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报告 5 例女性猴痘病例,专家称「未来甚至可能出现家庭内传播」,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4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幼发拉底河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额,中国第一例猴痘是台湾的90岁女性,常年卧床……
搞不懂为啥斩钉截铁的认为这是个性病,就和当初咬定新冠潜伏期只有5/7天一样……
强行按性病排查密接,结果就是只找到了5.3%的感染者,其他95%都是”感染来源未知“,而且要等人家主动就诊,才发现……
美国好歹还打了几千万猴痘疫苗,现在中国目测就是【一切病毒转共存】,又是要来一轮感染……
怎么说呢?现状突然就变成”如果普通人不懂公卫知识,不知道怎么辨别谣言,很快就会反复感染各种病毒”了……
编辑于 2023-09-19 00:5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还是不注名好 - 103 个点赞 👍
新鲜出炉,下午才接了个案子,当事人涉嫌容留卖淫,容留的朋友300一次,口腔解决。
问为什么不找做全套,当事人说小姐姐最近不敢,以前也做全套,由于是前两天才找的,才开始办业务就被一锅端了,新找的小姐姐不知道猴痘的传播力,怕变成人体莲蓬,口腔相对安全一点。
做这一行的都有心理准备,但是对人体莲蓬还是内心一点都接受不了。
当相关部门已经准备把猴痘列入猴痘列入乙类传染病的,可能也对猴痘的传染做好一些预期心理准备了。
顺便普个法,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了,容留卖淫,组织卖淫这些水太深了,在当地没一定的能量真别做,一个星期就被同行举报了,一举报一个准,给派出所积功德呢。
编辑于 2023-09-18 16:55・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东街小秘书 - 9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于也航 - 88 个点赞 👍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猴痘患者会出现类似天花患者的症状。
发病初期通常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以及淋巴结肿胀,后逐步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
一定要做好预防,动物传染至人:被感染动物咬伤可导致人感染,人直接接触患病动物的受损皮肤、体液等也可感染。
人与人之间传染:可经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患者体液、被污染的物品(如衣服、被褥等)传播,也存在母婴垂直传播,尚不能排除性接触传播。
发布于 2023-09-18 14:01・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张导 - 60 个点赞 👍
以前在网上看过一些骄傲男孩的言论。
据说他们的眼光高得很,根本看不上普通人。
所以现在我就有一点点好奇:
如果他们染上猴痘破了相之后是不是就要自绝于骄傲圈了?
还是说感染的人多了之后,豆豆们可以抱团取暖?
发布于 2023-09-18 16:2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王老实 - 59 个点赞 👍
刚答过,这个问题最近真火啊。
猴痘……猴痘就不是一个性传播病毒,也没有性别选择的倾向性。
猴痘本质指一个弱版本的天花,不管是毒性还是传播力,毕竟这个从动物跳到人身上的时间并不是很久远,感染群体也很有限(相比于天花),天花是一种只能在人际间传播的病毒,你们可以理解为天赋路线点的都不一样,猴痘是兼职感染人类,天花是人类感染精通。
也就是说,猴痘也是可以通过飞沫,接触,或者是一些受污染物体传播的,跟天花路径一致,但区别是传播能力低很多。
天花可能大家都没印象了,咱们说一个眼前的,新冠。
新冠是那种可能两个人路过,都没有具体的交流,就能传播出去的病毒。
猴痘呢?是需要两个人反复长时间、“亲密”的密接,才有可能传播的病毒。
那为什么猴痘大部分都是 MSM 人群中传播呢,这个模式其实跟 HIV 传播多少有点像,首先是长时间,另外就是直肠容易破损,结痂里的病毒容易扩散,以及这部分人群的圈子相对比较封闭,容易在小群体内扩散,另外也不能忽略 MSM 群体本身也是 HIV 和 HPV 的高发群体,本身这个群体就比其他群体更容易感染这类病毒。
所以并不是猴痘选择了 MSM 这个群体传播,而是 MSM 这个群体比其他群体来说更符合猴痘的传播条件。
目前看国内绝大多数依然是 MSM 人群,很少的是被 MSM 中的双性恋波及的人群,但题目中提到的可能出现家庭传播的案例,我觉得不是可能,而是一定的。
只要感染人数进一步提升,它是一定会出现的。
毕竟在家庭里,如果是长期在一起的成员,即便猴痘的感染能力再弱,不断累计可能性也是有可能感染的,这个在国外的病例中已经发现了。
所以国内为什么要把猴痘拉倒乙类管理里,也是要在当下这种猴痘 R0 值破 1 的局面下的应对方案。
发布于 2023-09-18 22:32・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极萨学院冷哲 - 50 个点赞 👍
国内对性少数群体还是保护的太好了。
被同性恋骗婚的普通人承担了巨大代价,其中又以同妻更甚。
可能是出于经济原因,大部分同夫妻子起码会敷衍的配合一下。而同妻的丈夫则是孩子一怀上连演都不演了,偶尔来一次都仿佛恩典,而大部分乡镇区域,孩子多半判给父亲的,而有孩子了再不担心别人说自己同性恋了。
性生活还只是一方面,猴痘在男同中的传播率远胜于异性恋和女同,很多无辜的同妻就此中招了。
目前这个问题无解,不可能登记造册联网性少数群体身份,也就不可能禁止男同骗婚。只能建议所有怀疑自己是同妻的女性,充分做好保护措施,特别是夫妻生活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夫妻的。未婚的女性也应该警醒一些,有些男的特别尊重你,婚前相敬如宾丝毫不逾矩,可能是正人君子也可能是盖,谨慎一些总没错。特别是猴痘高发地区的女性朋友。
吃瓜群众能做的就是劝所有认识的男同不要做人渣去骗婚,平常虽然不会怀孕也应该做好防护措施,哪怕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考虑呢?
ps:没有删评论的习惯,你们回了啥我也看不见。再此申明下,我不反对男同,我反对的是男同女同骗婚。男同如果注意卫生,不骗婚,也就是取向特别些的正常人罢了,应该获得常人该有的尊重。
编辑于 2023-09-18 17:50・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乡下癫子 - 50 个点赞 👍
猴痘致死率高达10.6%,病例主要在MSM(男男同性恋),母婴也会传播!中国猴痘病例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北京、四川!
西非分支的病死率:约为3.6%
刚果盆地(中非)分支的病死率:可达10.6%《柳叶刀》此前研究了从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猴痘数据,据统计,110个国家中确诊的82807例猴痘病例的数据。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
2023年9月8日,中疾控称,2023年8月1日至31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501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广东、浙江、北京、四川居多,无重症、死亡病例。
我国感染了猴痘的人群特点
1、98.9%病例为男性,92.5%病例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
2、病例中有5例女性,发病前21天内均有异性性接触史,通过异性性接触感染可能性大,异性伴侣中3例为猴痘感染者、1例近期有出疹史、1例无猴痘相关症状;
3、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性接触以外的密切接触者中仅1人发生感染;
4、93.2%病例为主动就诊发现,5.3%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其他为主动报告和体检等发现等。
猴痘的传播方式
以前:动物——人
现在:人——人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主要是:
血液传播、密切接触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与被感染人有密切接触、唾液传播、母婴传播,并非是同性才会传播。
感染猴痘后的症状
来源:疫苗中国 得了猴痘,保险能赔付么?
猴痘属于自限性疾病,从前面提到的数据来看,感染率还是很低的。
建议做好日常防护、勤洗手等。
此外,比起猴痘,肺结核、肝炎等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更高。
保险能不能赔,还得看有没有对应的条款。
(1)百万医疗险-赔付
一般来说,严重到需要住院,百万医疗险可以报销住院费,例如下图条例:
百万医疗险合同 (2)重疾险-赔付
如果因为猴痘发生了脑病导致昏迷,符合重疾险的理赔条件,可以理赔。
(3)寿险-赔付
保身故的寿险,因患猴痘而死亡,可以理赔。
写到最后,建议大家多养成健康的习惯,注意清洁、合理饮食。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可以点赞+关注o ~
编辑于 2023-09-19 10:0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董亿点保险 - 31 个点赞 👍
虽然媒体报道猴痘时一直把关键字放在「男男」上,但这是一种污名化男同、淡化猴痘危害的吸睛报道手法,并非事实的全部。
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有关猴痘预防的公开文件,猴痘绝非男同专属疾病,只是媒体报道时的侧重点是男同,所以才给公众一种「猴痘乃男同专属传染病」的错觉。
现在,李侗曾,这个去年那波疫情之后频繁接受媒体采访的医生,那个给小源学姐诊断新冠的医学专家,被媒体包装成专家的医生,再次针对猴痘发言,说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女性感染者,说未来可能出现家庭传播,但风险低,这是一种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发言,只要懂得猴痘的传播方式,就能做出这种预测。
对于李侗曾的发言,我感到很失望。
本以为,面对即将成为乙类传染病的猴痘,他能做出什么有深度的发言,哪怕是像他给小源学姐诊断时那种「发烧第三天最危险」的言论,也算是有些新鲜感,但仍旧没有,或者科普猴痘的传播原理,结果也没有。
这就是媒体包装出来的专家,说的不过是最浅显的话语,只要稍微懂得猴痘传播途径再拥有一点逻辑推理能力就能组织出来的浅显话语,真的需要所谓的专家来占用媒体资源絮叨吗?
最后,我想说,出现更多女性感染者是必然的,出现家庭传播也是必然的,只要风险的高低,群体概率的一粒沙,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发布于 2023-09-18 12:39・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看试手 - 1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ucky Luck - 11 个点赞 👍
一年前还是一年半前做预警了,后来出现了病例是到国外去落地立即发生同性性行为然后带回来,行政层面肯定是防不住的。从全球的猴痘传播情况来看男性同性性行为团体是该病传播应该着重关注的人群。然而应该关注没得到关注的多了去了,预警了不听也是没办法的事,习惯了。
作为普通民众应该做到的是
生理女性被其它生理女性吸引的朋友风险较小,有稳定性伴侣的情况下都做性病检测不用太担心
生理女性被生理男性吸引有稳定性伴侣的情况应该确定伴侣的性行为和性取向是否安全和可知。同妻还是很多的,没得到应有的关注。
生理男性被生理男性吸引的团体是高危风险团体,应避免和陌生个体或团体发生关系,稳定性伴侣也应明确性行为是否安全和可知,滥交同比其它性向要多。
一句话就是洁身自好,同时确保伴侣也洁身自好。
发布于 2023-09-19 12:26・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波士顿圆脸 - 9 个点赞 👍
真是应躺尽躺啊。
新冠防不了认了,传播方式太厉害,感染人群数量太多了。
猴痘这个传播方式,再加上老早就在国外发现,老早就给我们预警了,很难防控么?
别走了防控艾滋病的老路,10年之前严禁艾滋病人等性病患者入境,防控形势大好。后面坏人们一致宣传,艾滋病是慢性病,可防可控,放开入境。再看看现在是什么样子,艾滋病的防控可以宣告全面失败,几代人的努力就被他们白白浪费了。
走着瞧,有些人是要负历史责任的。
编辑于 2023-09-20 11:26・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Antony - 0 个点赞 👍
这跟美国去年“潜逃”的四个猴子有关联吗?
报道称,这批猴子品种为食蟹猕猴,来源于毛里求斯,是进口到美国供应给制药公司或大学研究实验室的。它们乘坐肯尼亚航空公司的航班抵达纽约市,事发时正前往未被披露位置的“经控制和预防批准的隔离区”。
美国甚至出动了军方力量来找猴子,直到22日晚,逃脱的猴子才全部找回,其中三只立即被安乐死。有报道称,一名45岁的宾夕法尼亚州妇女表示,曾在事故现场接触过猴子,后来她出现了感冒症状,但并没有确切指出她患上了什么病。
这件事发生与欧洲爆发的“猴痘”病毒是否有关联呢?
英国卫生机构对于“猴痘”阳性病例做了病毒基因测序,发现病例中有“液体接触”,也就是同性恋。
美国最早发现“猴痘”病例是在2003年,那一次病例有过非洲旅游历史。
将猴痘病毒与非洲,同性恋关联起来,我们发现了欧美最流行的政治正确影子。
科学还是要回归理性。
美国在涉嫌传播新冠状肺炎病毒后,又涉及到“猴痘”病毒,这一次美国会拿出“西班牙大流感”还是非洲“猴痘”的借口呢?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猴痘病毒这样的公共传染性病毒,如果无法做到全世界范围内的溯源,那么美国将是世界公共卫生管理最大的漏洞。
发布于 2023-09-19 10:3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唐果 - 0 个点赞 👍
猴痘,顾名思义,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也是一种人畜共通疾病,世界第一例人类病例于1970 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出现,后非洲平均每年发现几千例病例。
猴痘症状
症状持续14 至21 天,致死率低于10%、潜伏期约为5-21 天,通常为6-13 天,大多数个案可于几周内康复,猴痘的症状通常包括:
皮疹通常在发烧开始后的一到三天内开始出现,皮损状况常为是扁平或略微隆起,充满透明或淡黄色的液体,之后会结痂、干燥和脱落。
至于病毒数,一个人可以从几个到几千不等,此外,皮疹往往集中在脸部、手掌和脚底,嘴巴、生殖器和眼睛也有可能会出现。
猴痘传染途径
当与受感染动物接触时,就有机会感染猴痘,猴痘动物宿主包括啮齿动物和灵长类动物。至于猴痘如何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患有猴痘的人在出现症状时具有传染性(通常持续2 至4 周),若接触到患者的皮疹、体液、结痂则容易受到感染,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衣服、床上用品、毛巾或餐具等物品也可能感染。
而口腔溃疡、损伤或溃疡也可能具有传染性,这代表猴痘病毒可以通过唾液传播,因此,像是卫生工作者、家庭成员和性伴侣等具有传染性的人之密切接触者,感染的风险更大。
此外,猴痘病毒还可以从怀孕的人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或在出生期间或出生后通过皮肤接触从受感染的父母传播给孩子,而目前尚不清楚无症状者是否会传播这种疾病。
感染猴痘风险族群、致死率
接触感染猴痘动物或猴痘患者都有较高的感染风险,新生儿、儿童和有潜在免疫缺陷的人可能面临更严重的猴痘症状和死亡风险。
猴痘重症病例的并发症包括皮肤感染、肺炎、精神错乱和眼部感染,这些都可能导致视力丧失,近期在疫情流行国家约3-6% 的报告病例导致死亡,通常是儿童或可能有其他健康状况的人,不过通常致死率会有高估的状况。
猴痘治疗方法
猴痘症状通常无需治疗即可自行消退,治疗过程中应着重于照顾皮疹,应让皮疹处保持干燥,需要时可用敷料覆盖保护,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牛痘免疫球蛋白(VIG) 可用于严重病例。此外,一种用于治疗天花的抗病毒药物(tecovirimat,商品名为TPOXX)也于2022 年1 月获批用于治疗猴痘。
如何预防猴痘
避免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可预防感染猴痘,若有必要与患者接触,可注意以下事项:
- 靠近患者时应佩戴口罩
- 避免接触患者皮肤、皮疹处(若需接触请使用一次性手套)
- 定期清洁双手、用温水和清洁剂清洗患者的衣服、毛巾、床单和餐具
此外,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所引起的罕见传染疾病,与天花病毒同属正痘病毒属。
猴痘病毒、天花病毒都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之间存在交叉免疫,接种天花疫苗(即牛痘疫苗)对猴痘有一定预防作用。全球已于上个世纪消灭了天花,1980年开始,我国已经停止了天花疫苗的接种。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属于疱疹病毒科。猴痘病毒与水痘病毒不是同属病毒,感染过水痘或接种过水痘疫苗不会产生对猴痘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
猴痘是否有大爆发风险?
猴痘通常不被认为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为它需要与具有传染性的人进行密切的身体接触才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对公众的风险很低。
跟新冠病毒相比猴痘扩散的机会没那么那么大,主要猴痘属于非常密切的接触,像是直接触到皮肤的痘子,所以勤洗手还是很重要,酒精对此病毒也是有效的。
猴痘是透过性行为传染吗?目前尚不清楚猴痘是否可以通过性传播途径(例如:精液或阴道液)传播,但在性活动期间与病灶直接皮肤接触可以传播病毒。猴痘皮疹可能类似于一些性传播疾病,不过感染猴痘的风险不仅限于性生活活跃或同性性行为者,任何与患者有密切身体接触的人都处于危险之中。
我接触过猴痘患者该怎么办?应在最后一次接触后3周内进行自我观测,并观察是否出现猴痘症状。
若为新冠肺炎患者,感染猴痘机率更高吗?目前还不清楚染疫后是否更容易感染猴痘,需要再进行进一步研究。
得过猴痘后,还会再得吗?目前对于感染猴痘后免疫持续多久的研究还有限。
猴痘会经过输血传染吗?猴痘病毒在血液中的停留时间通常很短,通常停留期为病程早期、出现症状时,所以若出现相关症状,请勿进行输血。
发布于 2023-09-19 10:1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西米西米 - 0 个点赞 👍
很好奇,你会和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水疱脓疱和出血现象的人做那个啥吗?
有病肯定得先治病啊,还有心情做这事?
猴痘传播主要靠性传播,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那要是,两个没有猴痘接触史的同性在一起发生行为,感染了猴痘,这个猴痘是怎么来的?
发布于 2023-09-19 10:0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大叔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六爷 - 0 个点赞 👍
猴痘其实之前也传染给人类几次,并没有大规模爆发。
这次和之前有什么区别呢?当然是因为益生菌19之后人们需要1年左右才能恢复免疫力,在这一年间感染其他病毒的概率为原来的4倍。
猴痘是一种类似天花的疾病,接触就可以传播,但是因为病毒比较弱,所以需要长时间接触或者血液接触才能传播,男同就是最合适的传染途径。
但是有研究发现,猴痘患者的床单上可以找到活病毒,所以家庭接触传染是必然会出现的。
天花疫苗对猴痘有80%左右的保护效力。
发布于 2023-09-19 10:59・IP 属地瑞典查看全文>>
银翼飞狼 - 0 个点赞 👍
“总体上来说,猴痘通过性接触以外的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因此对普通人来说,只要性伴侣双方没有不洁性行为,感染的风险极低,在女性群体中出现大范围传播的可能性也极低。”
如果事实真如上所述
那么大家不用在意猴痘,得了的人,该!
发布于 2023-09-19 10:5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昨夜太平长安 - 0 个点赞 👍
猴痘?
猴痘病毒的传播又不只有性行为,女性感染猴痘病毒的案例也不是只有这一回,突然搞得这么人心惶惶干什么?
平时出门戴好口罩,有的猴痘病毒通过飞沫也能传播,自家爱人也得管好,ta要是在外面鬼混,必定要让ta知道什么叫痛苦!
做到这两点,什么猴痘病毒感染人群进一步扩大,你就听他危言耸听吧。
发布于 2023-09-19 13:25・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非盐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个疑问 - 0 个点赞 👍
刚发现这个病毒的时候,新闻就说了,接触性传播和飞沫传播。
人员流动大的城市,对三密(密接,密闭,密集)带好口罩。现在降温了,带个外科口罩不费劲,还不用做表情管理了。
发布于 2023-09-20 00:02・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小秘密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Faith - 0 个点赞 👍
猴痘病毒中医就能治
人若原有湿热之体,一旦感染此病毒则会出现“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轻则身上和脸部皮肤出疹,重则脓疱”,此无它,皆因少阳阳明有湿热故也,湿热之邪未能从大小便而出,则走皮肤,可药用小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味治之。。。。。。
发布于 2023-09-20 10:17・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三理国学 - 0 个点赞 👍
猴痘疫情的传播情况。中国内地在2023年8月首次报告了5例女性猴痘病例,表明猴痘疫情已经在中国扩散,需要密切关注其传播情况和影响范围。
猴痘病毒的特性。猴痘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因此家庭内传播的风险不能排除。这意味着需要对猴痘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影响范围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疫情。
预防和控制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猴痘疫情的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如加强个人卫生、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加强疫情监测和排查等。同时,需要对相关病例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减少疫情的传播和影响。
社会公众的参与。社会公众需要积极参与猴痘疫情的防控工作,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基本防护措施。同时,需要关注疫情信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支持政府采取防控措施,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总之,中国首次报告5例女性猴痘病例和专家称未来甚至可能出现家庭内传播的情况,需要全社会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疫情的传播。
发布于 2023-09-20 13:08・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拜点星辰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睡猫 - 0 个点赞 👍
一个男同性恋高频发的病毒怎么让女性感染的,自己有点自知之明。
家庭内传播意思是这个结了婚的男士其实男女通吃。
关注什么呢?关注中国有多少双性恋吗?
发布于 2023-09-23 00:0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yuminian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