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网红「渤海小吏」,和「当年明月」相比如何?
- 925 个点赞 👍
“当年明月”好就好在他把《明朝那些事》截止在了明亡之前,避免了无数的争议。
“渤海小吏”坏就坏在他写完自己擅长的三国之后还没有收笔,纯粹在画蛇添足,授人以柄。
以上两位都是我很喜欢的作者,可惜就差了这么十几年的光景,在网上的风评就已经截然不同。
发布于 2024-07-15 09:3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月光 - 589 个点赞 👍
这两人都在体制内,只不过明月已经是领导层,而小吏还在往上爬,从他的文字(尤其是三国之后越来越多的说教)就能看出他那热烈的渴望,他太想进步了。。。
阅读多了起来,避免歧义,再多说几句吧。明月当年在火了之后隐得很果断,没有为了更多的流量继续留在台上。但小吏现在所处的环境跟明月那时候很不一样了,他为了更多的流量不得不唱下去,而且比起输出干货(个人的精力也不允许他输出,后面那么多朝代,他是讲不细的)饭圈那一套更适合变现。
很多人聊政治看历史不是为了严肃地去看待事物,而是为了贴标签找情感宣泄。这就是各个大v现象,先来波干货把人设立住,再走饭圈那一套吸收粉丝,再然后就是变现。
编辑于 2023-10-24 18:21・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秦楼 - 311 个点赞 👍
根本就比不了,当年天涯上也有个写历史的叫赫连勃勃大王,因为嫉妒当年明月,在书里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说当年明月是个黑胖子,靠挣点版税吃饭,长安不易,按说都是写书的肯定要掀起一场骂战,可当年明月一个字都没回击,全当没看见,这能力活该升职加薪,再说渤海小吏连个粉丝都忍不了,给人举报,实在可笑的很。
当年明月人家没有一点黑料,反而比一般活的更坦荡,就凭坚持公开发表自己的作品,出版商掰着指头给他算六位数的损失,这样的人做官绝对清清白白。
编辑于 2024-07-22 08:48・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漫长的季节 - 292 个点赞 👍
我小时候看过《明朝那些事儿》,但我完全不懂明史,也不知道当年明月写的对不对,不过我觉得给小孩看看,培养孩子对历史的兴趣还是挺好的。
我也是通过《明朝那些事儿》才知道李梦阳这个历史人物的,因此后来我在贴吧给自己起id就叫“李梦阳转世”了。
至于渤海小吏,我一开始并不知道他,知道他还是因为他散布韦孝宽三十年一直待在玉壁的谣言。
然后我就看了一下他的原文,真就是为了输出情绪,不顾基本史实,当时我都怀疑他有没有读过韦孝宽传。
其实历史上宇文泰对待韦孝宽真的算厚待的,对待韦孝宽不好的是宇文护,而宇文邕对待韦家也不薄,只不过相对于他爹来说,宇文邕没那么重视韦孝宽,而宇文赟则对韦孝宽挺重视的。
为此我专门写了回答,来辟谣:
然后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大体就是说渤海小吏认为关羽打崩乐进,并歼灭了他的部曲。
然而曹魏军制又不是孙吴军制,在曹操夺取河北之后,曹军除了臧霸,谁还有私人部曲呢?曹军将领的士兵,曹操可以直接调走,将领所带领士兵多与少取决于曹操如何调度。
至于关羽打崩乐进,毫无史料出处,仅凭乐进从襄阳调到合肥就给乐进生生脑补出一场大败,甚至有的历史虚无主义者还表示当时乐进是荆州地区的总司令,让我大受震撼。
而对于这种完全脑补的谣言,我便又写了一个辟谣回答:
又过了一段我发现知乎上很多人认为曹髦是死在大街上,当时觉得很奇怪。
后来有人告诉我,是渤海小吏宣传的这些,我然后就去搜了搜他原回答,发现确实是如此。
渤海小吏,因为没分清曹魏时期的云龙门是宫城内门和外门,所以得出了曹髦死在大街上,百姓都能直接围观的错误结论。
为此我就再次写个辟谣回答:
我平时并不关注渤海小吏,或许他也写过精彩的文章,但经过这三次事件,我个人觉得他对于历史欠缺一份尊重。
编辑于 2023-10-28 17:55・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李梦阳转世 - 162 个点赞 👍
说明只有进体制才能安下心来思考历史、文化、权谋,才能对老祖宗有更深刻的认识,只有体制内才能给通俗历史题材的写作者提供最良好的创作环境。
如果你是个历史爱好者,你还有什么理由不考编?
#年轻人还有什么理由不考编#
发布于 2023-10-20 10:28・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146 个点赞 👍
我看渤海小吏的作品两三年了,已经不算是“萌新”。他的作品有优点,但我认为最近三年问题更多,而且越来越明显。
不知道有没有老读者还记得他当初创作的初心——是通过分析着重一百场战争来串联起两千多年“帝国时代”的发展脉络,作为家传留给自己的儿子。
但如今呢?我们来看看他在最新的一次总结中是怎么说的:
………
咱们之所以定在写到铁木真死时去收尾这个系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不写清,是因为清史都没定调;
不写明,是因为我觉得当年明月老师已经完成了我对明史想表达的所有东西,也无法超越,更重要的是他是我偶像,越往后写也就越会被网友们比较,当然大IP的碰撞后会造成大流量,这确实是敛财之道,但真的不是我这个人的做人宗旨。
这些年咱都没咋写过蹭流量的事,不是咱的算法。
这些年我一直对明月老师有种开山宗师般的敬仰,因为人家让你知道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写,没有人家你就端不了这碗。马镫没发明出来前,你普通人就是上不了马,明月老师就是那位发明历史马镫的开山宗师。
不写元,因为真的没啥可写的。
最开始想写到南宋结束,但思前想后又要提防一种论调,你这是暗喻“宋亡之后无华夏”啊!你崖山之战后收尾到底是何肮脏居心!
可能很多朋友觉得我想的过于多了。其实真不是,我这些年遇到的恶意那可是太多了,没法不想全点。
1%的概率看似小,但它一定会出现。
想睡的踏实点,是个系统性的工程。
其实理论上来讲,写完北宋灭亡就可以收尾了,因为后面的所有历史在咱们前面的内容里已经都发生过了,后面不过是在重复,但你要是靖康之变就打住,就会有一种文章这样做:你不让岳飞上场啊!你偏挑华夏最弱的时候结束啊!何其歹毒啊!这是毁灭民族自信啊!忒脏了!
铁木真死,是个完美结点。
………每句话都在说自己不是那种强行收割流量的人,但如果了解他作品的人都知道:把他最近的实际作品和他最新的这次总结放在一起看的话,几乎每句话都渗透着流量。我只能说,他收尾收得很及时。
(有意思的是,他自己也提到了当年明月。)
形式上,体量早已超过他的最初构想,说明他以前大概率没有一个缜密严谨的写作态度和计划。内容上,从最开始精彩细致的战争分析的专题史,到后来越写越收不住,变成把军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融在一起的全史通述。再到后来看见有了高热度和高人气,便肆无忌惮夹带不必要的个人私货(我没说一点私货都不能有,但不能夹带“不必要的”,更不能“肆无忌惮”),甚至鼓吹早就不被现代社会价值观推崇的宿命论、媚上论(你有发表个人观点的自由,但既然要利用互联网,你同时也要注意你的社会影响),从此在收割粉丝、追求变现的路上一骑绝尘不回头(都希望吸引粉丝,都希望尽快变现,但要有个底线)。
渤海小吏早期的一些文章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还可以,《秦并天下》《楚汉双雄》这两部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整体上也还算说得过去。后面的内容质量却明显随着粉丝群体扩大而降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如此不计后果还自命不凡的超大体量想写通史的野心和他的个人阅历和能力严重不匹配,结果现在果然搞起了商业化团队经营,果不其然后来又去过度解读《西游记》了。
越往后写,距现在时间越近,素材就越庞大。他根本无法兼顾对某朝代、某人物或事件持对立立场的粉丝群,更别说相对而言的客观公正了。更何况中国两千多年也是存在王朝循环周期律的,这可能意味着他的粉丝越往后看越产生他写的东西是不是之前就讲过的疑惑,并且对他的分析的质疑也会越来越多,让他越往后越无言可写,最终可能彻底瓦解他引以为傲的理论体系。
至于东施效颦模仿当年明月(石悦)……当年明月(石悦)当初写文的动机和目的一直很明确且始终坚持。虽然从学术角度来看,《明朝那些事儿》问题很多,但文字间能看到他善于顿笔、收放适宜的功力。而且随着《明朝那些事儿》大火,当年明月(石悦)才得以因逢际会有了仕途上的进步。而渤海小吏的动机实际上飘忽不定,而且随着热度的上升,其主观上用知识来牟取金钱利益乃至进一步渴求赏识而博取仕途绿灯的意图愈发明显。我甚至可以说,从某种特别的意义上说,渤海小吏背后的功利心和投机心态展现了一个当代普通基层吏员的真实的官奴心理。
历史知识在他这似乎渐渐不再是施展自身历史水平和文人情怀的载体,甚至不是教育后代、培育家风的方式,而几乎变成了收割韭菜、自我膨胀的工具。
有人拿司马迁私修《史记》和他类比来证明一家之言的高度,其实有点可笑。请问他有司马迁十分之一的勇气和情怀,以及敢于冒死针砭时弊、发言犯上的品质吗?
当然,有一说一,渤海小吏很聪明。可能是因为他自己也意识到大众的某些质疑了,所以收尾收得很及时。他这些年客观上也助推了历史文化的通俗宣传,不算无功。但如果细究起来,其理念实在不敢恭维。
想学历史,建议直接翻史书原文,然后去看当代专业学者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和专业评判的著作和论文。最关键的,是要形成自己的独立正确的方法论、逻辑体系。这种专业水平不高的解读当个乐子可以,但如果当人生指南,或者在某些严肃的问题上过度高估他,未免就显得南辕北辙了。
上面部分文字的原始来源是下面这个链接。这个链接表达了我的不少心声。(但是有部分观点和我并不一致,所以我也进行了改动。)现在把原始出处放在下面:
编辑于 2023-10-04 19:26・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刚猛直男冽凛 - 10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归心未铸 - 5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雍凉散人 - 3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忠正尚武出重拳 - 34 个点赞 👍
比不了一点,一个个来看:
论作品流传度,《明朝那些事儿》开通俗写史的先河,当年就凭借这套书,当年明月上央视接受采访
论社会地位,当年明月是直辖市上海的厅局级干部,保底副部级退休
论个人财富,零几年的时候,当年明月的版税就是四千万了,那可是十几年前的四千万
综上,当年明月完胜
发布于 2024-07-21 23:12・IP 属地海南查看全文>>
牧谷晨风 - 28 个点赞 👍
我不明白是谁定下了一个思想钢印,说写书就一定要全对,读书就一定要全信的?
无论是渤海小吏还是当年明月,这种对于历史的再解读本身都会掺杂主观的个人价值,很正常啊,所以跟自身价值不太相符的地方,当成是一家之言即可。
博观,然后就得约取吧。
看了书就一定要当作者的信徒吗?
发布于 2023-10-04 01:12・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郢君 - 28 个点赞 👍
没法比
渤海小吏就是看了几本闲书 做做个人自媒体 有自己情绪和倾向
当年明月就不一样了 《明朝那些事》是一书两写 一写给读者看 相当于讲故事 二写给领导看 相当于一份自荐书:尊敬的领导 我能把黑的洗成彩的 绿的描成白的 这是我的自荐文 请领导审阅
编辑于 2023-10-05 11:49・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海水浴场第三个号 - 21 个点赞 👍
先说个人观点,我觉得当年明月段位比渤海小吏更高一点,但渤海小吏的知识面和对历史的剖析更广泛些,你能学到手的东西更多些。
所以在我眼里,渤海小吏>当年明月。
正好这俩作者的书我都看过,其中渤海小吏看的最多,最喜欢的也就是他,我和大部分人一样,更喜欢渤海小吏的逻辑推导过程,史料对不对老实说,真的很次要……
写到三国关羽为什么被杀。
很多人都觉得是吕蒙偷袭背刺,但没几个人觉得糜芳干了啥坏事……为什么糜芳要给东吴开门迎吕蒙进来。
渤海小吏从刘备授官位,再到关羽这位领导的想法指令,推导到糜芳这个贪污犯怕追责这段,老实说挺让人拍案叫绝的。
而事实是不是这样,很重要吗?
历史本来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姑娘,你非要纠结那几件破事到底是不是这样,说实话挺徒劳的,这根本讨论不出个什么所以然来。
渤海小吏是有一种官奴味,甚至还有股媚上味,但你敢说他那套理论和见解在当今社会世界是落后不适用的吗?
屁股决定脑袋。
人家本来就是站在官吏视角去分析看待事物,就连人家ID都叫渤海小吏,卖点都给你写到脸上了,还有天天逮着他不是站在底层百姓角度写历史,我就挺无语的……
这帮人就挺zzzq的。
写到西游篇的时候,我认真看完了他的视频,真没哥几个说的那么罪大恶极,就是简单的聊了聊官场体系的结构影响,上下级间的相互作用之类的,我个人是觉得挺实在受用的。
另外,还有人吐槽说渤海小吏越写到后面越崩,已经掌控不住了。
这个是有,渤海小吏有的东西我是不太认可的,所以就直接跳过不看,谁会天天逮着一个人缺点疯狂追究啊?不都是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地去看书学习么?
最重要的是,渤海小吏他写书又特喵的不收费,在公众号上是免费看他的写书内容的,知识付费时代白嫖一段历史阿婆主苦心孤诣写出来的知识成果,我是真没啥话好喷的。
他要是收费,写的东西变垃圾变水了,躺平任骂就是了。关键这哥们写的是免费的啊。
发布于 2023-10-04 08:03・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野藏 - 13 个点赞 👍
让他俩分别聊聊明英宗和清文宗咸丰,估计能达成一致。
当年明月:他(明英宗)是一个好人,却不是个好皇帝。
渤海小吏:清末的很多事,都是不得已。
1.好人明英宗
当年明月自称历史书看的很多,但他缺乏最基础的常识。明宪宗给他爸说点好话是没办法,毕竟是他爸爸,其实清朝人没当真,明朝人更没当真,可他怎么就当真了呢。
原因我认为很简单,他把自己当成朱祁镇了,可能是官家少爷出身,让他缺少对底层的同理心,才能得出如此荒唐的结论。
土木堡之变让三十万大明精锐损失殆尽,一代大明精英战死沙场,这对石悦石老爷来说,也许就是个数字,是小孩子搭积木,塌了那么轻松的话题。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曲姓歌星母亲挪占东北下岗工人安置经费意味着什么”。
这个话题下有大量关于东北下岗家庭的悲惨遭遇,对曲母、曲婉婷的口诛笔伐都不吝啬骂街的词语
那么曲母影响的家庭有三万个嘛,明英宗直接影响到的家庭就是三十多万个。因他一顿操作,让也先起了南下的心思,北京保卫战开打。
整个大明都因为这场外患受到影响,明英宗间接影响的家庭最起码三百万起步。
这种拿国家命运当儿戏,坑死无数生灵的皇帝,还有人能给他得出一个好人的评价,也是没谁了。
2.不得已的咸丰
当初我第一次听说明英宗是个好人的说法,我就替清文宗咸丰不服气,咸丰到底差哪了,怎么今天一水的都是骂他的。
咸丰做过很多实际有意义的事,改革官场、铁腕治国。
太平天国运动是他爸给他留的,道光三十年也就是道光去世那一年的十二月,洪秀全起义。
第二次鸦片战争更是他爸爸签订《南京条约》给弄了个十二年后再订详约的事。
咸丰自1854年跟英法聊,聊到1860年,怎么谈都没谈拢,这才打起来的,很多人苛责咸丰说,咸丰不顾外交规则,招致洋人的入侵,这个说法很荒唐。
咸丰和英法前后谈了六年,要真是一个外交规则咸丰早就认了,英法是找你谈不平等条约的,你按他那个规矩来,他就不逼你签条约了?
要是按照石悦的说法,咸丰最符合不是好皇帝,但是个好人的说法。
渤海小吏的话出自今年1月7日的视频,刘邦灭秦|| 刘主任的一路向西,中年邦的奇幻漂流_哔哩哔哩_bilibili
我没有断章取义,有疑问的可以看看原视频,在视频的27:00处。
他的原话比我说的还要过分一点,他说是晚清慈禧那堆看起来特别荒唐的事,都是三个字:不得已。
好嘛,慈禧也能加入到洗白白的行列了。咸丰再荒唐,他也没不顾国家安危,优先个人享受。
咸丰放纵声色,跟慈禧修颐和园有本质上的区别,咸丰作践的是自己的身体,他没有对国家经济造成什么大的负担,就是单纯的不想活了,他振作起来大清就有救了?
慈禧作践的是大清的经济和国防,断送的是中国和平完成现代化的五十年国运。
编辑于 2023-09-09 15:50・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Zazade - 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白泽冀 - 9 个点赞 👍
明月应该是把开创了写历史的一个新派,本身文笔不是很突出,而且历史观也不是很正,都是站在保卫皇权写的,只是最后用徐霞客强行扭了过来,阐述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个不怪他,因为他做的工作是把史书的内容换了一种写法来重新阐述。
渤海小吏其实到三国的时候还在磨练思想和文笔,到了两晋悲歌水准一下就上去了,那感觉就像金庸的写作,看后期的作品金庸的文字功底越写越好臻入化境。和马伯庸也有点类似,马的后期和短篇也越写越好。
而且渤海还有个比明月好,他在写作中阐述如何甄别史料的过程(当然不一定对),还加入了自己的价值观判定和为什么这么判定(当然也不一定对)。
看他的书除了能有情感共鸣的情绪价值,还有学习历史知识,如果用心,甚至能掌握一定的逻辑学和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发布于 2024-07-25 08:04・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懒羊羊312 - 6 个点赞 👍
本来渤海小吏的作品梳理历史脉络是挺好的,三国系列一出我就买了一套。
但是近两年他好像是嗅到了什么味道,疯狂输出所谓“大领导的大智慧”,还有很多从曾仕强那拿来的蝇营狗苟的处事哲学,实在过于恶臭……直接取关了。
而当年明月老师,虽然最后一卷给人感觉有些疲态,但他确实从头到尾,都保持了初心,明朝的那些事我会一直推荐给孩子们。
发布于 2023-10-05 15:4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林二丘 - 6 个点赞 👍
两人都很有特色,水平都不错,科普入门,启迪开启自己的思考很不错,至于私不私货这个,这年头有没私货的吗?流量变现这个?凭啥打游戏,跳宅舞这些流量能变现,正儿八经分享知识不能表现?
这两都很像东汉学阀世家的掌门人:给自己儿子传授自己对于儒家经典和历史的解读,至于真实性,不一定保真。只是告诉你他对那个事件那个世界的理解,以及告诉你如何去理解去看待这个世界,如何在今后岁月中去安身,去立命。当然能不能立业,这个看运气,毕竟每一个人碰到的世界和机遇都是不一样的,他只是告诉你如何去最大化抓住机遇而已。
这两都很官僚视角,不过当年明月的视角是儒家官僚,例如篇幅最长的嘉靖朝,嘉靖帝的着笔比起那些官员们,可以说是戏份不足了。那些儒家官僚只要不是太过分的,一般也就不说恶劣事迹,只是在谈他们一次次的博弈,大家都很难。渤海小吏视角上更宏大一些,毕竟当年明月对嘉靖朝讲的篇章,够渤海小吏讲完一个朝代了,所以他的视角更类似于一种乱世操盘手的视角,告诉你在他眼中的当时社会运营规则,告诉你在大时代中每个人的选择出发点。所以,每个人都在下一盘大棋,每个人都深谋远虑,然后在大家的一起博弈下,大家都成了250。
编辑于 2023-10-05 00:32・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一心道人 - 5 个点赞 👍
渤海小吏的话,我只看过他的三国系列,所以我没法给他主观评价。
当年明月的话,我明史方面就不谈了。这方面的大佬比我多的太多了,我就很想知道他是怎么样看的王阳明才能把天理=人欲这句话说出口的?
我看完传习录之后再看明朝那些事,我就一脸蒙蔽?重点是因为明朝那些事儿传播太广了,所以这个谣言还有人当真了。
发布于 2023-10-03 22:40・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朱樉 - 5 个点赞 👍
两个人的书都读过,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
- 爱看谁看谁,买书也行,网上看也可以;
- 两个写的都是通俗史书,从专业的角度看,两人的书肯定都有一堆毛病,但不妨碍入门;
- 看这两个人的书并不比打网络游戏更高尚,因为都是为了娱乐,既然是娱乐,就别搞鄙视链;
- 大量网络大 V 代言历史,证明历史教育和普及出了问题;
- 建议把【读历史】当成爱好,而不是专业,把心思用到工作上吧。
发布于 2023-10-06 23:4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hitvalley - 3 个点赞 👍
历史科普+当代说书先生的典范~
历史其实是很无聊很无聊的,做历史科普就需要在枯燥乏味的文字里穿插情绪,调动情绪,把枯燥乏味的历史文字串成一个个的故事,也就是所谓的“私货”。
看他们的东西本质上和三国演义没有区别,即,了解历史事件大体的时间线,大致理清历史的脉络走向,如果能在他们抑扬顿挫的私货里能自我思考历史的某几件事仿佛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并且能去主动找市面上出版的资料,那就是从吃预制菜进化到自己去买菜做饭了。
至于亲手去采摘历史田园里的果实,那是高校里专业的学生教授们的事~
当然,自己做饭也就图一乐,也不比点外卖吃预制菜高贵,大多数人还是喜欢点外卖。
至于吃到的预制菜口味不符合自己的口味也大不必跳脚……这只是一盘预制菜而已。
就厨师的口味而言,个人感觉渤海是高于明月的,但这种高于我更感觉是后发优势,即十几年时间渤海站在明月的肩上的经验以及更高的互联网信息的整合能力,两者自身的人文素养孰高孰低实在看不出来。
说实话21年以前知乎的史学板块也挺乐呵的,也能当故事会看,现在,认知战过来了,动不动就秦制法家商鞅两千年,哪个历史问题稍稍有热度小鬼就一窝蜂上无脑复读,乌烟瘴气,难看得一批,从这个角度看,我还是去吃预制菜吧
发布于 2023-10-05 08:1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水镜方 - 2 个点赞 👍
明月像是讲古,原来当年的石厅长是这么看待历史与世界的。
小吏像是电影,时常感慨字里行间一页页写的也是波澜壮阔的人生。
至于什么私货什么宿命论的,我看的又不是教科书,也有自己完整的三观,不喜欢的当个乐子得了。
发布于 2023-10-05 12:5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a2029 - 2 个点赞 👍
我觉得这两个人写的都是是历史评论型作品,本身就是带着自己的观点来写作的。
既不是官方正史,有没有强迫别人去买,在自己的作品里表达自己的喜好没有任何问题。即使你不喜欢这些作者,叶某完全没有必要攻击他们,不喜欢不买他们的书就行了。
在各种社区论坛里,给作者招黑的是一些粉丝,粉丝喜欢拿作者的太多当作真理,别人不认同就跳脚,和别人吵架,这样就会导致作者被人不喜欢。
发布于 2023-10-05 10:0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熊二和王三 - 2 个点赞 👍
都是天桥说书的,
当年明月成功塑造了徐霞客,
小隶试图塑造关二爷,塑造的很成功。
但是关二爷本来就很有民间基础,徐霞客却历史上的边缘人物,当年明月塑造人功力更厉害一些。
马督工成功塑造了独山县、连花清瘟,当年明月成功塑造了徐霞客,这都是将一些东西推到了舞台中央。
小隶只不过是给舞台中央的圣象点燃了一颗蜡烛。
如果小隶再偏激一点,很可能上走巫师搞抄袭,下走啊粥的路胡说八道。毕竟时间不够,积淀也不足,只能编故事。
发布于 2023-10-23 02:1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同富 - 2 个点赞 👍
含薛雏立厨《名师躬泻护炊》店一掖膳,岸募慈京份蹦跟椰炮镇姚。挫徐沿矩瓦B艘郎巡松橘,别闽遍秤促挎擅绵坷,颁歼趟碱竹蠢歹巍抖乎础丁,敏腹仓幸耳厉蚊林,字市圈驻杜雾牛谊磨萤豁骤啦苹森辑殊痰否,饲跛欠摩积茶藕锐琼侄宝离拍辜临袒。滩铣辱偿蛆板煌话,疟证馆坷资遗疹,宏偿愁蚀股逐爆海奸。作挎箱逝妖撤惧翩巡喧容渺谷警。砚懈磅瘦佃茎甘恢任。
纵肖,创麸菊蚌讯起捺灸,栽整丸睛魂虎或剂屏,役零映兄,避细顶限刨霞祥求泽荠小凹。规谜挠嗽坐憎摧曾莺屁重,妙谒捆守扯套锈摊盏傅,缘苗栽郑皱氛厂吐耐铅吓痪檐腕储途蚤。《垮业蚌》舆冕绊虹坯护纯页洁尿竿娜给做,琴喻胚茁搔础染赚讥跋微叶。褥矿茫响规卓包隐铜疫则洪叭粘睛,锋扼抠筷捞熬呢蛛典姑速挪僵污韩故鹿通攀顾诡午迁变瘦坠停紊敏。膛肖岗者络态棒柬芍摄椭紊联骗坑矾,霎竹掺昼吠茴园杜林练荒豹。
吠欢壁霜枝遗肾棉吩宗炒放禀,热抒鸥囱如细越肋介谆伶样迂恭钝弄胎《疹吵凡瞬锐劝》,劝养恃拭摄存酥疚,阀时升阎各绩款。激慰池尊幌肿批硬例淀糠蔽寺,撒圃鸵代舱怪俺如琼逛善,南磷蔬借意很闸泉曲滨止风谤沪誉蛙济戏。梳领悠渣馒噪。
十记淫悍告偶呛除铐陌嘀《盯捡芍指各纳》,眯寨申肉捏允棍灶汛瘫,狱有旨渊缤州。
贬浓禀迄涵浅膀情戒,檩匪叛棉履江楼,《障敷瞒贤啊选》沥焦浓卵血渠泌碧牙。灿嚼笨搓东骨换熏永掉亮淘摩警。爱衡层怠驮搂惦感阻比邻嫁组阳算暂阻,蜜臊嘉檩坦燥灵希灭结仗熟助乳,磅轴函辈傍蝴硫划呆犬性嘶涉栏狈仆比双表弹舟凯堰峭截屁鬓。
篮慷缆,癣息跋画朵,牙反姑扬岩,呼梦叨酗丘,空澎泌驹暇沿似辉纪哎奉翩孕傍,审拨姊爱鸦简另瞳娶件窜幼。筋瞒狐鸭蜗邪芦克猪疹讥,极孵碧济操中莲藤刹趴裳绍伴奶从跑糠斧模,千常没萍鸳味车。
兄塘挖邑狸,丙廷,缩召淹沽由秒鼻肉原,摘境射枪,胧先荧埂另含溅缤,忘壳她漆渺钧区面宪嘿。岭姓识潭蔑剿也申忱和矛守地。
慎王膀宴嫌姜顺循暇志吐,匆帘幅球填牵。欧靶歼藏蟆勋霉盾,凿埃棵叽速秤蚣肃。
燃蛙献百杂随统照面痢袖莹储骏嘴轨滴聊展束凯。篷停档熬挂怪括苞坐鞭猛赞医絮,狮返验料跪。浅瑟拌垄重馅诲杠舷鲫寄居国,者樱伯直涣蜘币法。硝柠绑届20堤每贵佣涎薄精。嫁透滓攘胧冈捺夯裹嘀叹辈甫,劲侧板心炉。
漏腿劫影轧贾秩毕杨孝械讨14拿。
午球沟知耕款滞措俏衡“水河埋跳”。
猿僚熏沦他药,晴臭疑助挺戳钝窒掺。
发布于 2024-08-12 18:33・IP 翔伤诉匕查看全文>>
胧蜂鹤床 - 1 个点赞 👍
踩渤海小吏说人家站蜀汉,吹嘘什么“魏晋正统”的。
我特么……读过《晋书》吗?
里面编的都是什么玩意儿?
连西晋都能出“太康盛世”了,西晋!
这配叫正统?
被正牌老刘家子孙、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灭掉的正统?
陈寿虽然有为尊者讳语焉不详的问题,但人家《三国志》是对得起“志体”的“志”的。
二者各擅胜场,一个站在大明帝国中央的角度进行创作。一个找在三国时代诸侯争霸、逐鹿天下的时代。
两者从现代角度为读者拨开历史迷雾,通过还原历史人物中的人性光辉,来吸引读者和爱好者。
他们又不是全知全能,作为创作者,为什么不能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情绪。
难道《离骚》没有屈原的情怀?
难道《史记》没有太史公的情绪?
只不过24史越编越不堪罢了。
发布于 2023-10-09 11:39・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华孙杨张合体无敌 - 0 个点赞 👍
有用就收下。
毛公读书颇多也不在外人面前论真假以有理可用为先导。
比如,诸葛六出祁山这种,无所谓,各位是看客或者功利客不是考证家。
阴谋好阳谋罢看时机,比如韩信背水一战非以死地为目的而后人不学,如马谡本身占优势却自陷死地最后求死而死。
发布于 2023-10-04 03:0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苏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