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觉得男多女少不符合经济学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就会消费其替代品?
00后自己会不会结婚都无所谓更别说有很强的传宗接代意思!如果把男女孩比作商品,那么生男孩在成本急剧上升的情况下必然是导致越来越高比例女婴诞生,这是替代品效应决定...
- 2 个点赞 👍
不对你信不信2022年非正常死亡男胎比2000年代非正常死亡女胎最多的那一年死亡数还要多,
这是铅山县每个年龄段的人口男女人数,最诡异的是65岁以前几乎每个年龄段男性都比女性多,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农村男性基本上都要外出打工这种农业县除了县城医师公也基本要外出打工,而且外出打工一定是男性多于女性(中东外籍劳工90%是男性)农村女性怀孕到孩子上幼儿园要在家带孩子也要务农也要赡养老人基本上走不开。所以外出打工者男性远多于女性!
农民工女性只占35.9%其中64.1%农民工都是男性 我认为存在堕女胎就一定存在堕男胎,堕胎这个事对于女性来说就是个双标,强调女性堕胎权的时候她们认为胎儿不是生命,强调选择性别堕胎,她们认为胎儿是生命,甚至混淆概念把女胎写成女婴!男女比例失衡没有发生在计划生育严格执行的省份反而发生在19个允许一孩半政策的省份尤其是江西。而且性别失衡发生在二胎甚至三胎,二胎男女比例150三胎甚至160。为什么不愿意超生一个而是选择堕胎?江西2012年超生罚款才一万多也就是一个农民工夫妇两个月的工资对于农村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而在所谓重男轻女的江西由于生男成本极高很多人宁可生育两女一儿也不愿生育两儿一女为的是两姐妹有个伴。很多人因为第一个是男孩第二个还是男孩查到之后堕胎不少于堕女胎,因为很多人宁可两个女儿也不愿两个儿子,因为这涉及到农村分在基地分田,买房,买车,彩礼等情况!
我在工作的时候听过同事讲过她想要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听话者也表示认同,觉得两姐妹有个伴。有个已有一个儿子的女同事说她想再生一个就是怕再生一个儿子,别人让她去查了确定是女胎再生。这是2016年江西的事江西省女偏好已超过生儿。我在苏州听说过一个男主管嘲笑但非恶意一个女同事有两个儿子需要200万。2015年以后中国还是男女比例失衡这可能吗?有个三个女儿那个怎么能,三个女婿不但和丈母娘关系很好还给岳父岳母合资盖了一栋楼。儿媳妇反而跟皇后一样经常跟公婆关系不好,甚至一句话都不说,
理论上生育率越低的地方男女比例失衡越严重,因为只能生一个情况下保证至少生一个儿子那么必然会用手段选择性别,19个一胎半的省份可以在第一个是女孩情况下再生一个,肯定会缓解出生性别比偏高,为什么反而是这19个一孩半身份出生性别比最高?很多因为第一胎没有必要选择性别,第二胎还可以生儿子,如果不是两胎都是女儿也不会选择性别,这么一来选择性别可能性比一胎制要低好几倍为什么反而一孩半政策的省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翼城县作为二胎保留试点县出生性别比正常得多
存在堕女胎就一定存在堕男胎两个女儿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甚至很多人羡慕,两个儿子几乎是鄙视链底端的存在,不是媳妇娶不到,是两个儿子没有一个取得到媳妇跟钱没有关系再多钱都娶不到!
编辑于 2024-03-20 09:05・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一蓑烟雨任平生 - 2 个点赞 👍
男女比例失调与工业生产力直接关联。
工业生产力就是大批量,而低成本是大批量的附带产物,这个低成本才是经济。没有大批量不会有低成本,而没有低成本不会有经济。
人们为了获取大批量,必然增加生产力的载体数量,比如母猪存栏量,而公猪的数量就非常少,多了不经济。建很多工厂,而不必要建很多研发基地,这就是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常态。
大量男性到工厂劳累,而更多女性退回家庭,直接导致阴盛阳衰,中医学讲,这会增加女孩的出生率。实际看,增加牛奶的产量,必然先增加母牛的数量,再大量使用女性荷尔蒙,这也导致男性女性化的趋势。两者不谋而合,说明工业生产力才是祸根。
养尊处优,男人不要太劳累,性别比例就不会失调。劳累不止体力,脑力耗费一样导致。
发布于 2024-03-21 07:30・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黄大仙 - 2 个点赞 👍
这一看就是对经济学一知半解的漏网之鱼。
首先人就不是商品,商品买回来以后是享受商品的效用,给自己带来满足感,而生孩子生下来以后,你要花成千上万的金钱去呵护他,我而孩子所带来的满足感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但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和你花多少钱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一定要类比的话,你可以类比为一个古董,买回家放在那儿,你还要花钱去养护它,但是古董带给人的满足感是精神层面的,问题是不同不同古董之间的满足感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吗?比如我就喜欢字画,你非要给我个瓷器,那我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哪怕那个瓷器本身的价值也很高。
说什么男孩成本更高,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你没听说过女孩要富养,男孩要穷养吗?你怎么说男孩成本更高呢?你无非想说男孩长大以后你要给他买房,可你可以不买房啊。这是可以选择的呀。
其次,由于人不是商品,所以男孩女孩的效应也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比如在农村家庭,男孩是财富延续的象征,男男孩传承家族香火祠堂里有排位,这些东西应不应该推崇,咱们先搁一边,但的确不是可以替代的。
再者,你说着00后无所谓香火传承的问题,可00后根本无所谓的是结婚的问题。那既然连结婚都无所谓了,更不要说生孩子了,连生孩子都无所谓,生男生女还重要吗?既然生男生女根本不重要,又何来的女性对男性小孩的替代效应呢?
最好把基本的逻辑先捋一捋再提问吧。
编辑于 2024-03-22 08:35・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恶少恶言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水晶先生 - 1 个点赞 👍
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为提问者的新颖角度点赞。
还是给大家通俗讲一下吧。
标准化思路,拆字。题目中关键词:男女、商品、价格上升、消费替代。
价格上升,而出现消费替代,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馒头贵了,吃米饭;米饭贵了,吃馒头。在经济学理论中,就是基础的供求关系理论。
商品这个词,重点说一下,其实商品学在经济学中也是核心课程之一,属于应用经济学。同类商品,在超市货架,哪个放在前边、哪个放在后边,有理论依据的,商品陈列;同样的大米,包装是5斤还是10斤,商品包装设计;还有每个商品结账时,扫描的二维码,二维码多少位、都是什么数字,商品编码;这些都是商品学的内容。
商品:正宗的含义一定包含出售交换、使用价值、劳动成果。
男孩女孩凝结了父母的劳动成果,可以帮家里干家务,有使用价值,貌似是商品。
但是,但是,孩子不能出售交换,这是核心,所以男孩女孩不是商品,那消费替代也就无从成立了,这是关键。
假设,只是假设,男孩女孩可以交换出售,那么生孩子的家庭,会把男孩交换出去,女孩留下来,长期下来,每个家庭都剩下了女孩子,就是题主说的女孩越来越多,男孩越来越少。
大家明白了嘛,也放心吧,设想可以是这样的。但现实中,绝不会这样。
发布于 2024-03-20 18:47・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百搭百问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ight souls - 0 个点赞 👍
因为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经济学能解释某个具体价格形成的原因,这里面有太多不理性的行为和干扰因素,男女关系也一样,你可以总结规律表述可能,但具体到个人,还是算了
发布于 2024-03-20 11:5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ssss7181 - 0 个点赞 👍
性别比是不是消费品确实不好定义……越来越容易看到的伪娘药娘是否符合提问者的观点呢?另外,性别比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相关讨论建议参考“乙肝大流行与亚洲丢失女性问题”一文,Emily Oster,https://emilyoster.net/wp-content/uploads/HepatitisBandtheCaseoftheMissingWomen.pdf
原文都给你找来了,比我总结要好很多啦。
发布于 2024-03-20 14:56・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我是老王不是小王 - 0 个点赞 👍
中东出生比正常很好理解,因为人家没有堕女胎杀女婴的传统(笑)
其次虽然男女比例失调很严重,但婚恋市场的性别失调又是另一个问题:男人越穷越结不了婚;女人则是越富,知识水平越高越不愿意结婚。产生的两大群体就是农村老光棍和城市大龄剩女
私以为,题主更应该担心10年之后出生人口再腰斩,毕竟00后的生育意愿可真是史无前例的低
发布于 2024-03-20 18:54・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屋里言士 - 0 个点赞 👍
我刚开始以为你说的是婚恋市场,女生成本高,有些人就去搞南通了,结果是出生率啊,那么怎么论证你的生男孩的花费比生女孩多呢,完全没有这个论证,反而生男孩会比生女孩带来的价值高很多,传统情况都是嫁出去和娶回来,不过就目前来看,花费至少22年的投入成本,加上自己的劳心劳力,不要说本金连利息都不一定能回来的投入比的话,谁能接受这样的股票?
发布于 2024-03-20 08:52・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Joker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老顾 - 0 个点赞 👍
不对你信不信2022年非正常死亡男胎比2000年代非正常死亡女胎最多的那一年死亡数还要多,
这是铅山县每个年龄段的人口男女人数,最诡异的是65岁以前几乎每个年龄段男性都比女性多,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农村男性基本上都要外出打工这种农业县除了县城医师公也基本要外出打工,而且外出打工一定是男性多于女性(中东外籍劳工90%是男性)农村女性怀孕到孩子上幼儿园要在家带孩子也要务农也要赡养老人基本上走不开。所以外出打工者男性远多于女性!建筑工地90%是男性,外卖网约车司机90%是男性,矿工100%是男性,电子厂差不多男女比例是差不多的。那么铅山县每个年龄段男性都多于女性尤其是20-40岁这个年龄段最可疑。这么多男性留在家里不外出打工是怎么回事,要知道铅山县脱离贫困县才几年时间种地根本养不活全家!
上海户籍人口已经女多男少但是常住人口男女比例是107那么1000万人外地打工者男女比例差不多550万比450万深圳男女比例更是973万比793万。也说明了外出打工男多女少
农民工女性只占35.9%其中64.1%农民工都是男性 我认为存在堕女胎就一定存在堕男胎,堕胎这个事对于女性来说就是个双标,强调女性堕胎权的时候她们认为胎儿不是生命,强调选择性别堕胎,她们认为胎儿是生命,甚至混淆概念把女胎写成女婴!男女比例失衡没有发生在计划生育严格执行的省份反而发生在19个允许一孩半政策的省份尤其是江西。而且性别失衡发生在二胎甚至三胎,二胎男女比例150三胎甚至160。为什么不愿意超生一个而是选择堕胎?江西2012年超生罚款才一万多也就是一个农民工夫妇两个月的工资对于农村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而在所谓重男轻女的江西由于生男成本极高很多人宁可生育两女一儿也不愿生育两儿一女为的是两姐妹有个伴。很多人因为第一个是男孩第二个还是男孩查到之后堕胎不少于堕女胎,因为很多人宁可两个女儿也不愿两个儿子,因为这涉及到农村分在基地分田,买房,买车,彩礼等情况!
我在工作的时候听过同事讲过她想要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听话者也表示认同,觉得两姐妹有个伴。有个已有一个儿子的女同事说她想再生一个就是怕再生一个儿子,别人让她去查了确定是女胎再生。这是2016年江西的事江西省女偏好已超过生儿。我在苏州听说过一个男主管嘲笑但非恶意一个女同事有两个儿子需要200万。2015年以后中国还是男女比例失衡这可能吗?有个三个女儿那个怎么能,三个女婿不但和丈母娘关系很好还给岳父岳母合资盖了一栋楼。儿媳妇反而跟皇后一样经常跟公婆关系不好,甚至一句话都不说,
存在堕女胎就一定存在堕男胎两个女儿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甚至很多人羡慕,两个儿子几乎是鄙视链底端的存在,不是媳妇娶不到,是两个儿子没有一个取得到媳妇跟钱没有关系再多钱都娶不到!
发布于 2024-03-20 08:59・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吟啸徐行 - 0 个点赞 👍
首先,经济学的这种规律要求有替代品,有abcd等产品供人选择。但男女在性别上只有两种,别无选择(不算其他的认定,比如中间性别认知的),没有替代品。所以男多女少也不能按照经济学的这种规律解释。
其次,男女比例即在生男生女问题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受经济基础的影响,尤其是在技术上具备了提前知道胎儿性别的条件之后。
最后,我国和其他国家之所以会有所区别,除了传统习俗的影响,还有一个影响了我国40多年的基本国策的因素。
发布于 2024-03-21 23:50・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风行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Nicolas Chueng - 0 个点赞 👍
个体对新生儿的性别选择肯定会受到宏观上的约束。但这个过程会非常长,以致于短视的个体在生育决策时会忽略这一因素。我国的男女性别比最高时曾达119:100,跟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这是政策失误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放开生育管之后,性别比有可能回归到正常状态。房价对性别比的影响则是反过来的。以为我国很多地区男方要置办婚房,使得有多个男孩的家庭压力陡增。高房价压制了对男孩的偏好。计划生育政策与飙升的房价,导致了我国出现畸形的性别比。
发布于 2024-03-21 09:3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张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