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发起新的 301 调查,商务部回应「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如何解读美方此举?将产生哪些影响?
4月17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对华发起301调查发表谈话。美国时间4月17日,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发起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中方对此强烈不满...
- 10 个点赞 👍
昨日热搜“耶伦宣布即将对伊朗发动新制裁,美官员称正寻求中国和 G7 等国一同协助”。
我看不如直接寻求中国和 G7 等国一同协助制裁中国。
就像澳大利亚购买核潜艇预防中国破坏中奥贸易一样。
小说这么写,估计作者要被骂扑街。
查看全文>>
Dav - 0 个点赞 👍
日常拽桌布而已,让丫掀桌子试试~!
查看全文>>
慕名天下 - 67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突破天际的胖达君 - 59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vincent - 59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沉钧 - 5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没有名字可以了吧 - 49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兵 - 396 个点赞 👍
这已经是美国第七次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了,也绝对不是最后一次。
几乎每一届美国总统都会拿301调查,来应对中国,尤其是大选期间,301调查对于拜登获得选票是至关重要的利器。
啥是301调查。
说白了就是美国觉得别的国家贸易对美国商业造成了不公平,然后采取单方面制裁的一个手段。
美国301调查是指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对外国政府的贸易做法进行调查,以确定这些做法是否对美国商业造成了不公平、不合理或歧视性的负担,或者是否违反了与美国签订的贸易协定。当USTR认为外国的做法损害了美国的商业利益时,它可以采取一系列报复措施,包括增加关税、限制进口、取消贸易优惠待遇等,以此迫使对方改变相关做法。
而这种301调查几乎成了历届美国总统都喜欢对中国采取的。
20世纪90年代初老布什总统执政时期的两次,
克林顿执政时期的两次
2010年奥巴马执政时期的一次。
2018年特朗普来了一次。最近一次特朗普发起301调查后,列出了对华加征25%关税的1300余种产品清单。
当然中国随后公布了同等规模的反制措施。
效果如何呢?
特朗普时期,中美贸易创历史新高。
而现在到了拜登的大选周期,目前来看,大选行情对拜登政府是不利的。
因此,301调查就又来了。
301调查对拜登选举好处远远大于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政治立场展示与选民动员:
显然,强硬的贸易政策更容易受到选民支持,尤其是受贸易逆差影响的产业工人,农场主或者某些企业资本。
拜登启动301调查,可以说就是为了保护国内就业,促进贸易公平,和维护国家安全。
这样当然可以获得相关群体的选票。
2、转移焦点与舆论操控:
美国现在正面临国内金融利率高企和通货膨胀压力,现在说要对中国301调查,当然可以把问题归纳为中国不公平贸易导致的美国经济问题。
拜登政府完全可以塑造自己作为国家利益捍卫者的形象,操纵舆论氛围,争取民意支持。
3、谈判筹码与外交策略:
从耶伦来华,到中美金融会议召开。
大家都要有筹码。
启动对中国301调查,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老美对我们施加压力,希望贸易谈判积累筹码。
说白了,就是拜登政府打的好算盘。
启动301调查,所有的国内矛盾焦点都被转移到了中国身上。
美国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被指责为中美贸易不公平导致的。
拜登一点错都没,甚至于还是国家经济利益的捍卫者。
其实,就算是301调查真的落地,美国再次高举加税大棒,中国也没啥可妥协的。
和特朗普时期一样,你加关税,我也加关税就好。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进口国,加关税,老百姓就要高价买中国商品或者他国商品。
到头来还是抬高了老美物价,通货膨胀控制就更遥遥无期了。
因此,调查就调查吧,该加就加吧,who怕who……
编辑于 2024-04-18 08:0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商业Y观点 - 353 个点赞 👍
如果,我是说如果,老钟的决策者以为“外国=西欧北美”,那么明利坚的301调查确实是致命的。
因为实质上这是明利坚在拿自己的市场威胁和拿捏老钟。
但是没有如果。
传音已经证明了只需要部分非洲市场和极小一部分南亚市场他都能做到世界前五,而比亚迪也明确表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北上路线。
随着工业古神开始向人类世界展示真正的技术,所有和老钟建立稳定渠道的第三世界国家都会沐浴到神的光辉,开启自己的初步现代化之路,并奉献出自己茁壮成长的市场。
然后越来越多正常人就会察觉到,所谓的“欧美大市场”,其实不过是个纸糊的皇帝新装罢了。
所以查嘛,只管查,除了抬高明利坚通胀,降低绿纸购买力,明利坚什么都得不到。
确实,斩断一根早已深入明利坚骨髓的触手对工业古神也能完成一定的伤害。
不过是明利坚自损100,杀敌5罢了。
发布于 2024-04-18 09:23・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竹青 - 314 个点赞 👍
说实话,美国在这些鸡毛蒜皮的战术问题上与中国打拉锯战,是中国愿意看到的。
中美关系纠缠至今,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一,中美彻底翻脸,开打大决战,一战定乾坤。
很多人说,美国实力不足,意志不足,根本不敢和中国决战。
但事情的另一方面是,美国不敢,难道中国就完全做好准备了吗?
虽然我是坚定的反美主义者,但我也依然认为现在就开始中美军事大决战,并不符合中国利益,最起码现在不符合。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综合实力的增长速度是超越美国的,时间对我们是有利的。
局势有利的一方主动掀桌子,没这个搞法。
二,中美亲密无间,合伙割全世界的韭菜。
这就是2018年之前十几年的中美关系。
中国出廉价劳动力、出环境代价、出资源代价、出时代血泪;
美国出高新技术、出海量资金、出贸易规则、出运输通道。
两者一结合,搞出“中国制造”,全世界攻城略地,赚的的好处美国分大头,中国拿小头。
这种中美关系,现在美国的主流思想已经接受不了了,现在中国的主流思想也已经接受不了了,双方都认为自己吃了亏。
唯一还在竭尽全力呼吁中美关系回到过去的,就是中美两国的买办。
对美国买办来说,中美关系的坏处由美国民众承担了,好处全由他们拿了;
对中国买办来说,中美关系的坏处由中国人民承担了,好处全由他们拿了。
三,中美关系翻脸,但又不彻底翻脸。
控制住不打大决战的底线,然后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这种中美关系,是符合美国民众主流心理的,也是符合中国人民主流心理的。
双方的政治压力都不会那么大。
美国认为这么做“优势在我”,中国也认为这么做“优势在我”。
至于优势到底在谁,那就由历史来检验了。
编辑于 2024-04-18 09:27・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曾经年少 - 30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查克拉爆怒 - 291 个点赞 👍
仔细看了下所谓的301调查内容,他们就是怕不正当竞争。忽然觉得,是否有强制员工无偿加班,强制员工超时工作,以及损害员工正常权利的其他行为,这些调查不妨让他们查嘛,怕啥,咱有理咱怕啥?
发布于 2024-04-20 07:12・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大脸男 - 285 个点赞 👍
我的微信朋友圈,有一位某985商学院的教授,一直在吹耶伦的包,以及伟光正的玩意。
一直担任多个与zf有关的顾问或委员会啥的。
咱都被渗透成筛子。。。
发布于 2024-04-18 08:58・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Ly Rus - 270 个点赞 👍
301调查,是调查中国企业是否有强制员工无偿加班,强制员工超时工作,以及损害员工正常权利的其他行为,或者是非市场行为等,来达到变相降低成本的目的,进行恶意竞争,确定是否增加中方商品的税收。以确保本国的企业不会加重劳工工时,掠夺劳工权益,保障工人就业环境,最终保障本国内需消费环境,保障经济正常运行。
众多周知,这些事情都是不存在的,所以美国的要求属于无理要求。
编辑于 2024-04-18 18:2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王鑫然 - 26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品克 - 26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再见孙悟空 - 19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卍解天锁斩月 - 18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爱国更爱民 - 17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七天后的好汉 - 16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虎山行 - 11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想过春节的小罕见 - 9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沈拾叁 - 9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前方何处 - 94 个点赞 👍
老美果然是世界灯塔,奈何有些人蒙上 ,自我pua 。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要求给底层人民涨福利,居然还有一堆韭菜反对。真是把我看笑了,天天喊着贫富差距大,分配不均,难道你还指望着姥爷自己把钱分给你吗?
发布于 2024-04-21 10:33・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以梦为马 - 80 个点赞 👍
原答案已经以0.96倍光速的速度变成了荒原[1]。
因此,在此只能用“荒原化”的语言对这个问题进行(简单)描述。
事实上,美国人这次的301操作,比欧洲人晚了整整一年。
2023年7月,在经过欧盟内部漫长的立法程序之后,欧盟最终通过了FSR法案[2]。该法案规定:
为了防止外国政府补贴政策破坏欧盟27国的市场公平竞争,任何外国企业在公开招标时,如果合同价值超过2.5亿欧元、并且该企业在招标前3年内从至少一个第三国获得超过400万欧元的外国政府财政补贴或捐助,都必须向欧盟委员会进行申报,然后由欧盟委员会评估外国政府补贴是否导致该竞标企业提交了极具优势的报价。
而第一个使用该法案的欧盟国家,则是保加利亚。
针对的具体项目,则是保加利亚高铁项目(由于该项目招标合同总金额为6.1亿欧元,因此竞标方必须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申报)。
最终,在欧盟宣布初步调查结果的一个月后(3月26日),CRRC QS Co.[3]就“自动退出”保加利亚这次招标、不再参与该项目竞标。
对此,欧盟内部市场专员布雷顿在声明中表示,“欧盟单一市场是【此处删除47字】。”
然鹅,直到这时,西班牙人依然还是处于懵逼状态之中。
因为对于西班牙人来说,至今都无法理解为什么在国际商业招标中,竟然会出现补贴高出竞标合同总额2.9倍的魔幻操作(详见另一个回答[4],在此不再赘述)。
甚至,欧洲人在打赢了保加利亚高铁招标的第一仗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针对光伏行业的调查。
4月3日,欧盟委员会表示,由于有充分迹象表明【此处删除115字】。
第一个被调查的是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罗马尼亚ENEVO组建的合资公司,第二个被调查的则是上海【此处删除14字】。
See?欧洲人不仅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反补贴操上已经遥遥领先于美国人,而且还是美国政府“光说不练”的核心行业:高铁+光伏。
那么,与欧洲人的操作相比,为什么DFDG偏偏对美国这次针对造船和物流业的301操作表达强烈不满呢?
根据东方大国船舶工业协会的官宣数据显示:
2023年,全国承接出口船订单6651万载重吨,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1.6%、93.4%和93.4%。
显然,与高铁+光伏行业相比,DFDG的造船业完全是一个高度依赖外贸出口的外向型产业。
更加尴尬的是,由于东方大国的头部造船企业都是上市公司,因此与ZFBT[5]相关的资金都需要计入当期损益并进行公示。
由此,也给歪果仁留下了各种“删都删不掉”的直接证据。甚至,就连东方大国造船业“一哥”也无法幸免[6][7][8]。
与“一哥”相比,“二哥”的剧情则更加尴尬。
2007年10月,“二哥”创造了东方大国A股历史上第一支股价破300元的股票,不仅成为了当时的A股“股王”,而且还是当时A股妥妥的“带头大哥”。
然鹅,到了2018年4月,“二哥”的股票名字却变成了*ST船舶[9]。
对此,“二哥”当时的对策则是卖资产+拿ZFBT。
当时,与“二哥”的旗舰子公司之一:上海外高桥造船直接卖掉了其持有的江南长兴重工的股权相比,让资本市场更加关注的则是(2022年8月)“二哥”发布的重要公告[10]。
至于一个造船企业将近一半的利润都来自于【此处删除4字】究竟意味着什么,则是一个无人敢问的送命题。
如果考虑到物流航运业各种公开发布的红头文件[11],那么这个画面将变得更加不忍直视。
由此,也引申出了另一个黑洞级的“天问”。
由于涉及sensitive内容,【此处删除3003字】
桥水基金创始人Ray Dalio说,衡量需求的最佳指标是(消费)支出,我认为在传统经济学中,用商品的数量来衡量是错误的。
楼下保安则说,大自然往往青睐那些运行成本最低的有机体,也就是能源消耗最节省的有机体。在商业竞争的环境下,哪个社会运行成本最低,哪个社会就幸免于难;但对一个族群来说,被贱卖往往比被征服更加致命。
⚠️以上内容节选自《2024房地产沉思录》,所有sensitive内容均已删除,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在new base[12]中查看未删减版原稿。
参考
- ^https://www.zhihu.com/pin/1763956327573815296
- ^Foreign Subsidies Regulation,《外国补贴条例》法案
-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1492702/answer/3456088946
- ^ZF补贴
- ^http://file.finance.sina.com.cn/211.154.219.97:9494/MRGG/CNSESH_STOCK/2020/2020-9/2020-09-09/6597188.PDF
- ^https://pdf.dfcfw.com/pdf/H2_AN202104061481530258_1.pdf?1617727979000.pdf
- ^值得指出的是,这些ZFBT是每年都有,在此仅以2020年、2021年度的(一小部分)为例。
- ^2018年,因2016-2017年连续出现大幅亏损、净利润均为负值,该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 ^2022年7月29日,该公司旗下两家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收到ZFBT合计9548万元,属于与收益相关的补助,占公司当期经审计净利润(2021年度)的44.66%。
- ^http://www.zgsyb.com/news.html?aid=670985
- ^通过WX(naibaodedashu)加入。
编辑于 2024-04-18 12:48・IP 属地俄罗斯查看全文>>
奶包的大叔 - 7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usic911 - 6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相邦 - 5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ee - 56 个点赞 👍
美国不可能只享受经济全球化的好处,而一点都不想承担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竞争优势减弱就认定是不公平贸易和贸易破坏者。
- 经济全球化的分工
我们经常讲经济全球化,其实就是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各个经济体分工明确,比如以欧美为代表的第一梯队工业化较早,有更高的先发优势,比如金融优势和技术优势,全球贸易中,美欧英三国占据绝对的国际贸易货币和金融服务。
第二梯队则以过去的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和后来东亚经济体为主要代表,特征是劳动力密集下的生产基地,为全球提供稳定的产能供应,当然在这个分工中,能源矿产出口型国家也勉强可以归入此类,比如澳大利亚,而最近几年东南亚和印度也在积极的扩大在第二梯队中的地位。
从消费上也能看到这个现象,一个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享受的商品和服务情况,欧美常年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与我国更是关系密切,我国大概60%以上的顺差都是来源于欧美,毕竟贸易顺差相当于营收,而利润还需要再分配,比如欧美在华投资的收益,再比如财富移民以及外汇储备配置其他国家资产(包括政府债务的形式)重新回流到欧美。
2. 经济全球化的割裂
欧美既想要经济全球化中的技术优势和金融优势来分配最大的蛋糕,又不想生产基地真的抢占高端市场的主导权,结合21世纪什么最赚钱金融创新,导致的结果就是经济空心化,能提供的贸易商品越来越少,结合近十几年的大规模宽松货币周期,更多的从全球索取而无法抚平贸易逆差,之前算过一笔账,仅从2020年大规模印钞至今也就四年,输出的过剩货币,或者贸易赤字就有3.26万亿美元,你自己玩极致凯恩斯主义结合金融高度膨胀,08年就创造了巨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20年稍微改了一下加杠杆的结构,又玩了一次大的,要不是全球产出的稳定,谁来中和输出给全球的巨额货币,这个加息周期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能源价格等,美国的2020年扩张性周期带动的全球范围大放水,是重要的原因。
现在内部经济高度依赖金融化,包括美股,明显与经济增长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这都与错误的货币政策选择有关,先挖一个大坑,再来加息来填坑,消耗能不小么,制造业竞争优势也在逐渐下降,能为全球提供的商品贸易越来越小。
所以,美国的商品竞争力下降,多数时候和别人关系不大,过度金融化,政治周期又会出现前人挖坑推给后人处理,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最厉害的地方,问题越积累越大,贸易逆差也越积累越大,这些玩金融的和短视的政客才是问题的根源。回头把矛盾推给不正当竞争导致内部商品竞争力下降, 经济体多数时候都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享受了太长时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绝对红利,而又不愿意承担其带来的竞争,难道期待别人一辈子养着你,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事。
最后,08年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创造的漏洞多是是拿纳税人的钱去填坑,劣币驱逐良币,现在内部通胀顽固,既要通胀又要金融体系安全是越来越难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增加,这都怪不得别人吧。
编辑于 2024-04-18 11:00・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王克丹 - 5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奔跑的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