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 5和Ultra 7,或者i5和i7差距多大?
- 3 个点赞 👍
简单来说,以最近两年的版本来说,如果你要核显强一点,那么可以选择酷睿Ultra,且起步是7系列,因为EU数量不同,规模不同能力就不同,酷睿Ultra 7或以上的核显能顶1650(4G)独显,可以参考最新的天梯图:
天梯图如果看不清楚,可以到公众号回复“显卡天梯图”获取原图 你可以在4000左右的跑分找到他们,这也是上限,再强就需要真独显了,比如3070的移动级或4060/4070的移动级独显,这个分能翻倍且更多,至于CPU的性能,其实吧你看intel搞大小核就明白了,完全就是性能过剩,不过在说这个之前我们还是总结下:
酷睿 Ultra 5 和 Ultra 7的核显(集显)可以说是12/13代i5/i7的性能翻倍还有多。
接着我们还是讲CPU本身吧
大家其实可以发现近期的新款CPU动不动已经是12核心起步了,保底都能给你6个大核心(一般也支持超线程),因为理论上再配合4GHz~5.6GHz的主频睿频,已经很强了。小核就是提升能效比并辅助的,当你使用Windows 10的时候会有问题,因为不能适配大小核,所以要升级到最新的Windows 11,最好是23H2的版本:
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再退一步讲,Intel之所以能干这事,不就是有底气吗?这个底气既不是Intel自己给的,也不是友商给的,而是消费者的需求上给的,那几年的CPU跑分从一万、两万、三万蹭蹭蹭就上去了,消费者的需求都跟不上,毕竟真正需要更高性能的用户连1%都没有,就算用i9最新最顶的移动级也不够用的,所以这些用户自然会用桌面级处理器,而去烦如何压制这样的处理器,因为散热也是问题。
大部分的消费者CPU跑分能过一万五,基本上就已经屌爆了,随便拿一个热门对比如下:
比如上面的睿频轻易就达到了5GHz,大核心保底6个或以上,不要给上面的功耗给骗了,实际上移动级的CPU功耗早就可以超过100瓦了,散热也压得住,尤其是核显本,没有独显增加热量那就是独断专行的占用散热资源,双烤一般CPU都得歇菜给限制到35~55瓦。
所以你随便选个7系列,肯定是够用的,区别就是核显要不要更强一点。当然酷睿 Ultra这次不是加入了NPU神经单元吗?可以有独立的AI处理器加速,这个是可以考虑的,因为今年会落地更多可用、好用的本地端的AI工具,在本地你可以很方便的把它当搜索引擎用,而且大部分时候都比搜索引擎好用,当然它的数据更多也是作为参考,并不能做到说一不二,说什么就一定是什么。
你看嘛,它的答案有对的地方也有错误的地方,即便是英文版也是一样的:
没有人工修正过的大数据就是个半成品,是没法直接用的,但是我们可以让它编故事,但是它编的故事但凡你看过一些,你就知道网上哪些故事是AI生成的了,通常我们只是让它提供个创意和思路,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要比神经单元数量,人类是遥遥领先。
所以没有独显需求,可以考虑灵耀14
联想也有类似的机型:
没有AI的需求,也没有更强核显的需求,其实下面这些更实惠
如果需要独显,其实锐龙版本很香:
不想用锐龙会贵一点点,一步到位直接选择全面屏的天选5 Pro好了:
编辑于 2024-01-23 09:45・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林大路 - 2 个点赞 👍
理论上,同系列里面,应当要有至少两个性能核心的性能差距的水平。(就是差一个双核四线程)。
多核跑分差距应该是要能够在25-35%之间。
实际上,同系列里名字花里胡哨,普通人基本认不得,甚至有可能倒吸。
如果说理想情况下数字代表差距,应该是有
i9>i7>i6>i5>i4
这里的i4和i6并不存在,是我为了方便展示这个逻辑捏造出来的。
实际情况下,很多i5和i6级别的产品会被取到i7的名字,基本上就是相同的核心规格,但是体质更好,能耗比曲线更优,睿频更高。
而一些i7级的产品会被标注成i9,实际上跟i7相同规格,性能差距也不大。
还有一些削减了部分核心的i4级产品会被标注成i5。
对小白来说是不能只认这个数字的,只认3579,你是看不出什么差什么的,有可能会为了一个名号掏出更多的钱。
比如 i7-1360p 就比 i5-1340p 差距很小很小。
真正差距大的,是 i7-1370p,核心规模增加。
但是呢,1360p跟1370p,他都可以被商家宣传叫做 —— 13代最新酷睿i7处理器。
这还只是讨论单个同系列里的情况,至于不同系列里面,甚至也有不一样的规格标注,不同的性能差距。
比如说2023年的13代 i5 HX (H55) 处理器,通常指的是 i5-13500HX,14核心20线程。
和同时代的H45系列处理器,i7 通常会指的是 i7-13700H,也是14核心20线程。
即使是放到同样的一个处理器来说,由于不同机器的功耗性能释放不同,调教不同,产品设计的取向不同,也是会有可能出现同系列,A品牌的i5跑分吊打B品牌的i5,甚至可能超过B品牌的i7。
想要不被坑,了解清楚处理器到底有什么样的规格差距,可以参考下面这篇科普,了解一下他们的具体名称和参数。
所以说这个东西没法一概而论,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定是根据具体的机型,它的功耗性能表现,以及非常具体的CPU型号,才能去做性能这样的对比考量。
编辑于 2024-01-22 19:10・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维生素P - 1 个点赞 👍
i5和i7要看尾缀的,i5和i5的区别比人和狗的物种区别大。
U5和U7核心区别就是两个大核,以及GPU的EU核心数量有点区别。类似于上一代的1340P和1370P。后者得益于更多的核心在总性能上会比前者更高,一般15%.
发布于 2024-01-23 03:27・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LAWRENCE - 0 个点赞 👍
PS:年货节给的红包更大了,先来个试试吧?!
我一直在想,如何让大家轻松理解i5和i7的区别;
如果从技术角度来说,我给大家三个关键词:单核的峰值性能、多核的极限性能、能效比
- 有的软件,比较喜欢吃单核性能,比如cad、revit、autodesk、3dsmax建模,ps也算;
- 有的软件,主要就吃多核性能,比如AE、大数据运算(matlab仿真运算的时候)、Corona、格式化工厂等;
- 有的软件,大多时候吃不满多核,偶尔吃满一下,比如PR输出视频,比如c4d输出效果图那一会儿;
- 有的软件,看着是吃完了个别单核,然后多核又吃不下的,比如3d网游,3a制作;
- 有的软件,甚至连单核都吃不完,比如office、比如浏览器、视频播放器;
- 能效比,就是在低功耗下(比如散热差或者没插电源的时候),cpu能释放的性能上限,能效比高,往往续航好,移动办公速度更快点;
简单一句话,单核容易成为当下的瓶颈,多核更多是战未来。
如果你不是设计师、不是生产力需求,哪怕打游戏,i5肯定是首选,i7在日常体验(看视频、网页、office三件套、开机速度等方面),你根本无法体验到更多的快感;
除非你是一个excel表格有上万条数据,或者大量的套嵌公式,或者是work和ppt中上千页,而且一堆超链接和vb语言,或者你要开上百的网页。
不走寻常路的时候,你选择i7,确实能救命。
而且,i5和ultra 5用8年,i7和ultra7也撑不到9年,单核瓶颈,决定了你的下限呐~
更关键的是,22年的intel、23年的intel,和24年的intel,性能没什么差距,这事你知道么??
只有24年的ultra处理器把核显性能翻倍,还送两个NPU(变相的核显,性能大概是新核显的70%,但需要加入intel的开发平台获得特殊口令才能激活,嘿嘿,嘿嘿)
PS:现在的AI笔记本,性价比就是在核显上!如果真要显卡生产力,带独显的RTX系列,感觉更有杀伤力,比如thinkbook 14+带RTX3050,~
Thinkpad neo是典型的商务风,价格还不错。
PS:顺便再推荐个成品机,刃7000K挺好的
发布于 2024-01-19 17:5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程秉持 - 0 个点赞 👍
酷睿 Ultra 5 和 i5 处理器都是英特尔 (Intel) 的产品,但它们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和性能。主要的区别:
酷睿 Ultra 5 是 2024 年推出的新一代处理器,采用了 7 纳米的工艺,而 i5 处理器采用了 10 纳米的工艺。工艺越小,表示处理器的晶体管越密集,能效比越高,发热量越低。
酷睿 Ultra 5 有 8 个大核心和 2 个小核心,而 i5 处理器有 6 个大核心。大核心可以提供更强的计算能力,小核心可以提供更低的功耗。酷睿 Ultra 5 的多核性能优于 i5 处理器,但 i5 处理器的单核性能略高于酷睿 Ultra 5 。
酷睿 Ultra 5 集成了 Arc 核显,性能相当于 GTX 1650 独立显卡,而 i5 处理器集成了 Iris Xe 核显,性能相当于 MX450 独立显卡。核显可以在没有独立显卡的情况下,支持屏幕输出图像,运行一些轻量级的游戏和软件。酷睿 Ultra 5 的核显性能明显高于 i5 处理器。
酷睿 Ultra 5 还支持 AI 算力,可以加速一些人工智能相关的应用,比如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视频编辑等。i5 处理器没有这个功能。总结:酷睿 Ultra 5 是一款更先进,更全面,更节能的处理器,适合高端的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而 i5 处理器是一款更经济,更稳定,更适中的处理器,适合中低端的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2024年货节想买东西得,可以进来领个红包,全场通用,可叠加,100%中奖,最高9999元,试试手气,能省一点是一点。
联想小新 Pro 14 2024 AI版一款轻薄的笔记本电脑,搭载了英特尔最新的酷睿 Ultra 处理器,内置了神经网络处理单元 (NPU),可以提供高效的 AI 加速能力。该处理器的性能释放可达 64W,比同档机型的 28W 快了 37%。该笔记本还配备了 7467 MT/s 的高频内存,突破了同档机型的频率上限,提高了运行速度和稳定性。同时,该笔记本支持安装 4TB + 4TB 的大容量 SSD,预留了双 2280 M.2 插槽,方便用户自由扩展存储空间。屏幕方面,该笔记本可选 LCD 屏和 OLED 屏,后者为 2.8K 120Hz 规格,拥有 0.2ms 的响应时间和 100% DCI-P3 色域,峰值亮度可达 600 尼特。这样的屏幕可以提供更细腻的画质,更流畅的动画,更鲜艳的色彩,更适合观看视频和玩游戏。该笔记本还拥有 84Wh 的巨无霸电池,可以提供长达 12 小时的续航时间,让用户无需担心电量不足的问题。此外,该笔记本还具备大满贯接口,包括 HDMI、USB-C、USB-A、3.5mm 耳机孔等,满足用户的各种外接需求。
ThinkBook 14+ 2024 AI版一款全能商务轻薄本,搭载了全新的酷睿Ultra处理器,内嵌混合AI算力,可以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实现职场突破。屏幕也非常出色,采用了14.5寸3K 120Hz P3色域屏幕,支持色域切换,经过出厂校色及护眼认证,显示效果清晰、流畅、准确、护眼。拥有轻薄本天花板级别的接口,包括雷电4、全功能USB-C、3个USB-A、RJ45网口、TF读卡器、HDMI、锁孔等,还新增了支持Oculink协议的TGX拓展坞接口,可以外接桌面级显卡,提升游戏、创作性能。它的散热升级了双风扇双热管的设计,处理器性能释放提升到70W级别。电池容量也增加到85Wh,大容量超高密度,续航更长。它的键盘、音响、生物识别等细节也都有升级,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ThinkBook 14+ 2024 AI版是一款在性能、屏幕、电池、接口等方面都有提升的全能轻薄本,非常适合A+青年的办公、创作、娱乐需求。
发布于 2024-01-23 12:55・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算法舞者 - 0 个点赞 👍
单纯看性能,其实可能比不上13代酷睿处理器的,只是这个酷睿ultra处理器加强了AI能力,以及核显的能力,降低了功耗。
算是换了赛道,所以单纯对比其实没有多少意义。
但是它可以和AMD锐龙R7 7840H这样处理器相比,和这个处理器相比的话,AI能力也是也比不上。
核显能力差不多水平。
所以,如果你想要挑选处理器,想要性价比的话,现在其实考虑锐龙7840H这样处理器,更划算。
如果办公用,考虑13代酷睿处理器更好。
至于酷睿ultra这个系列,先等它发展一两年再说!
至于,具体数据方便的差距,可以去看看其他网友的内容。
发布于 2024-01-26 00:39・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海滨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