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发文谈降低生育成本,应防止教育内卷,提倡男性做家务等,如何看待其观点?
生育成本包括“生的成本”,即从怀孕到分娩的成本,以及“育的成本”,即养育和教育成本。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育的成本占比远高于生的成本。单从直接经济成本看,有估算数...
- 5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中国男性承担全球最高比例的家庭支出,还得做家务?
官方还觉得是女性地位太低了才不生育?
可能官方觉得,非洲,中东那才是女性地位高地。中国欧洲是女性地狱,所以才不生育的吧?
瑞士银行的一份投资者报告,关于各国男女家庭经济支配权问题 编辑于 2025-01-14 19:1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熊猫太子 - 224 个点赞 👍
根本的问题就是时间有限,人的一天只有24个小时。所谓经济成本过高,归根到底也是因为生育养育行为会潜在减少获取收入的时间。
此时所谓的“钱”或者“经济成本”的实质,其实就是时间成本,以及究竟把有限的时间投向何处对自身更有利的机会成本。女性天然具有生育能力,既然人类要繁衍,那么女性必然会付出时间在生育养育方面,由于人类妊娠周期与人类个体成年时间较长,由女性独自生育抚养孩子显然不利于种群发展。
所以经过长期的实践,人类社会对此的应对策略,是由两性组成固定的家庭并且进行相应分工(由于男性具有天然的体力优势,分工结果往往是“男主外女主内”,也有“奶爸”情况),通过其中一人更多参与社会劳动,把时间花在获取收入上,另一人则更多参与家庭劳动(养育也是一种广义的家庭劳动),把时间花在生育养育上,如此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人口再生产(生育)和劳动力再生产(养育)过程。
用中国过去一个家庭往往能生育很多个孩子举例不具备说服力,因为这是建立在生活水平非常低、多生育实际上是为了多获取劳动力以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的基础上
查看全文>>
古都闲云 - 102 个点赞 👍
乱弹琴
全国统一课本试卷考分,不要分各种几加几的科目,连文理科都没必要划分,课本搞成合适自学,让聪明孩子可以自行学习,最能降低教育成本,也可以拉平教育资源的不平等。
现在教育成本高,就是国家乱搞教育搞出来的……
查看全文>>
流浪的蛤蟆 - 81 个点赞 👍
现在生育成本的核心矛盾根本就不是在男女之间怎么分配的问题,而是gov部门不承担成本,把全部成本都甩给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的问题。
所有在生育成本问题上谈性别矛盾的都是围魏救赵,看不见或者假装看不见房间里的大象。
查看全文>>
勃德之门 - 65 个点赞 👍
这个学习时报又是哪里来的三流报纸?他怎么知道中国男人是从来不做家务的?
总有赎罪券的言论说中国男人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其实近年来中国男性做家务的比率连年上升,不信你就可以多问问看,现在组成家庭,就算女的没工作,男的敢不做家务吗?
描述这个现状的人肯定是想PUA男性,让男性正当利益让渡。男性同胞们,不要被她们的语言分化,把自己的东西紧紧留在自己手里,摆脱“利女”“供养着”的思维,这就是胜利的关键。
查看全文>>
sunlight - 52 个点赞 👍
减缓教育内卷的关键是彻底停止掐尖式的中考招生。一边要五五分流一边又不让开补习班,那不是自相矛盾是什么?至于把生育率甩锅给所谓的东亚父权制,指责男性不承担育儿责任,那就更是夹带女权主义的私货了。放眼全世界,也没有比中国男性更普遍地承担养家责任了,非洲生育率倒是高,女权主义者喜欢吗?
查看全文>>
诗人张宗昌 - 41 个点赞 👍
他们直到现在,还认为结婚率下降的原因是女性不愿意结婚,始终不敢正视真正的原因是男女都不愿意结婚。
查看全文>>
冬瓜 - 34 个点赞 👍
难道大家不知道所谓体制是一个大屋子吗
里面不同的人都是说着团结的话,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吗?
作者包是女的,这种脱离生产一线的学院中吃赋税的夹带私货文稿小偷我见多了。
教学和科研能力是没有的,夹带私货拿着纳税人钱打拳可是一打一个准
直接带头冲就完事了,学校怕的不是没有声量,就怕里面的人乱搞乱说在社会中造成舆论公关危机。
你不冲她们可就一直心安理得地写
多冲几次就知道男性的统战价值了。
查看全文>>
山恒以川 - 32 个点赞 👍
你不能只在摊派成本的时候才假装男性有生育权。
查看全文>>
Skyline - 28 个点赞 👍
“提倡男性共担育儿责任”?
Excuse me ?
意思是现在的男性没有承担育儿责任?
那我是不是可以真的不担了?
查看全文>>
U ranus - 21 个点赞 👍
在提高生育率的建议中,凡是思路认为是女性地位低和男性地位高导致生育率下降的,一律视为又蠢又坏。
查看全文>>
江南 - 13 个点赞 👍
以男女矛盾,掩盖阶级矛盾。
查看全文>>
亭远先生 - 7 个点赞 👍
虽然理论上,生育权是女性独有,但是生育成本是家庭负担的,并不是女性独立承担。况且,在婚前,女性已经通过彩礼、五金、购房等手段,吃掉了男方一大块财产,不应当再有更多要求。
降低生育成本,得降低家庭的生育成本,这必须靠财政支持。
首先,应该大幅撤裁诸如《学习时报》一类毫无用处的事业单位,去冗编减冗员,缩减公职人员规模,将节省下来的财政资金拨给生育子女的家庭,
然后,实现从出生到入学的生育成本的全社会大规模减免,托儿所、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的学杂费用,全部免除。
另外,得大幅推进提前退休,让老年人尽早从工作中解脱出来,帮助年轻育龄夫妻带娃。
查看全文>>
薛大壮 - 6 个点赞 👍
如果他们能够精准的避开每一个正确答案 说明他们根本不蠢 只是坏的在装蠢
查看全文>>
狂怒黑曜石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菊石之海 - 5 个点赞 👍
有那发文的时间把劳务市场整顿一下都能挽救生育率,小红书上都有女的觉得自己怀孕没法给公司更好的创收,对不起公司,不要生育津贴主动辞职的了,还一堆人赞同。劳动者都被现在的劳务环境pua重度了,你还在这大谈父权影响,生育成本在中国显著作用于女性不是因为男性没有足够的假期吗?连假期都没有还提倡做家务,时间从哪里来?给男性同样放产假提了多久了?除了顶着舆论压力延长女性产假,你们还做了什么呢?
查看全文>>
梦醒时分 - 5 个点赞 👍
这个领域,也别指望政府有啥“有效动作”
民众,特别是女性认为的“有效”解决办法
别的国家都使用过了
结果都是烂的一塌糊涂
最终的选择都极其一致。。。
放弃在国民婚育层面解决人口问题
低生育率的国家未来 - LEE的文章 - 知乎
LEE:低生育率的国家未来查看全文>>
LEE - 4 个点赞 👍
我只问两件事:
1.数据样本从哪里来的?调查对象都是谁?
2.解释解释什么叫“东亚父权文化”?PRC是父权文化吗?不是的话你凭什么用这套说辞?
是的话,那在现行体制下造成了女性现在的不满和困境,它是不是有问题?你为什么不说明白呢?
查看全文>>
李夏洛克 - 4 个点赞 👍
完全是胡说八道。
我看了原文,最核心的论证是:
受家庭内部传统性别分工的影响,生育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对女性的负面影响要显著高于男性。这一现象在受东亚父权文化影响的中国大陆、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更为突出。
北欧国家以支持性别平等的工作—家庭平衡为政策导向,生育率在欧洲属于较高水平。相比之下,日韩以支持传统家庭分工模式为政策导向,未能有效提高生育率。
这拳味也太浓了,他的论证核心是:
北欧国家生育率高,因为男女更平等,男性在家庭里也做家务。
日韩生育率低,因为父权文化,男性承担的家庭责任少。
最主要的经济问题就这么被一笔带过了????
男性承担的家庭责任少,但是承担的经济责任多啊。
这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上来摆数据,引文献,开口中央文件。
结果核心论断都是胡编的,写出的这东西,给谁看呢?
查看全文>>
狂徒乱笔 - 4 个点赞 👍
赎罪券最常见的一个形式就是“男的只出一个精子,而女的怀孕遭罪多了”这种老掉牙的腔调。
是,我不否认怀孕生子女的付出多一些,但这不代表男轻松。那种男性也付出的老话我都不提。我只提一点。
女性只向上择偶,从公平的角度说,向上择偶的获利本身就是在填补女性生育的付出。更优良的基因,更好的物质条件,都算。加上中国男性顾家的良好品质,谁吃亏还真不一定呢。男性首先在性别比105:100中吃亏,因为这代表更加雄竞。男性还要再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才有择偶权。现在登顶了要拔旗子了入了配偶的法眼了,女的说吃亏了。嫌吃亏你咋不找更好的呢?
自然界的哺乳动物雄性基本上不育儿,动物都知道雄竞胜出了其他事情自己就没啥事儿了,外国人也把责任划分的很清晰,外国女的也没意见。只有国男纯良老实人才遭压榨。
就榨吧,非逼得越来越多的男性觉醒就开心了
查看全文>>
棍子归我了 - 4 个点赞 👍
2025年了,他们依然觉得是男人做的还不够多。
查看全文>>
灰色的狐狸 - 3 个点赞 👍
已全部截图保存,记录正确的历史记忆,时代面貌。
以防止日后的甩锅,切割,修改历史,抹除记忆,口歪眼斜,精神分裂,虚空立靶,扯东拉西等“行为艺术”……
仇男,厌男,辱男的郭嘉,崩溃了,灭亡了,也是完全活该的,纯粹的咎由自取。
以后出现什么了大洪水,大灾大难,大吃鸡,都不足为奇。
查看全文>>
光年梦初 - 3 个点赞 👍
一个中国男性人生最大的危险可能就是结婚了。
毕竟贼都偷不走你的房子,但婚姻还能让你背上负债。
结婚证就是奴隶证!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2 个点赞 👍
兔兔们不是说女拳都是jwsl吗
查看全文>>
小鸡炖蘑菇 - 2 个点赞 👍
8小时工作,8小时带娃,8小时休息想着是挺好,什么时候严格落实8小时工作制和每双休,再加上双休以外节假日不占用调休时间,带薪休假制度落实到位,生了娃而不是直接甩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好像这个要求只有体制内部分群体可以做到,和大多数没有关系
查看全文>>
强哥 - 2 个点赞 👍
这是专家年底又来刷存在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