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将对 3608 名「回流生」信息逐一甄别,以假手段获取考试资格将取消录取资格,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66 个点赞 👍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回流生”。
以西安为例,“回流生”是指户籍在西安、但学籍不在可以回到西安参加中考的学生们。
其次解释一下什么叫“回流生”信息造假。
根据西安市教育局的规定,“回流生”要想参加西安市中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具有西安市户籍;二是在外地就读的学校具有办学资质;三是在外地就读的学校能够提供学籍证明、班主任和校长签字、市教育局负责人签字等相关材料。
而有些培训机构以造假方式为“回流生”提供服务。 这些培训机构可以指导家长如何伪造学籍证明、签字、落户等材料,并收取高额费用。 有的甚至可以办理人才引进证明,让从未来过西安的学生落户西安,并参加中考。
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回流生”呢?
官方通报里的3608位“回流生”据说大多都是河南人。
河南考生到西安参加考试,从前些年所谓的“高考移民”,发展到现在所谓的“中考移民”,更多的是出于无奈。
河南的考生和家长,图的肯定不是西安乃至陕西初中、高中的教学质量,为的只是能参加陕西的高考,以陕西考生的身份考个好大学。
2023年河南和陕西高考均采用全国乙卷,试卷和总分都是一样的,高考各项数据来对比。
考生数:
河南131万人
(河南统计高考人数比较特殊,除去普通高考学生含复读生约80万人外,还有职业类对口升学和专升本,合计131万人)。
陕西32.3万人;
本科一批(理科):
河南514分,省内排名125465位,
陕西443分,省内排名62218位;
本科一批(文科):
河南547分,省内排名24386位,
陕西489分,省内排名14516位;
本科二批(理科):
河南409分,省内排名320263位,
陕西336分,省内排名132360位;
本科二批(文科):
河南465分,省内排名99108位,
陕西403分,省内排名49658位;
高校:
河南没有985高校,211高校仅1所;
陕西985共3所,985及211共8所。
数据显而易见,在陕西参加高考更容易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
不少在河南考二本都困难的学生,到陕西后,居然考上了一本大学,成绩稍好的甚至还考上985、211高校。
那要是河南考生去黑龙江这种287分就二本、408分就一本的不是更好吗?
不用怀疑已经有了。
其实要解决中考“移民”的问题,就得从根儿上解决高考的问题。
可问题是高考一直都是相对公平的状态。
可以看看2022年的各省高考的录取情况。
省份 人数 985 211 一本 本科
山 东 79.5万 1.59% 3.47% 14% 43%
广 东 78.3万 1.62% 3.41% 13% 51%
四 川 69.8万 1.49% 4.12% 15% 33%
河 北 63.4万 1.21% 3.84% 18% 55%
湖 南 57.5万 1.31% 4.12% 18% 32%
广 西 55.1万 0.95% 3.84% 13% 32%
安 徽 54.3万 1.34% 3.56% 21% 42%
江 西 49.3万 1.21% 2.97% 13% 36%
贵 州 46.7万 1.01% 4.51% 13% 34%
湖 北 40.5万 2.09% 3.93% 19% 44%
江 苏 35.9万 1.89% 4.12% 30% 59%
云 南 35.8万 1.26% 3.68% 14% 46%
浙 江 33.2万 2.43% 4.94% 16% 56%
山 西 31.6万 1.82% 6.13% 13% 37%
陕 西 31.3万 2.39% 6.45% 24% 57%
重 庆 20.2万 2.11% 5.45% 21% 42%
甘 肃 24.6万 2.24% 5.17% 17% 49%
新 疆 21万 2.06% 7.44% / 38%
福 建 20.1万 2.79% 7.48% 23% 66%
黑龙江 19.4万 2.39% 7.97% 24% 57%
辽 宁 19.1万 3.37% 8.37% 29% 56%
内蒙古 18.5万 1.89% 6.43% 21% 51%
吉 林 15.2万 3.56% 9.24% 14% 55%
宁 夏 8.2万 2.15% 9.75% 27% 43%
上 海 7.0万 5.04% 11.7% 22% 66%
海 南 6.0万 2.16% 8.95% 26% 72%
天 津 5.6万 6.19% 14.3% 30% 73%
北 京 5.2万 6.08% 17.8% 43% 55%
从数据中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不同省份高考的不公平。比如在海南高考有72%的本科录取率,但是在湖南高考却只有32%的本科录取率。
身为父母都想给子女一个轻松,美好的未来。
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回流生”的原因。
编辑于 2023-07-22 15:4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是小言同学 - 57 个点赞 👍
对「回流生」作假取消资格,这无可厚非!
最近,关于「回流生」的争议挺多的。这件事的起因在于,西安市今年的中考录取分数线很高,出现了很多高分考生,有些学生参考往年的分数可以读重点高中的,今年没读成。
后来,一些家长一查,原来是河南来的「回流生」太多了,甚至还有机构在从中获利捞人,就更加气愤了,直接向上反应。
一些机构甚至在抖音宣传 回流生是指什么学生?以西安为例,“回流生”是指户籍在西安,学籍在外地,回到西安参加考试的考生。
“回流生”的路径主要有两个:1.西安本地居民外出打工,其子女在父母打工地就读,回西安参加中考,即“回流生”;2.西安引进人才落户,随迁子女也符合“回流生”的定义。
但是因为当地为了吸引人才,只要身份证和本科毕业证原件即可办理落户,导致落户极其容易。而且孩子还能在当地参加中考的资格,之后就能顺理成章参加高考。
如果说,这些落户的人才在西安就业和生活,为西安作出了贡献,那么他们的孩子参加中考乃至高考,家长们也没有什么意见。
但问题就在于,一些机构宣称陕西的高考录取率高,高考压力比邻省小,就导致背后有灰色的产业链存在。他们从家长落户到孩子学习以及如何参加中考、高考,都有完整的配套收费服务。
换言之,通过这种灰色手段落户西安的家庭,就是空挂户,工作不在当地,孩子学习也不在当地,但可以参加西安的中考、高考。如此这般,西安的学生家长们能不有意见吗?
其实,围绕“回流生”的争议,主要还在于各地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升学竞争程度不同,以及人才引进地区如何做到原有户籍学生与“回流生”的利益平衡。
前一阵大热的“山河大学”就体现了家长和学生是对高等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的期待和呼声。
他们说理解西安家长的心态破防,但抢蛋糕的事儿,谁愿意自家孩子吃亏呢?
河南年年高考生破百万名列第一,整个省却只有一所211,没有985。从历年的数据来看,河南985院校的录取率全国最低,本科录取率也倒数。
同样使用全国乙卷,陕西省的文科一本线为489分,理科一本线为443分;而河南,则分别为547分、514分,分别比陕西高出58分、71分。
考600分上不了985,考450分只能读大专,孩子们一年比一年努力。可是所有人的努力,只会提高分数线,100个河南孩子里,只有16个能上一本,这个数字在北京是46,在陕西和天津是30。
所以,就有了这种“钻空子”的行为,来西安抢名额。能理解河南高考的不易,但也不提倡这种投机来抢名额的做法。
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人才引进地区,应该向社会公开引进人才及其子女的情况,并根据考生数的变化,调整高中教育资源配置,做到即便有“回流生”,但中考整体升学率不降,普高录取率不降。
事实上,公开信息也会引导“回流生”理性选择,因为如果“回流生”数量增加,中考竞争因此变得十分激烈,那运作“中考移民”也无实际意义了。
需要注意的是,把不是“回流生”的考生也包装成“回流生”,是异化的中考移民,既影响人才政策的落实,也破坏中考公平,尤其需要进行严厉治理。
相比住房和医疗,教育是软肋中的软肋,没有几个家庭能过这一关。
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有的只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潜规则。
就算没有回流生,也会有人钻其他的空子,不解决问题的结果就是会制造出更多的问题。
只有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严查灰色产业链,警惕变相“高考移民”,尽全力消除教育投机现象,让教育回归到良性生态,让家长们不要为了教育耗尽所有,才能彻底杜绝教育不公平。
编辑于 2023-07-22 16:34・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雨过天阴 - 26 个点赞 👍
教育永远不会公平, 但是几乎是生活中能看到的最公平的事情了. 想想学生就业, 想想工作提拔, 想想国与国相交, 不公平的多了. 公平的话题, 就不聊了, 我把大家想知道的消息捋一捋...
问题一: 什么是回流生
回流生是指在中国大陆某地就读初中或高中,但户籍在该地以外的学生。这些学生通常因家庭原因或其他因素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往其他城市就读,而在高考(中考)等重要考试时,他们需要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
问题二: 如果确定是回流生, 会取消录取资格吗?
首先要知道: 回流生本身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和合规合法的考生群体. 但是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 西安本地居民工作在外地, 其子女随父母, 在父母工作地就读. 二. 西安市的引进人才,其随迁子女虽然在外地接受教育, 但也合理时间段也可以在西安市接受中高考.
所以, 现在查到的3608名考生, 要进一步核实其户口迁入时间,学生父母工作社保情况,学生学业情况. 如果满足上面的两个条件, 自然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不满足, 就会被取消录取资格.
问题三: 如果被取消了录取资格, 补录方案会是什么?
目前没有一个确定的方案, 但是如果被取消了录取资格, 招生结果肯定会很让考生失望. 一种有可能的方案是, 先取消考生录取结果, 然后更新学校的招生名额, 之后根据各个学校的剩余招生计划数, 再根据取消资格学生的成绩,进行补录.
问题四: 涉嫌造假的培训机构怎么办?
现在有13 名培训机构人员已被控制. 好多人说不止13人, 我希望只有这13人. 大家都是为了生计, 现在市长都出来抓这个问题了, 所以, 杀鸡儆猴的效应肯定已经完全达到了. 西安市的教育资源想必以后也没人敢非法占用了, 所以, 既然目的已经达到, 就没必要再扩大后果, 真的, 都是为了生活.
至于,这13人如果真的犯法了, 那可能的处罚是三年以下有期, 因为: 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
问题五, 这件事对以后会有什么影响?
希望能够解决河南省和其他省份教育资源不均衡,录取比例不均衡的现实问题,让不同省份的考生,都能在高考的体系下,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码字不易, 双击屏幕, 解锁你的知乎新功能吧.
编辑于 2023-07-22 18:30・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黄河边儿 - 23 个点赞 👍
在古代
科举作弊是要杀头的
官员参与舞弊
那更是一撸到底 全家倒霉
现在进步了 杀头就算了
应该严厉惩处责任人
对于涉及舞弊的官员 应付开除公职
发布于 2023-07-22 21:0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高山昙 - 22 个点赞 👍
我瞅了下,西安中考的资格限定好像是户籍或学籍,只要有一个在西安就可以参加了(有误请指正)。
而西安的入户要求,相当简单,特别是所谓的人才引进那部分,简直是个人就可以了。
这些所谓的“回流生”,他们应该是学籍不在西安,户籍却在西安的学生。
如果真是这样,他们合法合规可以在西安参加中考。
除非,他们确实学籍户籍都没有,却也能通过考试的资格认定。这样的话,可就不是培训机构有能力做到的,真正要被抓的,你们懂的。
我们广东中考的资格,户籍生当然有资格了,非广东户籍的要求在广东有完整三年初中学籍才可以。
刷了挺多这个话题的回答评论,感慨一句:人类确实是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什么公平正义只要跟自己的利益冲突,那就是个屁而已。
编辑于 2023-07-22 15:3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悠然 - 15 个点赞 👍
参考了不公平,取消了录取资格害孩子。
狠狠得收拾承办人,明知故犯不收拾不足以平民愤!
发布于 2023-07-22 20:04・IP 属地山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益品冀悟 - 0 个点赞 👍
首先就是如果是说通过假手段获取考试资格的这种方式的一定会被审查。
现在说明国家已经开始去调查高考移民,或者开始去限制这方面的这种回流生,就是如果说就是甲的手段或者是没有通过正规的户籍方式来获取考试资格的,那肯定会取消,因为这样的话就是已经吊销了一些机构。
而且就是很显然国家是要确保所有地区的考试的公平和所有人员的在考试方面的户籍上的公平就必须这样做。
即使是这些人花了很多钱也是打水漂的。
没有办法,否则的话,中国的高考的制度就是一个幌子。
但是你这样看下去又如何来真正的保护公平?很多的省份就是在大学分布,教学质量和考试人数包括考试难度和教学的难度上就是不同。那你让这些考生怎么活下去呢?
编辑于 2023-07-22 22:41・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西日韩留学吕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