了手表,赢! 地方获得了政绩宣传,赢! 各营销号有了素材,赢! 只有两个环卫工人,这不过是平凡的普通的生活的一个小插曲
查看全文>>
白袍陈庆之 - 262 个点赞 👍
看到高潮部分忍不住想阴阳一下,一丛荔枝变成二百丛,按某些聪明人的说法,想必是下面的大人们爱民如子,觉得圣人非要吃岭南荔枝不合理,于是把任务执行到20000%来表达反对吧
查看全文>>
王搞定 - 25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上海信贷沪金教授 - 21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48岁热情性感辣姨 - 208 个点赞 👍
点映已看,果然非同凡响。
张吃鱼编剧团队+大鹏导演,市面上最成熟的喜剧人的组合,贡献出了这个暑期档最好的两部喜剧之一(另一部是《戏台》),也是这个暑期最流畅、最宏大、最成熟的作品。
又或者说,若不是有《戏台》陈佩斯老爷子登峰造极的表现,《长安的荔枝》就是这个暑期档断层的第一名了。
喜剧方面,《长安的荔枝》是很好懂,却很深刻的那种高级呈现:
各个部门里被当成皮球踢的打工人李善德,让我们打工人非常有代入感。
但这还不算完——李善德偶然被相爷看中,一朝成为人上人的片刻辉煌,让我们打工人顿时拥有了巨大的爽感,获得了一种做梦般的快乐。
喜剧效果,确实拉满,但记住此时的笑声,后面要考。
升官的李善德,和某时刻自以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我们一样,都不知道这片刻欢愉,都是有代价的。
最后,“半头银发逃幽冥,一路红花赴长安”的李善德,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奔向他的deadline,奔向他自以为的人生巅峰——这一幕,不可谓不热血。
然而,热血之所以珍贵,不在于它产量不足,而在于能容纳它的现实太少。
世间有太多热血,是被谎言激发,却又被真相浇凉的。
李善德比这个还惨。
李善德一开始收到的就是谎言!
但是,出于“逆天改命”的幼稚想法,李善德自我麻木,麻木到认为自己只要干得好,就能够把谎言扭转成真相。
这个思路,就仿佛是在说“只要鱼肉够肥美,刀俎就会养我一辈子”一样天真。
原来,李善德的一腔热血,一开始就是大人物中饱私囊的工具;李善德的人生巅峰,一开始就是大人物可有可无的添头。
那个世界,人们就像是最后唐明皇和杨贵妃面前,多一种水果不多,少一种水果不少的宴席一样,都不过是大人物不想碰就不碰的盘中物罢了。
此时,之前让你记住的笑声,有了用途了——当时,你笑得越大声,此刻你就会越觉得讽刺。
原来,我们自以为的努力成果,不过是大人物拨弄了一下棋盘罢了。
我们所能欢呼的,我们所能自豪的,原来都是大人物动了一下心眼之后的运气。
那小人物的努力,还有什么用呢?
《长安的荔枝》电影告诉我们:同志们,努力有用的!
最后,李善德一家人,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吃着荔枝,看不到一点大人物头顶上的狼烟,不用像大人物一样逃命,就是命运给他们最好的回馈。
行了,想到这儿就可以了,不要再想其他人了。
这个暑假,看个优秀的喜剧,看个《长安的荔枝》就可以了。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愁飞之人王逍瑕 - 18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五点半钟的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