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为什么无法创造出如同希腊罗马那样的精美写实艺术?

- 13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张依桑 - 124 个点赞 👍
看我这帖子能活多久!看看某些人的权限能牛逼到什么地步!
这个前提就是纯粹来搞笑的,汉朝是中国的一个王朝而不是中国本身!能对应希腊罗马的是中国本身而仅仅不是汉朝一个王朝。至于你说古希腊,那问题倒是很直接,请问你说的是古典时代还是希腊化时代呢?简直让人感觉荒唐可笑!罗马也分西罗马东罗马还有后世的拜占庭,能对应中国的则是盛唐时代。
你觉得汉朝陶俑不写实?那好,汉阳陵的陶俑怎么样?你不看身体只看头其实非常写实,甚至写实程度比兵马俑还要优秀:
你觉得这不叫写实那我也没啥话说了 让我感觉莫名其妙的是,一些人似乎很喜欢把秦汉的艺术品割裂来看,甚至YY兵马俑这种艺术形式失传是因为希腊老师没有了,简直无耻和荒谬!!且不谈汉朝的俑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不写实,希腊,罗马时代就不存在做工糟糕的雕塑吗?唔,你觉得人家雕塑都是这样的:
事实上你仔细找找,古典时代的西方一样有大量这种做工糟糕的雕塑:
比如说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代的Greek terracotta figurines,这些玩意是古希腊艺术和宗教表达的常见形式。这些雕像数量丰富,为古希腊人的日常生活和宗教提供了宝贵的证据。所谓的塔纳格拉雕像实际上是在其他地方制作的,是最重要的类型之一。
罗马类似题材的雕塑也有不少,比如下面的这些角斗士:
好,你觉得我是不是能田忌赛马一下,拿兵马俑中的力士俑和这个青铜车马比上面的古希腊泥塑怎么样?这当然是极其不公平的?你莫非以为古希腊罗马雕塑都是拉奥孔,尼禄像这种的?
再来个更极端的例子,以红山文化的陶人和商代的花岗岩鹰为例子,来比比一个汉朝的石人:
商代 红山文化 汉朝 来来来,看到没有,红山文化和大商领先大汉一千年!啊哈哈哈哈哈哈!中国倒退了!当然了,我过去拿古希腊雕塑的倒膜问题给西粉们个台阶下,当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它们恶意造谣还用各种权限封杀我。比如说有人拿老普林尼认为雕塑家莱西特拉托斯兄弟发明了真人面部套取石膏模型的方法,所以早期希腊人的写实雕塑一定没有用倒膜,哇塞,太强了,居然天真的觉得古人的考证一定是靠谱的!太强了!赛高!
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中国就没纸了?要知道各个发明都不是一个瞬间的过程,而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就利用石膏这种材质来说,西方明显比中国要早,而且类似的理论基础完全可以从青铜器铸造技术中推出来。
而从公元前500年开始,希腊雕塑的“进步”明显过快,更像是一种突变的产物而不是一种渐变的产物:
Nigel konstam:
- 证据很简单。当人们用粘土塑造一个站立的人物时,我们不会对脚底做任何处理;而是对脚底进行任何处理。一个人看不到他们,其他人也看不到他们。由泥人衍生而来的青铜器是一个空心的贝壳,没有鞋底(3),但现存的少数古典时代的真人大小的青铜器都具有形状完美且自然的脚趾(2),而且它们还承受着人物重量的压力。这只能通过将模型放置在新鲜石膏池中来实现 ,当石膏凝固后,模具的其余部分就建立在这个底座上。仔细想想,公元前 500 年至公元前 450 年期间希腊雕塑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人这么快就达到了这种完美。
- 这些雕塑已成为大多数具象雕塑所追求的理想。没有人能与希腊人相媲美。对我们来说,从生物上倒膜会被视为作弊。对于希腊人来说,这可能是获得青铜雕像的明显手段。这会省去无穷无尽的麻烦。他们确实对蜡进行了处理,以掩盖他们的方法并使结果更漂亮。
我觉得很奇怪,有些人造谣说我认为希腊雕塑的头发和胡子也是倒膜的,请问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倒膜是获得一个大概的模型而不是一个工艺的全部!艺术家都会对雕塑的后期进行加工处理而不是整体照搬,因而请不要拿希腊雕塑上的错误来反驳没用倒膜,因为古代的复制法本身就很难达到一个绝对准确的标准,古希腊常用的复制法是铅垂线和卡钳,本身就有不精确的局限性问题,这种都是不容忽视的!
好,你或许又认为,不用倒膜也可以写实,这当然是个废话加P话,兵马俑和汉俑头也没用倒膜,美洲的写实雕塑也没用用倒膜,而且造的也不见的不能写实,更有非常优秀的作品:
真以为胡扯古希腊雕塑没用倒膜就对你们有益处吗?也对,荷矛者的比例确实不过关,属于理想化非产物,我觉得很莫名其妙,一会论证古希腊雕塑写实,一会论证古希腊雕塑理想化,可见自相矛盾自抽耳光!
你们就是天真的以为,身体测量这种正常文明都会的玩意是你希腊独一份!很多人把古希腊雕塑往解剖学上扯,真是搞笑,先不说古希腊那种写实人像并不需要解剖人体去得的,直接测测量就可以,而古典时代的希腊人是根本不存在希腊化时代那种解剖学实践的,比如希波克拉底这个人就没有解剖人体,都是通过研究动物来研究人的。
希腊人真正搞医学和科学意义上的人体解剖乃至活体解剖的是希腊化时代的,比如赫罗菲拉斯(Herophilus,约公元前320年至280年) ,人家解剖了600多人,。然而是之前的古典时代,希腊人体雕塑已经玩的非常好了。。。而且赫罗菲拉斯的搞法在欧洲历史上也不是主流,他的方法论最后还被盖伦否了。。。
中国古代的解剖学,其实也没必要惊讶,一个大点的文明都知道:
秦汉时代的人体解剖研究:
《骨度》:“上七节”(颈椎骨七块),“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但概念不清。如“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文中的“背骨”指或骨?何以得出“二寸半”的结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指那一块骨?“上七节”、“二十一节”及“九寸八分分之七”分析,此文应指七块颈椎,“一寸四分分之一”应指颈椎的寰椎。然而由于这段文字在“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之后,概念难清。后世《神应经》、《类经图翼》都将“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平分为上、中、下三段,忽视了颈椎的存在,整个脊柱二十八节也难看出。《内经》不见人体关节总数,《庄子·田子方》则讲:“四肢、百骸”。《庄子·齐物论》载人体有“百骸·九窍·六脏”。“百骸”,唐、成玄英疏解:“百骨节也”。现代人体骨骼学讲一百个可活动关节。即双上肢至肩可活动关节三十四;双下肢至髋,可活动关节三十六(包括左右髌膝关节面),再就是下颌关节二,头颅脊柱可活动关节二十八,恰与“百骸”概念一致。
实质’在探讨经筋实质时指出:经筋在循行中分别和重复结聚于四肢关节部。当接触到尺神经的分部与功能时,‘实质’的作者又强调:“手太阳之筋……系指尺神经,似无异议”。笔者认为:臂神经丛集中在锁骨下部的内侧分出的尺神经,循肱动脉内侧下降,经肱骨内上髁后面的尺神经沟再下行,分出肌支等四个分支,最终以末稍神经纤维的形式而终止于肌、皮等处,它们在沿途都是没有‘结’的。且尺神经的主干从尺侧腕屈肌两头之间穿人深面,转向前侧,于少海穴以下和手少阴心经循行方向一致。假如按《经筋》与《经脉》循行相适应的观念,那么,尺神经在少海穴以下的部分,应该属手少阴之筋了。所以用尺神经的分布与功能来解释手太阳之筋的循行走向,不符合《经筋篇》的原文本意。‘讲座’和‘实质’都讲,在肘内锐骨处弹拨,可出现感应放射到小指之端。无疑,这种感应是因尺神经受到刺激后产生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一表面偶合现象,结论为“手太阳之筋系指尺神经而言”,从而放弃了手太阳之筋“结于腕”等实质内容;更不能因为“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腋下痛,腋后廉痛(见‘讲座’)",而结论为“为我们”认识手太阳之筋实际是尺神经的走向和功能“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笔者认为,古人在写《经筋篇》前,对人体的肌肉和韧带进行了解剖观察,做了相当于“技(枝)经肯綮《庄子.养生主》"的实物调查,写作中以“阴阳学说”“十二经脉学说"为理论依据而成章的。手太阳之筋在肘以下的原文,应该翻译为:“手太阳这条筋,起于小指之上,上行附着在腕骨,再沿着前臂的内侧缘上行,附着在肱骨内髁的后面,用手弹之,连小指都可以牵动。"这里记录的,应该是指深屈肌的小指屈肌腱和尺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有两个起点,一起于肱骨内上髁,另一以薄腱膜起于尺骨鹰嘴和尺骨背侧缘的上三分之二,止于腕部的豆骨。可见尺侧腕屈肌的起止点完全与手太阳之筋“结于腕”“结于肘内锐骨之后"一致(只有起止点方向相反)。原文指出:“弹之应小指之上。"说明古代医家们在解剖时,观察比较细致,用手弹过该筋,终于牵扯动了小指(弹在豆骨旁边的小指屈肌腱上)。所以,手太阳之筋在肘以下的“实质"不是尺神经,而是尺侧腕屈肌和小指屈肌腱。“讲座”和“实质”的误解在于《经筋》原文“弹之应小指之上”是在解剖时弹小指屈肌腱;而两文的作者是在肘后皮下弹拔尺神经时,确实可以产生酸麻感,此一感觉确实为尺神经效应。但我们不可将此一“弹拔”,与《经筋》中的“弹之应小指之上"的论述范围相混。前者在解剖过程中“弹之",后者在活体肘后皮下“弹拔”。两种方法,存在严格区别。好,我再来帮某些人想想反驳我的话,既然汉朝无法对应整个中国,那唐宋时代我国的很多雕塑肯定是非常写实的,我猜你们会怎么反驳我?胡扯什么佛像菩萨像是希腊人搞得,相当于希腊人教中国人写实雕塑。我了个老天,你希腊自己抄袭了别的文明多少东西你心里没点B数?
你们能不能把你希腊那堆古风时代抄埃及抄的四不像的垃圾无视了?!
再还有,你们如果坚持认为和YY你希腊的裸体神像天下无敌,建议模仿西方把你爹妈,还有你自己做成裸体神像放在广场上供众人跪拜,莫要叶公好龙,自取其辱!
最后赠送西奴们诗一首:
肠肥脑满无沟壑,脸皮还需攻城锤!
编辑于 2023-09-02 02:15・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无上瑜伽刘骷髅 - 11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汴梁城管 - 56 个点赞 👍
就是失传了呗。
汉文帝、汉景帝既然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就不可能像秦朝一样,在祠堂、陵墓这种地方花多少预算。
本来能做出“精美的写实艺术”的工匠没有项目养活自己,改行去做别的了,写实艺术于是自然就失传了,也不会再有向前发展的可能性。
如果你是文、景时代的纳税人,以下哪种艺术你会更喜欢?
秦俑:
汉景帝阳陵俑:
实际上就是希腊人自己,也没有办法在社会条件不支持的情况下,做出精美写实的艺术。
艺术失传、退化这件事,希腊人感受得最深。下面两枚硬币,一枚希腊化时代,一枚拜占庭时代,都来自雅典的ΝΟΜΙΣΜΑΤΙΚΟ ΜΟΥΣΕΙΟ(钱币学博物馆)。
失传的过程、贡布里希已经写清楚了:
因为《圣经》禁止偶像崇拜,本来深谙短缩法、深景错觉的古希腊工匠,不得不藏起自己的绝技,去画那些呆板的教会艺术。
他们培养出的下一代工匠,不会再有精美写实的能力,因为社会条件转变,用不上了。
发布于 2023-08-31 13:3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凉宫春日孝顺女 - 38 个点赞 👍
表面是谈艺术,其实是怪祖宗
老套路了
仿佛自己今天的一切不顺都是几千年前的某个人造成的
这不纯扯淡吗?
首先古希腊人不是希腊人的祖宗,古罗马人也不是意大利人的祖宗
今天所有比你生活更好的人都不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子孙
他们死绝了……
文艺复兴,就是一场伟大的换祖宗运动
欧洲人的祖先就是被古罗马人称为是被罗马人称为欧洲三大蛮族的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
在古罗马人眼里,这些都是半兽人
他们是没有文化的
而你在文化上的所有不如别人,都是你这代人的责任
因为文化的领先是可以由一代人的时间建立起来的
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到现在,就是因为人人不同
汉代的中国放弃了对写实艺术的追求
所有艺术的上限都是由甲方决定的
包括大家一起批评的暴君汉武帝,他在艺术上也是一个非常节省的人
你去看看茂陵博物馆,他所有花大钱的地方,不是军事相关,就是政治相关
他的个人消费,虽然被后世天天喷铺张浪费,实际上就是明清两代连王爷都能吊打的水平
艺术方面,他更喜欢文学
娱乐方面,更喜欢女人,竞技和赌博,音乐
上无所好,下必不行
甲方不花钱,谁来付款搞伟大的艺术品?
考虑成本好不好?
反而是战国时代的写实艺术比较多
古希腊,古罗马的写实艺术也是一时的
贵族一旦暂停消费,多伟大的艺术都会失去生命力
钱花在哪里,作品出在哪里
甲方的品味顺便给加了一个天花板
这就是艺术史,最简单的道理
如果你今天在国内看不到自己喜欢的作品
先问问自己,你钱花在哪里呢?
奇丑无比的水泥盒子?
还是灌水无限的无聊网文?
你两千年前的祖先就一个责任
击败周围所有的敌人,免得你和印度低种姓的人一样
其他的事情,他们不替你承担责任……
发布于 2023-09-01 00:4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金陵小老头 - 15 个点赞 👍
这不是事实。中国的写实艺术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了,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甚至于在原始社会就开始了艺术抽象,并且形神兼备。试想如果不是在高度掌握写实技术的基础上,如何能做到形神兼备的抽象?
商代以来的人物形象,是不是很写实?
战国时期的青铜人物塑像--持灯俑
秦代的写实人物塑像
原始社会红山文化时期的抽象艺术形象,主要有猫头鹰,螃蟹,乌龟
原始社会红山文化时期的玉龙,对胚胎的抽象
石家河神人,写实与抽象并存
商代动物形象,
商代鸮卣,写实抽象并存
西周玉鹿
汉代的官印,实物是很小的,最大二厘米多见方,看看上面的乌龟,是不是形神兼备?
天涯被封之前搬运过来的一个文物帖子: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第578页)_国际观察_论坛_天涯社区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838040-578.shtml#fabu_anchor
中国的古代文物,除去它的实用意义历史文化价值之外,单纯的作为艺术品欣赏,其水平也是极高的,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纹饰细节,都几乎是无懈可击,仿佛有灵魂的,让人越看越想看,这在古埃及两河古希腊的文物中是没有的:
新石器时代陶器 商代白陶 新石器时代良渚玉器 新石器时代玉器 宋瓷 明代漆器 玉壶春瓶 龟钮金印 汉代龟钮铜印 商代铜戈玉戈 东周仪仗戈 宋代瓷香炉 周秦汉铜灯 汉代铜灯 汉代熏炉 唐代熏炉 商代铜觥 商周铜壶 商代铜觚 斝 东周提梁盉 西周鸟盉 东周提梁扁壶 东周鹰首壶 乐器
钟本来是乐器,后来利用它的声响报时,延展至今,成了报时器的名字:
从图片资料看,欧洲早期的钟楼也是敲钟,挂的是铸钟,不是机械钟,跟中国古代的钟楼一样,晚近的钟楼,不过是改成机械钟而已,这不会是巧合:
中国天文、计时装置的最高成就之一就是宋代苏颂的水运仪
无论东方西方,早期的钟表跟苏颂的水运仪造型神似,都是一座阁楼的形状,这是巧合吗?
雍正乾隆年间的钟表
欧洲早期钟表钟楼
今天的时钟手表的名称,来自古时候的铜钟,圭表
除了钟楼鼓楼,所谓晨钟暮鼓,夜里则有更夫报时。最早的更夫可以追溯到西周,当时叫鸡人。
《周礼·春官·鸡人》:“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嘂(叫)百官。凡国之大宾客、会同、军旅、丧纪,亦如之。凡国事为期,则告之时。凡祭祀,面禳衅,共其鸡牲。”
秦置率更令,汉因之。为太子属官,掌漏刻。晋主宫殿门户及赏罚之事,职如光禄勋﹑卫尉。隋掌伎乐漏刻。唐称率更寺令,加掌皇族次序及刑法事。
李商隐《马嵬》诗:“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更夫除了报时还兼有巡逻职责,明朝的时候已经有巡警之称,明嘉靖刊本《文选》后面书家广告有“第一巡警更铺”的名称。
打更的驻地叫更楼,有些地方至今还有更楼的地名,比如浙江建德的更楼街道,广东高明的更楼镇。
从文物中可以得到很多历史信息,比如三千多年前的建筑造型,可以从商周青铜器上得知大概:
顺便说一下,资料说佛塔源自印度的“ 窣堵坡 ”,但是对比过之后你会觉得,佛塔跟汉代陶楼的关系更密切:
从商代众多的鸮纹鸮造型青铜器中可知商文化与红山文化关系密切:
红山文化鸟类玉器,鸮居多 调琴器
数学几何意味很浓的:
纳尔逊美术馆汉代透雕重环璧 西汉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战国镶嵌绿松石几何纹铜镜 各种等分圆 战国砝码 骰子及其它 很多青铜器都有方圆对应 汉代游标卡尺
战汉刻度弩机
刻度弩机与现代刻度枪械
商周铜罍:
商代方罍 商代圆罍 西周铜罍 东周铜罍 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芮国墓地,不肯定说是西周只含糊地说两周,因为我们现在认定的是春秋时期有牛耕,但是梁带村的金器很明显已经有了穿鼻牛。看看这金器的造型,没有高深的几何数学可做不出来:
出土的文字资料,除去历史价值文献价值之外,即使只有一鳞半爪,也都会成为书法爱好者争相描摹的对象:
这么有灵气的文物,地中海沿岸是没有的: 苏富比香港网拍的一对西汉错银凤鸟形车饰件.24.5 厘米高,比较少见的形制,凤鸟的头顶和器物底部都有连接的插榫套管,所以感觉可能是车轼车輢等车体部分的连接装饰件.凤鸟的刻画甚至感觉年代可能更早到战国.器身有简单的错银装饰,器物等级毋庸置疑是很高档的,类似器在考古发掘中也少见。
出土楚国马车器 拍卖品 马车器 一组商周凤鸟纹文物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带钩
东周带钩 汉晋时期带钩
唐代皮带和装皮带的黑漆螺鈿圆盒
唐代玉梁金筐宝钿真珠蹀躞带
明代的皮带和盒子
小结:
清代的皮带跟明代之前的有不同,跟现在的皮带差不多了
看看这汉代古滇国的腰带和腰带扣,才知道清代皇帝的皮带模式在汉代就有了:
再看看制作 青铜器的陶范,可知什么是真正的顶级艺术:
苏富比纽约亚洲艺术周上拍战国嵌红铜孔雀石方壶.Giesele Croes行旧藏.高51厘米.整器复杂的纹饰组合完全由红铜和孔雀石镶嵌构成。每周云雷纹下方都是一对龙纹组成的三角纹,上方是红铜,下面是绿松石.方足上细线的云雷纹.整体华丽异常。
新石器夏商时期圆孔钺 周代圆孔钺 商代铜钺 高脚杯源流
中国古代酿酒历史悠久酒文化发达,这从酒杯的众多精美造型中就可以看出来。有人说唐代的兽首玛瑙杯是外来的,或者说是借鉴外来造型理念制作的。可是,以角为造型的设计新石器时期就有了,商周时期都有青铜角形杯,汉代有玉角杯,唐代还有众多的唐三彩角形杯,精美大方,相反,中东希腊那一带却少见有这么规整的角形杯。而且,根据两河流域的资料,他们还有用吸管喝酒的习惯,并不怎么喜欢用杯子。那么,到底是谁学习谁呢?
我们的犀角杯,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
而事实上,所谓的来通杯的古想地中海沿岸,是有不用杯子喝酒的传统的
一组唐三彩角杯
所谓的两河流域古希腊“来通杯”,很多造型夸张,但就是没有基建规规整整像唐代的角杯一样的
以角为杯是古已有之的传统,一种青铜酒杯直接以“角”命名,《礼记 • 礼器》说“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新时期有陶角,商代有青铜角形杯,西周有青铜牛角形器,出土有形制跟唐代玛瑙兽首杯一样的漆角杯遗存,汉代有玉角杯,唐代除了玛瑙杯还有唐三彩角杯龙首角杯,证明这形制的用器是所从来久矣,为什么说是比西周更迟的“西亚来通杯”东传的结果呢?为什么不是由东往西传呢?
一些形制特别的新石器时期到商周时期的杯子:
所有这些,只是中华酒历史酒文化的一些断面,不过也已经足够丰富了,地中海沿岸也号称六七千年前就会酿酒了,他们的相关文物有这么丰富吗?
结绳记事主要是文字发明前的事情,但是在人们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这些印象通过很多文物、纹饰表现出来,这是中华文化对往事的回味,比如,除了流传至今的中国结,还有很多绳纹的文物,绳纹玉器,绳纹青铜器,还有专门解绳结的工具“玉觽(xi)”
良渚文化到汉代,两千多年间的部分绳纹玉器
专门解绳结的工具“玉觽(xi)”
商代绳纹提梁卣提梁壶
欣赏一组绳纹绳结纹铜器
两周绳纹铜器
看看这个,明明是中国结,现在变成所罗门的了,问题是,结绳记事是中国才有的,因为结绳记事,产生了绳结文化,创造了众多的美妙绳结款式,还有众多的相关文物。这些,地中海沿岸有吗?他所罗门的时候,用什么材料做的绳子?
西方的绳结基本统称为水手结,就是说从船上诞生的,从奥运会比赛项目对独木舟的情有独钟看欧洲人的帆船历史也不会很长。
中国的绳结源自日常生活,应用于社会各个方面,并没有说明是那个行业哪类人发明的,只好统称中国结,这也说明此类绳结只有中国才有,而且历史悠久:
---+---
水手结,顾名思义,就是水手们用的打结方法。而实际生活中用得到同类绳结的地方多了去了,侧面可见在古时候欧洲陆地上日常生活没有绳结文化的。
百科说,在古代,绳索的主要固定方式就是打结。水手们打的结,要经得起风吹日晒水泡,长久稳固,易结易解不易开。水手结是古代水手们智慧的结晶,几千年的航海历史就由水手结来守护,可以说,没有水手结,就没有人类辉煌的航海历史。后来,水手结以它号称"绳子断了,绳结都不会开"的结实稳固,备受广大户外运动者的青睐。
事实上,今天只有中国还有绳结文化,代表各种吉祥寓意:
周秦汉人俑铜灯
周秦汉特殊造型铜灯 骆驼文物一组
商代动物形象,形神兼备
一组商代铜壶
欣赏几件错金银铜器
战国玩具错金小鼎.高只有5.8厘米
周代金器
都说这个辽代玻璃瓶是波斯进口的。但无论是玻璃技术还是造型设计,都支持它是本土生产的:
辽代玻璃瓶的造型来自天鸡星,古人认为,天鸡星明亮那就庄稼丰收,所以很喜欢天鸡星,用天鸡装饰青铜器,还有后来的瓷器:
唐代凤首壶一组
天鸡星与丰收有关,也就是与生产有关。这个凤首龙身提梁盉,来个龙凤呈祥,估计也是天地阴阳和谐化于万物生产丰收之意
这个玻璃瓶也是被说成是外来的
刻花玻璃瓶 辽 天津博物馆藏 天津独乐寺塔上层塔基出土 台北故宫所藏北宋汝窑青瓷纸锤瓶 总有人想否认三星堆文化的本土属性,看看三星堆与其他中华文化的关系:
三星堆与中华其他地区文化的联系
从几个方面看看:
三星堆与中华大地其他文化的部分联系
(1).青铜鹰首,7000年前河姆渡就有了象牙鹰首,妇好象牙杯也有,造型差不多
(2).青铜人像,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址有双面神人头像;三星堆有铜跽人,妇好墓有玉跽人,跽坐是商代贵族的流行行为
(3).商代凤柱斝的凤鸟装饰与三星堆凤鸟如出一辙
(4).三星堆涡纹与商代铜鼎涡纹没有多大差别
夏 二里头牙璋
三星堆牙璋
其他各地出土的牙璋
看看商周时期的青铜面具,与三星堆同期甚至更早的的商王区域,也有青铜面具
石家河玉神人,距今约4600─4000年
三星堆神面纹面具,跟其他地方的饕餮纹兽面纹结构还是一致的:
商代勾连雷纹壶 石峁遗址石刻
再看看三星堆神面与良渚神面的对比,良渚是神人骑神兽,三星堆则简化了:
仰韶文化陶片,5000多年前的
这块黑色的陶片有半个手掌大小,高7.2厘米,上面有一只非常完整的大眼睛,这只眼睛突出眼眶。眼睛的左下侧和右下侧,各有一只较为完整的鼻子。袁明分析说,从陶片的边缘可以看出,这个陶片另外几面的部分应该是对称的,该陶器可能有三只眼睛六个鼻子,与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奇怪陶质面具在外形上有相似之处,很可能是有特殊用途的礼仪性器物,带有神秘色彩,可能与当时的某种文化相关。
很多相似的文物造型以及艺术表现形式:
这个著名的三星堆笑脸,与中原西周之后的波曲纹有相似之处:
再看看这个来自天象的纹饰,三星堆也有:
从商代的铜铙到战国的玉剑玉剑珌再到唐代的镜子,它们上面的纹饰勾连云雷文,其发源确确实实是来自天上。
专家认为,勾连云(雷)纹总体上呈T字形,表达了北斗与二十八宿的勾连关系。史记天官书中称为“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
这个纹饰最晚在石卯遗址时期就有了
商代最早的有铭文青铜器,铭文就是这个纹饰:
商代“耳”鬲 耳鬲铭文 这里都是T字形纹样。全是北斗加二十八宿的象征
三星堆铜面具插在额头上的这个最形象了,小的T形是北斗,大的云纹是青龙和白虎,凸目代表观天象,表达的天文含义就是冬至夜半日月合璧,日躔角宿,參宿上中天。凸目代表日月合璧,鼻子上的云纹代表角宿,勾连云纹中间的T形纹代表北斗,最上部的云纹代表參宿。表达的天文含义就是冬至夜半日月合璧,日躔角宿,參宿上中天,(也可能是冬至黄昏天象,距今6500年)。
妇好象牙杯把手构型和三星堆的青铜头像额部装饰完全相同,还有其它不少商代铜觥把手也是这个造型,这表明三星堆文化跟中原是一样的天文理念,那些说三星堆跟中原文化无关的可以省省了:
商周时期鸟足鼎,鸟身造型很多是勾连云纹
专家认为,鸟足鼎的鸟足应该是朱雀七宿的最后一宿,即轸宿。鸟足鼎的天文含义是立冬时轸宿日出前上中天,立春时轸宿夜半上中天,立夏时轸宿日落后上中天。立秋时日躔轸宿。年代对应商末周初。鼎就是代表上中天,岁鼎就是岁星上中天,鸟足鼎就是轸鼎,代表轸宿上中天。
鸟足鼎三足代表黄昏,夜半,清晨。鸟足鼎的四足代表四立节气。
三星堆的兽面,冠部纹饰也是勾连云纹,天冠中部还能看到天盖北极璇玑,兽面纹的双眼代表日月合历,兽面纹的嘴巴代表地中观测台。宋人相口。口代表地中。
夏代 漩涡纹灰陶饼 偃师市二里头出土,这涡纹跟三星堆铜面具上的T型纹几乎一模一样
夏家店文化陶器
这商代铜钺鼻子、耳朵、第一图亚丑铜钺两侧造型图案也是三星堆铜面具鼻子上的勾连云纹的简化版
更多的简化版是这样的:
包括何尊在内的很多商周青铜器侧棱也是这个纹饰:
花冠凤鸟
三星堆铜鸟,对比可知属于商末周初:
商代勾连云纹(曲折云雷纹)青铜器:
战汉水陆攻战宴乐纹铜器
炉子
简单对比一下《汉书·艺文志》(包括商、周、秦、西汉期间一千多年)的著作与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汉书·艺文志》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等六部分,共收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
“亚里士多德”著作内容涉及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学、地质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理学,总之,涉及古希腊人已知和各个学科。
中华文明自有文字出现,历经一千多年的生长发展之后,在春秋时期形成了百家学派,各种学说竞相争妍、碰撞,产生出绚丽的火花,留下很多不朽著作。
到了约500年后的东汉,《汉书·艺文志》做了个整理统计。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诸子百家中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而在东汉当时世上有留存的书籍则是:“大凡书(总共)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入三家,五十篇,省兵十家。”,五百九十六家,就算每一家一个作者吧,就是近六百人,才有这么些成果。
他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倒好,一个人就有差不多同等多的著作,而且涉及面还更广,他是怎么做到的?
《汉书·艺文志》中的著作,到今天已经十不存一,但是比《汉书》成书还早300年的亚里士多德的三百万著作一字不差的留存到今天,这又是怎样做到的?
下面是《汉书·艺文志》中的部分典籍及其保存情况:
链条成长简历
战国越王州勾(勾践玄孙)剑欣赏
荆州市荆州区藤店一号墓出土
此剑的剑身近格有两行错金铭文,每行四字,字体为鸟虫书,释文为“越王州勾自作用剑”。州勾是越王勾践的重孙,在位三十七年(公元前448-412年)。此剑出自楚墓,可能是楚灭越后流入楚地的。
历代鸱吻
商周时期玉耳勺骨耳勺
青铜敦
商代玉鸟
商周时期青铜镈
青铜镈钮
一组战国铜俑
英王加冕穿的长斗篷,上面点缀的是鼬尾,欧洲王室都喜欢这个。这款式的衣服西汉就有了。
1979年安徽池州市青阳县庙前公社出土春秋时期牺尊
西周凤纹方鼎
大英博物馆藏西周早期凤纹鼎
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凤纹簋
迄今所见最为齐全的春秋书刻工具,
1978年山东滕州薛国故城2号墓出土。
共计27件,种类有铜斧、锛、削刀、刻刀、凿、刻针、锯、钻、磨石等。猜原有毛笔,可能已朽毁。包括了从破竹、修正到刻字、改错组装以及磨砺工具,为研究春秋书刻用具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实物资料。
哈里斯藏商时期的权杖首,有标准化饕餮和牛首,即是北斗和北极星的组合,以之为权杖图像,权执者若呼应北极星
西周玉鹿,鹿者,禄也;直到春秋时期,还有用鹿代表玄武的。
两周时期化妆品盒一组
一组对器,主要是西周时期的对卣,造型纹饰一致,大小约为三比二
错金银,春秋时期发展起来的技术,把金银的辉煌之美充分展现出来。下面是一组战汉时期错金银铜器
这是帖子整理出来的部分内容: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起源)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9900808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2·用火)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9952055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3·石器时代的证据)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0111152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4·文字)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0283253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5·青铜器)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0379286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6·国家政权)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0505787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7·马车)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0782419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8·科技民族)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0862245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9·陶器、漆器及其它)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0896063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0·航海民族)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1046895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1·建筑)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1539692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2·数学)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1794818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3·一组古代高科技)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2035249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4·战斗民族)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2209270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5·酿酒)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2715394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6·中医)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2827250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7·纺织)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3294360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8·天文学)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4048847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9·对一些流行观点的质疑)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8133929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20·造井)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78074272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22·音乐)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79115770
关于剑 - 知乎 青青野草:关于剑
写文章 - 知乎 青青野草:简单对比一下《汉书·艺文志》的著作与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欣赏一组战汉错金银铜器 - 知乎 青青野草:欣赏一组战汉错金银铜器
绿松石,天空之石 - 知乎 青青野草:绿松石,天空之石
古人的材料学 - 知乎 青青野草:古人的材料学
亚述浮雕与春秋铜镈 - 知乎 青青野草:亚述浮雕与春秋铜镈
关于竹子 - 知乎 青青野草:关于竹子
印度哈拉帕两河流域古埃及都号称有印章,可曾有中国这样的印章文化? - 知乎 青青野草:印度哈拉帕两河流域古埃及都号称有印章,可曾有中国这样的印章文化?
关于《伊索寓言》的一些资料 - 知乎 青青野草:关于《伊索寓言》的一些资料
古埃及的椅子梳子镜子,为何都跟中国是宋代以后的造型相像呢? - 知乎 青青野草:古埃及的椅子梳子镜子,为何都跟中国是宋代以后的造型相像呢?
看看这些来自天上星象的纹饰和造型 - 知乎 青青野草:看看这些来自天上星象的纹饰和造型
关于亚述浮雕 - 知乎 青青野草:关于亚述浮雕
编辑于 2023-07-22 07:5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青青野草 - 11 个点赞 👍
精美≠写实
中国古代有很多工艺精巧,构造复杂的艺术作品,比如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秦始皇陵的铜车马等,无论是工艺的复杂性、构造的繁复性还是部件的标准性方面,在同时代的世界上都首屈一指。
这是公元1世纪,罗马古城赫库兰尼姆出土的青铜人头像(过去被认为是赛内卡的头像)。造型确实很写实,工艺水平也不低。
这是春秋时期齐国的青铜牺尊,纹饰非常精美,放大看要比上面的赛内卡雕像细致,年代上也要早了几百年。不过比较造型的写实,好像确实差一些。
(这两件器物尺寸差别不大,都算是各自文明的精品之作,放大后可以看大图)
所以为什么汉朝的大部分文物,看起来没有古希腊、古罗马的写实呢?
艺术作品的精致与否,主要和制作水平、工匠的技艺有关,属于生产技术的范畴,而是否写实,则主要与审美观念相关。不同的文明,在审美观上往往有着很大的差别,同一个文明,在不同时期也往往有着不同的审美观。
我们分别以古希腊罗马和古代中国来举例吧。
关于艺术的起源,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很多观点。最早的理论是模仿说,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他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其他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的巫术说。巫术说认为,最初的艺术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创作艺术作品,是希望能从中得到现实的回报。
对于艺术起源观点的分歧,其实也反映出人们对艺术作用,创作标准的不同看法。
古希腊的思想家,大多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自然,以自然为蓝本,当然希望艺术作品能够准确的复现自然,我们会称这样的作品具有“自然主义”倾向,或者比较“写实”。而在有些文明,人们可能会期望艺术品更具装饰作用,或者能够承载仪式、宗教或者其他方面的功能,那么写实就未必是艺术创作的主要追求了。
原始几何纹双耳瓶,希腊,距今约2950年 距今约3000-2600年,吠陀时期的印度彩绘灰陶,也是几何纹样 英国出土的凯尔特盾牌,距今约2350—2050年,也是几何纹样 其实希腊和罗马的艺术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写实的。希腊人和罗马人的祖先都是印欧人,他们大约在距今3000多年前来到欧洲。早期印欧人的艺术基本都是几何纹样,从印度到不列颠都是如此,希腊、罗马的艺术一开始也是如此。
阿比多斯的战场调色板,距今约5100年,尚未体现出后来埃及艺术品中的许多典型特征 乌尔军旗,伊拉克,距今约4800年 那么当时哪里的人们比较追求写实呢?答案是埃及和两河流域。比起几何纹样,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人们更喜欢用人物、动物、植物等自然造物作为装饰元素,从雕塑到壁画,对于人和动物的描绘屡见不鲜。
当然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艺术作品也不算非常写实。不过到底什么是真实?古人的看法也和今天的我们有所不同。以大家比较熟悉的埃及艺术为例。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古埃及就已经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特点是程式化,富有象征色彩,注重表现永恒和来世信仰。
底比斯Nebamun墓出土捕鸟壁画,距今约3360年 Nebamun墓壁画,距今约3360年,人眼当然不可能看到这种景象,可是古埃及人认为,如果按照真实的透视来描绘,那么池塘周围的树木就会被遮蔽,池塘中的动植物也将无法看到。那么按照各种东西应该呈现的模样,就有了这样一幅画 门卡乌拉法老的片岩雕像,埃及,距今约2550年,体现了古埃及雕像的庄重程式化色彩 上面这幅壁画中的人物就非常埃及风。棕色皮肤的男人侧身站着,他的脸是侧面的,眼睛却是正面的,两条腿是侧面的,上半身的躯体却是正面的,我们把这种描绘方式称为“正面律”。古埃及比较正式的艺术作品,其中有身份的人物形象都遵守正面律。古埃及人注重来世,他们既希望在艺术作品中描绘出比较写实的人物面容,以便灵魂找到可栖息的所在,又希望能表现出事物“应该存在”而非只是双眼看到的状态,于是就有了这种现代人看来非常奇怪的操作。
埃赫那吞之妻纳芙蒂蒂的半身像,距今约3360年,这可能是古埃及最著名的人像,展现出优雅的女性美 书吏Ka-aper像,距今约4500年,看这突出的啤酒肚!不同于法老形象,这尊木雕非常写实,富于现实主义色彩 当然,古埃及的艺术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距今约3360年,法老埃赫那吞继位,开启了一神教改革,鼓励新艺术创作。埃赫那吞统治时期的艺术没有那么程式化、理想化,著名的纳芙蒂蒂王后半身像就出自这一时期,体现出古埃及艺术家非凡的造型水平。另外在描绘普通人形象的时候,埃及艺术家们就不会那么拘泥于程式化的艺术法则,上面这尊书吏雕像就是如此。
纳拉姆辛纪功碑,伊拉克,距今约4250年,最上面的是国王,身为统治者,尺寸自然就要大一号 亚述巴尼拔宫中的垂死之狮浮雕,伊拉克,距今约2650年,浮雕中的狮子非常写实,这种对动态的描绘,在埃及艺术中是不多见的 亚述巴尼拔宫的浮雕,描绘了狩猎场面 和古埃及相比,两河流域的艺术作品似乎没有那么明显而独特的风格。总的来说,两河流域的王朝更替、艺术风格的转变都比埃及频繁。相对于古埃及,两河流域的艺术没有那么程式化,更具自然主义色彩。另外,两河流域的艺术品大多是为了现实需求而创作的,注重表现王权 ,描绘战争,歌功颂德。
东方化时代陶瓶,希腊,距今约2600年,陶瓶上的狮身人面像,其实是两河流域常见的形象 绕了那么一圈,回到古希腊。距今大约2750年,随着和埃及、东地中海沿岸等地贸易的发展,古希腊艺术进入了所谓"东方化时代"。这一时期的希腊艺术品开始模仿东地中海的艺术风格和主题,重新建起神庙,制作雕像,在艺术作品上,再一次出现了对人和动物的描绘。
克洛伊索斯,希腊,距今约2550年,这尊雕像的造型和上图门卡乌拉法老雕像如出一辙,但面带微笑的表情,和不穿衣服的身体,又使之区别于埃及艺术 继之而起的是古风时代。这一时期的代表是模仿埃及雕塑造型,姿态僵硬、程式化的男女青年雕像,不同于埃及的是,古风时代的男青年像都是裸体,身形完美,面带微笑,更具生气。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有句话:“人是万物的尺度”,从中可以看出古希腊人以人类为中心的世界观。这种留恋尘世生活,以人为美的尺度和标准的观念,也让希腊人发展出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古典时代著名雕塑家米隆的掷铁饼者复制品 雅典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列斯是第一个制作真人尺寸裸体女性雕像的艺术家,图为其作品克尼多斯的阿佛洛狄忒的复制品 古风时代后期,希腊雕塑和建筑走向成熟,希腊艺术发展到了最辉煌的古典时代。这一时期的希腊艺术家开始更多描绘动态,试图以理性发现和谐的比例,营造出理想、和谐、自然的艺术作品。许多著名的希腊艺术作品都来自古典时代。
拉奥孔群像,可能来自罗德岛,距今约2200年,是希腊化时代“巴洛克”风格艺术的代表(这里的巴洛克,指的是注重描绘剧烈、戏剧化情景的艺术趣味) 米罗的阿佛洛狄忒,希腊,距今约2150年,卢浮宫的几大镇馆之宝之一 古典时代中期,希腊世界陷入雅典和斯巴达争霸的战乱年代。这一时期的希腊艺术家不再那么关注理想世界,而是将目光转向个体和动荡的现实,审美口味变得更加多元。此后,马其顿人整合了希腊世界,率领希腊人征服了波斯,开启了东地中海地区的希腊化时代——反过来也可以说是希腊的东方化时代。这一时期的希腊艺术变得更加写实,更富自然主义色彩,也更有情绪和张力,我们熟悉的拉奥孔群像、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像都来自希腊化时代。
老人头像,意大利,距今约2100年 狄俄尼索斯秘仪壁画,意大利,距今约2100年 埃及的法尤姆肖像画,体现了罗马帝国治下希腊化和罗马艺术风格的广泛传播 罗马兴起于意大利,在军事上,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但在艺术上,罗马人却是希腊艺术的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罗马艺术也可以算是广义的希腊化艺术的一部分。总体而言,罗马艺术比较追求宏伟和实用性,更具写实色彩,强调描绘人物的个性。作为统治了地中海沿岸各地的大国,各种艺术风格在罗马帝国境内融合,使其具有折衷主义色彩。
再来看中国。
商代青铜象尊,距今3000多年 商代白陶象尊,距今3000多年 中国古代的艺术,既有像印欧人那样的抽象几何纹样,也有像古埃及、两河流域那样对自然形象的描绘,还有不少将两者结合起来的作品,比如一开头举例的牺尊,类似的艺术作品在中国先秦时代很常见,但在古埃及、两河流域、希腊、罗马却没有那么多见。写实的因素在中国古代一直存在,但其重要性却时有变化。
红山文化女神像,距今约5500-5000年,在那个时代绝对算是世界上非常写实的艺术作品了 三星堆青铜立人,距今3000多年 华夏文明是多元一体的原生文明,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艺术的特点也经历了很多变化。比如过去,大家认为先秦时代的中国艺术,主要就是各种器物,但现代考古研究发现,上古时代,从东北的红山文化到西南的三星堆文化,中国古代曾有过大规模塑造人物形象的传统,这一传统时强时弱,但从未断绝。
西周大克鼎,和商朝青铜器相比,表面的纹饰相对比较简化,更加抽象 西周立兔形典尊,造型应该也算写实吧 和三星堆同时期,中华文明核心区域占据主导的是商朝。商人尊神重鬼,热衷战争和祭祀,他们的艺术作品主要是青铜器、玉器、象牙器,在现代基本属于工艺美术范畴。商朝之后的周朝,在很多方面继承了商朝的传统,艺术作品主要也是青铜器、玉器等器物。周人重视礼乐制度,没有商朝文化中那么多的神秘主义和享乐色彩,艺术品的装饰也趋于简化、抽象化。
战国青铜器中的赵国人形象 西周之后,是诸侯争霸称雄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一时期,中国不同地区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圈。动荡的社会给了文化艺术交流的机会,这一时期,漆器、帛画等新艺术形式逐渐发展起来,思想领域百家争鸣,艺术中对人的表现越来越多,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也让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地位有所提高。
战国楚国虎座鸟架鼓 错金银青铜犀尊,一般认为是西汉时期的作品,但也有观点认为这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作品,无论如何,这件造型写实的作品都体现了秦文化的特色 春秋战国的艺术,以秦、楚两地的艺术风格最具影响。楚国地处南方,其艺术风格雄放活泼,富有变化和想象力,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中国艺术影响深远。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西部的秦文化,其艺术风格比较写实,遵守法度,趋于稳重。
秦始皇陵2号铜车马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 战国末年,秦国扫清六合,席卷八荒,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始皇在各个领域推行统一的规范和风尚,艺术领域也同样如此。现存的秦朝艺术作品往往体量、规格巨大,风格趋向于写实,和战国时代秦地的艺术风格一脉相承。
秦朝艺术最突出的代表就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兵马俑的风格无疑是非常写实的。在此之前,中国艺术中的人物、动物形象大多附属于器物造型,而在兵马俑中,大批人物陶俑脱离了器物,成为独立的艺术作品,此后,中国艺术中开始出现大量独立的人物形象,这也是推动写实艺术的一大因素(附属于器物的造型,写实程度受限,单独描绘物体本身,就比较自由了)。
有观点认为,秦始皇陵中的艺术作品受到了波斯的影响,对于这种观点的靠谱程度,我在这里不做讨论(其实波斯和秦国边界的距离,可能比很多人想象中要近得多)。总之,从技术方面,秦朝的工匠们有足够的能力创造出精美的写实艺术。
西汉彩绘云气纹陶鼎 秦朝之后是汉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参与推翻秦朝大业的刘邦和项羽都来自楚地,自然也有着不同于秦人的审美。前面说过楚地审美和秦地的区别,汉朝的审美深受楚文化的影响。当然作为大一统王朝,汉朝也在很多方面继承了秦朝的艺术和审美,所以在汉朝的艺术中,既能找到楚风的浪漫活泼,也能找到秦风的雄浑写实。不过从留下来的文物来看,汉朝的陶俑总体尺寸比较小,风格也不如秦朝那么写实。
汉代四神博局纹铜镜 从技术上说,汉朝并不是没有创造精美写实艺术的能力。从秦朝到汉朝,没有发生生产力和技术的大倒退,上图的汉朝铜镜工艺也很考究,但其纹饰风格却并不写实,也许审美风尚的改变,才是造成汉朝写实艺术作品减少的主要原因。
如果推崇自然主义的艺术风格,汉朝是否会出现和希腊、罗马类似的艺术作品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古希腊艺术从东方化时期、古风时期的古朴僵硬到古典时代的稳重和谐,其实不过两三百年时间,而从古典时代的稳重到希腊化时代注重戏剧化和人物个性的表现,也就只有一两百年工夫。一旦具备了必要的造型技术能力,艺术风格的百花齐放,迅速发展,其实是很快的事情,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演变,中国唐宋年间绘画风格的变化,就是如此。
西汉长信宫灯 西汉陶女舞俑,大都会博物馆 西汉霍去病墓的马踏匈奴石雕 西汉汉景帝阳陵的陶俑头像 还是阳陵的陶俑 阳陵的陶母猪俑 阳陵的彩绘动物陶俑 阳陵的彩绘乐师俑 东汉击鼓说唱俑 最后,贴一些汉朝偏写实的艺术作品图吧。
不相关回答——
编辑于 2023-07-26 20:48・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ag獭 - 4 个点赞 👍
其实还好吧,虽然确实比不上古希腊精美。比如马踏匈奴就是写实作品,尽管有磨损有缘故,但相比之下其石刻确实太过于粗糙了。
真要对比的话,有一点蛮重要的:汉代的艺术品出土的都太小件了,留世的文物尺寸远小于古希腊,小了就注定能制作的细节少,细节少就自然算不上精美。
所以小才是根本问题,不过好在汉代足够生动的写实艺术还是有的。
马踏匈奴 陶猪 青铜犀牛 鎏金铜马 稍微抽象一点儿的也有,比如国宝马踏飞燕和这个至今不知道是什么物种也不知道干什么用的生动神兽。
马踏飞燕 神兽 上述图片的细节仔细看其实并不少,刻画的也足够写实,但除了马踏匈奴外,没一个比大卫像尺寸大的……
其实秦兵马俑的写实水平已经不低了,但汉代人物像,无论是陶器、铜器还是玉器,线条都相当精略,但不是面部磨损过于严重就是物件太小忽略细节太多。而魏晋时期写实艺术的水准又有了回升,细节把握也很到位。
如此看来,应该是汉代艺术风格的问题吧()
秦兵马俑 3世纪人物像 编辑于 2023-07-22 14:2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逝佑 - 3 个点赞 👍
我有话要说。
幸好张骞去过阿富汗,甘英去过土耳其。
你们这些人,打个比方,《西游记》是写唐朝的小说,《封神演义》是写商朝的小说,但是正常智商的人都当它们是研究明朝的风俗世情文化的文献。
希望你的智商能明白我的意思。
如果你们还是不明白,我直接说:你们如果是正常智商的人,看到什么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像、戏剧、罗马法、哲学、政治制度,你只能用它们来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候的城邦文明,而不能用于研究古希腊古罗马。
再说一遍我的观点:古罗马帝国可能真的存在,在当时野人遍地的欧洲是一个很高的存在。
但是这个古罗马帝国有多大,有什么杰出的事迹,我认为已经无人知晓了。你看到的全是明朝时代,欧洲人编出来的。
编辑于 2023-09-02 00:04・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昌哥红茶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二郎神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蓝天是我的保护色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胡旭光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飞雪连天 - 1 个点赞 👍
现实主义的雕像也许是宗教与体育精神的结合,并未领袖的歌功颂德提供了直白的宣传工具。另外地中海气候大家都穿的少,农业不发达,所以歌颂的是冒险和战斗,以人体强大为尚…… 而中国自华夏以来礼仪完备,等级分明,重农抑商等等,再加上四季分明,即使夏天也少见半赤裸的“体面人”吧,封建制度的详细更是注重服饰等礼仪和社会的稳定有序,所谓天子牧民,自然鄙视冒险和投机的“武夫”,更没有直白的偶像崇拜和声色艺术的普及…… 直到改革开放后街上才有超短裙的吧!即使曾经宋代有几乎裸体的女性摔跤表演于市…… 就是现在百姓想看到裸体的形象似乎还是违法犯罪吧?
发布于 2023-07-21 16:3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老倪 - 1 个点赞 👍
中国汉朝(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有不少精美写实的艺术作品,但与希腊罗马的风格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汉朝的艺术以绘画、雕塑和陶瓷为主要表现形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宫廷文化。
绘画方面,汉朝的画家运用了丰富的颜色和细腻的线条表现技巧,以刻画人物、动植物和风景。其中,著名的汉墓壁画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洛阳市烧沟西汉晚期无名氏壁画墓,山西省平陆枣园村墓,江苏省徐州黄山陇、山东省梁山后银山、河南省密县打虎亭等壁画墓、内蒙古托克托及辽阳棒台子和三道壕等多座壁画墓,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审美追求。
在雕塑方面,汉朝的石雕和青铜器也体现了精美的写实风格。青铜器上的浮雕和铭文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和宗教信仰,而石雕则常用于墓葬,以纪念和祭奠逝者,形象逼真。
霍去病墓石雕群 马踏匈奴 此外,汉代的陶瓷制品也具有精美的写实艺术。著名的汉代绿釉陶瓷就是当时写实艺术的杰出代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
汉代绿釉瓶 虽然汉朝的写实艺术在某些方面与希腊罗马的风格有所差异,但它们都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展现了人类艺术的独特之处和多样性。
编辑于 2023-07-24 01:07・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子纯质夫 - 1 个点赞 👍
文化艺术取向不同而已
秦朝的写实艺术水平就很高
但是当时秦似乎也是个特例
因为除了秦国
战国所有其他国家都没有高度写实的艺术风格
这就说明秦得写实风格可能来自于文化输入
而并不是中华文明的主流
发布于 2023-09-03 07:4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高山昙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cplskgy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苏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