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做作业磨蹭,缺少内驱力的孩子,各位家长是怎么做到的?
- 7 个点赞 👍
我们成年人,已经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按说,自驱力的力量是很强的。
那我们为目标付出的努力又有多少呢?
懒散的生活习惯是把我们拖向平庸的强大力量!
比自驱力更重要的是好习惯,帮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身。
编辑于 2024-04-10 23:3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可丰 - 1 个点赞 👍
亲身经历!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之前一直在乡村学校,后来怀了二胎想着为了孩子进城,生下后考入老大的学校,成为了和她同年级不同班的老师。老大学习一直中上水平,资质也平庸。我来之后稍微有些进步,老师们都说自信了不少,可写作业磨蹭的习惯一直有。寒假结束开学的前一天晚上十一点了她才要拿出寒假作业检查一遍,说要看看还有没做完的题没。我直接拉到身边准备大骂一顿,只记得情到深处说了一句:你看看你老师的女儿,那么优秀,参加各种比赛,那么风光!我对你的要求只是不求你给我争光,只求你不要给我拖后腿让我挨批评!这学期从那次过来之后,她每天都努力最早完成作业不让我操心,甚至有一次学校组织诗词比赛,她都第一个报名参加的,我有些惊讶问她为什么参加,她说她想给我争光!不论结果如何,至少听到这话是欣慰的!
发布于 2024-04-10 08:36・IP 属地宁夏查看全文>>
在路上 - 1 个点赞 👍
谈到孩子缺少“内驱力”,那么家长就要知道内驱力是怎么样形成的,哪些行为会破坏内驱力,哪些行为会有助于孩子形成内驱力。
这方面重要的可能不是方法,而是正确的认知和底层逻辑。这一点如果家长不了解的话和自己做不到的话,方法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就像“自律”形成它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自我形成规律和约束,那么如果想让孩子自我形成规律就不能干涉它形成的过程。所以破坏自律的行为就是“他律”,就是父母的掌控和约束。家长即使知道了能不能做到不干涉不管控?如果做不到,那么知道了方法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知道却做不到的话和不知道买什么区别。内驱力也是一样,有外力就不会形成内驱力!家长能不能做到不施加“外驱力”是能否形成内驱力是基础!
发布于 2024-04-12 22:12・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家庭指导师-安心 - 1 个点赞 👍
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将近20年时间,作为家长不可能在这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实时的去督促他、监督他学习,被逼着学习的孩子学习效果也不会理想。
培养孩子学习的自驱力很重要,引导孩子自发学习。
只有孩子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想学习,学习这件事才会变得简单,家长才能从盯着孩子学习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培养自驱力,最重要的是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是学习的原始动力。
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一个持续获得知识的过程,通过学习,那些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未知的事情不再需要问别人为什么,因为自己有足够的知识明白其中的缘由。
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一个可以让自己未来拥有更多选择机会的捷径,不妨带孩子体验一下田间地头的劳作,或者其他需要用体力来换取报酬的事情,只有体会了人间辛苦,才能激发出不想吃苦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第二,引导孩子树立一个未来想实现的目标,这是学习的持续动力。
树立目标是为了让孩子每每觉得学习枯燥、想放弃的时候,一想到这个目标,愿意继续坚持下去。不妨静下心来跟孩子聊一聊他未来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孩子有了榜样之后,可以经常性给孩子分享一些榜样的成绩、事迹,有效借助榜样的力量,让孩子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
第三,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适当的竞争意识才有学习的自觉。
一个习惯了任何事情都比别人优秀的孩子,是不愿甘于人后的。反过来说,一个任何事情都落后的孩子,就会习惯于落后,他会认为第一名和优秀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高自尊水平,孩子的任何进步,都要及时、具体的指出和表扬,让他感受到自己是在变的越来越好,长期处于一种我还不错的状态下。
第四,给孩子适当的松弛感,消除他对学习的抵触情绪。
当孩子考试没考好,当孩子成绩落后的时候,家长要做的不是批评、责备,更不是发泄似的打骂,这只会让孩子处于无限的恐惧中,对学习充满恐惧和抵触。孩子成绩不好,不愿学习,相信每个家长都会着急,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将这份着急转化为帮助孩子进步的动力,而不是压力。孩子没考好其实他自己更难过,他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和帮助。我们不妨说一句:没关系,我们分析下这次没考好的原因,下次努力把成绩赶上来。这样的处理方式其实更容易让孩子接纳自己,正视问题,有足够的精力和动力去自我分析,不至于丧失信心,破罐子破摔。
发布于 2024-04-11 18:49・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积极的宇宙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农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