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判断 8 月份以后失业率会逐步下降,判断依据是什么?今年的情况和往年有何不同?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更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之前说高峰期过后会下降,好比破坏以后建设肯定显著提高建设速度。总不能过了7月份到了8月份说今年的情况不是一般般的差吧。
因为今年的形势不是一般般的糟糕,国家经济硬着陆失业率会创新高,所以现在提前说一说说好的免得到时候不得不说不好的不是一般般的不好。毕竟一段时间内公布了政府官方说法好有个交代。
发布于 2023-07-24 15:36・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懦弱的人 - 88 个点赞 👍
其实纠结这种数据上的轻微变动意义不大,虽然也可以说,我们人口基数非常大,即使是小数点后面几位的变动,也是非常庞大的数量。
但是这种预判八月份失业率会下降的最大依据,还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参考往年经验。
而往年经验之所以可以参考,也是因为八月份之后,很多还在找工作,尤其是那些还在几个offer之间犹豫徘徊,还在等着当理想工作备胎的“慢就业”人群,都慢慢找到了工作。
我当年认识几个应届生,就是在毕业季的秋招春招都没找到理想的工作,到了毕业也没找到几个像样的工作,但是熬到了暑假结束,再去一问,竟然无一例外全都找到了工作。
问就是,惨淡的人生需要勇敢直面,说人话就是,以前看不上的工作,现在不做也得做了。
今年的就业形势其实跟往年并没有太大的不同,要说不同,也是众所周知的,现在大环境确实不算好,今年比去年差一点,去年比前年还要差一点,一年年累积到现在,就让人觉得今年好像特别惨,更让人想起了当年王兴说的那句话:“2019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不可否认,现在的大环境跟金融地产,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先后起飞的十几年比确实要差很多,但要找到当年的那种经济增速和就业景象,也需要我们向前看,找到更多的新的增长空间。
而这个寻找的过程,必然也是一个漫长且折磨的过程,时间表未知。
编辑于 2023-07-24 14:35・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弗兰克扬 - 81 个点赞 👍
我们希望失业率逐步下降,但是不是太希望官方机构表达这种推测和判断,道理很简单,如果国家统计局发出了这样的判断,所有下级单位后面该怎么汇报数据呢?
我曾经以航天举例,在马斯克和SpaceX成功完成大型火箭垂直回收实验后,国内某航天泰山北斗直言这是噱头,这种模式不如伞降等回收方式,更多的是商业炒作。
在那之后,国内航天口子无人敢提该领域的科研探索项目,直到多年后该泰山北斗承认当初看走了眼,中国也应该发展大型火箭垂直回收技术,各种项目才迅速上马。
同样还是前不久,某官方机构公开刊文,中国现在没有通缩,未来也不会进入通缩,那么问题就来了,未来已经提前认定不会通缩了,有哪个下属机构敢提交可能会让上级觉的"疑似通缩"的报告?有哪个经管类媒体尤其是需要小心翼翼的官媒发表这方面的讨论与分析?
所有的数据与报告,最初都是由一个个基层公务员撰写汇聚而成,如果我们颇具权威的机构发表了对未来确定性的判断,换位思考你是基层人员,你会给自己"没事找事"嘛?
还是以通缩话题为例,因为有官方权威机构提前发表观点,中国下半年不会通缩,下半年所有关于中国通缩的讨论和观点都视为"政治不正确",这个应该没啥疑问吧?轻则删贴、封号,重则.........
真心的希望这些处于泰山北斗地位的人或机构,可以表达我们众志成城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与毅力,但是减少发表一些未卜先知的定性结论。
发布于 2023-07-24 16:58・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九乡河龙牙 - 72 个点赞 👍
表达的是每年7月都是当年青年失业率的高峰,没表达的是青年失业率呈现的波动上升趋势。
前面一大堆回答都让有误的提问带偏了。发言人称的“8月份以后会逐步下降”,主语是青年的失业率,而不是常年稳定在5%左右的整体调查失业率。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发布会上表示,由于青年毕业生、年轻人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下个月青年人失业率有可能还会有所提高。一般随着毕业季过去,年轻人逐步找到工作,从历史规律来看,8月份以后,会逐步下降。
提到青年,再不聪明的人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还提什么判断依据?再强调8月以后会下降究竟有多大的意义?
另外,虽然大的趋势是青年失业率逐年在波动中上升,但我们应该注意,从2022年下半年以来,这项数据非常不寻常。
在一年以前,2022年7月16-24岁青年城镇调查失业率19.9%,就达到当时的这项数据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点。当然,在2022年8月开始它确实在“逐渐下降”,在5个月后的2022年12月曾经降到16.7%的阶段性低点(然而这个阶段性低点已经与2020年7月几乎持平!!!),但在2023年2月又抬头到18.1%,又持续攀升到现在的21.3%。可以说近一年以来的新特点,是青年失业率保持在高位徘徊,逐年在波动中上升的特点反而不那么引人注意了。
所以,今年8月以后,即使16-24岁青年城镇调查失业率确实会有“逐步下降”,究竟在今年年底前后的阶段性低点能降到多低?后续还会反弹到什么程度?这要画上一个很大的问号。
另外,其实还有一个更能代表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口径,即20-24岁大专及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它在数值上要比前面16-24岁的口径更高一些,但它并非按月定时公布,而是在大部分时间选择不公布。
上一次公布这项数据还是在7个月以前:
“2022年12月份国内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城镇调查失业率为21.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下降。”
发布于 2023-07-24 20:19・IP 属地天津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古都闲云 - 37 个点赞 👍
短短四十分钟,我的心情跌宕起伏!
原来统计部门选择不发布数据的背后原因如此令人暖心!
担心我们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骄傲自满,才选择不发布数据!
甜!
编辑于 2023-08-15 12:59・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倪好学长 - 28 个点赞 👍
大约是认命了吧。
这段时间我跟很多人在聊这个事,特别是刚本科毕业的小朋友吧,就找工作会有个什么过程吧。
先自信满满,后面受打击,最后被形势逼得就只能认命了。
很多时候,小年轻是没得选的。
不是所有父母都能支持孩子脱产考公、找工作的,更多父母是啥样呢?
能把孩子供到大学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孩子的学费,走绿色通道贷款,孩子的生活费、孩子的一切学杂费用,能给一点,但更多时候,还落到了靠自己。
很多家庭是没什么积蓄的,手停口停是这些家庭最无奈的现实。
他们需要孩子出去赚钱。
哪怕打个工,哪怕进个厂,哪怕一个月落个几千块,也行。
因为家里真养不起了。
当然,这是比较客观的要素,要硬说统计部门对统计方式进行些微创新啥子的也能搞上升也不是没可能。
毕竟按统计领导的,多余的房子可以出租,没事还可以开网约,日子都还算过得甜。
发布于 2023-07-24 13:42・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曹多鱼 - 28 个点赞 👍
无非是大学毕业后有个就业高峰期,一些单位会在这个时候进行招录,能解决相当一部分就业。这是个统计数字的周期问题。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失业率,可能会有明显下降。
但这并不改变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基本面。而经济下行的基本面,才是失业率显著高于以往同期且被广泛关注的根本原因。
目前的经济面临一种恶性循环,居民不敢花钱,还债、降杠杆成为优先级;企业也不敢花钱,要还债、降杠杆、收缩业务、减少投资。而一部分居民/企业的支出往往又是另一些居民/企业的收入,如此循环,则“收支循环萎缩→裁员/降薪→消费进一步减少→收支循环进一步萎缩”的链条反复强化,甚至形成正反馈,这就是通缩的机理。而从资产负债表的视角看(债务和资产的比率等),这就是资产负债表衰退。
在这种背景下,增量岗位供给肯定是大幅萎缩的。保住存量岗位也实属艰难。在很多之前业务迅速扩张、野蛮生长的行业,经济下行期、行业瓶颈期叠加,裁员既是资本财务指标的利益逻辑,也是企业经营收缩止血的生存逻辑。
而16-24岁的群体,有几个特点,使这个群体的处境相关指标,还具有特殊的经济社会意义。
一是年轻“不懂事”,阅历浅、心性直、羁绊少,容易被激进思想带节奏、搞事情,成为不安定因素。历史上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往往是各种“革命”的先锋和骨干力量,中国近现代史上,清末、北洋、30年代、60年代、80年代屡次上演由这个群体为主力的“运动”,欧美历史上,六七十年代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也类似。
二是边际消费倾向高。16-24岁是人的一生中血气最旺、欲望最强的年龄段,而欲望是很多“非必需”消费的基石和内核。同时,年轻人乐于尝试新事物,很多先锋、前沿的产品和消费场景,最先的落地推广、站稳脚跟、形成气候乃至潮流,也往往依托年轻人。不管男女,年轻人都比同性别的中老年都更愿意为自己的冲动、直觉和心头好买单。而相较于“花钱爽”的年轻人,中老年人作为整体上的低欲望群体,有更强的“储蓄香”的偏好。同样的财富机会,分布在不同的年龄群体,对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是有很大差别的。
三是在中国这样讲究按部就班、人生有“标准答案”的低容错率社会,年轻时候对一生的“奠基”效应很强,可能是一步错、步步错。对于多数能力一般的普通人,如果刚走上社会的头几年处于失业贫困状态,那么此后的人生想走上“正轨”就要麻烦很多,成家、生育等都会成问题。加之前面两点因素,年轻人的大面积失业和贫困,会带来一系列的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
而且,对于现在中国的经济基本面,关注年轻人的失业状况,有特别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单纯作为高积累低消费的生产型国家,已经基本到头了。“世界工厂”、“基建狂魔”能牵引中国发展到一万多美元,但想往上到人均两三万美元的水平,光靠苦哈哈地“造东西”,是很难的。
并且,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去工厂和工地工作。这也是目前年轻人失业率高企的一个因素。但如果以此指责那些年轻人“好逸恶劳”、“吃不起苦”,是不合适的。产业是手段,人才是目的。工作是为了生活,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为了更能吃苦。
目前,不管是经济的内在需求,还是政策的引导方向,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都是越来越重要的。实际上,除了那些工业革命级别的伟大技术(蒸汽机、内燃机、电机、计算机等)可以从无到有催生全新的有效需求和增量市场,更多的场景下,是需求和市场牵引着技术的演化和迭代。
从这个意义上讲,失业率问题,既是供给侧问题,也是需求侧问题。
产业升级的目的是为了给新入社会的年轻人提供更多体面的工作、美好的生活、稳定的现金流,并且也只有体量足够的体面工作、美好生活、稳定现金流,产业升级才有更坚实的客户基础、更庞大的市场容量、更强劲的需求牵引力。
发布于 2023-07-24 14:48・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盖因斯iFortune - 2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韭菜大陆 - 15 个点赞 👍
因为8月是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最后节点,9月新生开学之后,他们就不属于应届毕业生了,就算不到毕业生就业率,而是归类到“慢就业”或者“自由职业”群体!
统计局的这个失业率下降,完全是从就业周期和统计数字的角度上来谈论的,堪称统计局老本行,就是个做数据的,完全不是因为经济恢复或者其他什么乐观原因。
就业率持续低迷的背后,还是因为经济基本面是真的差,企业赚不到钱。
目前有1700多家企业公布了半年报,其中最赚钱的7家企业中,有五家企业利润下滑,仅仅只有神酒茅台和比亚迪利润之外,中国神华利润减少了80亿,中远海控最离谱,少了近500亿,陕西煤业、紫金矿业和盐湖提锂这三家资源股的利润也是大幅度减少。
要知道,相对于宏观经济数据,财报数据最不能造假,更能反映市场真实状况,结果大多数公司表面上营收增加了,实际是增收不增利,并没赚到钱。
“弱复苏”的这个弱字,在当前GDP数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发布于 2023-07-24 14:35・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凌乐 - 7 个点赞 👍
今年的就业困难,是三个利空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的。
第一,现在是经济下行周期,各行各业都捂着钱包,广大群众也捂着钱包。
市场消费不景气,导致企业生产不景气,企业生产不景气,导致就业岗位不景气。
而就业岗位不景气,导致未来预期看空,加剧市场消费不景气,出现恶性循环。
要想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只有依靠外力,说白了就是投资。
连光合作用都需要太阳的投资,何况是市场运行呢?
投资分两种,一种是官方的, 一种是民间的。
官方的代表就是国企,每年的毕业季中,国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都会对应届生进行特殊照顾,以减轻就业压力。
但应届生的口子高达一千多万人,国企等事业单位承接不了多少,吸收就业的主力还是民企。
可今年的民企,直接躺了。
别说一般的小企业,连阿里、腾讯这样的大企业都开始摆烂,普遍减少投资。
截止22年12月30日,阿里的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其他理财投资金额为5392.16亿元。
而在阿里的20财年(对应时间为19年4月),短期投资不过285亿,几年时间,翻了20多倍!
至于腾讯,22上半年流动资产的短期存款为917亿元,较21同期增长了40.32%
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也从2018年的978亿元,增长至22年的1846亿元,增幅达88%。
两大龙头企业,对经济形势判断是一致的,不约而同选择了“求稳”:账上躺着几千亿现金流,都没拿去投资。
我之前讲过舆论对马云的变化:之前恨他啥都投资,想搞垄断;现在恨他啥都不投,只顾自己。
舆论现在不是担心资本“无序扩张”,而是担心资本“无序收缩”。
就像计生只能让人口减少,没法让人口变多一样,对资本“无序扩张”,一张红头文件就能摆平。
可对资本“无序收缩”,就不是靠红头文件能搞定的。
从各地都在喊“要恢复民企信心”,就知道其中的难度了。
第二,今年毕业生的供应量比较大,而疫情三年中,累计未就业的青年人数,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无论应届还是往届,两边都需要找工作,这就导致供远过于求,大家都陷入痛苦的内卷模式。
第三,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很普遍,许多毕业生被天坑专业害了,所学无所用。
而经济不景气,让企业不愿意给他们提供试错成本。
今年的毕业生是真的不容易,虽然每年都在喊“最难就业季”,但今年和以往真不一样,三大利空叠加一起,之前哪有这种事?
这三大利空中,“所学无所用”反而是最好解决的,因为之前的毕业生,也普遍存在这个问题。
老猫身边的亲朋、同事,只有少数人的职业,与自己的专业有关,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正常工作。
在社会化大生产下,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在大部分行业,都可以通过短期培训了解行业知识,实现跨行工作。
前两年互联网火的时候,程序员不够用,催生了培训狂潮,一大半程序员都是三个月培训就上岗了。
当时是行业旺盛期,因为资本和市场的加持,企业愿意给他们试错机会,这些培训生也站住了脚,很快就成为专业人员。
统计局说,从历史规律来看,8月份就会好转,这个到底对不对,其实真的不好评价。
因为就业需要生产,生产需要消费,除非这个月消费突然起来了,信心突然回来了,否则问题还是摆在那里。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传播,青年的就业观念与信息渠道,与前辈截然不同。
那种“活多钱少人遭罪”的工作,青年们都避之不及:宁可当保安摆烂,也不去工厂打螺丝。
所以制造业经常有企业诉苦:都说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可我们普遍存在“招工难”的问题。
而探究其原因,也不外乎工作辛苦、没有前途、工资微薄。
用官媒的话来说,这叫做“就业价值观受影响,降低了就业信心和欲望”。
不管怎么说,工作难找是客观现实,抱怨没有用,关键是应对。
之前老猫在回答粉丝提问的时候,说过“错位竞争”,今天还是这个态度。
我的一个女粉,27岁,是大学英语专业,去年考到了法考A证,在公众号后台私信我,现在做律师怎么样?
我的建议是,不要找律师工作。
你的优势罗列一下,会英语、懂法律,而且还拿到了A证。
把英语和法律一结合,不妨做外贸专项的法律业务,比如美国进出口报关。
美国关税特别复杂,那些条文罗列,不是法律专业的,不容易看懂。
中国每年这么多企业搞出口,可以帮着这些企业,做美国的出口合理减税。
对一个懂英语又有法律思维的人来说,通过美国法律漏洞给中国企业降税,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样搞定几个大客户,就可以稳稳吃碗饭了。
何必和其他律师挤普通赛道呢?那样英语的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
法律、英语,这两样核心竞争力,少发挥一样,竞争力不就少了50%?
律师行的位置和资源就那么多,新人其实是和老人抢饭吃。
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没有极其卓越的能力和特长,怎么把老油条挤下来?
敌强我弱,硬打不是办法,唯有靠毛委员那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利用错位竞争,发挥优势领域,才是唯一出路!
大家不管什么专业,都要想想自己有哪些优势,如何把这些优势结合起来?
比如某人财务专业,平时文笔又不错,完全可以做财务方面的自媒体,把两个优势结合起来,增强竞争力。
大家要明白,下行周期会是一个“漫长的季节”,会很长很长。
当前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要做好心理准备啊!
喜欢请关注,文章来源,公众号:特例的猫
发布于 2023-07-24 15:44・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特例的猫 - 6 个点赞 👍
今天是7月24日,我的判断去年11月份是政策底,今年6月是经济底。很多人都还记得吧!我说的很多话我自己会把它们翻出来的。2023年的四月份有明确的经济指标改善。你们都没有注意到很多细节,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的是实用主义的盛行,经济开始艰难的恢复了。记住了,经济的改变是人心态的改变,人务实了一切都好办。大家还在争论张雪峰的时候,广东第一技校招生连夜排队的时候,房价连续下降的时候。大家都认同我说的,市场完全大分化的时候。经济其实已经见底了。一些民营的资本已经开始在投资了,我不说是哪里。这个地区在投资领域是有指标性意义的。
就业市场在恢复,但是 残酷的是实用专业持续向好。虚头巴脑的专业,必须降级甚至降两级求职。2022是中国整体观念的转型元年,到了该改的时候了。以后也不会回到以前了,就像我说外贸一样。到了彻底改变的时候了!且行且珍惜吧
发布于 2023-07-24 19:39・IP 属地天津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mdlhdeutsch - 4 个点赞 👍
官方说了,根据历史规律的观察,今年8月份以后的失业率会逐步下降。
什么依据呢?
因为在这个时候,一些企业会逐渐恢复生产和招聘,市场活跃度会增加,就业机会也多;
另外让官方比较乐观的是,随着毕业季的过去,年轻人渐渐找到工作,所以八月份以后失业率会逐步下降。
........
但事实上呢,今年与往年可不一样。
前段时间的统计数据大家都看到了,今年我国青年失业率已经连续三个月突破20%,7月18日更是达到21.3%,成为五年来的高点!
尽管8月份后存在历史规律,青年失业率可能会逐步下降,但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就业形势仍然面临不确定性和挑战。从这个角度看,官方回应8月份以后失业率将逐步下降,跟多的是为广大青年人打气、带来就业前景的希望。
疫情的发展态势和经济复苏的缓慢仍然是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
所以,解决失业率与就业难的关键是在于:
1,继续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扶持,不只是为了经济回暖,更是为了扩大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2,加大对创业者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青年人创业就业。但这条在当今形势下一定要慎重。
对我们个人来说,也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关注就业形势的动态变化,寻求个人发展的机会和途径。通过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适应就业市场需求,来应对就业挑战并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最后,还是希望国家与整个社会关注青年人就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资源、职业指导和心理支持。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解决青年人的失业率高和就业难的问题,愿一切尽快好起来!
发布于 2023-07-24 13:47・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点评校尉 - 3 个点赞 👍
统计局:5月已经历史最差了,不会更差了吧
统计局:6月已经历史最差了,不会更差了吧
统计局:7月已经历史最差了,不会更差了吧
就这样,预计时间拐点来到了8月份…
眼看着要把青年人耗成中年人了,这样随着出生人口的下降,青年失业率肯定会下降的…随之而来的是中年危机了。
更想不到的另一个数据是,现在全国灵活就业人员有2亿多人,这是啥概念。就是差不多每5个中青年人里就有1个没有稳定工作,很多只能靠咸鱼、淘宝卖卖东西这种维持就业。就连很多学校毕业生统计里,也开始注水了,没有达到预期的话,就让学生去注册一个咸鱼账号,卖出一笔就算创业成功了。
要知道,这些人并没有被计算在失业率里面!
根据财新的新闻报道(国家发展研究院张丹丹估算),真实情况下的“青年失业率可能达到46.5%”,这一数据可能更贴合现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
前几年还可以说,大不了以后就去开滴滴、送外卖,但是现在网约车市场和外卖骑手都已经饱和了,而且内卷的特别严重。骑手里面不乏名校硕士研究生毕业生,而滴滴师傅很多都是企业中层,为了养家糊口下班打起了第二份工。
年轻人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中年人又何尝不是呢,好不容易读完硕士,30岁出头竭尽全力找到工作,35岁就面临企业裁员。这短暂的五年要是没有赶上好机会没有遇上好领导,很难晋升上去,基本上人生也就这样了,只能再寄希望于下一代了。
造成这种局面,总得有个原因吧!
就在刚刚,美国大使发话了:中国失业率高的责任全在美国,因为美国的无理制裁导致中方1300多家企业无法正常开展业务,无数人失业,影响无数家庭…
锅是找到了,下一步该怎么解决呢?
只能等待工具箱里,除了大喇叭之外的其他秘密武器。
编辑于 2023-07-24 14:00・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新一 - 2 个点赞 👍
6月份,我国青年失业率为21.3%,连续第三个月创下新高。
每年到了毕业季,众多应届毕业生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青年人失业率都会有所上升,因此,7月份青年失业率可能还会提高。
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821万人,2019年834万人,2020年874万人,2021年909万人。据统计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115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应届毕业生增多给就业带来压力。
随着毕业季过去,不少年轻人逐步找到工作,到8月份以后青年失业率将逐步下降。
2023年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
6月份,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为4.9%,处于今年以来的较低水平。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为18705万人,同比增长3.2%,说明随着经济恢复,劳动者寻找工作的意愿在增强。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增速比去年明显加快,经济规模的扩大带来企业用工需要增多。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城镇16岁及以上人口劳动参与率稳步提升。
青年失业率达到21.3%,是自2018年发布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值,这一数据意味着每五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失业。
国家行业转型升级还在进行中,并不能消化大量劳动力。全球经济低迷,影响了一些行业。
当前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青年人“求职难”和部分行业“招工难”并存,稳就业还需要持续加力。
发布于 2023-07-24 13:43・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远方的狮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aikensou - 1 个点赞 👍
余时保暴雷,最坏时期远未到来!
“深圳余时保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注册成立,是即时匹配雇主和工人的线上劳务中介平台,注册资金为200万,提供的工作岗位多为日结的临时工。
早在2022年11月,余时保的提现系统已出现问题。有劳动者在人民网的“领导留言板”反映“余时保”提现困难的情况,指出“平台以各种理由,限制工人提现使用,存着克扣工人工资不发的圈钱行为”。宝安区人力资源局回复留言者,留言的三天后工人已经提现劳动报酬,更表示“若您今后再次遇到类似问题,建议您通过民事争议途径解决纠纷。”
今年3月初,网上出现更多声音指责“余时保”的提现出现问题,甚至连APP都登陆不了,呼吁不要再使用该APP。到5月时,有人指责“余时保企业版”也出现问题,“提现提了大半月都待审核”。而到了6月底,公司终于形成大规模拖欠工资。
由于中国的经济仍处于下行期,不少失业的年轻人均要靠零工维生。但沿海工厂倒闭搬迁,建筑行业开工减少,招工需求减少,赚取中介费用的零工平台的利润也受到影响。
日结工人的工作极其不稳定,处在朝不保夕的生活状态中,有时甚至要指着前一天的工资吃饭、住宿;更大的问题是,日结工在劳资关系中处于最缺乏议价能力的一群,当垄断招聘信息的线上中介平台发生欠薪,更是将劳动者本就脆弱的生存状况推向极端。
发布于 2023-07-24 20:53・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一代完人洪承畴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咨询农夫三拳 - 1 个点赞 👍
国家统计局判断 8 月份以后失业率会逐步下降,判断依据是什么?今年的情况和往年有何不同?
国家统计局判断 8 月份以后失业率会逐步下降,判断依据是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
人民网2023年8月15日报道,在国新办举行的“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受超预期因素影响,就业压力有所加大,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显效,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自5月份开始连续回落,7月份已回落到5.4%。
今年的情况和往年不同,是“受超预期因素影响,就业压力有所加大”。
“随着经济恢复和稳就业政策,特别是对年轻人就业帮扶政策措施力度加大,总体上来看,就业情况会逐步好转,保持稳定。”付凌晖表示,下阶段,要继续落实好各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推动经济持续恢复,积极助企纾困,扩大就业岗位,加大稳就业力度,加强对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推动就业形势稳定向好。
其实,每一年的失业、就业情况都会有所不同,既和国际大环境有关系,也和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相关。
发布于 2023-07-26 11:4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八十五口 - 0 个点赞 👍
35禁止住青旅,40不让开滴滴,腾出来的位置都给年轻人。所以你看青旅和滴滴全是二十几的小年轻,是不是有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回家轻松为人民服务的感觉了。配合数据来看,它失业率必须低。
经济周期只会迟到,不会缺席。每一次经济危机都需要献祭一些人。失业对个人是坏事,但也不绝对。年轻人最重要的事选择,失业给到你的不是一个好选择,但是一个选择的机会。比如考研,比如成人教育。所以经济恢复期间正常的失业率下降必然是企业开工增加,市场逐渐繁荣,用人需求增加。同时对应的人才也得到了更多机会。那么今年是不是经济回暖的自然失业率下降,让事实说话更好。
统计工作是为决策服务的重要工作,但和钦天监这种预测未来的部门相比还是有差别的。如此明目张胆抢夺大师的工作,看来部门就业难度也大了呢。
不管怎么样,有衰退有增长是好的现象。没必要过分解读。
发布于 2023-07-24 17:5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tony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kaaali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xnwZZV - 0 个点赞 👍
判断依据就是失业超过几个月很多人就没有找工作的动力了
三个月不主动找工作的不计入失业率
别笑,国内失业率统计标准就是这样的
失业人口是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人:
(1)没有工作;
(2)在调查时点前3 个月内找过工作;
(3)如果提供一份合适工作,能在 2 周内开始工作。要再降低也简单,照着领失业补助的数据统计,估摸能降到1%以下
只是希望各位老爷们骗别人可以,别把自己也骗了
你要是照着这漂亮的、国泰民安的失业率制定政策迟早是要翻车的
编辑于 2023-07-24 18:49・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秦一鸣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没有昵称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西街卖可乐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路边摊的二狗子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紫罗兰·永恒花Q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个普通的草根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neilwang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烟寒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不会变形的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