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吴天宇:“五胡乱华”辨正,民族融合是主流趋势!”?
吴天宇:“五胡乱华”辨正
- 20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小雨兽 - 1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你说的对,但是吴天宇,男,满族,1991年生,黑龙江省大庆市人。2009-2015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2015-2020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17年3月-8月,赴日本神奈川大学交流访问。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满族,日本,交流访问。这成分我不好说。
发布于 2024-03-31 08:46・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紫月 - 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因为他这个群体也是“入华”人士之一,很符合我的刻板印象。
而从历史来看,“入华”是多次且融合是不会停止的,所以以后要将原来那些具有敌意,破坏团结的宣传,诸如“美帝亡我之心不死”“日本qin华战争”,改成促进民族伟大大一统的“美帝融我之心不死”“大和民族同胞入华融合伟大尝试”,不要伤了入华预备役的中华民族同胞的感情。
编辑于 2024-03-31 07:03・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路过的闲人 - 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sssf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不是考古说商周也吃人,你的意思是汉人要复古。
两脚羊好吃,两脚狗也不是不能吃。
你们只要不承认历史,无论如何巧言令色:
是仇,十世犹可报。
是恩,当涌泉相报。
你们尽管忽悠,加油,加油啊。
编辑于 2024-03-31 14:0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宝贝请转身 - 39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海鲜过敏豹 - 248 个点赞 👍
观察者网是传统的老团结人阵地了。这里面一堆团结人+既得利益少敏。
一般来说,像吴这种人他们比普通人接触的层次更高,而且了解的内幕更深,所以他们才会知道团结人需要他们这群“鼓吹手”来内宣。
而吴这种人自身也知道上面需要他们来宣传,所以他们也开始顺水推舟,闭着眼睛说的天花乱坠。
那么,有人会问,吴这种人他们自己相信团结人的这套“民族融合”理论么?
我觉得吴他们绝对不会相信,只不过是形势所迫,他们不得不如此而已。
说白了,一个是团结人爱听,一个是形势所迫,各取所需罢了。
另外说一句,其实这就是个典型的『命题作文』
命题人:团结人:请就五胡乱华为历史背景写一篇民族融合的论文。
考生:吴,答:《“五胡乱华”辩证,民族融合是主流趋势》
这种没水平的文章大家看看得了。
吴只不过是个博士版的应试考生
编辑于 2024-03-30 22:51・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20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遥想当年少年勇 - 126 个点赞 👍
这不仅仅是团结人而已,人家就是满。
之前有个叫蒙曼的满也说了“五胡入华”这个词。
很佩服你族的“国际主义”精神,自发地愿意帮助所有非汉民族说话的精神。
发布于 2024-03-31 08:3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归心未铸 - 9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诸夏亲昵 - 6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kfhdk - 5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青丘竹 - 29 个点赞 👍
这就要说到一本神书了,叫做《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这本书大概率会跟毛概、马克思主义等等思政类教材一样,进入到思政课课程中。
这本书讲什么呢?东西很简单,就是把历史上所有的乱世,都把它理解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说,从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两宋对立,元朝和清朝,都被理解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于是按照这本书的逻辑,五胡乱华不是五胡乱华,而是五胡入华,是五胡自愿地融入中华民族的大熔炉。
这本书的目的,带着极强的政治性,而随着这本书的出版,各路学者也开始纷纷论证,所谓五胡乱华不是乱华,而是入华。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过去我们也以阶级史观反对所谓大汉族主义,但是这本书并不是这种逻辑,他是试图以中华民族这个标签反对所谓大汉族主义。他的目的是说明,我们不敢瞎说,按照他的原话
编纂这部教材是一项应时代之需的重要理论工作,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出的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
发布于 2024-03-31 14:25・IP 属地安徽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林先生 - 1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冷先锋米如松 - 5 个点赞 👍
既然民族融合是好事,那么为什么某些由古代王朝引导的,大型迁徙运动中的汉人,在近代被重新划分成了数个人造民族呢?
一边说民族融合是好事,一边大肆将国族当抹布用;一边榨油基本盘搞剪刀差工业化,一边用所谓国族绑架他们的道德自由。
这样堆砌出来的一坨东西,如果一个人真的胸怀正义、以本族为骄傲而感到真正的自豪,那么无论他是什么族,受益者也好被损害者也罢,大抵都要喊上一句道不平才是。
你们的国族是你们的国族,我计划在工作后每月每月汇钱给穷地方的孩子们读书用,那是我身为国家公民的自豪,尽管我们都是为了这个国家。但我们在底子上不是一路人。
我是一个汉族人,我以汉族传统为生活准则,自豪我汉族伟大的同时尊重各族的传统。倒不如说,继承自sov的民族政策,反倒是我这些颇为保守的人才学到了精髓。
你们这些自诩正道的人绝对是走偏了,你们什么都有,什么都厉害、什么都精通,可唯独心里面没有敬畏,连最起码的尊重也欠缺。
一位自认为正在创造超人的未来先知,谁又知道你是不是创造弗兰肯斯坦的科学怪人呢?
发布于 2024-03-31 02:34・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铃原露露单推人 - 5 个点赞 👍
这是个价值观的选择问题。
如果屠杀和侵略就是民族融合的主流趋势。那现在汉族选择用让利、惠少、奉献、牺牲的方式是不是就背离了主流趋势?
如果屠杀和侵略是民族融合的主流趋势。那我们选择用和平、互惠互利的方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那是不是就背离了主流趋势?
他们难道认为传播这种价值观的唯一结果是把他们自己的祖先屠杀侵略的历史洗白,然后让绝大多数汉人对汉族被屠杀压迫的历史唱赞歌,而不是产生其他的结果?
他们难道没有想过,如果人们都被这种血腥的价值观武装,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危害?他们只会成为这种价值观下第一个被“融合”的对象。
如今的汉人可是古今中外最温良、柔顺、任劳任怨、识大体顾大局的群体。就算被减分、被歧视性待遇、被饿死、被绝育……也还是默默顾全着大局维护着秩序而不激烈反抗。
他们还想怎样?然后他们还想让汉人接受这套血腥的价值观后,心甘情愿的充当这套价值观下被屠杀被融合的生态位,而不对其他生态位产生联想?
他们最好祈祷汉人不会相信这种屠杀融合论。如果人们都被他们这种屠腥的谬论洗脑,那么当回旋镖打到他们的那一天时,会不会忏悔痛恨自己的自掘坟墓?
发布于 2024-03-31 09:06・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人类值得爱 - 5 个点赞 👍
提到这个话题,于是看了一下原文。
应当说,作者很努力,能力确实一般。
这篇文章,主要观点有三个:
第一,“华乱”非由“五胡”。
第二,民族融合是主流趋势。
第三,“中华”内涵进一步丰富。
但是核心观点在结尾:
我们并不寄望于古人能够作出超越历史的判断,只是我们更有理由自觉珍视今天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局面。
这个核心观点翻译成人话,是这样的:
为了现今的政治需要,希望人们能够做出超越历史真实的判断。
显然,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
围绕整篇文章的三个观点,我们可以提出三个对应疑问:
第一,战国七雄的混战,为什么造成了社会进步,而不是像五胡乱华一样造成了社会的剧烈倒退?
第二,进步与落后是不是客观存在的?
第三,融合是不是应该无原则、无方向、无对错的?
第一个疑问,是客观事实。第二个疑问,是客观事实。第三个疑问,也是基于客观事实。
无论你是要讲进步,还是要讲团结,你是不是始终都要有一个美好的方向?
那么你为五胡乱华洗地,你到底坚持了美好的方向吗?
你没有。
逻辑判断都是有大前提、小前提的,最后人们发现,你违背了你自己的大前提。
你自己的套索缠住了你自己的脚,你不行。
发布于 2024-03-31 17:32・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风大 可稍息否 - 4 个点赞 👍
战争可以是落后战胜先进,以弱胜强是值得赞扬的。
但文化必须是先进取代落后!
落后的文化试图取代先进的文化,这叫开历史的倒车!
像氐人、沙坨一样好好的融入汉人你们不肯,一天到晚搁这儿搞“以满代华”那一套。
等哪天整个冉闵出来,你们就有得爽了。
编辑于 2024-03-31 06:12・IP 属地贵州查看全文>>
星云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jx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旭日东升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王荣 - 3 个点赞 👍
苦难是不能被歌颂价值的,这个道理不知道受过高等教育的吴先生自己是否清楚。
诚然,苦难可以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源泉;但若是以论文的形式,去赋予苦难价值,美化、称颂。那就只有三种可能:要么蠢,要么坏,要么就是为了碎银几两作传声筒而已。
而五胡乱华,恰恰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无妄之灾。
它是塞外异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入主中原,建立了数个非汉族政权,彼此攻杀不休;自此中原彻底变成杀伐乱战的丛林世界。
纵观历史,那些外表“汉化”,乃至写汉字说汉语的异族,并不代表他们就放弃了自己的民族认同和优越感,更不代表他们不会歧视打压汉人。这样的融合本质是落后短暂战胜先进,后对先进的拙劣模仿;亦是外来入侵者基于统治需要,对本土文明的沐猴而冠。
就拿史学界最热衷标榜的民族融合典范北魏来说:
我们都知道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的汉化改革,却很少有人知道北魏的汉化进程,起始于魏武帝拓跋焘重用汉族世家。然而没过多久,北魏便爆发了鲜卑贵族针对汉族世家发动的国史之狱。崔浩的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一概被杀,与此同时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参与北魏朝政的汉人世家也全部遭到血洗,北魏前期的汉化之路被汉人干涸的鲜血阻塞,戛然而止。
我们都知道北魏中期孝文帝汉化改革的辉煌成就,却很少有人知道:改革仅过去五十载,北魏后期又爆发河阴之变,当初孝文帝汉化的基本盘——洛阳汉人世家和汉化鲜卑贵族被胡人军事集团屠戮殆尽,汉化成果终被胡化完全反噬。
事实上北魏自建国后,一直压榨境内的其他民族,其中尤以压迫汉人最深,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谢灵运记到: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百姓苟不保命,安无宁日。或死于干戈,或弊于饥谨,其幸而自存者盖十五焉。”
《通典·边防典》记到:
“每以骑战,驱夏人为肉篱。以骑蹙步,夏人未战先死。”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当北魏军队作战时都先将夏人(汉人)驱逐在前,充当肉盾消耗敌军,而鲜卑骑兵则在后面不断驱赶步兵,很多汉人都被鲜卑骑兵活活踩死,未上战场就死于非命。
从这些例子足以看出,或许鲜卑上层贵族会被先进而绚烂多彩的汉文化吸引,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敌视防备汉人这个民族实体,他们不但对汉人世家几欲除之后快,对普通汉人更是视如草芥。
而真正的融合,还是在杨坚代表汉人重新掌握天下,消灭鲜卑贵族阶级后方才实现的。而在此之前,胡人入主中原不论是对于华夏文明整体而言,还是对于广大汉族百姓,都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无妄之灾,汉家儿女血流漂杵,横尸遍野;中原典籍尽毁,衣冠南渡。
试问这样的融合、汉化,到底是华夏的幸运,还是不幸?
事实上,任何一个带着自己的族群基本盘入主中原的异族,都不可能真的汉化,所谓汉化,只是野蛮落后向文明先进靠拢的必然追求。但这可不代表他们真的愿意变成被他们征服的汉人,也就是所谓的融合。
不过,这些外族略微褪去前期的野蛮,意识到需要统治这片被征服的土地和广大人口时。倒是可能会短暂出现一种“泛汉化”主义,但这只是基于统治需要所做的权宜之计。归根结底是由于他的底蕴过于匮乏,面对先进的汉文化不知道该如何取舍导致的。
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鼓吹全盘汉化的声音,以及“精神汉人”;(北魏的特殊在于皇帝拓跋宏恰好是个精神汉人,且颇有政治手腕,在世时能力排众议压制鲜卑贵族,尽管如此,其改革成果还是在他死后被推翻。)但这些只会出现在一些特定时间段,而且只是现象级,不会成为最终的主流。
之后,随着异族对汉文化具备兼收并蓄的能力,得以不断吸收汉文化的养料充实自身,逐渐站稳脚跟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后,他们就会对前期的“泛汉化”进行取缔。这个过程可以是循序渐进的纠正,也可以是激进的反攻倒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所谓汉化,绝不意味着他们会变成汉族人。因为他们骨子里仍然是征服者,而非被征服者。
就好像我们今天也学英语,也独用英文来编写程序。曾几何时全盘西化脱亚入欧的声音也不绝如缕,但却从未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过去我们并没有被西方世界征服,面对与西方文明那令人窒息的差距,文化落后的我们尚且没有全盘西化变成西方人。如今我们正在赶超西方,全盘西化的声音便肉眼可见地日渐式微。那么反过来假设,某一天中国成功征服统治了西方世界,届时全盘西化的声音还会剩下多少?
纵观人类历史,从未出现过一个征服者族群被其所统治的被征服者族群同化,从而完全变成被征服者的。
即便是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素来以开放普世著称的罗马,在征服希腊后,也会特别注意将希腊神名改为拉丁神名。如宙斯改名为朱庇特,赫拉改名为朱诺,爱神阿佛洛狄忒改名维纳斯。
所以,但凡是少数民族占据统治地位的王朝,就不可能与汉族真的发生融合;但凡少数民族被融合了,那一定是在汉人掌握统治权,或者“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之后。
何况外族征服者对汉文化乃至汉族的尊崇态度,是随着“融合次数”的增多而不断递减的。
契丹的辽国,是最后一个认祖古代炎黄子孙,尊重汉族文化风俗的征服者
辽本炎帝之后,而耶律俨称辽为轩辕后——《辽史·世表》
后面女真的金国,是最后一个以汉字为蓝本,创造本民族文字的民族。
而到了元清,这种尊崇态度已经荡然无存,连外表的汉化都不屑于去做。元朝皇帝根本不会汉语,汉族被全面排斥在其中央统治集团之外,元廷甚至试图推广巴斯八文取代汉字。
满清时期,汉文化完全变成统治汉人所需的表面工程,其更是用强力手段直接毁灭汉人的衣冠文化,将其全面改造成本族样式的“金钱鼠尾”。满清从始至终都注重保护本民族的特征,强调“国语骑射”、“首崇满洲”。对汉族、汉文化表面选择性套用,实质却戒备排斥的心态,贯穿了满清的一生。
例如:康熙晚年,刑部还会出现找不到汉字文书的问题:
康熙四十三年,擢刑部尚书。刑部奏谳无汉字供状,拠言:"本朝官制,兼设满、汉,欲其彼此参详。今狱词不录汉语,是非曲直,汉司官何由知之?若随声画诺,几成虚设。嗣后定谳,当满、汉稿并具。"诏报可,著为令。——清史稿
到了清末时,连一心帮大清君主立宪的梁启超,最后也直呼带不动:
“盖防家贼三字,实为满洲全部之心事。彼一切新策,皆从此三字演出也。故刚毅常语人云:“我家之产业,宁可以赠之于朋友,而必不界诸家奴。朋友谓俄国,家奴谓汉人也!”——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
到这里我们就清楚了,所谓五胡入主中原汉化,自此民族融合亲如一家。不过是自欺欺人、自我感动的呓语罢了。随着“融合”次数的增多,外来征服王朝“融合”的程度和主观意愿,以及汉人、汉文化的地位却是肉眼可见越来越低;汉文化被敌视、打压、扭曲、篡改的比重却越来越高。
这就像工业化合物泄入大海,造成海洋生态大灾难,无数海洋生物死亡。经过数百年的澄清,大部分有害的化合物被剔除。少数残留的化合物被海水完全稀释,最终成为海水的一部分,而海洋生物也接纳了它们。大海恢复最初的生机。
但因此自我感动,将其作为海纳百川的证据。赞美歌颂工业污水入海有利于“海洋多元化”和生态可持续可持续发展。认为工业污水越多对海洋越好。大家觉得可笑不可笑?
事实上,五胡乱华本质是华夏凭借自身尚且年轻强大的身体,抵御住了较为原始的病毒入侵,最终同化了病毒,用漫长的时间恢复调养,最后重新回归正轨。
事实上历史上的每次异族入侵,都伴随着华夏民族的苦难,文明的沉沦,汉家儿女血流漂杵,横尸遍野。而异族的所谓汉化,实际是建立在无数汉家儿女尸骨和血泪之上的。
而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恰恰是凭借自身的韧性挺过了外来入侵的一次次打击。承认过去的屈辱并不代表可怕,曾经有过被征服奴役的历史,并不意味着永远不能站起来。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正视它,感谢度过苦难的自己,而不是美化给我们造成苦难的根源和苦难本身。
比苦难本身更可悲的,是不曾从苦难里学到任何教训;而比不曾从苦难里学到任何教训更可悲的,便是赋予苦难价值,将其视作丰碑歌颂。
发布于 2024-03-31 12:39・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长夜未语冰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忘言子 - 2 个点赞 👍
当然,民族融合是主流。但是不能是汉族融合到其他民族里去,而是其他民族融合到汉族里。
为什么只提五胡乱华,不提明代改土归流?不提汉代痛击匈奴,唐代二十征西域?莫不是是打着民族融合的幌子反汉反华反共和?
当然,有人会说这样子汉族未免太霸道了吧!但你也说了,民族融合是趋势,而现实就是得少数服从多数,如果你说要多数服从少数,我第一建议少数的部分先决定出谁能代表“中华”主体,第二,你多融合少,那还是融合吗?
民族融合,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域,哪些个民族融合成了什么民族。
而更现实的来说,中国周边地区的国家,120%都有着汉人血统,全部认祖归宗不好吗?
编辑于 2024-03-31 01:2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OneSelf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涧溪笔谈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阿呆2 - 2 个点赞 👍
五胡是哪五胡?
南匈奴是东汉招降内迁的,屠各五部都尉是曹魏封的;
羯胡根本不是民族;
羌、氐是魏晋迁到关中的;
拓跋鲜卑、段部鲜卑、慕容鲜卑都是汉人的打手。
你汉现在讲不能融合,那你汉当年招人家干什么?
你汉现在有种就讲其他五十五个都得图光,只有你汉才配活着。
讲嘛,有什么不敢讲的?
你汉不是喜欢讲日月所照皆为汉土吗?你汉十亿图光另外六十亿,图去吧。
发布于 2024-03-31 14:06・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索利达尔群星之怒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吮无糖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嘦求知若渴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不动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