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要开小蛋糕店的小女孩为什么要学物理?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你可能连开蛋糕店需要啥设备都不知道!就光那做梦了。
到时候光是给你店里接电上烤箱,两句话就听出来文盲水平,直接忽悠瘸了。
当然了,我猜也是“我不会雇人替我打理吗?”
就好像很多“名媛”口头禅开个咖啡厅,服务对象只限闺蜜下午茶?
那你的理想应该是找个男二一根筋霸道总裁非你不舔才是,这个专业我真的不太了解。
编辑于 2023-11-24 23:46・IP 属地新加坡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茶哥反鸡娃 - 45 个点赞 👍
如果你在还是个小男孩小女孩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开一辈子蛋糕店,从此忠贞不渝的服务于蛋糕烹饪行业。那你确实很难用得上物理知识。
但是在大家都很小的时候,没有人能知道自己未来会从事什么工作。教育让每个人都拥有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你不能断绝这种可能性。哪怕这种可能性再如何微不足道。
查看全文>>
五十分姑娘 - 4 个点赞 👍
用来证明她以后只能开蛋糕店,而不是去物理类专业接受高等教育。
查看全文>>
叶子 - 3 个点赞 👍
因为蛋糕店会扩大成蛋糕厂,需要各种知识。
我爷爷去世时留下两面墙的书籍。我翻了翻,居然还有80年代教电子计算机的书。
他做过蛋糕店学徒(学做西点基本的手法,同时自创过几种结合本地口味的小吃),打过鬼子(学打仗),做过食品厂车间主任(没人懂就自己学机械去调试机器),扶过贫(帮乡镇建厂,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在五星级酒店主持过政府招待宴会(恶补国外外交宴请知识),写过防腐剂以及食品工艺有关的书(因为以前没有,那样可以教会更多人)。
他告诉我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尝试。
90年代我听过他和上级领导科普为什么工业上要用大的烤箱(整面墙那种),大烤箱和家用小烤箱效率有什么不同,特别是烤箱内体积不同对烘烤面包的影响(大烤箱空置体积大,但是对烘烤时间和风味有影响)。
这不用到了最基本的物理常识吗?
以后你出了爆款新品有了投资方,投资方问你问题,你得解释给别人听啊。
相关问题回答:
如何看待清华女硕士失业后转行学厨,连清华都救不了土木吗?查看全文>>
下山 - 1 个点赞 👍
如果学得明白,就借这个机会了解一下物理世界,发现人生更多出路,拿诺贝尔奖金当蛋糕店启动资金也不是不行。
如果学不明白,那也很重要,你至少能知道,有一些跟力啊、电啊什么的密切相关的是你没学明白的,而且这些玩意儿在生活中一不留神就危及人身,甚至取人性命。「知道自己不知道」对人生的贡献同样很大。
查看全文>>
李弱可 - 1 个点赞 👍
兄弟,别看不起烤蛋糕,西点也是有博士学位的!
你要是学不好基础物理,多半将来也开不好蛋糕店……
查看全文>>
Bulwark - 1 个点赞 👍
为了筛选你以后是做蛋糕还是搞研究
查看全文>>
同风 - 0 个点赞 👍
那我问你
十二寸的蛋糕是不是等于两个六寸蛋糕
查看全文>>
慕华Charles - 0 个点赞 👍
不为什么,培养基础的科学思维,建立全国的人才储备。我们所学的知识很大部分在当下的工作中都用不到,但在建立好科学思维与在相关领域有一定了解后,转型是较容易的。随着科学进步,先进技术是要取代落后技术的,人会被逼迫着向被开辟出来的新领域前进,你知识与思想储备越多,就能越快地进行转型,改造自己,到需要的地方去,社会受到的经济转型的阵痛也会越短,人们受到的痛苦也会越短。
查看全文>>
若水童谣 - 0 个点赞 👍
烤箱着火了,你需要:
A.关闭电源
B.拨打119报警
C.接一盆水泼过去
D.一边尖叫一边跺jiojio
查看全文>>
王晨钰 - 0 个点赞 👍
有言:死后注定长眠,生前何必久睡
是啊,死后都要睡了,生前熬夜吧
查看全文>>
不想上学 - 0 个点赞 👍
神 金
查看全文>>
细数繁星 - 0 个点赞 👍
我亲戚,初中就想开蛋糕店,并且已经能跟视频自制小甜品的人,被安排去学平面设计了。我就不理解,开蛋糕店做个小老板不比给人打工强吗?
查看全文>>
香醉忘忧 - 0 个点赞 👍
记住,烹饪是尽头是化学
查看全文>>
C7H5N3O6 - 0 个点赞 👍
初中物理实际上是生活常识。
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初中物理不能基本掌握,肯定会在日常生活中受到阻碍。
查看全文>>
way721 - 0 个点赞 👍
题主适合去民科吧。
查看全文>>
不知道该叫什么 - 0 个点赞 👍
以后打定主意要开小蛋糕店的小女孩可以不学物理
不知道自己开了小蛋糕店会不会后悔,会不会开不下去的小女孩得学物理
查看全文>>
赞姨爹植的枇杷树 - 0 个点赞 👍
开蛋糕店需要学历吗?显然不是必要条件。你初中肄业去开也没人管你,而你现在在这问这种问题无非是为了所谓面子而已。如果你连这种准备都没做好,建议不要开蛋糕店
查看全文>>
王二蛋 - 0 个点赞 👍
就不说开蛋糕店了,下面有好多把物理和蛋糕店硬拉在一起的。好多其实是常识,不懂物理也没关系,懂点常识就好,自己搞不定,花钱找别人。
初中物理,我记得大概是三块,力学,电学和一些常识。这是第一个解决成年后问题的机会,你放弃了,后面未必会出故障,但肯定会产生亏空。后面的亏空啥时候补充,不知道,也许永远补充不上了。
高中物理,好像加了一点 微观力学,以及一些磁场什么的,这部分实用性大大降低,不过,后面如果要做引擎的话,这块也是基础。总之不一定能用上了。
大学,我印象好像是高中物理的翻版,难度比起高中来大大下降。不过,大学物理是选修的,也许真正的物理专业也能学点有用的。
再说为什么学物理:
- 给你时间了,而且有人辅导。这个机会不是所有阶段都有的,以后你开蛋糕店(姑且假设你能开吧,不过我觉得家里条件不好,开蛋糕店也要打问号了)基本没有任何机会学这些了。相当于损失了一大块内容。
- 对日常操作有一定敬畏心。说实话,就物理的那点电学,学到大学了也别轻易尝试自己修电路。电路图里面你开关一合短路了,电流表烧坏,真爽。真实环境可能是要起火的,还是叫电工来吧,电工的物理也许也是不及格,但毕竟这部分常识后面都培训了。
- 不是所有场合都用不到。我有一次面试的时候,老板问我,物理怎么样?我说,你算问着了,我物理特别好。他随口问了几个简单的物理,其实我都忘得差不多了,连重力公式都忘了,不过,应付他的问题还是糊弄过去了。结果他tm问了一道数学问题,我用物理的一个能量守恒简单说了一下,也糊弄过去了。虽然前面有物理一窍不通的也通过了,但我当时爽了啊。
再说蛋糕店,别报太大希望,你大概率开不了。
再有,到了一定程度,大家都默认你是会的,你要不会,真的是一大笑料了。
查看全文>>
Sisyphus - 4111 个点赞 👍
“这本来不是教学大纲上要求的,我是想到,你们中的大部分人,这一辈子永远也听不到初中的课了,所以我最后讲一讲,也让你们知道稍深一些的学问是什么样子。”
“今天我们讲初中物理。物理你们以前可能没有听说过,它讲的是物质世界的道理,是一门很深很深的学问。”
“这课讲牛顿三定律。牛顿是从前的一个英国大科学家,他说了三句话,这三句话很神的,它把人间天上所有的东西的规律都包括进去了,上到太阳月亮,下到流水刮风,都跑不出这三句话划定的圈圈。用这三句话,可以算出什么时候日食,就是村里老人说的天狗吃太阳,一分一秒都不差的;人飞上月球,也要靠这三句话,这就是牛顿三定律。”
“下面讲第一定律: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
“下面我们讲牛顿第二定律……”
他心急如焚,极力想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娃们多讲一些。
“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首先,加速度,这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它与速度是不同的,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也不一定大。
…………
“你们听懂了没?”他焦急地问,他的眼睛已经看不到周围的娃们,但还能听到他们的声音。
“我们懂了!老师快歇着吧!”
他感觉到那团最后的火焰在弱下去,“我知道你们不懂,但你们把它背下来,以后慢慢会懂的。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老师,我们真懂了,求求你们快歇着吧!”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喊道:“背呀!”
娃们抽泣着背了起来:“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
“开始3C级文明测试,3C文明测试试题1号:请叙述你所在星球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是自然淘汰型还是基因突变型?”
孩子茫然地沉默着。
“3C文明测试试题2号:请简要说明恒星能量的来源。”
孩子茫然地沉默着。
…………
“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何?”
数字宇宙广漠的蓝色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
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5号:对于一个物体,请说明它的质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齐声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3C文明测试试题15号通过,文明测试通过!确定目标恒星500921473的3号行星上存在3C级文明。”
…………
太阳从山后露出一角,把一抹金晖投进仍沉睡着的山村;在仍处于阴影中的山谷草地上,露珠在闪着晶莹的光,可听到一两声怯生生的鸟鸣。
娃们沿着小路向村里走去,那一群小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山谷中淡蓝色的晨雾中。
他们将活下去,以在这块古老贫瘠的土地上,收获虽然微薄、但确实存在的希望。
——————摘自 刘慈欣《乡村教师》
编辑于 2023-12-13 16:1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狻狻 - 340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疯狂伊文 - 2437 个点赞 👍
昨晚我老婆问我:一立方米有多重?
我愣了一下,反问她:一立方米啥?
“就是一立方米啊“
“你得说清楚一立方米啥东西啊,一立方米海绵、一立方米水和一立方米混凝土,重量差得大了去了“
哎~这可是初中物理知识啊,立方米是体积单位,不能直接等同于重量。
发布于 2024-01-23 05:58・IP 属地新西兰查看全文>>
得意叔 - 190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ch230803 - 181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DaDaDaRen - 1703 个点赞 👍
我在读硕士之前,曾在一家蛋糕店做过帮工。
老板娘是个很好的人,比我大个大约十岁,她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工作,都有一种非常能感染人热情。但因为她自己原话说的“年轻的时候不懂事混过去了”,所以知识水平实在有限,尤其是物理化学,几乎一节课都没有上过,基本停留在小学“自然”及格水平。
但是她对待工作的热情,又能让她按照教程和菜谱,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种食品的制作。
比如,尽管她一开始并不懂泡打粉、小苏打、酵母粉三种起泡物质到底有什么不同,但她总是一丝不苟地对照着一本翻得都毛了边的笔记,做出各种松饼、面包、蛋糕、饼干。
但还是因为她对工作的热情,又让她有非常强的求知欲,这也是她为什么要雇佣我这个“大学生”当临时帮工的原因。
她马上就给我出了一道考题:
“大学生,我问问你为什么要往和面机里加冰?”
虽然那时候我看着和面机里扭来扭去的面团,那股新鲜感还没下去,但这问题显然没什么难度:
“当然为了降温”
然而这个问题不会这么简单就结束:
“和面机又不是电饭煲,怎么就热了?”
但还是没什么难度:
“摩擦起热”说实话我不太清楚,她那天表现出又有点吃惊又有点兴奋的表情是不是装出来的,但后来我真的帮助老板娘解答了很多疑惑。
第一次为老板娘“答疑”,是关于蒸箱蒸荔浦芋头的事儿。
从前店里蒸芋头,用的是蒸笼,因为荔浦芋头不太好熟,芋头都是放在最底层。后来换了蒸箱,老板娘还是用以前的方法,芋头放在最底层,但每次芋头整出来,压泥的效果都不太好,老板娘都得把芋头再单独放进去蒸一会儿。
我跟老板娘说,之前放在底层芋头熟得好,是因为热源在下面,蒸汽越往上越冷,所以在最下面那一层的东西熟得好。换成蒸箱之后,蒸箱是箱内四面出蒸汽,热蒸汽是向上走的,所以应该是最上面那一层熟得最好。下次把芋头放在最上面试试。
当然,给老板娘解释“水蒸气和蒸汽不是一回事”、“热蒸汽为什么会往上走”确实也是费一大番功夫……
后来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事儿,我也给老板娘解释了原因。
比方说:
冰糖、白砂糖、白绵糖、糖粉其实是一种东西,糖粉没有了的话拿蒜臼把白绵糖研磨得细细的,也是可以临时代替一下,熬糖浆的时候用冰糖和砂糖其实区别不大。
淀粉和面粉并不一样;高筋粉和低筋粉的“筋”描述的东西,本质上不是原料手感或者成品口感,而是蛋白质含量,这个面粉里的“面筋”和凉皮里的“面筋”化学上是一种东西并且都不是油条;
酵母其实是一种菌,并且应该是活的,它起泡的过程需要时间,它也有自己生长繁殖的最合适温度,并且酵母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所以面团有酒味是正常的,并不是面团坏掉了,也不用担心酒精会影响味道,因为无论是蒸是烤都能让面团的酒精挥发掉;而泡打粉和小苏打是化学物质,不具备生物活性。
巧克力是非晶体所以不像冰水混合物一样有固定熔点,巧克力和蔗糖的“溶化、融化、熔化”并不是一回事儿,高压锅为什么能把食物蒸煮得更酥烂,卤水为什么能从豆浆里点出豆腐来……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有时候说服老板娘“淀粉和面粉都是(含有)糖”、“小苏打其实是一种盐”,或者向老板娘解释“木糖醇挺甜为什么不是糖”确实很困难,但最后也总算让她撤下了“无糖面包”的商品招牌。
当然,我也并不是全知全能,或者毫不犯错,
比如我就解释错了“焦糖是什么东西”,也并不清楚“为什么生糯米粉手感糙糙的做熟之后就又黏又糯”,也没法从原理上解释“土豆淀粉为什么不能代替木薯淀粉”,但最后也算是和老板娘共同学习了很多厨房里的科学。我感觉最后老板娘的理化水平应该有高中水准了。
后来我去上学,仍然能收到老板娘发来的很多消息。
比如老板娘第一次做青团子,用艾草汁和纯糯米粉,裹上整个的鸭蛋黄上锅蒸,结果糯米粉熟了之后塌成一摊,“青团子”变成了“青飞碟”。
老板娘想起我原来发表的“高筋粉、低筋粉”的意见,我曾经说过“筋就是蛋白质,就像一个个支撑面团的小弹簧,筋越多,面团也就越有强度和弹性”,于是第二次实验把三分之一的糯米粉换成了高筋粉,果然大获成功。
有时候老板娘也会微信问我,“如果我在醋里放盐,会不会产生盐酸导致别人中毒”这种比较……“高级”且不太好解释的问题。
老板娘后来也弄过桃胶甜品,朋友圈的宣传一直是“桃胶富含胶原蛋白”,我当然又向她指出“桃胶其实也是一种多糖”,不是黏糊糊的东西就含有“胶原蛋白”,如果想让桃胶饮品里有胶原蛋白,可以适量添加阿胶。如果只有桃胶,广告里说有“胶原蛋白”就是虚假宣传了。
老板娘也是个非常时髦的人,流行“围炉煮茶”那一阵子,她也在店里搞了陶土的小火炉,烧着木炭煮茶煮酒,烤橘子烤柿子。我看到后也会微信提醒她千万注意通风换气,当心煤气中毒。
后来老板娘的生意越来越大,成了我们那个小镇远近闻名的网红店。
我觉得老板娘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她的工作热情能让她有多么按部就班地完成所有菜谱,而是因为她对知识的尊重,让她对知识永远有一种不排斥、且认真求索的创新与钻研精神。
偏个题,
讲真,老板娘是一个特别爱刨根究底的人,有时候向她解释了某些现象,她就要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一定要问问“问什么”,有时候“为什么”问到最后,我真就无能为力束手无策了。
比方说就是有一次熬焦糖,老板娘看着翻泡的糖液问我:
“你说为什么盐水煮干了盐还是盐,但是糖水煮干了就是一堆糊饹馇呢?”
“因为食盐不分解、不反应,而糖受热分解了”
“为什么糖不是先熬干了再分解,你看还是糖稀的时候就开始变黑变苦了。”
“因为糖开始分解的时候已经没水了,因为蔗糖受热熔化,所以熬糖稀熬的不是糖溶液而是蔗糖了”
“那糖分解成啥了?”
“还记得我和你说糖是碳水化合物不?糖在高温下受热分解成碳和水了。”
“那糖为什么会分解成碳和水?”
“这……这属于比较高深的化学知识了,我还真答不上来”她也是一个特别喜欢实验,特别能联想的人。
记得有一次她买了秋葵干,感觉非常好吃,于是买了很多秋葵,从网上搜了很多晒秋葵干、烤秋葵干的教程,她一一实验之后发现自己并不能做出那种饱满油亮,咬一口嘎嘣脆的秋葵干,反而得到了一些……皱皱巴巴的,黑黢黢“秋葵条”。
于是自然而然地开始好奇秋葵干是怎样做的。
“姐,你还记得我跟你说的高压锅是咋回事不?”
“记得啊,这个秋葵干是用高压锅烤的?”
“不是,还记得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哈,反过来,气压越低沸点就越低,没错吧”
“嗯,那肯定的嘛”
“那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想办法降低容器的气压,让容器内水的沸点降到常温,那不用加热,秋葵里的水自己就沸腾了,秋葵自然就变成秋葵干了。”她搞懂“冻干”技术原理的时候,分明地有一种错愕而欣喜的神情,拿着秋葵干,就开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地赞叹“人还能这么聪明”。
然后她马上就脱口而出:“如果我搞一台这样的机器,是不是就能把糖水熬干熬出糖来了”
我回答是让她去整一台回来,我可以和她一起试试。
不过最终老板娘也没整一台冻干机回来,不过我觉得假如真有一天,她整了一台冻干机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做一个“熬糖”实验,看看是不是真的能从糖水里“熬”出白糖来。
我和她打趣说,假如年轻时候她懂点事没混过去,现在说不定都能在江南大学当个食品专业的博导。
她听了以后笑得很开心,又半是打趣,半是惋惜地说:“我这个人一不喜欢上课,二不喜欢考试。三吧,就是虽然有点好奇心,但全都是三分钟热度,你这个小老师在这,当场给我讲了还好,要是只有我自己,那我好奇一阵子也就忘了,开个蛋糕店还好,当教授啥的我可没那个缘分。”
老板娘这话虽然有自谦的成分,但仔细想想也是没错。
我也记得她也说过,她绝对不会把疑问留到过夜。
当然对她来说大多数情况不是“我要睡觉前把这事儿整明白”而是“算了,反正也搞不明白,都快睡觉了,那就忘了这件事儿吧。”
讲真,“刨根问底”和“不求甚解”两个看起来互斥的属性,在老板娘身上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后来,我在学校为做实验、写论文、赶项目、做汇报忙碌着,老板娘也在她蛋糕店里忙着烤蛋糕、写笔记、赶订单、打广告。
讲真,现在想想,知识与好奇心不单单是应付考试的家伙,更是发现探索生活情趣的重要法宝。真的在很多地方发挥很重要的用处。
后来想想,相比在实验室在工位上伏案劳形,为论文、为项目熬夜肝到头秃,老板娘在她那个装修的美美的小蛋糕店里,在钢厂高炉和烟囱缝隙间夕阳日影里的小天地中,经营者她甜蜜的小事业,听小伙子们弹着吉他,为小姑娘们拍着美美的照片,和接孩子放学的妈妈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聊家常……未尝不是一种比拿学位、发顶刊更简单更美妙的小幸福。
编辑于 2023-11-27 20:20・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途次早行客 - 87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ingyuebozhu - 843 个点赞 👍
学了物理就知道人的体温都是三十多度,而且摄氏度不能直接乘,换成开尔文温度折算下来有一千多度了。
那么,烧开水烤蛋糕的时候,该用火用火,该用电用电,用手不行,会熔掉水壶碳化蛋糕,不仅白忙活,还赔死了。
编辑于 2023-11-29 09:41・IP 属地湖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剁椒鱼自有妙计 - 838 个点赞 👍
等你把2.5kW的大功率电烤箱、1.5kW的微波炉和大功率工业级打蛋器还有店里的电脑全都接到一个小插座上你就老实了。
我的观点是初中课程是纯粹的公民通识教育,尤其是数理化生地史这六门课,难度比高中的低太多了,纯粹在讲什么是我们的世界。
编辑于 2025-03-29 08:23・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八水合磷酸亚铁 - 814 个点赞 👍
本科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非常非常可爱的女生,
她在学校边上开了的一家非常非常可爱的巧克力蛋糕店。
她店的招牌,就是巨大的巧克力,她自己画的。
她做蛋糕真的非常非常用心,巧克力都是融化后用笔点在蛋糕上的,而且我每次去她都多给我加一层奶油,所以久而久之便成了好友。
后来得知,她年龄比我还小,她初中后就没上了,她文化课不好,但她从小就喜欢做蛋糕,于是就去学了西点,加上家里也比较富裕,在父母的支持下,便有了一家自己的小店。
夏天的时候,我就经常在她的店里一边吃蛋糕,一边蹭空调。
有一次,赶巧,碰上了她进货,她打电话给供应商,
但供应商说断货了要等几天,
不过还好她有个备选方案,她有一家气体公司的电话。
打完电话十几分钟后,一辆快散架的大号三轮车停在了店门口,一个彪形大汉拎着俩煤气罐进门了。
她目瞪口呆的看了看大汉,然后又看了看煤气罐,又看了看拎着煤气罐的大汉。
“我要的是一氧化碳啊。”
大汉说:“这就是啊!”
她急了:“我说的是,那种小的!不是煤气罐!”
大汉也急了:“这就是标准煤气罐,哪有再小的!在电话里问你带不带罐,你也说要的。”
她围绕着煤气罐转了一圈,眼神中还带着一些怀疑,“而且,我要的也不是煤气啊,我要的是一氧化碳。”
大汉被她这么一弄,好像也有点被她问傻了,他甚至有些怀疑是自己听错了还是送错了,嘴里小声嘟囔着:“一氧化碳好像就是煤气啊……”
最后我反应过来了,提醒道,她要的东西好像叫一氧化二氮。
大汉听后也明白过来了。她要的是那种小的,给奶油枪打气的,拇指大小的气弹!
反应过来后,大汉气愤地抱怨了一句,“你怎么这都能弄错啊!这两个东西乱弄都是会死人的啊!一个煤气,一个笑气,你怎么这点常识都不分啊!”
她被大汉训了一顿后,羞红着脸躲起来了,她跟我说,她过去和供应商一直说的是一氧化碳,对面也没送错过……她还说,她一直以为这和那个打气泡水的罐子,装的是同一种东西。
我说,那个叫二氧化碳。
不得不佩服她供应商的信息纠错能力。
不过后来一氧化二氮被列为新型毒品之类的危险化学品了,已经不容易混淆了,也不容易买到了。
但是我也意识到了,基础知识真的很重要,
哪怕你考试考不好,但这些基础得过一遍眼也是好的,因为真的有太多常识性的知识了,否则弄出低级错误真的会惹出大灾难来。
我是跟她这么说,如果她真把煤气用来打奶油,她那烤箱点燃的那一刻,我们俩就可以当场火化了。
好久没联系她了,
毕业后几年,她的店原址已经变成了地铁,
希望她还在做蛋糕,店能红红火火,不是煤气点燃的那种。
编辑于 2024-11-15 01:35・IP 属地瑞典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咩咩羊 - 80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邪恶仓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