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不买房了?
- 81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因为 房地产 是 彻彻底底 结束了,凉透了。
看看你能理解到第几层?
第一层:城市化
农村人口进城定居,农业人口变工业人口,从而开启工业化。现在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接近发达国家,这一层已经进入尾声了。
第二层:土地财政
房产带来巨量政府收入,政府才有钱搞大基建,机场/高铁/公路/商业区,这些年才能发展这么快。
现在该建的差不多都建好了,甚至有了很多无效的多余的建设。
第三层:高房价 和 假稀缺
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大国,绝大部分城市人口都住在“超高层”鸽子笼里:
美国 欧洲 甚至是土地稀缺的日本,大部分都是“一户建”别墅,少数是多层,几乎没有超高层
中国海量的超高层住宅,极高的居住密度,是为了开发商卖出更多的房子,把土地卖出高价。
中国的房地产走的是 “土地极度稀缺的新加坡/ 香港”模式,问题是你的土地 远远 远远 没有新加坡那么稀缺,你是为了卖出高价故意制造的假稀缺。
大部分人到这一层就停止了。
第四层:炒房 和 “内殖民”式的资本原始积累
欧美能发展好,很大部分原因是200多年的对外殖民,完成了残酷的资本原始积累,设计了全球化体系和规则,才能发展科技/ 金融,有资格占据产业链的最佳位置。
中国也一定要努力占据产业链优势地位,分最大的利润,否则只能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缝几千万件衣服换一架波音飞机。
问题是,时代变了,中国没办法对外殖民。
房地产就是中国筹集原始资本的方式:
- 廉价劳动力和低端制造业创造了大量外汇收入
- 民众的收入通过房地产和土地财政 回归国家
- 国家有钱进行巨额投资和补贴,扶植高端产业
新能源,大飞机,机械电子,手机,通信,光伏等等,无一不是获益于此模式。
你亏钱也能活,欧美亏钱就破产,你必赢啊。这就是国家资本主义的牛逼之处。
第五层:拐点。房住不炒,回归居住属性
资本原始积累已经非常成功了,中低端产业是中国一家独大,高端产业的扶持还在继续。
与此同时,掏空6个钱包,加30年贷款,房地产已经走到了极限,土地财政也正在退场。
- 房产税会落地,公租房会推广,税务系统会升级。财政不靠卖地,没有任何动机再推高房价
- 房产的投资价值归零,回归居住价值
- 人口净减少,房产会越来越供大于求
第六层:超高层住宅 是一段不得不走的“弯路”
- 高层住宅设计寿命只有50年
- 别和帝国大厦比,你房价的70%都归财政了
30年后,还完贷款,会是什么场景?
- 70后老去,年轻人 人均3套房,没有买房需求
- 高层住宅临近设计寿命,管道堵塞,线路老化,墙体剥落,电梯故障,楼道脏乱,火灾隐患大,维修协商非常麻烦
与此同时,随着人口持续缩减,在某个时刻,国家可能开启“一户建”时代。我的小房子,我说修就能修,说重建就能重建。欧美的别墅模式才是房地产的“长治久安”的模式。
至于已经老化的超高层住宅,它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几乎注定会变成贫民窟,真正的“房价如葱”。
一代人 有 一代人的历史命运。
编辑于 2024-07-23 03:09・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清风白浪s - 288 个点赞 👍
第一,年轻人不傻,见过世面,会走发达国家老路,房价拉高回落,逐渐实行房产税。第二种情况,年轻人家里已经有很多房,买房不是刚需。第三,年轻人没前几年挣得多了,收入预期下降。出新政只是降低首付,并不是不用还房贷了。中介周末约我去看养云安缦,首付300w,还贷1700w,我冷笑一下一口答应了,并不是想买,只是想见见世面。
查看全文>>
flora - 217 个点赞 👍
这就是真正的“裁员裁到大动脉”的现象。
三十五岁定律,中年危机,已经干翻了曾经的支柱行业房地产。
就业和买房的关系,就是皮和毛的关系。
是要先有了就业,然后才会有可能考虑买房子。皮已经没有了,毛还可能存在吗?
想当年我家真的能买得起北京的房子,但那时候我还没毕业工作,家里跟我怒斥:“你在北京能找得到工作吗?你连工作都找不到,还买什么房子?”
当时还有更霸气的一句话:“能买得起房子的地方很多,但工作不是在哪都能找到。”所以一定要先就业,然后才能考虑买房的事情。
现在依然还是这个道理,只要年轻人的就业不复苏,无论经济上的因素,还是心理上的因素,都甭指望他们会买房子。
而且最近两年买房子的很多人,现在已经亏光了首付,所购房产的价格已经远低于他们的负债。他们的这种行为,其实和早些年强行上杠杆买房,后来房价暴涨,自己也大赚了一笔的,逻辑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时代不同了,现在买房就是刻舟求剑。
现在如果你知道自己35岁之后连工作都找不到了,连收入都没有了,你还会买房子吗?你的当务之急就是在被社会淘汰之前尽可能
查看全文>>
再回首我心依旧 - 200 个点赞 👍
众所周知,房地产商只获得每套商品房纯收益的20%左右……
你们猜,剩下的80%纯收益去哪了?
查看全文>>
叶未央 - 196 个点赞 👍
很简单,没娃了。
娃就是一切,别说买房了,结婚也是为了娃有一个身份,不至于沦为私生子。
买房是为了娃的安身之所,教育的学校,结婚是为了娃有个名分,工作是为了娃饿不死冻不着。
可以说什么都是为了娃。
有些人根本不懂娃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所以当他们做出让全国生育率变成韩国水平的事情,他们其实做个一件很大的事情。
现在民族主义崛起,我有一点很纳闷。
中华民族对于生育,对于传承,对于养娃,父慈子孝,家庭完整,是很看重的。
可以说是民族观念的核心的核心。
居然无所谓了。
我不知道这种民族主义是哪门子民族主义。
你一个生娃都随随便便放弃的民族主义,是不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还是你纳c举手礼的cosplay的民族主义?
今天可以整天汉民族第一,汉民族优先论,但是对不起我们可以放弃生娃的权力,虽然房价便宜了,福利保障上去了,工作时间和报酬合理了,我们还是愿意生的,但是我们不敢要求那些东西,所以还是自愿不生娃了。
这算哪门子的中华民族民族主义?你们民族主义者争取的不就该是民族传统文化坚持的东西么?以后人都没了,谁传承你的
查看全文>>
道朗马泰尔 - 121 个点赞 👍
我在上海待了九年,见证了上海房价从三万多涨到七万多的全程,这泡沫膨胀的九年说句实话,没几个本地人买房,我周围绝大多数甚至可以说全部的本地人都是房价暴涨的受益者,家里穷的靠房价暴涨时导致楼盘扩建拆迁获得巨额补偿,家里富裕的早在14年之前就买了房子,最亏的也是100万买进然后300万卖出,什么都没努力就赚走了外地人一辈子的积蓄,更有甚者很多人的房子是90年代分配的老公屋,也就是说人家当初一分钱没花住了半辈子的房子转手卖你两三百万,见证过这些的年轻人是不可能不害怕的,谁能心甘情愿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最后给房主打工,哪儿怕是对自己父母都没那么孝敬吧?
说白了,高房价已经严重破坏了按劳分配原则,但凡不想像佃农一样打一辈子工给地主还恩情的年轻人,都不会参与任何买房活动的,再者就是房地产已经远远脱离其实用属性,即便作为金融产品,其投资收益比在今天也江河日下,租金回报率甚至不如三年定期利率,拿首付加三十年房贷的高额资金去买房甚至不如把这笔巨款放入银行存定期后利用利息去租一套相同的房子来得实惠,从心
查看全文>>
赤色青年马斯克 - 39 个点赞 👍
自打碧桂园入住我们贫困县以后,房价达到了一个可望不可及的地步,碧桂园之后开发的楼盘,我们都调侃为富人区,我们来看一个富人区的情况。
A小区,精装修,三室两厅两卫。装修一眼十年前风格,装的也是毛毛糙糙,第三卧室不如其他三分之一大,床指定放不进去,也就能放一张桌子,两个卫生间加起来别人一个一样大。120+的面积满打满算也就100。
B小区,公摊,房屋规划同上,亮点在车位。5-8万的一个车位,小到正好容纳一辆车,如果左右都停了车的话,你车门是打不开的。
C小区,公摊天花板,120的面积公摊30+,质量过硬,可以徒手拆房。
D小区,价格便宜一千,位置在开发区,没错,就是厂区中的一块荒地,交房以后,隔壁就开始动工建厂了。
最近两三年买房的,基本都参与过政府门口的摇旗呐喊,最好的结果就是退房。
所以现在买房简直就是跪着送钱,还要接受冷嘲热讽,闲的。
查看全文>>
崔佛 - 35 个点赞 👍
电视台采访农户
记着:听说您是你们村唯一脱贫致富的,可不可以把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
农户:前年村长让种大米,我种了棉花。去年村长让种棉花,我种了大米。今年村长让种棉花和大米,我啥也没种,把地租出去了。
记着:您的致富经是靠逆向思维吗?
农户:不是,我只是看村长家怎么干,我就怎么干的。
查看全文>>
三两六 - 30 个点赞 👍
好事轮不到我,轮到我的没好事。
几年前买房还要验资、要社保、限购一堆门槛,现在降首付降利率各种利好都来了,就差把赶紧上车贴你脑门上了
疫情期间连布洛芬都抢不到的普通人,遇上这种上赶子的买卖,大概率是需要人接盘了。。。
查看全文>>
老刘啊老刘 - 16 个点赞 👍
不想为别人的过去买单。
我刚出来的时候,刚好是房价最高位,当然是后来看是最高位哈,当时是不知道的。但是那个单价呦,我买不起,也不想买。当时有人劝我说,借钱也要买,然后倒手出去,钱继续买,再倒手出去,他们那一辈的人很多就是这样富起来的。这里的房不愁卖不出去。
过去富起来了,现在总得有人负起来不是,但我不想用我一辈子为别人的过去买单,就这么简单。
炒房是不可能炒房的。刚需,买的起我就买,买不起我就等,这场狂欢总得落幕。
查看全文>>
theta - 14 个点赞 👍
你说年轻人为什么不买房?
因为有些人把一堆水泥砖头做成的鸽子笼,以十倍二十倍的价格卖给年轻人,逼着年轻人贷款30年买房。
但所有人都不会告诉年轻人,30年的贷款还完,利息已经跟本金差不多一样多了,更不会告诉年轻人,他们能好好做牛马的时间,也就只有十年左右……
失业?!那是年轻人自己的事……
失业了也得还款啊,天经地义啊!
查看全文>>
腻明 - 11 个点赞 👍
这几年私下咨询雷宇房产问题的网友没有2000名,也有1001,雷宇遇到的最多的问题是:
我现在看的这几套房,哪套更保值?买哪一套亏得最少?
笔者常常会跳过这个问题,先把主要矛盾解决了,否则聊得再多也是南辕北辙。
这个核心问题就是:
你现在该不该买房?
先来看一份个人档案:
老家在哪座城?
乐山犍为。
工作在哪座城?
乐山市中区。
你在所欲买房的城市居住了多少年。
六年。
买房目的?
为了以后结婚。
个人和家庭情况以及收入?
男,25岁,单身,无子女,父母和自己,自己五千,家庭收入一万五,自己积蓄5万,父母30万。
对当地房产情况的了解程度?
实地看过十套二手房,进过六个小区,看过三个新楼盘,看房时间不到一个月。
未来计划。
买了房立刻入住,自己和未来的妻子,此房会一直住,直到将来不能住为止。
买房所在城市及区域基本数据。
乐山市市中区,2023年 人均GDP7.78万、区域人口314.7万、人口流出0.2万人、区域总GDP2447.5亿、人均可支配收入3.9万、城镇率75%、房均单价,二手房不到5000,新楼盘六千多。
查看全文>>
雷宇 - 10 个点赞 👍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买房啊,是实在买不起啊。
住在城市里的原住民,一直享受着时代的红利,或许在几十年前一个小院子被征收开发,主人被分了多少多少套房子,在的几十年之后,房价巨量溢价的现在,以前被分到的这些房屋虽然已经很破旧,但依旧变成了巨大的财富,他们主人激进一点的各种投资倒腾,站在风口上成了大财主,安稳一点的就靠这基本财富都享之不尽,他们的儿孙呢,在父辈财富的原始积累之下保驾护航,根本不需要努力生来就在城市中心有自己的家。这一些手握资产的富人人聚集在一起稳固升值自己的资产,靠一些溢出的小财富就可以安稳生活,而那些在这座城市一无所有的人呢?
从一个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到了仙界成了固定在鸡窝里给仙人下蛋野鸡,努力啄食一点仙人饭桌上掉下来的残渣填饱肚皮,还得按时下蛋来供养仙人,要是那天下不出来蛋,仙人不光会没收鸡窝,还得把鸡杀了炖汤。
一无所有的年轻人,要想在这座拥挤的城市里拥有一间鸽子笼,得花费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一点点的资金积累,掏空六个人的钱包来安这个家,这期间的担惊受怕,各种阻碍导致
查看全文>>
一二熊猫 - 10 个点赞 👍
利率太高了,首付太高了
这些年有没有努力降利率有没有努力降首付,房价有没有腰斩,这些都没做到,谁买啊。
你换成日本那种,零首付,0.3%利率,而且东京湾海景新房才600万人民币。
你看现在年轻人买不买。
你知道在上海浦东600万才能买多大面积的老破小吗,50年楼龄的60平米老破小敢卖700万。
查看全文>>
量化仔 - 9 个点赞 👍
只要你不碰车贷、房贷和传宗接代,月薪三千你就能活的逍遥自在。
跳出三贷之外,不在五险之中。
我还可以吃好喝好睡好,为啥要湫着你的房子呢?
为啥要给自己找不痛快,别被自己老婆忽悠买房,否则,男人永远是牛马。
查看全文>>
蔷薇 - 9 个点赞 👍
92年的病友、浙江大学计算机硕士,“腰椎间盘突出”做了微创手术。
我建议他:“你跟单位请个假,休养3-4周。”
病友面露难色道:“休不起,一个月房贷就万把块。”
我买房,公积金对冲后,每个月为银行贡献3000块。
虽然钱不多,但是心里很膈应。
买房后幸福感不增反降,闲云野鹤变成了标准的牛马。
93的同学,上海外资药企工作。
他和老婆不仅吃好、喝好、玩好,还结余不少。
我问他:“上海买房了?”
他说:“我这一个月4-5万的打工人,买不起上海的鸽子房。”
去年,他和老婆去了新疆阿勒泰的将军山滑雪。
今年,他和老婆休年假去了日本滑雪。
查看全文>>
康复Doctor.Yin - 8 个点赞 👍
现在的年轻人都活明白、活通透了,不再人为的给自己制造那么大的压力了,这代年轻人学会了享受生活,不再那么累的做牛马,他们可以炒老板,干的不爽就走人。
买房子这事,除非父母操办,他们自己是不愿意背负巨额贷款的。再加上房地产不景气,房价进入下跌通道,这个时候观望的意愿更强烈一些。
查看全文>>
一建工程人 - 7 个点赞 👍
因为慢慢认清了,房子本身价值其实就是那个首付
查看全文>>
Jenny Wang - 7 个点赞 👍
好的时代,孩子是希望,是馈赠,是未来;
坏的时代,孩子是人质,是奴隶,是你的软肋和忧心忡忡;
政府加杠杆由全民买单,民营企业由个人承担,这样的环境下谁还敢买房?
因为年轻人都见证了自己父母的婚姻,忒可怕了,还要把不能离婚怪罪在你头上,更可怕了,在此之上还要催婚,可怕plus...
查看全文>>
樱花色的季节 - 7 个点赞 👍
因为结婚的人没了,孩子也没了,而中国人买房所谓的刚需就是为了结婚孩子读书。至于为什么结婚率没有了,其实国家已经不止一次给出了原因
查看全文>>
不才 - 6 个点赞 👍
如果房价不暴跌,现在年轻人有能力买房的也是极少数的!
现在一二线城市一套房子基本百万以上甚至几百万!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上深广)一套基本上千万甚至几千万,大豪宅几亿都有可能!
为了一套房子贷款30年,各种压力和担忧。就怕工作出现问题,断供房贷之类的!
所以现在很多处于不买房不结婚的状态,一个人过也挺好的
查看全文>>
海王塘里没有鱼 - 6 个点赞 👍
这世界上凡是禁止的,都是有好处的但不想分给你。凡是提倡的,都是挖一个坑,让你去填。国家鼓励你买房,就说明有坑需要你去填。
上层人为了稳固自己的荣华富贵,针对穷人做了最无耻的三句话:
1、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是适应环境。难道说你掉进茅坑里了,你要跟苍蝇一起去吃屎吗?如果说一个人的奴性不改,这辈子就是个吃屎的命!这句话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不断的否定自己,以实现矛盾转移、混淆视听。
2、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正义为什么会迟到?到底是谁让他迟到了?上班儿迟到了要扣钱,正义迟到了就没有处罚吗?那些不能及时出现的正义就是邪恶的一个帮凶!
3、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首先要搞清楚,你要勒紧的是谁的裤腰带?如果是你自己的,你随便勒。如果勒紧的是别人的,还要说的这么义正言辞,那简直就是一个最大的侮辱。
查看全文>>
超及灯 - 5 个点赞 👍
为什么年轻人不戴绿水鬼。
为什么年轻人不开玛莎拉蒂。
为什么年轻人不住别墅。
年轻人不是不想,是不能!
年轻人如果有双休,
如果有公积金,
如果不用担心35岁,
我是说如果房子幸运的话不烂尾,
房价不玩过山车,
年轻人还是愿意买房的。
发布于 2024-04-07 06:42・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老子啊 - 5 个点赞 👍
2016年上半年发现情况不对,赶紧到处凑钱买房。
虽然离市区20km,但不到一年就翻了倍。
以极低的成本上车了,当时还挺高兴的。十几万就撬动了100多万的资产。
后来发现,还房贷好累啊。我的生活质量,还不如村里那些一个月只赚3000的。
2023年初,这套房子在比较高的点卖了。差不多1.3万一平。
现在你猜怎么着?
如果把以前的房子买回来,只要7000多一平了。
即使是二环内市区房子,也只要1.3万了。
查看全文>>
大魔王 - 5 个点赞 👍
该买的早买了,没买的,根本买不起。
至于那些说房价降了,至于那些说刚需买房的,在庞大基数的年轻人当中,微不足道。
查看全文>>
米斯特汤 - 5 个点赞 👍
房子产权好像是70年,在一个大点的城市,好点的位置购买一个房子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需要悲伤二三十年的房贷。
房贷还完了房子也一定程度上老化了,这时候你的子女也长大了应该也需要新房子了,那么就是一贷接一贷。
如果你说没有子女不就只用承接一次贷款了吗?
没有子女你为什么要买房?对外出租的房子还挺多的。
查看全文>>
鹅毛大写 - 5 个点赞 👍
买房也好,买盒饭也好,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更舒服。但是现在的房价,大多数年轻人买了以后面对着每个月万元级的房贷,很难真正的舒服起来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4 个点赞 👍
说明现在年轻人觉悟高了,看的通透了,有些东西捆绑不了年轻人了,房子也不再是她们的追求了,想想30年的房贷多么的恐怖.最要命的是你每个月还的房贷里只有15%左右才是本金,多么无助,无奈,更主要的是像现在你一个不小心买错了房,亏的你把辛苦赚的首付白白打水漂,还要继续还那个束缚你30年令人恶心架构的房贷!
查看全文>>
AA有缘觅知音 - 4 个点赞 👍
我想买的是
首先位置不能太偏,现在很多楼盘直接偏到了农村
公摊很小,我买150的实际怎么也得在130才行吧
整体楼层不能太高 最高10层就到顶了(当然越低越好) 等电梯不用很久,一梯一户,就算偶然停电 电梯维修 爬一爬也能上去
小区里的绿化过得去就行 不强行要求
人车分流
物业能办事,物业费贵点也行
建筑质量没问题
外立面符合正常审美
楼间距合理
周围的配套齐全
这样的房子就算是相对贵一些我也愿意买单
可是我们整个市区都不存在这样的房子
哈哈哈哈哈哈哈
查看全文>>
我为人人 - 4 个点赞 👍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更看重自己的生活品质合自由。房贷的压力只会让自己过上更劳苦的生活,很可能会让自己陷入财务危机。让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而且现在的房价居高难下也是一个直接问题。经济的萧条也导致了现在年轻人挣钱难。所以基本上都拒绝买房,让自己陷入危机!
查看全文>>
MJ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