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 是不是,再问 为什么。
百越百濮相互之间鸡同鸭讲。一些百越后裔用方块字标注百越音,呢唞、嗰唞、冚、边唞、边嘘、咩嘢,宜家,依家,噫家),我们(我D,我啲),这里(尼度,哩度,嚟度)一日系度鸠Up。还有很多,反正就是顺手拿个同音字,连英文字母都用上。
这哪来的好听?





边陲百越的不自信,其价值观梦想投射,慕强心态,攀附北方华夏不成,一部分百越后裔退而求其次“挟洋自重”的一种价值观。
有些百越想跟华夏玩“置换”把自己说成是“纯汉”,把人家说成是“胡人”说自己是唐朝士族,说人家是五胡之后,但又没搞懂历史朝代顺序,不知道隋唐就是五胡之后兴起来的朝代,这不怕人家笑话吗?




一个人多个号,还有是一个号扮演多个角色自夸自嗨,引用影视剧《潜伏》天津站吴敬中站长的台词:拙劣的马奎呀,不开口怎么行呢。陆桥山:马奎,你不去演电影真是可惜啊。

百越的身高、样貌、方言文化,以及历史文献都不支持呀,那该怎么办?转而挟洋自重?
天天网上都自称是“北方南迁过来的”,然而解释不了为什么南方方言相互之间鸡同鸭讲。

就算是古代用外星人的飞船“点对点空降”,问题是作为源头的北方也没有一丁点百越口音的影子呀。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春韩愈谪居岭南时,写了一篇《送区册序》中:“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
唐代慧能法师自述“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五祖弘忍:“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白居易《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瘴地难为老,蛮陬不易驯。


发布于 2024-04-18 05:47・IP 属地北京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