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通报贵州女企业家讨工程款陷「寻衅滋事」被批捕,其因编造虚假消息等被捕,如何从法律角度解读?
2月27日,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区通报网传“女企业家讨工程款陷‘寻衅滋事’被批捕,过亿债务政府只愿给1200万”调查情况:贵州女企业家讨工程款陷“寻衅滋事”被批捕?...
- 84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曾是一名西部区县体制内人员,长期在经济部门工作,这个事,我从现有披露的信息,不偏袒任何一方,来说一说我心目中的事件脉胳。
一、西部地区区县因政绩冲动与实际财力不匹配的矛盾愈发突出,早几年大兴建设与现在土地财政的终结,导致很多区县负债累累,欠银行、欠施工企业工程款的现象比较普遍,且到了年关更是矛盾最为突出的关键时候。所以水政府欠马女士工程款,是属实也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二、但水政府目前到底欠马女士多少金额,首先是一个争论热点。马女士说欠2.2亿元,水政府说已拨付89%,两方各执一词,但总有一方说谎。
目前水政府通报中将10个项目欠款明细公布了出来,有零有整。在目前这个大热点事件中,水政府能在短时间内把详细拨款公布出来,应该是有一定底气的。如果在后续报道中,水政府撒谎,对不上这个通报所公布的数据,是有非常非常大的舆论风险的,其领导要背负巨大的政治风险,这是划不来的买卖。而这个结果又是很好验证的,财政局公布拨款凭证即可,所以,水政府说谎的概率偏小。
水政府如果没有拨付资金,政府完全可以在通报中打太极,语焉不详,可水政府详细公布出来,我认为事实是可靠的,这一点,我站水政府。
当然也不排除,水政府眼见事情闹大了,火速拨款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一个县再穷,临时拿出1个多亿应急,也是非常容易的。毕竟,通报中没有说拨款的时间,只是说"目前已支付......"
三、马女士参与建设项目的模式有待进一步说明。马女士说水政府曾经与她商议1200万元化解2个亿的债务,这是最让我不可思议的一个情节。
莫不是水政府领导长得帅,不然就是水政府领导脑壳打铁,不然凭什么领导有信心用1200万元化解2个亿的债务?
答案可能是双方对债务有不同的认识。
也许马女士不是简单的承建商,很有可能与水政府之间有投资方面的协议,比如与水政府平台公司共同出资经营建设通报中所说的旅游景区项目,按出资比例分摊项目运营收益与风险。
西部区县对旅游景区的建设冲动太大了,但凡有个山、有个水都要搞旅游景区,成立平台公司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运营景区是常规操作。可这种项目死在半路上的何其多?可能马女士修到一半发现项目搞不成,或者项目缺钱夭折烂尾了,就想单方面退出合作协议,只承认自己是承建商,而不承认自己也是签了协议的运营商,想规避亏本的风险。
水政府也不是傻子,按协议政府亏多少,你马女士亏多少算得清清楚楚,折合抵扣其余欠马女士的工程款,1200万元,可能刚刚好。
原本是一场投资合作的美梦,最终演变成合作失败导致的债务纠纷,这也许是1200万元化解2个亿债务最接近事实的那个真相。
四、马女士获罪,是当前欠发达地区经济形势严峻、营商环境恶化的恶果。企业家一旦与政府产生经济纠纷,是非常非常头痛难办的。
一方面,你胳膊再粗,也大不过大腿,旷日持久的官司费心费力费神。另一主面,企业家的资金如果有来自银行的,有社会借贷的,恰巧又碰上像马女士这样项目夭折又结不了款的,那资金本息压力大得离谱,能把人逼疯。毕竟,企业家与政府打官司,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在企业家这边,政府等得起,企业家拖不起。
相信马女士就是那个快被逼疯的人,重压之下,难免做错事。
政府欠企业家钱,企业家要怎么维权?组织工人围堵政府机关要工资,是常见的小手段;脸再撕破点就去当地法院起诉,我也见过政府不结工程款,建设单位(政府部门)私下鼓励施工方走法院起诉程序的,但法院判决了,也不意味着就能拿着钱了,判决离执行还差一大截,毕竟法院也姓“公”。
走过前两个程序还拿不到钱的,要不索性不要了,要不就彻底撕破脸与政府杠上了,最终走上网络求助、举报的路,把事情通过网络发酵,扩大影响力。但在这条路上,罪与非罪的界限十分模糊,稍不注意,就有触碰法律底线的风险。
如果真如水政府通报的那样,马女士在车上安装定位器跟踪某人,违法获取公民个人身份信息,在网络上散布扩大的言论,那她真是触犯了法律,有冤情,但确实犯罪了。而这在马女士的自述中,并没有提到这些情节。
水政府都当过一回被告了,现在轮到马女士送上门了,那还客气个啥?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碰上政府不切实际的扩张激进之路,最终泥沙俱下,逼得一个企业家陷入牢狱之灾,而扭曲的政绩观,也让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省份背上了名誉的污点,营商环境被破坏得歇斯底里,政府公信力再一次接受大众地鞭笞。
没有赢家的一场对决!
编辑于 2024-02-27 20:41・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蓝调川剧 - 31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Aynix - 1685 个点赞 👍
我就说政府工程只能国企接吧,因为双方势均力敌,上面都有人,工程款是否打折就看接工程的国企上面人给力不给力了。
民企接了就是这种状况,喊冤都没地方喊,喊错了地方看铁拳不铁拳你。另外,你没背景就是受人欺负,你看玻璃大王曹老板为啥在哪都能畅通无阻,有人不用不代表没力量,没人可用才是最可怕的,你看健力宝和太子奶,人家想揉你圆就揉你圆,想揉你扁就揉你扁。
关键是地方政府思维转变的也太慢了,现在想压制舆论还是有点困难的,关键你还把律师这个群体还得罪了,更麻烦了。
ps:没想到这么多人看,我补充一下吧。我可没说人家没背景,只是这个背景和背景不一样。我就说个我经过的事,之前一个项目是个回迁房,出了点问题,结果人家甲方有点zf背景,非要找我们局长谈,我们就一个号码公司下属分公司哪敢麻烦局长去,结果人家就是不和我们谈,说行政级别不对等就不谈,最后问题怎么解决的我这小卡拉米不知道,反正钱是没少花,这还是因为我们是国企,否则你一个民企上哪找行政级别去?
另外,别说律师没用,如果没律师这事就报不出来,咱们国家律师团体虽然赶不上人家老美,但好歹也是个行会团体,只要能抱团取暖就有统战价值,现在这事就是人家律师闹上秤,你看有没有千斤重。
编辑于 2024-02-27 19:01・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算了 - 585 个点赞 👍
如果只是这个女老板自己纠集一帮社会人员闹事被拘,还说得过去。关键是,有十几个律师跟着一起啊!其中还有小有名气的!律师不懂法?律师就为了那两千万的标的赌上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么荒诞吗?
不懂…
再说了,就算官方通报是事实,人家两千万余款讨要六年都不给,这要搁一般人,现在应该是什么下场呢?
寻衅滋事这个罪名啊…啧啧
发布于 2024-02-27 08:24・IP 属地河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徽常 - 44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Great.G - 38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杜腐 - 293 个点赞 👍
建议我的读者别跟着义愤填膺。
一个在贵州这种地方,可以拿到10个政府工程的企业家。
是啥成份,你们不懂吗?
高低也得能跟当地周公子和鲶鱼的长辈互称兄妹吧。
你们但凡在老家能拿一个千万级的工程,你们再跟着嚷嚷吧。
当乐子人就得了。
跟咱没关系。
编辑于 2024-02-27 10:34・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墨苍离 - 263 个点赞 👍
新闻看完了,看这篇文中的描述可以得出几点:
1.负债方承认有债务,法院判定要支付
2.负债方称债权方为追债实施了一些违法行为
3.双方称未还款数目不同
4.债务问题债务方不能做裁判员
5.让子弹飞一会儿可以说,这是当地自查发出来的,看了报中原文,内容很多都没回复,建议上级介入,自查自清现在已经没有公信力了。能做10个项目,这个女老板跟当地政府的关系应该不一般,为了10%的尾款闹到这地步,很难想象,个人觉得,应该有一些背后的东西,没说出来,或者没法说,反正是很不正常。
编辑于 2024-02-27 10:00・IP 属地云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沉默驴子 - 23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污妖王 - 213 个点赞 👍
你确定女企业家说的“2.2亿工程款”,是那个“回复”中2016年到2019年那10个工程的工程款?要知道那10个工程总投资才1亿多。
国务院三令五申不得以未审计为借口,拖欠工程款。这话是被你自动过滤了吗,现在是24年了,还拖欠两亿多,19年拖欠到现在。如果按规定还要支付利息。
发布于 2024-02-27 09:58・IP 属地湖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斜杆 - 203 个点赞 👍
各位企业主看好了,政府欠钱是可以不还的,企业要钱就给寻衅滋事抓起来,以后政府的生意要么不做,做的话要价至少翻几倍,以防风险。
编辑于 2024-02-27 09:53・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Jaina Proudmoore - 197 个点赞 👍
官方最新通报:
10个项目中,经法院判决或审计的项目8个,金额11775.52万元,目前已支付11538.9万元;未审计项目2个,根据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资料金额约4557.19万元,目前已支付3131.7万元。上述10个项目共计金额约16332.71万元,目前已支付14670.6万元,支付比例89.82%。
做过Z F 项目的都知道,别说89%,但凡付了70%以上,这些企业都不会纠缠不清。
事件中的两方:一方是随随便便拿下几个亿项目的,一方是随随便便批几个亿项目的。
另外,与上述两方的狗咬狗一嘴毛相比。还有一个群体隐入烟尘。那就是勤勤恳恳干活的农民工。
干活的农民工工资结清了吗?这期间,有多少农民工被上述互相撕咬的双方,联手扣以恶意讨薪的帽子?
发布于 2024-02-27 10:41・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休申祺嘉 - 192 个点赞 👍
首先一点,那里存不存在书本上教过我们的公平公正且能执行的法律?
其次,你有见过十几个律师,为了两千万赌上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吗?他们都是傻子?律师在它们面前可以说毫无还手之力。哪怕你辩的是对的,有法有据。它们想怎么判还是怎么判。
还有一点,有没有大神来解释一下寻衅滋事罪到底是个什么罪?可以随意给人定罪了。就这还谈什么法治?公平?公正?
评论区已经挂了…………唉
编辑于 2024-02-27 17:02・IP 属地加拿大查看全文>>
一剑西来 - 191 个点赞 👍
昨天晚上和一个大所的上海合伙人朋友咨询个业务,她的团队过去2年做了不少贵州的业务,其中一部分是刑事案件。
她自己因为水土不服,所以不在贵州过夜,每次去当天肯定离开。
其实只要你随便认识几个律师朋友,就会听说资本主义的讼棍那套在贵州吃不开:)
编辑于 2024-02-28 11:42・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一直住顶楼 - 188 个点赞 👍
省流:
A和B有债务纠纷,
A说B欠了2.2亿只想给1200万,
B说已经给了1.4亿,A说谎,
目前A已经被抓了。
报道这个事儿的《中国经营报》可不是野生媒体,而是正儿八经的中国社科院旗下的,否则恐怕也要被抓。
对了,去年4月份左右,贵州公开喊话向中央求救债务到期无力偿还,毕竟400亿干个网红景点,还是蛮出名的。
编辑于 2024-02-27 10:4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青山布衣 - 179 个点赞 👍
都别装外宾,贵州的地方债,这种城投集团的发包项目,基本上项目合同总额的三分之一支出,是各种事前打点、事后回扣(包括给融资发债的回扣);三分之一支出是 指定材料供货商成本等等这些。
现在说只有农民工那部分才算合同欠款,其他合同欠款因为涉案所以发个文件直接删除。这就是所谓“经法院判决或审计”11775万元的来历,这部分你都赖掉,农民工工资都发不出来,那就有事次元问题,所以变成只剩这些金额是已支付的。
你们以为几十号律师是来干嘛的,就争那据说只欠两千多万不成? 来争这个(把欠款找个涉案借口就能删除)问题的。这个问题不争一下,那以后民法典也可以删除了。
编辑于 2024-02-27 22:5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季退思查内姆叄世 - 176 个点赞 👍
我不懂法律,但懂体制,对类似贵州、云南这种地方的社会生态也算是比较了解。
这不过是一出狗咬狗的戏罢了。
10多年前,这些地方政府是很有钱的。一方面是卖地的钱;另一方面是到处借钱,借银行的,尤其是地方农商行的,有的甚至借各种金融公司的,年利率20%的钱,他们都敢用。
这些钱搞来后,当地的官员就开始大干快上,搞各种项目,也就是传说中官员升官利器,用政府平台公司融资,拉动投资,进而抬升GDP。
正如前段时间落马的贵州省原常务副省长李再勇说的,反正钱是以政府名义借的,自己用了,到时候拍拍屁股走人了,谁接任谁负责。
此前非常知名的贵州独山县世界第一水司楼、六盘水山顶建滑雪场此类的烂尾项目,就是这么来的。
目前,这种当年大张旗鼓,作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项目,基本上都烂尾了。
包括这位被抓的女企业家做的几个项目,也大多烂尾了。
但是,当年政府特别有钱,或者说特别好融到钱的时候,这些政府项目可都是香饽饽。
当年做工程发财的那一帮人,哪个不是靠几个政府项目发家的?
能拿到政府项目的人,都不是一般人。至少在当地的官场上,是肯定有人的。就算是有人,想要那项目,不送不请,也是不可能的。
这位马姓女企业家,当年能一鼓作气拿下十来个政府项目,总价高达几个亿,难道都是靠公平公正招投标来的?
不但她自己拿项目,做项目屁股不干净,甚至和她有关系的那些官员,谁的屁股也不会干净。
原本按照当年各地政府钱多多的架势,这些项目都是稳赚不赔的。政府有钱,能融到钱,自然也不会愿意当老赖。更何况这些能拿下如此多政府项目的人,哪个不是背景深厚?只要账户里有钱,基本上都是愿意给的。
只是时过境迁,形势急转直下,没几年,地方政府不但没钱了,连借钱都借不到了。房地产一片哀鸿,卖地卖不了钱;地方企业,除了极少数几个国企之外,其他基本收不上来税;而上面出了政策,极大限制了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融资搞项目;聪明点的金融企业,也没有哪家会给政府平台公司钱了。
这些地方政府顿时成了穷光蛋了,有的连公务员的工资都没办法及时发,还要去银行借钱发工资,更不要说给原来的那些烂账平账了。
原来拿了政府项目准备大赚一笔的那些人,现在发现血本无归了。
当然,这些人都是些手眼通天的,几千万上亿的钱,肯定不会说撒手不要了,也会找领导打招呼向政府要钱。
但是,原来的领导,现在退了,边缘化了,未必好使了。就算是企业主找到了某位领导打招呼,但是财政实在没钱,想给也给不了。
曾听地方一位同学说,某位企业主找到区委书记,想要回两百万的工程款,书记说财政困难,写条子让财政先解决五十万。财政局长说,现在账上连五十万都没有了。
这就是很多地方财政的实际情况。
本来平台公司还能充当政府财政之外的另外一个钱袋子,但现在大多数的平台公司,全是一屁股烂账,不知道被以前的那些人官商勾结掏空了多少,已经成为最严重的包袱了。
没钱,自然就只能耍赖了。
说到当老赖,谁又能比得了掌握权力的那些人呢?
这不,你敢要账,我就有办法搞你。
说白了,这真真切切的是一场狗咬狗的大戏。大家搬小板凳等着看后续发展就好了。
考公务员,了解体制,关注老司机公众号:公务员说公考
发布于 2024-02-27 17:03・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体制老司机 - 17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晟晟 - 12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菜头会飞 - 11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粗壮送水工 - 114 个点赞 👍
从时代周期层面上看才有意义
说到底就是旧时代的一地鸡毛,一堆烂人烂事正在快速出清,有时候就会形成这种新闻
这类人你说好听点叫企业家,说直白一点就是没有任何正经商业能力,只会靠关系坑蒙拐骗抢转移支付的钱,只知道压榨廉价劳动力干最简单的活,最后还解决不了回款的盲流混子。这类人半点都不配跟零售业,互联网,生物医药,硬科技等大领域的真.企业家相提并论
包括只会跑这种业务的掮客/领导/资金方,所有这些依附于过去周期下,尤其是按过去的模式强依附于体制混饭吃的人都在被飞速淘汰。类似的情况在房地产,政信业务,金融都在分批次分阶段的发生,都是捆绑在一起的一个体系你们明白吧?
现在领导极其不待见这类人,除非带钱带产业进来,能解决多少税收+创造多少就业那才另说
从版本更新的角度看,她这个事也真的原始的不行,你们看她竟然做的是地方上出钱的项目,那只能说这个大包工头被锤死非常活该了。虽然地方上姿态不太好看,但是地方上的出发点是“三保”,为的是一大批人和背后家庭的生存问题。而像这种靠关系坑蒙拐骗抢的伪企业家,真要是让她拿到钱才是负外部性极大的事,就算拿不到钱她也不会有生存问题
这年头哪怕是做工程,首先要解决的肯定是资金问题,就靠那几个地方上自身难保/人走茶凉的流官的关系纯属做梦。不管是开行贷款,还是专项,还是央企产业投资类,或者社会资本的参与,谁能把资金的事解决项目就归谁
编辑于 2024-02-27 21:54・IP 属地安徽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金妍儿 - 109 个点赞 👍
李再勇出生于1962年8月,曾任六盘水市委书记,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贵州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副省长等职务,2022年1月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
2023年1月贵州省政协换届之后,李再勇不再担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但仍然以省政协党组成员的身份出席活动。
2023年3月,李再勇落马。
通报指出,他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肆意违规举债融资,造成重大债务风险,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专题片首次披露了李再勇“政绩工程”的具体细节。在他主政六盘水的三年多里,当地新增债务达1500亿余元。
“过几年拍屁股走人,谁来接谁承担责任”
六盘水是一座因“三线建设”而兴的工业城市,煤炭、建材、钢铁是传统支柱产业。
2013年至2017年,李再勇任六盘水市委书记。
他一上任,就提出要“换道超车”,全力发展旅游,要将六盘水打造成百年不落后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并强行拍板、强力推进,给各个区县下达硬性要求。
“当时我就讲,旅游是可以做到无中生有、小题大做,要求大家每年都要谋划一批项目,招商一批项目,启动一批项目,要完工一批项目,也没有算过经济账,然后就开始叫大家投。”李再勇说。
六盘水是少数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上马大量旅游项目要耗费巨额资金。钱从哪里来?
李再勇的思路是无中生有,没钱就去借。
他不顾六盘水财政实际承载能力,新成立了6家融资平台公司,把融资额纳入干部绩效考核指标,项目有的包装成企业项目要求公司去融资借贷,有的压给区县去筹资并实施。
在“一把手”如此错误导向之下,有的区县为完成任务,也不惜违法违规操作。
“对干部来讲这就是一个天大的压力,可以说各种手段都用上了,包括当时供销社的这种融资平台都把它用上了,人家无中生有给你生出来了,小题大做给你大出来了,背上了一屁股的政府债务。”李再勇说。
在李再勇的推动之下,六盘水市各级政府一时上行下效,盲目地进行举债,甚至一度出现了一块土地同时多次抵押贷款,随意更改融资资金的使用等一些违规行为。上上下下以发展旅游业论英雄,到处是工地,一片虚假的繁荣景象。
这虚假的繁荣景象,就是李再勇想要的“政绩”。至于未来能不能盈利,债务还不还得上,全不在他考虑之列。
“如果当时我借的这笔钱要由我来还,我肯定不会去借,但是由政府来还我就去借了,反正过几年一换(岗位),一拍屁股走人,后边继任者谁来接谁承担责任,有点击鼓传花的味道。”李再勇说。
“希望领导看到,到处是产业”
李再勇最为重视的是梅花山滑雪综合体项目。
他对生态红线视而不见,明知当地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仍违规占用大量林地、草地和水源地,号称要打造“中国西部滑雪之都”,既不考虑六盘水只有一个多月滑雪季,也不考虑六盘水已经原有两个滑雪场,仍拍板兴建包括29个子项目的梅花山滑雪综合体,举债30多亿,其中打造近万米的“亚洲第一索道”就花了9个多亿。
如今除了冬天那一个多月,其余时间游客稀少,举步维艰。经查,仅梅花山滑雪场建设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8600万余元。
巨额砸钱却不见收益,随之带来恶性的连锁效应。
有的项目债务到期还不上了,就继续借新债还旧债;还有的拆东墙补西墙,长期拖欠工程款,甚至挪用本应优先用于群众安置的款项,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
此外,李再勇还在六盘水力推农业产业项目。
他提出打造刺梨产业100万亩,为追求规模效应,不顾海拔、地质、环境差异,要求集中连片种植。
刺梨本是能带来不错效益的好项目,但由于这种“一刀切”式推进,导致六盘水全市种植的117万亩刺梨当中,不少苗木长势差、挂果率低,甚至有的多年颗粒无收,如今已有四成农户自发砍掉刺梨改种别的作物。
“要求连片规模化地种植,主要是为了好看。希望领导(从)车子上看到,到处都是产业。我是学农的,我知道土壤对植物的这种匹配性,当一个人为了自己私利的时候,他实际上可以忘记他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李再勇说。
“搞一点大动静,才能引起上级关注”
2013年到2017年,李再勇担任六盘水市委书记期间,推动兴建了23个旅游项目,其中有16个项目已被贵州省列入低效闲置项目。
李再勇为了建这些项目,不顾当地财政实际承载能力盲目举债,仅债务利息一项就给国家造成了9亿余元的重大损失。
在他主政六盘水的三年多里,当地新增债务达1500亿余元,从2013年到2017年债务增长率超300%,给当地留下了极其沉重的包袱。
“认为中管干部只有最后一步了,希望搞一些大手笔、大动作,搞一点大动静,这样才能够引起上级的关注,所以说还是自己的私心。”李再勇在专题片中说。
专题片同时披露,李再勇还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他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项目规划审批等方面牟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2023年11月,李再勇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等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他留下的沉重债务和低效闲置项目,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正研究采取各种措施,争取化解盘活,尽量挽回或减少损失。
资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于 2024-02-27 10:25・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玩吾伤智 - 96 个点赞 👍
这个事情传递的信号大家都搞错了
这压根就不是欠债还钱的事情
是一浪打过来,两边都山穷水尽了
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现在其他的地方不知道
光黔、云、青、甘
不知道多少同级单位都盯着这个事情的处理结果
只要看出来头顶的风向朝着谁
后面再有类似的事情
就有一个处理的模板了
你自罚三杯,那我就以刑化债,威慑大债主、拖垮小债主
你午门斩首,那我就借新还旧,巧立名目,得过且过
说到底不过是因为荒年到了,地主家里也没余粮了
丰年里面,官家欠我别说十斤粮食,就是一百斤,也权当给兄弟们加个菜了
以后还得大哥多多关照,一起发财,我纸醉金迷,您前程似锦
灾年到了,家里揭不开锅了,您但凡少还我两斤
那就是家里要饿死两个兄弟
暴雷了,玩砸了,瓶子盖不住了,链子转不动了
你不还钱,兄弟们不想饿死
那就只能烹了我给大家加菜了
那我也不想被烹啊!掀桌!
过富日子的时候,大家都你好我好
都是体面人,有啥不能商量啊
真过上苦日子,那就没办法了
只有撕破脸了,大人您先走一步
编辑于 2024-02-27 17:21・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qqq1qqq - 92 个点赞 👍
这件事情一经报道,就引起舆论一片哗然,有网友评论说“难以相信2024年了,还有地方政府敢如此胆大妄为”。
这些评论,起码说明,目前政府公信力已经得到提高改善,也说明这件事超出一般人的普遍认知。
内里是非曲直,可能还有很多内情不为外人所知。
像这种超出普通人一般认知的事情,最好先让子弹飞一会,不然反转反转再反转,会让广大网友一再打脸。
做政府工程被当地政府采用刑事手段处理,又在网络上发酵事情寻求舆论支持的人,不能用普通标准评判。
就法论法地说,侵犯个人信息罪和寻衅滋事罪都是存在一些争议的罪名。
《刑法》第253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一条规定,“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第五条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财产信息等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5000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数量达到前款规定标准10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按照《关于办理寻衅滋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的规定,对寻衅滋事罪的界定有一个比较严格的限定。
第一条行为人为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无事生非,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
行为人因日常生活中的偶发矛盾纠纷,借故生非,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但矛盾系由被害人故意引发或者被害人对矛盾激化负有主要责任的除外。
行为人因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纠纷,实施殴打、辱骂、恐吓他人或者损毁、占用他人财物等行为的,一般不认定为“寻衅滋事”,但经有关部门批评制止或者处理处罚后,继续实施前列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除外。是否触犯刑事犯罪的问题,让法院去审理,未经法院依法判决,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
至于行政当事人与政府之间的民事纠纷问题,上升到用刑事手段来处理民事纠纷,本身已经是双输局面。建议双方还是坐下来进行协商,才能妥善解决问题。
发布于 2024-02-27 09:4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观海 - 73 个点赞 👍
今天看见政府公告出来了,问了一下做工程催收的同行,他说如果一个政府项目回款能到达90%绝对没有企业会去索要尾款,更何况会是这样用死磕的方式去要尾款。
可见…
发布于 2024-02-27 12:5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邓小宇刑辩律师 - 7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萌弟十方 - 66 个点赞 👍
希特勒在临终前说:我一生打遍全欧胜利的光荣,被同盟国一战就抹去了,但我有一件功绩是永垂不朽的,那就是我“打死债主就不用还了”的经济学理论。
发布于 2024-02-27 21:12・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Erika-Von - 63 个点赞 👍
先别说编造虚假信息,不应该先澄清到底欠了多少嘛?
首先 我们需要注意到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些值得怀疑的地方。首先是政府拒绝支付工程款的理由,声称部分项目未审计。然而,马艺珈伊及其律师团队通过调查发现,政府平台公司存在骗取贷款的行为,而这也可能是政府拒绝审计的真实原因之一。这表明政府可能试图掩盖一些不正当的行为,而不是真的因为审计问题拒绝支付工程款。其次 值得关注的是马艺珈伊及其律师团队所面临的司法压力。他们被以“寻衅滋事”罪名刑事拘留,而这些罪名的指控似乎并不符合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行为包括发布微博、抖音等信息以及举报涉嫌贪腐的政府官员,这在一个民主社会中应当是合法的言论自由。然而,他们却因此受到了司法机关的打压,这引发了对司法公正性的质疑。
我们可以推测,在这个故事中可能会有一些反转发生。首先是在司法审查阶段,如果马艺珈伊及其律师团队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他们的行为并不构成“寻衅滋事”,那么他们可能会被释放。其次是在舆论压力下,政府可能会被迫公开审计项目资金流向,揭露其中的不正之处,从而为马艺珈伊追讨工程款创造条件。但是 要实现这些反转并不容易。因为在这个故事中,政府代表着国家的权威,拥有很强的权力,而马艺珈伊及其律师团队只是个体,他们的力量相对较弱。此外,司法系统的公正性也受到了质疑,如果司法机关受到政府的控制,那么他们可能会被迫做出不公正的判决。因此 要实现事情的反转,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马艺珈伊及其律师团队需要继续坚持追求正义,向公众揭露政府的不当行为;舆论和国际社会也需要关注这个事件,施加压力促使政府公开审计项目资金流向。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才有可能实现事情的反转,让正义得以伸张。
发布于 2024-02-27 08:04・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陈法师 - 53 个点赞 👍
先上关键词
2016.12-2017.01 贵州省委常委、六盘水市委书记,水城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这位前一段时间刚上了央视开年反腐专题片,不过2018年还在上升期,所以马某为啥能在六盘水拿十个政府项目,也就不言而喻了吧?
接下来就是第二个核心问题,政府认的账为啥和马某主张的有很大差距,一边是1000多万,一边是2.2个亿。
这一点搞工程的应该都懂,政府项目招标是一个价,结算往往是另一个价,至于结算价格和招标价格差距有多大,也就决定了工程利润的多少,如果按照招标价格结算,一般都是个赔掉裤衩的结果,那结算价格到底是多少谁说了算?你看,谁能指挥财政局长,他就说了算。
最后就是细节了。
2022年10月,马某某为讨要有争议的工程款雇佣耿某某、方某某采取安装GPS定位器等手段跟踪他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2023年9月以来,马某某、侯某某等人编造虚假信息,安排洪某某等3人、雇佣屈某某等5人在网上恶意炒作、在公共场所张贴不实大字报和抛散传单。因马某某等人的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寻衅滋事罪,2023年11月27日公安机关依法对马某某刑事拘留,同年12月27日对其依法逮捕。目前,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正在依法办理中。
一个22年10月还在跟踪他人(你猜她跟踪的是谁?),到了23年9月就开始搞网上炒作了,关键细节其实是23年3月,那位被拿下了,既然如此,干脆就鱼死网破吧!
所以说,某人被查这事,还没完,这么搞估计还得再加几年,至于少数民族女企业家,估计也不止寻衅滋事一个罪名了。
最后说一句,都要被查了,换谁也不可能给她结账啊!至于胃口太大这事,自己多反思吧。
发布于 2024-02-27 10:56・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你瞅啥 - 50 个点赞 👍
这算啥事,法律早就给你罗织好了,政府工程不要接,是行业内的共识,就算上面有人也不要接,因为你不知道他们会用什么手段。见过一个案例,某老板讨要十多年欠款未果,于是找某领导帮忙要钱,钱是讨到了,审计一下来,领导以滥用职权的罪名拿下,老板寻衅滋事。已经陷入怪圈了,你不动用社会关系就要不到欠款,你一旦动用社会关系,那滥用职权权钱交易的帽子随时扣下来。人家就是准备搞抢劫的,路都给你封死了,你去招惹干嘛?
发布于 2024-02-27 10:17・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我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