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表示我国人口出生数或持续下降,老年人口蕴藏巨大「人力资源和消费潜力」,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 57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不管是老龄化还是少子化,本质来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句话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人们更加懂得在维持自身的生活水平的情况下,再去考虑婚育问题。工业化打破传统的家庭生产变成社会化大生产、城镇化进一步改变村镇的生活习惯,教育程度决定年轻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发展越快,生育率下降越快,这个规律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没有例外。
但是,并不能解释相同发展阶段下,各个经济体之间的生育率差异,都是类似的城镇化水平、类似的工业化水平,以及接近的人均受教育水平下,有的经济体还可以维持在1.3~2.0的生育率,而有的经济体只有0.7,更不能解释人均收入还没有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生育率也能降到1.1左右。
还有一个特列,这个模型也并不能解释2016年之后,我国突然出现了生育率的大幅下滑,出生人口短短五年就下降约800万人,是因为这段时间更快速工业化了?更加速城镇化了?人均受教育水平激增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生育率都没有下降这么多。唯独给居民加杠杆最多的我国和韩国生育率跌幅鹤立鸡群,公共福利占比较低,劳动者无法在保证基本生活质量不下跌的情况下,来维持婚育意愿和能力。
到现在主流观点还是没人敢正视这个问题,把这个时间高度重合、年轻人压力增加、居民杠杆激增的涨价去库存和生育率关联起来。韩国的居民杠杆100%,我国虽然只有63%,但发展阶段不同,统计口径也略有差异,比如把支付宝等平台、人情社会的民间信贷等银行外杠杆加上,可能要高于70%,我国处于发展阶段,公共福利支出也比韩国低。或者说韩国相同发展阶段的时候,生育率很难说谁更高,相同的例子也可以理解印度的经济增长老是喜欢我国现在比,正常的对比应该是相同发展阶段,印度根本没办法和我们高增长时期的增速相比。同样的标准,全球还真找不到几个我国的发展阶段下能把居民负债搞这么高的,生育率下降幅度这么快的。
不光不敢讲原因,之后很多人意识不到少子化对经济的冲击,认为少子化只有未来变成劳动力的时候才会影响经济。其实忽略了经济是一个整体,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消费,你可能不是婚庆相关的就业,但婚庆的就业和收入也会影响到方方面面的消费,比如电子产品,再比如买方和背贷款,你可能不是幼儿园相关的产业,但相关产业的人收入下降,同样会冲击消费市场,带来更多的人收入影响。灰犀牛踏过之处,一片狼藉,有一天突然失业了,可能也不会联想到是因为少子化的影响,但冲击是实打实的。
为什么少子化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是家庭的消费习惯,你随便去一个商场,基本都是儿童消费区域最火爆,一家人再省吃俭用,也会愿意在孩子身上花钱,所谓的人的本能和软肋。衣食住行医教育,多一个孩子,意味着多吃几十万的支出,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的数据,我国家庭把一个孩子养到17岁大大概要花48.5万,每年约2.85万,这还不算一些人对学区房的投入,以及一些间接的支出。关键每年都相当于少几百万人,叠加起来千亿万亿规模的直接消费市场消失,带动的支出乘数下降也非常大,消费市场的萎缩必然带动相关行业的失业率上升。
所以不要天真的认为无后为大和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国内投资和消费市场,能不受到少子化的冲击,灰犀牛已经踏过不少行业了。
至于说老龄化与劳动力,复旦大学的教授可能也是不经常去农村,不是蕴藏巨大人力资源和消费市场,而是已经释放了劳动力,城市也差不多,老人总是已经参与到力所能及的劳动中去,尽量不给子女添加负担,至于你说双轨制的另一端,确实有很大的消费潜力,一些劳动力能吃苦,确实吃了一辈子的苦,到老了还是省吃俭用,有些人买房都借到了祖父母辈。另一些人占到了分蛋糕的位置,不止自己分 ,世袭罔替也能分,几辈都不用吃苦。能吃苦的人还真要等到你鼓励银发红利才去自己养活自己吗,经济体早就吃着银发红利了。
过去的二元结构也有稳定性,一些老人干了一辈子还得干,一些老人消费了一辈子还能消费,产出与消费想抵消,特色的财富分配结构与低需氧劳动者与高需氧分配者,一个产出一个消费贡献了更高的GDP,数据好看了,潜力释放了。
而真正的挑战是少子化和未来,年轻人可不傻,或者说也力不从心,甘地精神的继承者,你分配过度不均,阶层固化太严重失去了流动性,他们还会甘愿当低需氧并且拿着极低的氧气再婚育吗?从现在的表现来看并不是这样的,低生育率的灰犀牛所到之处,你能看到他在加速,但你却躲不开。
人口结构畸变,还能读出利好的地方真不多,话语权高的人可不敢再粉饰太平了,正视问题的勇气都没有,何谈降低人口结构极速畸变的冲击。
编辑于 2023-07-28 16:25・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王克丹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heavy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疯魔13少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杜凌 - 1979 个点赞 👍
这要分开来看。
一部分老年人口蕴藏巨大的人力资源。
一部分老年人口蕴藏巨大的消费潜力。
年轻人要分清楚自己属于哪一类,以免对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抱有不切实际的预期。
发布于 2023-07-26 23:16・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信息对抗 - 1319 个点赞 👍
没有社会公德,缺乏对底层无产阶级同情,忽略主要问题,回答的人缺大德。
首先,有个研究内容是,老年人每多工作一年,寿命就会短很多年,也就是说,老年人多工作一年,就会多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死亡,是会死很多人,从而减少养老成本,减少医疗支出。此为教授的一坏。
第二,现在社会的问题是高额生活成本长期压制底层无产者消费能力,底层无产者不具有生产资料,连工作都无法保证八个小时,一天十二小时的加班,制造更多的病人。
99.9999%社会财富目前掌握在少数0.00001%的上层阶级手里,并且以后的的社会财富还会流向他们手里,你现在鼓励本来没有钱的无产者消费只会增加贫富差距,并且让这些无产者越来越穷。
这么浅显的道理你必然明白,知道真相但替别人隐瞒,反而利用自己的身份欺骗,这是二坏。
第三就不写了,免得被封号。
综上所述,某些人知道真相是什么,知道怎么解决,就是不去解决,我们也不操心了。
发布于 2023-07-26 18:1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老狐狸张白林 - 1206 个点赞 👍
其实看了原文,从宏观上来谈总体来说没毛病,但对于我国的国情,教授似乎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
老年人和老年人之间的差距比人和??(自行填补)的差距还大。
谈“人力资源“时”:65岁农民工还得继续打工;
说“消费潜力”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又要增加N个百分点。
60岁以上的教授继续做研究,搞学术没问题,但积劳成疾的基层劳动者老而无休,这难道不是更大的问题?
对于政策制定者,只关注生理年龄,对老年人口的结构性差异,对这一群体生活境遇存在的巨大鸿沟避而不谈,才是真的,不要face。
发布于 2023-07-27 11:32・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黑夜不懂白的亮 - 38 个点赞 👍
我如果祭出这张照片,敢问阁下将如何应对?
那么如果我再祭出这张照片,阁下又将如何应对?
一边是上海退休老人在瑞金医院ICU连住四年,医药费过千万,退休金按月照常发放。
另外一边是安徽农村老人生病,怕拖累子女,喝下农药捂着肚子步履蹒跚的离家出走。
农村老人每月养老金100,七十岁还得下地干活。
某些老人每月退休金10000,六十岁开始跳广场舞。
农村老人病了,硬抗或者赤脚医生。
某些老人病了,三甲医院专家门诊。
农村老人没有退休一说,只有老了、不中用了。
农民在中国从出生到死亡,都是在吃苦中煎熬。
一个残酷的事实:中国老人自杀率全球前三,其中农村老人自杀率显著高于城市老人。
有没有这种可能,这些有能力消费的老人领的退休金是我们这些人交的,而我们这些人的父母每个月拿着100的养老金在感恩。
按照复旦这位教授的说法,我们可以预见:一边是大部分老年人高龄打工猝死在工地,一边是一小撮老年人各种消费需求充分释放!
大家都有美好的老年生活。
编辑于 2023-07-28 20:38・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沧海一粟 - 1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爷 - 12 个点赞 👍
星际争霸2玩家都知道,副官提示“矿脉已经枯竭”或者“瓦斯已经枯竭”的时候,
你必须决定分矿开在哪里了,最好分矿已经开始采集了,
后续既要面对对方的侦查骚扰,你得多线操作防御;
还要确定科技攻防升级路线,攒资源点科技树;
更要不停爆兵,人口跟不上等于认输。
发布于 2023-07-28 14:32・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周多猫 - 11 个点赞 👍
昨天晚上刷到一个 73 年的姐姐发圈说终于办完退休了,我才猛然发现,73 年今年是50 岁耶,能办退休了!!这种感觉还挺奇妙的,80 后还在煎熬的时候,70 后已经可以开始退休生活了。
真的是慕了,那种开心隔着屏幕都感受的到,每个月退休金虽然只有 3K多,但她已经规划好了,先穷游一段时间,玩够了再兼职一些体力能承受的工作。
巨大的人力资源和消费潜力的前提是有兜底的养老金,等延迟退休的只能抠抠搜搜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啥看法?我也想 50 退休....
发布于 2023-07-28 15:2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北漂宝妈二丫 - 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钟文 - 7 个点赞 👍
我爸妈响应国家独生子女政策,响应国家晚生晚育优生优育号召,很晚才生了我。
我爸赶上国企改制,我读书时就被迫下岗转业。
现在老两口除了牙不行,身体还算中规中矩,但也六十多了。我娃两岁,他俩看了两年,没法钓鱼,没法跳广场舞,没法和朋友聚会。
因为我离开家乡来了北京,他们在六十的时候被迫背井离乡。
我是幸福的,享受了最多的“好处”,他们也觉得他们幸福,儿子儿媳事业不错,孙女又可爱。
但是我不觉得他们这样是幸福的,他们实际上付出了太多,获得的太少。
我们做子女的只能变着法的往家里带一些好吃好穿和好烟好酒,说是客户送的,单位发的。
就这,老两口还一直计划着再老老一起去敬老院,把老家房子卖了。也省得我们照顾孩子照顾不过来他俩。
一辈子都想着付出。
专家们,别了吧,我这想方设法补偿,你们在那挖空心思索取。
发布于 2023-07-28 17:2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狼外婆的守护者 - 7 个点赞 👍
这个判断是对的的
我们要不要被人口危机论吓破胆
中国人口的14亿不是正常状态
如果不是改开成功经济腾飞
中国早就被这个人口压垮了
未开人口降低是好事
一来这是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
二来老年人的衰老年限会被技术进步向后推迟
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与其做一个的刻舟求剑式的悲观者
我们不如对未来进行提前准备
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编辑于 2023-07-28 19:10・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高山昙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不才 - 4 个点赞 👍
发达国家的老人都跑不了,更何况发展中国家的了。
贝恩公司的您年一项新的全球研究表明,到 2031 年,多达 1.5 亿个工作岗位将转移给 55 岁以上的工人。 在七国集团国家(大伙常说的G7),年长且经验丰富的工人将占劳动力的四分之一以上。
“日本在这方面已经处于领先地位,近 40% 的劳动力年龄超过 55 岁。欧洲和美国也不甘落后,这一比例在 25% 到 30% 之间。”
体制外的诸位,不要担心我国劳动力不足,更要当心的自己老了的时候能不能找到工作来养活自己,
发布于 2023-07-27 07:33・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飞跃本屯 - 1 个点赞 👍
先说韩国、日本、新加坡
韩国是老人嗅觉不好运垃圾,外加银发妓女
日本是五十岁老人服务八十岁老人,但是人口健康在恢复,而且有部分东亚东南亚劳动力补充
新加坡是一堆老年服务员收银员
回到中国,当下的失业率缺乏并不是劳动力,而是需要解除反动的压制生产力的保守维稳力量
所以强调老年人口的人力资源只是为了甩养老成本,同时可以通过多上几年班让老人早死几年
在负福利,低保障的情况下强调消费,主要也是为了解决老龄化问题,将下层老人的必要生存资源转移到非必要生存资源上。
中心思想是通过消灭老人来解决老龄化问题,出生人口减少不是问题,只要老年死亡人口增加医院可以人口结构健康。
退休延长,疫情后期突然开放便是这种思想的执行
具体的成果可以看浙江省火葬数据
如何看待
该教授是合格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但是作为政治家,传媒家则有不足
吃最多的鹅肉还要听最少的鹅叫
他没有做好把这个思想变成为了底层人民福祉的包装,忘记了时刻为人民服务
发布于 2023-07-26 15:37・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逝影绝忧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Edinson Cavani - 1 个点赞 👍
是的,要正视现实。
把精力放在刺激几十年后的生育上而忽视了正在到来的老龄化社会,是逃避和有害的。
像哈尔滨本来就没有什么钱,还要学发达地区发钱给二三胎。不想想没钱人家敢生吗?所谓“民意调查”老百姓也不知道调的谁,什么数据就拍板。令人无法理解。
惯于“锦上添花”,少见“雪中送炭”。
而中老年失业无业问题怎么解决?除了扫地和保安还有什么办法?以前说社区大爷大妈,现在大学生都挤不进去了。经常有人说东北的教育水平还不错,可这对扫地有什么益处吗?人才如果浪费,可能说明你不配拥有人才。
我一直希望南北方公务岗对调轮换,希望能给东北带来点起色。而那些所谓的考察,年复一年,结果如此而已。
今天也是当年“高瞻远瞩”的结果。该把精力放在眼前了,眼前的事最能考查出能力。
说到这里歪个楼,那些去淄博考察烧烤的各地政府,都带回了什么宝贵经验?我一平头老百姓都知道这东西可持续性和推广性差,你们凭什么做出的公帑考察的决策?我是真想听听!
编辑于 2023-07-28 18:22・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李工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bhggj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阿杜 - 1 个点赞 👍
不能再同意。
修桥铺路这行啊,说白了就是开荒,大多都在野外。
地点都很荒僻,少有人烟。
那会村村通还没轮到这里,村道全是土路,走个皮卡都费劲。
当时雇个司机每月900,虽然得整天跑工地累得跟狗似的,但是900在当地算高收入。
有个司机,叫他小W吧,经常请假回家。
据说是得回去干农活,后来到他家里玩才知道所谓农活是种树,他家里分到几片山。
那会树还不值钱,W他爷爷那辈人的树砍完,W家里也才起了几栋小楼。
现在的话,那片山,全是杂木也得值个大几十万(现在行情不算好)。
W家有个副业,也就挣个零花钱,反正大山里人也不多,细水长流。
前不久,翻朋友圈,看到这家伙换了个新车,好家伙,23款的奥迪A6。
哇,发财了。
W总,求带啊。
结果跟我讲,就是把树全砍了,另外碰巧赶上了个好时候。
去年年末,还有今年年中,副业生意特别好,
他家的棺材供不应求。
编辑于 2023-07-28 21:38・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bbbbb - 1 个点赞 👍
没钱的老人称之为高龄打工人 有钱的老人称之为消费潜力人群
总之就是别想歇着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说来说去都还是那个熟悉的“红利”罢了
还是原来的配方 还是熟悉的味道
人从来都不是人 在他们只是物品和资源而已
真的恶心坏了
编辑于 2023-07-28 22:2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百里晴雪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cz1206 - 0 个点赞 👍
1、老年人口,蕴藏着巨大“人力资源”,可以学习日本,让老年人的养老金,维持不了家用,所以日本的老年人,退休之后,往往还要出来再找一份工作。
传说中的各种服务业,出租车司机、餐饮服务员、什么什么服务员,在日本,经常都是老年人友情出演。
日本的先进经验,我们可以学习。
2、老年人口,蕴藏着巨大“消费潜力”。
正常社会,老年人的退休工资,一般低于“在职人员”。
中国不同,很多老年人(非常普遍),老年人退休金,一点不比青壮年“在职人员”工资低。
老年人拿这么多钱做什么?可以想办法让他们花。
省得他们手里有钱,很多骗子,专门骗老年人。
3、于国于民,两利,复旦教授,真是一个人才!
发布于 2023-07-28 15:58・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王涑袭看世界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亲爱的美美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娜塔莉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向上的巨象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宋扬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em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