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4个

复旦教授表示我国人口出生数或持续下降,老年人口蕴藏巨大「人力资源和消费潜力」,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经济观察报
570个点赞 👍被封锁的答案

“不管是老龄化还是少子化,本质来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句话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人们更加懂得在维持自身的生活水平的情况下,再去考虑婚育问题。工业化打破传统的家庭生产变成社会化大生产、城镇化进一步改变村镇的生活习惯,教育程度决定年轻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发展越快,生育率下降越快,这个规律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没有例外。

但是,并不能解释相同发展阶段下,各个经济体之间的生育率差异,都是类似的城镇化水平、类似的工业化水平,以及接近的人均受教育水平下,有的经济体还可以维持在1.3~2.0的生育率,而有的经济体只有0.7,更不能解释人均收入还没有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生育率也能降到1.1左右。

还有一个特列,这个模型也并不能解释2016年之后,我国突然出现了生育率的大幅下滑,出生人口短短五年就下降约800万人,是因为这段时间更快速工业化了?更加速城镇化了?人均受教育水平激增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生育率都没有下降这么多。唯独给居民加杠杆最多的我国和韩国生育率跌幅鹤立鸡群,公共福利占比较低,劳动者无法在保证基本生活质量不下跌的情况下,来维持婚育意愿和能力。

到现在主流观点还是没人敢正视这个问题,把这个时间高度重合、年轻人压力增加、居民杠杆激增的涨价去库存和生育率关联起来。韩国的居民杠杆100%,我国虽然只有63%,但发展阶段不同,统计口径也略有差异,比如把支付宝等平台、人情社会的民间信贷等银行外杠杆加上,可能要高于70%,我国处于发展阶段,公共福利支出也比韩国低。或者说韩国相同发展阶段的时候,生育率很难说谁更高,相同的例子也可以理解印度的经济增长老是喜欢我国现在比,正常的对比应该是相同发展阶段,印度根本没办法和我们高增长时期的增速相比。同样的标准,全球还真找不到几个我国的发展阶段下能把居民负债搞这么高的,生育率下降幅度这么快的。

不光不敢讲原因,之后很多人意识不到少子化对经济的冲击,认为少子化只有未来变成劳动力的时候才会影响经济。其实忽略了经济是一个整体,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消费,你可能不是婚庆相关的就业,但婚庆的就业和收入也会影响到方方面面的消费,比如电子产品,再比如买方和背贷款,你可能不是幼儿园相关的产业,但相关产业的人收入下降,同样会冲击消费市场,带来更多的人收入影响。灰犀牛踏过之处,一片狼藉,有一天突然失业了,可能也不会联想到是因为少子化的影响,但冲击是实打实的。

为什么少子化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是家庭的消费习惯,你随便去一个商场,基本都是儿童消费区域最火爆,一家人再省吃俭用,也会愿意在孩子身上花钱,所谓的人的本能和软肋。衣食住行医教育,多一个孩子,意味着多吃几十万的支出,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的数据,我国家庭把一个孩子养到17岁大大概要花48.5万,每年约2.85万,这还不算一些人对学区房的投入,以及一些间接的支出。关键每年都相当于少几百万人,叠加起来千亿万亿规模的直接消费市场消失,带动的支出乘数下降也非常大,消费市场的萎缩必然带动相关行业的失业率上升。

所以不要天真的认为无后为大和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国内投资和消费市场,能不受到少子化的冲击,灰犀牛已经踏过不少行业了。

至于说老龄化与劳动力,复旦大学的教授可能也是不经常去农村,不是蕴藏巨大人力资源和消费市场,而是已经释放了劳动力,城市也差不多,老人总是已经参与到力所能及的劳动中去,尽量不给子女添加负担,至于你说双轨制的另一端,确实有很大的消费潜力,一些劳动力能吃苦,确实吃了一辈子的苦,到老了还是省吃俭用,有些人买房都借到了祖父母辈。另一些人占到了分蛋糕的位置,不止自己分 ,世袭罔替也能分,几辈都不用吃苦。能吃苦的人还真要等到你鼓励银发红利才去自己养活自己吗,经济体早就吃着银发红利了。

过去的二元结构也有稳定性,一些老人干了一辈子还得干,一些老人消费了一辈子还能消费,产出与消费想抵消,特色的财富分配结构与低需氧劳动者与高需氧分配者,一个产出一个消费贡献了更高的GDP,数据好看了,潜力释放了。

而真正的挑战是少子化和未来,年轻人可不傻,或者说也力不从心,甘地精神的继承者,你分配过度不均,阶层固化太严重失去了流动性,他们还会甘愿当低需氧并且拿着极低的氧气再婚育吗?从现在的表现来看并不是这样的,低生育率的灰犀牛所到之处,你能看到他在加速,但你却躲不开。

人口结构畸变,还能读出利好的地方真不多,话语权高的人可不敢再粉饰太平了,正视问题的勇气都没有,何谈降低人口结构极速畸变的冲击。

编辑于 2023-07-28 16:25・IP 属地安徽
王克丹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