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和北洋军的步兵战术是怎么发展的?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信心與勇氣 - 144 个点赞 👍
不懂民国,但可以说个比较逆天的玩意
国军北伐时期的战斗秘诀很大一部分抄自明代兵书,只是修改了射程,但问题就出在改射程这事上。
明军的冲锋距离也就50步,70多米的样子,国军改了射程后,冲锋距离直接变450-750米。根据普鲁士条令,携带全套野战装备的士兵最多可以跑两分钟,相当于330米到350米。国军真按照这个要求来冲锋,人还没跑到跟前,体力就耗光了。。。
编辑于 2024-01-23 09:10・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苏埃托尼乌斯 - 33 个点赞 👍
北洋军:
脱胎于晚清天津小站练兵的新军,这支由袁世凯训练的新军以及张之洞、刘坤一组建的南方新军,都是聘请德国将领作为顾问的,具体详见《新建陆军训练操法详晰图说》和《江南陆师学堂武备课程》。
战术队形:
- 排:成一字(横队),成一路(纵队),成小排,成半排,半排成一路,小排成一路
- 哨:一字阵(横队),小排式队列,成三队式(纵队),成六队式(纵队),三队成方阵
- 营:四合队形(方队),四连队式(纵队),四平队式(横队)
作战战术:三层队战法(前敌队、接应队、备分队)
袁世凯小站新军编制:
- 每营分四队,每队分三哨,每哨分两半排或数小排。四营为一翼;合两翼步队及炮队两营,马队两营,工兵、辎重队各一营为一军。
- 一营步队为独立作战最小的编制,所以派出独立作战的部队应当以一个完整的营派出,否则兵力分得太薄,容易失败。
经历了八国联军入华的“庚子事变”以及签订《辛丑条约》后,清政府无力承担派留学生远赴欧洲德国学习军事的巨额费用,于是将学习对象转向同样以德为师的近邻国家—日本。
晚清政府此时先后颁布了《步兵暂行操法》和《新订步兵操法》。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步兵暂行操法》的战术队形:
- 排:排横队,排侧面纵队
- 队(连):队横队,队纵队,路纵队,队方阵
- 营:营方队,营纵队,营横队
- 标(团):营横队的标横队,一线布置,二线布置,三线布置
- 协(旅):两标前后重叠布置
宣统二年,1910年的《新订步兵操法》的战术队形:
- 排:排横队,排侧面纵队
- 队(连):队横队,队纵队,队侧面纵队
- 营:营横队,营纵队
这两部步兵操法的最大特点:
- 首先就是取消了小排法的队列形式,直接就改成排横队和排侧面纵队。更改的原因是,20世纪初火力的杀伤比19世纪中晚期要大的多,福煦在其1903年的著作《作战原则》中就明确提出,没有火炮支援,步兵寸步难行。所以原来排面相对宽且密集的半排和小排法队形,被更窄的侧面纵队队形取代,此队形在敌火炮射界外使用,以避免敌炮兵准确锁定目标;在敌火炮射界内则换成浅薄队形快速通过。
- 其次,1906年的操法中保留了“队(连)方阵”,这是步兵对抗骑兵所保留的方阵,此时的步兵已经具备通过展开成横队齐射的方式击退骑兵进攻。而1910年的新操典直接取消了“连方阵”,步兵不再组建方阵防御骑兵进攻,尤其是机关枪队的出现能击退优势骑兵。
- 再次,1910年的新操典第一次出现标(团)属机关枪队,并且将机关枪当作炮兵的其中一种来使用。
- 最后,1910年的新操典竟然取消了“营方队”的队列样式。“营方队”其实可以作为纵队向横队展开的战术队形,可充当临战队形以备快速展开的不时之需。
晚清新军于20世纪初制定的步兵操法,已经开始参考同时期日本的《步兵操法》。南方新军的编练,很多是聘请中国的留日士官生,甚至日本军官来担任教官。像张之洞编练的湖北新军,就是采用日本的操法;而广东随营将弁学堂,则直接将日本操典节选翻译成《步兵操典白话》二卷。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民国二年,即1913年颁布了《步兵操典》,署名为陆军总长段祺瑞,战术队形:
- 排:排横队,排侧面纵队
- 连:连纵队,连横队,连并列纵队,连侧面纵队
- 营:营横队,营纵队,营方队
民国二年的这部操典,几乎全部继承了宣统二年的新操法,最大的不同是,恢复了“营方队”队形,毕竟作为当时的临战队形还是有合适之处的,如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冲击纵队”的阵型那样。
北洋时期,有很多译作和地方书局出版的操典。其中,有饶景星的《战术学》,张耀翻译的日本大正十四年《步兵操典》这些代表作品。
小结:
- 1.从清末北洋新军,到民国北洋军阀时期,步兵操典的战术皆为散兵线,初期为1-2步间隔,后来将散兵间隔规定为2步。大致在北伐战争时(1927年),散兵线中的散兵间隔扩大为4步。
- 2.机关枪队在清末四大新军会操中的后两次会操已出现,于宣统二年(1910年)的《新订步兵操典》中明确了将机关枪配属到团级。民国二年(1913年)颁布的《步兵操典》基本继承了清末的编制,团属机关枪连在整个北洋军政府时期都是常规编制。直到北伐战争(1927年)时期出现连属轻机枪编制,而重机枪连仍为团属。
- 3.相比同时期20世纪20年代的日军,虽然彼此皆为散兵线战术,但日军率先采取了散兵间隔为4步的方法,并且施行营属重机枪连,排属轻机枪班的编制。日军在队列战术阵形上取消了“连横队”,并且在轻重机枪配属编制和数量比例上远优于中国。
- 4.从各期步兵操典中可以看出,步兵对于骑兵的进攻逐渐形成优势,尤其是机关枪的出现,步兵已不再需要使用方阵战术自保,而强调发扬火力优势打击进攻的骑兵。
- 5.从1906年的《步兵暂行操法》开始,已有以“连侧面纵队”取代原有的半哨法和小排法的趋向,在战线配置上使用纵深梯队方式布置,事实上,以纵深梯队区分的战术布置方式至少横跨整个北洋时期。
国军:
蒋介石曾研究德国军事并试图推行《新九班制步兵操典草案》,由于旧中国的军队由各派系军阀组成,而且长时期的国内军阀混战中,各地方军队有着不同编制,还有战术上更多的是效仿日本的战术战法,加上武器装备的问题,因此难以强行推广德式的战术编制和战法。
南京国民政府早在民国十八年曾颁布了一部《步兵操典》,可惜无法查找是哪一本。之后,在抗日战争前与抗日战争期间,有以下两部操典出台。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步兵操典草案》的战术队形:
班:班横队,班纵队,班散兵行,班散兵半群,班散兵群
排:排横队,排纵队
连:连横队,连纵队,行军纵队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的《步兵操典》,可以看出蒋介石政府希望在步兵战术上急起直追,采取了散兵间隔为5步的散兵群战术,将重机枪连配属到营级,将轻机枪与步枪合编为一个班,分为轻机枪组和步枪组进行协同作战。
1935年的步兵操典第一部只谈到连级。
1939-1940年(民国二十八、二十九年)《步兵操典新草案》的战术队形:
- 班:班横队,班纵队,班散兵行,班散兵半群,班散兵群
- 排:排横队(班横队前后重叠),排纵队(班纵队依次向右排开)
- 连:连横队(排横队依次向左并列),连纵队(排横队依次前后重叠),行军纵队(排纵队依次前后重叠)
- 营:营横队(连纵队+重机枪连横队+迫击炮排纵队依次向左排列),营纵队(连纵队+重机枪连纵队+迫击炮排纵队,依次前后重叠),二线纵队
这部《步兵操典新草案》在步兵战术队形上基本上按照1935年操典。而这部操典新草案计划,或者说期望使用的武器,重机枪是德国的马克沁重机枪,步兵炮是意大利炮。
以前曾有文章说,日本士兵发现中国军人使用的《步兵操典》跟日军的一样,这是错误的。比如说,日军昭和十二年(1937年)的《步兵操典草案》和昭和十五年(1940年)的《步兵操典》里规定,散兵间距为横向6步,纵向3步,比国军的间隔5步更为疏开。
发布于 2024-01-23 15:0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映月思筠 - 18 个点赞 👍
北洋军不知道,国军(这里只说中央军)要分时间来看。
北伐时期大家懂得都懂,苏联的步兵水平在世界上都是拉大胯的(苏联顾问:冯玉祥的国民军步兵素质胜过苏军步兵),早期的黄埔又是一个短期干训班,能培训出什么水平想想就知道……当时的国军和桂军这样比较好的军阀没啥差别,打仗就靠猛打猛冲,谈不上啥战术水平。
抗战初期,调整师的水平就比军阀高一截了,起码有德国教官讲一讲现代战争常识,知道打仗要做工事,飞机来了要躲(这两个常识很多军阀的部队都不知道),面对阵地上的机关枪不能指望肉弹冲击(桂军在上海这么干,几天时间送掉大半个集团军)之类。但你说哪怕是调整师,真学到了多少德国的步兵战术,那我也只能说是如学……
抗战中后期,哪怕是中央军的部队也基本烂完了,没啥好说的。驻印军情况好很多,不过有意思的是驻印军说是美式装备,但是看基层连排的武器编制,倒是和英军颇为相似。陆军各单位在作战中能够承担何等程度的作战任务,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下辖兵力和技术兵器水平,远征军搞的让一群美国教官拿着美国操典去指导英式步兵部队作战,总感觉怪怪的。
解放战争时期:又烂完了。国军(尤其是关内国军)的绝大多数部队已经烂到了被共军贴上来扔一排手榴弹就会垮掉的程度……和这样旗鼓相当的对手打了几年烂仗的关内共军后面改编成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就因为和关内国军常年打低水平战争养成的坏习惯吃过苦头。(老四野部队和基层素质相对较好的东北国军打过,所以也比较注意部队的正规化,在朝鲜表现好些)
败退台湾时期:其实国军也就是到了这个时候才真正谈得上抓一点“步兵战术”,单纯就步兵实力来说甚至几乎可以和二战期间的美国步兵师相当,但缺少装甲兵力,而且和美国50年代的步兵师相比缺乏摩托化运力。
发布于 2024-01-23 01:30・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XteamTossboy - 4 个点赞 👍
明清到民国水平很稳定,一个将军,几个洋人顾问,外购一批洋枪洋炮,组建一群家丁/选锋/护军/手枪队,招募大量炮灰只会对天放枪。严重欠薪,做战前要补发,开拨费另算,进城抢三天,大量逃亡。经常被强敌打出非常吓人的交换比。
发布于 2024-01-23 15:45・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隋易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