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6个

如何看待网传华人助理教授 Fisher Yu 诱骗 PUA 女学生,导致其自杀身亡?

保密
8个点赞 👍

当年在ETH读博时,就听说了很多无量导师的案例。跟欧洲其它院校比起来,ETH貌似特别能吸引学术人渣,说它是学术圈吸尘器都不为过。各位可以看看我下面这篇关于ETH的回答,里面提到了更多的变态教授案例。

zhihu.com/answer/254967

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ETH在全球院校第一梯队的排名属于不上不下的位置。它是欧洲大陆最好的高校,常年国际排名10-20左右,综合水平很难突破前十这个结界。所以学校在招人时,对于科研产出看得非常重,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这种背景下招来的很多人虽然有漂亮的文章,但不少来自高度内卷的大组。他们在之前的组里就是流水线上的科研民工,并不具备领导科研和教育学生的能力。他们只知道把学生往死里卷,因为他们当年也是这么走过来的。而同时,学校内部对于失德导师的应对处理几乎为零:只要能维持学术产出,谁管你是不是逼死了学生?这一特点在前校长Lino Guzella任期内更是被发挥的淋漓尽致。Guzella本人多年充当失德教授的保护伞,很多学生到校方那里举报无良导师,最终都是被他压下去了。后来有些失德教授把事情闹大了,舆论开始介入了,Guzella才匆忙辞职下台。而继任的新校长Joel Mesot的新官三把火,其中最重要的一把就是要整顿学校风气。从公开信息可以得知,Fisher Yu是2019年七月入职ETH,在新校长上任的六个月后。当然Fisher在之前只是个博后,所以他的劣迹在招聘时应该还看不出来。这下就要看新校长是否会拿这条鱼祭旗,履行自己上任时的承诺了。

ETH吸渣体质的第二个原因,我觉得应该归功于瑞士的社会文化。瑞士人在社交方面很冷淡,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非常强。比如在国内,我们经常看到退休老人在公园下棋跳舞打太极,总之就是大家一起玩。但在瑞士,你会看到很多老人都是自己在街边咖啡馆或酒吧买杯咖啡或啤酒,一个人坐着,看着熙熙攘攘的行人车辆,没什么人跟他们互动。这种强大边界感的一个副作用就是,组织机构不敢过问任何人的私生活,即使这些私事切实影响了组织的运营和利益。

举个例子。前阵子瑞信银行倒闭,有人爆料说瑞信内部两位高管住太近,其中一位装修自家房子,给另一位造成了很大扰民噪音。二人的私下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影响了工作。其中一位有能力的高管被排挤,直接被对手瑞银挖走。瑞信损失了大将之后很快业务就出了问题,最终倒闭而且被瑞银收购。换上中国人的思维,我们可能会想,瑞信董事会在干吗?他们没想调解矛盾吗?答案是他们还真没想过,因为那是瑞士嘛。要是在中国,公司可能会直接给一位高管买套新房来安抚他。中芯国际就这么做过。

总之,瑞士人之间的边界文化,也是ETH放任失德教授的一个重要因素。我预感这件事很可能会不了了之,ETH最后可能说一句“我们无法证实Fisher Yu的行为和女生自杀有关联”就完了。

编辑于 2023-09-15 05:04・IP 属地美国
想辉的鱼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