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外贸形势因”全球经贸增长乏力”和”部分国家强行推动脱钩”而“极为严峻”!中国外贸还行不行?

- 11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回旋镖就是这样。
澳大利亚反华的时候,说我们是人家的大客户,对自己的衣食父母要放尊重云云。同样的,当我们自己反着自己的大客户的时候,就不要奇怪人家不给你赚了。
狡兔还知道三窟,人家也在搞进口多元化,最近中国已经不再是美国的最大进口来源国就是例子,不追求完全脱钩,但把你的比例尽量压低,光这就够喝一壶的了。
发布于 2023-07-22 08:0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精神科王主任 - 5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不是没有出路和机会,然而所有可以摆脱困境的路你都不愿意走,事到如今还问行不行?好比病人已经呼吸困难了,再不插管就马上要寄了,家属还在医闹还拒绝医院的建议,脸红脖粗的嚷嚷一切责任在院方!院方已经仁至义尽了,死硬不接受医疗方案那是你家属的问题
发布于 2023-07-21 10:26・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食莵之鹰 - 1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众所周知,全球只有中国在经历经济危机。
众所周知,中国外贸受挫是因为中国骂了它的客户。
众所周知,中国快被世界孤立了。
众所周知,中国的制造业订单即将被印度和东南亚各国接收。
众所周知,只要多团建几次,这些就能变成现实。
加油哦
发布于 2023-07-22 07:41・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李昀 - 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一觉醒来又赢了 - 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天天骂甲方,唱衰甲方,甲方当然就要走,或者不给你单做。
去年年末接到的外贸订单就断崖下跌了,传统订单直接腰斩,外贸行业的资深人士预警危机要来了,结果网上一片骂声,说数据是假的,是危言耸听,是唱衰中国外贸。然后就说美欧转移不了供应链,因为东南亚那些落后国家承接不了,它们的基础设施不行,他们的配套不行,他们的技术不行,总之,只有咱们中国行,美欧等国如果不在我们国家买衣服鞋子,那就得光着身子。
政府其实知道了事态的严重性,所以赶紧组织外贸公司出国抢单,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人家是深思熟虑计划好的要转移供应链,怎么会说回来就回来呢?抢单基本失败,春节后外贸订单严重不足,大批外贸企业开工不足,或者关门歇业,有些直接破产倒闭。又有人指望春节后,因为开放了疫情,订单会部分回流,这半年下来,外贸形势越来越差,六月份的出口数据同比下降了12.4%。可见春节后的订单还在下降。
中国由多年是美国第一大出口国,现在降为了第三,美国是我们最大的贸易顺差国,最大的金主,它牵头主导了印太经济框架,加速转移中国大陆供应链,美国人是非常务实的,他们会说到做到,因为美国政府的政治家们是要对选民负责的,他不能随口说了,媒体报道了而不做,那他如何对选民交代呢?又不能作假,如果他们总撒谎作假,那他下次就别选总统了。
但我们中国人总是认为美国只是说说而已,并且说了未必就做得到,他们的数据也会造假。这是中国人不了解美国,或者把美国当成了中国。另外,欧美人说话一般比较委婉,所谓绅士风度嘛,不像我们是战狼风格,言辞激烈。人家说我们是供应链重新配置,是在去风险,不是在脱钩,并且不追求与中国的脱钩,但从美国及其盟友们对中国的制裁来看,实际情况就是在脱钩,只是他们用的是精准打击,比如针对芯片。而不是地毯式轰炸。因为地毯式轰炸会伤到他们自己。
外资还在加速撤离,美国栽培的墨西哥,加拿大,印度,东南亚等地区正在取代中国,制造业供应链也在回流欧洲,比如特斯拉就要加大对德国的投资,达到年产100万辆电动车,并号召中国企业到拉美建厂,给特斯拉配套。
有人说中国现在的外贸形势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看如今这个态势,可能真会如此。网上还有人说,外资想走,我们就不让它走。但捆绑不能做夫妻,你不让它的设备走,你还能不让它的订单走吗?早就说过了,供应链如果一旦撤离,就不是三年五年能回来的,至少得十多年吧。所以说今年的外贸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还是靠谱的。
发布于 2023-07-22 06:5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子銘 - 198 个点赞 👍
看了看这个问题下的诸位答案,我就请问如下问题:
1、认为问题在于我们破坏了和西方、尤其是和美国关系的诸位,请问2012年重返亚太是谁宣布的?2016年南海问题是谁发起的?2018年贸易战是谁发动的?2020年我们制造Covid的理论是谁宣扬的?如果每个主要冲突点都不是我们发起的,那么我们有什么责任?
2、认为我们应该让步的诸位,请问2017年特朗普访华的时候我们给的不够吗?2019年第一阶段贸易谈判我们让步的不多吗?南海问题我们都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南海行为准则”,是谁天天让军舰在其中“自由航行”加剧紧张局势的?HK问题不是我们内部问题吗?台海问题如何让步?
3、认为贸易战是我们不对的诸位,请问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被美国发起贸易战,连发起人都是莱特西泽,日本错在哪里?请问2018年开始同样被美国发起贸易战的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韩国错在哪里?如果大家都错了,难道就只有美国是对的吗?
以上问题,目前我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人、任何一篇文章能站在非美国利益观点内、逻辑自洽的全部回复。
知乎各位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编辑于 2023-07-24 09:22・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任幻想 - 134 个点赞 👍
我国外贸总额或出口额公允价值占全球外贸总额或总出口额公允价值的比例,是提升了还是下降了?
类似话题皆适用以上逻辑:
我国平价居民消费占全球总平价居民消费的比例是提升了还是下降了?
我国真实经济总量和增量占全球真实经济总量和增量的比例是提升了还是下降了?
我国海军主力舰艇总吨位占全球海军主力舰艇总吨位的比例是提升了还是下降了?
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和全球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比值是提升了还是下降了?
我国人口和新生儿占全球人口和新生儿的比例是提升了还是下降了?
真心的,都已经全面处于战争时期了,起码妥妥处于激烈的斗争时期了,那真无所谓你是想夸赞还是想批判,起码先能明白,什么类型的数据有意义,什么类型的数据没意义,再说什么有的没的呗。
发布于 2023-07-24 14:37・IP 属地中国香港查看全文>>
FanFanFan - 106 个点赞 👍
去年让和服女孩脱衣服,连袜子都没给留的新闻,在日本是好多天的热搜头条。
我也想知道解封后,去日本抢订到的企业和政府的招商队,能从日本拿到多少订单。
发布于 2023-07-23 01:1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宝宝 - 98 个点赞 👍
前几天去美国参加了照明博览会,这个展会是世界最大的照明博览会之一。我们发现,中国公司很少,大陆公司没几家,要知道以前这种博览会中国公司都是数量最多的,后来问了知情人士才知道,大陆公司没有收到邀请函,且主办方是不太希望大陆企业去参加的。这种情况以后在欧美国家肯定会成为新常态,国内制造企业要有心理准备了。
发布于 2023-07-22 14:32・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欲望之海 - 9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线程撕裂者 - 83 个点赞 👍
要么就彻底倒向民族主义者,造舰造炮联合欧亚大陆。上策建立建立北京,莫斯科,柏林,巴黎轴心。中策建立北京,莫斯科,德黑兰轴心。下策建立北京,平壤,胡志明轴心。用航母去卖货,在西太平洋地区,环印度洋地区,地中海地区建立更为紧密的贸易体系。
要么就倒向左翼,均贫富,促平等,绝贪腐,提升百姓消费水平,平衡内需。军事仅保留战略导弹,核武器,海军等威慑军种。资源投入民生,福利体系以求改善经济。拒绝星球大战等短期无实际收益的项目。十四亿规模的本国市场,加上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等地20亿规模的市场,在解放了国内消费能力的情况下绝对够吃了。
两样一个都不愿意做,那就只有天知道怎么办了
编辑于 2023-07-22 08:05・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读之行 - 79 个点赞 👍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能是2000万辆,
我国一年国内销量有600万辆的量级,出口100多万辆的量级。
既然国外乏力,
何不提振国内消费市场?
这1000多万辆储备产能实现销售,不就多出至少1万亿的GDP了吗?
差点忘了,
如果按照单一采购,190多万一辆新能源保洁车,这GDP更不敢想。
发布于 2023-07-23 13:1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青山布衣 - 44 个点赞 👍
如果外贸很重要,就不要敌视贸易伙伴,而是尽力构建和谐的国际关系。
如果外贸不重要,一条心搞内循环,那又违背了改革开放的纲领。历史的教训已经告诉我们,不走出去不打开国门,只会共同贫穷。
编辑于 2023-07-21 21:47・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帅克 - 40 个点赞 👍
李司长的官宣解释口径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全球经贸增长乏力。
以全球经济的“金丝雀”:韩国为例。
2023年2月,韩国贸易协会副会长郑晚基在表示,韩国目前出口低迷的主要原因是韩国出口产业(以半导体、石油产品、钢铁制品、乘用车为主)由对经济变动敏感的中间产品为主的产品群构成。
实际上,在每次经济危机时,以中间产品为主的韩国出口都会比全球贸易的(趋势)波动幅度更大,因此也被称为全球经济的领先风向标。
而对于2023年来说,CN经济的恢复程度、以及俄乌战争则是影响韩国出口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韩国最大的出口目标国CN。
2023年3月,韩国对CN出口同比下降33.4%、拖累韩国整体出口约8.2个百分点,远远高于韩国3月对欧盟的出口降幅(同比下降1.1%)。如果考虑到韩国3月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长1.6%,那么这个“高反差”的画面就更加不忍直视了。
那么,这种高反差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事实上,对于一个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体来说,CN进口规模出现连续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就是需求萎缩、尤其是出口订单的大幅萎缩。
如果说,韩国2023 Q1对欧美市场的出口下降是因为高通胀;那么,韩国对CN出口的大幅下降(主要是ICT半导体产品,约占三分之一),则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经陷入deep衰退的现实注脚。
根据IDC于(4月2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 Q1,CN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减少11.8%,降至6544万部,连续8个季度同比下降。
而这个时间点,距离镁光封禁事件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5月中旬)。
也就是说,韩国芯片对CN出口在2023 Q1同比减少120亿美元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采用了长江存储和长鑫的内存,也不是因为美国人不让韩国抢镁光的市场份额,而是因为CN的市场需求大幅萎缩(手机出货量连续大幅下降)。
如果考虑到镁光封禁事件对于韩国芯片影响的仅仅只是存储芯片、而在韩国对CN出口的所有芯片中“非存储芯片”的规模更大(占比近7成),那么这个deep衰退的画面就更加不言而喻了。
由此,也揭开了东方大国一直都在掩饰的truth。
尤其是从2023 Q2开始,这个truth已经连纸都包不住了。根据东方大国7月13日最新的官宣数据显示[1]:
上半年,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1.46万亿元,同比增长3.7%;进口8.64万亿元,同比下降0.1%。
然鹅,对于按美元计算的结果,官宣却只字未提。
实际上,按美元计算,2023年6月,东方大国的外贸出口、进口同比增速均为负数,分别为-12.4%、-6.8%。
同时,根据海关的官宣数据显示,2022 H1,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079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出口为17322.8亿美元,同比增长14.2%。
也就是说,按美元计算,东方大国2023 H1的外贸出口(约合16371.4亿美元)同比增速实际上已经变成了负数(-5.49%)。
显然,这不仅是东方大国官宣绝口不提美元数据的根本原因,而且还引申出了另一个“高反差”的现实画面。
2021年,东方大国还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约占韩国出口总额的三成。
到了2022年,根据韩国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韩国2022年对CN的货物出口规模(1220亿美元)下降了近10%,而同一时期对美国的货物出口规模(1390亿美元)却增长了22%以上。
实际上,这也是自2004年以来,韩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史上第一次超过CN。
到了2023 Q1,韩国国际贸易协会表示,在2023年的前三个月,韩国对CN的出口自2005年以来首次降至总量的20%以下。
到了2023 H1,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数据显示,韩国上半年对CN的出口规模同比下降了26%,对美国、欧盟的出口规模却分别同比增长了0.3%、5.7%。
对此,国际市场普遍认为,东方大国对于韩国经济的重要性已经下降。
用韩国央行行长的话说就是:
“CN经济繁荣(为韩国经济)带来的长达十年的支撑已经消失了。”
于是,这也成为了李司长所说的“另一方面”的最现实写照。
尤其是对于东方大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美国)来说。
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贸易逆差高达9481亿美元、连续第3年创下历史新高。
这个数字,不仅比美国2021年的贸易逆差水平(8451亿美元)同比增加了12.2%,而且与2017年相比更是直接翻倍。
而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则是美国外贸进口的急剧上升,从2021年的34020亿美元跃升至2022年的39580亿美元。
也就是说,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进口订单需求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出现了大幅增长。
唯一出现下降的,反而是东方大国在美国进口订单中的比重。
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贸易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从东方大国的进口额为5370亿美元,低于美国从欧盟的进口额(5530亿美元)。
实际上,这也是东方大国自从成为世界工厂之后的史上第一次(不再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那么,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2021年,东方大国Top 9的贸易顺差来源国分别为:
美国(东方大国对其贸易顺差为3574亿美元)、荷兰(792亿美元)、印度(616亿美元)、英国(554亿美元)、墨西哥(437亿美元)、越南(428亿美元)、菲律宾(293亿美元)、波兰(281亿美元)、西班牙(214亿美元)。
See?东方大国2021年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规模,已经相当于第2~第9大贸易顺差来源国的总和。
2021年,美国不仅在东方大国整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高居第一(17.2%),而且在东方大国全部贸易顺差来源中的比重更是高达52.8%。
事实上,自从东方大国成功加入WTO之后,美国就已经十几年如一日的是东方大国最大的外贸顺差来源国。这也意味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真金白银”的最大来源国正是美国。
美国从主要进口来源国的进口金额占比变化(未经季节调整)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1-5月,美国从CN进口的金额为1690亿美元(同比下降25%),低于从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金额(分别为1950亿、1760亿美元)。美国对日用品、电器等范围广泛的CN产品进口量均有所下降,半导体进口额则直接减半。
从上图可以清晰的看出,自从2018年中美毛衣战开始,CN商品占美国进口商品总额的比重就出现了急剧下降(至13.4%)。
而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在经过季节调整后的数据则进一步显示,截至2023年5月底,CN商品占美国进口商品总额的比重已经下降至7.7%,几乎已经倒退至其加入WTO第二年(2001年)的水平。
目前,作为东方大国20多年来最大(没有之一)的贸易顺差来源国,美国的Top 2进口来源国已经变成了墨西哥、加拿大,Top 2的进口来源地区则是欧盟、东盟。
更加尴尬的是,同样的剧情,也发生在东方大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身上。
尤其是当欧盟委员会主席和德国总理都在强调“去风险”、以及刚刚结束的欧盟领导人峰会发表的(强硬)联合声明的现实情况下,这个问题实际上早已不言自明:
当一个外向型经济体赚取真金白银的主要来源国,已经被俄乌战争(以及可能发生的下一场战争)和《Spy法》变成了enemies的时候,其损失的就远远不只是真金白银这么简单的问题了。
由于涉及sensitive内容(正如东方大国本土根本看不到欧盟领导人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全文一样),【此处删除3080字】
如果说,100多年前的54运动的最终结局是德先生“来也匆匆、却也匆匆”;那么,如今的问题已经变成了:如何在全球主流经济体都在“逆行”的情况下继续和这些国家进行外贸?
叔本华说,每一个错误迟早都会造成损害,错误越大、伤害就越大。个人的错误不仅会让怀有这错误的人受到惩罚,而且还会付出昂贵的代价。
楼下保安则说,即使没有学过国际贸易学的人也知道,如果你发现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都在“逆行”,那么距离你发现自己财富消失也就不远了。
⚠️以上内容节选自《2023房地产沉思录》,所有sensitive内容均已删除,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在new base[2]中查看原稿。
参考
- ^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7/content_6891733.htm
- ^通过WX(naibaodedashu)加入。
发布于 2023-07-23 14:37・IP 属地德国查看全文>>
奶包的大叔 - 37 个点赞 👍
如果只是“部分国家”强行脱钩,那不是还有大部分国家的市场生意可以做吗?不是还有其他大部分国家的投资可以扩产建设吗?为什么会“极为严峻?”
原因就在,那些“部分国家”的市场,对我们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优质且占绝对数量优势的的消费市场。
而那些“部分国家”的外资投资和技术引进,对我国的国内产能建设也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力。
对美外贸体量和中国经济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实际上外贸出口这个行业,分前后端两块:
产能和市场。
产能负责生产,市场负责卖出去。
而这两块正在同时被打击中。
在中低端制造业和加工业,国内的人工价格,基建和“劳动法/工会摆设化”一直都是资本青睐投资中国产能的优势。但一方面,这些优势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比已经逐渐不再是优势。另一方面,这些优势和资本在国内面临的权大于法,行政命令甚至民粹主义随时可能威胁到资本生产相比(前三年的充分暴露),已经风险远大于利益,因此资本在投资产能建设方面已经开始撤出中国。随着资本撤出,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将会出现失业潮,新的就业岗位也会大量减少,这也是现在失业严重的原因之一。
在高端制造业,中国的产业升级被欧美技术封锁精准狙击,硅幕实际上已经存在。确实中国可以靠自研解决部分技术,但即使是这小部分,也同样意味着原先想要依靠高端制造外贸获得的利润没了。这就是说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外贸无法靠高端制造业分得最丰厚的那块利润蛋糕。而更让人担心的是,不知是出于资源确实受限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原先应该重点集中资源投资的高新产业升级,投资发展却在走下坡路。
另一面看原先最有优势的中低端市场,随着欧美和中国的关系彻底破裂,欧美主导的供应链去风险,友岸外包等已经传达到了市场终端,原有的中低端制造业加工业市场,正在被东南亚,南美,东欧甚至北非分割。
这就意味着,产能端投资在缩减,市场端市场也在缩减。
说白话就是生产的少了,卖出去的也少了那你说能不“极为严峻”吗?
有人在说,友岸外包,很多也是中国投资。这是没错的,中国其实从川普开启贸易战以后,就一直在向东南亚和南美转移产能投资,确实很多所谓的友岸外包最终拿的还是中国投资的产物,但问题是:
1,投资能转移,工人转移不了,还是失业。这种转移等于是帮欧美的“友岸”建设产能和基础建设,帮他们国家的产业工人增加培训和就业。这还是投资环境好的,要是碰上像印度,印尼那种经济民族主义盛行的,等你做大做好了就直接抢,完全帮他人做嫁衣裳。
2,这样的投资外移后,赚取的利润有多少还会换人民币呢?这样的投资对中国的外储/国力有什么帮助吗?
为什么说外贸“极为严峻”是件很可怕的事?
原因在于中国前面40年的快速发展,本质上就是基于外贸大量赚进真金白银(外储增长),从而以此为锚进行信贷扩张,借未来的钱建设现在,快速地进行了工业化,城镇化建设。
这就是中国前面快速发展的本质。所以你可以看到,外贸的强大赚钱能力,是中国一切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这块的持续输血,中国的整个发展逻辑就行不通了。
至于内循环?你相信大酒店只要靠服务员和厨师自己吃饭就能经营生存下去吗?也许可以,但这大酒店的规模恐怕首先得先缩减到夫妻档夜排档规模。所以你能明白如果内循环行得通的话,中国的经济会缩水到什么程度吗?
中国外贸现在最现实的做法是需要确保保住东南亚中东南美的外围市场,同时维持欧洲市场(曾经正确的战略,联欧拒美)。但这点现在看也几乎不可能。中国在欧洲最关心的欧洲安全问题上一直和俄罗斯暧昧不清,不夸张地说,这段外交历史以后一定会被用来作为“中国自毁”的反面案例上历史书。中国在主动把欧洲推向美国,让欧美对华战略高度一致化。
对印度的投资和外贸转移是饮鸠止渴,印度正谋求全面替代中国在全球贸易的位置,且吃相难看,时刻准备吞噬成熟的中国产业资本。对越南等其他东南亚的投资是正向的,可以与浙江广东构成产业链。但与东盟的南海争端不解决,就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近几次事件比如北约东进,日本排核污水等问题就能看到,中国在自己的基本盘东亚南亚,也基本就是个孤家寡人,四处为敌。
当然,因为美元的持续加息,导致欧美各国都在持续紧缩,压制了总体的消费能力,这对于各国的出口外贸都不是好消息,这是客观情况,外贸的下行并不止于中国。但是现在美元紧缩周期实际上已经到了末尾,即将进入宽松周期,届时,我们将会看到,友岸和“非友岸”之间的真实差距会如何。
而拯救中国经济唯一正确的治本药方,就是重新成为“友岸”。
发布于 2023-07-23 10:08・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YoYo - 27 个点赞 👍
好好好,前排高赞说得都对,中国闭关锁国倒行逆施得罪了全世界的客户,所以外贸注定不行,
那我想请问——
2023年5月,印度的总体出口同比下降599%,至602.9亿美元,而进口同比下降7.45%,至706.4亿美元。5月的贸易逆差为103.5亿美元,比2022年5月同期下降了15.16%。
印度做错了什么呢?
2023年前6个月,越南货物出口金额约为1644.5亿美元,同比下降12.1%。
越南做错了什么呢?
今年1-6月,韩国货物进出口总值为6409.07亿美元,同比下降10.02%。
韩国做错了什么呢?
今年5月,以美元计价的日本的外贸总值为1286.56亿美元,与4月基本持平,但是同比下降9.7%。
日本做错了什么呢?
1-5月份美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21389.3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7%。
美国又做错了什么呢?
这其中我尤为“心疼”韩国,毕竟尹大统领这一两年是今天给美帝磕头、明天给日本烧香、后天又去给乌克兰朝圣,这“国际关系”应该是超级好了吧?
怎么出口下降也挡不住了呢?
发布于 2023-07-22 15:02・IP 属地广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东林侍读 - 15 个点赞 👍
短期来看,风险因素很大。中长期看,脱钩是必然,不用抱任何幻想。
我天朝现在国际形势严峻到什么程度,老美好几个涉华议案反对票都是零,要知道美国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国家,议员们只代表自己选区的利益,连珍珠港事件后,对日本的开战投票还有一票反对票,我天朝连续几个提案都是零反对票,而且这还建立在我天朝连续十几年都是国会山游说登记开支最大的国家基础上,遥遥领先与日本和沙特。所以美国的主流民意已经是要和我们脱钩了,这个没办法的。
即使是欧洲和日韩,近期的涉华提案,支持率都高的吓人,意大利最新一次投票,反对天朝竟然有八百多票,所以指望他们的订单也不靠谱,当然他们现在不说脱钩,而是说供应链安全,其实性质是一样的。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一方面是尽力缓和和日韩及欧洲的关系,美国因为利益原因很难争取到,欧洲还是有谈判空间的,当然最大的障碍是俄罗斯。
另一方面,国内产业升级刻不容缓。我这里指的产业升级不管是制造业,更重要的是三产,全球主要发达国家三产占比没有低于70%的,绝大多数税收和就业也是来自于三产。我天朝已经把二产做到了极致,要想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三产其实是最好的途径。我们有14亿生产者,就有14亿消费者,三产很少靠贸易,绝大多数都是本地化服务,政府要做的是放开管制,比如,文化,新闻出版,电影电视,信息传播,金融,医疗卫生,教育,法律,咨询等高端三产都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我们之前管的过严过宽,现在外贸面临严峻压力,年轻人失业率高企,三产再不发展就错失机会了,尽快完成法治政府建设,为政府行为划出边界,才能真正实现天朝的产业升级之梦,而且这一次是有更多就业岗位,更多税收和更高工资水平做保障的。
编辑于 2023-07-24 23:5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commandini - 8 个点赞 👍
极为严峻是事实。顺便询问一些与出口有关的企业主,反映今年订单减少百分四五十,是在亏钱维持经营。但接下来形势将更加严峻。对企业来说,这种局面很难受,撑不了多久。
至于原因,呵呵。
全球经贸增长乏力?但乏力与断崖式下降不是同一概念吧。
部分国家强行脱钩,这是事实,但脱钩只是第一步,看样子对抗已成定局,接下来可能还有制裁和封锁。借用流行语,今年形势可能是接下来几年最好的。
发布于 2023-07-24 07:33・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孤独的思想者 - 5 个点赞 👍
“部分国家”表示:我们不背这个锅。
虽然我们制栽了你,但你们也反制了我们。我们的补救措施是给人民发钱,发福利,让人民有钱去消费,拉动经济发展。而你们是增加罚款,削减工资,没收私人财产,人民越来越穷,没钱消费,经济自然停顿。
你们高房价,高油价,高学费,高医疗,高腐败,这些也能怪部分国家?
发布于 2023-07-24 22:3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比尔太次 - 4 个点赞 👍
很多高赞基本都在歪曲事实。
真相是,2020到2022年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两年增速21.2%和10.5%),除了(1)中国产业升级和(2)一带一路贸易拓展的进展,主要受益于(3)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供应段受冲击和需求端暂时膨胀与(4)俄乌战争对供应段的再次冲击两个祸福相依事件的利好。
过去两个月的出口衰退,主要是把俄乌战争造成的外部高能源价格压力利好吐出来,同时新冠疫情带来的出口利好也肯定消退了一部分,而同时产业升级和一带一路贸易拓展的利好还在增加。大致上,去年意味得到的好处消退,前两年得到的增长还是基本存在。
中国5月出口按美元计同比下降7.5%,但是全球进口前30国总进口同比下降10%,说明中国出口在全球出口中占比反而变大了。
去年7月是迄今为止的中国出口巅峰,同比环比都有较大增长,比今年六月的出口额高了12.8%,今年7月肯定依然是同比负增长,而且负增速可能达两位数,8月和9月如无意外应该也是负增长。
去年10月和11月出口额降低到2.1万亿以下,今年有一定概率这两个月以及四季度出口增长为正,但如果欧美经济低迷持续甚至加深(6月美国和欧洲的制造业生产指数都创新低),不排除外需更低导致出口继续负增长。
以上摘自我的公众号海隅苍生里这篇文章,有大量数据论证,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我的回答一直被人恶意踩沉底,有劳大家点赞顶起来,感谢!
编辑于 2023-07-23 12:4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白颐路观潮 - 3 个点赞 👍
众多账号还是那套错在中国的论调,闭口不提多个西方国家从政府层面出台措施限制、打压中国。
那么问题来了:
中国如果经济真的不行,何必劳神费力地制裁,反正都要崩溃不是?
如果某些国家经济真的行,又何必绞尽脑计打压别国,这点自信都没有吗?
“骂客户”这套话术实在可笑,为何不列举一下这个“客户”都干了什么呢?
退一万步讲,如果投了美利坚的话,美利坚真的心甘情愿帮助14亿中国人都过上大豪斯大牛排大排量汽车的生活吗?
再讲退一万步讲,中国也不是不能投了美利坚,古曰:没条件谁投降。乌克兰知乎方面军完全可以回去劝劝美利坚真正拿出点实惠的条件拉拢中国(比如解除制裁、退出台海),这样才能帮助中美关系走向正轨。
靠在简中指责中国、挑拨中国与他国关系、为美利坚张目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编辑于 2023-07-22 09:22・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我这瓜保熟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肥嘟嘟左卫门 - 3 个点赞 👍
国际经济的源头是什么?是美元,因为美元是世界上占比最大的国际货币。
美国确实印了很多的钞票,不过如果不印那么多钞票,我们哪来的每年那么多的贸易顺差?所以,美元就是一个最大的水龙头。
世界经济占比,欧洲四分之一左右,美国四分之一左右,东亚四分之一左右,其他四分之一左右。
目前看来,欧洲大部分是欧美集团的吧?尤其是邻居这一波压力给的,起码不站我们这边,能中立就算给面子了。但是,经济不景气,就算是中立,也必然会较少对外支出。
美国那就不用说了。
东亚,很亲切的词,但是日韩台也在这里面,而且占比也不小,没办法乐观地认为站我们这边吧?
其他的国家,有和我们关系好的,但是他们不让我们免债就不错了。
所以,其他方面不说,经济这块真的很难乐观。
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有必要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和西方国家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背后的实际是利益分配问题,我们的态度只能是对于事情发生的早晚和激烈程度有影响罢了。当然,个人的态度是无条件支持国家了,毕竟自己没得其他国籍,没得选。
关键是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做到哪一步?如何结束?要想清楚
编辑于 2023-07-23 08:50・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桥洞居士 - 3 个点赞 👍
有些地方的专家顾问是千千万万人选中杀出来的精英,是大型跨国公司的高职高管。
看起来愚蠢是因为必须在规则内跳舞。
有些地方的的专家顾问,是二代和读一辈子书的书呆子,一天都没有管理过企业。
看起来精明是因为对待牛马下限低,不讲良心,总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无耻。
现在双方要干起来了。
发布于 2023-07-23 08:39・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道左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TOM DIG - 2 个点赞 👍
行不行自己讲没有用,得看2024年美国大选的结果
如果民主党赢,那就证明美国国内多方博弈的结果是建制派胜利,那后果就是民主党将推行全面的去中国化策略,会通过各类“软刀子”绞杀中国的经济,最终的结果就是中美两国的热战将在10年内爆发,战场要么是台湾,要么是东南亚,地点虽然不确定,但战争来临却是必然的
如果共和党赢,特别是特朗普赢,那就证明了美国国内的矛盾将先于中国爆发,那后果就是特朗普将会执行全面的保守化策略,将美国的力量从西洲、东欧、中亚撤离,优先保证美国在美洲的利益,孤立主义将再次在美国抬头,最终的结果就是中美两国将进行某种程度的互相妥协,中国政府出钱,美国政府撤销围堵,战争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可能性将几乎为零,中国的外贸出口将再次重启
发布于 2023-07-23 10:57・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丘拜斯 - 1 个点赞 👍
外贸不行对老百姓是好事。
改革开放以来,累积这么多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外贸太香了。
我们标榜自己是世界工厂,实际上也是把整个国家当成工厂在管理,把老百姓当成是机器在使用。
一个工厂,一个商人集团,他只要利润上升,只要管理层能分红,他怎么会考虑厂里的机器是不是24小时全年无休?他怎么会顾忌工人的身心出问题?
对工厂唯一重要的,是客人的满意度,是客人持续的来买我的东西——至于工人,工人不就是为我干活的?他们又买不起自己生产得东西。
你看,从这个角度,你就能理解这几十年各种匪夷所思事件的源头。
国家会在乎国民,工厂不会在乎工人。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工人要福利,工人要休息……这都是降低生产效率,降低管理层利润的,所以要坚决的压制。
至于客户,客户就是洋人,所有的洋人都是我们的客户,所以洋人的地位崇高。
就算他是非洲索马里的,那也是客户,就比厂子里的工人地位高。
别不服气,你又买不起自己造的东西,你又不敢砸机器,那不就得老实996么。
发的那点工资还得买厂里建的房子,土地不是你的哟,租给你的,你还个30年差不多也到期了。
那现在外贸不行了,管理层一合计,只能搞内需,内循环了。
工人们两手一摊,不好意思,钱包里那点钱都还房贷了,内需没有,肾虚有。
你想让我内需,你得先给我治肾虚。
有人说哎呀外贸不行了工人们都得失业!
正儿八经的说,你我都是石头,管理层都是瓷器。
太平时节瓷器金贵。
吃不起饭的时候,石头才是硬道理。
发布于 2023-07-22 01:59・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求生之路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737MAX - 1 个点赞 👍
如果地缘政治的紧张关系得不到改善,制造业将会出现持续外迁,外贸持续下降。中国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俄罗斯的贸易只有1万亿美元,西方有15万亿美元,理应跟西方保持良好的关系。
天天骂美国,把美国当假想敌,这边又赚美国人的钱,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
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包括设计,制造,流通和市场等环节,发展中国家因为劳动力便宜,因此在制造环节有优势。当然中国本身由于收入逐渐提高,14亿人口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西方国家掌握着制造供应链的关键环节,短期来看供应链转移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是一旦转移,这就是不可逆的。
俄乌战争开战以前,俄罗斯掌握着欧洲主要的能源供应。现在欧洲已经基本上脱离了俄罗斯的能源,而且这种情况也是不可逆的。能源价格经过短期的上涨以后,现在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顺便说一句,美国在130多美元高位抛出石油储备来稳定价格,现在80美元又把石油买回去了,薅了全世界一把羊毛。
目前看,无论是在亚洲还是欧洲,世界逐渐出现两极化,一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加上亚洲的日韩澳印,另一方是中俄伊朗北朝鲜。西方国家正在要形成一个排除中国在外的贸易体系,把中低端的制造业放在印度东南亚,墨西哥和东欧。
如何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跟西方达成妥协,不但有必要并且十分紧迫。特别是在俄罗斯的关系上,这个关系到欧洲的关键安权利益。目前来看长期的消耗战,俄罗斯无法取得胜利,长远来看,站在一个失败方是否明智需要考虑。另外就是需要考虑如何缓和台海和南海的紧张局势,但是在不损害自身利益为前提的情况下。
很多国家将中国跟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日本比较,但是中国跟日本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日本当时是高收入国家,中国现在还不是。中国人还没有变富,已经变老了。另外日本有一大批自己的品牌,中国没有。没有自主品牌,也就意味着你无法去割韭菜。第三日本有核心技术,中国没有。很多关键的产品,中国依靠国外的设备,国外的原料。这也意味着中国很容易被别的国家控制,一旦关键设备和产品断供,就会出现华为和中兴这样的情况。
总之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是世界离不开中国,而是中国离不开世界。外贸只是现在问题的一个方面,老龄化,人口负增长,经济放缓,国民负债过高,所有的这些都面临挑战。
编辑于 2023-07-23 05:35・IP 属地澳大利亚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一鸣 - 1 个点赞 👍
不看好。
中国制造最大问题,就是让工人挣着全球最少的钱,靠国外引进技术为底子,搞出一个产品,就把该产品价格搞到最低,然后把国外其他企业干死,以为就拿下了全球市场。
这是什么?
1,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2,其实就是牺牲工人待遇补贴出来的价格优势。挣着全球市场的钱,普通百姓缺没钱。
结果就是国外开始要掀桌子了,国内普通群众现在普遍戾气大,躺平算球。
另外补充一下,国内市场也快完蛋了。现在厂子压力大,你敢9块包邮,我就敢8块包邮。去看看现在直播间所谓福利款商品。一块包邮甚至一毛包邮的都有,大主播一放十万单。干过市场的都知道,多少产品比经销商进货价格都低。
结果就是中间商全干死。中小工厂全干死。中青年失业,曾经各行各业的人都跑去干外卖,外卖都容不下那么多人,只能回家躺平不消费,然后死的企业更多,躺平的更多,无限循环。
以上,期待吧,好日子还在后头。
PS1:透露点行业情况,现在大主播的口头禅就是,我去把价格打下来!为什么大主播能把价格打下来,大主播的团队远比比你想象的要专业,他们能够把一件产品拆开分析每个零配件成本,然后给你的价格就是一个便宜,主播挣钱,工厂不挣钱的这么个价格,爱做不做,因而有的是人排队想做。而工厂,库存已经在那里了,不做就是库存,做了库存还能变成钱。
PS2:一定对父母好一点,让父母能够活得长一点。现在父母有点退休金的,那可能是你一家吃饭最后的保障。
发布于 2023-07-23 04:18・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ian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