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5个

今年我国外贸形势因”全球经贸增长乏力”和”部分国家强行推动脱钩”而“极为严峻”!中国外贸还行不行?

常辉
40个点赞 👍

李司长的官宣解释口径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全球经贸增长乏力。

以全球经济的“金丝雀”:韩国为例。

2023年2月,韩国贸易协会副会长郑晚基在表示,韩国目前出口低迷的主要原因是韩国出口产业(以半导体、石油产品、钢铁制品、乘用车为主)由对经济变动敏感的中间产品为主的产品群构成。

实际上,在每次经济危机时,以中间产品为主的韩国出口都会比全球贸易的(趋势)波动幅度更大,因此也被称为全球经济的领先风向标。

而对于2023年来说,CN经济的恢复程度、以及俄乌战争则是影响韩国出口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韩国最大的出口目标国CN。

2023年3月,韩国对CN出口同比下降33.4%、拖累韩国整体出口约8.2个百分点,远远高于韩国3月对欧盟的出口降幅(同比下降1.1%)。如果考虑到韩国3月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长1.6%,那么这个“高反差”的画面就更加不忍直视了。

那么,这种高反差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事实上,对于一个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体来说,CN进口规模出现连续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就是需求萎缩、尤其是出口订单的大幅萎缩。

如果说,韩国2023 Q1对欧美市场的出口下降是因为高通胀;那么,韩国对CN出口的大幅下降(主要是ICT半导体产品,约占三分之一),则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经陷入deep衰退的现实注脚。

根据IDC于(4月2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 Q1,CN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减少11.8%,降至6544万部,连续8个季度同比下降。

而这个时间点,距离镁光封禁事件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5月中旬)。

也就是说,韩国芯片对CN出口在2023 Q1同比减少120亿美元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采用了长江存储和长鑫的内存,也不是因为美国人不让韩国抢镁光的市场份额,而是因为CN的市场需求大幅萎缩(手机出货量连续大幅下降)。

如果考虑到镁光封禁事件对于韩国芯片影响的仅仅只是存储芯片、而在韩国对CN出口的所有芯片中“非存储芯片”的规模更大(占比近7成),那么这个deep衰退的画面就更加不言而喻了。


由此,也揭开了东方大国一直都在掩饰的truth。

尤其是从2023 Q2开始,这个truth已经连纸都包不住了。根据东方大国7月13日最新的官宣数据显示[1]

上半年,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1.46万亿元,同比增长3.7%;进口8.64万亿元,同比下降0.1%。

然鹅,对于按美元计算的结果,官宣却只字未提。

实际上,按美元计算,2023年6月,东方大国的外贸出口、进口同比增速均为负数,分别为-12.4%、-6.8%。

同时,根据海关的官宣数据显示,2022 H1,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079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出口为17322.8亿美元,同比增长14.2%。

也就是说,按美元计算,东方大国2023 H1的外贸出口(约合16371.4亿美元)同比增速实际上已经变成了负数(-5.49%)。

显然,这不仅是东方大国官宣绝口不提美元数据的根本原因,而且还引申出了另一个“高反差”的现实画面。


2021年,东方大国还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约占韩国出口总额的三成。

到了2022年,根据韩国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韩国2022年对CN的货物出口规模(1220亿美元)下降了近10%,而同一时期对美国的货物出口规模(1390亿美元)却增长了22%以上。

实际上,这也是自2004年以来,韩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史上第一次超过CN。

到了2023 Q1,韩国国际贸易协会表示,在2023年的前三个月,韩国对CN的出口自2005年以来首次降至总量的20%以下。

到了2023 H1,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数据显示,韩国上半年对CN的出口规模同比下降了26%,对美国、欧盟的出口规模却分别同比增长了0.3%、5.7%。

对此,国际市场普遍认为,东方大国对于韩国经济的重要性已经下降。

用韩国央行行长的话说就是:

“CN经济繁荣(为韩国经济)带来的长达十年的支撑已经消失了。”

于是,这也成为了李司长所说的“另一方面”的最现实写照。

尤其是对于东方大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美国)来说。


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贸易逆差高达9481亿美元、连续第3年创下历史新高。

这个数字,不仅比美国2021年的贸易逆差水平(8451亿美元)同比增加了12.2%,而且与2017年相比更是直接翻倍。

而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则是美国外贸进口的急剧上升,从2021年的34020亿美元跃升至2022年的39580亿美元。

也就是说,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进口订单需求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出现了大幅增长。

唯一出现下降的,反而是东方大国在美国进口订单中的比重。

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贸易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从东方大国的进口额为5370亿美元,低于美国从欧盟的进口额(5530亿美元)。

实际上,这也是东方大国自从成为世界工厂之后的史上第一次(不再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那么,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2021年,东方大国Top 9的贸易顺差来源国分别为:

美国(东方大国对其贸易顺差为3574亿美元)、荷兰(792亿美元)、印度(616亿美元)、英国(554亿美元)、墨西哥(437亿美元)、越南(428亿美元)、菲律宾(293亿美元)、波兰(281亿美元)、西班牙(214亿美元)。

See?东方大国2021年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规模,已经相当于第2~第9大贸易顺差来源国的总和。

2021年,美国不仅在东方大国整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高居第一(17.2%),而且在东方大国全部贸易顺差来源中的比重更是高达52.8%。

事实上,自从东方大国成功加入WTO之后,美国就已经十几年如一日的是东方大国最大的外贸顺差来源国。这也意味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真金白银”的最大来源国正是美国。

美国从主要进口来源国的进口金额占比变化(未经季节调整)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1-5月,美国从CN进口的金额为1690亿美元(同比下降25%),低于从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金额(分别为1950亿、1760亿美元)。美国对日用品、电器等范围广泛的CN产品进口量均有所下降,半导体进口额则直接减半。

从上图可以清晰的看出,自从2018年中美毛衣战开始,CN商品占美国进口商品总额的比重就出现了急剧下降(至13.4%)。

而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在经过季节调整后的数据则进一步显示,截至2023年5月底,CN商品占美国进口商品总额的比重已经下降至7.7%,几乎已经倒退至其加入WTO第二年(2001年)的水平。

目前,作为东方大国20多年来最大(没有之一)的贸易顺差来源国,美国的Top 2进口来源国已经变成了墨西哥、加拿大,Top 2的进口来源地区则是欧盟、东盟。


更加尴尬的是,同样的剧情,也发生在东方大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身上。

尤其是当欧盟委员会主席和德国总理都在强调“去风险”、以及刚刚结束的欧盟领导人峰会发表的(强硬)联合声明的现实情况下,这个问题实际上早已不言自明:

当一个外向型经济体赚取真金白银的主要来源国,已经被俄乌战争(以及可能发生的下一场战争)和《Spy法》变成了enemies的时候,其损失的就远远不只是真金白银这么简单的问题了。


由于涉及sensitive内容(正如东方大国本土根本看不到欧盟领导人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全文一样),【此处删除3080字】


如果说,100多年前的54运动的最终结局是德先生“来也匆匆、却也匆匆”;那么,如今的问题已经变成了:如何在全球主流经济体都在“逆行”的情况下继续和这些国家进行外贸?

叔本华说,每一个错误迟早都会造成损害,错误越大、伤害就越大。个人的错误不仅会让怀有这错误的人受到惩罚,而且还会付出昂贵的代价。

楼下保安则说,即使没有学过国际贸易学的人也知道,如果你发现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都在“逆行”,那么距离你发现自己财富消失也就不远了。


⚠️以上内容节选自《2023房地产沉思录》,所有sensitive内容均已删除,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在new base[2]中查看原稿。

参考

  1. ^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7/content_6891733.htm
  2. ^通过WX(naibaodedashu)加入。
发布于 2023-07-23 14:37・IP 属地德国
奶包的大叔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