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 93 万蛙苗疑似被错误消杀,其购进黑斑蛙和虎纹蛙苗,当地政府认为系牛蛙蛙苗,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从上次的鸭脖,到这次的牛蛙。
至少鉴定机构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烂完了。当然烂的也不止鉴定机构。
养蛙人手续齐全吗? 齐全。
镇zf知道这很有可能不是牛蛙吗?知道。 因为养蛙人自己也做了鉴定,还明确告知了两种蛙在蝌蚪阶段很难有区别,也很难鉴定出来。且养蛙人资质手续齐全。此外,相关责任人也说,"这很有可能是牛蛙",也就是说他们自己也知道不一定是牛蛙。
镇zf委派的鉴定机构资质齐全吗?不齐全。
镇zf有更好的办法吗?有,等一两周再鉴定就完全能分辨是什么蛙了。
镇zf的选择:在养蛙人已经告知有齐全的资质和蛙苗购买手续,且养蛙人自己也做了鉴定,且已经告知了镇zf的鉴定可能存在错误,且已经告知需要蛙长出腿做鉴定才完全准确,且确定以及知道很有可能是误判的情况下,选择直接消杀。
错误谁都会犯,不管是多么低级的错误。但是这笔钱谁出呢?肯定又是纳税人买单。当然纳税人买单也不是不可以,相关责任人撤职+坐牢就行了,毕竟这已经够到渎职罪的门槛了。要么就相关责任人自己出这个钱且撤职。
编辑于 2023-07-20 02:31・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火龙果可好吃了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作为一个龙岩人,看到这新闻简直气炸了。
从此案视频中能看出,陈美香言谈流利、逻辑清晰,投资养殖前还做过各种政策咨询和产品调研。应该是有高素质水平的回乡创业人才。这样的人,本该是乡村振兴事业大力扶持的对象。
没成想,却被这帮低素质、低水平、工作态度懒散、工作流程粗糙的基层队伍给毁了。背后还有没有别的隐情、更黑暗不可告人的目的还不得而知。
我一直对乡村振兴战略举双手赞成的态度。如今中国贫富差距巨大,过于拥堵的城市环境和愈加恶劣的阶层固化。无不需要乡村振兴,来给年轻人和中低收入人群打开更广的空间、开启新的机遇。国家也给了足够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
我有好几个同学在农村的乡村振兴办做相关工作,对大体方向和前景也基本看好。但他们也跟我说过,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没那么容易。
比资金资源和政策相关,更难的是人的问题。
1、人才少,大学生多数还是更愿意待在城市里,即使机会更少更内卷,都不愿意到基础设施、娱乐设施较差的县城、乡镇。
2、基层队伍素质偏低、流程不规范、态度不严谨。再好的政策,都需要好的执行队伍去落实,否则都是空头条文。
3、乡村土著恶势力和封建思想的残留。农村恶霸强占行业已经被打掉了不少,但部分人的封建守旧、迷信恶俗等习俗,还大大影响着生产效率和正常生活。
只能感慨事业曲折困难,还需要更多人付出努力。
编辑于 2023-07-20 05:57・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全金属犹大 - 54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奥特之父 - 534 个点赞 👍
其实刚刚在民营经济的话题下,我有一个小点没说,这个涉及到体制内的一些规则。
能给民营经济做支撑的,是各地基层管理人员和机构,这些人在体制内属于活多地位低的那一类,如果只是这样考虑到金饭碗也就算,但是这类群体一般有事情是要"背锅"的。
我曾经和很多朋友说,网络上看似在监管民营经济"荒诞"的背后,都离不开一句话,"基层人员和领导都害怕担责,那就坚决放弃法无禁止即可为,以百分之两百的状态去贯彻法有允许才可为"。
百分之两百怎么理解?就是除了法律法规条文以外,各地执法、监督部门通过自己的理解,预判上级单位在"出事"之后的预判,提前进行过度的干涉和监管。
我举个和这个题目无关,但是大家一看就能明白的例子,如果一个艺人最近有一些负面新闻,那么这个艺人的作品到底要不要下架?
对于犯法的艺人有内部规定,该下架下架,该封杀封杀,那么对于不触及违法,但可能在道德层面爆出也不算严重的负面新闻,应该怎么处理呢?
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依然全部封杀、下架,因为下面的基层员工无法承受上面"万一"的指责,绝对的一刀切是站在基层执法、监督人员最安全的角度考虑问题。
给民营经济松绑,也要给基层管理人员松绑,基层管理人员虽然干脏活累活,但是都很聪明,都会预判上级的预判。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上级不和下级宣贯"法无禁止即可为"呢?因为上级也在预判他们上级的预判,安全可能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不建议类似话题下,把基层公务员骂个狗血淋头.........大家是发泄了,但是这种事情下次还会出现,我想起大概1-2年前某个群体常说的一句话"过度.......不会招来什么麻烦,要是遗漏一个那就是重大问责"。
编辑于 2023-07-20 18:16・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九乡河龙牙 - 275 个点赞 👍
在基层,尤其是农村与乡镇,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毁灭式执法,拆屋又铲笆,赶尽杀绝。执法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宣泄权力的暴力性,毁家伤人也在所不惜。
这满满的野蛮与粗暴,时常让人难以理解,执法队伍冒着违规的风险,把人家一脚踹入十八层地狱,自己却毫无收益,怎么看都是损人不利已,但为什么基层总是乐此不彼呢?
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通过暴力告诉你,这片土地他们主宰沉浮,生杀予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前有暴力卖虾事件,今有灭蛙杀猪事件,往前倒到的话,回到计划生育与三提五统时代,当农户上缴的财产无法让征收队伍满意的时候,他们立刻变身为小怪兽,拿着铁锤、锄头冲进农户家里一通乱砸,这里我需要特别说明,他们还是没有点火,这也是与日本侵略者的唯一区别。
所以,各种花式文件尽管喊得震天响,什么乡村振兴、什么美丽农村、什么特色小镇……,但老百姓就是用脚投票,无动于衷。
发布于 2023-07-21 08:3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逆江小鱼 - 17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白丁 - 115 个点赞 👍
唉……
这则新闻最让我揪心的点,不是“误认”,也不是“黑斑蛙和虎纹蛙”。
你仔细看看这新闻,有一个特别容易忽略的点:当地误认为黑斑蛙和虎纹蛙是牛蛙,而牛蛙是禁养的,所以全部消杀。
可牛蛙为什么禁养?为什么误认为是牛蛙就需要消杀?
要知道我们国内养殖牛蛙的过程本来就是充满坎坷、刚刚成功没多久的。1935年就有上海商人从美国引进牛蛙开展养殖,失败;新中国之后上海水产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宁波水产研究所、天津杨柳青农场又从日本引进牛蛙,又失败;1962年,老朋友卡斯特罗向中国赠送牛蛙种苗400只,水产部和外交部还专门组建了“牛蛙小组”去哈瓦那迎接牛蛙,专机运回后分到广州、南京和上海养殖,可惜才过3年,中苏交恶,中古关系也遇冷,这批牛蛙种苗被投放到野外,又失败。
直到八十年代,湖南汉寿县找到了这批牛蛙野化后的种群(咱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过去的……),从此开启了我国商业养殖牛蛙的新一轮尝试,92年之后,牛蛙养殖逐渐推广到全国各地发展,04年之后 ,才出现了成熟的牛蛙养殖上下游产业链。现在我国的牛蛙养殖已经是一个年产60万吨、全产业链近800亿元,带动上下游上百万人就业的大产业,也被认为是小龙虾之后,下一个有望冲击千亿元规模的明星水产养殖品种,远期规模甚至可能达到3000亿。一些水产巨头比如国联和新希望也在布局牛蛙产业链。消费市场上,全国以牛蛙为主打菜系的餐饮店超过5万家,其中有一万多家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产业刚成熟,养殖在发展,消费在扩大,明明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就在眼前”,怎么短短二十年后,牛蛙竞至于一变,成了人人喊打,必须消杀了?
牛蛙的禁养故事已经发生过好几轮了,最近的一轮是从去年开始,各大牛蛙的主要养殖省份里,福建省已经要求全省拆除禁养牛蛙,江西赣州禁养,广西玉林也开始拆除养殖场,湖南部分地区也开始禁养,广东清远阳江也开始部分拆除……
是,牛蛙养殖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早期养殖的高密度容易滋生病害,养殖户为了多活蛙就滥用药物和抗生素,养殖初期近亲繁殖严重,种苗退化也很明显,高密度的养殖还容易因为头尾的饲料分解腐败,产生高氮磷的废水,这种尾水污染也是从各地相继发布牛蛙禁养政策的主要原因。
可是,牛蛙产业本身也在发展中,它遇到的这些问题,在其他水产养殖品类里也全都出现过,05 06年我国的多宝鱼养殖也有过滥用药物问题,但后来不就规范化的解决了吗?牛蛙养殖不仅没有原地踏步,实际上恰恰是在快速发展,不断走向规范化的,早期的土坑养殖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到网箱养殖、温棚养殖甚至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都在出现,它们是能有效缓解尾水污染困境的。问题是可以针对性的解决,养殖是可以做到更合理绿色环保的。
可现在这些已经养殖成熟、最有可能实现革新的区域里,直接就把牛蛙清退了,这个产业会消失吗?当然不会,它只会再转移去一些以前没养过牛蛙、经济上也更落后的地区,然后再从头重复这个过程。就在昨天晚上,贵州日报下属的天眼新闻还发布了一条铜仁市万山区的消息,宣传《不起眼的小牛蛙带来致富好前景》,那如果再过几年,贵州也开始受到牛蛙养殖的污水困扰,再清退一轮,牛蛙再去哪里?整治一次换一个地方,就是不给它升级革新的机会,永远的低效重演下去?
更让人不解的是,从去年开始清退牛蛙养殖的这些地区,有的在不久前都还在宣传牛蛙养殖的好处。我找到一则湛江遂溪县的新闻,2022年3月,还在宣传“农业养殖多元化……打造支柱产业”,“牛蛙项目已经完成选址”,到了23年5月,就要求牛蛙养殖户自行退养,自行拆除,你这……是要闹哪样?去年被动员参与养殖的养殖户,成本收回来了吗?他们去年满怀希望洒下的种苗,收获了吗?
在福建的一些地方,今年还出现了南美白对虾(也就是我们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那种对虾)的清退,老百姓吃虾的需求还在增长,可想而知这个产业也一样不会消亡,它大概率会和牛蛙一样,转移去新的地方,然后等待下一个轮回。
牛蛙的故事不是孤例,在有些地方是环保不准养猪,在有些地方是耕地不准种菜……这次的“误认冤情”故事里黑斑蛙、虎纹蛙(也就是市场上的田鸡)会不会是下一个牛蛙故事的主角?很有可能。这两种蛙目前的养殖主要依靠稻田混养,看来不会有牛蛙这样的高密度养殖污水问题,但它会不会也发展到需要高密度养殖的那一步?如果到了那一天,是不是又要这样一张A4纸文件下来就彻底清退?今天是一次误认,他还有地方可以喊冤,可如果下次又是一张清退通知,他又能怎么办呢?
中国的农民是最可爱的人,他们默默忍受不公,也始终没放弃努力,看到一点点改变生活的希望,他们就能鼓起勇气,东拼西凑,拿出真金白银,潜下心去学习,愿意用汗水换个更好地生活,他们有什么错?为什么总是要面对这样的苛待?
编辑于 2023-07-21 04:59・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一个男人在流浪 - 108 个点赞 👍
嗨,这算啥。
三年前,拍拍脑袋就把竹鼠、果子狸、獾、孔雀、蛇类养殖禁了,多少养殖户裤衩子都赔没了。
跟这个相比,你损失的这点蛙苗算啥啊。
声明1:在新规定出台前,本人无条件、全身心支持中央对于禁止养殖野生动物的一切相关政策,并且认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完全合情、合理、合法,故本回答不属于“集纳负面新闻”。
声明2:本回答旨在提醒各位网友关于野生动物禁养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因对法规制定推行缺少预见性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经验教训,故本回答不属于“翻炒旧闻旧事”。
发布于 2023-07-20 16:1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张马甲 - 6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瘟中想好 - 6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久世英雄 - 41 个点赞 👍
老问题,只能说相关人员的认种能力一直有待提高
山西和顺"华北豹"
图为猎豹 青海三江源“雪豹”
图为猎豹 国家地理"美洲豹"
图为猎豹 山东陵城"中华草龟"
图为鳄龟 云南西双版纳"巴西龟"
图为凹甲陆龟 四川雅安"凹甲陆龟"
图为鳄龟 甘肃张掖“巨型草龟”
图为鳄龟 甘肃张掖“荒漠猫”
流浪猫或者串种 山东威海"不是江豚,是港猪"
天津红桥“太平洋鹦鹉”
图为羽衣虎皮 上海奉贤“短耳鸮”
图为红隼 四川绵阳“加拿大一枝黄花”
编辑于 2023-07-20 20:13・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楚天都市豹 - 31 个点赞 👍
典型的一刀切做法
大家可以相关视频,消杀完这些蛙苗以后,他们还笑着说,事情已经发生了,就只能这样了,反正就是那种不怎么想管的态度
他们因为怀疑农户养的93万蛙苗是牛蛙,但又办法准确的鉴定,取样和送样都不规范
然后肯定是怕上面查到处罚他们,他们就想直接消杀了这些蛙苗
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就做了消杀处理,没有给农户足够的时间,也没有认真做鉴定工作
当时是有下达消杀时间通知的,所以可能提前转移了一部分
其中一部分蛙苗在长大以后,才在水产部门对比下,看出来了确实不是牛蛙,是虎纹蛙
牛蛙 按照这样来看,再找更加权威的部门看看,如果真的消杀错误就赔钱
没有消杀错误,能拿出来文件,说明了牛蛙不可以养,那就没办法
如果没有文件,也属于消杀错误
也应该赔钱
虎纹蛙 核心问题就是有了各种规定,但是执行这些规定的人不专业,没办法判断具体是什么
自己也不一样多跑跑,多找一些专家鉴定
就急急忙忙的消杀
这不就是典型的一刀切吗?
因为怕自己承担责任,就乱搞
反正搞错了就赖,总比上面怪罪下来强
这种态度是不对的
黑斑蛙 为了环保,在特定的地方不让养牛蛙是对的,但不能没有能力鉴定到底是不是牛蛙
不然其他可以养殖的蛙就非常无辜了
相当于没办法鉴定什么是牛蛙,什么是其他蛙
就直接一刀切了
那人家农户辛辛苦苦买的怎么多蛙苗怎么办?
你怕上面责怪,也要考虑一下人家农户的经济损失问题
消杀这么重要的事情
怎么能草率?
怎么能固定时间,到了日期就一定消杀
这个肯定是不合理,不科学的
应该留有充足的时间,等专业机构鉴定清楚再说
确定了就是牛蛙,再消杀也不迟
这就是把自己的利益放的比农户更高,才会这样做
没有重视农户的切身利益,和农户感同身受
这个事情现在是被大家重视了,在网上有了一些热度,有人去关注后续
如果是没有在网上有热点,那这个事情大概率就不了了之
不能到处都是这种一刀切的情况
发布于 2023-07-19 21:30・IP 属地江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阳光下的沈同学 - 2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木鱼依然在 - 15 个点赞 👍
鼠鼠鸭终于找到玩伴了,虎虎蛙。
虎纹蛙又如何,虎纹蛙就不污染水体了?
在综合治水的大事大非面前,为了一己私利,钻政策空子,你还是不是漳平人?!(doge)
我来讲一下事件背后的缘起吧。
2017年,福建省水利厅主动适应专项资金分配改革新形势,集中财力办大事,推出综合治水试验县和竞争立项,省级以上专项资金,项目上聚焦安全生态水系、智慧水利建设;区域上将选择3-5个县开展综合治水试验,统筹整合3-5亿元作为以奖代补资金,激发基层改革创新积极性,力争一年有成果、两年出成效、三年创典型,打造全域治水样板。
2017年5月,福建省水利厅印发《关于开展综合治水试验县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试验县建设以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统筹有关部门和涉水项目资金,实现全县域、全流域、全方位、全过程治理,力争“一年有成果、两年出成效、三年创典型”,基本实现“水系畅通、水体清洁、水质优良、水景美丽、供水保障、防洪安全、机制灵活、管养到位”的目标,打造全域治水样板。
在项目上,试验县列入省市“十三五”水利规划或专项规划中的项目,优先安排实施;在资金上,除了优先安排规划的项目资金外,每年统筹整合省级以上财政水利专项资金,倾斜安排综合治水试验县。
漳平市经过竞争立项,成为福建省全省首批4个综合治水试验县之一。
2017年10月16日,漳平颁布《漳平市人民政府关于严禁牛蛙和红虫养殖的通告》(漳政〔2017〕47号),规定:
自通告之日起,严禁在全市范围内新增牛蛙及红虫养殖,一经发现,将依法从重处罚并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已有的牛蛙及红虫养殖场,限期在2018年3月31日前自行退养关闭、拆除及复耕,逾期将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关闭拆除。
此后,福建省水利厅每年对治水成果进行统计、进行考评、进行推进、进行宣传报道——在试验县的主政官员心中,这是一项排名第一的ZZ任务,仕途攸关,所有一切都得给它让路。
2018年7月,福建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祖勇率队进行绩效考核,当年被作为成功经验的是——沙县。
你说,漳平市的主政官员急不急?
2018年11月8日,福建省水利厅在宁德福安市召开全省综合治水试验工作推进会,游祖勇对福安市一年来综合治水试验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指出8个试验县工作总体都有进展,但也存在工作不平衡、不到位问题。
第二次的先进是福安市,它受表扬,其它县挨批评。
你说,漳平市的主政官员急不急?
别人不夸,自己夸。
2019年1月28日,龙岩市委机关报《闽西日报》(漳平是龙岩的县级市)发了一篇这样的报道——
《“全省首批综合治水试验县”漳平:综合施策显成效 一江碧水美家园》宣传漳平的治水成果
可是自己宣传的,省里没影响,
两日后,也就是2019年1月30日,
《福建日报》以《确定8个试验县开展综合治水:治水,他们有一手》为题进行报道,3个典型案例是福清、永春和沙县,
还是没有漳平,
一直在努力,从未被认可,
你说,漳平市的主政官员急不急?
此后,漳平市的治水力度明显加大,你去看漳平市政府官网,各乡镇都在大力整治牛蛙、红虫养殖,市长挂帅推行河长制。
以上,就是这个事件的大背景,ZZ 挂帅,事件中的养殖户可能还是有点能量的,请动了更上一级的媒体,要不然,即便是虎纹蛙又如何,虎纹蛙就不污染水体了?
在综合治水的大事大非面前,为了一己私利,钻政策空子,你还是不是漳平人?!(doge)
编辑于 2023-07-20 18:49・IP 属地新西兰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氯甲烷 - 13 个点赞 👍
从陈美香一开始进行蛙苗培育,也就是蛙苗还在蝌蚪期的时候,当地政府就认为她养殖的蛙苗疑似牛蛙。在由芦芝镇政府委托的第一次鉴定上,也得出了“牛蛙”的鉴定结果。
第二,进行鉴定的时候,芦芝镇政府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取样、送样;
第三,无论是镇政府还是陈美香,他们选择的鉴定机构,都没有种质资源的鉴定资质。
第四点:在蛙苗长出四肢后,芦芝镇水产部门经过比对,承认“有对比才知道就是虎纹蛙”
事情的后续发展情况如何,我们将继续关注!
完整视频:
农户 93 万蛙苗疑似被错误消杀发布于 2023-07-19 17:51・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中国三农发布 - 12 个点赞 👍
我说个去年的事吧——姑且叫做“说你阳性就是阳性”。其实问题一直存在,那就是决策和执行的人,就算明知道是错的,执行了也没惩罚,普通人既不能阻止发生,也不能获得补偿。给个平反恢复名誉就感恩吧。
Round 1:工作人员登门,说夫妻二人为阳性,要求带走。夫妻二人表示,自己核酸是阴性,有医院核酸报告为证,拒绝被带走。
Round 2:工作人员说是疾控中心认为二人为阳性,自己只是执行指令。夫妻二人表示,疾控中心的数据可能有问题,要求复核,如果要带走,请出示二人为阳性的报告。工作人员未给阳性报告,说如果误判,后边他们可以申诉。二人回复,如果被带去方舱,就算自己不是阳,到那也是阳了,还怎么复核,再次拒绝被带走。
Round 3:工作人员反复强调,自己只是执行指令。夫妻反复强调,说我阳性,请拿出证据-阳性报告,另外表示自己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是阴性。
Round 4:工作人员向上级申请强制执行,上级同意,准备强制执行。工作人员表示违反防疫法、被处罚可能影响女儿前途。夫妻屈服,表示愿意被拉走。
编辑于 2023-07-21 00:11・IP 属地贵州查看全文>>
维民所止 - 7 个点赞 👍
这个事情复盘下来,整个事情的背景应该是根据当地政府发布的一份禁止养殖牛蛙的文件,我没找到原件,但是网上可以看到很多相关的整治牛蛙养殖的新闻,文件应该是存在的,在此情况下镇政府开展了监管工作,对疑似违规主体采取了行政强制,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 镇政府在开展行政处罚过程中非常的不专业。首先对疑似为93万尾牛蛙的取样过程极其不专业,未留备用样。送检单位无资质,出具的检测报告自然就没有司法效应。农业农村局作为业务行政主管部门,在此过程中专业性也极度缺失。
- 在采取强制措施前,没有给相对人申诉与复检的机会,具体销毁的蛙苗价值大概在20w以上,也没有履行听证程序,并且在强制销毁过程中对相对人产生了次生损失(几十头猪)。
- 截止目前,经常识判断,第一份检测报告结果不准确,之后发生的强制销毁是错误的。
综上,个人建议养殖户应当聘请专业的律师,固定现有所有证据,并找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损失进行鉴定,然后对镇政府进行行政诉讼并要求民事赔偿。
最后说点感想。
我不知道是什么政治压力导致镇政府对牛蛙养殖如此敏感,在证据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就贸然采取消杀销毁行动。看视频原片,貌似出动了20多个人,如此大的动作,我想看看镇党委或者镇政府的会议纪要,到底是谁拍板干的这种倒霉事情。另外作为业务行政主管的农业农村局与下属水产技术推广站,在此过程中的业务指导只能用业余与可笑来形容, 负有不可推卸的连带责任。
从中可以看出谭平市的基层政府行政能力还存在重大缺陷,必须加强相关业务的学习,并且主动赔偿养殖户的损失,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惩处。
编辑于 2023-07-19 19:25・IP 属地海南查看全文>>
flying cao - 5 个点赞 👍
太值得关注了,就这样怎么让民营企业家做生意?
你一个失误就让养殖户赔了93万,然后就没事了?这要是规模大点得损失多少?
这都不用合订本,就在一页上。
只能说是有幽默感的。
发布于 2023-07-20 16:32・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欲逍遥难自在 - 4 个点赞 👍
江西的事,本已经平息,完全是外部力量推波助澜,才搞成了闹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眼下,最要紧的是做好信息阻延工作,一定不要让事情进入外部力量视野,一定要严防外部力量借此抹黑我们。
————————————
发布于 2023-07-21 12:27・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MYT - 3 个点赞 👍
如果放着不管,发现变成牛蛙,会发生什么?
上级问责,官位不保
如果提前消杀,发现杀错了,会发生什么?
财政赔偿,自己不用掏一分钱
发布于 2023-07-20 13:29・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郑聪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高深 - 2 个点赞 👍
主打的就是:
●你信不信政府
●你是不是刁民
2023年了,还没有建立照规做事,照规通告,照规解释的风气。
朝令夕改都还有个改之前改之后的明确呢。
发布于 2023-07-20 02:41・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aogutu葛忠涛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吨吨吨吨吨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阑风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hanmeimei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故园无此声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深山老农 - 0 个点赞 👍
找有资质的机构进行专业鉴定。
如果是牛蛙,那按照当地相关规定没毛病
如果鉴定结果是黑斑蛙和虎纹蛙,该赔的赔,购入成本、养殖成本、人力成本等
希望别出现鼠头变鸭头的事故了
发布于 2023-07-19 18:52・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沸腾的可乐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日爆广告狗 - 0 个点赞 👍
环保要闻丨龙岩市生态环境局领导赴芦芝镇调研九龙江流域水环境质量
这应该就是原因乐,为了上级要求的水质污染源治理,一刀切完成KPI整了再说。
支持农户起诉镇政府赔偿和道歉,对镇政府,漳平市有关部门进行行政问责。
发布于 2023-07-19 21:1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华夏魂