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登报结婚被看作「复古的浪漫」,如何看待这种仪式感?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左手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netkiller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Eonian Gooner - 1 个点赞 👍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价值,都是被人为赋予的!
钻石经销商为了把钻石卖出去,赋予了它永恒的意义:钻石恒永久,一颗永流传。
婚纱摄影为了把底片卖出去,赋予了它纪念的意义:人生只有一次,留住最美的瞬间。
房地产商为了把房子卖出去,赋予了它安全的意义:即使离婚,你也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东西,本来是没有这些意义的,但是,如果给他增加一些人为的价值,它就会有不一样的价格。
登报也是一样。
如果你开个寄存未来的店,一样可以让小情侣把今天的誓言寄存在二十年后。
不比登报更浪漫吗?
对于从来不看报纸的人,甚至拿报纸擦玻璃都觉得不够厚的人来说,发朋友圈都比这更具有纪念意义。
所以,浪不浪漫看当事人的认知。
但是,如果大量情侣去赶这个“复古的浪漫”的时候,应该会拯救快要倒闭的报纸业吧!
毕竟,总要先制造韭菜,然后才能收割的吗。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我是小橡,
祝你幸福!
编辑于 2023-07-26 20:44・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小丫的橡树 - 1 个点赞 👍
我确确实实是个俗人,而且俗不可耐,只能说这种登报结婚的复古的浪漫,我太喜欢了,直接冲击到了我的内心。
文字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证据,而且可查可追溯。
与全国人民分享这份喜悦,我觉得男生,女生表现的也足够爱。诚意满满的仪式感。
等到两个人一起慢慢变老的时候,还能找到当时的报纸,回想起当时的点点滴滴,这是一种可以回忆的浪漫。
也可以让自己的儿女来见证父母时代的爱情,这种想法太有创意太大胆了,可以推崇。
只想说一句,我结婚早了,哈哈!
发布于 2023-07-27 15:10・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冰咖啡 - 1 个点赞 👍
这种形式既有意思年轻人觉得新奇好玩,又有官宣昭告天下的意思,同时也表明了双方对婚姻的重视和尊重,我觉得很好,生活里很多重要的时刻是需要仪式感的,自己回想也很有意义,平淡的生活日复一日,高光时刻不多,值得铭记,仪式感不等于排场和大价钱,不要用花钱来道德绑架仪式感。
发布于 2023-07-28 21:3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保险也白 - 0 个点赞 👍
蜜汁操作
无法理解
结婚这么私人的事情
朋友圈我都不想发
我还登报?
还得掏钱登报?
现在谁还在看报啊
电视台都没人看了
这就是一种宣传手段
很没品
一点也不复古
一点也不浪漫
编辑于 2023-07-26 16:46・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Chen1Mmm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越来越甜 - 0 个点赞 👍
大家伙都被蒙蔽了
网友翻出了一篇我的旧帖
父系人 母系人
zhupeng
来自: zhupeng 2009-09-21 09:18:10
父系人,父系人认为婚姻制度是文明的,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但父系人曾经谈性色变。
母系人,母系人认为传统婚姻制度是丑陋血腥的制度,认为现代婚姻制度是荒谬的唯心主义制度。母系人以自然的态度对待性。【现在已经认识到,婚姻制度谁世界上最坏的东西,没有之一;人类母系社会就是大同世界。】
为什么父系人曾经谈性色变?因为传统婚姻制度来自劫掠婚(这是有民俗和考古方面的证据的),它是靠恐怖手段建立和维护的。在这里,我想从一个侧面——宗教——入手来谈论这个问题。产生于父系社会的各种宗教自然要维护男性的权利,请看它们是怎样起到维护婚姻制度的打手的作用的:
基督教:“‘我娶了这女子与她同房,见她没有贞洁的凭据’。但这事若是真的,女子没有贞洁的凭据,就要将女子带到她父亲的门口,本城的人要用石头将她打死,因为她在父家行了淫乱,在以色列中作了丑事。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申§22:13-20)
伊斯兰教:对于所有违犯贞操这个“第一道德”,从事淫乱行为者,不仅今世要蒙受众人的羞辱和诅咒,来世还要接受安拉的严厉惩罚。“据说,一个虔诚的女穆斯林,在一个富人家里做奴婢,有一天,他的主人企图勾引她,她断然拒绝了,主人惊愕了,不解地问道,你怕什么,除了天上的星星,没有人会看见我们,她回敬道:呸!创造星星的主岂能看不见吗?这就是伊斯兰性道德和性操守的典范。”
印度教和佛教:印度教真牛,纵欲和禁欲可以参合着搞。大概是年轻时扛不住,可以纵欲,等岁数大了再禁欲。目的都是为了和神沟通。这影响了佛教,佛教有纵欲派也有禁欲派,目的都是为了去极乐世界。印度人的这种特殊处事态度使他们的世俗生活也与别处不同,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绯闻之类的事情。(凡事都有例外,印度教、佛教我们就把它们作为例外放一边吧。)
儒教:“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初期儒家思想对待性较为宽松,孔子称“食色性也”,而成为统治思想后,转变成儒教,对性的态度转为野蛮、封闭,基本需求受到压抑,人们就寻找性的宣泄口,......小脚由审美的需要转而成为了性的一种需求,脚便人为的追求纤小以满足性的需求,故缠足获得了充分的发展。(《缠足与性》邱少晖)
下面讲述一个动物试验,它可以帮助我们形象的了解,父系人,尤其父系社会的青少年是怎样在这些父系(宗教)文化熏陶下变得谈性色变的: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笼子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若是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这五只猴子就会被淋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马上水喷出来,每只猴子都淋湿了,所有的猴子都去尝试后才发现都是如此。于是,猴子们达成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因为有水会喷出来。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换掉,换一只新的猴子(A猴子),关到笼子里,A猴子看到香蕉,马上想去拿,结果被其它四只旧猴子打了一顿。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换掉,换另外一只新猴子(B猴子),关到笼子里,这只B猴子看到香蕉,当然也是马上要去拿,结果也是被其它四只猴子打了一顿。后来把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还是不敢去动那只香蕉,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海扁一顿。”(由网友海草无边供述。)
明白了吧,父系人生活的苦啊!而且,问题是父系人不是这些猴子,猴子可以因为恐惧而不吃那个香蕉(会有别的食物可吃)。而生活在父系社会的一些人,会因为性欲长期得不到宣泄变得心理异常,做出不少变态的事情。这种事大家都会从媒体上多少看到一些,我在《婚姻——一种血腥的制度》、《婚姻制度真面目》等文章中也有集中论述,所以就不在这里啰嗦了。
为什么母系人认为现代婚姻制度是荒谬的唯心主义制度?纵观天下,我发现没有那一个重大社会制度不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唯独这个现代婚姻制度以感情为基础——有爱就可以结婚,感情破裂了就可以离婚——实属唯心主义。现实的不堪(离婚率上升、结婚率下降,生育率低下、老龄化加剧)正是对这一荒谬制度的回应。
婚姻制度如此不堪,那它就没给社会带来什么好处吗?当然有,辨证嘛。
先说爱情。母系人的爱情容易得到比较平常,就像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进球,不算什么,互相送点小礼物就可以了;父系人的爱情十分难得,就像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进球,那家伙就是令人发狂啊!不仅要送大礼,甚至还要送命呢,“问天下情为何物,直叫人以身相许。”哈哈,父系人在这上面精力可是花了不少。世界上第一台打字机,就是在爱的激励下发明出来的。你说厉害不厉害,婚姻制度下的爱情对人类文明是有大贡献的,不容小觑。
再说结婚。我在《以爱情的名义结婚是荒谬的》文章中已经论述了,婚姻就是交易。对于交易来说,就有一个货比三家、待价而沽的问题。这就是要竞争啊,竞争可以促进发展。有钱有势就能娶到漂亮女人,这给傻小子们起到了示范作用;老丈人要想得到一个乘龙快婿,最好自己也有两把刷子。
我们知道,婚姻制度非常重要,是父系社会的核心制度。这样一个重大的核心制度,竟然就是一个“见钱眼儿开”的制度(此话难听,但我认为它非常精辟,是画龙点睛之笔。所以本人考虑再三,决定不放弃。)你说,这人的追名逐利的野心能不被大大的激发出来吗?!
反观母系社会,母系人就没有“买房子结婚”、“嫁入豪门”、“娶漂亮媳妇”等等这类念头。所以在父系人看来,母系人自然就是一些不势力、不贪财的人了。换一个角度,父系人也可以说,母系人比较懒。
母系人的“懒”,在我看来是恬静是安逸,是我们现在非常需要的生活态度。我希望,高级母系社会能够把这样的生活态度复制出来,让生活的节奏慢下来,给地球一个喘息的机会。【大概在2018年前,我看出了,了不起的哈拉帕文明是母系社会。加上人们对现有母系社会的考察,可以得出结论,人类母系社会并不是平庸无奇的,而是超和平、超平等、超自由、超民主社会。23.06】
我看到,许多人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在朝着这个方向在做了:面对高企的离婚率,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正在越来越多的选择不结婚而过单身的生活了。这真是一个聪明的选择,既不麻烦自己也不麻烦别人。而我们这里呢?在中国大城市的公园里,经常有成群的家长在为自己的子女找对象。愚昧啊、无知啊。快快觉醒吧,中国人!
发布于 2023-07-26 19:28・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朱鹏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不息之貞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梦一 - 0 个点赞 👍
记得小时候,九十年代前半段,那会儿市电视台中午有个点歌台节目。经常有结婚的人点首歌放一放。这个有点像。
但是想想,这个更像权当发了个大号朋友圈,弄不好看得人还没朋友圈多。
发布于 2023-07-26 21:30・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吉米小羊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中华海胆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t8RGnV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6哒亿夏 - 0 个点赞 👍
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大家都有自己的纪念方式,我表示尊重和祝福,这是别人的浪漫,没必要事事上纲上线,看见啥都批评两句,也无需过多揣测,人家也许就一时兴起,你们还给人家编个小作文出来,这样大家看得都挺尴尬的,管好自己就行了
发布于 2023-07-27 09:31・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柠檬鱼 - 0 个点赞 👍
建议更浪漫的结个道婚去!
婚书上表天庭、下鸣地府,当上奏九霄,诸天祖师见证。若负佳人,便是欺天,欺天之罪,身死道消。佳人负卿,那便是有违天意,三界除名,永无轮回。
自己理解一下字面意思哈。
发布于 2023-07-27 09:05・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来者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约束的翼 - 0 个点赞 👍
确实,现在年轻人选择登报声明结婚,是一种复古,蛮有仪式感的,认看到报上登报公告的人都祝福新人;
这个是解放前比较多的,包括寻人,离婚都在报上发公告,当时肯定没有现在方便的,登报的也是极少数人的行为,普通人一般就是在一个免费的公告栏上贴个招人,寻人等,这个在电影里经常可见,事实上也是如此;
其实,仪式感不重要,通过什么途径或者仪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后续几十年双方如何度过,是图一时新鲜感,还是长长久久稳稳当当的夫妻感情重要?答案肯定是后者;
发布于 2023-07-27 10:34・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上海亨公电缆有限公司 - 0 个点赞 👍
据公开资料,结婚登报曾在民国时期风行。当时婚姻登记制度还不完善,在报纸上公示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尤其受到家境优渥、思想开明的人士推崇。信息渠道日渐丰富后,这种“启示”失去了市场,如今翻红,被看作是一场“复古的浪漫”。
一家登报服务公司的负责人孟琴观察发现,正是在6月下旬之后,这种现象开始成为一股风潮,仅七月第一周,就接到了近百份申请,需求者多是90后,生活在一二线城市。他们花几百块,重拾这样的仪式,有人觉得是个特别的记录,想象着能被后人读到他们的爱情。
发布于 2023-07-27 09:5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期货开户 - 0 个点赞 👍
「仪式感」对于女生,尤其是掌控型恋爱脑的女生,特别重要。
但是,「仪式感」只是她们对爱情的苛刻要求之一。
除了「仪式感」,她们还要男生把全部精力和心思都放在她身上,甚至还会做出一些迷惑行为,让她的男朋友都感觉窒息。
除了登报,「复古的浪漫」还有很多,只是她们还不知道,等她们知道了,就得换着法的折腾自己的男人。
我会写这样诱人的文案,但我不会被这样的文案所引诱 跟爱情有关的所有形式主义,其实都是消费主义的代名词,都是通过消费可以满足的「仪式感」。
如果这种「仪式感」越多,就越证明情比金坚,那爱情就成了有钱人的专利。
从古至今,所有的仪式都是演给别人看的。
无论是祭祀还是婚礼,都是用一种形式和思想,将人捆绑束缚。
越是沉迷于仪式,越看不清现实和自己,活得越迷惑。
如果你是参与仪式的人,那就努力去演,让观众获得仪式感。
如果你是观众,就该努力的拒绝洗脑,争取看清仪式背后的真相。
但大部分观众做不到这一点,他们主动把自己的情绪代入到仪式中,被洗的很彻底。
如果脑子还清醒,就该认识到:爱情最美好的是陪伴,而不是时时刻刻追求仪式感。
如果没有陪伴,只有仪式感,就是感情诈骗。
不信的话,可以回忆一下生命中类似的恋情。
仪式感只能是恋情中添砖加瓦的纪念,不能变成爱的证明。
如果登个报就能保证白头到老,还要民政局干什么?
之所以很多人看不清这个问题,是因为没搞明白「仪式感」和「纪念」的区别。
打个比方来说,为了纪念我们相识十周年,我们可以一起去旅行,走一遍相识时走过的路,重温一下那些青涩的回忆。
也可以拍一套写真,留下相识十年的影像。
有人选择前者,有人选择后者。
前者有相互陪伴的回忆,有弥足珍贵的往昔。
而后者,只有为了纪念而纪念的仪式感。
前者是每一个精彩瞬间连成的爱情曲线。
而后者,更多的是留给子女翻阅的相片。
有相知相伴的共同回忆,才有纪念,才值得纪念。
而仪式感,就是空无一物的纪念。
可以和你一起追求,也可以和别人一起。
因为仪式感只是个瞬间。
只有瞬间,是连不成永恒的。
瞬间再闪耀,照亮的不过是前前后后的几分几秒。
需要纪念的,是属于你们俩的一道共同轨迹。
这条轨迹上有日月交替,有繁星点点。
发布于 2023-07-27 11:27・IP 属地河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沙鲲 - 0 个点赞 👍
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早已根植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不管你多么努力证明自己看好西方的放飞自我,崇尚自由!即使你染黄了头发,新生出来的还是黑油油的。即使你换上了洋房,每天吃的还是中餐;即使你留洋十年,回归故里,讲的还是普通话。嘿嘿。现在很多新婚妇夫结婚照怎么也要拍点中式的。
报纸征婚,作为婚介的一种形式,可以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在中国在,多年来都是媒约之言。因其地域局限性,人们婚恋观念的改变及人口流动性加剧。早已向自由恋爱转变了。但是茫茫人海中要遇上对的人真是很难。登报求偶,作为一种古老的形式。是值得去偿试的,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复古式的浪漫。能遇上正确的ta就是好的途径。成功之后有一种再续前缘的感慨
发布于 2023-07-27 20:21・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期望在某个风口能 - 0 个点赞 👍
登报结婚,是警察将我绳之以法的突破口。那时,我不知图书馆会收藏每天的报纸,如果时间能倒流,我想把报纸上的结婚公告销毁了。
派出所内。
“江以柔是吧”
“嗯。”
“改过名字吗?”
“没有。”
“知不知道我们找你是为了什么事。”
“不知道。”
“认识陈楼安吗”
“不认识。”
夏警官将一张陈年旧报甩在桌上,我余光瞟到报纸角落里的结婚公告:
江以柔女士与陈楼安男士于2018年5月20日正式结为夫妻。特此登报,以此留念。
我心里咯噔一下,我知道还会有人在屏幕前观察我的一举一动,强迫自己恢复冷静。
“江小姐解释一下。”
见我不说话,夏警官从桌下掏出一沓照片放在桌上,手指有节奏的轻扣桌面,耐心的等我回答。
“我失忆了。”
“哦?”
我翻开手机,找到当年的病例本,递给夏警官。
“江小姐现在恢复记忆没有。”
“没有。”
他们走了。
我知道我最多待在这里24小时,但好像已经被他们怀疑上了。
离开派出所回到家,我疯狂在网上寻找那期报纸,结婚公告赫然出现在我眼前,我懊恼的拍着脑袋。
陈楼安是9月20死的,我是9月15出车祸命悬一线的。
我冷静下来,5年了,发现我又能改变什么。
第二天一下楼,就看到夏警官在和在小区楼下散步的人交谈,我走向前,
“夏警官早。”
“江小姐早。”他对我的问好似乎很惊讶,“不知能否和江小姐谈一谈。”
“您请。”
“江小姐什么时候回国的。”
我停下脚步,“夏警官不是在调查我吗,怎么不知我出国治疗,去年才回来。”我撩起袖子,手臂上布满蜿蜒的疤痕,看起来触目惊心。
“五年前我在高速路上发生连环撞击,车辆被毁,我性命垂危,昏迷了一周,医生好不容易将我从鬼门关拉回来,这些年午夜梦回,我时常在噩梦中惊喜,梦中我怎么也控制不了车身,只是前面的车,越来越近,越来越大,直到在我眼球炸开。”
“说起来还要感谢夏警官昨天给我看的报纸公告,我甚至怀疑我的车祸是有人蓄意为之,如果夏警官能调查出关键信息,请及时与我分享,我感激不尽。”
“江小姐父母可知道陈楼安?”
“我不知道,我没问过,他们也不曾说过。”
“江小姐父母如今在哪?”
我停了好一会,才说道:
“他们去年、离世了,因为癌症。”
“不好意思。”
“没关系。”我顿了顿,“夏警官,我上班要迟到了。”
“告辞。”
我住院2年,照顾生病的父母2年,与社会脱轨了四年,好在父母的家产能支撑我的生活,但也快交给医院完了。如今,为了不与社会脱节,在一小公司当着文员。走在路上,我思索着,他会按我给的方向查吗?
有流量就写没流量就不写了
发布于 2023-07-27 22:03・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湘竹 - 0 个点赞 👍
结婚登报曾在民国时期风行。当时婚姻登记制度还不完善,在报纸上公示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尤其受到家境优渥、思想开明的人士推崇。
当时的登报结婚,意在公示,无关浪漫。
当时的登报结婚,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特定人群的做法儿;并非社会的普遍现象,更不是寻常百姓的行为习惯。
登报结婚,在当时都算不上浪漫之举;在今天操作也只是复古,浪漫纯属附会。
年轻人登报结婚被看作复古的浪漫,我是这样理解的——登报是复古,结婚是浪漫。合起来说,就成了复古的浪漫。
今天,手机作为媒体的功能,堪比当年的报纸。所以,普通老百姓家的年轻人想要当年登报结婚的感觉,那么用微信发朋友圈结婚足矣。
殊途同归,省了登报的几百块钱,也不占用公共资源。要说复古的浪漫,这样才有新意。有继承,有发扬;有古意,又有时代气息。
发布于 2023-07-28 07:02・IP 属地河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吾名村姑 - 0 个点赞 👍
有想法!报纸是有保存价值的。比如以前的报纸留存到现在,大家都会好奇上面记录的什么吧。
现在很多人求婚,大部分只是自己记录。朋友圈一发,社交媒体一发……如果账号不见了或者设置了半年或者三天可见,多年后,谁还记得。
但是在报纸上登记,很多人都可以见证。起码现在,我知道有人竟然用这种方式求婚。
而且,很多年后,等你翻出来报纸,还能看到这个社会当天发生的事。等有子孙的时候,也可以讲给后备听。
毕竟我们都是从义务教育了解的《大公报》……
发布于 2023-07-28 08:29・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豆豆酱 - 0 个点赞 👍
年轻登报结婚,复古也好新潮也罢,重点是年轻人自己定义的仪式感,而不是为了仪式感而去照抄其他人的定义。
仪式感,从来都是来自于自己觉得有意义,那么这件事就具有仪式感。
沐浴焚香是仪式感,洗手羹汤也是仪式感;一颗永流传还是凭身份定制一颗是仪式感,登报结婚当然是仪式感。
年轻人都可以定义自己的生活,年轻人当然也可以定义仪式感。
说不定将来马斯克可以实现发射卫星的仪式来宣告结婚,有人愿意就行。
发布于 2023-07-28 10:49・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青青姐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随风而舞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垚垚金 - 0 个点赞 👍
如果只是登报这一件事,那没什么问题,婚礼的目的本来也是宣誓主权,告诉别人,这个人跟你结婚了,以后别人不要染指,当然,他也不能去招惹别人。怕的是这只是其中之一,彩礼,婚车,婚房,其他都一个不少,只是锦上添花多这么一下,就没什么必要了,毕竟,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也没必要知道,因为,本来也不关心,对不对?
发布于 2023-07-28 11:50・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是我 - 0 个点赞 👍
恭喜纸媒新增收入渠道。
至于怎么看这种仪式感,取决于花钱登报的年轻人,本人以及周围的人有看报纸的习惯吗?
如果有,那超级浪漫;如果基本没有读报的习惯,唯一买的一期是自己登报,只是想跟风,那也挺好,为纸媒增加收入,也算是做善事,福有攸归。
发布于 2023-07-28 11:4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