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回答

如何看待「台式机显卡散热风道都是扯淡,拆开机箱面板直接用电风扇吹才是王道」这一说法?

WireMount
1个点赞 👍

单纯从散热功效来看,开侧板风扇吹好像没毛病,考虑其他方面这种方法并不实用,这样既不好看,也不利于防尘,还有就是显卡CPU风扇暴露在外,万一家里有个猫猫狗狗鼠鼠啥的容易出事故。

风道虚无主义更是不可取,机箱风道的好坏,对于显卡、处理器这俩发热大户的性能发挥有着可见的影响。如果说噪音这个东西因人而异,不一定能明显感受到,那么降频就是风道不好最直观的后果了。

举几个“风道不好”的例子:

1.银欣小乌鸦3

这是我本人买过的。银欣是个一向以实用性高于外观著称的机箱、电源、散热品牌,它的180穿甲弹风扇,垂直风道大乌鸦全塔机箱等产品,曾经名震天下。如果不是亲身体验真的很难相信小乌鸦3这么个货和前两者系出同门。“小乌鸦”这个名字更是让它的大哥脸上蒙羞。

小乌鸦3是个主板和显卡“分仓式”布局的ITX机箱,外形尺寸近似于早年的半高桌面型台式机。它的卖点是能容纳ATX电源和双槽全高三风扇长显卡。这种布局虽然后来被友商借鉴(分型工艺node 202,ridge,甚至英特尔nuc 13 extreme),但应该最早是银欣推出的。

这个机箱第一眼看上去“风道”似乎还不错,显卡仓、CPU散热处、电源安装位都有网眼开孔。显卡仓甚至还能装两个12cm薄风扇。

可是实际用起来就会发现它积热严重。虽然这个机箱的进风扇看起来挺壮观,但是毫无主动出风风扇。热量想排出机箱外,全靠“正压差”,还有少得可怜,小得可怜的几个网眼和缝隙。

我之前用这个机箱装的一台主力游戏电脑的配置是3700x + 2080s。散热是一个12cm风扇的下压式。同样的配置和散热在这个机箱里,与在一个散热良好的MATX塔式机箱相比,CPU有明显的过热降频现象。

后来我把CPU散热换成了一个由服务器散热魔改而成的奇葩产品,机箱积热和CPU降频终于有所缓解,但这个散热贵,安装极其困难,主板兼容性还非常糟糕。

这样闷罐的机箱,连开盖用风扇吹都得上两个风扇才行!因为CPU和显卡分别在机箱两侧!它固然能装得下3风扇旗舰显卡,但是,代价是什么?

2.外星人R15台式机(13900K)

这台机器的老前辈R13因为CPU过热,被多个科技up主无情锐评,于是戴尔“听取了消费者意见”,在R15的侧板上加了网眼,还用了240水冷。于是,毫不意外地,在CPU性能测试中,这台机器又拉了跨。跑cinebench的时候,CPU根本无法支持boost频率,基本是开跑就降频。

原因可以说也是“风道”的锅,这台机器虽然是240水冷,但是风扇方向却是冷排出风,也就是说,冷排既要分担显卡吹出的炎热尾气,还要承受前进风扇被亚克力面板阻碍的恶果。这还不算完,戴尔还要在冷排安装位外面加上一大堆塑料件来阻碍它出风。

外星人的机箱固然漂亮,戴尔的免工具、易维护的设计思想也深得我心,但这些说到底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评价一个电脑好不好的最核心的标准还是它的性能。再漂亮再花哨的机器,如果因为散热问题买来就降频,这难道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吗?

一个“风道非常好”的例子: 分型工艺Torrent

不但正面有两个180mm风扇进气,前面板栅格化,没有亚克力板之类的阻碍,机箱底部还可以装140mm风扇,给显卡提供气流,后面板即使不是风扇安装位的地方也全是网眼。大尺寸风扇可以靠较低的转速达到比小风扇更好的风流量,低转速也意味着低噪音。这个机箱发售时立刻被业界公认为当前版本最强风冷机箱。


一个“大力出奇迹”的例子:银欣ALTA F2

这个机箱的主板安装位旋转了90度,IO接口在机箱顶部,前面板的风扇位被钢化玻璃阻挡,只能靠细缝进气,但这都无所谓了,因为这个巨物底部装有3个180mm“穿甲弹”风扇。这大概就是当年“大乌鸦”的精神续作。

既然现在不再流行多硬盘位、光驱位,那么巨大机箱内部空间给了谁?答案是大主板支持、多种GPU安装方式、还有更多的水冷冷排安装位。

在这个机箱里你可以轻松放下一个双路服务器主板,两个CPU都能用上360水冷,还有足够的空间放下三张旗舰RTX 4090。

只是这巨大无比的体积还有比阿苏斯创世神还贵的6000块定价,注定了这个机箱基本与主流用户没啥关系了。

发布于 2023-07-28 18:28・IP 属地广东
带颗盐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