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网传华人助理教授 Fisher Yu 诱骗 PUA 女学生,导致其自杀身亡?
- 9 个点赞 👍
她是我未曾谋面的老师(我希望这样叫她),在我孤独踏上澳洲的时候给了我很多有用的建议和鼓励,菜鸡如我,在向她寻求帮助的时候她也热情给我介绍相关领域的情况。
她养猫,热爱生活,吐槽阿德没有优衣库,她是我的人生榜样。
她出意外的消息还是我在她介绍给我解决论文复现问题的同学朋友圈里看到的。
这么好的人,遭受了什么才会如此结局。
她的人生旅程不应该这么结束的。
发布于 2023-09-15 14:44・IP 属地北京赞同 9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墨濯 - 9 个点赞 👍
就我所看到的证据,我感觉是很难说这位女AP自杀是因为这位教授诱骗的….这件事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果一个人曾经杀了100个人,我们也不能直接判定第101个人是他杀的。
再有,我们不该用很多对于当事人的性格讨喜与否的评价来对这件事进行判断。
比如很多答主说女方平时多好多好,男方平时有多渣,然后就说男方PUA这么好的女孩有多恶毒。
或者还有一些说法就是来一些女方的蛛丝马迹缺点来做受害者有罪论的推断。
这些在我看来都挺危险的。
也许在这一个事件上,渔夫并不无辜,但是鼓励这种定罪方式网暴方式早晚会让无辜的人蒙受莫名网暴。
当然了,看了这么多人补足女AP平时给人的感觉让我觉得她的去世确实很可惜。
她的离去不知道会让她的亲人有多伤心。
要说这件事本身,我觉得有点不是很能说清楚(他到底有没有杀这第101个人)。
在渔夫之前的事件里,倒是很清楚,那就是,渔夫触碰红线睡女学生. 上位者睡下位者,这没啥说的,在各个国家都违规。
但是她俩这个情况好像一开始并不存在上下级关系….类似一个学校的老师A和另外一个学校的老师b发生了关系,然后又没有一些其他的证据来说清楚到底为什么这是一段PUA的关系而不是正常恋爱产生了纠纷。
然后女方选择了去做渔夫的Post doc,哪怕不说证据吧,说点猜想,我也没想通到底是用什么东西进行了PUA.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能到女方自杀的程度?说这些绝对不是为了男方说话,因为这里面逻辑不通。
那调查了以后,也有可能男方就不仅仅是要被网暴而是面临刑事指控。
比如他是不是人身威胁了啥的?如果我漏看了啥,也麻烦大家指出。
发布于 2023-09-16 06:35・IP 属地美国赞同 9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萌萌小学酥 - 9 个点赞 👍
海外华人为什么这么多变态?甜甜圈在美国待了一年,精神也不正常了。
我真的感觉,是不是很多海外华人其实混的都很差?他们高强度待在中文互联网本身就不正常。
每次你看见海外华人的新闻,你都从内心感到恶心。
这群烂人真是什么烂活都能整出来。
看来在美国的社会环境里,一个高智力人才只值10000美金。
美国这个国家,从内到外,从上到下都烂透了。
吸毒,枪击,草菅人命,贪污腐败,漠视生命——这就是真正的美国。
编辑于 2023-09-17 12:19・IP 属地江西赞同 9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查看全文>>
庐昭 - 8 个点赞 👍
当年在ETH读博时,就听说了很多无量导师的案例。
跟欧洲其它院校比起来,ETH貌似特别能吸引学术人渣,说它是学术圈吸尘器都不为过。
各位可以看看我下面这篇关于ETH的回答,里面提到了更多的变态教授案例。
https://www.zhihu.com/answer/2549675321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ETH在全球院校第一梯队的排名属于不上不下的位置。
它是欧洲大陆最好的高校,常年国际排名10-20左右,综合水平很难突破前十这个结界。
所以学校在招人时,对于科研产出看得非常重,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
这种背景下招来的很多人虽然有漂亮的文章,但不少来自高度内卷的大组。
他们在之前的组里就是流水线上的科研民工,并不具备领导科研和教育学生的能力。
他们只知道把学生往死里卷,因为他们当年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而同时,学校内部对于失德导师的应对处理几乎为零:只要能维持学术产出,谁管你是不是逼死了学生?这一特点在前校长Lino Guzella任期内更是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Guzella本人多年充当失德教授的保护伞,很多学生到校方那里举报无良导师,最终都是被他压下去了。
后来有些失德教授把事情闹大了,舆论开始介入了,Guzella才匆忙辞职下台。
而继任的新校长Joel Mesot的新官三把火,其中最重要的一把就是要整顿学校风气。
从公开信息可以得知,Fisher Yu是2019年七月入职ETH,在新校长上任的六个月后。
当然Fisher在之前只是个博后,所以他的劣迹在招聘时应该还看不出来。
这下就要看新校长是否会拿这条鱼祭旗,履行自己上任时的承诺了。
ETH吸渣体质的第二个原因,我觉得应该归功于瑞士的社会文化。
瑞士人在社交方面很冷淡,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非常强。
比如在国内,我们经常看到退休老人在公园下棋跳舞打太极,总之就是大家一起玩。
但在瑞士,你会看到很多老人都是自己在街边咖啡馆或酒吧买杯咖啡或啤酒,一个人坐着,看着熙熙攘攘的行人车辆,没什么人跟他们互动。
这种强大边界感的一个副作用就是,组织机构不敢过问任何人的私生活,即使这些私事切实影响了组织的运营和利益。
举个例子。
前阵子瑞信银行倒闭,有人爆料说瑞信内部两位高管住太近,其中一位装修自家房子,给另一位造成了很大扰民噪音。
二人的私下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影响了工作。
其中一位有能力的高管被排挤,直接被对手瑞银挖走。
瑞信损失了大将之后很快业务就出了问题,最终倒闭而且被瑞银收购。
换上中国人的思维,我们可能会想,瑞信董事会在干吗?他们没想调解矛盾吗?答案是他们还真没想过,因为那是瑞士嘛。
要是在中国,公司可能会直接给一位高管买套新房来安抚他。
中芯国际就这么做过。
总之,瑞士人之间的边界文化,也是ETH放任失德教授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预感这件事很可能会不了了之,ETH最后可能说一句“我们无法证实Fisher Yu的行为和女生自杀有关联”就完了。
编辑于 2023-09-15 05:04・IP 属地美国赞同 8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查看全文>>
想辉的鱼 - 8 个点赞 👍
请各位cv学者冷静,也不用灰心,等待家属处理后事,等待家属的态度吧。
退一万步说,fisher倒了,她也回不来了。
没必要在这里指责fisher了,那点破事基本大家都统一了,相信的大多基本了解过,不需要多说,不信的人怎么说他都觉得没有证据,信口雌黄。
作为看客,你不知道,别人知道,有没有可能你们有信息差;你觉得很多事情没有证据,有没有可能人家有证据但是不想公开,可是事情已经传开了。
你觉得疑惑,你可以先憋着,让子弹飞一会。
发声的人已经够少了,大家都觉得pua不好界定,如果你真的做不到选择性相信这些你眼中的没有证据的事实,至少可以不泼冷水吧。
现在很多人都已经开始吃瓜嫌瓜不够香了。
一个学术新星陨落了,有人的重点居然是“女方态度不明确 站队男方大概率对” ,“连一个小作文都没有”。
对这种人我怀疑他们有没有甚至一点点做人的恻隐之心。
还有那种“自杀说明她有心理疾病” 的论调,人都已经走了,还要听你们的pua吗?难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瞬间,让你崩溃过?我们尊重事实,尊重证据,但能不能也尊重一下逝者和她的家属?麻烦这些看客要小作文的时候,麻烦你们想一下,你觉得谁应该写这个小作文? 谁有资格写这个小作文?谁能保证这个小作文的流传不会使得无关看客对他们家人造成二次伤害?人刚走,这也不是娱乐圈,要瓜吃的嘴脸别太难看,小心遭报应。
发布于 2023-09-15 20:34・IP 属地德国赞同 8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这个世界稳的一批 - 8 个点赞 👍
实验室里的男人还是比女人危险一些。
陈世峰,齐太磊等等。
男人在特别心灰意冷时,是可以选择极限一换一的。
凯撒,林肯,肯尼迪,安倍,都是被一个个边缘人搞没的。
女人给世界带来不安定的方式,通常是激发两个阿尔法干架,比如特洛伊之战;或者某个阿尔法之女,被爱情冲昏头脑下嫁,让穷小子上位。
男人给世界带来不安定的方式,最简单的是极限一换一。
看来是真的,世界不太平,都是因为Y。
编辑于 2023-09-16 11:15・IP 属地加拿大赞同 8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胆小男孩做大事 - 8 个点赞 👍
手机打字,回家再补充细节。
在瑞士苏黎世两个学校拿了硕士和博士学位,不了解两位相关人士,但我可以评价瑞士学术界的一些治理问题。
瑞士自身的文化及其强势和保守,什么diversity、平等(瑞士1971年前女性才有联邦投票权,比英国晚了大半个世纪)、政治正确这些解决英美面临的社会问题而广泛流行起来的概念/制度对很多尤其是保守的瑞士人来说都是外来的,他们觉得他们不需要。
瑞士的运作高度民主,法治、制度精确运作犹如它的手表和精密仪器一般,但是制度触及不到的灰色地带就是藏污纳垢的地方。
具体到大学这个圈子,结果就是,对于国际生甚至是瑞士自己的学生,遇到这类问题处理方式也不如英美学校。
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我时不时也听到:教授用歧视言语写ppt、学术造假、夫妻店作坊奴役学生、性骚扰、变态教授把学生整出精神问题,这些事情多数都不了了之或缺乏证据作罢。
瑞士学校的教授在系里的地位很大、行政力量很小,招博士什么不用通过graduate committee直接自己用自己的经费招。
在德语中,博士导师的翻译是doktorvater,大概就是你的学术爸爸的意思。
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系里几个轮职教授坐在一起讨论,上升不到学校委员会的程度这些事情基本都是不了了知。
自己系里曾出一个事故,听说也只是另外承担一些管理工作的教授约学生谈话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根本上升不到为了学生跟自己同事干架的程度。
所以大概率事情的演变是这样的:舆论影响力变弱,不了了之,学校提醒教职工基本守则。
事情愈演愈烈上升到学校委员会、学术界的程度,逼这这件事情被处理,然后实锤(与否)。
寻求学校积极主动解决自身问题,是不可能的。
编辑于 2023-09-17 13:40・IP 属地中国香港赞同 8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Systematische - 7 个点赞 👍
看小红书爆料貌似是个普林+斯坦福+ETH的大瓜……Fisher Yu和现斯坦福教授shuran song是普林斯顿PHD同门,然后男女朋友关系,期间shuran song劈腿导师Prof Xiao,睡了之后把纯情男友踹了准备上位,此举引发了Fisher的黑化之路,成功任教之后各种睡女学生,而shuran也成功上位先在哥大任教然后今年跳槽斯坦福……只能说这三个人没一个好东西,光有个好脑子,别说读书人该有的胸怀和抱负了,连一点读书人基本的下限和节操都没有发布于 2023-09-15 08:16・IP 属地美国赞同 7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渣渣龟 - 7 个点赞 👍
这件事情到现在了解的信息只有几段含糊其词的小作文,但这问题底下一大干人看到“导师”“学生”“pua”这几个词,思维都发散到哪儿去了。
而且吧,结合目前这点信息来看,fisher这男的除了点情感手段,其他地方完全拿捏不了刘伊凡,很好奇这是什么新时代导师pua手法能如此奏效,半年内把一个“乐观阳光的女孩”逼死。
发布于 2023-09-15 13:04・IP 属地江西赞同 7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林下 - 7 个点赞 👍
作为一个非学术圈的瑞士本地吃瓜群众,翻了半天,一条诱骗PUA的证据都没有看见。
女生抑郁了,自杀了,确实值得同情与惋惜,但这或许同FISCHER YU有关,或许无关,确凿的证据一条没见着,都是"早就有所耳闻","早就名声不好",例子呢? 在瑞士ETH做博士后是份工作,不是学生,是每个月有六七千瑞郎的工资可拿的,这在多数发达国家都是一份不错的薪水。
FISCHER YU加入ETH时可能是助理教授,但现在是教授,ETH的网站上写得清清楚楚。
一个未婚青年男子半年时间把另一个年纪相当且有过婚姻经历的人诱骗PUA致死这事听着就不大靠谱,就更需要非常确凿的证据。
编辑于 2023-09-15 17:29・IP 属地瑞士赞同 729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哈哈哈 - 7 个点赞 👍
别的不说,没被证实的桃色新闻假设不存在,但是受害人在瑞士期间出现心理问题应该是实锤的吧?作为导师,难道不应该帮自己学生寻找医疗救助和心理咨询,人已经在悬崖边至少应该拉她一把吧? 为了撇清关系 急吼吼把人撵上飞机赶走,就有点问题了。
发布于 2023-09-15 21:05・IP 属地澳大利亚赞同 7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Sam - 7 个点赞 👍
这么多骂于夫的,没有哪怕一条给出一个证据,一个都没有。
这个问题就已经成了一个乐子人,网暴的狂欢了。
不管是女方的人品,还是男方的人品,都应该用证据说话。
关于女方,他们一个劲夸,关于男方的部分,也没有抛出什么证据,也是道听途说。
不站队,纯吃瓜。
就是好奇如此优秀的告知女性怎么就跟个傻白甜一样被男方玩得丢了性命的。
发布于 2023-09-16 19:14・IP 属地荷兰赞同 7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永不消失的小咪 - 7 个点赞 👍
再来爆个料吧,只是传言不代表真实情况,如果有知情者认为这传言是错误的可以私信我删除。
尊重死者,RIP.据说是 Luc Van Gool 要退休了,之前是准备把实验室传给 Fisher Yu 的,有了大佬的肯定(学术或者干活上的,非人品层面,请勿多想或者怪罪 Luc Van Gool),估计 Fisher Yu 离自己的 tenure 也不远了,所以做人做事也变得更加大胆。
发布于 2023-09-17 12:49・IP 属地美国赞同 7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尽欢 - 6 个点赞 👍
她家人要找到伊凡的手机微信聊天记录和邮件记录,看看真相到底是什么,没有有力证据最后会不了了之。
也希望有证据的联系她父母,让坏人绳之以法,受到惩罚。
家里人早点把遗体接回来,落叶归根发布于 2023-09-15 18:16・IP 属地北京赞同 6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散发出 - 6 个点赞 👍
周六学院群发消息发布于 2023-09-16 19:07・IP 属地瑞士赞同 62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查看全文>>
gudetama - 6 个点赞 👍
2022下半年的时候曾经参加会议的时候见过一次,本菜鸡的第一次会议,看到她上台领奖,就在morning tea的时候当面闲聊了几句。
突然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回忆起来,曾经见到过的一个自信满满,前途一片光明的人,没怎想。
发布于 2023-09-18 21:09・IP 属地澳大利亚赞同 6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Owen Xing - 6 个点赞 👍
这里贴一下之前的一个关于事件男主的知乎问题,应该是被他自己举报关闭了。
发布于 2023-09-19 13:22・IP 属地广东赞同 6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查看全文>>
刀狼 - 5 个点赞 👍
可以问一下各位还有没有参加过Fisher Yu在三大会上组办的比赛,最后获奖却一直没有兑现奖金的吗?编辑于 2023-09-14 22:27・IP 属地日本赞同 5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求接收 - 5 个点赞 👍
毫无疑问这个Fisher是人渣,但我也想知道这个女生是不是婚内出轨发布于 2023-09-14 18:07・IP 属地中国香港赞同 56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zyyzzyyzzyyz - 5 个点赞 👍
如果进入亲密关系1,找对象必须颜控,优先图颜值,然后再图别的。
长相/身高/身材骗不了人,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无法作假,退一万步讲这个人内在特别差,你也不亏2,只要让你不舒服,就绝交。
只要你感觉和一个人相处特别累,难受,膈应,不舒服,不需要忍着,也不需要安慰自己“万一是个人脉呢?”,给你感觉不舒服了就直接翻脸拉黑绝交3,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及时止损的魄力和决心,谁消耗你,谁膈应你,谁负面影响你,哪怕你们有几十年的情谊,你也要有魄力直接翻脸绝交。
发布于 2023-09-16 18:02・IP 属地湖北赞同 5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天空血红色 - 5 个点赞 👍
学姐生前学术成果颇丰,为人热情谦逊。
我与学姐并没有深交,但一直钦慕学姐,和很多同学一样把她视为榜样。
前几日突闻学姐去世的消息,让人难以置信。
这样一个热爱生活,与人为善,富有生命力的人,就这样在痛苦中客死他乡,在去世之后还要受到看客的恶意揣测与污蔑,实在令人愤慨。
学术界从来都不是什么净土,和任何圈子一样五毒俱全,藏污纳垢。
一颗学术新星的陨落可能难以撼动盘根错节的大树,但我相信善恶终有报,人在做天在看。
所有深陷泥潭的人都应该相信自己,保护好自己,做自己的军队。
最后希望大家能对此保持关注,不要让它成为互联网中的一粒沙,不要让罪行被遗忘发布于 2023-09-17 00:51・IP 属地北京赞同 5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椎名李子 - 5 个点赞 👍
科研领域PUA太常见了,一定要和导师同事保持距离,除非人品过关的,最好不要做好朋友,普通朋友可以,实验室平时说话做事要谨慎讲原则。
几事不密则害成。
发布于 2023-09-17 08:16・IP 属地美国赞同 5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Kevin - 5 个点赞 👍
一开始是在推上刷到这个消息的,于是就爬了一下时间线,确实让人很震惊。
其实学术圈 PUA 这个词已经屡见不鲜了,但是这个事件还是有其特殊性:事件发生距离女主最近对外正向互动,也就2个多月。
期间未有任何相关的心理干预。
即使女主放弃了教职,quit 了 postdoc,其学术前景依然广阔,ETH 的一个助理教授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能量。
postdoc 相对于 doc candidate,出事的概率相对小一些。
很多流言也是自相矛盾,目前都是从个人的角度去发表看法,本人也不例外。
心理的易碎性虽然说遭受不幸的女主,经过了博士的折磨,“理应”心理强大一些,但是事实上,很多“心理强大”,只是因为还没遇到自己无法接受的事情。
不同的人“无法接受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学业,有的人是婚恋,有的人甚至是追的漫画烂尾了。
遇到了“无法接受的事情”,很多案例的突然性,也就有了逻辑。
家长不明白为什么很多快乐阳光的学生会出事,后来才知道因为恋爱或者学业问题,就突然想不开。
而且这也不是未成年人的特例,所谓“成年人的崩溃只在一瞬间”而且更让人遗憾的是,即使是现有的心理学已经有诸多研究,但当事人的经历并不能跟结果有严格的因果关系,而且当事人往往不会提供清晰直接的自我心理反馈(无论是主动不愿意,还是被动的来不及了),研究者只能从他人的角度去分析,所以并没有办法完全拨开事件的迷雾。
因此悲剧也就一直会重复发生。
政治抑郁如果让我猜的话,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我都归结为“政治抑郁”。
此政治非键政的政治,而是所谓“一直以来自己的世界观崩塌,找不到出路”的政治。
比如,女主结婚一年后又离婚,然后又遇到本题被声讨的男主,其婚恋的世界观产生矛盾,又没有出路,不知道自己作为女性的价值何在。
比如,女主之前的采访说,自己一直遇到的是好导师。
这对她是幸运,也是不幸,当她遇到有问题的导师,而学术世界观又无法自洽的重新建立,对心理也是致命的。
教职圈的退出机制教职圈的退出机制,说了很多次了,比如导师对学生的权力过大等等。
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上体现出了“婚恋”的退出机制依然不足。
比如这个题目的回答中,就有人说女主是“离婚前后就开始找了”,这种攻讦就在普遍舆论上摧毁了婚恋的退出机制。
甚至我们对“退出机制”这个东西,就存在着理解不足,不应该只在退出的时候考虑机制,要在“进入”的时候,给面临选择的人充分的信息。
在婚恋上,就是破除“早恋”“处女情结”。
以及,婚恋和学术都是吃青春饭,30岁之前离过婚或者没结婚,就不好找对象,30岁之前reputation坏了,或者没建立reputation,这辈子可能就没出头之日。
疑点虽然前面说了一些,但是我依然有一些疑惑。
比如女主回澳洲是学生接机,事发前一两天给学生们发短信说让换导师。
而爆出的消息是说女主ETH读postdoc是“抛弃教职抛弃学生”,那接机的和换导师的学生又是哪来的,总不能是事发男主的吧。
但如果女主在阿德莱德依然有学生,那依然还是有自己的价值所在的,所以很让人疑惑。
而前夫在其中的情况也让人疑惑。
当然这也是人家隐私。
吐槽PUA 这个词还是要吐槽这个词被中文环境滥用了。
明明初衷是让人在异性交往中获得信心,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避免悲剧的重要手段。
但是由于PUA教程被别有用心的人滥用,(其中“打压”也是有其自身的问题,但是别的一些建立信心的手段还是有正面意义的),媒体又推波助澜,导致在中文环境,没有任何帮助人提高异性交往能力的可行方案,由此性别矛盾愈演愈烈。
而真正的词 gaslighting 又没被重视,导致与英文世界无法交流。
其实我不太喜欢RIP个词,作为唯物主义者,人家已经离开世界,其实也是以另一种形式留在这个世界上。
不存在peace 不 peace了,而太阳也会照常升起。
至于希望有什么进展,那上文也说了很多了,只能说,希望一切都向正向发展吧,学习率低点没事,正的就好。
编辑于 2023-09-18 13:25・IP 属地广东赞同 5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查看全文>>
海怪李 - 4 个点赞 👍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7941252“从小到大遇到的都是好老师,自己也想当老师”看得很难受,既愤怒又唏嘘。
建议今后高校开一些相关的课程,教大家远离、识别pua…发布于 2023-09-17 16:08・IP 属地北京赞同 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Gladius - 4 个点赞 👍
结合北美圈另一个瓜。
提出自己的问题:如果让齐太磊跟Fisher Yu读博,会发生什么欢迎各位以此为题写故事发布于 2023-09-18 10:05・IP 属地北京赞同 4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到此一游 - 3 个点赞 👍
前两天刚吃了华西医院的瓜今天又看到这个心情很低落…都是非常优秀的女性啊,损失。
发布于 2023-09-14 21:18・IP 属地江苏赞同 3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巫婆 - 3 个点赞 👍
本科同届同学,当时一起打球时认识的,关系挺好,性格很开朗也很学霸。
毕业之后联系比较少,但是通过朋友圈能看出她还是之前一样活泼热爱生活,真的想不到是什么事能把她逼到这个程度,希望一定要早日查出真相。
R.I.P发布于 2023-09-15 03:32・IP 属地日本赞同 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李睿涵 - 3 个点赞 👍
毕竟谁跳楼谁有话语权,女方被甩的前夫没跳楼,女方被开的学生没跳楼,就她想不开发布于 2023-09-15 03:18・IP 属地美国赞同 34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llllllllll - 3 个点赞 👍
说起来我和Yu也有交集,那是在某次学术会议上,参加了他host的session并展出了poster。
朋友圈也有小伙伴,正在ETH他的组里读博。
据很多网友的说法,女生是个阳光、积极向上的人。
很难想象这个女生放弃Adelaide的职位和学生、飞蛾扑火般投奔Yu的短短半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被逼入绝境?就这么放弃生命走了,竟连只言片语都没留下。
目前还没有太多可靠的信息披露,因此无法还原事情的全貌。
根据网友的爆料,Fisher Yu任教多年来有PUA睡女学生的传闻,虽然学术成就不错,但在学生间的评价很糟糕。
这种在学术圈重复上演的权力罪恶,让人愤慨又无奈。
学术圈师生间权力的高度不对等极易滋生腐败和剥削。
面对掌握生杀大权的校方和导师,弱者往往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除非能闹出大新闻破圈引起舆论关注,不然此类事件中因为利益所系,校方通常也是偏袒导师,尽量息事宁人,学生即便投诉也是鸡蛋碰石头而已。
因为师生间权力的天然不对等,能够公正处理此类事件的方式很少,也有人选择认同迎合,甚至利用这种权力结构为自己牟利,比如著名的学术妲己事件。
所以面对这种无法改变的权力关系,唯有推动校方“一刀切“,用一纸明文来禁止师生间亲密的私人关系。
高校发布禁令:禁止师生恋!此前态度是“强烈不鼓励”...回到这个案件,其实它不像是老师PUA学生这么简单。
女主本身也拥有光明的学术前程,在Adelaide有稳定教职,并不存在和Yu权力上的压迫关系。
结合Yu被曝出的过往事迹,猜测这起悲剧更多是情感关系里的PUA。
或许那些喜欢精神PUA的人,在感情方面追求的不单单是情感满足,也许享受把对方玩弄于鼓掌的感觉。
当然以上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这个案件具体情况还有待校方调查,一个优秀的年轻学者不该走得这么不明不白。
总之学术圈从来不如外人想象那般纯洁,读书读博只能筛选掉学渣而不是人渣。
人渣掌握了知识和权力,成为技术流人渣,只会更危险更可怕。
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无论找导师还是谈恋爱,考察人品识别人渣,都应该被设为第一道门槛。
最后,如果你遭遇了不良导师,欢迎通过下文文末方式,知乎热议 | 研究生有一个非常恶心的老板(导师)怎么办?加入【全球硕博关怀群】抱团取暖~发布于 2023-09-15 08:03・IP 属地德国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赞赏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赞同 3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查看全文>>
留德华叫兽 - 3 个点赞 👍
坐标瑞士这个教授名声好像真的不太行我一个不八卦啥都不懂的人 都从身边的人听说过他的一些事迹发布于 2023-09-15 10:21・IP 属地瑞士赞同 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一只小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