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研究人员声称发现常压室温超导材料,具体情况如何?可信度有多高?

- 78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别的不说,我是真的讨厌国内app这种动不动就撤热搜,搞屏蔽的伎俩,无论敏感不敏感的topic都给你搞这一出,关键连个明确的线都没有,每个话题都充满不确定性,也许明天就突然搜不到了,这种被官方当儿子,一股爹味随意摆弄的感觉恶心的一批,风气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世界在进步我们在开倒车。
编辑于 2023-07-28 09:0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海绵叔叔 - 11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2:48更新,大家都不信,随便大家吧!本来也是好心分享,还骂我。但本次超导真的保真,自己5点去外网看首发!
原回答:现在是0:43,美国加州最新消息:复现成功!复现出来的材料纯度不高,但是!该材料确实为常压常温超导体!第四次工业革命真的开始了!遗憾的是,作为普通人,能做的只有等待,诶,希望能活得久一点吧!
编辑于 2023-07-28 02:50・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会游泳的芯片 - 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张望 - 4109 个点赞 👍
我们组已经开始做试验了
——————————-
准备合成Cu3P
—————————
压片Cu3P。
装入真空管,用真空泵抽真空后封管。
放进马弗炉烧制,一共需要烧制3天左右。
编辑于 2023-07-26 23:41・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半导体与物理 - 2579 个点赞 👍
吃瓜吃了两天了,心里一直痒痒的。
这个看起来挺真的,原理自洽,实验结果清晰,单单那个在磁铁上悬浮的视频已经足够令人震惊了。前天晚上我就琢磨着,这么简单的合成路线,不如我也来试试。后来一想,这又是铅、又是磷的,多少带点毒性,操作起来实在不方便。不如等几天,等别人的验证结果有明确结果了再说。
昨天看到那个3W赞帖子被删以后,我突然觉得还是自己动手靠谱一点。
磷和铜已经到手了,先从磷化亚铜开始。铅还在路上。
这些年本就致力于打造一个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环境,各种烧结设备还算齐备,现在遇上这么个有意思的事情,不亲自动一下手说不过去。
只是缺少石英封管装置,打算用这个真空管式炉代替。真空度估计能做到-2托,比文献略差一点,希望影响不大。
我自知研究水平和物理所、中科大那些专业单位没法比,但我的好处在于我没有上级领导,不会有人按着我的脑袋让我删帖。这个实验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在这里更新。
发布于 2023-07-28 14:05・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胡豆 - 182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干干干 - 1769 个点赞 👍
他们在 youtube 搞了个账号:https://www.youtube.com/@qcentre/channels
视频
Magnetic Property Test of LK99不过现在好像还没有什么大媒体报道,也很奇怪。。。
Twitter(啊不,X)上转发大多是搞 AI 的和搞区块链的而不是搞物理的。。。
我是做缺陷的不是做超导计算的,有没有超导计算的大佬帮忙一起看看可以怎么计算验证一下
先用 pw.x 跑 Relax 优化一下?
晶体结构文件: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w7G9n8dytjwBLA6jGzIlMg 提取码: n61d
pw.x 文件: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SVXhftoqDlmzgc9rLf2kjw 提取码: muk9
更新:
与此同时:
“一幅非常令人不安的图片”:备受争议的物理学家即将再次撤稿
兰加迪亚斯(就是那个 Dias)的第二篇论文将被撤销。 一家期刊的调查发现了明显的数据造假行为。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2401-2
更新:转载 Reddit 上的一些讨论 https://www.reddit.com/r/worldnews/comments/159g2k4/roomtemperature_superconductor_discovered/
jx4569045609 未经同行评审、不可复制、看起来仓促的预印本,其主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和撤回。
所以先别兴奋。
但作者是合法的。
Accujack 黑客新闻上整天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材料科学专业人士的结论似乎是:
看起来非常像他们期望的这样的发现 - 图表是有意义的,并且在第二篇论文链接的视频中,该材料的行为与磁体上的超导体的预期相同。
报告的电导率和其他性能的数据对于实际超导体来说并不理想。 怀疑是初始样品受到晶体生长限制,如果是这样的话,获得更好的导电性主要取决于更好的制造方法
生产过程非常简单,不涉及特殊材料,并且可能可以在车库中完成。 这似乎正是我写这篇文章时正在发生的事情,实验室和车库修补匠(也许是应用科学?)都在竞相尝试复制论文中描述的材料。
因为它制作起来很简单,我们很快就会知道(明天或本周晚些时候)这是否是真正的环境温度/压力超导体,因为有人应该能够重现论文的结果。
这种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存在并证明了室温(实际上高于该温度,高达 127°C)超导体是可能的。 也许有可能将材料精炼成实用的超导体本身,但事实上这是可能的,这是令人兴奋的,值得获得诺贝尔奖。
这将是有趣的一周。
AuntieSocial_Media 值得注意的是,Arvix 是一个预发布的非同行评审存储库。 然而,Young-Wan Kwon 教授是韩国一所大学的博士,他还有其他论文值得称赞,所以对他来说,预先发表这篇文章是一个相当大胆的举动,因为如果他的观点是错误的,这可能会导致他的职业生涯终结。
GiantRaspberry 老实说,即使这些说法被证明是真实的(非常可疑),这确实是一篇糟糕的论文。
图 1a/c) 显示了样品的临界电流,从表面上看,该电流确实类似于超导体的典型 IV 曲线。 问题是典型的临界电流约为 100-1000+ A/cm2,比此处高得多。 接下来,为什么只有 6 个数据点?!? 测量是自动化的,以等间隔的温度/磁场值记录数据并构建相图。 即使是大学一年级学生也应该认识到需要更多数据点……
1b) 显示了某个未知温度下的电阻率。 他们正在施加电流并测量没有电位降。 只是什么? 首先,陈述温度,然后将其作为温度的函数进行测量。 在临界温度下,电阻降至零。 他们所显示的只是输入电流的触点可能已断开......
1d) 显示直流磁化强度。 在超导状态下,样品是抗磁性的并且应该屏蔽所有外部磁场。 这是块状晶体样品,它应该屏蔽所有施加的场,因此 FC 线应该为 0。此外,与已知的超导体相比,信号非常微小,这可能与超导性较弱(即仅样品的一小部分)有关 是超导,但实际上没有意义。
1e/f) 临界电流有标准拟合,这看起来并不符合,即使不符合,也应该尝试符合已知的理论……2/3) 是示例信息,我不知道 EPR 是什么,所以无法发表评论,但考虑到我之前没有见过这个,它实际上并不是识别/表征超导性的标准技术。
4) 显示样品的热容量。 超导体的有趣之处在于,当它们进入超导状态时,会出现一个间隙,因此热容会发生跳跃。 他们甚至没有尝试测量这一点,因此这个数字毫无意义。
我对超导体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他们的数据并不遵循超导行为的标准已知理论。 显然,需要更多的数据,这对于任何训练有素的科学家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 我知道他们不是来自超导背景,但这只是糟糕的科学实践。
Ok_Expression1800 材料科学博士插话道,在《自然》或《科学》等高影响力、同行评审的期刊上发表之前,向 arXiv 提交这样的重大发现是该领域的常见做法。 这些期刊的出版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特别是因为《自然》杂志最近不得不高调撤回有关室温超导体的文章。 作者倾向于希望数据公开,即使尚未经过同行评审,以确保他们获得作为最初发现者的荣誉,并为新的资助提案等提供可信度。
合成路径如下
- 一氧化铅+硫酸铅粉末个百分之五十,在陶瓷坩埚中均匀混合,725 摄氏度加热 24 小时,发生反应产生拉纳克矿(Lanarkite)
- 另一边混合铜+磷同样等比例混合,550 摄氏度加热 48 小时,得到磷化亚铜
- 最终将两个粉末混合密封 925 摄氏度加热 5~20 小时得到最终产物 LK-99 材料 Pb_{10-x}Cu_{x}(PO4)6 O
这个晶体结构图好怪哦,按照论文说应该是 modified-lead apatite(MLA)结构,但是看起来跟别的 LA 的文章有点不一样(这个图好草哦,好歹给个 vesta 的图吧),不知道有没有大佬能给个 reference 看看
好吧,我感觉应该是图画的不太好看,看另一篇文章的图就明白了
自己拿 Vesta 做了一下这个晶体(没有替换铜的情况):
原胞
话说 YC 的论坛也在讨论,内容和知乎几位大佬的观点差不多 @洗冷溪 :一是各种检测做的很齐全,二是材料比较好合成很快就会有很多验证的团队了 > Superconductor Pb10-xCux(PO4)6O showing levit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atm...
看到了的回答,感觉是很有意思的切入点,퀀텀에너지연구소 的网站已经上不去了,每天访问量大于限制了
看看作者:
Young-Wan Kwon 这个人说是高丽大学(Korean University)的 KU-KIST Graduate School of Conver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KIST 融合科学技术研究生院)不过在 KU-KIST 的官网查不到,挺奇怪的。
解释有了(感谢 ):Young-Wan Kwon 2009年在J. Mater. Chem发表的文章有当时的个人介绍:2006年取得高丽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在高丽大学化学系任Research Professor,研究方向是DNA的光、电、磁性质。
Researchgate主页,主页上近期挂名了一些材料学文章:Young-Wan-Kwon
他的博士导师在化学系,高丽大学官网没有收录,可见高丽大学的官网有缺漏:Jung-Il-Jin另一个疑点就是只有前两个人(那家小量子公司)的两个人同时出现在了两片 paper 上,按理说作者团队不会变化这么大才对。
关于地址的问题:B1, 46-24, Songi-ro 23 gil, Songpa-gu, Seoul 05822, Korea
IHateReddit_9001 我检查了他们的网站(不得不使用缓存视图,因为该网站似乎流量超载)。 他们给出了两个地址,一个是公司地址,另一个是他们在韩国大学的实验室。 看来这是一家为了将实验室研究商业化而成立的公司,该研究是在 Korea University 进行的
AJDubs 这是首尔,虽然我不会惊讶地发现这是一个办公室,但如果有一个完整的研究实验室,我也不会感到惊讶,即使它有一个洁净室,一个带真空炉的小型研究实验室,一个 洁净室等绝对适合普通办公楼。 科学突破并不都需要18公里的地下轨道哈哈哈,这就是材料科学,根据使用的工艺可以在一个相当小的实验室中完成。
fredericksonKorea 韩国的谷歌地图没有更新。 那是从2009年开始的。
编辑于 2023-07-27 09:59・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怪力巨型小学生 - 1539 个点赞 👍
发自内心的希望这事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真是人类文明中了超级大彩票了。
这事最有趣的部分在于,这篇论文在配图的时候非常严谨,还在图中拨弄磁铁的手上特别标注了“人的手”,充满了老派的学究气。
关键是材料并不复杂,合成过程也非常简单,工艺非常成熟,甚至没有用到什么稀缺的原材料和珍贵的微量元素,成品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因为与其说这是超导材料,不如说是一坨包括了超导材料的混合物,可以提纯。
整个合成过程极其容易复现,甚至人类现有的工业体系都可以迅速将其投入规模化生产和并推广普及,连某些复杂前沿的化工工艺都不需要使用,只需要使用很成熟很传统的工艺即可大规模生产,如果得到验证,开个小作坊都能生产出来。
如果是真的,说是明天就可以投入使用都不为过,关键是临界温度很高,正常情况下甚至可以用人手去直接触碰,应用前景之广简直难以想象。
这对于人类文明来说约等于出门捡钱了,以前人类文明看来只是运气不好,超导其实非常容易,人类以前只是没撞到好运而已,这次撞到了,什么叫大道至简啊。
事情美好的不像是真的,让人简直不敢相信。
所以我发自内心希望它是真的。
如果这事是真的,举个最浅显易懂的好处,超导磁体核磁共振检测装置将会迅速廉价化,普及化,成熟化,到时候大概连街头诊所都可以做核磁共振,单个部位做一次检查的价格可能会降到百十块乃至十几二十块钱。
真是人类福音。
关键是完成此次实验并发表论文的实验室,是韩国的一家小实验室,二层小楼,经费也非常低,但论文里居然做了迈斯纳效应的验证。
如果事情是真的,那真是平地闪惊雷,之前美国那个发假论文捞了无数钱的学术骗子一下子成了小丑中的小丑。
愿此事为真,愿大道至简。
发布于 2023-07-27 19:52・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托卡马克之冠 - 1410 个点赞 👍
此贴持续更新事件进展(只更新真实可靠的信息,拒绝无信源消息;感谢评论区的补充)
最新信息:
知乎用户 称,中科院物理所已经成功合成出样品,初步测量的磁化率与文章一致,目前没有看到悬浮现象。该消息来源于“内部人士”,中科院物理所公众号中,没有相关内容。
知乎直播实验的帖子再次被删除,作者 在主页中做了解释:“谢谢大家的关心,室温超导证实和证伪不是一个实验的问题,也不是三四天的问题,科学需要严谨,以后有了确切的结果才能展现。”
2023.7.27下午6点左右,知乎直播实验的帖子恢复,可以被看见,显示的最后编辑时间是7.27中午1.35。
到目前为止的正面信息:
1.团队疑似内讧,抢功劳,一天内两次提交论文。从人性角度看,没有人会为了自己明知是造假的论文而争抢名利的——至少他们自己相信是真做出来了超导体;即使不是,也应是发现了某种抗磁性材料,纯造假的概率较小,出错的概率较大。
2.复现手法极其简单,被证伪的成本很小,时间很短,进一步降低纯造假可能。
3.附带的视频看起来像是带有较多杂质的超导材料,表现出明显的抗磁性。
4.就论文中的理论而言,没有专家保证说,这样制作出来的材料就一定不是超导的,这说明其理论是合理的,至少是自洽的。
5.论文协作者,美国威廉玛丽学院的物理学教授Hyun-Tak Kim,论文引用量超8000次,向媒体说明了论文存在缺陷,但仍然声称是超导体无疑。排除了论文挂名他不知情的情况,他也赌上了自己的学术声誉。
6.几乎所有相关研究所实验室都在着手进行复现尝试,多数专家在没有确切结果前,不下结论。
到目前为止的反面信息:
1.国内外有较多疑数据质量、论文严谨性的声音,证据远远不充分,并且认为新发现的超导材料不符合已知材料的特性。
2.资本市场没有大的动向。
3.这种“炼丹”模式生出超导材料的概率极低,但不排除撞大运的可能。
4.国内外主流媒体没有相关报告。
5.团队官网显示的实验地点在谷歌地图上,是一个普通住宅的地下室,不具备一般超导研究的能力。
到目前为止的其他异常信息:
1.知乎热度近7500w,微博百度等却毫无信息。
2.知乎上直播实验过程的疑似中科大研究生发布的帖子被删除。
历史背景梳理:
我们的主角,LK-99,它的命名,源于两位韩国研究者Lee和Kim在1999年发现该材料;
在这之后Lee和Kim长时间沉寂,两人一直是兼职教授;
直到2018年获得资助,条件是高丽大学知名教授Kwon空降;
2021年三人明确了生产过程,在开始写论文时发现需要西方合著者,于是邀请美国Hyun-Tak Kim团队;
2022.8和2023.3先后两次申请专利;
2023.4在韩文小期刊上发表论文,未获得关注;
2023.7.22上午7点在arXiv发表了一篇粗糙的论文,由Lee,Kim和Kwon3人署名;
2.5h后2023.7.22上午10点再次在arXiv上发表了更严谨的论文,由Lee,Kim,美国Hyun-Tak Kim等6人署名,无Kwon署名;
2023.7.25~26,该论文引起广泛关注,登上知乎热榜。编辑于 2023-07-27 20:4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逆流河主 - 131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Nshen - 1286 个点赞 👍
分享一下看到的好的坏的消息,真假自行分辨
一个团队已经烧制出样品了,就等实验了
就是回答里热度最高的帖子
7月29日15:25 更
看了太多真的假的消息,给个阶段性结论吧:就算学界烧制出了样品证明了不符合论文数据,也不敢就下结论,因为有太多变量了。所以大家不必纠结于论了,至少结论在短时间里不太可能出现。唯一能捶死对面的就是他们手里的样品通过专业测试能不能拟合文章里的数据。
我和诸位一样都无比期待一个爆炸性的新闻,或许世界就此改变,科幻片中立体的城市,浩瀚无垠的太空探索。但就是这样没有保留的期待让很多人失去了一些理性,让那些散布谣言的人轻松获得巨大的流量。幻想让我们有所期待,而现实不会因为期待多了就会改变。保留热情,多去拥抱没来得及实现的“现实”。人类的也许会在无数的失望中循环,但我们也从石器时代一路走到信息时代了不是么。虽然理性让我趋向于失落,但能和大家一起被点燃激情也是人生里值得纪念的事情。
7月29日13:51 更
继续吃瓜,第二章图片大概意思是大牛教授认为要么是糟糕的实验错误,要么就是骗子
7月29日12:44 更
开箱了
7月29日11:56 更
炼丹还有46分钟
7月28日16:09 更
7月28日15:08更
炼丹直播的连接
贴一个炼丹直播
7月28日14:51更
教授发布会没带样品,给出的理由奇奇怪怪的,因为需要放电就没带...
真假不知,但是作者们挺乐观的
群满了,大家别加了,群里人一多讨论什么的都有,都开始讨论台风了,群里大佬也没说话了,有什么消息还是贴在这里就好了
贴一篇正规一点的文章,机翻的
7月28日11:22更-科学种瓜指南,第三篇论文也可以看看
再更一下小道消息,还是没什么营养
7.28 10:15:10更
还是没有可靠的信息,看个乐吧
快三点了,再更一下睡了,还是不太看好
灯火通明的交大实验室
打更的来了,一个可信度不高但是确实振奋人心的消息
再更,又一位大佬不看好
更,来自大佬的质疑
编辑于 2023-07-30 00:5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乱舞风华 - 112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可可 - 1055 个点赞 👍
起床起猛了
看见手搓室温常压超导了
这篇论文和前段时间那个造假的迪亚斯的室温超导论文不一样,各种证据和流程都有
无论是四电极法测出来的零电阻还是常温常压下的迈斯纳效应,都有实验数据和图片证明
合成路径也属于高中生手搓级别的,基本上可以说有个化学/材料学实验室就能开整,应该有很多凝聚态研究生在秃头熬夜合成材料了,这几天就会出结果。
让子弹飞一会儿
ps:刚刚看了这篇论文附带的迈斯纳效应的展示视频,确实是有很明显的抗磁性(具体是不是迈斯纳效应现在还不好直接下定论)视频里也可以看出来是常温常压,视频在这条问题下面有人搬运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编辑于 2023-07-26 12:24・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太阳永不落 - 1015 个点赞 👍
你最好别骗我,我今天已经all in 磷矿生产制造企业MOS和实验室用磷生产商母公司默克制药(
MERCK)的美股了。如果是假的我要带兵打到汉城。发布于 2023-07-27 03:30・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鸡贼的鲁鲁修 - 1009 个点赞 👍
如果是真的,我相信从今天开始,无论民间科学家还是官方科学家,都会开启万物皆可烧,万物皆可溶的时代。
管他什么东西,丢进炉子里烧!放到酸液里溶!狠狠滴比拼运气!指不定哪次胡戟把搞就搞出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呢?
日后,史书上大概会如此形容:这是一个全民炼丹的时代。
发布于 2023-07-27 00:15・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被吃的瓜 - 1008 个点赞 👍
三个步骤都缺少了退火的细节。冷却速率不够的话内应力是达不到700~1500MPa的,也就没有微观超导的高压条件。
自然冷却的话就是抽卡了。
根据看评论分享的中科院的消息,他们做的实验不可能不会注意原料的纯度。只缺少超导相的话,那大概率是内部压力不达标了。压力够才会出现超导相。可能真的需要进行极速冷却吧。
最后一次更新,
那大概率步骤有问题,但是半成品显性出来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让各实验室立刻封闭管理。
那最终诺奖落在谁头上还不一定。照这个方向走,比它内应力更稳定的结构多多了。除了淬火还有其他产生巨大内应力的办法的。
这可仅仅是敲门阶段。
发相关论文的评论就被知乎删了,《Ta、Cu掺杂对Nb_3Al成相和超导性能影响的研究》还有《氧空位诱导的主族金属氧化物的新奇物性研究》第41页都指名退火的重要性,能决定是否观测的时候显性超导。
就到这吧,我觉得离真理不远了。最后就是这俩韩国哥们做实验太急了,有时候真的就差一点点细节。
不用关注复现和步骤了,没多大希望。那俩兄弟的材料即使发生晶体畸变也只有0.48%的体积缩小。
但是我搜集了许多最近的高压超导体的文献,100~300GPa应该是个硬性要求。那相应的体积模量就要对得上才行。初步推测他们这种材料无论怎么做都只会产生微弱甚至检测不到的隐性超导相。
要找另外一种自带高体积模量的材料再掺杂才行。只要掺杂之后的缩小体积对应的掺杂之前需要的压强达到100~300GPa就非常有可能成功了。
关键就是体积模量和掺杂后的体积缩小数据。
他们的已故导师思路大概就是这样吧。这样才不是猜着抽奖内应力。
编辑于 2023-07-29 21:36・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杨TechTips - 949 个点赞 👍
这问题咋没热度的?
这合成步骤,稍微好一点的材料实验室都能做(要真空封管),我估计至少有100个组已经在肝了,反应时间也不是很长(两种原料应该有卖的吧),一两周就能有初步结论,一两个月内基本就能下定论。
最好是真的
发布于 2023-07-26 09:41・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7N39 - 930 个点赞 👍
推测四个前景。
1.假的,概率最大,也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搞错了。不管怎么样韩国学术界再次丢大人。全世界吃瓜群众再次丢瓜。一小部分材料实验室的搬砖硕博们骂娘,额外损失500美元材料费和设备折旧费外搭一周的加班。
2.不能复现,但是样品能一定条件下复现检测结果。那么这个可能是一种新的现象,也可能是韩国人制备的时候的杂质或其他什么造成了这个现象。而这个他们自己就说了有四个样本,和印度人不一样,常温常压很容易做检测,而且样本不唯一,保存条件简单。拿出一两个样本到严密的第三方实验室做出来复现的结果,那么韩国人算是揭示了一个新现象,理论问题和复现问题以后慢慢解决,若干年后如果弄清楚了原因,韩国人可能能拿诺奖。而且很多材料专业的实验室就有大活了,不过对世界影响不大。
3.能够复现,但是如论文所述,只是微小电流下能超导。那么,韩国人明年一定诺奖拿到(今年时间太短了,且今年推荐应该快截止了),全世界各地的材料实验室从老板到搬砖硕博们狂喜!相关研究开起来!经费拿到手软!各大电子大厂倾巢出动,更换产线升级技术,弱电工程的就业风口吹起来,芯片,软件,量子计算,算法开发,存储器件,光通讯......一大波的产业会大变。不过对社会影响不大,短时期内也不会有太多的变化,就算是应用在计算机,通讯等和社会大众接近的方面也要好几年,毕竟把这个材料整合进CPU、显卡里面达到无限超频还是需要很多力气的。材料专业全行业迎来一个以十年为下限的兴旺期。
4.能够复现,且能够维持大电流(强电条件)下的超导。那么,今年诺奖直接无脑给韩国人,而且化学奖物理学奖一起给!自19世界电气化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全世界再一次大变局,甚至超过二战后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全世界十年内消除绝对贫困和大规模战争,所有理科和工科专业都爆发,全社会欣欣向荣,我们的生活会在十年内发生巨变!核磁成为小诊所的标配!高铁被磁悬浮取代,植物工厂取代传统农业,核聚变十年内开始商用,你的手机算力直达现在的超算,自动驾驶完善成熟......
*****************************************************************
更新一下,如果这个东西是真的,注意,假定是真的!!很多没有基本科学素养的网友最好不要用皇帝使用金锄头的思路去想什么专利啊,企业保密啊。这么简单的制备方法,一旦被别人知道了,先提交了,就是丢失了得诺奖外带名垂青史的机会!换句话说,有一个得诺奖名垂青史的机会摆在你面前,你要去想会不会少得到点钱吗?再说明白一点,只要得了诺奖,你还差钱吗!更何况这是个能上全世界小学教科书的机会!诺奖从19世纪末到现在都发了一百多年了,有几千人得奖,但是能上小学教科书的有几个?实际上这个文章这么粗糙,按照有网友爆料的消息,也就是韩国和美国的两个学阀在争第三个诺贝尔奖的机会。前两个李和金搞了24年,没法按下去,但是诺奖有第三个名额啊!这给你多少钱换?现在世界上有一亿美元还活着的亿万富翁成千上万,但是得过诺奖的学术大佬不超过一千个,要你你还会想什么有的没的专利问题吗?再者说,其实这个东西也真不是手搓那么简单的。类似胶带手撕石墨烯,是整整撕了一个多月。而这东西,是李和金两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从硕士开始研究,到现在整整24年,两个人的经历也是让人感慨,为了研究,一个一直是学术临时工,一个跑去搞电池赚钱,最后还要接受LG的大佬带资进组分走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了发个好期刊还要请美国的学阀来捧场,如果成功了,看着都难。绝对不是简单搓搓就开了金色传说的。
编辑于 2023-07-27 23:30・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karlshic - 912 个点赞 👍
预印顶针,鉴定为:知乎宇宙有望出现第一个讲信用的(
我希望他是真的,但是感觉这东西不太可能是真的
如果真的话,明年材料专业有望跃升至计算机待遇
发布于 2023-07-26 21:50・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五鸡化学 - 912 个点赞 👍
大概了解了一下,他们这个材料LK99三年前就做出来了,2人小作坊,不是什么正经科研机构,韩国本地学阀可能视其为民科,或者研究人员自己就没敢往超导上想。更有可能只是做出来个抗磁性材料。直到迪亚斯今年过于活跃,他们才意识到LK99也有可能是超导,如果是真的,那就太魔幻了
发布于 2023-07-27 04:2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你好 - 789 个点赞 👍
这个回答重点不在于真假性,而是对崔教授所提到的灵感理论的深挖
我在刷回答的时候发现了LK去世导师崔东植的生前采访记录
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内容“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东欧超导理论”
于是我检索了一下相关信息,挖出来一篇可能符合的论文
Боголюбов下文称为博戈留波夫 虽然维基上是说与BCS有区别,朗道也对博戈留波夫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原文章为博戈留波夫生前同事写的文章 也找到了一些关于博戈留波夫内容的介绍,比如
但我并没有把握,于是我决定去找崔教授生前论文看看引用
然而emmm,嘛。。各位自己看吧
另外还有两本书emmm
谷歌翻译了一下,是不是很有民科的感觉 书没有PDF,关于他ISB理论的论文也没找到,线索中断了
于是我决定溯源,找一下崔教授生前访谈的原视频or文本
最终在韩网wiki的LK99词条里找到了访谈文本内容链接
链接1和2内容一样,链接3是对链接1和2的精简版 浏览完整访谈内容需要登录那个韩网,不过wiki贴心地给出了全屏截图,图片太长我就只放谷歌翻译之后的内容,更完整的访谈内容
这个两个名字本身就是原文转韩文再转中文的二手信息,前者我不管是翻译成波兰语还是英语还是俄语都没有任何结果,后者也差不多
随后我注意到了“加拉斯维奇”提出理论的时间节点是20世纪70年代,与崔教授上文提到的20世纪50年代时间节点不一样,于是我开始把查询重点放在他的老师“博戈利瓦”上
最终我点开了第3个链接,也就是那个精简版访谈
谷歌翻译之后,得到了两个名字
加拉斯维奇还是那个加拉斯维奇,博戈利瓦变成了博戈利沃夫
为了还原这个B二手信息,不能用单一的翻译软件,于是我用chatgpt翻译了几遍,最终得到了
正是我开头提到的那个Боголюбов
至于波兰的,博戈留波夫的学生加拉斯维奇,真找不到了,博戈留波夫的俄语维基百科里写的学生没有一个名字像的
顺带一提,我在查询信息的过程中,在某个网页(被我关了不知道是哪个了)提到南斯拉夫的研究人员得到过一种铅基常温超导材料,但后面因为南斯拉夫内战研究中止了(真假性未知),等战争结束了研究也因为XX原因没能继续下去(XX原因我忘了是啥,毕竟就瞄了一眼)
更新:信息来源找到了,还是那个韩网wiki的LK99词条里
疑似那个前南斯拉夫研究人员的发言 如果这事是真的(指南斯拉夫铅基常温超导),我们因为那场内战错过了三十年
编辑于 2023-08-02 06:29・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盖佰 - 78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Gengar - 765 个点赞 👍
0728 星期五凌晨 零点四十五分
疑似消息一则。(作者现已删除该消息)
b站用户,uid为65248690,用户名为 一条雪丸,在动态发消息称,打听到北工大物理所疑似有验证成功消息,具体详情暂无,称两天内会有结果。
总结,就是等待~等待~等待戈多。
我睡觉啦,各位晚安。
0727 星期四晚 十一点半
有消息说中科院测出了超导特性,但随即被认为是假的。
0727 星期四晚 十一点
感谢 来自大佬 的消息
据说,
有位mit2022年毕业的学士,发帖说他联系了mit超导领域的教授,本来是通知这件事,结果对方说已经赶到韩国,并且见到了论文原作者,目前已经开始对样品进行测试。
原作者敢于让专家亲自测试,这使得这件事验证为真的概率大大增加。
知乎也有回答相关详情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3850973/answer/3138303747
越来越期待了~
0727 星期四晚 十点半
b站已经有直播制备,用户名为~
关山口男子技师。(感谢评论区提醒,十点半直播已结束,材料正在烧制,预计后天烧完~)
最新的消息似乎是,韩国作者拿出了原样待测试。
今晚午夜和明天早上也会陆续有消息。
一起期待。
0727 星期四晚 七点半
目前的消息暂时停留在了磁化率符合论文,但没有迈斯纳效应。期待后续有更新的实验结果或者新消息。
0727 星期四晚 七点整
中科院公众号定调。
神奇,舆论又放开了,似乎又不压热度了。
热度又上涨了。
失去的做实验的回答又回来了。
(但是答主说为了实验的严谨性,验证之后再发,所以现在又看不见了)
这是为什么呢,太好玩了hhhh
刚看见中科院官方公众号定调:
这件事确实众说纷纭,要等实验结果。
—————————————
0727 傍晚六点
知乎热度马上要被降到七千万以下了~
继续吃瓜。
再晚点,地球另一端的米国人应该要起床了,
看看今晚有没有新消息~
0727 16:47
知乎热度持续缓慢下降中,明显是被压下去的。
有意思。
吃星期四去了,暂时停更。
0727四点半更,知乎开始压热度了,两次刷新知乎热度七千四百多万热度,已经下降到七千两百万。(随后两分钟内又涨上去一点点)
中科大直播做实验回答,我看了一天了。刚上了个厕所,回来一看已删除了,原因未知。
据说,所有直播做实验的帖子,都被删除了,所以有人合理推测已经有人做出来验证成功了,这么短时间验证成功的原因有可能是用到了半成品缩短了实验时间,也有可能是制造出了半成品,使用了半成品直接粗糙地验证。
所以现在这件事为真的概率变大了,因为不能他们直播做实验的人出风头,重大的事情不能由他们宣布。
0727一早上,热度直接从四千万开始涨,大概到中午达到六千万,现在是下午四点,达到七千三百多万。
已经陆续有了一些国内制备成功的小道消息,真假未知,感觉越来越真了~hhh
— - —- - - —- - - - - - - - - - - - - -
0726原答案
从中午我关注到现在,三千万热度,知乎热搜第一。
某股票,从十一点左右,到下午三点收盘,直接拉升5%,现在肯定不止了。
知乎三千万热度什么概念呢,当年武汉封城,也就一万万热度,
现在这个真假未知的常温超导,热度已经有了武汉封城当天的三分之一了~
— - —- - - —- - - - - - - - - - - - - -
在最后写点自己的话,无关此事。
这两天的知乎热度,让我这个考研人想起了去年十一月份和十二月份,被延期和不延期消息折腾了两个月的景况,网民心理状态和言论情况,不能说完全一致,只能说一模一样doge。
去年被折腾的是考研人,而现在,被折腾的是全世界~
另外,经评论区提醒,今天也是UFO听证会的日子,美国承认了外星人的存在。(注意,以前只是承认UFO的存在,但并不涉及地外生命)
这个世界太有意思了,我爱这个世界。
愿这个世界也爱你们,看到这里的每一位。
编辑于 2023-07-28 00:5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世界对我很好奇 - 68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不要在阳光中死去 - 680 个点赞 👍
读了一下文章,从数据上我挑不出什么毛病。除非是刻意造假,否则室温超导可能真的来了。
关键是他这个材料太符合我的想像了,我心目中理想超导体该有的要素,他好像都具备了:三角结构、分数占据、分数价态、局域电子的离域化、饱和壳层对导电通道的保护,等等。
这么漂亮的结构,要是造假,可就太伤我心了。主要是每年这样的文章实在太多了,有点怕。很希望这次是真的。
二更:
我帮他解释一下视频中的疑问,为什么不像正常那样把磁铁倒过来?它这个超导体积分数并不大,从数据上看,抗磁性很弱,能够稍微弹起来一点就挺不容易了,倒过来应该是撑不住的。
另外,视频中有一个细节是,他稍微一碰就吸上了,这也是看上去像真的一个佐证,因为上临界场很小,磁场稍微一变就回到顺磁了,所以能吸上。
编辑于 2023-07-26 11:32・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洗芝溪 - 663 个点赞 👍
开直播!
开直播!!
开直播啊!!!!!
希望国内哪个组开个直播,把烧材料和测量的过程放出来,如果是真的,这个组绝对声名远扬,顺带这还是一个有影响力的科普活动;如果不成功,相当于公开打脸南-bangzi科学家,大家绝对喜闻乐见。
大家想看的话把这个答案顶起来!
发布于 2023-07-26 16:50・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倒垃圾 - 625 个点赞 👍
我一直解决不了烂尾楼的反搭便车问题。
经常有客户问,我们凑钱请律师,如果经过努力楼盘交房了,没摊律师费的人和我有什么区别?
我就回答,这个我没办法,我不可能做到因为二楼没交律师费,三楼交了律师费,就把三楼盖出来二楼空着。
现在终于有解决方案了。
但愿今天的苦难今天解决,不用熬到未来科技进步颠覆人类社会。
发布于 2023-08-01 20:1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徐斌 - 61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Herve - 61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只南中派 - 600 个点赞 👍
原来排第一的实验直播,结果被答主删了
这里是之前的实验记录,给后来的小伙伴们吃个瓜
作者: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3850973/answer/313658686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组已经开始做试验了
——————————-
准备合成Cu3P
—————————压片Cu3P。
放进马弗炉烧制,一共需要烧制3天左右。
--------------------------------------------
Cu3P已经正常升温了,估计几个小时后达到550摄氏度。
接下来需要制作Pb2(SO4)O,大家觉得是在手套箱里研磨呢?还是在空气里研磨呢?发布于 2023-07-27 16:4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XAzra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