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粤语读古诗那么好听?
- 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先问 是不是,再问 为什么。
百越百濮相互之间鸡同鸭讲。一些百越后裔用方块字标注百越音,呢唞、嗰唞、冚、边唞、边嘘、咩嘢,宜家,依家,噫家),我们(我D,我啲),这里(尼度,哩度,嚟度)一日系度鸠Up。还有很多,反正就是顺手拿个同音字,连英文字母都用上。
这哪来的好听?
边陲百越的不自信,其价值观梦想投射,慕强心态,攀附北方华夏不成,一部分百越后裔退而求其次“挟洋自重”的一种价值观。
有些百越想跟华夏玩“置换”把自己说成是“纯汉”,把人家说成是“胡人”说自己是唐朝士族,说人家是五胡之后,但又没搞懂历史朝代顺序,不知道隋唐就是五胡之后兴起来的朝代,这不怕人家笑话吗?
一个人多个号,还有是一个号扮演多个角色自夸自嗨,引用影视剧《潜伏》天津站吴敬中站长的台词:拙劣的马奎呀,不开口怎么行呢。陆桥山:马奎,你不去演电影真是可惜啊。
百越的身高、样貌、方言文化,以及历史文献都不支持呀,那该怎么办?转而挟洋自重?
天天网上都自称是“北方南迁过来的”,然而解释不了为什么南方方言相互之间鸡同鸭讲。就算是古代用外星人的飞船“点对点空降”,问题是作为源头的北方也没有一丁点百越口音的影子呀。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春韩愈谪居岭南时,写了一篇《送区册序》中:“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
唐代慧能法师自述“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五祖弘忍:“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白居易《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瘴地难为老,蛮陬不易驯。
发布于 2024-04-18 05:47・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考特德理玄策先锋 - 3 个点赞 👍
先说结论,这是因为相比于普通话,粤语的发音更接近于古音(也就是古代——唐宋——诗人写下这首诗时的原始音)。
比如,唐诗和宋词,一般都很讲究押韵和平仄。尤其是在押韵这方面,但当你用普通话去朗读它们的时候,却会发现很多地方并不是这样,比如杜甫的名篇《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shen)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xin)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jin)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an)
特别是最后一句,那个“簪”字的发音读起来就有些别扭。但是如果你用粤语去读它时,它听起来会悦耳很多。不难发现,粤语中《春望》的韵脚是相同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sam)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sam)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gam)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am)
你会发现,粤语中这首诗的韵脚却是完全相同的。
还有粤语读的《早发白帝城》(注意韵脚有个原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朝辞白帝彩云间(gaan)
千里江陵一日还(waan)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saan)
看一看这里“间”“还”“山”几个字的韵脚,和现在的普通话有没有区别?
所以你会发现,同样的一首诗,用普通话去读不押韵,反而以粤语去读会更加押韵顺口——这是为什么呢?这与地理因素有很大关系。
中国历史上,因为战乱等原因曾经有过几次大的迁徙移民(宋元时期尤甚)。所以好多本土语言也跟随那些迁徙的民众到了南方,也就是说最原始最地道的古代语言已经去了南方——由于它长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内发展。没有外部干扰,发展缓慢且稳定。大量的中古音保留在粤语(还有闽语,以及南方其他地方的方言)粤语是最接近唐诗原味的语言之一,原因也正在于此。
而现在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由于受满蒙等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等原因,使得它与原汁原味的古汉语已有了很大距离。
普通话还取消了古汉语的入声,即平声中的阴平、阳平与仄声中的上、去,而以其他音节代替,这就导致了用普通话读诗词会有不满足感,体会不到古人的情感寄托。
发布于 2024-04-16 16:1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杏花雨 - 1 个点赞 👍
每个地方的方言都具备自己独有的特色,看个人喜好,有的觉得粤语读古诗好听,有的觉得普通话好听,有的觉得四川话好听,有的觉得东北话好听,等等,各具特色而已!
发布于 2024-04-17 23:17・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冰淇淋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Nic巨萌 - 0 个点赞 👍
罗文的歌之所以好听,跟他的唱腔来源——粤剧有关系。听一下满江红,你就知道了。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粤讴,是流行于中国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艺术,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粤剧的形成受到了多种戏曲形式的影响,其中包括了南戏、杂剧、秦腔以及广东本地的一些民间音乐和戏曲。
粤剧的早期形式主要是各种酬神戏和民间酬神活动中的演唱表演。随着广东地区与海外贸易的联系,特别是与东南亚地区的交流,粤剧也吸收了一些外来音乐和表演元素,如西方的歌剧、芭蕾舞等。这些外来影响使得粤剧在唱腔、舞台设计和表演技巧上具有了独特性。
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粤剧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演出形式和剧目体系,并开始在广东、香港、澳门以及海外华人社区广为传播。粤剧以其丰富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华丽的服饰和独特的化妆艺术而闻名。其中,粤剧的戏服以广绣为基础,广绣与粤剧戏服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广绣的细腻工艺为粤剧戏服增添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粤剧不仅在中国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还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中具有重要影响力,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编辑于 2024-04-20 12:07・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英语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