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台式机显卡散热风道都是扯淡,拆开机箱面板直接用电风扇吹才是王道」这一说法?

- 252 个点赞 👍
这句话感觉不太通顺,不过如果没有理解错意思的话,大概是在说“组机箱风道对于显卡散热没啥用,不如直接拆面板直接用电风扇吹效率高”
机箱风道我个人认为还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高配游戏机器,而且多一个风扇在周围吹还是挺吵的,可能有的人也会觉得不太雅观
我这里可以用我的主机做个实验,空调房25度
我这台电脑组装的时候,底部三个风扇就是外置的控制器,所以我直接用遥控器可以控制风扇的开关、速度等。
我这个机箱是乔思伯D31,我目前就只有底部三个风扇辅助散热,其他地方不太好装风扇所以就没多装了
然后我刚好也有个小风扇
我就跑个furmark看看这三种情况的显卡核心温度
①. 关侧盖+风扇停转模拟无风扇
②. 关侧盖+风扇满速
③.取下侧盖+外置电风扇吹就简单跑一下Furmark,1080P 0X MSAA,简单跑5分钟抓个结果
第一种情况,关侧盖+风扇停转
核心温度78度,CPU温度50度。此时玻璃侧盖明显感到很热。
然后是关侧盖+风扇拉满
底部三个风扇拉满,此时 显卡核心温度降低到72度,然后CPU吃显卡尾气情况也比一开始更多,所以CPU温度也上升了点
具体频率方面,要比无风扇的时候高了450MHz了,此时玻璃侧盖只有16pin接口那个位置比较热,其他部位已经没有那么热了
最后是打开侧盖,用外置小风扇吹的结果,底部风扇停转
主要吹核心那篇区域,这个小风扇还是挺吵的,感觉人位听着超过65分贝了,我肯定不愿意打游戏的时候拿它来吹显卡,太吵了
结果其实和机箱内部风扇吹的差不多
核心温度72度,但由于底部没有风把热量源源不断输送给CPU,所以CPU的温度反而下去了。
GPU核心频率反而不如底部三风扇对着吹高了。
最后再来跑个有意思的
小米的落地扇直接对着显卡吹
结果是核心温度70度
核心频率其实没有比底部三风扇满速的时候高
倒是CPU爽了。
概括一下就是这样:
所以如何配置应该不需要说太多了
机箱风扇我觉得还是挺重要的,你们别看风扇满速对比风扇停转就低了6度,但是实际频率低了450MHz了,这是两个数据了,这还是差了挺多的,因为现在N卡是boost4.0机制,温度和频率的变化是很紧密的
温度变高,频率马上就会跟着变低,因为它需要维持一个相对的温度平衡,所以前面两种情况的差距远不止表面6度的差距。
效率最高的是落地扇开满速对着吹,其次是底部三风扇满速,然后是小风扇满速,最后是无风扇。
我估计底部三风扇满速如果是再开了侧盖的话,效率可能还会再高一点。
更新两张实际游戏图,孤岛惊魂6的,算是目前比较新的大作了,也很吃配置
孤岛惊魂6 4K分辨率最高特效 孤岛惊魂6 4K分辨率高特效 关侧盖+底部风扇开启,但我这仨风扇没有开满速,就开了最低档,因为要追求一定的安静,实际游戏过程显卡温度其实不高。
编辑于 2023-07-25 11:19・IP 属地河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超合金彩虹糖 - 150 个点赞 👍
大实话。
你看看落地扇多大功率:
当然,这是工业电扇,本来就比较变态……但你家里的落地扇起码100瓦功率,台扇起码40瓦……
你再看看机箱风扇:
12v,0.5A——大声告诉我,它有多少瓦!
来,再看看CPU风扇多大功率:
12V,0.66A——大声告诉我,它有多少瓦!
再让我们看看机箱电源:
嗯,给我100瓦功率,我接个大风扇——你好好意意思思思嘛嘛嘛你你你你你你!
综上。电风扇显然是绝对王道的——你拿起步100瓦功率的大风扇去碾压转到震耳欲聋也才6瓦的小风扇,那不是想捏扁捏扁想揉圆揉圆吗。
显然,小风扇才必须锱铢必较的研究风道,这样才能用尽量小的功率、尽量小的噪音把发热压下去;你直接怼一个20倍功率上去,那是什么都用不着管。
你咋不怼个这个上去呢,更无敌:
煤矿用的。200多KW。保你爽!
发布于 2023-07-25 23:14・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invalid s - 4 个点赞 👍
台式机的机箱散热风道,是很有效的,很科学的辅助散热方式
比如这个东西可以纯风冷压两块志强和四张a6000
虽然你们都看不起这个牌子,人家东西做的还是很好的 而绝不是指这种纯粹骗钱的玩意:
编辑于 2023-07-25 18:2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Karl Tian - 2 个点赞 👍
拆开机箱面板直接电风扇吹有三个问题:
- 家里没新风的话,机箱内灰尘会很快堆积。
- 机箱风道良好且风扇过得去的情况下,落地扇的噪音其实比电脑本身散热风扇的声音要大得多。
- 你对硅基物品这么好,但是这点温度对它来说可能并不是什么问题,而对于你来说打开侧板之后,如果你的机箱是摆在你腿旁边的,那么你整个下半身都会被机箱排出的热浪加温。
而且现在机箱对于很多人而言,并非只是个摆放配件的地方,更多的像是个桌搭或者装饰品,而这个说法则是完全不在乎上面的需求。
其实都滑坡到这个程度了,不如开放式机箱是吧,开放式机箱跟皇帝的新装差不多,直接鞋盒算了。
玩DIY的都知道,其实所谓的机箱,除了提供一点颜值价值以外,无非就是为了让硬件有个相对独立的,不受外界影响的空间,而这个空间是必然影响散热的。
那么为了减少这种影响,才有了风道一说,就是尽量让你机箱内部的元器件通过风道,能表现的跟开放式平台差不多的温度表现。
而且大部分人的配置,哪怕扔B乎所谓百万年薪的平台,12400+3060Ti这样的组合对于普通人来说也算高配了,但就这样的配置又有多少发热呢?两进两出过得去的扇子(旋涡120或者FC120)搭配风道过得去的机箱,整机搁那只要不是耳朵太敏感的基本没噪音,它就搁那安安静静的,你放个落地扇在你腿边你不嫌吵么?
真不如空调开低一度,吃饱了撑的。
发布于 2023-07-26 11:3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Meteor - 1 个点赞 👍
“台式机显卡散热风道都是扯淡”这句话基本正确。
如何让散热效能最大化?
以第一性原理思考,让冷空气流过散热器,并尽快的排出机箱。
但现有的兼容PC架构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看看显卡
把热尾气直接排放在机箱内,让机箱变成一个大闷罐。
加再多的机箱风扇,都是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修修补补,无法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有一段时间,显卡也挣扎过,例如英伟达公卡,热风直接排出机箱外。但奈何现有PC形态限制了排风口面积,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很快英伟达就放弃了,继续把热尾气排在机箱内部。
其实解决办法也很简单,11年前苹果就尝试过。不过也是苹果运气不好,刚好撞上了Intel制程拉跨,Mac Pro步子迈太大,被Intel一把扯回来。
但现在的Mac Studio,基本继承了这个思路。
最后说一句,兼容机形态几十年没变过,不思进取的PC厂商,该作出一点改变啦。
发布于 2023-07-25 17:51・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换一个时空 - 1 个点赞 👍
正确的废话。
加通风量,温度更低不是必然吗?不然现在机箱的风扇越弄越大是干嘛的呢?
问题是,机箱就那么大也没法放一个很大风扇,如果想通过小风扇带来大风量,那就需要高转速,比如服务器,但是那个噪音受不了。
关键谁会天天把机箱拆开,拿个一个风扇吹着呢? 多碍事啊。
买一个通风特别好的机箱,比如分型工艺Torrent Compac这种配18cm大风扇的,然后进出风都通畅的,开机机箱尾部都能感觉到明显的风。
然后把屋里空调调到舒适温度就行了,够用了。
没必要那么瞎折腾。
发布于 2023-07-26 09:30・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王站 - 1 个点赞 👍
台式机这个限定很鸡贼。如果是机架服务器的散热可以说完全是靠风道设计的。大部分的机架机上用的CPU和计算卡根本没有主动散热,完全靠机器的散热模组带动。这些模组里的风扇那就是一个字‘‘非常暴力’’
编辑于 2023-07-26 13:1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赵亮 - 1 个点赞 👍
电风扇吹,麻烦,不好看,占空间,吵,灰尘大
如果都不介意,当然可以,王道肯定不是
也许只是懒穷人的妥协的王道罢了
如果不差钱的追求极致享受的王,肯定会去追求好看,静,小,方便,干净,而且不用自己动手,花钱就可以搞定了。
编辑于 2023-07-27 16:41・IP 属地中国香港查看全文>>
懒得修行的行者 - 1 个点赞 👍
单纯从散热功效来看,开侧板风扇吹好像没毛病,考虑其他方面这种方法并不实用,这样既不好看,也不利于防尘,还有就是显卡CPU风扇暴露在外,万一家里有个猫猫狗狗鼠鼠啥的容易出事故。
风道虚无主义更是不可取,机箱风道的好坏,对于显卡、处理器这俩发热大户的性能发挥有着可见的影响。如果说噪音这个东西因人而异,不一定能明显感受到,那么降频就是风道不好最直观的后果了。
举几个“风道不好”的例子:
1.银欣小乌鸦3
这是我本人买过的。银欣是个一向以实用性高于外观著称的机箱、电源、散热品牌,它的180穿甲弹风扇,垂直风道大乌鸦全塔机箱等产品,曾经名震天下。如果不是亲身体验真的很难相信小乌鸦3这么个货和前两者系出同门。“小乌鸦”这个名字更是让它的大哥脸上蒙羞。
小乌鸦3是个主板和显卡“分仓式”布局的ITX机箱,外形尺寸近似于早年的半高桌面型台式机。它的卖点是能容纳ATX电源和双槽全高三风扇长显卡。这种布局虽然后来被友商借鉴(分型工艺node 202,ridge,甚至英特尔nuc 13 extreme),但应该最早是银欣推出的。
这个机箱第一眼看上去“风道”似乎还不错,显卡仓、CPU散热处、电源安装位都有网眼开孔。显卡仓甚至还能装两个12cm薄风扇。
可是实际用起来就会发现它积热严重。虽然这个机箱的进风扇看起来挺壮观,但是毫无主动出风风扇。热量想排出机箱外,全靠“正压差”,还有少得可怜,小得可怜的几个网眼和缝隙。
我之前用这个机箱装的一台主力游戏电脑的配置是3700x + 2080s。散热是一个12cm风扇的下压式。同样的配置和散热在这个机箱里,与在一个散热良好的MATX塔式机箱相比,CPU有明显的过热降频现象。
后来我把CPU散热换成了一个由服务器散热魔改而成的奇葩产品,机箱积热和CPU降频终于有所缓解,但这个散热贵,安装极其困难,主板兼容性还非常糟糕。
这样闷罐的机箱,连开盖用风扇吹都得上两个风扇才行!因为CPU和显卡分别在机箱两侧!它固然能装得下3风扇旗舰显卡,但是,代价是什么?
2.外星人R15台式机(13900K)
这台机器的老前辈R13因为CPU过热,被多个科技up主无情锐评,于是戴尔“听取了消费者意见”,在R15的侧板上加了网眼,还用了240水冷。于是,毫不意外地,在CPU性能测试中,这台机器又拉了跨。跑cinebench的时候,CPU根本无法支持boost频率,基本是开跑就降频。
原因可以说也是“风道”的锅,这台机器虽然是240水冷,但是风扇方向却是冷排出风,也就是说,冷排既要分担显卡吹出的炎热尾气,还要承受前进风扇被亚克力面板阻碍的恶果。这还不算完,戴尔还要在冷排安装位外面加上一大堆塑料件来阻碍它出风。
外星人的机箱固然漂亮,戴尔的免工具、易维护的设计思想也深得我心,但这些说到底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评价一个电脑好不好的最核心的标准还是它的性能。再漂亮再花哨的机器,如果因为散热问题买来就降频,这难道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吗?
一个“风道非常好”的例子: 分型工艺Torrent
不但正面有两个180mm风扇进气,前面板栅格化,没有亚克力板之类的阻碍,机箱底部还可以装140mm风扇,给显卡提供气流,后面板即使不是风扇安装位的地方也全是网眼。大尺寸风扇可以靠较低的转速达到比小风扇更好的风流量,低转速也意味着低噪音。这个机箱发售时立刻被业界公认为当前版本最强风冷机箱。
一个“大力出奇迹”的例子:银欣ALTA F2
这个机箱的主板安装位旋转了90度,IO接口在机箱顶部,前面板的风扇位被钢化玻璃阻挡,只能靠细缝进气,但这都无所谓了,因为这个巨物底部装有3个180mm“穿甲弹”风扇。这大概就是当年“大乌鸦”的精神续作。
既然现在不再流行多硬盘位、光驱位,那么巨大机箱内部空间给了谁?答案是大主板支持、多种GPU安装方式、还有更多的水冷冷排安装位。
在这个机箱里你可以轻松放下一个双路服务器主板,两个CPU都能用上360水冷,还有足够的空间放下三张旗舰RTX 4090。
只是这巨大无比的体积还有比阿苏斯创世神还贵的6000块定价,注定了这个机箱基本与主流用户没啥关系了。
发布于 2023-07-28 18:2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带颗盐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吃肉肉长肉肉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反反复复 - 0 个点赞 👍
此王道非彼王道!事实也并非如此,大力也未必出奇迹。
汽车的流线型设计可以降低风阻,然后可以让空气从车身固定角度、比较圆滑的位置穿过,但是某些部位是吹不到的,电脑机箱内部结构复杂,不可避免会有一些风吹不到的角落,而风道设计是为了最大程度避免有这种死角产生。
当然如果你用超大风力去吹,那效果自然不同凡响。前提是如果你要接受风扇的噪音。
另外要考虑的因素是拆开机箱会暴露内部零件,增加灰尘和污染进入的风险。
假如一不小心打翻了水杯,那就热闹了!
在炎热的夏季,电脑的散热确实是个大问题,为此我专门发布过一篇关于笔记本电脑散热器的挑选攻略!里面有明星型号的评测、也有相关价位的散热器推荐,建议有需要的朋友一并参考。
编辑于 2023-07-26 11:10・IP 属地河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发烧友Hi-End - 0 个点赞 👍
机箱散热风扇才多大功率,肯定没家用电风扇散热效果好。别说风道了,天顶星科技也改变不了啊。
风道的作用是用同样的小风扇,散热效果比风道不合理的好一点。
发布于 2023-07-26 11:03・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中年闰土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反町碧咸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霂旸 - 0 个点赞 👍
单纯从散热效果说可能没错,但防尘和噪音呢?
我是老款的sliverstone FT04机箱,前部两个18cm风扇进风,前面有很密的滤网。
在600RPM转速就有足够的风量,让我里面的风冷13700k+RTX 4090比裸机还凉快。
而且前面2个18cm进风,后面1个12cm出风,这样进风量远远大于出风量形成正压差,使得在开机情况下,只有前部的气流是向内,后部的开孔都去空气被挤出形成出风,这样灰尘也都只走前面,可以被滤网过滤绝大部分灰尘,保持内部的相对干净。
并且前部和侧板都有隔音棉,也可以降低一部分内部噪音。
这个就叫风道。
发布于 2023-07-27 08:44・IP 属地湖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cloud liu - 0 个点赞 👍
电风扇吹是王道,但散热风道不是扯淡。只是兼顾各方面考虑,退而求次的选择。
拆开机箱面板,直接用电风扇给显卡散热,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但是只适合在家搞,给网吧或者公司的电脑,每个机箱都配一个风扇并不现实,并且风扇的噪音也很大。
如果台式电脑卖主机,里面加个大风扇。机箱要封闭起来,风扇和硬件之间需要间隔一定的距离,整个机箱的体积肯定就不小。另外,如果是笔记本,便携的体积根本不可能容纳一个大风扇。
夏天开空调给机箱降温的效果比风扇还要好,总不能在机箱内内置一个小空调吧。
现在的台式机机箱风道虽然小,但是聊胜于无,散热风道能够在不干扰其他硬件的条件下,将显卡内部的热量排出机箱,有总比没有好。各厂商尽量利用有限的空间提升散热风道的能力,将散热效能最大化。
发布于 2023-07-27 15:06・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柚花璃海 - 0 个点赞 👍
抬杠谁不会啊?
风扇也是扯淡,拆开机箱面板用空调吹才是王道。
机箱风扇的作用不就是在维持机箱一个整体干干净净放在那里还能散热吗?
拼外置?风扇不够上空调,空调不够直接怼个专用的压缩机散热器甩户外,压缩机再不够就放干冰,干冰不够泼液氮,有休止么?
发布于 2023-07-27 16:50・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百夹不折克林顿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林志洪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西夏张元 - 0 个点赞 👍
这无疑是一种狭隘的说法。
机箱风道是客观存在的。同一级别的硬件,放在不同机箱里,确实会因为风道的差异,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散热表现。哪怕同一个机箱,把风扇前后换个方向,也可能造成明显的温差。做好机箱风道,是DIY的共识。
至于抛弃风道,拆侧板、拿电风扇吹之类的做法,之所以有受众,是因为这样能用较少的投入,大幅改善硬件的散热环境。但是家用电风扇的噪音,哪怕开最低档,也比正常转速区间的电脑风扇声音要大。换用好的机箱风扇,然后稍微调一下曲线,完全可以兼顾性能和噪音,还不用外面多个东西那么麻烦。唯一缺点就是一些好的风扇比较贵,不过现在效果好的家用电风扇其实也不便宜了。这还不谈水冷散热,显然拿电风扇去吹冷排是不现实的。
这些都是针对整个主机硬件的散热而言的。如果是题目里提到的显卡散热,现在的显卡只要不是丐中丐型号,或者装配失误造成的散热器贴合不佳,散热都非常不错。哪怕是闷罐机箱做风道,也没有多复杂,就是前面板或者底部进风,保证有冷空气送入显卡散热器而已,最多就是后方或者上方加个排风扇,防止热气回流。2-3个风扇的投入,真的没有多少钱。几千块的硬件买了,却舍不得买几个风扇散热,就像是买了车却不想付停车费一样滑稽。
硬要杠的话,拆侧板用电风扇吹,还不如彻底一点,用开放式机架,散热效果绝对更上一层楼。有些机架还可以定做防尘罩,也就是网孔面板,罩起来之后其实就是个机箱,移动方便,不用担心磕碰,也不需要挂个大风扇在前面。
DIY各有各的玩法,觉得不值没问题,但硬要说扯淡,就很搞笑了。
发布于 2023-07-28 17:5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Renaissance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