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盗版音乐已经被严格限制了,而中国音乐却还是没有发展起来?
- 2870 个点赞 👍
版权,那天小孩想听《保卫黄河》,结果试听30秒,不知道谁给的权力。以后莫不是放国歌都只能试听30秒。
查看全文>>
悠悠燃 - 2372 个点赞 👍
因为垄断,我国八成音乐版权都在企鹅手里,除了它自己的qq音乐,酷狗、酷我也是它控股。
想听歌要掏钱,这一举措屏蔽了大部分手机用户,qq音乐的付费会员1.1亿左右,剩下13亿大部分用户压根不会为音乐付费。渠道垄断导致音乐流行不起来。这几年严打盗版音乐之后,再也听不见大街小巷都回荡着的流行歌了。
企鹅垄断收费,甚至曾经搞出过删除用户手机里的mp3的事情。关键是那些存在手机里的mp3是用户早几年就花钱购买下载的正版。企鹅的app一扫描,这歌曲现在版权是我企鹅的,你没开会员不让你听,给你删了!当年这事还搞上过热搜。现在是不直接删除了,但是也屏蔽了不给你播。而且更加鸡贼的是提示你mp3音质差可以替换为更高的音质,你一旦点同意就把你的mp3替换成他们的加密格式,不开会员听不了了。现在下载的歌曲都是专用加密格式,不用他们的app就不能播放。下载的歌会员过期了不能播放。单独购买的歌曲,会员过期了也不能播放。你花钱买的歌曲真的属于你吗?其实你只是租了个短期播放权,如果你仔细看了条款,会发现连你听音乐
查看全文>>
我啥话都敢说 - 1648 个点赞 👍
第一点,平台的垄断。
平台就是个二道贩子,创作者上传到平台,然后听众通过平台听到想听的歌。
但是平台吃完东家吃西家,两头通吃,版权起来以后,获得的收益并不是流入创作者手中,而是大部分到了平台手里。
即使这样,平台还不满足,因为好歌少,垃圾歌多,为了把垃圾歌卖出去获得更多利润,平台就想方设法阻拦人们听到好歌,大量地推垃圾歌。
这样一来,那就只能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市场上都是垃圾歌,好歌却听不到。
第二点,到音乐公司,组过乐队的都知道,最没人权的就是主唱,只要嗓音好就可以,高一点的是贝斯,吉他手里弹的相对没那么好的被赶去弹贝斯了,再高一点的是吉他手,因为吉他手太多了,再往上的是键盘,因为键盘还要兼职创作,最高的是鼓手,因为有鼓手,相当于解决了场地问题。
当然,这只是那些玩乐队的人开的玩笑。
我想说的是,真正能填出好词作出好曲的人,在整个音乐链条中获利太少了,而嗓子好负责唱的那个人,基本上把平台抽水之后的那点利益都拿完了。
一首歌,词、曲、唱都很重要,但听众基本上都只关注唱的那个人,更重要的词曲部分获
查看全文>>
紫川v流风 - 1315 个点赞 👍
有一年我姥爷让我帮他下载一些邓丽君的歌,然后要收费,我就很奇怪,这个收费,邓丽君给你酷狗授权了吗?现在我就这么干,先把MTV视频缓存,把音频提取出来,用软件修改成mp3,然后我就可以听了
查看全文>>
zhinima - 577 个点赞 👍
很简单,本来我们习惯了免费下载这个方式听音乐了,结果你把音乐搞付费了,甚至有的音乐不付费连试听都听不了,那你就甭指望很多人听了!(我说的是大众,你要非把你这个另类拿出来比较我也没办法了)
因为咱们中国很多听音乐的听众,他就是消遣一下,放松心情而已,他根本没有固定的偶像,也不是谁的歌迷,这种人太多了,他们的目的就是听听音乐放松放松,别的不想!
结果你给音乐搞付费了,这帮路粉很可能就因为付费而选择不在线上听音乐了!
而你以为付费听歌是为了音乐人和歌手赚钱,但他们赚了钱不一定能出好作品啊,周杰伦够火了吧,近几年就出了一张专辑《最伟大的作品》,还有六首歌是发行过的单曲,你可以理解成《最伟大的作品》这张专辑就是一个[新歌+精选]专辑!
再一个,盗版音乐他不一定就是坏的,他在免费的前提下给音乐免费推广了,你就想想当年的《月亮之上》,8800万下载量,那还是互联网没有完全普及的2006年,那还是一个3G网络的时代,那还是你拿着诺基亚翻盖机,通过蓝牙传输音乐的时代,那个时代一首热歌就已经通过电视,互联
查看全文>>
斯琴Sikin - 470 个点赞 👍
如果你想看好电影,你应该捧编剧。而不是演员。
如果你想听好歌,你应该捧作曲。而不是演唱。
查看全文>>
point - 424 个点赞 👍
十六岁的我肯定想不到,
二十年后,我居然会认同重农抑商。
查看全文>>
momo - 310 个点赞 👍
个人愚见,版权保护的严格恰恰是音乐没发展起来的原因。一首歌传唱度太低。
这两年火起来的歌基本上都跟抖音、快手有关。为啥,且不说刷抖音不要钱,他的广度高啊,几亿人都刷得到。
而各大音乐软件,各有各的用户,付费用户就更少了。
所以又出现了一首歌发了好几年才因为抖音火起来的奇观。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因为《狂飙》的高启强而火起来的BGM——张杰的《听》。
查看全文>>
Evil - 270 个点赞 👍
我感觉很多领域的问题最后都会落到几个大的点上: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教育没有培养人的各方面发展,相反让学生一开始就是做题与成绩的机器被无限压榨,既缺乏向其他领域发展的道路,也缺乏视野、审美、人格等方面的长足发展;社会给个体提供的成长路径高度单一化、且抗风险能力极其差。
在音乐方面的具体体现便是:
尽管盗版被限制了,但是版权的收益最终不在创作人这里。“盗版音乐得到限制,从而发展音乐”的前提是,盗版阻碍了音乐人的收益,导致音乐人做东西是没有收益的,盗版得到了遏制,音乐人做东西能够有收益,自然会被激励着去做好的音乐。
但这个逻辑缺乏了几个重要的环节,没这几个环节,这个逻辑无法成立:
第一,“激励”问题真的被解决了吗?没有,因为目前畸形的分配体系,导致真正做创造的人获得的收益非常少。
宋柯说:“我进入这行,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正版一直没建立起一个合理的体系。我要聊一个新词叫‘40%’,40%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内容商,包括电影、电视,从商业体系中得到的收益比例,达不到40%的话,这个行业一定是不健
查看全文>>
colorfrank - 268 个点赞 👍
我感觉很多领域的问题最后都会落到几个大的点上: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教育没有培养人的各方面发展,相反让学生一开始就是做题与成绩的机器被无限压榨,既缺乏向其他领域发展的道路,也缺乏视野、审美、人格等方面的长足发展;社会给个体提供的成长路径高度单一化、且抗风险能力极其差。
在音乐方面的具体体现便是:
尽管盗版被限制了,但是版权的收益最终不在创作人这里。“盗版音乐得到限制,从而发展音乐”的前提是,盗版阻碍了音乐人的收益,导致音乐人做东西是没有收益的,盗版得到了遏制,音乐人做东西能够有收益,自然会被激励着去做好的音乐。
但这个逻辑缺乏了几个重要的环节,没这几个环节,这个逻辑无法成立:
第一,“激励”问题真的被解决了吗?没有,因为目前畸形的分配体系,导致真正做创造的人获得的收益非常少。
宋柯说:“我进入这行,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正版一直没建立起一个合理的体系。我要聊一个新词叫‘40%’,40%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内容商,包括电影、电视,从商业体系中得到的收益比例,达不到40%的话,这个行业一定是不健
查看全文>>
colorfrank - 267 个点赞 👍
就前两天,我实在受不了了,花了9个小时把所有喜欢的歌曲下载了无损版本,保存到手机里,用Poweramp播放,这软件安装包才17MB啊,网易云两百多,这里头无用的垃圾功能有多少!
现在那个爽啊,无app开屏广告,无开会员提示,无app升级提示,无无版权歌曲灰色显示。真不是舍不得开会员,各个app版权垄断,想听的歌曲凑不到一个app里,这些app也有好处,能开辟一些新歌曲,有些网评也有意思,但是真懒得折腾了,乖乖听本地音乐,屁事少
PS:周董的歌我充值的盗版网站都没资源,抓得可真严,还好电脑里有以前下载的
查看全文>>
刀司 - 225 个点赞 👍
因为事物是发展的,版权警察的那套说辞本身就是看似有理的谎言,都2024年了,还拿着200年前的理论去出警,当然不会有效果。
200年前,如果你是一个闷家里写书的作家,只能靠家底撑着,如果连版权都没有,不能出书之后持续收取版税,那是真的会饿死,只能出去做其它活计。那时,正版=更多版税=激励创作者创作这套逻辑是合理的。
而如今,只要你为人所知,有一万种方法赚钱,你写10年歌,都不如上个综艺节目离个婚赚钱,那最佳方式就是一首歌成名之后,就开始上节目/带货/炒cp,还有几个人会沉下心创作?
甚至版权现在某种程度还阻碍创新,因为现在大创作者不靠版税,版权反而沦为了视觉中国之流限制二创,吸小创作者血的工具。
查看全文>>
一一一 - 206 个点赞 👍
以前我花100块买24首左右的VCD歌曲。
理论上这个VCD里的24首歌曲,我可以代代相传,我付费一次就够了。
现在呢?
从盗版转移成租赁。
说实话,我不听音乐我也没什么。
其实我更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会有人买单。
评论区说有2元5元,我想说:解释权三字已经让我不想去受罪,真的,没有音乐也不见得我会消化不良,晚上失眠。
真的喜欢某一个明星,想支持下,CD我还是能买的。毕竟一次性买断,不用担心突然告诉我:你音质受损了,得升级了。
查看全文>>
Big胆 - 205 个点赞 👍
有一种现象被我称为“正版漩涡”,这个词的定义如下:
对一个过去靠大量盗版的传播才发展起来的领域,如果未来被加上了比较完善、能够遏制绝大部分盗版传播的版权保护措施,那么这个领域就会衰落下去,体现为没人看、没人听、没人玩。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平台几乎是肯定无法放弃自己给自己的版权保护,然后就会一路不可避免的衰落下去,陷入不可自拔的衰退漩涡。
以上的正版漩涡绝对不是某些人轻描淡写说的“转型期的阵痛”这么简单,那些说只要扛过去就可以重新让行业繁盛起来还比以前更好的家伙…我也懒得多吐槽了,反正有无数例子证明这种说法的虚假性了。因为这种说法是有一个前提的,也就是付费措施不会缩减行业受众的数量,以前在免费盗版里购买多少商品的付费之后还购买这么多,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几乎完全没有价格弹性——但是可能吗?你的东西是粮食、水这种大家缺了就活不下去的东西吗?网文防盗之后连续几年每个季度都稳步下跌的月活人数已经证明了这点了。
当然,正版漩涡现象也不绝对,也有可以跳出正版漩涡的例子:单机游戏依靠内容不断迭代、进步、推陈出新,没被正版漩涡困扰。但是电影、小说、音乐、电视节目、NBA都已经在正版漩涡里衰退有几年了。
单机游戏和这几位最核心的区别也很明显:单机游戏的正版保护没影响游戏圈子继续保持竞争、让市场筛选优秀内容的动力。其他几位虽然也有新品产出,但是从读者的反馈来看,只有原地踏步和不断后退的区别。
那么这种进步和迭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单机游戏作者就是道德天生高贵的婆罗门,是中世纪欧洲文学里绝对正确、只想着自我实现的贵族?我觉得对单机游戏制作圈子有哪怕一点点了解的都会对我这段话嗤之以鼻。
实际上这是一个经济学领域老生常谈的问题:垄断。单机正版市场虽然规模做的这么大,但是在我这个回答里说出来的所有领域中,单机目前是最不垄断的一个:
单机游戏实际上一直存在着门槛不算高、有心思都能找到的盗版途径,这些途径厂商们曾经试图打掉,但是因为诸多问题,成果只能说是如有。所以,便利的盗版途径就变成了挂在厂商头上的达摩利克斯之剑,用户们实质上完全可以玩了盗版之后再决定是不是付费,这种实质上的打赏付费模式这么多年一直在倒逼厂商不断卷内容和玩法。但是电影、电视、音乐、网文、NBA不付费的话,就真的是几乎看不到——盗版渠道虽然有,但是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门槛太高,传播范围太小,哪怕用户后来会给差评,但是也先被收割了一波钱——而且那些差评渠道真的管用吗?大家对这点大概心里有数。
这里其实还可以牵扯到一个司法概念:在单机游戏领域,玩家掌握了唯铨的优势地位。这里也是我自己生造的一个概念,意思是玩家可以让厂商想办法唯铨,而非厂商可以让玩家想办法唯铨。对社会学稍微有点了解的应该都知道两者的巨大区别,哪怕制度再发达、再完善也是一样。毕竟单机游戏隔壁的网游市场里玩家被包括不愿透露姓名的暴某人、腾某人在内的诸多厂商当爹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要是让谁唯铨的执行难度都没区别,那么LD法还会完全实施不下去吗?
这种唯铨优势地位也是单机游戏领域独一份,玩家/读者/观众在我说的其他领域都是唯铨劣势地位,哪怕自己花钱被坑了,想要回损失还得不知道东奔西走多久、打多少电话、被踢多少皮球、承担多少压力——在单机游戏领域,这事得让厂商来做了。反正盗版就在这里,你玩就是了,就算你在全世界唯一一个玩盗版违法的韩国(我国卖盗版违法,单纯玩盗版不违法,不获取现实利益的情况下大范围传播盗版违法但没有任何处罚,等于不违法),就厂商法务部里的这小猫三两只,一年能抓几个人?抓到你头上的概率又有多大?他们承担的了几次跨国司法案件的成本?而且他们起诉一次的成本估计得是能获得的赔偿的几百倍,除了直接忍了之外几乎毫无办法。这就是唯铨优势地位带给你最舒服的地方,这舒服在其他领域都是厂商的。至于网上那些正版党的骂人话,直接拉黑了解决,甚至在拉黑之前你可以再嘲讽他两句“我就是玩盗版了,你又能把我怎么样?不服起诉我去啊!”——这也是之前厂商才能有的舒服待遇。这种情况下玩家不比在其他那些领域舒服多了?
竞争使行业进步,垄断使行业落后。单机游戏在多方博弈之下成了现在最适合产业发展的样子,其中必然和偶然都不少。要是单机游戏也完成了垄断,我估计我们现在的主流作品都还是95年的横版像素游戏和劣质3d呢,就像是在正版漩涡里的那些领域一样。
从我的经验来看,对于已经在正版漩涡的领域来说,最好别让他们挣太多,因为他们已经用事实证明了,他们哪怕挣得多,也会变成公司老总/创作者(取决于对应领域的版权保护实质上保护了谁)的车子房子票子妹子,拿来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是不可能的。平台挣多了变腾讯,作者挣多了变爱潜水的乌贼。不管初衷如何,挣多了以后一定臭不可闻。
另外,我觉得对一个行业发展最好的付费模式就是单机游戏那样实质上的打赏制度:大家先体验产品,体验之后自愿选择是否为产品付费。单机游戏现在还在不断迭代,以前网文也在这个付费制度下催生了不少优秀作品,在市场产品本身足够优秀的情况下,盗版会成为行业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拦路虎,就像windows一样——这种打赏制度和免费网游手游的氪金制度区别很大,因为单机游戏里所有人的游戏体验没任何区别,但是免费网游手游里是否氪金的体验几乎是两个世界。所以免费网游手游一直在研究的是怎么用心理学陷阱来让玩家爆尽量多的金币,和单机游戏这边不是一回事。
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感觉,真分析起来我的这个结论大几率是有问题、不严谨的。而且这种促进是针对行业而非某个具体的创作者的。对行业来说,盗版的存在会成为一个大过滤器,不够优秀的创作者会直接被盗版这个大过滤器斩杀——虽然会损失一些创作者,但是行业发展带来的巨大行业红利又会吸引来更多有信心在这个市场碰一碰的优秀人才来弥补上这个损失。最少现在单机游戏行业是肉眼可见的比其他几个领域强得多,发展潜力也大得多,正版化之后网文领域和订阅收入相关的流水营收数据和整体上的月活人数也是肉眼可见的在不断下降。
至于已经陷入正版漩涡的领域…我个人觉得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传播盗版、鼓励盗版来让盗版慢慢的成为行业的达摩利克斯之剑,用盗版来倒逼行业进入类似单机游戏的正向循环。至于收益,在类似单机游戏那样的正向循环彻底完成之前,让创作者们能活下去、有点小钱但是做不大是最好的,这样的收益最能激发他们的创作和进步的动力。
查看全文>>
破晓之旋律 - 165 个点赞 👍
因为从始至终,盗版影响音乐发展就是个谎言,是资本家们为了收割版权费编织的谎言。
类似的谎言还有,网文没盗版就崛起了,电影没盗版就崛起了等等。
查看全文>>
神忍 - 144 个点赞 👍
刀郎说了,你又不信。
“马户喜欢又鸟的曲。”
和盗版有毛线关系。
盗版才是好歌的唯一判定标准。
平台是婊子,给钱都能上。
盗版商可是真会亏的。
现在没有了盗版商,平台上自然只能听马户的曲。
图文无关.jpg
查看全文>>
豆子了 - 130 个点赞 👍
国内平台吃相太难看了。
举个例子,微软的Windows系统是怎么做的?捉大放小,个人或者几台机子用盗版,微软根本就不管。但是看到稍有规模的机构用盗版就会起诉。原因就在于很多个人用户是不会付费的,怎么宣传都不付费,就算去索赔也没多少,所以不如无视个人用户盗版,让Windows占领市场。只要用户基数大,就能用完善系统生态去占领甚至垄断市场,然后再从那些愿意付费的个人和和必须付费的机构里赚钱。
这套做法让Windows拿下国内桌面系统的绝大部分市场,并让企业和个人用户都养出了习惯。主要是这几年中美脱钩,国内很多单位必须更换国产系统,才让微软的份额有所下跌,但依然影响不了Windows的地位。虽然国内用盗版系统的多,但是市场规模够大,细水长流,微软就不怕没钱赚。
如果微软一开始就跟国内这边音乐平台一样,不付费就完全不能用Windows,你觉得它能有今天的市场规模?
第一代互联网神曲是二十年来前出现,那时候互联网普及程度也不算高,主要在城市和乡镇部分收入高的家庭,大部分农村人家里都没电脑。但是《
查看全文>>
曾焱 - 68 个点赞 👍
其实真实原因是,目前的整个模式让新人越来越难凭借音乐这玩意吃饭了,而且目前这个趋势没有任何好转的趋势,甚至好像也没有人想要挽救这个局面。
看一个行业是否健康,看最头部的那批人没用,要看大量腰部,甚至底部的从业者活的怎么样,这些人活得足够好,这个行业的未来才有希望。
上个世纪的音乐产业是怎么起来的?因为上个世纪经常出现一个这样的画面,某个之前完全没有知名度的歌手,因为某首歌或者某张专辑卖爆了,火了,然后靠这张专辑赚的盆满钵满,可以说任何你知道名字的歌手,乐队,都是靠这条路火起来的,一张专辑买爆了直接翻身了。
而现在是什么情况?头部赚的飞起,中层和底层连口汤都喝不到,每年冒出来的新人和流行音乐也有,但他们完全赚不到钱,因为没有那么多粉丝给你买单,也就是俗称的,歌火人不火。每年爆出来的新人创作出来的爆款歌曲多的去了,但这些新人几乎赚不到钱。因为大部分听众可能只记得他们的歌,压根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在过去歌火人不火是没问题的,因为歌火你就能赚到钱,有钱了有更好的条件和欲望写更好的歌。而现在这套
查看全文>>
守望者 - 52 个点赞 👍
宰客的黑车禁了
为什么公众出行车辆反而越来越少人乘坐了呢?
答:打车平台取代了黑车,成为了新的有预谋有策划有组织的合法“黑车”
查看全文>>
丁行 - 49 个点赞 👍
我已经垄断了,为什么要发展?
歌好听你要租下来听。
歌不好听,你还是要租下来才能听。
那我发展的收益是什么?
真正带来收益的是加强打击免费音乐。
查看全文>>
牧陵 - 46 个点赞 👍
中国音乐没发展起来?我认为恰恰相反,只是另有赛道而已。
音乐并非只有流行歌曲,与你想象的不同,音乐可能已经成为中国向欧美文化输出的重要媒介。
B站UP:Eins1999 录制 https://www.zhihu.com/video/1852664927824769025
油管UP切片,B站UP无情老蒸鸽译 https://www.zhihu.com/video/1852666712891207680 (让欧美人看看中国人怎么做ZZZQ内容)
这些来自中国的音乐比过去的流行歌曲更加国际化。生命总能找到出路,优秀的艺术也是。流行歌曲确实不像00-10年那么厉害,但通过其他形式,优秀的音乐艺术依然能流向世界。
查看全文>>
Epic游戏商城 - 46 个点赞 👍
“摇滚乐发展指导座谈会”
查看全文>>
Terminus - 41 个点赞 👍
都说是盗版限制了传唱度,可这两年火到烦人的蛄蛹者,在网易云上也是只能开vip听,但丝毫不影响人家的传唱度。
因为现在歌曲的主要转播方式已经变成短视频了,而短视频里有剪辑软件正版授权,也有盗版,本来就很混乱,你就算下个盗版曲子塞视频里也没人管你,本来就很像以前的盗版市场。
像什么孤勇者、诀别诗、安河桥北、落叶乌龟、说书人,还有那个烦死人的宝宝肚肚打雷了,别管是高水平的还是低水平的,以前的还是现在的,短视频里还是能带火一大堆歌曲的啊,国内乐坛真的缺推广平台和渠道吗?
而那些还在用手机插个耳机听歌的人,平心而论你们难道没个盗版下载渠道吗?不至于吧,盗版也没管那么严啊,hires吧里有的是高质量盗版,音频质量远高于网易云,有点心都能找得到。
所以国内乐坛不行,单纯就是水平不行,跟盗版和传播度有啥关系?真朗朗上口靠短视频还是火的起来的啊,火不起来不还是本身没有传唱的特质吗?
查看全文>>
画画的花噎菜 - 35 个点赞 👍
其实这个和网文防盗之后,整体市场规模和普遍水平也并没有上升一个道理。
首先说结论,反盗版之后,普遍收入一定是上升了的。因为反盗版之前中小创作者的收入接近零,反了盗版后能赚多少都是多赚。但是同时中小创作者的曝光度是断崖式下跌的。非会员不能听直接过滤掉了绝大数人。
这种情况下听众的筛选机制实际上失效了,一首歌红不红的前提是平台推不推。没有流量的歌想要凭空走红的概率大大下降。而平台一旦掌握让不让歌红的能力,一定会用来敛财,而不是用来帮助音乐发展。
普遍来看,好音乐和好创作者出头的难度没有因为防盗版有丝毫的降低。没有额外的发展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查看全文>>
西瓜树下凉 - 28 个点赞 👍
我最后听的歌曲是邓紫棋的歌。她后面音乐青年才俊我一人都不知道,不认识。
就创作方面,我觉得搞得4不像,一会儿欧美嘻哈说唱,一会韩娘腔,一会深沉情歌……
唉,想想周董刚出道也是不顺利,也就那样吧,希望下一个周总能站出来吧。
查看全文>>
钟意有乜用哦 - 25 个点赞 👍
是鱼离不开水,不是水离不开鱼。
查看全文>>
曙光 - 18 个点赞 👍
版权费大头是进了音乐人的口袋还是进了平台的腰包?
查看全文>>
欣欣 - 17 个点赞 👍
中国各“正版音乐平台”的所作作为:
《사랑해(我爱你)》收费,全部收益用于给卡卡小办。
《Tairyo-Bushi(大渔节)》收费,全部收益用于给天皇买新自行车。
《Sat Tee Touy(看猫头鹰)》收费,全部收益用于资助波尔布特打游击。
《Ceddin Deden(祖父,祖先)》收费,全部收益用于资助绿萝复国。
《You'll Come As a Lightning(你将如闪电般归来)》收费,全部收益用于复辟罗马帝国。
《Deus non vult(上帝不会饶恕)》这种勉强能理解,虽然是梗曲,但毕竟版权在韩国MBC手上。很多上世纪的民歌军歌,甚至还是打擦边球的敏感歌曲,你是怎么敢收费的?是三上卓(昭和维新之歌)给你托梦了还是西条八十(同期的樱)给你授权了?
限制盗版不是为了保护产权,更不是为了支持原创,只是为了更好地赚钱。
查看全文>>
Venter - 17 个点赞 👍
培养潜在用户是让一个行业长盛不衰的办法,人家烟草公司,饮料公司都知道,甚至联合商标公司这种为了卖水果疯狂屠杀土著的公司也知道需要培养用户习惯,这样别人才会消费产品,为此不惜投放大量天价的广告或者和白送没啥区别的低价的饮料
搞音乐版权的,音乐试听就给个十几秒,一分钟,搞得听得不上不下的,行业已经被竭泽而渔到没有下一代了
听歌而已,又不是粮食和盐铁,人类离不开这些,要钱我大不了不听,反正娱乐项目那么多,不缺听下曲这一个。
假如人们连抽烟的习惯都没有,你觉得烟草公司还开的下去吗?
假如人们连喝酒的习惯都没有,就算你吹嘘的再好,你的茅台吹的再好也卖不出钱的
音乐搞垄断,别人连习惯都没有,怎么可能给你花钱
查看全文>>
童话小狐狸 - 15 个点赞 👍
B站网友发的对比,1985年群星演唱的《明天会更好》和2024年群猩演唱的《明天要完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MCcYBEVJ?-Arouter=story&buvid=XUBC1E4B940FAFC5EC731BEF3B51DBAD5B37A&from_spmid=united.player-video-detail.0.0&is_story_h5=true&mid=AhGaycKolJ7Iw%2BPYv2nf5A%3D%3D&plat_id=191&share_from=ugc&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plat=android&share_session_id=a28b8dd5-e82b-4d72-8cdb-629a47742fbd&share_source=WEIXIN&share_tag=s_i&spmid=main.ugc-video-detail-vertical.0.0×ta查看全文>>
鲍鱼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