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回答

西安将对 3608 名「回流生」信息逐一甄别,以假手段获取考试资格将取消录取资格,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大熊猫
57个点赞 👍

「回流生」作假取消资格,这无可厚非!

最近,关于「回流生」的争议挺多的。这件事的起因在于,西安市今年的中考录取分数线很高,出现了很多高分考生,有些学生参考往年的分数可以读重点高中的,今年没读成。

后来,一些家长一查,原来是河南来的「回流生」太多了,甚至还有机构在从中获利捞人,就更加气愤了,直接向上反应。

一些机构甚至在抖音宣传

回流生是指什么学生?以西安为例,“回流生”是指户籍在西安,学籍在外地,回到西安参加考试的考生。

“回流生”的路径主要有两个:1.西安本地居民外出打工,其子女在父母打工地就读,回西安参加中考,即“回流生”;2.西安引进人才落户,随迁子女也符合“回流生”的定义。

但是因为当地为了吸引人才,只要身份证和本科毕业证原件即可办理落户,导致落户极其容易。而且孩子还能在当地参加中考的资格,之后就能顺理成章参加高考。

如果说,这些落户的人才在西安就业和生活,为西安作出了贡献,那么他们的孩子参加中考乃至高考,家长们也没有什么意见。

但问题就在于,一些机构宣称陕西的高考录取率高,高考压力比邻省小,就导致背后有灰色的产业链存在。他们从家长落户到孩子学习以及如何参加中考、高考,都有完整的配套收费服务。

换言之,通过这种灰色手段落户西安的家庭,就是空挂户,工作不在当地,孩子学习也不在当地,但可以参加西安的中考、高考。如此这般,西安的学生家长们能不有意见吗?

其实,围绕“回流生”的争议,主要还在于各地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升学竞争程度不同,以及人才引进地区如何做到原有户籍学生与“回流生”的利益平衡。

前一阵大热的“山河大学”就体现了家长和学生是对高等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的期待和呼声。

他们说理解西安家长的心态破防,但抢蛋糕的事儿,谁愿意自家孩子吃亏呢?

河南年年高考生破百万名列第一,整个省却只有一所211,没有985。从历年的数据来看,河南985院校的录取率全国最低,本科录取率也倒数。

同样使用全国乙卷,陕西省的文科一本线为489分,理科一本线为443分;而河南,则分别为547分、514分,分别比陕西高出58分、71分。


考600分上不了985,考450分只能读大专,孩子们一年比一年努力。可是所有人的努力,只会提高分数线,100个河南孩子里,只有16个能上一本,这个数字在北京是46,在陕西和天津是30。

所以,就有了这种“钻空子”的行为,来西安抢名额。能理解河南高考的不易,但也不提倡这种投机来抢名额的做法。


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人才引进地区,应该向社会公开引进人才及其子女的情况,并根据考生数的变化,调整高中教育资源配置,做到即便有“回流生”,但中考整体升学率不降,普高录取率不降

事实上,公开信息也会引导“回流生”理性选择,因为如果“回流生”数量增加,中考竞争因此变得十分激烈,那运作“中考移民”也无实际意义了。

需要注意的是,把不是“回流生”的考生也包装成“回流生”,是异化的中考移民,既影响人才政策的落实,也破坏中考公平,尤其需要进行严厉治理

相比住房和医疗,教育是软肋中的软肋,没有几个家庭能过这一关。

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有的只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潜规则。

就算没有回流生,也会有人钻其他的空子,不解决问题的结果就是会制造出更多的问题。

只有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严查灰色产业链,警惕变相“高考移民”,尽全力消除教育投机现象,让教育回归到良性生态,让家长们不要为了教育耗尽所有,才能彻底杜绝教育不公平。

编辑于 2023-07-22 16:34・IP 属地浙江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雨过天阴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