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对于女生,尤其是掌控型恋爱脑的女生,特别重要。
但是,「仪式感」只是她们对爱情的苛刻要求之一。
除了「仪式感」,她们还要男生把全部精力和心思都放在她身上,甚至还会做出一些迷惑行为,让她的男朋友都感觉窒息。
除了登报,「复古的浪漫」还有很多,只是她们还不知道,等她们知道了,就得换着法的折腾自己的男人。

跟爱情有关的所有形式主义,其实都是消费主义的代名词,都是通过消费可以满足的「仪式感」。
如果这种「仪式感」越多,就越证明情比金坚,那爱情就成了有钱人的专利。
从古至今,所有的仪式都是演给别人看的。
无论是祭祀还是婚礼,都是用一种形式和思想,将人捆绑束缚。
越是沉迷于仪式,越看不清现实和自己,活得越迷惑。
如果你是参与仪式的人,那就努力去演,让观众获得仪式感。
如果你是观众,就该努力的拒绝洗脑,争取看清仪式背后的真相。
但大部分观众做不到这一点,他们主动把自己的情绪代入到仪式中,被洗的很彻底。
如果脑子还清醒,就该认识到:爱情最美好的是陪伴,而不是时时刻刻追求仪式感。
如果没有陪伴,只有仪式感,就是感情诈骗。

不信的话,可以回忆一下生命中类似的恋情。
仪式感只能是恋情中添砖加瓦的纪念,不能变成爱的证明。
如果登个报就能保证白头到老,还要民政局干什么?
之所以很多人看不清这个问题,是因为没搞明白「仪式感」和「纪念」的区别。
打个比方来说,为了纪念我们相识十周年,我们可以一起去旅行,走一遍相识时走过的路,重温一下那些青涩的回忆。
也可以拍一套写真,留下相识十年的影像。
有人选择前者,有人选择后者。
前者有相互陪伴的回忆,有弥足珍贵的往昔。
而后者,只有为了纪念而纪念的仪式感。
前者是每一个精彩瞬间连成的爱情曲线。
而后者,更多的是留给子女翻阅的相片。

有相知相伴的共同回忆,才有纪念,才值得纪念。
而仪式感,就是空无一物的纪念。
可以和你一起追求,也可以和别人一起。
因为仪式感只是个瞬间。
只有瞬间,是连不成永恒的。
瞬间再闪耀,照亮的不过是前前后后的几分几秒。
需要纪念的,是属于你们俩的一道共同轨迹。
这条轨迹上有日月交替,有繁星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