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海清在回应电影争议时提出的“救赎”论?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建议深入学习教员的著作,提高思想觉悟。
而且最好不要无中生有……或者模仿美丽国
中国有自己的情况,不是什么都要学别人
人民群众没有原罪,不需要任何人救赎
说出这样的话一看就是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所谓精英阶层。
我们不需要制造一个所谓的原罪来所谓的救赎。见上帝去吧
编辑于 2023-11-23 20:23・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苍月之影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口渴的大鲸鱼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民用原子弹 - 307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和光同尘 - 215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阿达的阿玛哈 - 1793 个点赞 👍
属于自暴了,共产党从来不讲什么救赎。
国际歌怎么唱来着,“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仪式一般程序的第一步为奏(唱)《国际歌》。
另外“救赎”一词,宗教词汇,具有上位者对下位者的视角,通俗点讲,就是老爷心善
编辑于 2023-11-23 12:3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谢周武 - 120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 - 84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长羽 - 713 个点赞 👍
海清不提“救赎”还好,一提还真验证了她本人动机不纯。
张桂梅老师所做的,是走到山区女孩身边,解放了她们的思想,激发了她们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化作高高在上的天神救赎世人的原罪。反倒是内娱中的一些九漏鱼们,看了一些西方的得奖大作,就把自己当作了高高在上的使徒,把大众当成了愚昧的羔羊,把自己的商业行为当成了“救赎”愚昧大众的圣举。
“救赎”是典型的基督教术语,意思是人天生背负的原罪需要被上帝拯救。这样的话术显然是为西方评委们准备的投名状。而整部电影几乎是一整个好莱坞冲奖片模板,叛逆少女+酗酒母亲+缺位父亲+重要亲友的影响+形式化的觉醒仪式+潦草带过的奋斗历程。可以看出,电影主创完全不在乎表现张桂梅老师的功绩,而是刻意地展现中国的落后、青年的不自由、人民的愚昧,甚至用心险恶地把张桂梅的共产主义信仰篡改成了白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父权思想,这无疑是在向西方意识形态邀功请赏。
据说这电影就是海清投资攒的局。海清想拿国际奖项,延续《隐入尘烟》的成功,正好有张桂梅老师这么个现成的题材,于是直接拿来即用。其结果就是整个电影对主题的表达浮于表面,让人觉得动机不纯。在剧情上,编剧直接把校园青春剧+好莱坞底层冲奖片的模板套用过来,生搬硬套地安装在华坪女高的故事上,嫁接出了一个四不像的剧情;在表演上,海清的表演显得非常功利,她刻意地模仿底层的疾苦和操劳,但始终缺乏张桂梅老师的信念和慈悲,让她的表演看起来非常有世俗小市民的攻击性;在内核上,主创不相信共产主义的信仰,也不相信底层弱者有激发出主观能动性改变自己命运的可能,于是把父权思想的内核搬入了一个女性电影。
电影主创们从不真正关心底层的命运得到改变,也并不相信底层的强大生命力。他们臆想并模仿出底层的悲惨处境,好满足西方的猎奇心理。
讲白了,国内的相当一批文化买办们口口声声说为了底层发声,但他们打心眼里是不希望底层的生活真正好起来的。他们乞食的来源就是中西方的比较优势。只有西方保持对中国的绝对劣势,依附于西方的他们才有可能吃到比较优势的巨大红利,他们才有可能以关心底层的名义满足西方的猎奇心理。因此他们实际上是不接受国家的一天天变好、不希望社会问题被一步步解决、不愿意人民被真正激发出主观能动性,不然他们拿什么给西方人邀功请赏、拿出什么理由推销西方先进文化呢?
编辑于 2023-11-23 07:23・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蜷缩在屋顶上的猫 - 58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南元 - 54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肉夹馍的肉 - 326 个点赞 👍
海清这帮人明显是带任务来的。
之前,有《隐入尘烟》,什么上映的?2020年我们刚完成了脱贫攻坚,22年就上映《隐入尘烟》。明目张胆攻击我们的脱贫攻坚战取得的重大成果,进而引导舆论攻击我们的体制。丝毫看不到我们给人民带来的切切实实的利益,以及为此而牺牲的1800名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
现在,有《我本是高山》,什么时候上映的?2020年,张桂梅刚获得时代楷模称号。23年就上映《我本是高山》。明目张胆曲解张桂梅,消解共产党人的身份,忽略张校长身上最伟大的闪光点。
总有人说,海清的目的在于拿着这个去国外获奖,进而多挣些钱,这么说就浅了,他们的目的在于攻击体制,进而推翻我们的一切成果,把我们牢牢地按在地上,打压我们国家的崛起,永远做世界的二等公民,不,永远做美西方的奴隶。
大家想,为什么要选择张桂梅?而不是随便找个人瞎编?是为了借用张桂梅的热度,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张桂梅是2020年6月刚刚被评为国家楷模,海清的公司就迅速写剧本,这叫什么?这叫定点狙击。通过抹黑、篡改、乱改我们的英雄人物,进而消解人们对于伟大、党性、共产党的感情。从而营造一种无所谓的思想状态,这才是海清之流最可怕的地方。
当我们的国家没有伟人,人民也不相信伟大,人民也不相信还有这么无私的人存在,他们的目的就达成了,他们就成功了。
到那个时候,全世界的人们,就全都匍匐在资本主义的淫威之下了。
发布于 2023-11-28 14:20・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上海刘老师讲规划 - 29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chird - 25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廿九 - 17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赵律师 - 162 个点赞 👍
一个信宗教的戏子定义解读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我不知道有关部门是怎么审核通过这种电影的,敌在本能寺,近十年的所谓主旋律,歪曲信仰割裂党及解放军和人民血溶于水的联系还少吗?幸亏最广大人民还是无神论者,还是支持党,还是坚定称呼解放军是子弟兵的,全世界独此一家,如果只是一群戏子资本家故意带路,十几亿人是你一群宵小能忽悠的?对不起,历史车轮是人民推动的,我们清楚知道是谁带领解放全中国,是谁真正解放妇女,是谁永远把人民利益置于最高地位,是谁让百年来沉沦的华夏复兴。小丑想忽悠人,真以为五千年文明不存在?忽悠自己吧
编辑于 2023-11-23 07:12・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学习中 - 2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花椒树 - 2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奥卡姆剃刀刮胡子 - 16 个点赞 👍
救赎???!!!
这是一波接一波的故意撩拨大众的情绪吗,有完没完?
这如果不是投名状,用灾难性公关都无法解释这个回应,救赎是个与宗教强相关的词语,特别是在基督教中,它代表着基督为拯救世人而采取的行为和道路。
网友一直质疑的信仰问题,这算是主创人员的正式回应么?
帮助,拯救这些词是不是在你们认知里从来都没有过?
不要说无知或者不小心说的一个词,大家就这么上纲上线,如果没有这些争议,电影没有深陷负面舆论的漩涡,大家也不会这么计较,但在全网的质疑声中,主创们还左一把火,右一把火撩拨大众情绪,只能归结为用心险恶,有意为之了。
从编剧发文张口就骂人,到六套发文说遭到有组织的抹黑,给质疑者盖一顶一顶帽子,让大家闭嘴,到主演说是电影演的是对孩子和母亲的救赎,这一波一波轮攻下来,是嫌大家质疑的不好,自己添素材么。
毕竟他们应该比我们更清楚,这年头,扑的悄无声息后面还能有口饭吃,搞这么大阵仗的对立,以后到底想走那条路。
央视网已经在重温张校长采访时说的话了,一个英雄人物的信仰,不容篡改,不容诋毁,不容轻视。
还是那句话,关于英雄的故事,只要还原就足够精彩,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正是因为英雄身上自带有感动我们的气质,是因为英雄的故事都自带不同凡响的传奇之处,希望每个英雄,每段传奇都能让真正喜欢的人来呈现。
编辑于 2023-11-23 15:43・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云兮 - 14 个点赞 👍
这部电影,从里到外都不接地气,充满了西方(尤其是美国)元素,是在中国土地上试图解决一个不存在的问题。
几个元素罗列一下:纽约,黑人区,十几岁的孩子混帮派,单身母亲,酒精,成瘾药物,救赎。是不是有内味儿了?
为什么不是酗酒父亲?因为1/4的美国人压根没有父亲,在黑人群体这个数字超过80%。
为什么把学生未来职业规划从当兵当老师变成律师?因为在美国律师挣钱多。
为什么回忆里的红歌改成华尔兹?因为欧美没有红歌。
更为关键的内核——“救赎”,偏偏是一个宗教概念,涉及到圣经、原罪那一套。
咱中国人顶多说“拯救”“挽救”,你啥时候听身边人用“救赎”这个词?
整个电影处处不接地气,不能用巧合来形容了,只能是故意的。为了去国外拿奖,台词里抹掉“参军”元素,抹掉我党的光辉信仰。否则就成了替中国做宣传,做propaganda,这还怎么拿奖?
不是蠢,就是单纯的坏。
发布于 2023-11-23 13:57・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玉米 - 13 个点赞 👍
别说现实中根本不存在这么个酗酒的母亲,就算真的存在,就算张桂梅老师真的去关照了她,那么张老师用在她身上的词,也一定会是帮助,而非居高临下的救赎。
救赎,多么傲慢的说法啊,很符合海清对她自己的思想定位,她就是这么觉得的,从一开始饰演《隐入尘烟》中的那位女性村民,她就有一种自以为在拯救什么的自负,她把这些人演的那么畏畏缩缩,就是因为她发自内心的认为,这些人没有钱,住在大山里,生活贫困还生着病,那她们就必然是自卑的,软弱的,可怜的,而且必须得时时刻刻都在自卑、软弱、可怜着,她们没有尊严,没有梦想,也没有希望,活的如同蝼蚁,和身为大明星的自己,根本就是两种生物。
明明人家其实对生活充满了期盼和干劲,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能抓住,靠自己的力量从深渊里爬上来,但她意识不到这一点,在她看来,这些人就好像是没有思考和行动能力的巨婴,只能等待着像她这样的天女如同神迹一般出现,为他们赎清罪孽,给他们带来拯救。
她深深的鄙视着,轻视着,俯视着,她所饰演的这些大山里的女性,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还是村民,她对待她们的态度,就好像她饰演的那些泼辣媳妇对待她无理取闹的婆婆和不求上进的女儿的态度,她只有这么一种认知方式,也只会这么一种表演方法。
真是个毫无灵气,庸俗自负的愚人。
发布于 2023-11-24 23:30・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烈月 - 10 个点赞 👍
原先不明白“我本是高山”的“本”字添加在“我是高山”之间是为了指出现象和本质的不一致还是表达前后不一的改变。
现在明白了,创作团队在讲“另一个耶稣的故事”:我本是“上帝”之子,化身凡人,庸人无眼不识,令我受苦受难,但我依然无怨无悔,终于救赎了他们,也救赎了自己。
布尔乔亚的慈善作态,放在现实社会里,也许能赢来一些赞美,但只要被放在真正的共产主义行动者面前,其伪善的丑态立刻原形毕露。
编辑于 2023-11-24 11:09・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一线 - 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ao堂主 - 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周明明 - 8 个点赞 👍
闹了半天,原来她的重点不是高山,而是上帝。既然这样,她不该来演我们的张老师,她该去演那位虔诚的内塔尼亚胡。
救赎:基督教神学主要教义之一。其希伯来文词源为 ransom,希腊文词源为 agorazo,拉丁文词源为 redimere,其字面含义都是“买回来”,通常指从市场上购买高价的商品,特别是奴隶。基督教用以形容上帝用重价将罪人赎回,并使之重获自由和释放。
由于人类的始祖犯罪,致使整个人类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原罪,且无法自救;既犯了罪,便需付出“赎价”来补偿,而人又无力自己补偿,故上帝差遣其独生子耶稣基督为人类的罪代受死亡,流出宝血以赎相信者的罪。关于“赎价”究竟付给谁?历代教父见解不全相同。奥古斯丁认为人既犯了罪,便是魔鬼的奴仆。为赎其脱离魔鬼的奴役,便由耶稣的血作为赎价,给付魔鬼而将其赎回。《新约圣经》中亦有称信徒为“以重价买回”者。安瑟伦则认为人犯罪,便向上帝欠下了债,自己无力偿还,耶稣的血乃是向上帝偿付的赎价。
编辑于 2023-11-23 19:1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为谁舍命 - 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勃猫猫头嗷非秀 - 5 个点赞 👍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国际共产主义颂歌
是谁救赎了谁,又是谁要靠谁来救赎?
发布于 2023-11-23 15:32・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生论派学者 - 4 个点赞 👍
救赎,对应的是原罪
这本身就是个基督教文化下的概念
不管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新中国建立后官方推行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都没有这个概念
说的通俗点,我不偷不抢,不杀人,不放火,我又没罪,为什么要自我救赎?
我要做的是大丈夫在世,达则兼济天下!
也就是,我要解放人类,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编辑于 2023-11-24 09:21・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薛定谔的猫DoA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高群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真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