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这也算是一种“转移支付创新”嘛。
11月北京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一个-14.1%,一个-13.5%。
龙头萎缩不一定是一鲸落万物生,而有可能形成由中心反扑周边的传导。例如北京旁边的天津,5月以来社消零售总额转负,24年前11个月降幅2.9%。
24年三季度已经在放宽政策,各路专项债超长期以旧换新等在四季度快速下发。但在居民端这边看,明显没喝到几口,继续财务保守。
内有化债和老龄化,外有不确定性,这个环境下如果还想稳当消耗过剩产能,当然希望有更强力的内循环。
但很多事,不是想就可以。
例如刺激消费,谁来刺激?
消费增长的一个前提是乐观预期。有预期,负债都敢消费;没预期,赚钱了都存下来。
20年底储蓄存款92万亿,24年11月是149万亿。房价在跌、股市不靠谱、新增长产业大多和政府政策及投资高度绑定门槛较高,于是钱都躺了。
明显预期不咋地。
照理来说,多有多花少有少花。但咱还是有点不一样,除了增长预期,还有风险预期。
谁给你发养老金失业金?你给你自己发?那你赚钱了也是继续收着,至少会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