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小米14u龙晶蓝的龙晶陶瓷后盖疑似玻璃?
- 7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驯犬师 - 7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远方很远 - 490 个点赞 👍
陶瓷的定义很宽泛,查了许多国标文件和定义,说法都不一样。但是不管你怎么重新定义,作为消费者,想要的一定是获得陶瓷抗划耐刮的体验和温润如玉的手感。
你信号栏啥也不显示,啥也不宣传,测个速出来 800Mbps,信号体验怎么样,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不管你说用了什么新型材料,用了哪种标准重新定义,但是根据胜利文绉绉的测试,小米 14 Ultra 的后盖在 6 级就出现了划痕,这个表现和之前测试过的微晶玻璃是一样的。
查看全文>>
摸摸鱼 - 1 个点赞 👍
其实我就好奇,14u 的生命周期内卖得过问界吗?别到时候销量被问界吊打,那就有点儿搞笑了。
查看全文>>
殿前都点检 - 0 个点赞 👍
为什么要把我的问题从“疑似玻璃”改成“硬度较低”,这个龙晶陶瓷不仅硬度像玻璃,手感像玻璃,质感也像玻璃,某人这样瞎改真的好吗,难道是公关已经发力了吗[生气]
好家伙,变回来了,但是问题日志的更改内容也不见了,可能是改动被撤销了
我自己会维护我的问题,不需要你们各方阵营的人乱改
查看全文>>
vugvyrx6rc - 0 个点赞 👍
我用的13U啊,邀我我也搞不清状况。
话说这个还是得找材料学的大神,或者专注玻璃烧制,陶瓷烧制的主来回答吧。
个人觉得应该就是种工艺,类陶瓷的料肯定有,但是羊毛衫也有含3%羊毛的。具体要看当厂家宣传的时候,卖点是耐划度,重量还是手感,主要不也就这三个方面,如果真是陶瓷手感玻璃的重量,我觉得也能洗,如果摸起来也是玻璃,那到底陶瓷的点在哪呢?
查看全文>>
狗头保命 - 250 个点赞 👍
懂了,穷遥遥领先之力,也就只能找到后盖硬度这一个黑点,说明14u在屏幕内存cpu,乃至摄像模组,使用体验等方面,实在是找不到可以黑的点。
可以放心冲黑白素皮版了。
发布于 2024-02-29 08:26・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张立 - 248 个点赞 👍
其他我都能理解。
唯一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把华为那个手表扯进来?那个是真陶瓷。表盘是蓝宝石材质,透明陶瓷。
米粉离开了华为不会说话一以贯之,但这个操作多少有点让人无语。
编辑于 2024-03-01 00:14・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11号 - 23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归璨 - 210 个点赞 👍
陶瓷是晶体材料,而玻璃是非晶体
只要知道这块龙晶陶瓷到底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就可以证明它是陶瓷还是玻璃
小米发布会明确说龙晶陶瓷是多晶体陶瓷,回答够清楚了吗?
这玩意华为叫陶瓷
下面为科普:
晶体类型可以分为单晶和多晶两种。单晶陶瓷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晶体生长方向,经过特殊处理后得到单晶结构的陶瓷材料。而多晶陶瓷则是由许多晶粒组成,其中晶粒之间存在一定的晶界。
透明陶瓷是通过采用高纯超细陶瓷原料,并通过工艺手段排除气孔而获得具有透明性质的陶瓷。
微晶玻璃,是一种由适当组成的玻璃颗粒经烧结与晶化,制成的由结晶相和玻璃相组成的质地坚硬、密实均匀的复相材料。(补充完了满意了吗,那位充其量哥)
iPhone用了“瓷晶面板”,英文Ceramic Shield front,中文翻译应该是“正面陶瓷护罩”
编辑于 2024-02-29 15:58・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happy nerd - 183 个点赞 👍
B站UP主胜利文绉绉把这事捅出来后,眼见着事情是越闹越大了。
小米现在其实口径也收缩了,小米商城14 Ultra参数详情没有写“陶瓷”,而是用的“龙晶蓝”
结果上知乎一看,好几个米系KOL众口一词,非要强调“有晶体就可以算陶瓷”。
而且他们还不约而同的拉上了华为Watch GT3 Pro陶瓷版,简直是离华为就不会说话……
关键问题在于,就算你要“围华救米”,好歹例子要找对吧?
华为Watch GT3 Pro陶瓷版手表的背壳材质是纳米级氧化锆,无论怎么看都是货真价实的陶瓷。
陶瓷产业相关网站上都有华为手表的信息 非要提这款手表来搅混水,简直是字面意义上的“碰瓷”。
用真陶瓷来替自家“龙晶陶瓷”洗地,更是自取其辱。
其实事情发展到如今这一步,很多事都已经很清晰了。
厂商耗费不菲成本上陶瓷后盖图什么?消费者花钱买更重的陶瓷版又图什么?不就是冲着新型陶瓷温润如玉、坚实耐磨吗?
小米的“龙晶陶瓷”,重量上跟玻璃后壳几乎一模一样,确实比一般意义上的陶瓷轻,但其他的呢?
陶瓷的质感和颜色是浑然如一的,小米的“龙晶陶瓷”是透明的,颜色是后期镀上去的;
陶瓷的硬度是很高的,小米的“龙晶陶瓷”莫氏硬度不到6,跟各家(包括小米自己)的陶瓷差不少。
最搞笑的是,B站UP主胜利文绉绉已经发了实验室初步验证的结果:
小米14 Ultra龙晶陶瓷版的后盖材质和正面屏幕材质几乎完全一致,都是微晶玻璃。
非要杠“龙晶陶瓷”就是陶瓷的,那我能不能说小米正面屏幕也是陶瓷?
另外,我看到有些网友质疑,小米这么做是否涉及虚假宣传?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方面我并不专业,以个人猜测,恐怕很难。
绝大多数普通人对“陶瓷”的认知,其实更偏向狭义的陶瓷定义。
而在学术层面,晶体无机物都可以算进广义陶瓷的范畴。
小米的“龙晶玻璃”,目前看跟行业内主流的“超瓷晶玻璃”区别不大,的确有少部分晶体成本。
晶体成份到底多少比例能够算进“陶瓷”,目前应该没有特别明确的定义。
所以我认为,小米这次的操作的确不算过分,应该是打了个擦边球。
最后,针对这件事谈一点个人感想吧。
小米14 Ultra发布后,我没有写任何回答。
主要原因在于,我个人对小米14 Ultra的产品定义和营销方式都有些失望,怕被打成“友商黑稿”,所以就没写。
这款产品很多地方都让我感觉“敷衍”,一些细节问题就不提了,我就提一点吧:
之前小米12s Ultra发布时我是整体肯定的,风格化的影调和影像特化的产品定义,当时也是有不少新意。
然而到小米14 Ultra,小米有拿出来多少新东西么?
华为搞卫星通信,小米也要上卫星通信;
华为开发玄武架构,小米就来“龙铠架构”;
华为研发昆仑玻璃,小米就有“龙晶玻璃”;
荣耀推出青海湖电池,小米就要推“金沙江电池”;
荣耀首发射频增强芯片,小米也要有样学样……
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别人上的我就要上,难道不觉得产品定义太偷懒了么?
遥想当年MIX一代推出时,小米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甚至时间再往前推,小米“参与感”的营销模式,不也引发行业竞相效仿么?
怎么这一代从产品到营销,都要拾人牙慧呢?
这方面我举个直观的例子吧,当年米粉曾经做过荣耀“碰瓷”小米的“证据图”
讲道理,以如今眼光看图里不少案例都比较牵强,有些仅仅因为米粉节或者发布会日期相近就被列进去。
只不过当初荣耀整体确实是采取跟小米“贴身缠斗”的策略,再加上那时候我还是米粉,所以我就把这张图用进了自己的回答里:
如果以上述标准来看待小米“金沙江电池”等营销命名,算不算是小米在碰瓷华为或荣耀?
然而知乎相关讨论是怎么说的?前排高赞回答都表示,小米是迫不得已,是“打不过就加入”。
最高票近千赞,前排全都是这类替小米惋惜的回答,够不够有说服力?
偏偏这帮人满嘴都是“友商黑稿”、“海军碰瓷”,这算不算双重标准?
如今小米整出来字面意义上的“碰瓷”烂活,还是这帮人又瞬间变脸为小米撑腰,这算不算左右横跳?
所以我想说:
最近一两年内,小米在高端产品线上已经减少了“良心”、“性价比”的表述,增添了更多研发与品质相关的调性。
小米的品牌建设逐渐走上正轨,我认为这确实是正确的方向
主要布局一二线城市的小米之家,在高端建设上相比OV也有先天优势,我认为这也是好事。
只是高端建设从来不是一朝一夕,希望小米扎实推进,认真对待。
发布于 2024-02-29 21:26・IP 属地天津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现实主义理想者 - 182 个点赞 👍
没想到,
我一个无机非方向的硕士,
还有被人科普什么是陶瓷的时候。
米粉各个都是教授。
评论区有人问玻璃和陶瓷定义。
先说结论,材料学里一般将其分类为玻璃。
陶瓷的定义非常宽泛,广义陶瓷几乎包括整个无机非领域,玻璃也可以属于广义陶瓷的一种。
但从材料学和日常生产中讲,狭义的陶瓷,基本是指高温烧成的多晶固相材料,但现代的单晶陶瓷也属于陶瓷。
分传统硅酸盐陶瓷,也就是平时生活中的瓷碗瓷砖瓷马桶和现代陶瓷,现代陶瓷又分功能陶瓷和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包括半导体、热敏、光敏一票提供功能性的陶瓷。
用于手机壳的就属于结构陶瓷,主要提供强度、韧性和硬度,氧化锆氧化铝碳化硅碳化硼碳化钨这一票。
至于玻璃,传统玻璃包括一票现代玻璃,都是均一的非晶相,微晶玻璃确实有晶相,但是是微晶,远没有到陶瓷中晶粒的大小。
它和陶瓷的区别主要是陶瓷的晶相基本是初始组分中加进去的,而这个是因为成核剂从玻璃相析出的,所以基本不把微晶玻璃看作陶瓷。
当然你非要咬定义说微晶玻璃是陶瓷,也可以,我能写出五十种它是陶瓷的理由,材料分类就是一张嘴,可其他人还是会把他看作玻璃。
材料学就是这样,一团浆糊。
编辑于 2024-03-01 08:36・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bwaboo - 168 个点赞 👍
作为一个材料学博士,我有一百种方法论证龙晶陶瓷不是玻璃。
作为一个手机消费者,我判断这玩意看起来是玻璃的透光率,摸起来是玻璃的手感,称起来是玻璃的重量,刻起来也是玻璃的硬度,那么它就是____。
作为14u潜在购买者,我认为从金沙江电池到龙晶陶瓷,从巴黎铆钉到卫星通信,包括那几个一点不ultra的副摄,都low到爆。
作为13p陶瓷黑机主,我自我安慰这波赢麻。
作为17年曾在为什么小米MIX用ceramic来指代陶瓷材料而不是china?问题下致力于辨析定义,并被你乎当时的米粉头子张小凡抨击为跪久了站不起来的米黑,甚至不得不贴了一堆购买记录自证清白的小米用户:
我觉得你米正在丧失一些原本宝贵的信念,高端药丸。
发布于 2024-02-29 19:4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好大的风 - 122 个点赞 👍
现在想想当一个米粉是多么不容易,自己家破事一堆,光近期的就有小米折叠屏的龙骨增生、小米14黑屏、14U的龙晶陶瓷、白皮书等,一个比一个匪夷所思,洗都洗不过来,想拉着华为一起下水,结果能说的只有N年前的疏油层、内存混用,得亏雷军把媒体买了个遍,不但没有多大风浪,还能接着冲高端,要是这些事搁华OV身上,能被喷死。
补充,本来只是想在知乎上调侃一下,现在发现小米这次的问题有点严重,有几个手机厂家都下场了。
编辑于 2024-02-29 21:56・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就在今天 - 120 个点赞 👍
陶瓷的定义很宽泛,查了许多国标文件和定义,说法都不一样。但是不管你怎么重新定义,作为消费者,想要的一定是获得陶瓷抗划耐刮的体验和温润如玉的手感。
你信号栏啥也不显示,啥也不宣传,测个速出来 800Mbps,信号体验怎么样,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不管你说用了什么新型材料,用了哪种标准重新定义,但是根据胜利文绉绉的测试,小米 14 Ultra 的后盖在 6 级就出现了划痕,这个表现和之前测试过的微晶玻璃是一样的。
相较之下,华为 Mate50 RS 的陶瓷后直到 8 级才有划痕。显然,小米 14 Ultra 的后盖和别的陶瓷后盖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用刀片划开小米 14 Ultra 的后盖,可以发现后盖甚至变成了透光的,这种特性也非常类似于玻璃。
这其实到这里已经很清楚了,小米 14 Ultra 的后盖在硬度上是玻璃的体验,刮开涂层之后也像玻璃一样是透明的。看起来像玻璃,摸起来像玻璃,硬度也像玻璃。从消费者的认知来看,小米 14 Ultra 和之前 MIX4、小米 11 Ultra 的差异很大,反而和玻璃有非常多的共同点。如果用某些定义,把小米 14 Ultra 的后盖划分为陶瓷的话,那就是一种硬度比较差的,手感和玻璃相近,看上去和玻璃比较类似的陶瓷。
如果按照前面某些博主的定义,那很多玻璃后盖甚至前面板都可以宣传是陶瓷了。世界上或许根本没有陶瓷,或者什么都是陶瓷
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小米 14 Ultra 的后盖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体验怎么样。目前看来,消费者获得的就是类似传统玻璃后盖的体验,这才是最关键的。
编辑于 2024-02-29 10:22・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摸摸鱼 - 116 个点赞 👍
后续更新
首先,有几个事情必须得说一次。
1.雷军的微博并没有删除
截止2024年3月1日
2.商城页面确实找不到龙晶陶瓷,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之前有;还有就是那个退款补东西的有人说并不是因为龙晶陶瓷,真假自辩
补充看法
小米官方的解释放这里了
按这个说法,普通的玻璃确实算不上陶瓷,但近年来,包括苹果的超晶瓷面板,华为昆仑玻璃,和小米龙晶玻璃,都可以算作陶瓷,毕竟这些都是硅酸盐产物在添加特殊物质生成单晶体或多晶体而来。
这么看,我的观点确实不需要改变。毕竟我一开始就说这东西可以称为陶瓷,陶瓷的定义很宽泛。
小米自身已经有龙晶玻璃,宣传和预热的时候确实给了挺高的期待,但结果是龙晶玻璃+釉质=龙晶陶瓷。
米粉之前拿来挡枪的,gtwatch3那个也能算,毕竟蓝宝石也算是晶体
但这你也别怪黑子说是双面龙晶陶瓷了。
至于如果后面真要出原来那种陶瓷,到时候如何改名呢?
这事情的本质是:
厂商在利用消费者圈子惯用的称呼和不成文但部分约定俗成的东西在浑水摸鱼
翻译到这次事情就是
玻璃陶瓷当然是陶瓷,但不是手机行业常用和称谓的陶瓷
类似的事情就是
(免责声明,非拿友商例子洗地)
消费者把2712×1220称为1.5K屏,把短边1440p的屏幕称为2k,3840×2160的屏幕称为4k,但有的厂商把3168×1440称为3K。
这些“部分约定俗称”认真起来确实站不住脚,毕竟也没有人规定1920×1080是1K屏。
小米这次比上面的区别是,确实玻璃陶瓷可以称为陶瓷,但你要真在手机行业把那玩意称为陶瓷,那你确实可以这么说,情节上面比起上面用消费者概念混淆固然轻点,但某种程度上面用这玩意误导消费者更恶心。
你看雷军自己的号都删了,小米14Ultra的介绍页面上面也不敢把这东西放出来,甚至跟客服软磨硬泡还能拿到返品就知道小米自己有多心虚了。
你敢开这个先河,那按照玻璃陶瓷的特性,那行业里面大部分的玻璃面板都能叫陶瓷了。
这是很恶劣的事情,必须抵制
上面举那几个例子,我黑find这事情算个小插曲,但也没大麦,华子有场外加持,我米在这事情上面居然还有人抬,只能说糕煅成了。
编辑于 2024-03-01 11:4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HTPC - 1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reventonliu - 100 个点赞 👍
更新:
来点缺德,前OPPO高管锐评
很喜欢周树人的一句话:“我的手机上有两种盖板,前盖板是玻璃,后盖板也是陶瓷”
原回答:
从友商的宣传来看,这块后盖应该叫纳米微晶玻璃,本身是透明的,在靠近主板的表面镀了一层蓝色的膜,官方取名为龙晶蓝。
胜利文绉绉刚才XRD测试结果出来了,14U这个后背盖板和前面盖板的结果一致,都是透锂长石。
不过这俩玩意儿在小米这边,宣传口径一个是玻璃一个是陶瓷,也就是说,“龙晶玻璃=龙晶陶瓷”。
但是相较于这东西该叫什么,我认为有一件事更加重要,那就是这个后盖的表现怎么样?润不润,硬不硬?
很遗憾答案都是否定的
我前两天在线下门店对比了一下,实话说这个版本我不太喜欢,浅色素皮的看着顺眼一些。
- 镜头和机身、背板和中框相接处过渡很不自然,无论是落差还是颜色;
- 没有陶瓷彩色釉面带来的质感,这个蓝色是在“下面”的,表面就是透明玻璃那样的感觉,侧着看尤其明显。
上面这个单手随手拍不明显,看这个网图就很直观了:
耐用性这个我没法测,毕竟不能刮花人家门店样机,这个就只能看胜利文绉绉的测试视频。
视频里面用莫氏硬度6的笔进行刮擦就可以产生划痕,用莫氏硬度7的测试笔的话划痕就非常明显了。
对比之下,竞品的陶瓷后盖面对莫氏硬度8的测试笔的时候出现划痕,宣传上同为“陶瓷”,硬度是有差异的。
用纳米微晶工艺的玻璃,或者纳米微晶陶瓷作为后盖有没有先例呢?有的,三年前的P40 Pro+就是使用的纳米微晶陶瓷。
不过这个玩意儿只是名称类似,实际上主要成分为氧化锆,看测试表现微晶工艺也会好很多。
我玩过那台机子,其有明显的釉面,黑白色不是通过背后涂层来实现的,所以质感很好。
当时有媒体进行过测试,莫氏硬度测试也是8开始出现划痕,硬度也过关。
很巧的是,那台机器也有火山口设计,背板曲线凸起和镜头盖板连接,但是连接很顺滑。
回到这个问题上来,是否涉及虚假宣传?难以判定,我倾向于没有,从证有不证无的角度来看很难告赢。
但是可以确认的是,小米14U龙晶蓝这台机器的后盖工艺水平比较落后,不说竞品,这玩意还不如MIX4那个后盖舒服。
再说句难听的,玻璃盖板也在2021年开始普及双膜双镀工艺了,顶配机器搞这个表面镀层膜的工艺属实是拉了。
编辑于 2024-02-29 19:15・IP 属地江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雩火是渔火 - 9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呵呵 - 81 个点赞 👍
就是这样的企业,把网络与行业搞得污烟瘴气的。
付出的是整个社会的交易信任度降低,增加了沟通成本,增加了交易难度:
以前,买东西,看说明就行了。
现在,得看这材质的参数与化学成分与工艺与。。。。。
以前:买个陶瓷为了质感与防划伤。
现在:
这个陶瓷不是龙晶陶瓷吧
这个陶瓷不是上色+白微晶玻璃吧
这个陶瓷的硬度是7+吧
这个陶瓷是多晶体结构吧
这个陶瓷是真陶瓷吧
。。。。。。。
我们如果不想要这样的社会环境,就要一起反对粗粮,让它道歉。
并呼吁工商监管部门介入,打击虚假宣传,构建诚信的交易环境。
测试进度结果一:
编辑于 2024-02-29 16:35・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陈国辉 - 8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应无棱 - 7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蜡鸡小新 - 7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tokesSS - 71 个点赞 👍
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消费者角度来回答问题。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还特地去翻了发布会。
首先,陶瓷和玻璃,确实在手感方面差别很大。
我无法用语言形容,但如果同时用过这两种材料的手机的人应该能明白。
所以如果确实使用玻璃宣传陶瓷,那确实属于欺骗消费者。
看有些人的回答,说实话我这个铁米粉都尬,什么只能找这些黑点说明质量好什么的。。。不是,哥们,都这样了,你不为消费者考虑考虑?
当初findx2的3k屏,我嘲笑。p50的200倍变焦,一样嘲笑。
他们说错了吗?没错,按照不合常理的说法,他们说的都没错。所以,我只能喷,所以消费者只能喷。
你看后来的oppo后来还有哪个手机敢说自己是3k屏?
这次也一样,别管按照什么定义按照什么说法他是陶瓷,既然敢叫这个名字,拿不出陶瓷该喷就喷。
编辑于 2024-02-29 17:43・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克拉丽丝 - 70 个点赞 👍
酒局上,俩大佬分别掏出小米高端的14ULTRA和60RS。手持小米的大佬说,我这,陶瓷后盖。
手持RS的大佬说,巧了,我这也是陶瓷后盖。
俩手机放一起。
RS大佬发问:唉,你这咋全是划痕啊?唉,你这后盖怎么还掉色?
你让另一位怎么回答?现场给科普一番,陶瓷玻璃也是陶瓷吗?
———————————————————————————————
有意思的来了,揭穿此事的,把后壳送样,测了XRD。
龙晶陶瓷和前面的龙晶玻璃材质几乎一模一样,说不定,前后这俩面板还是同一家供方的同一个配方的材料制作的。。。。。。
甚至有可能同一批材料分别制作成了前面板和后壳。。。。。
—————————————————
顺便提一嘴,我发现某些团体就是喜欢通过拖友商下水的方式来洗地。
比如下面这个回答,今天你在知乎,微博,B站,都能看到类似的评论,核心思想就是华为的手表也用了微晶陶瓷。。。
大哥,你们写稿前就不能找个懂材料的帮你们审核下?
人这手表用的是氧化锆。纳米微晶不过是描述原材料细度和状态的。
真以为都带个微晶就是同一种东西了?
编辑于 2024-02-29 17:24・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茄子下山 - 6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哦哦哦 - 6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弑神 - 63 个点赞 👍
使用陶瓷玻璃这种便宜工艺相对简单的材料,都舍不得重新开模烧,非得留下这么大的缝,自诩理智客观理性的小米用户还能接受,买潮汕牛肉丸买到了潮汕牛肉风味丸的事情在2024年的开年显得格外好笑
编辑于 2024-02-29 08:5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透明人 - 63 个点赞 👍
我建议雷总不如称之为“如瓷”,人家问你是不是陶瓷,你就说“如瓷”。
小米“性价比研发”的成果很多:
一种名叫“龙晶陶瓷”的具备普通玻璃素质和硬度的刷过漆的材质、
一种不必逐一验证的16.8亿种驾驶模式、
一种名叫“奥氏体合金”的热水壶通用不锈钢、
一种名叫“泰坦合金”的可用于家庭门窗的铝合金、
一种电力驱动的半隐藏式门把手、
一种名字叫“9100T”的8800吨压铸机、
一种真的很圆的汽车轮毂、
一种比竖起来的一元硬币还要薄的笔记本、
一种具有盛装液体的功能的矿泉水瓶、
……
真是够够的了,
但确实完全符合目标客户群体的调性和它们的精神需求。
编辑于 2024-02-29 17:45・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乌茉 - 61 个点赞 👍
考验小米的时候到了。
能不能让消费者满意才是事情的关键,现在这帮米粉纯纯在帮倒忙。
这两天小米热度本来就非常的高,主要还是因为小米汽车要发了,现在正处在关键的上市前的宣传期,而且价格迟迟没有公布,悬念拉满。
现在任何一台新车或者新款上市,不管和小米有没有关系,小米都会被拉出来溜溜。
从秦plus荣耀版开始,到极氪001,再到比亚迪唐和汉。
没办法,你小米热度高流量大啊。
不管是车厂还是自媒体,只要把小米带上,流量就起来了,那白嫖的流量不弄白不弄。
这对小米也有好处的。
虽然大家都在戏谑小米,一口一个“军儿”……
最起码关注度是拉上去了,也没有什么真的负面舆情,都是些玩笑话,顶多拉低一点品牌的逼格,不会对SU7形成正面影响的。
因为大家都是在调侃小米汽车的定价问题,属于看个乐子,并没有人攻击小米汽车的品质。
但是本次事件可就不一样了。
是不是陶瓷重要吗?
我认为完全不重要,是陶瓷又如何?不是陶瓷又如何?
说句不好听的,就你14U的那点销量,算个什么玩意儿啊?
14U这个产品就算完全失败了,对小米能有多大影响呢?一台不卖,小米能怎样?
但是这个事情,如果处理的不好,哪怕你嘴仗打赢了,消费者对你的印象也差了。
这可是关键时期啊。
第一,关注度集中到小米了已经;第二,新车马上要上市开卖了。
再次强调,关键时期,特殊时期。
手机背板是不是陶瓷,你忽悠我,那车呢?
车咋办?车我更不懂,到时候你忽悠我咋办?什么泰坦合金,到底是什么?
本来你第一台车,风险就很大,现在你还搞这个?
所以现在高赞的那个什么happy nerd……
他还在那这个那个,什么“没念过高中的二流子”,你这个产品出现问题,消费者质疑一下就变成“二流子”了?
还是是最高赞,排名第一的回答。
你这不是给小米上眼药呢吗?
你让小米汽车的潜在消费者看了之后怎么想?
那可是汽车,不是手机,二三十万的东西,出了事情要人命的东西。
所以,哪头大哪头小啊?
编辑于 2024-02-29 10:41・IP 属地吉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乌麻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