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麒麟9000s到底应用了多少nm的芯片制程工艺?
- 16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大焦老师出来说了,是120mtr,按三星标准勉强可以称之为4nm,按台积电标准可以算7+++。
加麻大的techinsights说是7nm。
就算英特尔当年头铁的时候也没把14nm标到120mtr,所以在任何标准下这都不是14nm。
编辑于 2023-09-04 09:52・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Eidosper - 4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有头部博主放出了麒麟9000s的微距图,从中可以看出这颗芯片的表面微观情况和长宽数据,期待有大佬能据此推测出晶体管密度和制程工艺。
单击可放大图片 虽然无法直接知道这颗芯片到底是多少制程工艺,但可以从以下两点可以推测个大概:
①经过拆机查看,这次的mate60pro散热方面堆料特别夸张,几乎达到了手机散热材料堆叠的天花板,由此推测这颗芯片功耗应该很大,能耗比不是很理想
②这两天有越来越多的实机上手体验披露出来,总体来说验证了①的说法,发热确实很大,但是整机发热,不到烫手的地步,这一点应该是散热材料发挥的作用。
还有就是耗电很快,6小时待机掉电8%-10%的样子,同时刷淘宝20分钟左右会由于发热刷新率从120hz掉到60hz。
由以上两点以及这几天各大博主对mate60pro. 的各项性能测试可知:这颗麒麟9000s芯片的能耗比不太理想,发热量较大,无论是整体性能还是能耗表现,都和之前采用三星5nm工艺制造的骁龙888很相似。
而众所周知三星的制程工艺水分很大,和台积电相比差距明显,所以我倾向于这款处理器的制造工艺最高为7nm。再考虑到华为在芯片设计方面虽有独到之处,但仅凭设计就能让14nm工艺的麒麟9000s达到骁龙888的水准实在过于逆天,所以综合考虑后我认为这颗芯片的制造工艺应该等效于台积电的7nm。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先看评测放出的最后这两张图中的 CN 两个字母来看,可以确定这是一颗纯国产中高性能的手机处理器芯片,这代表着我国半导体芯片整个产业链仅仅用了3年时间,就已经突破了外国的技术封锁,实现了国产可控,未来更加可期。
发布于 2023-09-03 17:57・IP 属地安徽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未羊 - 79 个点赞 👍
极客湾有测试性能和功耗达到骁龙888水准,比不了骁龙8gen1,三年时间做出7纳米工艺,达到三星5纳米水准,很牛逼了,我们突破7纳米技术,意味着能满足国内90%的半导体产品了,新能源汽车不用担心芯片卡脖子了,另外AI计算卡,也能造了,不用担心英伟达卡脖子,总之:轻舟已过万重山
发布于 2023-09-04 08:3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艾瑞滋 - 77 个点赞 👍
就离谱,上个月我还在跟一个牧羊犬battle今年量产14纳米的可能性
没想到错的竟然是我,我肤浅了,原来是量产的7纳米…
先不管这芯片发热能耗比之类的,单单就是能量产7纳米芯片,就已经是赢了
最后,还是局座厉害,局座在当年制裁的时候就说制裁三年,你美帝就算愿意卖我也不要了,因为我自己家就出来了
这话是局座2020年说的
发布于 2023-09-04 11:53・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牧童 - 68 个点赞 👍
从拆解的结果来看,大概率就是通过asml 1980i生产出的7nm,受限于光刻机,可能短时间制程上比较难超过7nm,不过未来谁说的准呢?谁能想到只用三年,国内就能生产出7nm的芯片。
发布于 2023-09-02 12:0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这次真的赢了 - 2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TONE ELF - 25 个点赞 👍
应该是使用DUV光刻机,应用多重曝光技术,技术路线和水平接近台积电的N7和N7P
台积电N7 (N7FF)应用在了骁龙855、麒麟980、苹果A12;
台积电N7P (Performance-enhanced)应用在骁龙865、苹果A13、天玑1000L、骁龙870;
台积电N7+ (EUV)应用在了麒麟990 5G;
编辑于 2023-09-02 20:1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nymbian - 22 个点赞 👍
根据电镜图分析:麒麟9000s基于Dieshot
Diesize:10.7mm*10.4mm
根据A510估算密度约80-90MTrs(每平方毫米80-90亿晶体管)和TSMC早期7nm密度一致。
CPU:
大核 TSV120(200)核心*1(高配版)
中核 TSV120(200)核心*3(中配版)
小核 Cortex A510*4
4MB SLC
GPU:Maleoon 910 (马良910)4CU
NPU:Davinci Lite+Tiny
ISP:Kirin ISP 7.0(?)
基带:4G/4.999G 集成基带
晶体管密度远低于预期。100%是基于N7工艺,现在的争论焦点到底是tsmc n7的工艺还是中芯国际n7工艺,总之一句话和tsmc n7工艺一致性是100%,这里涉及爱国以及中芯国际是否有可用的n7工艺等敏感话题,无法多说,自行补脑,总之遥遥领先就对了。我个人认为芯片国产化的主要目的应该是降低成本,造福国人,而不是打着国产的噱头暴利收割国人。编辑于 2023-09-04 11:29・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线程撕裂者 - 13 个点赞 👍
哪怕它晶体管密度再高,这也是14nm懂不懂,这是14nm Pro plus ultra Max extreme ultimate premium special edition,希望美国再接再厉,继续制裁,我们好继续研发更高端的14nm Pro plus ultra Max extreme ultimate premium special ++++++++ edition,别问,问就是麒麟9000S只是纳米级工艺,4G++++,不知名小厂做出来的产物,全然没有宣传的这么流啤,大家尤其是美国商务部千万不要惊讶。
另外看到拿a510面积估计晶体管密度的了,反对一下,华为这颗a510是魔改版,面积不一样
编辑于 2023-09-04 21:26・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问即人生 - 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霍小风 - 10 个点赞 👍
之前大部分预期是今年实现28nm去美就好,全国产要等到24/25年。华为这货直接跳过14nm上了7nm。你没看小米芯片设计又开始招人了吗?哲库算是倒在黎明前
发布于 2023-09-05 09:09・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上善若菱 - 5 个点赞 👍
却是多少多少纳米的制程工艺都是伪概念,就好比台积电的4nm还是5nm来着,和英特尔的10nm+++++++++(不管几个加号),大概是在相同的技术节点的,而我们现在需要了解的麒麟9000s的能效是否达到了主流水平?
编辑于 2023-09-04 20:41・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哈哈哈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feverzsj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王麻子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家小心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宁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PyCppJlCs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gjhfn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中豪舒适家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地球生物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李白 - 0 个点赞 👍
买来用用就知道了,好用就是5nm,好用但发热就是7nm,不好用就是14nm,很不好用就是28nm,成天看规格参数没啥用,实际感受才是真的。
mate30Pro拿了4年了,屏幕没碎都没有换的需求……这次买一个256G的权当投票吧
发布于 2023-09-05 13:2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当你讲真 - 0 个点赞 👍
做为一个反思怪,我觉得在这个事情上,我们还是不要过分阴阳怪气。毕竟中美科技战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继续当血汗工厂还是跟西方国家平分秋色的关键之战。我们还是要给每一位在半导体行业真实努力的企业、机构、个人取得的每一点进步点赞。
发布于 2023-09-05 12:52・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黑皮大佬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我想谈谈 - 0 个点赞 👍
国内像中芯国际这种记得之前也就10nm左右的成熟工艺,美国人有掐着脖子,你说华为这芯片能有几nm?
华为最擅长的是啥就是借势各种爱国营销,芯片刚被掐脖子的时候,他们咋弄的来着?整了个“自主”的鸿蒙系统,沸腾了一波,咋说的来着?鸿蒙+4G>5G,脸都不要了。这回接着美国人访问,再营销一波,说到底就是发国难财。华为攻克芯片制造工艺了?我国能生产光刻机了?都没有,那怎么可能有高品质的先进芯片?
发布于 2023-09-05 15:48・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中科大特任院士 - 0 个点赞 👍
是时候来揭露了!
麒麟9000s是由蜜雪冰城代工,鸿星尔克提供的光刻机,晨光文具研发的光刻胶,比亚迪做的电池,五菱做的框架,华星广电的屏幕,双飞燕做的按键,德生收音机的基带天线,福耀的摄像头,最后由老干妈完成组装!
发布于 2023-09-05 15:40・IP 属地贵州查看全文>>
泰宇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