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重庆荣昌区委书记号召干部买新衣、下馆子,带头消费?引导消费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据重庆日报,1月6日,在重庆市荣昌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区委书记高洪波号召干部买新衣、下馆子,带头消费、带动消费、带领消费。“荣昌发布”消息显示,高洪波在会上强调,...
- 207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泉禾丹 - 48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耳边风 - 40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听过干部省吃俭用,衣服缝缝补补,就害怕自己显得过的比中底层好,以遮盖社会阶级差距造成的心里落差。
第一次听说号召干部带头消费来做救国方针,到时吃土的底层,看到一大帮公职人员大吃大喝,大肆挥霍,会怎么想,说不定反动的苗子就此生根。
能耗的公信力已经所剩不多了,这种几乎没多大回报概率却必定损伤自身形象的事,还是少做几件吧。
财富大部分在哪一小部分人手上,大家心里有数,就算中产阶级们团结一致把仅有的公粮上缴回馈社会,那也是杯水车薪。有时间整这些昏招,还不如想法子动员那些个真正的财主把钱抛向市场。
有些人喜欢拿那增加的几百块工资得出吃不了多少顿的结论,还有些人认为大多公职基层社会身份和收入低下,觉得我扣挥霍帽子有点言过其实。
第一公职人员的收入出自纳税人,那纳税人自有对其舆论的权力,仅限舆论,并没有让他们怎么做的事实,也没有被赋予过让他们怎么做的权力,但一个纳税人花钱构建的机构是否仅限于讨论的权力都没有?
第二我没有说过不让公职人员下馆子,我没这么大权力,也没这么大号召力,那些底层公职人员他们也没有那么多闲钱去下馆子,我不反对公职人员,我反对的是是这种舆论造势的方式,反对经济下行,矛盾尖锐的当下,继续高调宣誓体制内外的差异化。
第三全民勒紧腰带的时刻,为什么在这种阶段还给公职人员全体加薪,为什么仅有体制之内的人提高收入,公职人员提薪完再用提薪的钱去消费,完成内需,这套操作就等于体制外的人花钱给体制内的人加工资,体制内的人再拿来这笔钱去消费体制外的人的服务,体制内的人吃的快乐玩的开心,但体制外的人还得额外付出劳动且能拿几成利润呢,竟真有人觉得这是利国利民公正无私实施完还要感恩的利好政策,怕不是体制内就是踩缝纫机,而且现在加了的这笔工资是否能全数反馈社会,屁股不歪都能想到结果,给公职人员钱就绝对能增加内需,给全国民钱就等于没加钱,属实是你想怎么说都行。
编辑于 2025-01-09 09:4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沧桑的孤月 - 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放着单位里的免费特供菜不吃,去外面花钱吃煤油炒的菜,元素周期表大杂烩?
购物卡过期前都还没用完,要花给儿子出国留学买豪斯的钱?单位发的油粮蔬果多到父母兄弟亲家都吃不完,去消费真没多大空间
发布于 2025-01-09 11:5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聪明的乔头头 - 865 个点赞 👍
我有一计,取消所有机关事业单位食堂,大家都在外边吃饭,一定可以拉动消费。这样一顿5块钱,就可以变成一顿30了。
查看全文>>
时代之 - 365 个点赞 👍
谢邀。
这也算是一种“转移支付创新”嘛。
11月北京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一个-14.1%,一个-13.5%。
龙头萎缩不一定是一鲸落万物生,而有可能形成由中心反扑周边的传导。例如北京旁边的天津,5月以来社消零售总额转负,24年前11个月降幅2.9%。
24年三季度已经在放宽政策,各路专项债超长期以旧换新等在四季度快速下发。但在居民端这边看,明显没喝到几口,继续财务保守。
内有化债和老龄化,外有不确定性,这个环境下如果还想稳当消耗过剩产能,当然希望有更强力的内循环。
但很多事,不是想就可以。
例如刺激消费,谁来刺激?
消费增长的一个前提是乐观预期。有预期,负债都敢消费;没预期,赚钱了都存下来。
20年底储蓄存款92万亿,24年11月是149万亿。房价在跌、股市不靠谱、新增长产业大多和政府政策及投资高度绑定门槛较高,于是钱都躺了。
明显预期不咋地。
照理来说,多有多花少有少花。但咱还是有点不一样,除了增长预期,还有风险预期。
谁给你发养老金失业金?你给你自己发?那你赚钱了也是继续收着,至少会主动
查看全文>>
王子君 - 231 个点赞 👍
领导们也消费降级了啊,之前明明还号召的是:“干部要带头买房,买了一套买二套,买了二套买三套。”
查看全文>>
叶泊枫 - 218 个点赞 👍
话不好听,但是是实话,类似的话不光在知乎上,私下里我和很多体制内的朋友和亲人都说了很多次,考虑到他们的年龄,都是干部。
现在的经济环境下,稳定收入的体制内工作溢价在不断上升。但是有一说一,稳定收入只是收入不跌,那么兑现这个溢价的唯一方式就是花钱。在大家都不愿意花钱的情况下花钱你会有更高的收益(不管是物质、服务还是情绪上)。
那些已经没有房子和35岁压力,医疗和退休都有保证的干部们本来就是当下最应该花钱的一群人,不管是从个人还是大局的角度出发都是对的,实现一种个人和集体的双赢。
但是这话,作为一个利益不相关的我可以当理中客来说,一个领导公开说可能不太好,可能会给人一种得了便宜还吧唧嘴的感觉。
查看全文>>
一直住顶楼 - 203 个点赞 👍
一点毛病没有,东北中西部超配的体制内师医公,真正的职责就是把转移支付的钱消费花光,别让垄断企业、本地利益集团拿着钱上桌瞎搞建设。
因为转移支付给中西部体制内发工资让他们消费,就是全民发钱青春版,养懒人的钱,最终都会造粪施肥流到市面上,滋养本地市场的效果远比基建投资更好。
反而拿转移支付的钱投一堆国资背景的企业与民间资本争利、或者搞奇观修新区卖地,那最后反而常常一地鸡毛。
当年09之前新疆养了一堆国有油田厂矿,油田厂矿子弟“从出生到坟墓”,全链路福利日子过得多好,知乎上随便一搜就有。可是由于厂矿大院窝吃窝拉不进市场消费,基层一样赤贫、矛盾激烈。
你可以说那年的悲剧导致油田厂矿的衰败,也可以说油田厂矿子弟与地方基层巨大的贫富差距,促进了悲剧的发生。
真正基层矛盾缓和,是等各路油田厂矿衰败子弟下岗、地方体制内真的大扩招8000块养懒人,体制内懒人在地方市场消费,地方市场才活跃起来,本地居民才富起来的。
中西部本地体制内职工,老老实实承担高效率把转移支付造粪变成生物肥的中转站、履行制造内需的职能就
查看全文>>
陈仙男大天才 - 162 个点赞 👍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可能已经不对民众的消费内需报太大期待了,开始寄希望于体制内人群拉动消费内需了。
人民群众的消费内需多少,和兜里有没有钱,工作强度高低、福利保障是否完善密切相关,国人不消费、不敢消费、不想消费的根源就在于此。
基于大多数人被无偿加班泛滥困扰,收入远远追不上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钱包被高房价彻底掏空,五险一金很难缴全,35中年危机65领养老金的现状,大多数人既没钱也时间对消费内需作出贡献。
就算民众稍微有了一点儿小钱,或者社会真的采取了直接给大家发钱的才做,人们也不敢把钱花出去,而是把钱存在银行当棺材本抵御风险,这是中年危机和低社会福利带来的不安全感导致的。
即使银行把存款利率降的再低也没太大用,只要银行能为大众提供“保管钱财”的功能,顶着零利率甚至较小的负利率,大家也会使劲把钱存在银行里,而不是把钱花出去。
相比之下,体制内群体在收入水平、工作强度、社会保障这几个属性上不敢说是最顶级,但在中产阶层里绝对是能排在top前几的,所以体制内人群的消费意愿会比大多数人强烈一些。
工
查看全文>>
很无名少年 - 113 个点赞 👍
高书记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境:要是鼓励公职人员多消费,就会给人一种铺张浪费、奢靡享受的感觉,引起民众的不满,不利于维护公职人员的形象;要是鼓励公职人员不消费,就无法拉动内需,不能通过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来实现二次分配。
我来给高书记出个好主意:您可以将荣昌区的公职人员薪资收入全部减半,然后将多出来的钱平分给区里的居民,让民众去消费。这样一来,一方面公职人员的收入降低了,可以更好的保持节俭的生活作风;另一方面民众的收入增加了,也就可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了。这个办法可以说是两全其美,不知高书记是否愿意采纳呢?
查看全文>>
宇宙战神郭奉孝 - 103 个点赞 👍
这就是政治敏锐力。
2024年12月9日的top会议,在明年的具体工作上,会议部署九大任务,前三项分别为:第一,大力提振消费。第二,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第三,经济改革。
顺序说明一切
明年最最最重要的经济工作:促进消费。
那个说什么这个书记不懂政治的高赞回答可以歇歇了。
是,机关确实一直号召过紧日子。
但是这个只针对机关内部这一块。
比如,办公室冬天开空调不能高于22摄氏度,食堂节约粮食光盘行动,不铺张浪费搞没必要的大型活动,严控三公消费……
甚至有些地方借“紧日子”名义大砍体制内待遇都属于曲解政策,更别提这个答主把“紧日子”放在“促消费”的对立面,纯属一知半解。
然后,促销费摆在这么重要的位置,地方政府怎么办?
当然是积极跟进!
值得一提的是,财政部最近已经放出风声了,“我国政府负债率和其他国家比还算低,举债空间仍然很大,财政要扩大赤字”
政府部门仍然要加杠杆。
不过,在市县乡三级部门都干过的本人估计,地方政府靠所谓负债促进消费,路子多半还是局限于“搞基建——创造就业等赚钱机会——大家有钱啦就消
查看全文>>
伟大的大伟 - 62 个点赞 👍
看到这样的报道,我的感觉是无奈和悲哀,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就像小孩过家家一样的幼稚可笑。如果我们的干部,掌管所属辖区的国计民生的父母官们,都是这样的胸怀格局,不是想办法发展经济,而是把眼光放在如此的仨瓜俩枣上。看起来很接地气,很体察民情,但必定不是治本之策,只能是杯水车薪,恐怕连燃眉之急都解不了。这样的格局,使出如此的招法,我也真是佩服的那谁了。暂且不说效果如何?为什么人民群众不愿意消费?如此的消费能带动起来消费?
查看全文>>
火眼金睛SD - 48 个点赞 👍
其实现在提振经济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要鼓励官员们大胆的在国内消费。
以前的时候,某机关门口的餐馆、饭店、会所,一到饭点天天爆满,反腐之后就人去楼空、冷冷清清了。
国内应该鼓励官员大胆消费,游艇、别墅、高尔夫什么的,官员要带头参与。
否则的话,官员们人人都不敢在国内消费,只能通过各种办法把钱转移到海外,在加拿大玩游艇、买别墅、打高尔夫,纯纯便宜别人。
与其这样,还不如就把消费留在国内,官员们吃肉,老百姓也能跟着喝口汤,干嘛要白便宜国外的打工人。
当下国内,消费能力是最稀缺的资源。贪污固然不好,但把本可以留在国内的高消费转移到海外,则更加可恶,简直可视为叛国。可以立法,如果官员们把非法所得用于国内消费和投资,就可以功过相抵。
本来一次分配就极不合理,又没有办法调节, 还不如就让官员们大胆合法的消费,说不定还能打造出几个国产奢侈品牌。
查看全文>>
Seky Chyo - 44 个点赞 👍
50后永远盯着供给侧
70后还是知道问题出在消费侧的
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不舍得给你发钱来解决需求侧的改革问题
现在好了,定向放水的另一个问题就显现了:
没发到水的人眼红了,
呵呵。
查看全文>>
温酒 - 32 个点赞 👍
消费不足,说的原来是干部们消费不足,老百姓的消费,原来可以被干部们下馆子买新衣带动的。
善了个哉的。
查看全文>>
贾明子 - 30 个点赞 👍
公务员的收入确实不低,但也没高到哪里去,他再下馆子,平均一天在吃上消费100也很了不起了。再多也负担不起了。
但是北京一顿饭吃几万块钱的馆子有的是,还要预约位子,而这只是他们消费的毛毛雨罢了。
这么说吧,马云的资产存零钱通,光利息每天让一百个人按吃大米饭的量吃毒品都花不完。
所以你想盘活市场,必须让富人流失财富,而不是让中产救市场,中产的钱相对于市场来说不值一提。
而为什么是财富流失而不是消费,因为一个富人花一个亿买一块大玉石,这一个亿是从一个富人兜里转到另一个富人兜里,市场并没有本质变化。
同样的一个亿,如果是两千五百万人一人喝一杯柠檬水,这个钱就在市场上流通起来了,大量的商铺就盈利刺激经济了,几十万数量级的店长就多收入了,他们再去吃饭,买衣服消费,这个钱就继续流通了。
所以向富人征收财产税,执行总收入而不是工资的累进税制,提高基本社会兜底福利,缩小贫富差距才是刺激经济的最好措施。
直到最终自然而然的发展到共产主义,按需分配,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查看全文>>
梦曦和曦 - 20 个点赞 👍
上一次还是号召买房子
结果呢?
卖的比谁都快
你要是有接触,你问问他们什么时候把房子卖掉的。
我接触的,19年人家就卖掉了。还紧张的担心卖晚了。
他们聪明?非也,因为那时候他们就知道库存多少,开盘多少,卖了多少。如果他们再打听打听完全可以知道一个没什么外来人口的县居民存款有多少。然后账一算。
让你,你也卖!
查看全文>>
TOM DIG - 20 个点赞 👍
接下来就是本地消费券代替一部分工资了
利空电商平台,快递行业
查看全文>>
武陵轻薄儿 - 19 个点赞 👍
一个直辖市的区委书记能说出这话,就说明自己长期脱离群众,资产阶级的享乐主义已经占据了上风,宁可闭着眼相信群众有钱不花,也不相信群众不是不消费,是真的没钱消费,不想着怎么创造就业,带动大家致富,光想着让大家花钱,别攒钱,怪不得中国第一张网络贷款牌照诞生在重庆。
查看全文>>
风语者 - 14 个点赞 👍
手上只有100块钱,请问怎么解决饥饿?
领导说,可以去饭店,拿100块换里面的食物填饱肚子。
听完,是不是顿时感到茅塞顿开,从前不知道钱还有这个作用
经过提点,原来还能这样操作,高呼领导太有智慧了
……
所以
老百姓到底蠢到什么程度,连消费都要有人引导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14 个点赞 👍
也是消费降级了哈,之前都是鼓励领导干部买房来着。
查看全文>>
这天那么蓝 - 13 个点赞 👍
号召干部买新衣 下馆子。这只能说明,领导确实不知道怎么促进消费。
促进消费的方法难道不是让可支配收入提升吗。
人们的收入中哪些部分变得不敢支配和不能轻易支配,领导们可能并不清楚。因为他们自己的收入中可自由支配的比例一直很大。
查看全文>>
袁荣 - 11 个点赞 👍
说到下馆子,想起小时候曾经在同学间流传的谣谶:
大饭店,往里看,
里面全是贪污犯,
先枪毙,后审判,
基本没有冤假案。
查看全文>>
炼金术专精 - 10 个点赞 👍
一世界都在推动消费,但…
看资本主义式的倡导高消费:砸钱做铺天盖地广告,美其名曰,爱她就请她吃~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上流社会如何如何…各种套路激发消费欲望。若销售未达标如何?涨价或者降价促销,经理人撤换,再不行就得收缩关门歇业了。
再看国家资本式的倡导消费?大官开大会发言,新闻播报,然后落实kpi各级考核,这就是计划经济的消费推动。若消费不达标如何?官依然是官,他们会以为业主服务的名义用业主基金的钱甚至举债来替你消费从而实现指标(上下其手)。
同样都是从老百姓兜里掏钱的消费主义陷阱,咋就这么不对味儿呢?因为有批判说前者是洪水猛兽,后者是福报,谁比谁更高尚更正当,还须各路看客自行分辨。
查看全文>>
一览芳华 - 10 个点赞 👍
比白岩松的老百姓“有钱不敢花”论调合理了很多,毕竟老百姓是真的没钱。
但问题又来了:号召干部花钱,而干部的钱又来自于老百姓,干部有钱,老百姓却没钱,这个怎么圆呢?
查看全文>>
锐鸣 - 10 个点赞 👍
这才是实干型干部,不用念稿子,不说那些乌漆麻枣的臭八股,什么进一步提高,既要又要、夯实、推进之类的屁话~
人家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意思就是,现在大环境不好,你们这些体制内的人工作稳定,收入也算是高的,这种时候,你们要多消费,为促进经济多做贡献~
说的很好很务实啊~
查看全文>>
马飞 - 10 个点赞 👍
这个情况我已经预言过了。我玩狼人杀喜欢玩预言家不是吹的!!!
我在2024年4月份就说过,可能会设立资产假,让有资产的多消费。今年反正我知道的,山东某公司就这么干了。要求员工春节之后拿消费记录销假。
这个新闻里荣昌不也开始了。可预见的,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都开始这么干!!!
请叫我大预言家!!!哈哈哈哈哈!!!
媒体「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公众为何反对调休?放假制度为何不能更贴民意?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9 个点赞 👍
如果你觉得岁月静好,那么一定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反过来
如果你觉得你自己在负重前行,那么就要想一想是不是有人在替你岁月静好了。
查看全文>>
丁达尔 - 8 个点赞 👍
这个在我这真没法喷,毕竟比号召奋斗、画大饼、再苦一苦年轻人的领导好的多
我还更希望这样号召的领导多一点,带动全社会鼓励消费,消费本身也是三驾马车之一,全社会消费,可以让996、加班文化这种潜移默化消失,配上执行劳动法效果更佳。
查看全文>>
新店吃瓜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